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紫萱玉珮
第6章 紫萱玉珮
且不提朱文琅便如此日日胡闹地在皇宫之中厮混,反正年纪还不到十岁,虽不是正经皇亲,住在皇宫之中却也无须忌讳太多,更何况他这跳脱的性子,和太监侍卫们混得烂熟,御用监御膳房之类的地方也是常来常往,有马皇后这么包容着,实在是一片自由自在的天地。
只是虽说生活无忧无虑,但朱文琅的身体却是一般,也许是因为幼小遭难之时,在那深秋深井之中冻饿了数天,虽有母亲郑秋怜尽心抱着护暖,毕竟在襁褓中受了阴寒,体中便有了些阴虚之症。
陈守自己也只觉总是体寒,腿脚时时感觉麻木,此前在吴家老宅中与朱文琅相依为命之时,也顾不得这些,如今入了宫,反倒觉得日见严重,每日早晨起来都觉得两条腿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般,没有知觉,丝毫动弹不得。只能自己搓揉半天才能慢慢缓解,下得床来。
好在入了宫之后条件好了,陈守老夫子请太监陈汉仁仁公公帮忙,找了太医院的御医,讨要了一个草药沐浴的方子,又托着仁公公和一些侍卫买了药,时不时地熬了药水替朱文琅洗澡,同时也用滚滚的药水泡脚,以图慢慢消弥两人体内的虚寒。
这日,陈守又在茗香院的屋中摆弄草药,准备给朱文琅泡煮沐浴用的药汁,仁公公从院外进来:“夫子,夫子,这草药可还有缺?若是不够,咱家再着人去太医院讨要……”
“够了够了,不缺什么,多谢仁公公照应了。”陈守连忙转身拱手,清瘦的脸上胡子一动一动。
“瞧您说的,咱家干的不就是伺候主子的活计嘛。这琅哥儿可是皇上的侄儿,说到天那也是咱们这些宫里人的半个主子,这不都是该当的嘛。”陈汉仁习惯性的谄媚笑容满面,一转眼,却见桌上随意地摆着块土黄色的玉珮。
“哟,夫子,这玉珮可是易碎之物,赶紧收好别给摔碎了,可怜见儿的。”陈汉仁拿起玉珮略看了看,扯着公鸭嗓子对陈守道。
“唉,看老朽糊涂的,拿出来忘了收着了,多谢仁公公。”陈守连忙接过玉珮。
“夫子,我看这梅花鹿玉珮倒是个稀罕物,特别是这上边有些紫色,正好雕成梅花鹿身上的斑点,十分精巧,这是家传的宝物吧?”陈汉仁似乎非常随意地问道。
“这个啊,是文琅他娘留给他的,他还小,我替他收着,等他长大了再给他。”陈守一边用布包着玉珮一边道。
“琅哥儿的娘?琅哥儿原来姓吴,他娘姓?”关于朱文琅原来是朱元璋恩人吴家的遗孤,自朱文琅刚刚入宫便负责照料的陈汉仁自然知道他们的来历。
“哦,他娘姓郑,唉,也是个苦命人啊,兵灾死了,死的时候,文琅还吃奶呢。”陈守一边说一边摇头,似乎又回忆起了不堪的往事。
“那夫子您忙,要不,我着人去叫琅哥儿赶紧回来沐浴?”
“那多谢公公了,这小子野得厉害,不玩累了不肯回来。”陈守拱拱手,继续摆弄地上的草药。
“您忙着,忙着。”陈汉仁的公鸭嗓子说了一句,快步走出茗香院,眼睛朝某个方向一扫,低垂的左手暗中微微做了个手势,自己则转身朝僻静处走去。
转到一个假山后边的无人角落,稍等片刻,一位年轻的侍卫也静悄悄地走了过来:“大长老。”
“你即刻想法给二长老传个话,让他即刻想办法联系到定边将军,让将军无论如何暗中来应天府一趟,我要见他。”陈汉仁的语低沉中有些急促。
“是,大长老。”年轻侍卫一拱手。
“去吧,此事务必速速办好。”陈汉仁挥挥手,转身走开,神情肃穆,眼中一抹复杂之色。
++++++++
“定边将军,多年不见,这些年可好?”应天府城内一个偏僻的破旧小院内,陈汉仁刚进院,便见院中石桌旁坐着一位身着寻常百姓破衫的大汉,身材魁梧,但却精神颓弱,眼神不振。
那大汉张定边闻言站起身来,似乎早已知晓这次来见的人是谁,恭敬一拱手:“见过军师!”
