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妖言(中)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一说到备案两个字,这就不得不提到《买活周报》上发表的那些个‘逾矩文章’了——这类文章,官方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但共性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对于敏朝、建贼甚至是鞑靼治下的百姓们指手画脚,以未来主人的身份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便先说缠足的事情,这还不算是太过火的,因为买活军一直以来的意思是,缠足最好是不要做,对健康不利,他们明确要求的是折骨缠的行为必须停止——这波及到的主要还是少数皮肉场所,影响在广陵、姑苏一带是较大的,济州府虽然也有行院,但不如南面那样花样翻新,感受还不是很明确,还算是能超然地看待这事儿。
再来,便是华夏这个说法的建构了,这种思想上的事情,在山阳这里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山阳的读书人们,虽然接受买活军处的新鲜商品,并且很追捧雪花盐、雪花糖,还有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贴身秋衣裤——越是北方,越是离不开秋衣裤和买活军推出的毛衣毛裤,这几年,冬日里如果谁的脖子上没有羊毛衣的高领,那么他的家境自然是很一般的——
但是,他们对于这种华夏的概念,是颇为不以为然的,因为买活军的华夏概念,和他们一向研读的圣贤书并不挂钩,也就是说,这和儒学所推崇的‘教化’而论国民背道而驰,完全是新的东西。
新的华夏国民是什么标准?会说汉语,打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华夏百姓,那他就是华夏百姓,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华夏国土,这里没有半点道统的事情,儒学的地位呢?买活军是完全不讲这些的,他们的政治课教授的是大同社会那一套东西,你说你在自己的地盘上说这些也就罢了,老在报纸上刊登,这手不是伸得太长了吗?
到了这时候,士绅对买活军的反感还不算是到达顶点,等到买活军的《女子收容令》,以及《冤屈备案令》出来,那真是,报纸发到哪里,哪里的士绅就要坐不住了,裹挟妇女逃跑,他们暂且还能容忍——虽然也知道,长期来看,这对本地的民生是有害无益,但那《冤屈备案令》,就等于是一柄刀悬在了自家的脖子后方!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别看眼下似乎无事,谁知道自己的仇家是不是就派人去买活军那里,胡编乱造一些坏事出来,把案备上了呢。据说消息一经传出,买活军专门开设了一个衙门来登记事由,每日里都是大排长龙,去备案的百姓要登记叫号,排队能排出两个月去!
在富户这里,他们要考量的东西是很多的——买活军的话可信不可信呢?他们要不要提前分家避祸,舍下罪责最重的几个子孙,余下的人,以流民身份,辗转周折去买活军那里落脚?就如同下南洋、去鸡笼岛的船队一样,用新的身份去到那里,料想被追责的可能性也小一些。
又或者,还是留在本地,赌一个买活军拓展不顺,到自己死之前,都不会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自己这里来?
当然了,这些事情,也都是运河沿岸、沿海这些州府的富户在思量的,再往内陆去,那些小州县,一年除了商队以外,外来人口不多的,本地的富户都是没什么见识的土财主,就算陆续也能看到《买活周报》,接纳田师傅、引种高产粮食的热情也很高,但他们的反应天然就是颟顸迟钝的,并不觉得买活军的政策真能影响到什么。
“不都立了和议吗?”这些大老爷们歪在贵妃榻上,抽着长长的烟袋子,一边咂巴着烟嘴一边说,“买活军若是守信就不会扩张,若是扩张了恐怕也难以完全守信,真要如何了,那也是前头大府先倒,咱们到那时候再计较也不迟。”
这想法不能说是错的,对他们来说,倘若能将《买活周报》的流传,在本地完全禁止的话,那就更安全了,不知道冤屈备案的说法,那就不会去收集证据不会去告状,如果还能把本地的流民完全固定在土地上,就更杜绝了县里一些难免的龌龊事被备案的可能。
