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丐版半成品电报千里传军令】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相较于覆灭金国和西夏,吞并高丽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它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不仅是大明史册,更是要写进人类文明史册。
因为,它跟电报扯上了关系!
去年冬天,朱国祥拖家带口来到洛阳,在过年之前就着手研发电报机。
他的研发过程特别不科学。
电报机的零件都还没有一个,就已经把电码设计出来了。
朱国祥并没有学过摩尔斯码,但知道那玩意儿是长短信号组合。于是他直接舍弃英文字母,只用长短信号表达数字和标点。
每一个常用汉字,由四个数字组成。
甚至韵目代日也搞出来了,使用最新版的《大明正韵》,用来代替发报的具体日期。
电码转汉字的设计工作比较琐碎,是扔给手下几个老婆负责,沈有容、李清照、文小妹三人为主要力量。
朱国祥觉得有线电报应该很简单,真正着手才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台有线电报的样机,在材料备齐之后,只用几天时间就搞出来。
但是,有效传输距离只有几米。
用电线来传播信号也只能传几米远!
因为朱国祥的电报机功率太低了,他那根本就不叫电池,而是最原始的伏特电堆。
在多次改进之下,虽然传输距离大大增加,但效果还是无法让朱国祥满意。
跟自己的儿子和学生助手商量之后,朱国祥把电堆换成手摇发电机。一直搞到元宵节之后,干脆不做有线电报了,直接上马无线电报,他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输。
第一台无线电报样机,有效传输距离大概200米。
几個月之后,到了端午节,也就是高丽武人政变时,第六台无线电报样机问世。
朱国祥把儿子叫来,第一句话就说:“无线电报成了。”
“无线电报?”朱铭极为震惊。
朱国祥无奈道:“但最远只能把电报发到白马寺镇。”
朱铭哈哈笑道:“才三十里。不过也算很好的开始,朱院长请再接再厉。”
半年时间,朱国祥能弄出这种丐版机器,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继续改进的空间极大。
朱国祥说:“我跟学生们绞尽脑汁,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短时间之内很难再提高。现在还有两个大力出奇迹的办法。”
“什么办法?”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第一,建造大型的发射和接收天线;第二,在每个县城或附近建立中转站。”
“多大的天线?”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洛阳天王寺的佛牙塔,那座塔有几十米高,天线可以顺着佛塔架设上去。这种天线,沿途可以建很多个。至于中转站,也可以帮忙继送信号,最好两三百里就建一个。”
另一个时空,人类第一次用无线电报跨越大西洋发送信息,就是通过建造巨大无比的天线来实现的——力大砖飞!
至于朱国祥所说的中转站,也可以叫中继站,主要设备是一台继电器。
“你说的这两个办法,真能起到作用?”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可以试试看。”
朱铭说道:“那就试试。”
皇帝和太上皇想做一件事情,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去搞。
几天以后,就有一群士兵和工匠,风风火火的冲进天王寺。
又来?
僧众大惊失色,以为自家又犯了啥大案。
宗杲禅师亲自出来迎接:“贫僧见过闽王殿下,不知殿下驾临有何要事?”
朱文竹合十还礼:“禅师不必惊慌,此事与贵寺无关。如果实验顺利,今后朝廷会派来人手,常驻天王寺看管维护佛牙塔。”
一听不是来抓人的,宗杲禅师便不再问。
他发现朱文竹没心情聊天,于是就让僧众散去,只留自己全程陪同。
洛阳天王寺在施工,开封相国寺也快了。
已经跟长公主(朱国祥第三女)互换生辰八字的张从道,正带着一帮工匠往开封赶去。
二十天之后,洛阳、开封、荥泽的大天线相继建成,夹在中间的荥泽还建了一个中继站。
洛阳皇宫。
朱铭看着电报机在纸带上打孔,忍不住问道:“这玩意儿怎不嘟嘟嘟的响?跟我记忆中不一样啊。”
朱国祥解释道:“怎么通过电流发声,我暂时还没研究出来。”
“你这不但是丐版,还是个半成品啊,”朱铭调侃道,“没有显示灯,也没有声音,难道全天二十四小时开机守着?一直让人守着也没问题,可你这个是手摇发电,用一阵又得继续手摇。生生把电报员变成了体力工种。怎么不上电池?”
