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隶台阁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崇德殿,后殿。
刘辩看着曹操的‘请罪奏本’,审视再三,还是放到了一旁。
他身前坐着两人,脸上已经有些皱纹,显得更加老成的荀彧,以及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戏志才。
刘辩拿起茶杯,道:“二位卿家是说,去年的秋粮,在根子上,就出了问题?”
戏志才虽然病恹恹的,但中气十足,道:“是。依照臣的调查以及推断,以及兖州的田亩以及人口,秋粮十万石,只是一个基础,真正的数目,或在二十万石之上。”
刘辩轻轻喝了口茶,神情思忖。
对于戏志才与荀彧的奏本,他心里也大感意外。
他知道兖州士族大户藏匿田亩、户丁,以躲避朝廷赋税,但却不曾想,差距会这么大。
如果真有二十万石,差不多就是朝廷赋税的一半了。
兖州都藏匿这么多,其他州郡可想而知。
荀彧抬起手,道:“陛下,是以,臣等商议,以今年夏粮为契机,对并州、司隶、兖州进行彻底的清查,以确保夏粮全数入太仓。”
刘辩抱着茶杯,看着戏志才与荀彧,微笑着道:“用不着那么麻烦,而且治标不治本。”
戏志才愣神,道:“陛下的意思是?”
刘辩放下茶杯,悠然道:“朝廷一直在推动‘清丈田亩’以及‘户丁登记’这两件事,因为种种事情,推行的并不顺利。从今年开始,尚书台以及六曹,要着力推动,尽早完成。只有田亩、户丁清楚了,那么税收也就一目了然。”
戏志才闻言,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些事情,朝廷其实一直在做,只不过好像所有人都不是太上心。
现在听刘辩的话,戏志才有些会过意,看向刘辩的目光,不禁有些古怪。
陛下,是早就知道了?
他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他们为了确定,用了几个月时间去清查,到现在才敢笃定的来奏报。
宫里的陛下,怎么可能知道?
荀彧思忖一阵,道:“陛下,臣意双管齐下,治标治本。”
刘辩稍稍沉吟,摇头道:“精力太过分散了,还是要抓主要问题。六曹都要紧盯主要问题,户曹是赋税、田亩。吏曹统管吏治,与御史台要紧密配合,肃清吏治,是治国的第一步!”
荀彧,戏志才见刘辩这么说,只能抬手道:“臣等领旨。”
刘辩看着两人,顿了顿,道:“自王允事发以来,传出了种种谣言,朕有必要提醒二位卿家,专心用事,不必理会,要集中精力在朝廷政务上。”
王允身败,朝野各种流言四起,最多的,便是朝廷要诏回刘虞,以接替杨彪做丞相。
“臣等谨遵圣训。”荀彧,戏志才应道。
不等刘辩点头,一个宫女跑到门口,急声道:“陛下,二殿下又病了。”
刘辩脸色一变,起身道:“二位卿家去忙吧。”
荀彧,戏志才连忙道:“臣等告退。”
刘辩出了后殿,直奔永安宫。
唐姬的寝宫内,拥挤着一群人。
唐姬见刘辩来了,红着眼,眼泪不停的流。
刘辩拍了拍她后背,无声的来到床边。
刘愈小脸苍白,眉头紧皱在一起,很是痛苦。
医师正在诊脉,好一阵子,抬手向刘辩道:“陛下,二殿下并无大碍,臣开几服药便会没事。”
刘辩长松一口气,道:“潘隐,你陪医师去。”
“是。”潘隐连忙应着道。
医师一走,刘辩坐到床边,看着刘愈不时的轻乎声,心里分外难受,想用手抹平他皱着的眉头,又担心反添痛苦。
之所以取名‘愈’,就是这小家伙出生后便体弱多病,一副养不活的样子。
唐姬站在刘辩背后,无声流泪,同样担忧不已。
直到吃了药,过了一阵,小家伙眉头舒缓,不再那么痛苦,脸色恢复丝丝红润,渐渐安睡。
刘辩陪了半天,直到确定无事,这才出永安宫。
“陛下,太后娘娘有请。”没走几步,潘隐跟上来低声道。
刘辩嗯了一声,转身又向永乐宫走去。
何太后没有在宫里,而是抱着何晏,望着宫外,安静的出神。
刘辩到了近前,何太后才有些清醒,叹了口气,又看向怀里安静的何晏,将他放到地上,笑着道:“去玩吧。”
何晏仰着小脸,来回看着刘辩与何太后,而后辨别了一下方向,转向永宁宫方向。
何太后看着何晏的背影,神情有些悲伤,轻叹道:“何咸不过比你大几岁,怎么说没就没了?”