这思路也不算是太稀奇,大多数老爷们琢磨一下都可以想得出来,于是,在有些州县中,敏朝衙门几百年来管不了的流民现象,忽然间就得到了很好的遏制,州县之间的交流,一下又回到了敏朝初年时那极其有限的理想状态:没有路引,寸步难行,州县就仿佛是孤岛一般,州县的消息,很难流动到村里去,而村里的消息也很难互相扩散,最多是在附近的几个村之间流传。
这种应对办法,唯一的瑕疵,就是买活军派出来的种痘官和田师傅,本地人不可能拒绝他们来这里,也不可能拒绝他们和本地人交流,不过还好,买活军不可能每个州县都派来出身本地的老乡,没有那么多人手也没那么巧,只要这些外来人和本地土著的语言不通,那危险的思想就不会散播开来。
——在南方,难以交流是常态,北方的话,官话和土话的差别不算太大,于是士绅们便派出数量很多的随从,看牢了田师傅们,在礼遇之外,也起个防备的意思,他们倒是不会对田师傅他们做什么,但是,如果被教授了一些危险的事情,等田师傅他们走了,听课的农户们就要遭殃了。
会这样提防的富户们,算是比较敏锐的,还有更保守闭塞的富户,根本就不看周报,也不把买活军的声明当回事,一门心思过自己的日子这也是有的。这算是有钱有势的老爷们,在买活军的几封法令下的常态,而其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们呢?是否相信买活军的政令,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了。
就譬如说折骨缠的事情吧,这个事情确实是被管下来了,因为连朝廷都十分配合,去姑苏、广陵那边清查了折骨缠的女子,并且都给了编号,一一登记入册,此后若再发现折骨缠的男女伎,立刻要查问主家,严格治罪。对唱家来说,他们没有选择,不管你信不信买活军的话,本朝现在也开始禁止折骨缠了,那没得好说,只能依令行事,对东家倒也有个交代。
为了遏制这两地公然的逃亡浪潮,他们现如今对伎女们倒也仁慈得多了,不再那样随意打骂摧残,还有些心善的老鸨、龟公,时常把那些生病的小伎子送到买活军那里去,倒也不把她们转卖给窑子、瓦舍了,少赚了一点钱,不论结果如何,良心上似乎也有个安慰。
又有那些折骨缠已成的伎女,如今很多都被富户重金礼聘回家,过好日子去了——她们怕是近年来最后一批折骨缠的女娘了,物以稀为贵,身价一下陡增,有些女娘因此一下便洋洋得意起来,倒是真不想去买活军那里,在那里有什么好?做手术总有死掉的危险,还要靠双手做活赚饭吃,吃了这么多的苦,缠出的一双小脚,一辈子的吃食便合该从这双脚上来。
这些事,和百姓们是没有太多关系的,他们最多也就是在遇见那些逃亡妇女时,庇护一二,或者是指路,或者是随意为她们遮掩行踪——老王头便在码头附近见到过不少逃跑的妇女,他也多为她们指路去买活军的船上。
是因为惧怕《庇护妇女令》中,对阻碍妇女逃跑者的威胁吗?倒也不是,更多的来说,这令书似乎是给他自己提供了一个依据,让他的善举,在得失上能够说得过去——若是以往,帮个这样的逃妇,不可能给老王头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有许多风险,他是有家有口的人,不能不考虑到这些。
若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善心,搞得一家子不得安宁甚至家破人亡,他于心何安?因此,他只能选择稳重行事,最多是不去告发、寻觅,要说帮人一把,这是不能做的。
但是,《庇护妇女令》发出来之后,老王头的行事就有说法了,他必须帮,因为这是报纸上的要求,如果不帮,也会留下后患,这样,两种选择的后患都是相等的,那么他就可以忽略风险的不同,没有负担地选择小帮一把了。这时候,他是很倾向于相信买活军在政令中说的话——他们有能力追究这些不帮助逃跑妇女的人的责任。
《冤屈备案令》,在民间激起的反应,也和老王头的逻辑非常相似——愿意相信的人,不管嘴上再怎么说‘恐怕没那么好’,但他们还是会相信的,不管怎么说,把心里过不去的事情,备上案了,自己心中的负担似乎也能减轻,那股子闷气似乎也可以稍微缓和一些了。所以,现在许多人家离开本地去买活军那里时,表面上对谁都说是去讨生活的,实际上,有没有把自己承受的不公去备案的心思——谁说的清楚呢?
希望,这是这封文书在民间普遍得到的回响,它让许多已经认命了的,行尸走肉一般的百姓,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这东西让他们宁可抛下了现在还能苟且的安稳,斩断了安土重迁的顾虑,他们不再去考虑落叶归根的事情了,不再去计较自己是否能适应南方的天候,这封政令让他们变卖家产,悄然离开了家乡,只因为心中那渺茫的信念——买活军说话,一向倒是很算话的,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么,不妨也就信他们一次好了!
