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监国(打滚求月票)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监国(打滚求月票)

    舒舒看着九阿哥,道:“爷还是缓缓吧,一样一样来,现在提人参,为了账目清晰,少不得查御药房,内务府的人就算是傻子,也能想到爷身上了,皇上不爱内务府动荡,金家之事都是换了说辞,广善库那里瞧着也是和风细雨的。”

    内务府底下各部门,都不禁查。

    一查一个准。

    到时候又生波澜。

    九阿哥倒是听劝,点头道:“那卖人参的事情缓缓,让乐凤鸣找找方子,看有什么成方是用人参的,到时候将存老的人参拿来用,别搁糟蹋了。”

    虽说舒舒跟十福晋、九格格说了一句组局,可是并没有安排在第二天。

    既到了这里,自然要先去北花园给太后请安。

    提前一天让白果过去问过,晓得太后次日闲着,舒舒就打算过去请安。

    次日,舒舒早早起了,拿了一套竹青色纺绸大褂给九阿哥换上。

    头一次上身的衣裳,看着很是清爽,腰间上除了正红色的荷包,就只挂了扇套跟羊脂玉的平安牌。

    九阿哥早早起了,没有睡到日上三竿,是准备往畅春园去。

    他对着镜子,将帽子正了正,跟舒舒道:“中午多预备几道菜,今儿汗阿玛将成丁的儿子都传召了,十二阿哥跟十三阿哥也在里头,要是出园子晚,爷就直接带他们到家里吃。”

    舒舒听了,略微意外,没想到还有十二阿哥。

    这是因为十二阿哥定亲了,康熙才想起了这个儿子已经成丁了,遇到事情可以跟其他皇子一起排班?

    九阿哥也这样觉得,道:“也该想起来了,要不然大家凑一起,从大哥数到十三,就单缺一个,瞧着也不像话。”

    舒舒想到马齐身上。

    这是为了给心腹体面,抬举儿子?!

    只能说这就是皇家了。

    父子关系跟寻常人家不同。

    她就道:“太子出京,即便不安排人监国理政,应该也会安排皇子入宫值南书房吧?”

    圣驾这个时候巡永定河,一是看春汛泄洪情况,二是看夏汛之前的防洪预备。

    太子带走了,京城要指派皇子坐镇。

    大阿哥不动,康熙要抬举后头的制衡太子了。

    如今议政王大臣大会名存实亡,权利掌握在康熙一人之手,通过南书房谕令天下。

    可南书房都是辅臣,除了留京的大学士之外,还需要身份高的人总揽。

    九阿哥听了,就有些纠结,道:“那会不会有老十?他也入朝三年了,爷既盼着有他,又担心有他……”

    舒舒稍加思量,道:“多半会从前头的皇子里选,他们都当差十来年了,年岁在这里,六部都轮过,皇上会更放心些。”

    九阿哥点头,倒是也理解,道:“也是,总不能上头的哥哥们闲着,揪着老十跟十二凑数,总要在御前耳濡目染几年,单独办了差事,有了历练了,汗阿玛才放心使唤。”

    不过想到大阿哥的岁数,他就跟舒舒挑眉道:“叫爷说着了吧?现下大哥他们正值壮年,可是十年八年的,就都老了,说不得到时候中流砥柱还是中间这一波呢……”

    舒舒道:“大爷才比爷年长十一岁,爷比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也大了十来岁,回头也被嫌弃了,心里就舒坦了。”

    九阿哥道:“好吧,爷以后不提这个了,就是觉得大哥这几年老的厉害,虽剃了胡子,可跟汗阿玛在一块,不像爷俩,倒像是兄弟……”

    舒舒没接话,想起了康熙的幼子,二十四阿哥,好像跟皇曾孙年岁相仿。

    不说别的,只说康熙这皇帝当的,不说别的功劳,只繁衍子嗣这里,做到了优秀。

    从他以后,宗室有一半都是圣祖所出。

    除了四阿哥这嫡系外,还有十八支宗室传承。

    要知道他后头的七代皇帝,加起来也只增加十六支宗室。

    像九阿哥他们这一辈的皇子,就算子嗣生额最多的大阿哥,也只生了十五个儿子。

    用了早饭,九阿哥就出来,跟十阿哥一起往畅春园去了。

    清溪书屋外,已经站了一溜。

    除了太子,其他人都到了。

    九阿哥在八阿哥后头站了,好奇道:“怎么还没传?就等我跟老十了?”