刘辩不知道怎么安慰何太后。
现在的人,哪个岁数死都不奇怪。
“他小时候,最喜欢赖着我了,说以后要养猪,给我置办大院子……”
何太后恍惚,不断自语。
刘辩没说话,只是陪在一旁。
老何家的事情,刘辩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好一阵子,何太后才回过神,摇了摇头,无奈的道:“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了。我要跟你说的是何咸的丧事。”
说到这里,何太后顿了下,道:“他父亲的事后,何咸就没什么朋友了,就那曹孟德一个人,我打算将丧事,交给他来办,你觉得怎么样?”
刘辩本来还想再压一压曹操,看着何太后的怅惘脸色,点头道:“好,朕派人去传话。”
何太后这才放下心,又自顾的叹了口气,看向宫外,道:“我听说,何苗近来沉迷酒色,身体十分不好,不知道哪一天又会突然没了。”
刘辩明白何太后为什么这么伤感了,暗自摇头。
何家因为何太后一飞冲天,可也不知进退,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另一边,荀彧,戏志才出了宫,便直奔户曹。
叫来荀攸,三人坐定,便讨论着事情。
戏志才咳嗽两声,道:“从陛下的话里不难判断,陛下对地方虚报钱粮,贪渎不法是知情的,只是知晓多少,无从判断。”
荀攸闻言,若有所思的道:“怕是在继位之前就知晓了,我记得,前年陛下就曾与聊过这些。”
荀彧看了他一眼,道:“陛下要我们集中精力,推进清丈田亩与户丁登记。”
荀攸顿时明了,道:“你担心国库情况?”
荀彧道:“冀州,青州,兖州等地,需要大量的钱粮,现在基本上都是各地自行筹措,这不是长久之计。”
荀攸,戏志才两人对视一眼,陷入沉思。
地方自行筹措钱粮,自行招募军队,甚至于自行任命大小官吏,虽说是不得已,可也蕴藏了不可预测的危险!
现在朝野几乎不提及的益州以及益州牧刘焉,就是一个最大的危险!
刘焉对朝廷的命令是置若罔闻,甚至于用了天子的器具,朝廷对此只能装聋作哑,无可奈何。
现在,除去青州,司隶,兖州,其他地方,都有这种情形。
比如徐州的吕布,豫州的公孙瓒,以及青州的曹操。
他们对朝廷几乎没有任何依赖,一旦没了‘敬畏’或者说‘忠诚’,那就是一方诸侯。
大汉天下,将任由他们逐鹿!
“现在,关键之地,是青州!”荀攸沉色道。
北方各州,抛开两州不说,并州,司隶,兖州都在朝廷的控制下,而后是甫定的冀州以及北方的幽州。
冀州牧是应劭,此人威望不足,大概率不会乱来,并且由张辽镇守。
而幽州疲敝,地广人稀,粮少兵寡,幽州牧又是刘虞,基本不用担心。
反而是青州,曹操迫降百万黄巾军,得青壮十几万编练成军,虽然遵从大司马府命令,进行‘屯田’,可这么多兵马在他手里,朝廷上下,十分不安心。
尤其是近来的夏侯渊一案,朝廷上下心照不宣的放大这件事,明显是要趁机打压曹操。
戏志才双眼冷峻了几分,道:“我观曹操此人,狼顾鹰视,面相凶悍,不是甘愿久居人下之辈,一旦得势,朝廷恐难制约。”
这时,一个小吏在外面敲门,道:“尚书,曹将军派人来索要钱粮。”
荀彧神色如常,道:“按惯例。”
按惯例,就是直接打发走。
国库越穷,要钱要粮的越多,户曹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应付来自各处索要钱粮的大小官员。
小吏没走,反而道:“尚书,曹将军奉旨主办何咸的丧事,是以这个理由来要的。”
荀彧与何咸不熟,看向曾经的大将军府幕僚的荀攸。
荀攸倒是知道何咸没了,回想起何进的一些恩惠,轻轻点头,道:“朝中现在大半的人都与大将军有关,拨付一些吧。”
荀彧转过头,道:“要多少?”