在济州府这样的地方,百姓的流动是管不住的,陆陆续续,老王头知道,许多百姓都迁往南方去了,有些说是去赚钱的,有些则多少参杂了诉冤的目的,有些人大张旗鼓,到处搜寻冤屈,有些人行事则更加谨慎,毕竟,济州府消息灵通,士绅大户多是谈论过买活军的《诉冤令》,对于南下迁移的人家,他们心底是带了提防的。
老彭一家子,平日里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小日子过得倒也兴头,轻易不和别人红脸,到处的笑口常开,看起来,他们家打发大儿子南下,似乎真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地方卖豆腐脑挣钱,没有别的心思,对外保持低调,只是因为一贯的谨小慎微而已。
但,老王头是济州府的老人了,从前也是老彭的街坊,他是知道的——老彭他父亲、兄弟,原本都住在王家附近,里外也有个两进的院子,他祖父是个举人,生意可不止卖豆腐脑那,乡下也有个几百亩的地,不大不小算是殷实人家。如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其实说穿了倒也简单——无非是一个孔字!
在济州府,想要绕开孔家,这是很难的,历代的济州知府,对孔家无不是客客气气,只怕得罪了衍圣公一脉,坏了自己在士林中的民声。数千年下来,便成全了孔家一脉在山阳济州这里的横行霸道,济州城内,和孔家攀不上亲的异姓人,很少有富得过代的。
老彭一家的地,千不该万不该还在曲府附近,这不是,祖父一死,没几年立刻被寻隙论罪,老彭父亲、兄长下狱,几天内便死了,院舍也都卖了,最后,老彭沦落到原本奶娘家里去,娶了奶娘之女为妻,豆腐脑一卖就是十多年,他自己似乎都忘记了这段往事,恐怕连孔家人都不太记得了,这样的是在济州府附近司空见惯,年年都有几桩,要记也实在是记不过来。
“备上了。”
老王头既然寻来了,老彭便也不瞒着他,两人在院子里驴棚边上坐了,一人手里拿了一碗豆浆,边喝边说,“就和报纸上写的报道一样,到了本地,先去上扫盲班,扫盲班上完以后排队备案——为什么要上扫盲班?因为至少要读懂拼音,那边的文书写好了之后,要你来过目签字的——王老爷——”
“还叫老爷?”
“王兄!王兄,说到此处,还有一件事想托你帮忙,将来,若是买活军打到了济州府,能否托您做个见证人……”
买活军都打过来了,那孔家哪还有不倒台的道理?老王头爽快地说,“这有何难,我老了,我老婆子也还在呢,当时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的,便是我不行了,那也将此事告诉家里人,总为你留个见证!”
这份保证,立刻拉近了两家人的距离,如此,老彭便将在买活军那里闯荡的一些心得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老王头——他本身是识字的,儿女因为生计所迫,只些许认得几个大字,不过到底基础在那里,大儿子过去之后,很快会写拼音,认字速度也颇快。
而老彭对外虽然毫不声张,大多人都以为他不识字,但其实也设法弄到了几份报纸,从中倒推学习拼音,小彭写信由买活军邮政负责送信,搭他们的商船送来,因此彼此交流很通畅,老彭收了儿子的信,虽然还没有去过买活军,但已是去那里的半个专家了。
“到那里,先去找本地的促进会,也就是同乡会了,他们会帮着安顿下来,为你介绍工作,山阳老乡在买活军那里很多,毕竟买活军彬山一脉都是山阳人……”
“你不如叫你一儿一女都去——为何,如此可以省下船钱,而且能用买活军自己的船走,这是最安全不过的,船上不会有什么偷盗抢劫,我是没有办法,我们家那个小娘太笨,人也还小,实在是依靠不上,我儿去买活军那里,一路上是吃了些苦头的……”
老王头来找他,本就是为了问些经验,如此听了密密的一番话,心里便很笃定了,也下了决心,想道,“顺天而为,再不会有错的,京城龙脉已泄,天变就在几年之间,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家可不能错过这个附骥新龙的好机会!”