    大阿哥没吭声。

    跟在京城闷着相比,自然随扈出行更可心。

    他临时被替换,还是被太子替换,就有些不痛快,眼下也不想说话。

    三阿哥看了大阿哥一眼,道:“太子爷在呢。”

    四阿哥看着九阿哥,将提点的话咽了下去。

    姗姗来迟,不合规矩。

    不过这是顺毛驴,往后就算要训,也别人前了。

    长了岁数,要脸了。

    上个月被九阿哥给呲哒一回,四阿哥也算是心里有影了。

    五阿哥没有顾忌,瞪着九阿哥道:“都住到这儿了,怎么踩点来?”

    昨日他们得了传令,让今早辰正陛见。

    九阿哥跟十阿哥是差一刻钟的时候来的。

    九阿哥笑道:“就是住的近,才方便踩点啊,住在城里怕耽搁了,提前就提前了,挨着住着,还提前过来干等着,那不是傻子么?”

    五阿哥:“……”

    好像是这个道理,那自己为什么提早过来了?

    傻子似的。

    他有些迷糊,随即想起来了,是怕落在几位哥哥后头不恭敬,就提前进园子了。

    当时忘了九阿哥已经搬过来,也没想着叫人。

    眼见着其他的哥哥打算训话了,九阿哥就跟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道:“正院要不要移植花木,当初八哥大婚之前,移了花木过去……”

    听九阿哥一说,大家都望向十二阿哥。

    十二阿哥卡顿,好一会儿道:“九哥没移。”

    九阿哥道:“不用跟我学,当时我没想到啊,后头见了八哥家的院子才晓得种些芭蕉海棠什么的好看,要不院子里光秃秃的。”

    大家又看八阿哥。

    八阿哥想起了头所的日子,正是夫妻恩爱的时候,后来因大福晋病重的缘故,他们提前开府,冬月里搬家,草木也不好挪动,到了次年又南巡去了,等到南巡回来才移到自己府邸的。

    只是当时夫妻情淡,头所的花木也没有移到正院,直接栽种在花园里。

    一棵海棠,一棵石榴,还有几盆牡丹。

    他就对十二阿哥道:“景山有花草房,十二弟想要移栽什么,叫人去那边挑拣就是。”

    “谢谢八哥……”十二阿哥只道谢,没有说是否过去。

    十三阿哥在旁,道:“十二哥,下午咱们过去景山转转吧,看看都有什么,我倒是想要两棵松树,只看着绿色儿也舒坦。”

    十二阿哥:“……”

    不想折腾,可是正院以后住女眷,有些花花草草的是养眼。

    嬷嬷的佛堂里,都摆着两盆吊兰,还有一缸金鱼。

    嬷嬷说了,眼睛乏了,看看吊兰跟金鱼养眼睛。

    自己书房里的金鱼,就是从嬷嬷那边分过来的。

    他就轻轻点头道:“嗯。”

    三阿哥笑吟吟地看着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道:“要大婚了,早盼着了吧,阿哥膳房终于能齐全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大婚之前的日子,跟九阿哥道:“回头内务府是不是该好好看看,皇子的分例也太简薄了,大婚之前就那几样,每日里调料都不齐全,到了大婚之后,才跟福晋的份例归在一处,这叫什么事儿,还得沾光才能吃几口全乎饭?”

    九阿哥想起自己挨饿的日子,道:“三哥怎么才想起提这个,要是当年哥哥们饿肚子的时候将这条提出来,是不是我们后头的早不用遭罪了?”