“往事不堪,为免不小心惹祸,现在大伙都叫我大长老,军师二字将军不用再提了。”陈汉仁叹了口气,走到石桌边坐下,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将军这些年可好?”
“唉,不用提了,自从理公子投降了朱元璋,被封归德侯,咱们大汉朝也就气数尽了,咱们这些旧人,还能如何?”张定边叹道。
“归德侯,嘿嘿,归德侯。”陈汉仁喃喃一声,拿起杯喝了一口:“将军不是和理公子一起归降的吗?至少也能当个一军之帅啊,怎么如今散居乡里?”关于张定边的情况,二长老自然是和陈汉仁汇报过,因此知道大概情形。(见本章史实贴片【归德侯陈理】【张定边】)
“我不愿替朱元璋带兵打仗,朱元璋又担心我在理公子身边不妥,他接了理公子到应天府,我自然便须得自己住在乡下,也免得朱元璋顾忌,连累公子。如今我住在乡下,那地方官都有监视我之责,哪里都不能去,连这次来应天,都是偷偷过来的,不然便被官府发觉了,会连累公子的。”
“那以后呢?将军有什么打算吗?”
“还能有什么打算?朱元璋已成大气,大明朝都建朝四五年了,早站稳了,大汉朝气数尽了,还能有什么指望的?”
“将军就不打算再出来了?”
“不想动了,而且一身的伤病,也打不动了。”张定边叹了口气,又倒了一杯茶喝。
“也好,既是如此,也就不勉强将军了,只望将军保重身体,咱们几十年的故人本就不多,能多留一阵便多留一阵。”陈汉仁点点头。
“多谢军师……不,多谢大长老体谅。”张定边抱拳拱手。
“慢来,这次我找将军,乃是另有一事想请教将军。”陈汉仁淡淡道,似乎仍是当年几十万大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筹谋全局指挥若定的“镇军之心”。
“大长老请说。”张定边望着陈汉仁道。
“我记得鄱阳湖一战,主公罹难后,我安排将军带着理公子和主公的郑妃回武昌,后来一直没有听到过郑妃的消息,她如今如何了?”
“唉。”陈汉仁的问话一下子勾起了张定边当年苦难的回忆:“当年有朱老贼的兵马追赶,我只顾着护着理公子,结果慌乱中半路上郑妃跌下马车,不及救援……”
“你可知当时郑妃腹中已有了主公的遗腹子!”陈汉仁咬着牙森然道,语气冰冷。
“我知道,我知道。”张定边喃喃地点点头:“但实在是顾不及了,当时情况太过紧急,护着理公子平安返回武昌才是第一要务。那郑妃,唉,兵荒马乱的,一个弱女子,还怀了几个月的孩子,只怕是早已罹难了……”
“唉……”陈汉仁知道张定边说的是实情,也只能慨然而叹。
“是我对不住主公,没有保住主公的遗腹子。”张定边默然,一仰头将手中的茶一口喝干,重重放在石桌上。
“郑妃腹中的小公子,可能还活着。”沉默半晌,陈汉仁突然低声道。
“什么?!”张定边闻言突地站起身来。
“将军,坐下,你先坐下。”陈汉仁抬手虚按。张定边怔怔地看着陈汉仁,慢慢坐下。
“此事我还在进一步确认,因太过敏感,无法直接打听,只能慢慢旁敲侧击,方才能最终确认。但至少,那孩子身上有紫萱玉珮!”
“主公给郑妃的紫萱玉珮?”张定边惊道。
“是,那玉珮乃是土黄中带有若干紫色斑点,雕成梅花鹿形状,天底下不可能再有第二块一模一样的玉珮。”陈汉仁点点头。
“那郑妃……郑妃如今怎样?”张定边定定神问道。
“郑妃几年前就死了,将玉珮留给了小公子。如果那孩子真便是主公的小公子,那他如今也算是父母双亡了。”陈汉仁叹道,不过转念一想,无论朱文琅是不是陈友谅之子,也都是父母双亡了,因为吴太爷家也灭门了。
“那现在?”