朱国祥说:“之前发明的电池,电压实在太低,连手摇发电都不如。别说无线电报,就连有线电报都无法满足功率。”
“整一台水力发电机吧,这个东西难吗?”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原理跟手摇发电差不多,但还需要不断的实验改进。全国那么多中继站,总不能每一处都搞水力发电。我打算让各地的电报员,约定每天早中晚固定的一段时间,守在那里开机收发电报。”
朱铭仔细想想:“这样吧,在全国的省会城市,搞一台水力发电机出来。如果省会城市不挨着河流,就在附近最近的城池搞。府一级的城市,每一处也弄一个电报机。”
“可以,”朱国祥说道,“那些水力发电机,也不用弄得太大,能满足电报机的需求即可。不必修什么水坝,可以建一座水塔,用畜力提水上去,再用水塔放水间歇性发电。其实,继续改进手摇发电机,应该是可以满足需求的,毕竟抗日时期……你知道的。”
朱铭点头说:“初期可以这么搞,今后再慢慢发展。”
电报员是朱国祥的一个学生,突然扭头说道:“陛下,请随便写一句话。”
朱铭提笔写道:“大明国运昌隆。”
电报员把这六个字发出去,立即躬身告退,从外面换一个不知道发送了啥的电报员进来。
然后就安静下来,估计开封那边收到信号,正在手忙脚乱的转译成汉字。
皇宫里的电报员,生怕电力不足,一直在疯狂手摇发电。
又过一阵,电报机开始给纸带打孔。
电报员翻着常用字代码,逐一转译成汉字,起身说道:“陛下,上皇陛下,开封发来的是‘大明国运昌隆,已收到’。”
朱国祥笑着说:“成功了。”
朱铭有些恍惚。
洛阳与开封之间的无线电报传输,就这样搞成了?
从朱国祥开始研发电报机,这才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啊。
好巧不巧,半个月之后,辽阳发来加急文书。声称高丽武人政变,辽宁打算出兵,请求皇帝批准。
朱铭却不急着回复,而是把朱国祥的学生都派出去。
让他们带上各种材料,在船上制作中继器,一路从开封布设到山东。然后在旅顺也布设中继器,把电报系统延伸到辽阳和平壤去。
灭高丽太简单了,什么时候出兵都行。
朱铭想过一把高科技的瘾,在洛阳给前线发出军令!
害怕跨海信号不好,朱铭还让那些学生,带着工匠在登州和旅顺架设大天线——天线架在灯塔上,不用额外搞什么建筑。
沿途还有几个大城市,同样架设大天线。
……
现任辽宁左布政使叫方廷实。
他跟朱铭挺有缘分的,同一年考取前宋进士。
朱铭被编管桂州时,方廷实正好是临桂知县。他还给朱铭安排了住处,又经常跑去听朱铭讲课,跟朱铭一起游玩桂林山水。
不管是当时追随朱铭的张镗、李宝等人,还是千里而来的陈东、魏良臣等太学生,都曾在桂州受到过方廷实的照顾。
人缘直接拉满!
朱国祥在开封称帝建国时,方廷实依旧在广西做官,继续为宋徽宗的东南小朝廷效力。
李宝奔袭江南,接着又占领闽粤,方廷实趁机在广西呼应。他出面串联广西文武官员,到处宣扬自己是朱铭的好友,竟以区区州判之身,说动半个广西归顺大明。
然后,就是在大明新朝一路升迁。
右布政使吕芳在大堂走来走去,方廷实安抚道:“英才兄,今日是开会商议,你一直来回走动作甚?莫要着急嘛。”
吕芳还未开口,辽宁总兵折彦质就说:“夏季请示朝廷,怎秋天了还不回复?再拖下去,都要到冬季了!”
辽宁都指挥使孙览说:“或许陛下另有深意。”
文官还无所谓,武将们却极担忧,害怕朝廷另派大将。
若真派一个大将过来统兵,辽宁武将的灭国之功又得被摊薄。
“报,朝廷急递,还有包裹!”