此心一下,他人虽还在敏朝这里,心已经飞去云县了,又和老彭说了半晌京城龙脉的故事,老彭也听得十分兴奋,二人直聊到傍晚,老王头才起身告辞,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在心底划算着给儿女带上路的盘缠,手里托着烟锅,一摇一摇走到自家门口,见到杨丈人走出来,正要招呼时,杨丈人没见到他,一扭脸向南面去了,老王头心里嘀咕道,“南面也没他什么亲戚故人啊……啊!听说白莲教的新堂口是开在那里……”
他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面色也凝重了起来:杨丈人此去,肯定是要说京城龙脉已泄的事情,倒是他多嘴了,明知道杨丈人一家笃信白莲教,怎么还把这事儿绘声绘色地说给了他听……:,,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1630/41740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便先说缠足的事情,这还不算是太过火的,因为买活军一直以来的意思是,缠足最好是不要做,对健康不利,他们明确要求的是折骨缠的行为必须停止——这波及到的主要还是少数皮肉场所,影响在广陵、姑苏一带是较大的,济州府虽然也有行院,但不如南面那样花样翻新,感受还不是很明确,还算是能超然地看待这事儿。
再来,便是华夏这个说法的建构了,这种思想上的事情,在山阳这里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山阳的读书人们,虽然接受买活军处的新鲜商品,并且很追捧雪花盐、雪花糖,还有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贴身秋衣裤——越是北方,越是离不开秋衣裤和买活军推出的毛衣毛裤,这几年,冬日里如果谁的脖子上没有羊毛衣的高领,那么他的家境自然是很一般的——
但是,他们对于这种华夏的概念,是颇为不以为然的,因为买活军的华夏概念,和他们一向研读的圣贤书并不挂钩,也就是说,这和儒学所推崇的‘教化’而论国民背道而驰,完全是新的东西。
新的华夏国民是什么标准?会说汉语,打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华夏百姓,那他就是华夏百姓,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华夏国土,这里没有半点道统的事情,儒学的地位呢?买活军是完全不讲这些的,他们的政治课教授的是大同社会那一套东西,你说你在自己的地盘上说这些也就罢了,老在报纸上刊登,这手不是伸得太长了吗?
到了这时候,士绅对买活军的反感还不算是到达顶点,等到买活军的《女子收容令》,以及《冤屈备案令》出来,那真是,报纸发到哪里,哪里的士绅就要坐不住了,裹挟妇女逃跑,他们暂且还能容忍——虽然也知道,长期来看,这对本地的民生是有害无益,但那《冤屈备案令》,就等于是一柄刀悬在了自家的脖子后方!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别看眼下似乎无事,谁知道自己的仇家是不是就派人去买活军那里,胡编乱造一些坏事出来,把案备上了呢。据说消息一经传出,买活军专门开设了一个衙门来登记事由,每日里都是大排长龙,去备案的百姓要登记叫号,排队能排出两个月去!
在富户这里,他们要考量的东西是很多的——买活军的话可信不可信呢?他们要不要提前分家避祸,舍下罪责最重的几个子孙,余下的人,以流民身份,辗转周折去买活军那里落脚?就如同下南洋、去鸡笼岛的船队一样,用新的身份去到那里,料想被追责的可能性也小一些。
又或者,还是留在本地,赌一个买活军拓展不顺,到自己死之前,都不会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自己这里来?
当然了,这些事情,也都是运河沿岸、沿海这些州府的富户在思量的,再往内陆去,那些小州县,一年除了商队以外,外来人口不多的,本地的富户都是没什么见识的土财主,就算陆续也能看到《买活周报》,接纳田师傅、引种高产粮食的热情也很高,但他们的反应天然就是颟顸迟钝的,并不觉得买活军的政策真能影响到什么。
“不都立了和议吗?”这些大老爷们歪在贵妃榻上,抽着长长的烟袋子,一边咂巴着烟嘴一边说,“买活军若是守信就不会扩张,若是扩张了恐怕也难以完全守信,真要如何了,那也是前头大府先倒,咱们到那时候再计较也不迟。”
这想法不能说是错的,对他们来说,倘若能将《买活周报》的流传,在本地完全禁止的话,那就更安全了,不知道冤屈备案的说法,那就不会去收集证据不会去告状,如果还能把本地的流民完全固定在土地上,就更杜绝了县里一些难免的龌龊事被备案的可能。