“此事我还须得仔细验证确认。不过如果真的确认是主公的遗腹子,张将军,我想麻烦将军一件事,也算是求将军为主公最后再尽一回忠。”
“军……大长老请吩咐。”张定边定定神,恭敬拱手。
“若真是小公子,我想请将军暗中留在应天,将你那身剑法教予小公子。”陈汉仁目光炯炯地盯着张定边。
“此事不用多说,若真是小公子,那是因为我当年未能完成军师所令之事,让小公子遭此大难,无论有何差遣,定边皆无不从命。”
“好,那将军暂且回去,等我消息,一旦消息确实,便烦请将军费心了。”陈汉仁挥挥手。
“定不辱命!”张定边坚决应声道。
“好吧,我现今藏身朱元璋的皇宫之内,出来一趟十分不便,便不虚留将军了。若有消息,我会着人通知将军的。”陈汉仁站起身来。
“是,军师!”张定边如同多年前般拱手弯腰行礼,似乎在向这位一直还在坚持要为陈友谅报仇,为大汉朝效命的军师致敬。
++++++++
“皇上驾到——”茗香院外,突然传来随侍大太监高诵的吆喝声。
茗香院中的陈守、朱文琅,还有陈汉仁等几个正在这边忙乎着的大小太监,闻声顿时呼啦啦地一片跪倒一片,而朱文琅还是被陈守一把硬拉着跪下来的。
“既然张恭清手不干净,他也就没资格当这重庆知府,朕眼里容不得沙子,谁要给朕乱伸手,朕就砍谁的脑袋,惟庸,即刻下旨,着即革职拿问,命朱守仁就地正法行刑,也给重庆的百姓出口恶气。”朱元璋的声音传过来,显然是一边说一边朝这边走。
“丞遵旨。皇上体恤百姓,明见万里,实是重庆百姓的洪福。只是张恭清一杀,重庆知府便空了下来,却不知令何人接任?还请皇上示下。”这是胡惟庸的声音。
“嗯,你上次不是提到过重庆县的知县有个叫秦昌德的官声还不错吗?”
“是,皇上,那秦昌德乃是洪武元年的一甲进士,在重庆县的知县任上已做了三年了,官声尚佳,听说还有百姓送过万民伞。”胡惟庸回道。
“那就是他了,一并下旨。”一边说一边迈进大门,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小猴儿,又在调皮什么了?……夫子快请起。小猴子,你也起来吧。”
正是大明朝开国天子,洪武皇帝朱元璋,身后还紧跟着三人,一个是贴身大太监高诵,另两个却是魏国公徐达和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再往后一点,便是一大队跟着伺候的太监宫女,其间还有一位花白长髯却是面色红润满头乌发的武夫,腰悬长剑,朱文琅认得那是宫中侍卫统领上官雷。
朱文琅一直便是调皮猴性子,便是见了皇上也是嘻皮笑脸,朱元璋话音未落,他便已起身,听皇上问话,便道:“皇上老叔,老夫子教我念书呢,我可没玩。”
得,这回是真真实实将“皇上老叔”四字叫出来了。
“琅儿无礼!”陈守刚站起来,又大惊跪倒,嗑头道:“请圣上恕朱文琅大不敬之罪。”
“夫子快起来,恕什么罪啊,不过就是小孩子的胡闹嘛?皇后都是他婶子,朕可不就是他老叔吗?小猴子没叫错,夫子你起来吧起来吧。”朱元璋心情甚好,哈哈大笑。
“小猴儿,你说你学书,朕考考你,你要答得好,朕有赏!”朱元璋转头对朱文琅笑道。
“请皇上老叔出题。”朱文琅小大人般一抱拳。
“哈哈,瞧这小子。”朱元璋指着朱文琅转头对徐达大笑,又回头道:“行,那你将李青莲的《将进酒》背来听听!”