“回尚书,三百万。”小吏道。
荀彧愣了下,何咸的丧事,只要三百万?
“给他。”荀彧道。
小吏应着,转身离开。
戏志才有些意外,道:“陛下,这还是要重用曹操吗?”
荀攸想着曹操这一路走来,都是刘辩强行保护,道:“青州,也不是非曹操不可,我建议,曹操暂且留在京中。”
戏志才当即道:“我同意,只是,陛下会答应吗?而且,青州那边若是再起变故,怎么办?”
荀攸想了想,道:“那就让曹操移师,由朱使君全面接管整个青州,以朱使君的能力,应当问题不大。”
荀彧却道:“朱使君能力确实有,但魄力不足。”
戏志才看了他一眼,明白荀彧的‘魄力’指的是什么。
朱儁在青州两年多,只能挡住黄巾军,而且屡有败事,并非他能力不足,也不是朝廷支援太少,而是朱儁缺少了皇甫嵩的‘狠辣’。
皇甫嵩能屠城,能筑京观,杀降也毫不手软。
这一点上,曹操比皇甫嵩还要狠,为了‘胜利’,曹操能够不择手段!
但朱儁做不到。
是以,一旦黄巾军再次涌起,朱儁狠不下心,根本控制不住局势。
荀攸深深皱眉,开始认真想着人选。
现在的朝廷是不缺武将的,可能够控制青州那种复杂局势的,找不到第二个!
荀彧见荀攸与戏志才苦思,道:“这件事暂且放一放,说一说太仓的事。”
太仓,也就是国库。
荀攸压下曹操这件事,道:“陛下要清丈田亩、户丁登记,是为了从跟不上解决问题,这是国政,我等理当支持。不过,缓解国库空虚,我等也责任在身,不能躲避,否则到时用钱时,无法向陛下交代。”
戏志才也点头,宫里的要求,他们要办,属于他们职责的,也不能因为这个要求而敷衍塞责,不管不顾。
荀彧道:“那好,我们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吏曹、御史台配合,盯紧夏粮。”
荀攸坐直一点,道:“好。下个月,我打算出京,从司隶到并州,再到冀州,走一圈。”
戏志才看了他一眼,道:“要不要御史台派人随和?”
戏志才因为是山阳郡的表现,在御史台内备受重视,不止品佚提升,权力也大增。
荀攸想了想,道:“我这一趟,主要是安抚,不宜有大动作。御史台就不要了。对了,我听说王景兴还在京中?”
景兴,王朗的字。
荀彧看向他,目露疑惑,道:“不是说,他要调任刑曹右侍郎吗?”
荀攸一怔,道:“吏曹没有这个提议。是尚书台的意思,还是宫里?”
依照现在的制度,要么是有大人物举荐,要么是宫里指派,否则大小官吏,基本上是由吏曹先行遴选,而后上报、共议。
戏志才见荀攸这么说,道:“我也听到这样的说法,既然吏曹没有。那,是丞相的意思?”
众所周知,丞相杨彪唯一的‘党羽’,就是他家的西席先生,山阳郡太守,王朗。
荀彧神情若有所动,继而道:“先不管他。冀州的盐场已经肃清了,志才,我想由你来看着。”
戏志才病恹恹的,摇头道:“我手里没兵,给我也看不住,你还不如找韩斌。”
荀攸将两人对话尽收眼底,咳嗽一声,故作掩饰的道:“前不久,皇城府与冀州牧、虎贲中郎将联合写信给我,说是,盐场由他们共同接管。但具体的运营,官吏安排,仍由吏曹、户曹决定。”
戏志才愣住了,道:“这……”
荀彧道:“皇城府?”
