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别看你今日闹得欢,就怕明日拉清单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今年京师的盛夏有些干燥。
夏言有些上火了,大清早鼻血流的哗哗的。
他仰着头,胡宗宪用手沾了凉水拍他的后颈。
“可止住了?”胡宗宪拍的老头儿的后颈发红。
“大概吧!”夏言低头,鼻血真的止住了,他一乐,笑道:“老夫这身子骨,还成。”
胡宗宪笑道:“伯爷都说了,夏公还能再干二十年。”
有夏言坐镇新安巷,蒋庆之才能无后顾之忧离京。
人越老,就越怕别人嫌弃自己无用。
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对别人有用……蒋庆之和夏言讨论过人活着的意义,当时就说了那么一句话。
夏言刚开始觉得这话扯淡,可仔细一品,你还别说,真是这个味儿。
“前日有人说什么,夏言老矣。”夏言讥诮的道:“那些人觉着老夫缩在新安巷不出门便是在等死吗?”
胡宗宪知晓老头儿为何恼火,前几日有人攻讦墨家,说裕王这阵子丢弃学业,每日泡在城外墨家基地,跟着那些工匠做事儿。
那是皇长子啊!
不出意外的话,太子便是他。未来的大明帝王,他竟然去做那等卑贱之事。
就如同后来的那位木匠皇帝被臣子们诟病一样,裕王此举引发了朝中强烈的舆论。
臣子们纷纷上疏,极力反对,藉此攻击墨家和蒋庆之。
胡宗宪叹道:“说实话,我也不知伯爷为何要如此安排。”
裕王去墨家基地做事儿,是蒋庆之前阵子来信的安排。
夏言说:“庆之说,要想政策一以贯之,帝王必须要学习。工农商,不求精通,可必须知晓里面的道道。英宗那等糊涂帝王……再出一个,弄不好便会葬送大明。”
胡宗宪说:“伯爷这话意有所指啊!”
“当年朝中靡费巨大打造了船队,正准备出海,就得知东南沿海有人谋反。这事儿随后不了了之。庆之曾说,若英宗知晓这里面的弯弯绕,今日哪还有倭寇什么事儿?”
当年那支全新打造的船队但凡能出航,带回来的巨大利益能让帝王从绵羊变成猛虎。
——谁特么敢阻挠朕的战船出海,朕便弄死谁!
“成祖为何坚持船队下西洋?仁宣为何坚持?这里面大有好处!”夏言幽幽的道。
“那裕王那边……”
“庆之来信说,雏鹰也该独自高飞了,这事儿,咱们看着就是了。”
……
清晨,裕王睁开眼睛,呢喃中,身边的温热靠了过来。
裕王心中微动,伸手揽住了女人。
“殿下!”
大清早就斗志昂扬的裕王刚想做些什么,就听外面杨锡干咳,“殿下,该起了。”
艹!
裕王恼火的翻身下来,女人一怔,“殿下……”
“起床!”
裕王一下坐起来,穿衣出去后,杨锡在外面作恭谨状,就在裕王想踹他一脚时,杨锡说:“殿下令奴婢每次此时发声,今日差点晚了。”
蒋庆之再三告诫裕王莫要贪花好色,否则……
否则什么他没说,但越是不说,裕王就越怕。
“杨锡。”裕王打个哈欠,杨锡跟上,“奴婢在。”
“你说,老四此次跟着表叔南下,可会出海?”
“大概会吧!”
“我留京,老四出京……”裕王揉了几下眼角,“有人说这是父皇做出了抉择,最近风头不对。”
“奴婢不敢议政。”杨锡觉得这个话题很危险。
自景王和陈铮南下后,京师舆论为之哗然。
一直以来,道爷给人的印象就是偏爱小儿子景王。至于裕王……那就是个棒槌。
至于什么二龙不相见……这不是扯淡吗?