“背完有赏赐吗?”朱文琅问道。
“你先背,背完了再说!”朱元璋一板脸。
“背就背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朱文琅吐了吐舌头,只好背将下去。
其实他也不是背不来,李白这诗味道挺合着朱文琅的性子,第一次读了就很喜欢,朱文琅看两遍便已熟记了,此时只是天性使然,故意捣蛋而已。
“……与尔同销万古愁!”
“好,不错,我家允恭比小猴儿还大一岁,现在还背不全呢。”旁边的徐达拍手凑趣。
“还是陈夫子教得好,皇上圣明,文琅小小年纪确实聪明伶俐。”胡惟庸不动声色地拍马屁,他并不清楚实情,只道朱文琅真是朱元璋的远房侄儿。
胡惟庸最大的本事便是无论碰上什么事,到他嘴里都能说得十分入耳动听,不是圣上英明就是天降祥瑞,总能令这位洪武皇帝龙心大悦。
不过不知为何,朱文琅总觉得这胡惟庸的笑容有些假,看起来不自在,不太喜欢他,也许只是因为朱文琅喜欢顽皮胡闹,对胡惟庸这种酸溜溜的文人并不感兴趣,才会有这种感觉而已。
“好!背得好!有赏!”朱元璋也是心情大畅:“小猴儿你说,想要什么赏?”
“琅儿慎言!”旁边的陈守生怕朱文琅童言无忌,又说出什么大不敬的话来,低声警告。
“我……皇上老叔,皇宫里就这么大,听说宫外头特别热闹,没事的时候我能不能出去玩玩?”朱文琅稍一迟疑,舔着脸透着巴结的笑。
陈守在旁无可奈何地摇头。
“哈哈哈,这皇宫是个大笼子,把你这小猴儿老关着也确实闷坏了……朕准了!宫禁之前,你可以随意进出,那个你们……”朱元璋大笑着招招手。
旁边的陈汉仁忙过来应声:“奴才在。”
“陛下,这是御用监的管事陈汉仁,茗香院这边便是归他管辖。”旁边的高诵连忙告诉朱元璋。
“你们……你们着人跟着文琅,别让人给欺负了他。”朱元璋一指朱文琅。
“恐怕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旁边的徐达补刀,他可知道这朱文琅的猴性儿。
徐达乃大明军神,性子直爽,动不动就开怀大笑。
徐达虽自洪武六年开始便长期留守北平,但也是经常要回京述职的,作为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登基之后唯一还称之为“兄”的亲信臣子,回京之时便经常陪着朱元璋在宫内聊天走动,自然是早就知道朱文琅的来历,很喜欢这小猴儿的。(见本章史实贴片【徐达】)
朱文琅也很喜欢徐达那种爽朗的性格,见了几次便熟悉了,缠着他讲军中故事,还喜欢揪徐达那下巴的大胡子,有时便直接叫他外号“徐大胡子”,这外号乃是朱文琅专门给徐达取的,这天底下恐怕也只有朱文琅一个人这么叫他了。
“哈,这倒也是,你们可得看住了他,别让这小猴儿随便惹祸,真要犯了律条,那也是要打板子的,朕也保不住他。哈哈,走,今儿个这么走走,倒是畅快。”朱元璋大笑起身,转头往院外走。
“恭送陛下。”陈守等人又连忙跪倒,朱文琅又被陈守拉着跪下。
高诵等三人及一大队的服侍太监连忙跟上。
***********史实贴片:*************
【归德侯陈理】====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封为归德侯。
【张定边】====张定边,元末著名猛将,陈友谅部将。官至太尉。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友谅死,拥立友谅子陈理为帝。次年(1364年)二月,随陈理降朱元璋,其后经历存在多种传说,存在被杀说、改名换姓说、出家说等多种说法。
【徐达】====徐达(1332年—1385年4月7日),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身经百战,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朱元璋评:朕起自徒步,大将军为朕股肱心膂,戮力行阵,东征西讨,削平群丑,克济大勋。今边胡未殄,朕方倚任为万里长城之寄,而太阴屡犯上将,朕不意遽殒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夺吾良将之速。