“终于来了。”
文武官员全都面露微笑。
可当方廷实把公文打开,却面露疑惑之色,看完之后说:“朝廷并未谈及出兵事宜,只让我们打造铜铁物件,还说送来了几个样品,让工匠一定要尽心制造。”
众人把包裹打开,都是一些制作天线的基础零件。
而且还要求加长若干尺寸,架设的时候再连接起来。
方廷实不明其意,只得派人照办。
又过几日,准驸马张从道来到辽阳,亮明身份立即开始造天线,直接在辽国留下的佛塔上架设。
一天忙活之后,张从道次日把辽宁文武官员请来。
他们看着张从道拿出奇怪机器,然后随从疯狂的用手摇动,旁边还放着一本册子。
“敢问张……郎君,这些都是什么?”方廷实问道。
张从道说:“差不多到辰时了,这是每天的第一次发报时间。我一时也说不清楚,诸位相公且等着吧。”
却见张从道右手不停按着一个东西,忽然机器的小针开始刺击纸带。
张从道连忙记录数字,看得众人云里雾里。
然后,张从道又是一阵敲打,给洛阳回复“收到”。继而翻开代码小册子,并不很熟练的翻译成汉字。
足足折腾了十几分钟,张从道交给方廷实一张字纸。
方廷实念道:
“申佳。”
“准许出兵高丽。”
“折彦质统兵,方廷实后勤,李易随军交涉。此战诸事,三人便宜行之。”
“内阁、兵部、礼部联合电文。”
张从道解释说:“十二地支代表月份,从《大明正韵》取字代表日期。申佳,即九月九日(农历),也就是今日。”
折彦质迷糊道:“这是朝廷公文?也没落印啊。”
张从道拿出一份真正的公文:“这是圣旨,让诸位听从电文命令。今后若有紧急事务,也可与朝廷电报联系。”
吕芳问道:“电报为何物?”
张从道简单解释说:“太上皇陛下学究天人,已掌控电之奥妙,可在千里之外,用电来传达消息。此时此刻,其实是陛下在发电报,阁部院重臣在旁边观摩。”
此言一出,众人更晕了。
啥叫太上皇掌控电之奥妙?
难道太上皇真是神仙下凡,又或者在海外学得仙术,又或者从林灵素那里学得神霄御电之术?
折彦质看了看圣旨,又瞅了瞅电文:“此令应该执行吗?”
“应该吧。”方廷实也拿不准。
http://www.yetianlian.net/yt84274/433305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不仅是大明史册,更是要写进人类文明史册。
因为,它跟电报扯上了关系!
去年冬天,朱国祥拖家带口来到洛阳,在过年之前就着手研发电报机。
他的研发过程特别不科学。
电报机的零件都还没有一个,就已经把电码设计出来了。
朱国祥并没有学过摩尔斯码,但知道那玩意儿是长短信号组合。于是他直接舍弃英文字母,只用长短信号表达数字和标点。
每一个常用汉字,由四个数字组成。
甚至韵目代日也搞出来了,使用最新版的《大明正韵》,用来代替发报的具体日期。
电码转汉字的设计工作比较琐碎,是扔给手下几个老婆负责,沈有容、李清照、文小妹三人为主要力量。
朱国祥觉得有线电报应该很简单,真正着手才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台有线电报的样机,在材料备齐之后,只用几天时间就搞出来。
但是,有效传输距离只有几米。
用电线来传播信号也只能传几米远!
因为朱国祥的电报机功率太低了,他那根本就不叫电池,而是最原始的伏特电堆。
在多次改进之下,虽然传输距离大大增加,但效果还是无法让朱国祥满意。
跟自己的儿子和学生助手商量之后,朱国祥把电堆换成手摇发电机。一直搞到元宵节之后,干脆不做有线电报了,直接上马无线电报,他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输。
第一台无线电报样机,有效传输距离大概200米。
几個月之后,到了端午节,也就是高丽武人政变时,第六台无线电报样机问世。
朱国祥把儿子叫来,第一句话就说:“无线电报成了。”
“无线电报?”朱铭极为震惊。
朱国祥无奈道:“但最远只能把电报发到白马寺镇。”
朱铭哈哈笑道:“才三十里。不过也算很好的开始,朱院长请再接再厉。”
半年时间,朱国祥能弄出这种丐版机器,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继续改进的空间极大。
朱国祥说:“我跟学生们绞尽脑汁,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短时间之内很难再提高。现在还有两个大力出奇迹的办法。”
“什么办法?”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第一,建造大型的发射和接收天线;第二,在每个县城或附近建立中转站。”
“多大的天线?”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洛阳天王寺的佛牙塔,那座塔有几十米高,天线可以顺着佛塔架设上去。这种天线,沿途可以建很多个。至于中转站,也可以帮忙继送信号,最好两三百里就建一个。”
另一个时空,人类第一次用无线电报跨越大西洋发送信息,就是通过建造巨大无比的天线来实现的——力大砖飞!