这思路也不算是太稀奇,大多数老爷们琢磨一下都可以想得出来,于是,在有些州县中,敏朝衙门几百年来管不了的流民现象,忽然间就得到了很好的遏制,州县之间的交流,一下又回到了敏朝初年时那极其有限的理想状态:没有路引,寸步难行,州县就仿佛是孤岛一般,州县的消息,很难流动到村里去,而村里的消息也很难互相扩散,最多是在附近的几个村之间流传。
这种应对办法,唯一的瑕疵,就是买活军派出来的种痘官和田师傅,本地人不可能拒绝他们来这里,也不可能拒绝他们和本地人交流,不过还好,买活军不可能每个州县都派来出身本地的老乡,没有那么多人手也没那么巧,只要这些外来人和本地土著的语言不通,那危险的思想就不会散播开来。
——在南方,难以交流是常态,北方的话,官话和土话的差别不算太大,于是士绅们便派出数量很多的随从,看牢了田师傅们,在礼遇之外,也起个防备的意思,他们倒是不会对田师傅他们做什么,但是,如果被教授了一些危险的事情,等田师傅他们走了,听课的农户们就要遭殃了。
会这样提防的富户们,算是比较敏锐的,还有更保守闭塞的富户,根本就不看周报,也不把买活军的声明当回事,一门心思过自己的日子这也是有的。这算是有钱有势的老爷们,在买活军的几封法令下的常态,而其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们呢?是否相信买活军的政令,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了。
就譬如说折骨缠的事情吧,这个事情确实是被管下来了,因为连朝廷都十分配合,去姑苏、广陵那边清查了折骨缠的女子,并且都给了编号,一一登记入册,此后若再发现折骨缠的男女伎,立刻要查问主家,严格治罪。对唱家来说,他们没有选择,不管你信不信买活军的话,本朝现在也开始禁止折骨缠了,那没得好说,只能依令行事,对东家倒也有个交代。
为了遏制这两地公然的逃亡浪潮,他们现如今对伎女们倒也仁慈得多了,不再那样随意打骂摧残,还有些心善的老鸨、龟公,时常把那些生病的小伎子送到买活军那里去,倒也不把她们转卖给窑子、瓦舍了,少赚了一点钱,不论结果如何,良心上似乎也有个安慰。
又有那些折骨缠已成的伎女,如今很多都被富户重金礼聘回家,过好日子去了——她们怕是近年来最后一批折骨缠的女娘了,物以稀为贵,身价一下陡增,有些女娘因此一下便洋洋得意起来,倒是真不想去买活军那里,在那里有什么好?做手术总有死掉的危险,还要靠双手做活赚饭吃,吃了这么多的苦,缠出的一双小脚,一辈子的吃食便合该从这双脚上来。
这些事,和百姓们是没有太多关系的,他们最多也就是在遇见那些逃亡妇女时,庇护一二,或者是指路,或者是随意为她们遮掩行踪——老王头便在码头附近见到过不少逃跑的妇女,他也多为她们指路去买活军的船上。
是因为惧怕《庇护妇女令》中,对阻碍妇女逃跑者的威胁吗?倒也不是,更多的来说,这令书似乎是给他自己提供了一个依据,让他的善举,在得失上能够说得过去——若是以往,帮个这样的逃妇,不可能给老王头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有许多风险,他是有家有口的人,不能不考虑到这些。
若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善心,搞得一家子不得安宁甚至家破人亡,他于心何安?因此,他只能选择稳重行事,最多是不去告发、寻觅,要说帮人一把,这是不能做的。
但是,《庇护妇女令》发出来之后,老王头的行事就有说法了,他必须帮,因为这是报纸上的要求,如果不帮,也会留下后患,这样,两种选择的后患都是相等的,那么他就可以忽略风险的不同,没有负担地选择小帮一把了。这时候,他是很倾向于相信买活军在政令中说的话——他们有能力追究这些不帮助逃跑妇女的人的责任。
《冤屈备案令》,在民间激起的反应,也和老王头的逻辑非常相似——愿意相信的人,不管嘴上再怎么说‘恐怕没那么好’,但他们还是会相信的,不管怎么说,把心里过不去的事情,备上案了,自己心中的负担似乎也能减轻,那股子闷气似乎也可以稍微缓和一些了。所以,现在许多人家离开本地去买活军那里时,表面上对谁都说是去讨生活的,实际上,有没有把自己承受的不公去备案的心思——谁说的清楚呢?
希望,这是这封文书在民间普遍得到的回响,它让许多已经认命了的,行尸走肉一般的百姓,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这东西让他们宁可抛下了现在还能苟且的安稳,斩断了安土重迁的顾虑,他们不再去考虑落叶归根的事情了,不再去计较自己是否能适应南方的天候,这封政令让他们变卖家产,悄然离开了家乡,只因为心中那渺茫的信念——买活军说话,一向倒是很算话的,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么,不妨也就信他们一次好了!
