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补助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第一批青州来的百姓共计六千四百七十八人,都以在户籍部办理了入籍手续,现在已经被分配的村长带回了去年新建的新村落里。”
太守府。
鼻梁上架着一副银框眼睛的胡七正在处理着手上的公文,一旁,他的秘书正在向他汇报今天来的那批青州百姓的情况。
“嗯,各项政策扶持等他们到了新村子就分发下去吧,农具,种子,牲口以及鸡鸭鹅都按一开始定好的数目来。”
“同时也再此告诉那些新上任的村长,开垦田地的牛马等牲口一定要照料好,如今秋末即将入冬,等明年,各村定是会有大量的农事积攒,少了那些牲口,田地的耕种可就要增添许多工作了。”
胡七在墨水瓶中吸了一管墨水,随后将刚刚拆解的钢笔再次组装,在一张公文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及盖上了太守印章。
作为见银郡的太守,胡七却操持着整个银州的公务,之前碍于人口问题,他们这批先期移民到银州的百姓只能在见银郡四周活动。
不过现在好了。
从来自辽地的信件上,他知道如今青州有几百万数的百姓等着被三洲吸纳,他自然也在打着这些人口的主意。
这一两年,银州在他的规划下已经初具规模。
金银冶炼行业更是独霸张启麾下第一。
自从去年年末请求张启将高炉技术带到银州以后,到现在不过八九月,他们在见银郡建立的冶铁厂就以然开始了爆铁模式。
从上个月开始,见银郡的月产钢铁量就超过了三千吨,听上去不多是吧。
但这是钢铁,而非熟铁。
就一个见银郡的钢铁产量,足矣比肩整个汉朝。
而且随着冶炼厂工人的逐渐熟练,在这产量的基础上肯定还会呈爆炸式的增长。
除却工业,食物方面也是银州的工作任务之一。
或者说,无论在哪个州,张启定下的第一要务就是食物。
虽然现在光是一个东北地区就养活了张启目前所有的人口数量还有结余,但从始至终,张启盯着的都是汉朝的几千万百姓。
光是一个辽地产出,不够。
还要有更多的可耕种面积,牲畜养殖,海鱼捕捞。
而银州与乐洲所承担的,就是海捕业。
地势上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
光是一个北海道渔场中的渔获数量,只要船舶业能够支持,养活千万人不成问题,而银州虽山多平地少而散,但也并非不能种植东西,从辽宁送来的红薯土豆就非常适合山地种植,也算是在农耕上有点成绩。
胡七停下了手中的钢笔,取下眼镜捏了捏鼻梁舒缓着双目。
“地理绘制组的人还没回来?也不知道银州上到底有没有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平原地形,如果有,我也想将这里化作大粮仓啊。”
胡七轻声说道。
作为跟胡玲一样从神国出来的人,他心底也是有着独属于那一批人的骄傲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如果可以,他希望自己可以把银州发展成对自己君上十分重要的地区,工业,农耕,海捕,三驾马车并行。
“还没有,不过我想也快了,他们在二月出发,如今已经九月快十月了,也该回来了。”
胡七身侧的另一张办公桌旁,他的秘书如此说道。
“嗯,希望吧。”
点了点头,胡七带上了眼镜,继续投入进了工作之中。
——
“好了,到地方了!大家下车吧。”
见银城外四十里,年轻村长赵吉跳下了大型运客马车,一脸笑意的招呼着自己的村民下车。
见银郡的道路十分发达,这都是胡七执政两年多的政果,毕竟见银郡见银城负责着金银的开采与提炼,交通上面非常的依赖,所以自从解决了移民过来的吃住以后,胡七便大量招工修建道路。
毕竟开采矿石有倭奴,修路这种虽然累但安全的苦力活便交给了随他一同而来的移民,也算是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
大型运客马车体型不小,一次满载三十人没有丝毫的问题。
驾驶这种马车的都是以前在战场上吸纳的汉军车骑,他们中有些因为厌倦了战事,有些因为身体上的原因都选择退出了行伍。
但放着他们不用也是浪费,所以张启干脆就设计了这种公共交通的车辆,让这些老兵们退伍后也能有份谋生的行当。
一辆车需要十二匹马同拉,从规模上,这已经僭越了帝皇仪仗,但这又不是汉朝,张启对所谓的仪仗并不是很在乎。
想要气派?
