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尽人事 小战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七,清军破济南。
屋漏偏逢连阴雨,胶州营在加速行进之后,第一天进入山东境内,第二天就是断了补给,李孟这边真是气得七窍生烟,按说这东昌府和内线作战也是差不多了,谁想到胶州营好死不死的居然在这境内断了粮饷。
所谓的断了,也就是士兵们会饿一顿的肚子,按照军需官的保证,只要再有十个时辰就能筹集到足够的军粮。
原因是从德州调整过来的粮道断绝了,清军朝着济南方向急进,原本安置在德州城附近的储运中心调拨粮草,怕是调拨不过来了,因为道路已经是断绝,新的粮草要从兖州府就地筹措补给。
说来真是自作自受,本来李孟要把这东昌府当作和济南府丘磊的缓冲地带,让自己的吃相不太难看,谁想到不是自己整饬过的地盘,用起来就是不顺手。
好在这东昌知府却是自家人,正是李孟的岳父,颜若然的父亲,颜知州,而今应当叫做颜知府在府城聊城之内惊魂未定。
听闻鞑子大军突然从临清州出现,东昌府的平山卫一夜奎散了将近一半的人马,大批的居民朝着南面兖州府逃去,结果还是高唐州守备张承业星夜来援助,率领几百人马进了府城稳定住人心。
当然,那张承业也没有太多忠勇之心,不过是从高唐州逃窜到这里,他打的算盘很精,如果东昌府城这边支撑不住,那就护卫着知府夫妇连夜的难逃,最起码参将李孟也要承他个大的人情。
但进入山东境内的清军行动迅速,根本没有理会附近的东昌府城,甚至连高唐州都不去理会,而是直扑济南城。
知道自家女婿的兵马进入东昌府,缺少粮饷补给,当即是动员起来还在运转的东昌府各级官吏,开始给胶州营筹措粮饷补给,胶州营在东昌府内有武装盐丁的驻扎,地头也是熟悉,很多事情操办起来要比在北直隶迅速许多。
粮饷很快就是补齐,粮道也是搭建了起来,李孟部队行动耽搁了十个时辰,因为李孟不想让自己的部队去饿着肚子作战,有时候光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训练是并不能在和强敌作战中取得胜利,必需要有充足的补给,保证士兵们的体能和状态,有十二分的把握才能去碰这样的强敌。
兵贵神速的道理李孟也是明白,不过,在他进入临清州一带的时候,已经是得到了黄平那边快马传递来的最新消息,济南城在一天内被清军攻破,严格来说,济南城也就是耗费了清军几个时辰而已。大批的鞑子士兵出现在城头守卫的视野之中,能做的仅仅是关闭上城门,可城内一共才一千一百守军,几处城门都是没有办法顾及的过来,清军稍微加力,第一个士兵通过云梯爬上城头的时候,抵抗就宣告结束。
城内十几万居民,发生抵抗的地方不多,布政使和济南知府虽然是文官,可还是拿着刀剑在巷战中殉国,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城破被俘。
济南城既然已经被攻破,此时急赶难道要让对方依托坚城从容作战吗?倒不如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不过胶州营从德州入北直隶之后,就彻底的判断错了清军的运动趋势,差不多落后了对方五天到六天的路程。李孟若是派骑兵急赶,也能在一天多些的时间赶到济南,可问题的关键是,两三千骑兵面对将近两万的鞑子军队,分明是飞蛾扑火。
至于胶州营的万人大军,行军速度一天四十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快了,而今李孟所做也就是在保证自己安全的程度内,拼命的赶路。
山东总兵丘磊的六千兵马在李孟一走就是被巡抚颜继祖和太监刘元斌调回了德州城,清军攻击济南的消息他甚至是要比胶州营知道的还稍早一些,不过不管颜继祖和刘元斌如何的命令,山东总兵丘磊就是按兵不动,龟缩在城中。
不管清军的战场遮蔽,骑兵的防护多么完备,山东毕竟是李孟经营多年的地盘,济南府和东昌府这一路上除却黄平率领的探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手段来侦知对方的消息。清军攻占了济南城之后,在肃清所有的抵抗之后,在城内开始挑拣人口,屠杀老弱,牲畜、金银都是被有序的搜刮一空。