没几个人信这个。
历来从龙都是热门事儿,道爷这么犹豫不决,偏爱幼子,反而让那些想从龙的人没法出手。
你说下注裕王,可道爷态度暧昧,宠爱卢靖妃不说,令她以嫔妃身份执掌后宫,弄不好以后就会成为皇后。
皇后之子……卧槽!景王逆袭的可能性无限大啊!
但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一个规矩却横亘在众人身前。
——立长!
有长立长。
至于什么小儿子,曾有官员喝多了,和同僚说:“想想前汉高祖皇帝旧事。”
所谓高祖皇帝旧事,指的便是汉高祖刘邦当年也同样不喜长子刘盈,想废长立戚夫人之子为太子。
“前阵子外面把夺嫡之事传的沸沸扬扬的,各路神仙登场,谣言满天飞。”洗漱后,吃了早饭,裕王开始散步。
杨锡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道:“殿下是长。”
“长?外面说卢靖妃是戚夫人。”裕王意味深长的道:“那我是谁?”
呃!
杨锡喜欢八卦,对最近的夺嫡话题门清,他说:“殿下是刘盈。”
“你觉着刘盈最终能守住太子之位靠的是什么?”
“不是商山四皓吗?”杨锡说:“那商山四皓德高望重,被吕后请出来辅佐太子刘盈,这才令刘邦改了主意。”
“错。”裕王摇头。
“错了?”杨锡嘟囔,“外面都这么说呢!殿下,大明当下就是缺了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垂垂老矣,至于所谓德高望重,汉高祖最看不起的便是那等所谓的高士。”裕王讥诮的道:“那些所谓的高士去拜见他,他故意洗脚……”
刘邦骨子里的流氓气息让他压根就看不起那些所谓的高人高士。
“那汉高祖为何在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后改了主意呢?”杨锡不解。
“商山四皓靠什么出名?”
“隐士。”
“是啊!隐士,一批批人请他们出山,他们不出。于是名声就越发大了。吕后出手,商山四皓欣然点头,这里面的味儿,你品,你仔细品!”
杨锡歪着脑袋想了许久。“商山四皓觉着太子刘盈贤明,这才出山吧?”
裕王摇头,“是吕后势大,令其不得不出山。否则,当有大祸临头。”
杨锡懵逼了。
“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在太子身边,态度恭谨,便改了主意。不是因为这四人,而是因吕后。”
“吕后?奴婢愚钝,越发想不通了。”
“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却被吕后请动了。还不明白?”裕王叹道:“说明吕后势大,已然到了令刘邦忌惮的地步。吕后借着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的事儿,向刘邦示威。刘邦一看大事不妙,便只能低头。”
二人一路去道爷那里请安。
“要去城外?”
“是,今日依旧有功课。”
“路上小心些。”
“是。”
裕王告退。
出宫后,想了许久的杨锡突然浑身一震,“殿下,那汉高祖想换太子,难道不是不喜刘盈?”
“还好,蠢的不算厉害。”裕王幽幽的道:“刘邦忌惮吕氏势大,担心吕后之子登基为帝,这江山会被吕氏控制。故而才想换了戚夫人之子为太子。这里面看似两个女人的争斗,实则,是权力之争。”
杨锡懵逼,“原来如此?!戚夫人……是汉高祖推出来抵御吕氏的利器。”
裕王点头,这时到了墨家基地,门子拱手,“见过殿下,方才他们还问过殿下可曾来了。”
今日裕王迟到了,进了工坊后,两个老工匠在等着他。
“按照伯爷的安排,今日我等便带着殿下看看冶炼的流程……”
裕王说:“这个暂且搁下,这几日朝中不少人说墨家把朝中工匠当做是自家的使唤?”