*************************************
http://www.yetianlian.net/yt120036/444354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且不提朱文琅便如此日日胡闹地在皇宫之中厮混,反正年纪还不到十岁,虽不是正经皇亲,住在皇宫之中却也无须忌讳太多,更何况他这跳脱的性子,和太监侍卫们混得烂熟,御用监御膳房之类的地方也是常来常往,有马皇后这么包容着,实在是一片自由自在的天地。
只是虽说生活无忧无虑,但朱文琅的身体却是一般,也许是因为幼小遭难之时,在那深秋深井之中冻饿了数天,虽有母亲郑秋怜尽心抱着护暖,毕竟在襁褓中受了阴寒,体中便有了些阴虚之症。
陈守自己也只觉总是体寒,腿脚时时感觉麻木,此前在吴家老宅中与朱文琅相依为命之时,也顾不得这些,如今入了宫,反倒觉得日见严重,每日早晨起来都觉得两条腿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般,没有知觉,丝毫动弹不得。只能自己搓揉半天才能慢慢缓解,下得床来。
好在入了宫之后条件好了,陈守老夫子请太监陈汉仁仁公公帮忙,找了太医院的御医,讨要了一个草药沐浴的方子,又托着仁公公和一些侍卫买了药,时不时地熬了药水替朱文琅洗澡,同时也用滚滚的药水泡脚,以图慢慢消弥两人体内的虚寒。
这日,陈守又在茗香院的屋中摆弄草药,准备给朱文琅泡煮沐浴用的药汁,仁公公从院外进来:“夫子,夫子,这草药可还有缺?若是不够,咱家再着人去太医院讨要……”
“够了够了,不缺什么,多谢仁公公照应了。”陈守连忙转身拱手,清瘦的脸上胡子一动一动。
“瞧您说的,咱家干的不就是伺候主子的活计嘛。这琅哥儿可是皇上的侄儿,说到天那也是咱们这些宫里人的半个主子,这不都是该当的嘛。”陈汉仁习惯性的谄媚笑容满面,一转眼,却见桌上随意地摆着块土黄色的玉珮。
“哟,夫子,这玉珮可是易碎之物,赶紧收好别给摔碎了,可怜见儿的。”陈汉仁拿起玉珮略看了看,扯着公鸭嗓子对陈守道。
“唉,看老朽糊涂的,拿出来忘了收着了,多谢仁公公。”陈守连忙接过玉珮。
“夫子,我看这梅花鹿玉珮倒是个稀罕物,特别是这上边有些紫色,正好雕成梅花鹿身上的斑点,十分精巧,这是家传的宝物吧?”陈汉仁似乎非常随意地问道。
“这个啊,是文琅他娘留给他的,他还小,我替他收着,等他长大了再给他。”陈守一边用布包着玉珮一边道。
“琅哥儿的娘?琅哥儿原来姓吴,他娘姓?”关于朱文琅原来是朱元璋恩人吴家的遗孤,自朱文琅刚刚入宫便负责照料的陈汉仁自然知道他们的来历。
“哦,他娘姓郑,唉,也是个苦命人啊,兵灾死了,死的时候,文琅还吃奶呢。”陈守一边说一边摇头,似乎又回忆起了不堪的往事。
“那夫子您忙,要不,我着人去叫琅哥儿赶紧回来沐浴?”
“那多谢公公了,这小子野得厉害,不玩累了不肯回来。”陈守拱拱手,继续摆弄地上的草药。
“您忙着,忙着。”陈汉仁的公鸭嗓子说了一句,快步走出茗香院,眼睛朝某个方向一扫,低垂的左手暗中微微做了个手势,自己则转身朝僻静处走去。
转到一个假山后边的无人角落,稍等片刻,一位年轻的侍卫也静悄悄地走了过来:“大长老。”
“你即刻想法给二长老传个话,让他即刻想办法联系到定边将军,让将军无论如何暗中来应天府一趟,我要见他。”陈汉仁的语低沉中有些急促。
“是,大长老。”年轻侍卫一拱手。
“去吧,此事务必速速办好。”陈汉仁挥挥手,转身走开,神情肃穆,眼中一抹复杂之色。
++++++++
“定边将军,多年不见,这些年可好?”应天府城内一个偏僻的破旧小院内,陈汉仁刚进院,便见院中石桌旁坐着一位身着寻常百姓破衫的大汉,身材魁梧,但却精神颓弱,眼神不振。
那大汉张定边闻言站起身来,似乎早已知晓这次来见的人是谁,恭敬一拱手:“见过军师!”