李孟眼下只是盼着对方在济南城多搜刮一段时日,等自己赶到济南后进行决战,但最新送来的情报却让李孟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清军一万五千人,分出三股军队,一千人到两千人不等,朝着山东各处进发,在济南去往山东各处,这些“各处”除却这东昌府之外,剩下可都是李孟自己的地盘了。
济南清军动向虽然被李孟严密的封锁,但还是从外面传来了一些消息,士兵们虽然都有求战之心,但自家的地盘将要被袭击,军心立刻是有些浮动,就连将官们也不能平静下来,马罡、赵能几次来李孟的营帐里面商议。
登莱青几府那可是胶州营的腹心之地,若是被鞑子攻进去了,多年打下的基业怕是全部要烟消云散。
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一,胶州营开始分兵,汤二率领马队,马罡率领三千兵共五千人走肥城一线,从济南府南部穿过,赶往青州府布防,李孟率领赵能部继续朝着济南府行进。
以往看大明官军和女真的战斗之中,几次大溃败都是因为分兵几路,然后被东虏女真各个击破,李孟阅读文献和那些老兵谈论的时候,也是深自警惕,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把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
谁想到到了自己临敌之时,却也不得不分兵,真是让李孟哭笑不得。
到眼下这个局面,李孟这一路最先要考虑的敌人不是在济南的鞑子大军,而是对方重新进入东昌府的这一队人马,眼下李孟在东昌府博平县设立了军需转运的所在,保住这个转运的中心,才能确保大军的补给和粮饷,才能保住继续作战的能力。
正月十四那天,黄平传来了最新的消息,清军开始把城内的居民驱赶到城外,派到各处做出深入山东其他府县态势部队都已经回到了济南城。
李孟有些懊丧的意识到,自己又被清军的佯动给耍了,过份的重视敌人导致被敌军牵着鼻子走,失却了自己的步骤。
鞑子军队或许知道身后有这么一支大明的军队,不过自从鞑子军队入塞以来,大明官兵除宣大总督卢象升领兵死战之外,其余的大明官军不是望风遁逃就是保持几十里的距离远远跟着,不敢上前作战。
所以只要清军自己做出一个动作,后面的大明官军就要做出很夸张的反应,好像是一个圆环,内环转一圈的距离,外环要多转更多的距离,这么说起来,李孟素来自负的胶州营和大明其他官军倒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李孟知道自己必须要加快动作了,要不然就要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从山东跑了,目前能做的法子,只能盯着对方俘虏了大量的人口行动缓慢这一点上,先迟滞住对方的行动,让半路上的马罡和汤二部队折回来,双方合兵之后和鞑子会战!
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五,李孟亲率亲兵营八百人,与陈六、赵能部共一千三百人,由陈六率领,共两千一百人,在东昌府一带凑齐了骡马,轻装赶往禹城,准备在对方的北归之路上进行截击。
胶州营的参将亲卫人人有马,都是按照马步全能的目标进行训练,不过剩下那一千三百人先不说骑术,这马匹仓促凑齐都是个难题。
但眼下这个时代能提高速度的手段也就是骑马了,结果在本地乡绅和地方官府的帮忙下,骡子和驴子都是被拉了出来,好歹这也是个代步的工具。剩下的三千人由赵能率领,尽量的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清军到达禹城前进驻,随军呆着的几门火炮都是在赵能率领的队伍之中。
实际上,按照目前的行进速度,已经不太可能提前进入禹城了,李孟之所以这么做,也有些尽人事的味道。
抱着一腔求战之心来到济南府,进入北直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眼睁睁的看着鞑子肆虐,却鞭长莫及,现在堵住鞑子的北归之路上,是自己做些什么的唯一机会,可是这般的动作,胶州营各支兵马分散在各处,等于是分兵去和敌人的大股部队去作战,这等添油的战术,和送死毫无区别。