在济州府这样的地方,百姓的流动是管不住的,陆陆续续,老王头知道,许多百姓都迁往南方去了,有些说是去赚钱的,有些则多少参杂了诉冤的目的,有些人大张旗鼓,到处搜寻冤屈,有些人行事则更加谨慎,毕竟,济州府消息灵通,士绅大户多是谈论过买活军的《诉冤令》,对于南下迁移的人家,他们心底是带了提防的。
老彭一家子,平日里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小日子过得倒也兴头,轻易不和别人红脸,到处的笑口常开,看起来,他们家打发大儿子南下,似乎真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地方卖豆腐脑挣钱,没有别的心思,对外保持低调,只是因为一贯的谨小慎微而已。
但,老王头是济州府的老人了,从前也是老彭的街坊,他是知道的——老彭他父亲、兄弟,原本都住在王家附近,里外也有个两进的院子,他祖父是个举人,生意可不止卖豆腐脑那,乡下也有个几百亩的地,不大不小算是殷实人家。如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其实说穿了倒也简单——无非是一个孔字!
在济州府,想要绕开孔家,这是很难的,历代的济州知府,对孔家无不是客客气气,只怕得罪了衍圣公一脉,坏了自己在士林中的民声。数千年下来,便成全了孔家一脉在山阳济州这里的横行霸道,济州城内,和孔家攀不上亲的异姓人,很少有富得过代的。
老彭一家的地,千不该万不该还在曲府附近,这不是,祖父一死,没几年立刻被寻隙论罪,老彭父亲、兄长下狱,几天内便死了,院舍也都卖了,最后,老彭沦落到原本奶娘家里去,娶了奶娘之女为妻,豆腐脑一卖就是十多年,他自己似乎都忘记了这段往事,恐怕连孔家人都不太记得了,这样的是在济州府附近司空见惯,年年都有几桩,要记也实在是记不过来。
“备上了。”
老王头既然寻来了,老彭便也不瞒着他,两人在院子里驴棚边上坐了,一人手里拿了一碗豆浆,边喝边说,“就和报纸上写的报道一样,到了本地,先去上扫盲班,扫盲班上完以后排队备案——为什么要上扫盲班?因为至少要读懂拼音,那边的文书写好了之后,要你来过目签字的——王老爷——”
“还叫老爷?”
“王兄!王兄,说到此处,还有一件事想托你帮忙,将来,若是买活军打到了济州府,能否托您做个见证人……”
买活军都打过来了,那孔家哪还有不倒台的道理?老王头爽快地说,“这有何难,我老了,我老婆子也还在呢,当时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的,便是我不行了,那也将此事告诉家里人,总为你留个见证!”
这份保证,立刻拉近了两家人的距离,如此,老彭便将在买活军那里闯荡的一些心得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老王头——他本身是识字的,儿女因为生计所迫,只些许认得几个大字,不过到底基础在那里,大儿子过去之后,很快会写拼音,认字速度也颇快。
而老彭对外虽然毫不声张,大多人都以为他不识字,但其实也设法弄到了几份报纸,从中倒推学习拼音,小彭写信由买活军邮政负责送信,搭他们的商船送来,因此彼此交流很通畅,老彭收了儿子的信,虽然还没有去过买活军,但已是去那里的半个专家了。
“到那里,先去找本地的促进会,也就是同乡会了,他们会帮着安顿下来,为你介绍工作,山阳老乡在买活军那里很多,毕竟买活军彬山一脉都是山阳人……”
“你不如叫你一儿一女都去——为何,如此可以省下船钱,而且能用买活军自己的船走,这是最安全不过的,船上不会有什么偷盗抢劫,我是没有办法,我们家那个小娘太笨,人也还小,实在是依靠不上,我儿去买活军那里,一路上是吃了些苦头的……”
老王头来找他,本就是为了问些经验,如此听了密密的一番话,心里便很笃定了,也下了决心,想道,“顺天而为,再不会有错的,京城龙脉已泄,天变就在几年之间,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家可不能错过这个附骥新龙的好机会!”
此心一下,他人虽还在敏朝这里,心已经飞去云县了,又和老彭说了半晌京城龙脉的故事,老彭也听得十分兴奋,二人直聊到傍晚,老王头才起身告辞,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在心底划算着给儿女带上路的盘缠,手里托着烟锅,一摇一摇走到自家门口,见到杨丈人走出来,正要招呼时,杨丈人没见到他,一扭脸向南面去了,老王头心里嘀咕道,“南面也没他什么亲戚故人啊……啊!听说白莲教的新堂口是开在那里……”
他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面色也凝重了起来:杨丈人此去,肯定是要说京城龙脉已泄的事情,倒是他多嘴了,明知道杨丈人一家笃信白莲教,怎么还把这事儿绘声绘色地说给了他听……:,,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1630/41740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