“往事不堪,为免不小心惹祸,现在大伙都叫我大长老,军师二字将军不用再提了。”陈汉仁叹了口气,走到石桌边坐下,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将军这些年可好?”
“唉,不用提了,自从理公子投降了朱元璋,被封归德侯,咱们大汉朝也就气数尽了,咱们这些旧人,还能如何?”张定边叹道。
“归德侯,嘿嘿,归德侯。”陈汉仁喃喃一声,拿起杯喝了一口:“将军不是和理公子一起归降的吗?至少也能当个一军之帅啊,怎么如今散居乡里?”关于张定边的情况,二长老自然是和陈汉仁汇报过,因此知道大概情形。(见本章史实贴片【归德侯陈理】【张定边】)
“我不愿替朱元璋带兵打仗,朱元璋又担心我在理公子身边不妥,他接了理公子到应天府,我自然便须得自己住在乡下,也免得朱元璋顾忌,连累公子。如今我住在乡下,那地方官都有监视我之责,哪里都不能去,连这次来应天,都是偷偷过来的,不然便被官府发觉了,会连累公子的。”
“那以后呢?将军有什么打算吗?”
“还能有什么打算?朱元璋已成大气,大明朝都建朝四五年了,早站稳了,大汉朝气数尽了,还能有什么指望的?”
“将军就不打算再出来了?”
“不想动了,而且一身的伤病,也打不动了。”张定边叹了口气,又倒了一杯茶喝。
“也好,既是如此,也就不勉强将军了,只望将军保重身体,咱们几十年的故人本就不多,能多留一阵便多留一阵。”陈汉仁点点头。
“多谢军师……不,多谢大长老体谅。”张定边抱拳拱手。
“慢来,这次我找将军,乃是另有一事想请教将军。”陈汉仁淡淡道,似乎仍是当年几十万大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筹谋全局指挥若定的“镇军之心”。
“大长老请说。”张定边望着陈汉仁道。
“我记得鄱阳湖一战,主公罹难后,我安排将军带着理公子和主公的郑妃回武昌,后来一直没有听到过郑妃的消息,她如今如何了?”
“唉。”陈汉仁的问话一下子勾起了张定边当年苦难的回忆:“当年有朱老贼的兵马追赶,我只顾着护着理公子,结果慌乱中半路上郑妃跌下马车,不及救援……”
“你可知当时郑妃腹中已有了主公的遗腹子!”陈汉仁咬着牙森然道,语气冰冷。
“我知道,我知道。”张定边喃喃地点点头:“但实在是顾不及了,当时情况太过紧急,护着理公子平安返回武昌才是第一要务。那郑妃,唉,兵荒马乱的,一个弱女子,还怀了几个月的孩子,只怕是早已罹难了……”
“唉……”陈汉仁知道张定边说的是实情,也只能慨然而叹。
“是我对不住主公,没有保住主公的遗腹子。”张定边默然,一仰头将手中的茶一口喝干,重重放在石桌上。
“郑妃腹中的小公子,可能还活着。”沉默半晌,陈汉仁突然低声道。
“什么?!”张定边闻言突地站起身来。
“将军,坐下,你先坐下。”陈汉仁抬手虚按。张定边怔怔地看着陈汉仁,慢慢坐下。
“此事我还在进一步确认,因太过敏感,无法直接打听,只能慢慢旁敲侧击,方才能最终确认。但至少,那孩子身上有紫萱玉珮!”
“主公给郑妃的紫萱玉珮?”张定边惊道。
“是,那玉珮乃是土黄中带有若干紫色斑点,雕成梅花鹿形状,天底下不可能再有第二块一模一样的玉珮。”陈汉仁点点头。
“那郑妃……郑妃如今怎样?”张定边定定神问道。
“郑妃几年前就死了,将玉珮留给了小公子。如果那孩子真便是主公的小公子,那他如今也算是父母双亡了。”陈汉仁叹道,不过转念一想,无论朱文琅是不是陈友谅之子,也都是父母双亡了,因为吴太爷家也灭门了。
“那现在?”