    三阿哥道:“早先不兴口腹之欲,这几年被你这边拐带的,再吃例菜也不爱伸筷子了。”

    九阿哥忙道:“弟弟可没那么厉害,能拐带三哥这个,只能说城里百姓吃饱穿暖,开始想吃好的了,这几年我瞧着内城外城的馆子,可新开了不少,只要有招牌菜的,生意就没有差的。”

    三阿哥想了想,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不仅馆子多了,吃食种类也多了,东北的冰鲜,山东的干海货,京郊的洞子菜,早些年都是稀罕物儿,这几年都是常见的。”

    其他人没说话,也各有思量。

    还真是如此,京城这十几年的变化很大,不仅酒楼小吃摊子卖的好,布庄、绸缎庄生意也好。

    就是寻常旗人,这换季添新衣裳,也成了常态。

    家里不富裕的,当了冬日的衣裳裁夏装都是常有的。

    到了冬天,将夏天的衣裳当了,再将冬衣赎回来。

    八旗奢侈风气,已经从上到下了。

    寻常旗丁,家无余财。

    这会儿功夫,梁九功出来了,看了眼诸皇子,对大阿哥道:“王爷,皇上传您跟诸位爷进去……”

    大阿哥点头,带了众人进了清溪书屋。

    清溪书屋里,康熙在炕上坐着,炕边摆了一椅,太子坐在上头。

    父子两人只隔了两三步远,像是正说什么,父慈子孝情景。

    眼见着大家进来,太子也没有起身的意思。

    等到大家给皇上与他见过礼,他才起身对大阿哥颔首,而后也对大家点点头,重新坐下。

    太子在御前素来有位次的,大家也习以为常。

    只是舒舒都想到入值南书房之事,除了五阿哥之外,其他年长的阿哥也想到了。

    三阿哥的心“砰砰”直跳。

    皇子不是太子。

    太子留京的时候,可以监国,独揽政务。

    到了皇子这里,一人独揽就不妥当了。

    那留在京城协理政务的,除了大阿哥,应该还有他吧?

    他可是三阿哥,年齿就在大阿哥与太子之后。

    要是两人,当有他。

    要是选四人,也当有他。

    康熙已经望向大阿哥,道:“各省千总,年满来京候补,有多年补不上缺的,听说滞留京城最长有十年,这些日子你在京中,将候补千总人数都统计好,按照资历补缺;将京营外放武官人数统计下来,不许过地方缺的四成,否则太不均了。”

    文官候补,也要跑官,是在几个部推的候补人选中择优。

    武官候补这里,就比较坑了。

    京缺有限,勋贵子弟补了前程以后,年满就在兵部走动,外放地方。

    一来二去的,就是下头出了一个缺,都是京城的人补下去。

    可是那些资历满了的地方武官,想要原级留任都困难,年满进京陛见后,就无缺可补了。

    大阿哥虽不耐烦这些细碎的事儿,可这是皇命,躬身应了。

    康熙仔细看他神色两眼,确实没有异常,才望向其他人。

    皇子们按照年齿左右分立。

    太子旁边是三阿哥、五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

    大阿哥下头是四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二阿哥。

    最小的十三阿哥看着也跟大人一样,是将要大婚的人了。

    康熙想起了早先,二十二年,奉太皇太后往古北口避暑,带的是太子、大阿哥与三阿哥,当时都是孩子,三阿哥话都说不利索。

    那是他第一次带儿子出门。

    到了二十六年,入了上书房的八阿哥也跟着出巡塞外,成为蒙古人眼中的小皇子。

    这一晃,都小二十年过去。

    他沉吟道:“太子随朕巡永定河,南书房要留人值守……”

    说到这里,他开始点人,道:“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

    四人应声出列。

    康熙道:“你们分作两班,入宫轮值。”

    四人齐声应了。

    九阿哥看着眼对面的十阿哥,眼见他神色如常,才放心。

    让舒舒说着了。

    没有十阿哥,可着前头年长的阿哥们。

    五哥那么懒散的人,都拉出来凑数了。

    这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可九阿哥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前头的阿哥,除了五哥跟七哥,其他连带着太子,都是人人称赞,说是能干什么的。

    从他开始,就没人夸了。

    他还罢了,不入朝,没有处理政务,内务府这里也没有什么大刀阔斧的变化,不夸就不夸。

    十弟那里,是压根没有给过机会展示。

    都说三哥跟老十三文武双全,可他晓得,十弟这里也是文武双全。

    汗阿玛也是,带走三个儿子,派了五个儿子的差事,怎么就没有想起老十来?

    *

    下一更8月25日中午12点

    

    http://www.yetianlian.net/yt82739/375139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