何以笙箫默小说 > 少姝的山水 > 第41章 人心有尽

第41章 人心有尽

    这边已无事,众人一齐向源神池的方向返回。

    少姝跳着向前两步,猛然顿住,大眼扑闪了两三回,忽扑哧出声。

    她身旁跟着的阿圆纳罕,上前问:“少姝姐姐笑什么?”

    少姝瞅瞅后面的思霄他们,故意一把揽过他的脖子,神秘兮兮地低声说:“我只告诉你呵!”

    阿圆紧张地吞下一口涎沫:“好,姐姐尽管放心。”

    “我才刚想起来,舅舅那册《琅環琐记》中记的一件异物。”少姝依旧把小家伙搂得紧紧。

    “异物……莫非是啥仙家宝贝了?”阿圆脖子立时挺起来了。

    “此话不差,书中所言,那是仙家的一面铜镜,唤作‘风月宝鉴’,正面锃光瓦亮,反面虽不及,但亦可照人。不过要紧的是,不能照正面,要照反面才行。”少姝徐徐道。

    (岁月宝鉴:《风月宝鉴》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该小说后改名《红楼梦》。这面仙家宝物也出现在书中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极富哲理,告诉世人世情皆有两面,在看到“两面”的同时,要能取得平衡,而不是只选择了本能渴望的一面,沉溺在虚无的欲望里,最终毁灭了自己。)

    “哦,那与普通的镜子不一样么?”

    “不一样,从正面照,看到的是悦目赏心的风月佳人,话说回来,长得好看,谁不喜欢多瞧两眼呢?”

    “听起来不错哇,我婆婆贴个年画也是专挑模样俊俏的,那么镜子里反面照出来的又是啥?”

    “从反面照,则会看到怵目骇心的红粉骷髅。”

    (红粉骷髅:美女的贬称,红粉骷髅是以无常的眼光看待美女,打碎人们迷恋美色的迷梦,警醒人们美女最终也会化成骷髅。出自《大史记-名伶传》,观世音曾以肉身布施,现红粉之相,突变骷髅之身,取大欢喜之后就是大寂灭之意,用以教化迷途世人,不叫其沉迷皮肉之相。)

    “玄妙入神,也即是说,红粉与骷髅是一回事?”

    “小脑袋果然灵光,可惜世人常常任由邪思妄动,甘愿以假为真,怪得了谁?”

    “有趣有趣,真真假假变幻莫测,你觉得是真,到头来成了假,你觉得是假,没准儿又变成真,何苦来?”阿圆恍然,少姝用心良苦,又在跟他阐释“反者道之动”的用法了,要在得意时看得到失意,人才能始终葆有超脱。

    他抬起了头:“我也想要这样一面镜子,可以时时警醒自己。”

    “如不能正心诚意,那镜子也只会成为诱惑的陷阱,照出更执迷的欲望。”少姝指指他的心口,“所以说还要什么镜子呢,清明此心,便足够了。”

    众人步出林间,眼前豁然一亮,漫天红霞,已是全然不同的光景,阿圆的一颗心踏实落到肚了,尽管多少有些不明所以。

    各种饭食的香味从各家灶火上冉冉飘来,阿圆肆无忌惮地深吸了一口,冷不妨,他的肚子叽叽咕咕叫唤起来了。

    见匐勒捧腹,将要笑出声来,阿圆先就自我解嘲:“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一轮儿接着一轮儿,天天吃完就饿,肚皮空空!”

    少姝贴心地提醒他:“怎么能这么说,黄口无饱期,你正是长身体的时节嘛,阿婆巴巴地等着她的针线团呢,还不赶紧家去!”