正好冯源过来,闻言苦笑,“殿下不知,伯爷此次把工坊打造的火炮尽数带着南下,兵部那边等伯爷一走,便催促咱们尽快打造一批火炮出来,送到九边去。工坊人手不够,便向工部求援,工部那边说事儿好说,只是却被朝中给卡住了。”
“如今如何了?”裕王蹙眉问道。
“伯爷对此早有安排,这不是事。”
“哦!”
“殿下请随小人来。”
冯源带着裕王进了一个超大工坊。
一进去,就见整个工坊被划分为几个区块,每个区块都有自己的床子,工匠们正在有序的劳作着。
每个工匠身边都跟着几个年轻人,裕王有些好奇,走过去观摩了一番。
老工匠正在教导年轻人。
“咱们这不需你什么都懂,伯爷说了,术业有专攻,除去那等人才之外,其他人只懂一个工序就好。把这道工序,或是把这个事儿做好,做精通了,也能出头。”
裕王一怔,“这不是原先表叔说的流水线生产吗?”
“大有不同。”冯源说:“伯爷传授给工部等地儿的流水线生产之法看似精妙无比,可伯爷说了,那只是初级手段。”
“这便是高级手段?”裕王笑道,他没看出什么道道来。
“是。”冯源说,“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最佳的流程分配组合而成,机床为此尽数都改造过了。
每个工匠负责一道工序,上手简单,可要想精通却不易。另外,伯爷传授了更精妙的生产之法……如今工坊每日增产可达五成。”
“五成?”
“更妙的是,伯爷弄个传授弟子的法子,每个熟手带五个弟子,带出来之后,弟子越出色,熟手的奖励就越优渥……”
“这是激励之法。”
“殿下,工部那些工匠把自家的手艺视为传家宝,可不会轻易授人。咱们这里不同,手艺来自于伯爷,伯爷说了教授,谁敢不教?就这一点,咱们如今每三月就能出师数百工匠。一年下来……殿下哎,此刻朝中不给工匠,此后……别想从咱们工坊要人!”
冯源笑的得意。
别看你今日闹得欢,就怕明日拉清单。
http://www.yetianlian.net/yt99610/468895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夏言有些上火了,大清早鼻血流的哗哗的。
他仰着头,胡宗宪用手沾了凉水拍他的后颈。
“可止住了?”胡宗宪拍的老头儿的后颈发红。
“大概吧!”夏言低头,鼻血真的止住了,他一乐,笑道:“老夫这身子骨,还成。”
胡宗宪笑道:“伯爷都说了,夏公还能再干二十年。”
有夏言坐镇新安巷,蒋庆之才能无后顾之忧离京。
人越老,就越怕别人嫌弃自己无用。
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对别人有用……蒋庆之和夏言讨论过人活着的意义,当时就说了那么一句话。
夏言刚开始觉得这话扯淡,可仔细一品,你还别说,真是这个味儿。
“前日有人说什么,夏言老矣。”夏言讥诮的道:“那些人觉着老夫缩在新安巷不出门便是在等死吗?”
胡宗宪知晓老头儿为何恼火,前几日有人攻讦墨家,说裕王这阵子丢弃学业,每日泡在城外墨家基地,跟着那些工匠做事儿。
那是皇长子啊!
不出意外的话,太子便是他。未来的大明帝王,他竟然去做那等卑贱之事。
就如同后来的那位木匠皇帝被臣子们诟病一样,裕王此举引发了朝中强烈的舆论。
臣子们纷纷上疏,极力反对,藉此攻击墨家和蒋庆之。
胡宗宪叹道:“说实话,我也不知伯爷为何要如此安排。”
裕王去墨家基地做事儿,是蒋庆之前阵子来信的安排。
夏言说:“庆之说,要想政策一以贯之,帝王必须要学习。工农商,不求精通,可必须知晓里面的道道。英宗那等糊涂帝王……再出一个,弄不好便会葬送大明。”
胡宗宪说:“伯爷这话意有所指啊!”