老子直接火车头开道!
谁能气派的过钢铁巨兽?
这样的马车一共来了二十多架。
从见银城出发,他们走了一天。
速度虽然不快,但胜在轻松。
车门被拉开。
坐了一整天车的青州百姓们直到现在都还在回味乘车的韵味,在汉朝,能乘马车的都不是一般的人。
一想到自己也有了这等的待遇,他们如何能不兴奋惬意。
二十架马车稳当的停在村口,由原木跟木板拼成的牌匾上用楷书标准的书写着木业村四个大字。
从村名就不难看出,这座村落盛产木材。
所有的百姓在村口被赵吉集结在了一起。
他笑了笑伸手指向身后的村落。
“今后大家就都落户木业村了,咱们这村规模不大,仅有四百户的住地,你们是第一批来这的村民,待会可以优先选择自己要落脚的屋舍,今后便是你们的家了。”
“在户籍部,户籍侍郎们跟大家交代的非常清楚了,每户授良田十亩,田亩在村外不远的地方,今日也都劳累了,明日我再带大家一一认领。”
“另外,作为移民过来的补助,太守府那边也准备了补助该有的东西。”
“每户,相应农具一套,包括了锄头,镰刀等之类的东西。”
“种子,每户一百二十斤,足够十亩田地的播种。”
“鸡鸭鹅每户各三对,想要养殖每日吃各种蛋的可以来我这领取养殖,不想承担饲料支出的,也可向我说明,太守府会按照鸡鸭鹅市价的三分之一向大家支付钱财。”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95520/375206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太守府。
鼻梁上架着一副银框眼睛的胡七正在处理着手上的公文,一旁,他的秘书正在向他汇报今天来的那批青州百姓的情况。
“嗯,各项政策扶持等他们到了新村子就分发下去吧,农具,种子,牲口以及鸡鸭鹅都按一开始定好的数目来。”
“同时也再此告诉那些新上任的村长,开垦田地的牛马等牲口一定要照料好,如今秋末即将入冬,等明年,各村定是会有大量的农事积攒,少了那些牲口,田地的耕种可就要增添许多工作了。”
胡七在墨水瓶中吸了一管墨水,随后将刚刚拆解的钢笔再次组装,在一张公文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及盖上了太守印章。
作为见银郡的太守,胡七却操持着整个银州的公务,之前碍于人口问题,他们这批先期移民到银州的百姓只能在见银郡四周活动。
不过现在好了。
从来自辽地的信件上,他知道如今青州有几百万数的百姓等着被三洲吸纳,他自然也在打着这些人口的主意。
这一两年,银州在他的规划下已经初具规模。
金银冶炼行业更是独霸张启麾下第一。
自从去年年末请求张启将高炉技术带到银州以后,到现在不过八九月,他们在见银郡建立的冶铁厂就以然开始了爆铁模式。
从上个月开始,见银郡的月产钢铁量就超过了三千吨,听上去不多是吧。
但这是钢铁,而非熟铁。
就一个见银郡的钢铁产量,足矣比肩整个汉朝。
而且随着冶炼厂工人的逐渐熟练,在这产量的基础上肯定还会呈爆炸式的增长。
除却工业,食物方面也是银州的工作任务之一。
或者说,无论在哪个州,张启定下的第一要务就是食物。
虽然现在光是一个东北地区就养活了张启目前所有的人口数量还有结余,但从始至终,张启盯着的都是汉朝的几千万百姓。
光是一个辽地产出,不够。
还要有更多的可耕种面积,牲畜养殖,海鱼捕捞。
而银州与乐洲所承担的,就是海捕业。
地势上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