    “对,瞧我这记性。”阿圆这才着急了,忙向众人躬身辞别,很快跑没影儿了。

    “今日受累了,晚饭可要多犒劳自己一碗哦!”少姝的笑语飘来。

    “放心好啦!”阿圆捂着小肚子,欢欢喜喜大声应了,身影渐远。

    在他此刻心如蝶舞的心中,着实为着能遇见神通广大的佛图澄庆幸不已,人长这么大,还没见识过这般极不得了的事哩,回去定要与阿婆好好地说叨说叨。

    瞥了眼匐勒依旧肿胀的脸颊,思霄建议他随尹毅一道跟着自己回庐,给两人取点疗用的药膏。

    “不用了思医师,等回去我简单弄点艾灰粉,敷一敷就好。”匐勒说罢,看看天色,便施礼与众人请辞。

    “你还懂得用这个?”思霄颇有些意外。

    “这还是跟少姝先生学的呐!”说完,才觉出不对劲儿了,也不敢与少姝对上视线,装傻充愣拔步就走,简直像落荒而逃。

    “是么,少姝先生?”思霄闻言,侧头打量了一眼浑身上下别别扭扭的外甥女,自胸腔爆发出一通爽气的大笑。

    “少姝姑娘这个先生做得名副其实,循循善导,且富有童趣,弟子们无不入心啊。”佛图澄的话,和煦如春风。

    “大师言重了,少姝可不敢领受。”小姑娘顿生窘迫,一抬头,望到匐勒转过前方水池,拐入岔道不见了。

    不多时,众人也行至那清池处,少姝蓦地一愣:“奇哉奇哉,这池边何时设了个茶摊?”

    她十分笃定,至少今日早间路过时,此地还是空荡荡的。

    (两晋茶摊: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陆羽在《茶经》中也记述了此事,故事中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壶中茶汤不减,她还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得知,派人把她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此事记叙的年代为东晋,说明至少从彼时起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在集市进行买卖了,茶摊起初是帮助人们解渴的,后来发展为古代人社交的场所。)

    小池边的柳岸旁,用芦席架起一座高于堤岸的傍水棚榭,下方以坚木作支架,扎实地插入河泥中,上铺木板,顶盖芦席,高台边缘伸向水面,站于其上,池中风物均收眼底。

    少姝越看越喜欢,信步入棚,怎么原来就没人发现,这地方做生意是极好的,对于吃茶赏景的客人来说,真乃好个所在。

    凉棚内设了若干几案,里头灶火边站着一位白发萧萧,精神矍铄的老者,正专心地收拾摆弄着茶具。

    那老者听有人声,忙转过身来热情迎客:“老朽刚搭好架子,就有贵客光临了,快请坐。”

    “方觉口干舌燥,就看到老好柏公的茶幌子了。”思霄语气松快地打招呼。

    (幌子:古代酒肆或茶肆外面飘的旗子 ,也叫“望子”。现在人们用“幌子”二字比喻为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头,其实它的本义即旧时店铺用来表明商品和招徕顾客的标帜,缀于竿头,悬挂在店门前,源出于我国北方。作为民族特有遗俗,至今在古城街道上依然保留,如“平遥古城”,介休“明清一条街”等。)

    “我当是谁,原来是思老弟,哦,大师也在!”那被称作柏公的老人瞬间双眼放光,转而又打量少姝与尹毅,“这两位……”

    思霄旋即为他俩作了引见,并说道:“这位是柏公公,他家的柏叶茶汤可是远近驰名的呦,你俩今日碰到,当算口福不浅。”

    “怪道说这棚中浓香四溢,想不到老人家竟是在用柏叶熬制茶汤,我们定要好好品一品。”少姝跃跃欲试。

    柏公请客人落坐,转而从灶边端来两碟子水果干果:“请诸位慢用,稍待奉上茶汤。”

    少姝定睛细看,有去皮剥好的核桃仁儿、大扁杏仁儿、鲜艳欲滴的桑葚、挨挨挤挤的榆钱,上撒石蜜,插着小小调羹,令人望而生津。

    (石蜜:即白沙糖的古名,是把甘蔗汁熬成糖浆到加牛乳制成,从西域进贡而来的物品。汉代对于甘蔗的加工提取已经趋近完善,蔗糖是粘稠的液体状的,通过长时间的熬煮得成,等熬到了一定的浓缩稠度,放到罐子中储存使用。东汉就有关于糖中有“沙”一样口感的小颗粒的记载,可以看作砂糖的雏形。)

    含两粒入喉,凉凉的泛起甘甜,顿觉神气清怡,她往尹毅手中塞了一把,见舅舅与大师也在阖目细尝,摇头晃脑,十分受用。

    少姝诧异,虽说是游摊,但货品洁净讲究,布置也周到舒适,她不禁覆额轻笑,居然又是舅舅的故友,想来茶资从优,不过既是跟着慷慨阔绰的舅舅来的,费用自不必多虑了。

    “我说柏公啊,怎么你也在云台山呆得腻烦了?”佛图澄侧身问店主人。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末代皇帝刘协禅让帝位于魏王曹丕,封山阳公,死后葬于云台山南麓,后人称这里为古汉山。魏晋时期,传说“竹林七贤”在此相与友善。东晋始称云台山,唐代亦称覆釜山,金代称云台山,清代称小北顶。当代称云台山,恢复云台山固有称谓 。)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223/439046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