“当年朝中靡费巨大打造了船队,正准备出海,就得知东南沿海有人谋反。这事儿随后不了了之。庆之曾说,若英宗知晓这里面的弯弯绕,今日哪还有倭寇什么事儿?”
当年那支全新打造的船队但凡能出航,带回来的巨大利益能让帝王从绵羊变成猛虎。
——谁特么敢阻挠朕的战船出海,朕便弄死谁!
“成祖为何坚持船队下西洋?仁宣为何坚持?这里面大有好处!”夏言幽幽的道。
“那裕王那边……”
“庆之来信说,雏鹰也该独自高飞了,这事儿,咱们看着就是了。”
……
清晨,裕王睁开眼睛,呢喃中,身边的温热靠了过来。
裕王心中微动,伸手揽住了女人。
“殿下!”
大清早就斗志昂扬的裕王刚想做些什么,就听外面杨锡干咳,“殿下,该起了。”
艹!
裕王恼火的翻身下来,女人一怔,“殿下……”
“起床!”
裕王一下坐起来,穿衣出去后,杨锡在外面作恭谨状,就在裕王想踹他一脚时,杨锡说:“殿下令奴婢每次此时发声,今日差点晚了。”
蒋庆之再三告诫裕王莫要贪花好色,否则……
否则什么他没说,但越是不说,裕王就越怕。
“杨锡。”裕王打个哈欠,杨锡跟上,“奴婢在。”
“你说,老四此次跟着表叔南下,可会出海?”
“大概会吧!”
“我留京,老四出京……”裕王揉了几下眼角,“有人说这是父皇做出了抉择,最近风头不对。”
“奴婢不敢议政。”杨锡觉得这个话题很危险。
自景王和陈铮南下后,京师舆论为之哗然。
一直以来,道爷给人的印象就是偏爱小儿子景王。至于裕王……那就是个棒槌。
至于什么二龙不相见……这不是扯淡吗?
没几个人信这个。
历来从龙都是热门事儿,道爷这么犹豫不决,偏爱幼子,反而让那些想从龙的人没法出手。
你说下注裕王,可道爷态度暧昧,宠爱卢靖妃不说,令她以嫔妃身份执掌后宫,弄不好以后就会成为皇后。
皇后之子……卧槽!景王逆袭的可能性无限大啊!
但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一个规矩却横亘在众人身前。
——立长!
有长立长。
至于什么小儿子,曾有官员喝多了,和同僚说:“想想前汉高祖皇帝旧事。”
所谓高祖皇帝旧事,指的便是汉高祖刘邦当年也同样不喜长子刘盈,想废长立戚夫人之子为太子。
“前阵子外面把夺嫡之事传的沸沸扬扬的,各路神仙登场,谣言满天飞。”洗漱后,吃了早饭,裕王开始散步。
杨锡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道:“殿下是长。”
“长?外面说卢靖妃是戚夫人。”裕王意味深长的道:“那我是谁?”
呃!
杨锡喜欢八卦,对最近的夺嫡话题门清,他说:“殿下是刘盈。”
“你觉着刘盈最终能守住太子之位靠的是什么?”
“不是商山四皓吗?”杨锡说:“那商山四皓德高望重,被吕后请出来辅佐太子刘盈,这才令刘邦改了主意。”
“错。”裕王摇头。
“错了?”杨锡嘟囔,“外面都这么说呢!殿下,大明当下就是缺了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垂垂老矣,至于所谓德高望重,汉高祖最看不起的便是那等所谓的高士。”裕王讥诮的道:“那些所谓的高士去拜见他,他故意洗脚……”
刘邦骨子里的流氓气息让他压根就看不起那些所谓的高人高士。
“那汉高祖为何在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后改了主意呢?”杨锡不解。
“商山四皓靠什么出名?”
“隐士。”
“是啊!隐士,一批批人请他们出山,他们不出。于是名声就越发大了。吕后出手,商山四皓欣然点头,这里面的味儿,你品,你仔细品!”