荀攸欲言又止,瞥了眼戏志才。
戏志才不自觉的笑了笑,道:“我怎么你们叔侄不那么熟啊?皇城府,由皇甫二公子为校尉,专司刺探,是陛下钦设,不隶台阁。”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98222/37369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刘辩看着曹操的‘请罪奏本’,审视再三,还是放到了一旁。
他身前坐着两人,脸上已经有些皱纹,显得更加老成的荀彧,以及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戏志才。
刘辩拿起茶杯,道:“二位卿家是说,去年的秋粮,在根子上,就出了问题?”
戏志才虽然病恹恹的,但中气十足,道:“是。依照臣的调查以及推断,以及兖州的田亩以及人口,秋粮十万石,只是一个基础,真正的数目,或在二十万石之上。”
刘辩轻轻喝了口茶,神情思忖。
对于戏志才与荀彧的奏本,他心里也大感意外。
他知道兖州士族大户藏匿田亩、户丁,以躲避朝廷赋税,但却不曾想,差距会这么大。
如果真有二十万石,差不多就是朝廷赋税的一半了。
兖州都藏匿这么多,其他州郡可想而知。
荀彧抬起手,道:“陛下,是以,臣等商议,以今年夏粮为契机,对并州、司隶、兖州进行彻底的清查,以确保夏粮全数入太仓。”
刘辩抱着茶杯,看着戏志才与荀彧,微笑着道:“用不着那么麻烦,而且治标不治本。”
戏志才愣神,道:“陛下的意思是?”
刘辩放下茶杯,悠然道:“朝廷一直在推动‘清丈田亩’以及‘户丁登记’这两件事,因为种种事情,推行的并不顺利。从今年开始,尚书台以及六曹,要着力推动,尽早完成。只有田亩、户丁清楚了,那么税收也就一目了然。”
戏志才闻言,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些事情,朝廷其实一直在做,只不过好像所有人都不是太上心。
现在听刘辩的话,戏志才有些会过意,看向刘辩的目光,不禁有些古怪。
陛下,是早就知道了?
他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他们为了确定,用了几个月时间去清查,到现在才敢笃定的来奏报。
宫里的陛下,怎么可能知道?
荀彧思忖一阵,道:“陛下,臣意双管齐下,治标治本。”
刘辩稍稍沉吟,摇头道:“精力太过分散了,还是要抓主要问题。六曹都要紧盯主要问题,户曹是赋税、田亩。吏曹统管吏治,与御史台要紧密配合,肃清吏治,是治国的第一步!”
荀彧,戏志才见刘辩这么说,只能抬手道:“臣等领旨。”
刘辩看着两人,顿了顿,道:“自王允事发以来,传出了种种谣言,朕有必要提醒二位卿家,专心用事,不必理会,要集中精力在朝廷政务上。”
王允身败,朝野各种流言四起,最多的,便是朝廷要诏回刘虞,以接替杨彪做丞相。
“臣等谨遵圣训。”荀彧,戏志才应道。
不等刘辩点头,一个宫女跑到门口,急声道:“陛下,二殿下又病了。”
刘辩脸色一变,起身道:“二位卿家去忙吧。”
荀彧,戏志才连忙道:“臣等告退。”
刘辩出了后殿,直奔永安宫。
唐姬的寝宫内,拥挤着一群人。
唐姬见刘辩来了,红着眼,眼泪不停的流。
刘辩拍了拍她后背,无声的来到床边。
刘愈小脸苍白,眉头紧皱在一起,很是痛苦。
医师正在诊脉,好一阵子,抬手向刘辩道:“陛下,二殿下并无大碍,臣开几服药便会没事。”
刘辩长松一口气,道:“潘隐,你陪医师去。”
“是。”潘隐连忙应着道。
医师一走,刘辩坐到床边,看着刘愈不时的轻乎声,心里分外难受,想用手抹平他皱着的眉头,又担心反添痛苦。
之所以取名‘愈’,就是这小家伙出生后便体弱多病,一副养不活的样子。
唐姬站在刘辩背后,无声流泪,同样担忧不已。
直到吃了药,过了一阵,小家伙眉头舒缓,不再那么痛苦,脸色恢复丝丝红润,渐渐安睡。
刘辩陪了半天,直到确定无事,这才出永安宫。
“陛下,太后娘娘有请。”没走几步,潘隐跟上来低声道。
刘辩嗯了一声,转身又向永乐宫走去。
何太后没有在宫里,而是抱着何晏,望着宫外,安静的出神。
刘辩到了近前,何太后才有些清醒,叹了口气,又看向怀里安静的何晏,将他放到地上,笑着道:“去玩吧。”
何晏仰着小脸,来回看着刘辩与何太后,而后辨别了一下方向,转向永宁宫方向。
何太后看着何晏的背影,神情有些悲伤,轻叹道:“何咸不过比你大几岁,怎么说没就没了?”