李孟虽为大将,但这军略和局势判断,确实是有所欠缺。
马队急行,也并不是不休息,不然坐骑非要生生跑死不可,等这两千多人出东昌府境入济南府的时候,太阳已经是过了正午。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晚上应该是能赶到禹城。
附近正好有个小镇子,李孟安排手下去那小镇子上购买些草料和粮食,就地的补充一下,虽说清军在济南府和东昌府都有活动,不过这个小镇子却安然无恙,也算是运气好了。
李孟率领的这些人都是骑马,速度很快,这小镇子的人还没有来得及闪避就发现大军到了跟前,只得是战战兢兢的缩在镇子里面。
好在胶州营军纪森严,虽然要求草料和粮食,但都是按照规矩付钱,而且还比时价要高些,那镇子的人也渐渐的消去了戒心,开始主动出来帮忙作些事情,当然,这举动也是有讨好的意思,谁知道这些大兵会干些什么。
李孟简单的吃了块烤热的面饼,算是解决了午饭,按照亲兵打听来的消息,这镇子上的居民说是前几天见到过鞑子骑兵经过,但并没有对镇子做什么,甚至是连进都没进,让跑出这镇子的居民虚惊一场。
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鞑子骑兵就在前天折返回来,居然也是没对镇子做什么,镇上居民甚至都感觉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了,李孟和王海、陈六听说这事情,也都是惊讶异常,禽兽哪有不嗜血吃肉的,怎么会转性。
在镇子边上简单的休整了下,李孟率领的大队又是踏上了征程,一路扑空的经历,让胶州营的士兵们的情绪都比较沉重低沉,尽管蹄声如雷,却没有什么人说话,大伙都是闷声赶路。
济南府之所以富庶,就是因为济南府平地面积在山东是仅次于兖州府的,可耕种的田地面积大,在这农业时代自然是比其他的府县要强出不少。济南府和东昌府交界的地方也有几座矮山,不过没有连接成片,丝毫不影响视线和行程。
离开那镇子不过十里,正好是要转过一个矮山包的时候,从对面急忙来了一名探马,看那探马的服饰打扮,却是黄平属下的暗探,前排的士兵急忙把人带到了李孟的跟前,那名暗探穿着一身灰布的棉袄,上面全是泥土和血渍,看着很是肮脏。这都不算什么,他肩膀上却插着一根箭,箭杆还露在外面。
这名探子的脸色已经是变得青黑,天气冷是一方面,有这箭伤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被带到李孟跟前的时候,想要下马,身体一动,控制不住平衡,直接朝着地面栽了下去,还好被李孟的亲兵扶住。
“大人,前面有一支鞑子的骑兵,差不多有千人左右,小的在附近窥伺,不小心被他们发现,绕了圈子才甩开后面的追兵,鞑子骑兵的正是朝着这边来,怕是快到了……”
这边话音刚落,就听到前队的士兵大喊:
“前方烟尘,有敌!”
平原之地都是望山跑死马,看着烟尘腾起自然知道对方的人马行军,看到了却还有距离,但还有段时间才能到,尽管这个时间很短
至于为什么判断是敌人,即便是没有这名探子提前报信,也会知道前面那是敌人,因为在济南府这一带,除却胶州营之外的大明官军都是溃散无踪,那里会有什么这么大的声势。
“将军,怎么办!!?”
边上的军官扯着嗓子喊道,李孟看了几眼,回头喝道:
“还能怎么办,打他娘的!”
李孟这句粗话说完,下面的官兵轰然答应,李孟所带的这支部队,虽然大部分人都会骑马,但是马上作战并不是太精通,毕竟那个需要的训练和对要天赋的要求都是比较高,李孟一声令下之后。
大部分官兵都是下马,把坐骑上把兵器拿下来准备迎敌,还是马队的规矩,下马步战的时候,十人有一人牵马稳住。
但此时情况又有不同,把坐骑集中在矮山包的避风处,派了几十个人看守,所有的人都是站在了队伍之中。
本来李孟和身边的几十名贴身亲卫还是骑着马,这也是规矩,一来是居高临下,二来是有什么问题机动也是方便。
不过看着众人都开始准备之后,李孟也是翻身下马拿着一杆长矛走入了队伍当中,王海颇为紧张的低声劝道:
“大人,这战局凶险,还是在马上压阵指挥吧!”