杨锡歪着脑袋想了许久。“商山四皓觉着太子刘盈贤明,这才出山吧?”
裕王摇头,“是吕后势大,令其不得不出山。否则,当有大祸临头。”
杨锡懵逼了。
“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在太子身边,态度恭谨,便改了主意。不是因为这四人,而是因吕后。”
“吕后?奴婢愚钝,越发想不通了。”
“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却被吕后请动了。还不明白?”裕王叹道:“说明吕后势大,已然到了令刘邦忌惮的地步。吕后借着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的事儿,向刘邦示威。刘邦一看大事不妙,便只能低头。”
二人一路去道爷那里请安。
“要去城外?”
“是,今日依旧有功课。”
“路上小心些。”
“是。”
裕王告退。
出宫后,想了许久的杨锡突然浑身一震,“殿下,那汉高祖想换太子,难道不是不喜刘盈?”
“还好,蠢的不算厉害。”裕王幽幽的道:“刘邦忌惮吕氏势大,担心吕后之子登基为帝,这江山会被吕氏控制。故而才想换了戚夫人之子为太子。这里面看似两个女人的争斗,实则,是权力之争。”
杨锡懵逼,“原来如此?!戚夫人……是汉高祖推出来抵御吕氏的利器。”
裕王点头,这时到了墨家基地,门子拱手,“见过殿下,方才他们还问过殿下可曾来了。”
今日裕王迟到了,进了工坊后,两个老工匠在等着他。
“按照伯爷的安排,今日我等便带着殿下看看冶炼的流程……”
裕王说:“这个暂且搁下,这几日朝中不少人说墨家把朝中工匠当做是自家的使唤?”
正好冯源过来,闻言苦笑,“殿下不知,伯爷此次把工坊打造的火炮尽数带着南下,兵部那边等伯爷一走,便催促咱们尽快打造一批火炮出来,送到九边去。工坊人手不够,便向工部求援,工部那边说事儿好说,只是却被朝中给卡住了。”
“如今如何了?”裕王蹙眉问道。
“伯爷对此早有安排,这不是事。”
“哦!”
“殿下请随小人来。”
冯源带着裕王进了一个超大工坊。
一进去,就见整个工坊被划分为几个区块,每个区块都有自己的床子,工匠们正在有序的劳作着。
每个工匠身边都跟着几个年轻人,裕王有些好奇,走过去观摩了一番。
老工匠正在教导年轻人。
“咱们这不需你什么都懂,伯爷说了,术业有专攻,除去那等人才之外,其他人只懂一个工序就好。把这道工序,或是把这个事儿做好,做精通了,也能出头。”
裕王一怔,“这不是原先表叔说的流水线生产吗?”
“大有不同。”冯源说:“伯爷传授给工部等地儿的流水线生产之法看似精妙无比,可伯爷说了,那只是初级手段。”
“这便是高级手段?”裕王笑道,他没看出什么道道来。
“是。”冯源说,“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最佳的流程分配组合而成,机床为此尽数都改造过了。
每个工匠负责一道工序,上手简单,可要想精通却不易。另外,伯爷传授了更精妙的生产之法……如今工坊每日增产可达五成。”
“五成?”
“更妙的是,伯爷弄个传授弟子的法子,每个熟手带五个弟子,带出来之后,弟子越出色,熟手的奖励就越优渥……”
“这是激励之法。”
“殿下,工部那些工匠把自家的手艺视为传家宝,可不会轻易授人。咱们这里不同,手艺来自于伯爷,伯爷说了教授,谁敢不教?就这一点,咱们如今每三月就能出师数百工匠。一年下来……殿下哎,此刻朝中不给工匠,此后……别想从咱们工坊要人!”
冯源笑的得意。
别看你今日闹得欢,就怕明日拉清单。
http://www.yetianlian.net/yt99610/468895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