刘辩不知道怎么安慰何太后。
现在的人,哪个岁数死都不奇怪。
“他小时候,最喜欢赖着我了,说以后要养猪,给我置办大院子……”
何太后恍惚,不断自语。
刘辩没说话,只是陪在一旁。
老何家的事情,刘辩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好一阵子,何太后才回过神,摇了摇头,无奈的道:“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了。我要跟你说的是何咸的丧事。”
说到这里,何太后顿了下,道:“他父亲的事后,何咸就没什么朋友了,就那曹孟德一个人,我打算将丧事,交给他来办,你觉得怎么样?”
刘辩本来还想再压一压曹操,看着何太后的怅惘脸色,点头道:“好,朕派人去传话。”
何太后这才放下心,又自顾的叹了口气,看向宫外,道:“我听说,何苗近来沉迷酒色,身体十分不好,不知道哪一天又会突然没了。”
刘辩明白何太后为什么这么伤感了,暗自摇头。
何家因为何太后一飞冲天,可也不知进退,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另一边,荀彧,戏志才出了宫,便直奔户曹。
叫来荀攸,三人坐定,便讨论着事情。
戏志才咳嗽两声,道:“从陛下的话里不难判断,陛下对地方虚报钱粮,贪渎不法是知情的,只是知晓多少,无从判断。”
荀攸闻言,若有所思的道:“怕是在继位之前就知晓了,我记得,前年陛下就曾与聊过这些。”
荀彧看了他一眼,道:“陛下要我们集中精力,推进清丈田亩与户丁登记。”
荀攸顿时明了,道:“你担心国库情况?”
荀彧道:“冀州,青州,兖州等地,需要大量的钱粮,现在基本上都是各地自行筹措,这不是长久之计。”
荀攸,戏志才两人对视一眼,陷入沉思。
地方自行筹措钱粮,自行招募军队,甚至于自行任命大小官吏,虽说是不得已,可也蕴藏了不可预测的危险!
现在朝野几乎不提及的益州以及益州牧刘焉,就是一个最大的危险!
刘焉对朝廷的命令是置若罔闻,甚至于用了天子的器具,朝廷对此只能装聋作哑,无可奈何。
现在,除去青州,司隶,兖州,其他地方,都有这种情形。
比如徐州的吕布,豫州的公孙瓒,以及青州的曹操。
他们对朝廷几乎没有任何依赖,一旦没了‘敬畏’或者说‘忠诚’,那就是一方诸侯。
大汉天下,将任由他们逐鹿!
“现在,关键之地,是青州!”荀攸沉色道。
北方各州,抛开两州不说,并州,司隶,兖州都在朝廷的控制下,而后是甫定的冀州以及北方的幽州。
冀州牧是应劭,此人威望不足,大概率不会乱来,并且由张辽镇守。
而幽州疲敝,地广人稀,粮少兵寡,幽州牧又是刘虞,基本不用担心。
反而是青州,曹操迫降百万黄巾军,得青壮十几万编练成军,虽然遵从大司马府命令,进行‘屯田’,可这么多兵马在他手里,朝廷上下,十分不安心。
尤其是近来的夏侯渊一案,朝廷上下心照不宣的放大这件事,明显是要趁机打压曹操。
戏志才双眼冷峻了几分,道:“我观曹操此人,狼顾鹰视,面相凶悍,不是甘愿久居人下之辈,一旦得势,朝廷恐难制约。”
这时,一个小吏在外面敲门,道:“尚书,曹将军派人来索要钱粮。”
荀彧神色如常,道:“按惯例。”
按惯例,就是直接打发走。
国库越穷,要钱要粮的越多,户曹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应付来自各处索要钱粮的大小官员。
小吏没走,反而道:“尚书,曹将军奉旨主办何咸的丧事,是以这个理由来要的。”
荀彧与何咸不熟,看向曾经的大将军府幕僚的荀攸。
荀攸倒是知道何咸没了,回想起何进的一些恩惠,轻轻点头,道:“朝中现在大半的人都与大将军有关,拨付一些吧。”
荀彧转过头,道:“要多少?”