“此事我还须得仔细验证确认。不过如果真的确认是主公的遗腹子,张将军,我想麻烦将军一件事,也算是求将军为主公最后再尽一回忠。”
“军……大长老请吩咐。”张定边定定神,恭敬拱手。
“若真是小公子,我想请将军暗中留在应天,将你那身剑法教予小公子。”陈汉仁目光炯炯地盯着张定边。
“此事不用多说,若真是小公子,那是因为我当年未能完成军师所令之事,让小公子遭此大难,无论有何差遣,定边皆无不从命。”
“好,那将军暂且回去,等我消息,一旦消息确实,便烦请将军费心了。”陈汉仁挥挥手。
“定不辱命!”张定边坚决应声道。
“好吧,我现今藏身朱元璋的皇宫之内,出来一趟十分不便,便不虚留将军了。若有消息,我会着人通知将军的。”陈汉仁站起身来。
“是,军师!”张定边如同多年前般拱手弯腰行礼,似乎在向这位一直还在坚持要为陈友谅报仇,为大汉朝效命的军师致敬。
++++++++
“皇上驾到——”茗香院外,突然传来随侍大太监高诵的吆喝声。
茗香院中的陈守、朱文琅,还有陈汉仁等几个正在这边忙乎着的大小太监,闻声顿时呼啦啦地一片跪倒一片,而朱文琅还是被陈守一把硬拉着跪下来的。
“既然张恭清手不干净,他也就没资格当这重庆知府,朕眼里容不得沙子,谁要给朕乱伸手,朕就砍谁的脑袋,惟庸,即刻下旨,着即革职拿问,命朱守仁就地正法行刑,也给重庆的百姓出口恶气。”朱元璋的声音传过来,显然是一边说一边朝这边走。
“丞遵旨。皇上体恤百姓,明见万里,实是重庆百姓的洪福。只是张恭清一杀,重庆知府便空了下来,却不知令何人接任?还请皇上示下。”这是胡惟庸的声音。
“嗯,你上次不是提到过重庆县的知县有个叫秦昌德的官声还不错吗?”
“是,皇上,那秦昌德乃是洪武元年的一甲进士,在重庆县的知县任上已做了三年了,官声尚佳,听说还有百姓送过万民伞。”胡惟庸回道。
“那就是他了,一并下旨。”一边说一边迈进大门,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小猴儿,又在调皮什么了?……夫子快请起。小猴子,你也起来吧。”
正是大明朝开国天子,洪武皇帝朱元璋,身后还紧跟着三人,一个是贴身大太监高诵,另两个却是魏国公徐达和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再往后一点,便是一大队跟着伺候的太监宫女,其间还有一位花白长髯却是面色红润满头乌发的武夫,腰悬长剑,朱文琅认得那是宫中侍卫统领上官雷。
朱文琅一直便是调皮猴性子,便是见了皇上也是嘻皮笑脸,朱元璋话音未落,他便已起身,听皇上问话,便道:“皇上老叔,老夫子教我念书呢,我可没玩。”
得,这回是真真实实将“皇上老叔”四字叫出来了。
“琅儿无礼!”陈守刚站起来,又大惊跪倒,嗑头道:“请圣上恕朱文琅大不敬之罪。”
“夫子快起来,恕什么罪啊,不过就是小孩子的胡闹嘛?皇后都是他婶子,朕可不就是他老叔吗?小猴子没叫错,夫子你起来吧起来吧。”朱元璋心情甚好,哈哈大笑。
“小猴儿,你说你学书,朕考考你,你要答得好,朕有赏!”朱元璋转头对朱文琅笑道。
“请皇上老叔出题。”朱文琅小大人般一抱拳。
“哈哈,瞧这小子。”朱元璋指着朱文琅转头对徐达大笑,又回头道:“行,那你将李青莲的《将进酒》背来听听!”