至于朱国祥所说的中转站,也可以叫中继站,主要设备是一台继电器。
“你说的这两个办法,真能起到作用?”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可以试试看。”
朱铭说道:“那就试试。”
皇帝和太上皇想做一件事情,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去搞。
几天以后,就有一群士兵和工匠,风风火火的冲进天王寺。
又来?
僧众大惊失色,以为自家又犯了啥大案。
宗杲禅师亲自出来迎接:“贫僧见过闽王殿下,不知殿下驾临有何要事?”
朱文竹合十还礼:“禅师不必惊慌,此事与贵寺无关。如果实验顺利,今后朝廷会派来人手,常驻天王寺看管维护佛牙塔。”
一听不是来抓人的,宗杲禅师便不再问。
他发现朱文竹没心情聊天,于是就让僧众散去,只留自己全程陪同。
洛阳天王寺在施工,开封相国寺也快了。
已经跟长公主(朱国祥第三女)互换生辰八字的张从道,正带着一帮工匠往开封赶去。
二十天之后,洛阳、开封、荥泽的大天线相继建成,夹在中间的荥泽还建了一个中继站。
洛阳皇宫。
朱铭看着电报机在纸带上打孔,忍不住问道:“这玩意儿怎不嘟嘟嘟的响?跟我记忆中不一样啊。”
朱国祥解释道:“怎么通过电流发声,我暂时还没研究出来。”
“你这不但是丐版,还是个半成品啊,”朱铭调侃道,“没有显示灯,也没有声音,难道全天二十四小时开机守着?一直让人守着也没问题,可你这个是手摇发电,用一阵又得继续手摇。生生把电报员变成了体力工种。怎么不上电池?”
朱国祥说:“之前发明的电池,电压实在太低,连手摇发电都不如。别说无线电报,就连有线电报都无法满足功率。”
“整一台水力发电机吧,这个东西难吗?”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原理跟手摇发电差不多,但还需要不断的实验改进。全国那么多中继站,总不能每一处都搞水力发电。我打算让各地的电报员,约定每天早中晚固定的一段时间,守在那里开机收发电报。”
朱铭仔细想想:“这样吧,在全国的省会城市,搞一台水力发电机出来。如果省会城市不挨着河流,就在附近最近的城池搞。府一级的城市,每一处也弄一个电报机。”
“可以,”朱国祥说道,“那些水力发电机,也不用弄得太大,能满足电报机的需求即可。不必修什么水坝,可以建一座水塔,用畜力提水上去,再用水塔放水间歇性发电。其实,继续改进手摇发电机,应该是可以满足需求的,毕竟抗日时期……你知道的。”
朱铭点头说:“初期可以这么搞,今后再慢慢发展。”
电报员是朱国祥的一个学生,突然扭头说道:“陛下,请随便写一句话。”
朱铭提笔写道:“大明国运昌隆。”
电报员把这六个字发出去,立即躬身告退,从外面换一个不知道发送了啥的电报员进来。
然后就安静下来,估计开封那边收到信号,正在手忙脚乱的转译成汉字。
皇宫里的电报员,生怕电力不足,一直在疯狂手摇发电。
又过一阵,电报机开始给纸带打孔。
电报员翻着常用字代码,逐一转译成汉字,起身说道:“陛下,上皇陛下,开封发来的是‘大明国运昌隆,已收到’。”
朱国祥笑着说:“成功了。”
朱铭有些恍惚。
洛阳与开封之间的无线电报传输,就这样搞成了?
从朱国祥开始研发电报机,这才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啊。
好巧不巧,半个月之后,辽阳发来加急文书。声称高丽武人政变,辽宁打算出兵,请求皇帝批准。
朱铭却不急着回复,而是把朱国祥的学生都派出去。
让他们带上各种材料,在船上制作中继器,一路从开封布设到山东。然后在旅顺也布设中继器,把电报系统延伸到辽阳和平壤去。
灭高丽太简单了,什么时候出兵都行。
朱铭想过一把高科技的瘾,在洛阳给前线发出军令!