“回尚书,三百万。”小吏道。
荀彧愣了下,何咸的丧事,只要三百万?
“给他。”荀彧道。
小吏应着,转身离开。
戏志才有些意外,道:“陛下,这还是要重用曹操吗?”
荀攸想着曹操这一路走来,都是刘辩强行保护,道:“青州,也不是非曹操不可,我建议,曹操暂且留在京中。”
戏志才当即道:“我同意,只是,陛下会答应吗?而且,青州那边若是再起变故,怎么办?”
荀攸想了想,道:“那就让曹操移师,由朱使君全面接管整个青州,以朱使君的能力,应当问题不大。”
荀彧却道:“朱使君能力确实有,但魄力不足。”
戏志才看了他一眼,明白荀彧的‘魄力’指的是什么。
朱儁在青州两年多,只能挡住黄巾军,而且屡有败事,并非他能力不足,也不是朝廷支援太少,而是朱儁缺少了皇甫嵩的‘狠辣’。
皇甫嵩能屠城,能筑京观,杀降也毫不手软。
这一点上,曹操比皇甫嵩还要狠,为了‘胜利’,曹操能够不择手段!
但朱儁做不到。
是以,一旦黄巾军再次涌起,朱儁狠不下心,根本控制不住局势。
荀攸深深皱眉,开始认真想着人选。
现在的朝廷是不缺武将的,可能够控制青州那种复杂局势的,找不到第二个!
荀彧见荀攸与戏志才苦思,道:“这件事暂且放一放,说一说太仓的事。”
太仓,也就是国库。
荀攸压下曹操这件事,道:“陛下要清丈田亩、户丁登记,是为了从跟不上解决问题,这是国政,我等理当支持。不过,缓解国库空虚,我等也责任在身,不能躲避,否则到时用钱时,无法向陛下交代。”
戏志才也点头,宫里的要求,他们要办,属于他们职责的,也不能因为这个要求而敷衍塞责,不管不顾。
荀彧道:“那好,我们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吏曹、御史台配合,盯紧夏粮。”
荀攸坐直一点,道:“好。下个月,我打算出京,从司隶到并州,再到冀州,走一圈。”
戏志才看了他一眼,道:“要不要御史台派人随和?”
戏志才因为是山阳郡的表现,在御史台内备受重视,不止品佚提升,权力也大增。
荀攸想了想,道:“我这一趟,主要是安抚,不宜有大动作。御史台就不要了。对了,我听说王景兴还在京中?”
景兴,王朗的字。
荀彧看向他,目露疑惑,道:“不是说,他要调任刑曹右侍郎吗?”
荀攸一怔,道:“吏曹没有这个提议。是尚书台的意思,还是宫里?”
依照现在的制度,要么是有大人物举荐,要么是宫里指派,否则大小官吏,基本上是由吏曹先行遴选,而后上报、共议。
戏志才见荀攸这么说,道:“我也听到这样的说法,既然吏曹没有。那,是丞相的意思?”
众所周知,丞相杨彪唯一的‘党羽’,就是他家的西席先生,山阳郡太守,王朗。
荀彧神情若有所动,继而道:“先不管他。冀州的盐场已经肃清了,志才,我想由你来看着。”
戏志才病恹恹的,摇头道:“我手里没兵,给我也看不住,你还不如找韩斌。”
荀攸将两人对话尽收眼底,咳嗽一声,故作掩饰的道:“前不久,皇城府与冀州牧、虎贲中郎将联合写信给我,说是,盐场由他们共同接管。但具体的运营,官吏安排,仍由吏曹、户曹决定。”
戏志才愣住了,道:“这……”
荀彧道:“皇城府?”
荀攸欲言又止,瞥了眼戏志才。
戏志才不自觉的笑了笑,道:“我怎么你们叔侄不那么熟啊?皇城府,由皇甫二公子为校尉,专司刺探,是陛下钦设,不隶台阁。”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98222/37369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