光是一个北海道渔场中的渔获数量,只要船舶业能够支持,养活千万人不成问题,而银州虽山多平地少而散,但也并非不能种植东西,从辽宁送来的红薯土豆就非常适合山地种植,也算是在农耕上有点成绩。
胡七停下了手中的钢笔,取下眼镜捏了捏鼻梁舒缓着双目。
“地理绘制组的人还没回来?也不知道银州上到底有没有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平原地形,如果有,我也想将这里化作大粮仓啊。”
胡七轻声说道。
作为跟胡玲一样从神国出来的人,他心底也是有着独属于那一批人的骄傲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如果可以,他希望自己可以把银州发展成对自己君上十分重要的地区,工业,农耕,海捕,三驾马车并行。
“还没有,不过我想也快了,他们在二月出发,如今已经九月快十月了,也该回来了。”
胡七身侧的另一张办公桌旁,他的秘书如此说道。
“嗯,希望吧。”
点了点头,胡七带上了眼镜,继续投入进了工作之中。
——
“好了,到地方了!大家下车吧。”
见银城外四十里,年轻村长赵吉跳下了大型运客马车,一脸笑意的招呼着自己的村民下车。
见银郡的道路十分发达,这都是胡七执政两年多的政果,毕竟见银郡见银城负责着金银的开采与提炼,交通上面非常的依赖,所以自从解决了移民过来的吃住以后,胡七便大量招工修建道路。
毕竟开采矿石有倭奴,修路这种虽然累但安全的苦力活便交给了随他一同而来的移民,也算是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
大型运客马车体型不小,一次满载三十人没有丝毫的问题。
驾驶这种马车的都是以前在战场上吸纳的汉军车骑,他们中有些因为厌倦了战事,有些因为身体上的原因都选择退出了行伍。
但放着他们不用也是浪费,所以张启干脆就设计了这种公共交通的车辆,让这些老兵们退伍后也能有份谋生的行当。
一辆车需要十二匹马同拉,从规模上,这已经僭越了帝皇仪仗,但这又不是汉朝,张启对所谓的仪仗并不是很在乎。
想要气派?
老子直接火车头开道!
谁能气派的过钢铁巨兽?
这样的马车一共来了二十多架。
从见银城出发,他们走了一天。
速度虽然不快,但胜在轻松。
车门被拉开。
坐了一整天车的青州百姓们直到现在都还在回味乘车的韵味,在汉朝,能乘马车的都不是一般的人。
一想到自己也有了这等的待遇,他们如何能不兴奋惬意。
二十架马车稳当的停在村口,由原木跟木板拼成的牌匾上用楷书标准的书写着木业村四个大字。
从村名就不难看出,这座村落盛产木材。
所有的百姓在村口被赵吉集结在了一起。
他笑了笑伸手指向身后的村落。
“今后大家就都落户木业村了,咱们这村规模不大,仅有四百户的住地,你们是第一批来这的村民,待会可以优先选择自己要落脚的屋舍,今后便是你们的家了。”
“在户籍部,户籍侍郎们跟大家交代的非常清楚了,每户授良田十亩,田亩在村外不远的地方,今日也都劳累了,明日我再带大家一一认领。”
“另外,作为移民过来的补助,太守府那边也准备了补助该有的东西。”
“每户,相应农具一套,包括了锄头,镰刀等之类的东西。”
“种子,每户一百二十斤,足够十亩田地的播种。”
“鸡鸭鹅每户各三对,想要养殖每日吃各种蛋的可以来我这领取养殖,不想承担饲料支出的,也可向我说明,太守府会按照鸡鸭鹅市价的三分之一向大家支付钱财。”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95520/375206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