“背完有赏赐吗?”朱文琅问道。
“你先背,背完了再说!”朱元璋一板脸。
“背就背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朱文琅吐了吐舌头,只好背将下去。
其实他也不是背不来,李白这诗味道挺合着朱文琅的性子,第一次读了就很喜欢,朱文琅看两遍便已熟记了,此时只是天性使然,故意捣蛋而已。
“……与尔同销万古愁!”
“好,不错,我家允恭比小猴儿还大一岁,现在还背不全呢。”旁边的徐达拍手凑趣。
“还是陈夫子教得好,皇上圣明,文琅小小年纪确实聪明伶俐。”胡惟庸不动声色地拍马屁,他并不清楚实情,只道朱文琅真是朱元璋的远房侄儿。
胡惟庸最大的本事便是无论碰上什么事,到他嘴里都能说得十分入耳动听,不是圣上英明就是天降祥瑞,总能令这位洪武皇帝龙心大悦。
不过不知为何,朱文琅总觉得这胡惟庸的笑容有些假,看起来不自在,不太喜欢他,也许只是因为朱文琅喜欢顽皮胡闹,对胡惟庸这种酸溜溜的文人并不感兴趣,才会有这种感觉而已。
“好!背得好!有赏!”朱元璋也是心情大畅:“小猴儿你说,想要什么赏?”
“琅儿慎言!”旁边的陈守生怕朱文琅童言无忌,又说出什么大不敬的话来,低声警告。
“我……皇上老叔,皇宫里就这么大,听说宫外头特别热闹,没事的时候我能不能出去玩玩?”朱文琅稍一迟疑,舔着脸透着巴结的笑。
陈守在旁无可奈何地摇头。
“哈哈哈,这皇宫是个大笼子,把你这小猴儿老关着也确实闷坏了……朕准了!宫禁之前,你可以随意进出,那个你们……”朱元璋大笑着招招手。
旁边的陈汉仁忙过来应声:“奴才在。”
“陛下,这是御用监的管事陈汉仁,茗香院这边便是归他管辖。”旁边的高诵连忙告诉朱元璋。
“你们……你们着人跟着文琅,别让人给欺负了他。”朱元璋一指朱文琅。
“恐怕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旁边的徐达补刀,他可知道这朱文琅的猴性儿。
徐达乃大明军神,性子直爽,动不动就开怀大笑。
徐达虽自洪武六年开始便长期留守北平,但也是经常要回京述职的,作为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登基之后唯一还称之为“兄”的亲信臣子,回京之时便经常陪着朱元璋在宫内聊天走动,自然是早就知道朱文琅的来历,很喜欢这小猴儿的。(见本章史实贴片【徐达】)
朱文琅也很喜欢徐达那种爽朗的性格,见了几次便熟悉了,缠着他讲军中故事,还喜欢揪徐达那下巴的大胡子,有时便直接叫他外号“徐大胡子”,这外号乃是朱文琅专门给徐达取的,这天底下恐怕也只有朱文琅一个人这么叫他了。
“哈,这倒也是,你们可得看住了他,别让这小猴儿随便惹祸,真要犯了律条,那也是要打板子的,朕也保不住他。哈哈,走,今儿个这么走走,倒是畅快。”朱元璋大笑起身,转头往院外走。
“恭送陛下。”陈守等人又连忙跪倒,朱文琅又被陈守拉着跪下。
高诵等三人及一大队的服侍太监连忙跟上。
***********史实贴片:*************
【归德侯陈理】====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封为归德侯。
【张定边】====张定边,元末著名猛将,陈友谅部将。官至太尉。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友谅死,拥立友谅子陈理为帝。次年(1364年)二月,随陈理降朱元璋,其后经历存在多种传说,存在被杀说、改名换姓说、出家说等多种说法。
【徐达】====徐达(1332年—1385年4月7日),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身经百战,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朱元璋评:朕起自徒步,大将军为朕股肱心膂,戮力行阵,东征西讨,削平群丑,克济大勋。今边胡未殄,朕方倚任为万里长城之寄,而太阴屡犯上将,朕不意遽殒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夺吾良将之速。
*************************************
http://www.yetianlian.net/yt120036/444354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