害怕跨海信号不好,朱铭还让那些学生,带着工匠在登州和旅顺架设大天线——天线架在灯塔上,不用额外搞什么建筑。
沿途还有几个大城市,同样架设大天线。
……
现任辽宁左布政使叫方廷实。
他跟朱铭挺有缘分的,同一年考取前宋进士。
朱铭被编管桂州时,方廷实正好是临桂知县。他还给朱铭安排了住处,又经常跑去听朱铭讲课,跟朱铭一起游玩桂林山水。
不管是当时追随朱铭的张镗、李宝等人,还是千里而来的陈东、魏良臣等太学生,都曾在桂州受到过方廷实的照顾。
人缘直接拉满!
朱国祥在开封称帝建国时,方廷实依旧在广西做官,继续为宋徽宗的东南小朝廷效力。
李宝奔袭江南,接着又占领闽粤,方廷实趁机在广西呼应。他出面串联广西文武官员,到处宣扬自己是朱铭的好友,竟以区区州判之身,说动半个广西归顺大明。
然后,就是在大明新朝一路升迁。
右布政使吕芳在大堂走来走去,方廷实安抚道:“英才兄,今日是开会商议,你一直来回走动作甚?莫要着急嘛。”
吕芳还未开口,辽宁总兵折彦质就说:“夏季请示朝廷,怎秋天了还不回复?再拖下去,都要到冬季了!”
辽宁都指挥使孙览说:“或许陛下另有深意。”
文官还无所谓,武将们却极担忧,害怕朝廷另派大将。
若真派一个大将过来统兵,辽宁武将的灭国之功又得被摊薄。
“报,朝廷急递,还有包裹!”
“终于来了。”
文武官员全都面露微笑。
可当方廷实把公文打开,却面露疑惑之色,看完之后说:“朝廷并未谈及出兵事宜,只让我们打造铜铁物件,还说送来了几个样品,让工匠一定要尽心制造。”
众人把包裹打开,都是一些制作天线的基础零件。
而且还要求加长若干尺寸,架设的时候再连接起来。
方廷实不明其意,只得派人照办。
又过几日,准驸马张从道来到辽阳,亮明身份立即开始造天线,直接在辽国留下的佛塔上架设。
一天忙活之后,张从道次日把辽宁文武官员请来。
他们看着张从道拿出奇怪机器,然后随从疯狂的用手摇动,旁边还放着一本册子。
“敢问张……郎君,这些都是什么?”方廷实问道。
张从道说:“差不多到辰时了,这是每天的第一次发报时间。我一时也说不清楚,诸位相公且等着吧。”
却见张从道右手不停按着一个东西,忽然机器的小针开始刺击纸带。
张从道连忙记录数字,看得众人云里雾里。
然后,张从道又是一阵敲打,给洛阳回复“收到”。继而翻开代码小册子,并不很熟练的翻译成汉字。
足足折腾了十几分钟,张从道交给方廷实一张字纸。
方廷实念道:
“申佳。”
“准许出兵高丽。”
“折彦质统兵,方廷实后勤,李易随军交涉。此战诸事,三人便宜行之。”
“内阁、兵部、礼部联合电文。”
张从道解释说:“十二地支代表月份,从《大明正韵》取字代表日期。申佳,即九月九日(农历),也就是今日。”
折彦质迷糊道:“这是朝廷公文?也没落印啊。”
张从道拿出一份真正的公文:“这是圣旨,让诸位听从电文命令。今后若有紧急事务,也可与朝廷电报联系。”
吕芳问道:“电报为何物?”
张从道简单解释说:“太上皇陛下学究天人,已掌控电之奥妙,可在千里之外,用电来传达消息。此时此刻,其实是陛下在发电报,阁部院重臣在旁边观摩。”
此言一出,众人更晕了。
啥叫太上皇掌控电之奥妙?
难道太上皇真是神仙下凡,又或者在海外学得仙术,又或者从林灵素那里学得神霄御电之术?
折彦质看了看圣旨,又瞅了瞅电文:“此令应该执行吗?”
“应该吧。”方廷实也拿不准。
http://www.yetianlian.net/yt84274/433305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