李孟摇摇头也没有解释什么,自顾自的拿着长矛走到了前面几排,从马上下来的士兵们都有些忙乱,路上遇敌,又是凶名昭彰的鞑子骑兵,在这里的官兵差不多都是第一次遇见,而且这一路行军,凡是有鞑子大军经过的地方,都是在说清军如何的强悍,如何的不可战胜,闻名天下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同样给众人极大的震撼。
但队伍中的士兵看着自家的主将李孟拿着长矛走到了第二排的位置,李孟身上穿着板甲,手中的长矛也是专门用朱红色的漆涂过,在枪刺处有很显眼的白色。行走在队伍之中,后排的士兵或许看不到人,但却看得见这根长矛。
自家的主将走到前列,凡是看到这些的士兵都觉得精气神足实了许多。
那些骑兵走的不慢,大家都是在平原之上,鞑子骑兵自然也是看见胶州营的马队,行军打仗,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从行军扬起的烟尘上看出对方队伍的人数多少,这千余人清军骑兵自然能看出对方的人比他们要多不少。可这些鞑子丝毫没有恐惧害怕的意思,反倒是加快了马速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事实上,这些鞑子骑兵目标从东昌府到兖州府一带的人口和牲畜财物,清军大部的目标是济南,在打下济南确定下一步的动向之前。外出的几股兵力都只是为了探察清楚具体的情况。
清军的信心却是越打越强,在北直隶把大明的几万兵马打的溃散,轻松的攻下山东首府济南,所遇到的明军也只有宣大总督卢象升率领的几千兵马难啃些,可依旧是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其余的部队都是望风而逃。
在这些清军士卒眼中,所谓明军不过是一群拿着兵器的农民罢了,所以即便是看着对方人多,也是赶了过来。
胶州营中午休息的那个小镇,这股清军骑兵确实是看到了,之所以没动,不是因为心慈手软,而是没有到时机,当时的任务仅仅是查探虚实,佯动迷惑而已,等所有都尘埃落定,开始搜刮人口牲畜财物,这些村镇自然就不会放过了。
这股鞑子骑兵正是为这个而来的,看着胶州营的烟尘声势,没有觉得对方人多势众要小心行事,反倒是觉得对方人多马多,眼前摆着一块大肥肉,不吃下去实在是对不起自己。
清军骑兵虽然加快马速,可也没有全力的奔驰,还是控制马力,此时的清军士卒,受过军事训练、有过实战经验的士卒比例要远远的高于大明的官兵,这固然是女真全民皆兵的八旗体制使然,也有渔猎民族的先天性优势导致。(渔猎民族在打渔和狩猎活动中,培养了协作和基础的军事技能,这点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确实是先天的劣势。实际上各个朝代皇帝的狩猎活动并不是为了玩乐,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军事训练活动。)
这些鞑子骑兵好整以暇的来到了胶州营的跟前,他们骑马过来的时间,比起胶州营的判断要快了些。
胶州营的阵列刚刚是完成,李孟的亲兵营都是在紧张的装填弹药,用通条压实,看着一百多步停下的鞑子骑兵,还没有装填完弹药的士兵们只能是慌乱的跑到长兵器阵列的后面去,火铳兵在没有弹药发射的情况呆在阵前,那是自寻死路。
停在一百多步外的鞑子骑兵,看见那些朝后面跑的士兵,这情景想必是看得不少,本来看见这伙明军不跑却在原地列阵,心中都是有些忐忑,此刻却都是放心了,原来和从前的是一路货色。
这些鞑子骑兵都能看见不远处的大批骡马,各个眼睛发亮,心想这次可是要发达了,带队的贝子看着那些列阵的胶州营青壮,沉声和身边的两个参领吩咐说道:
“把这伙汉狗打散了,青壮都抓回去,这可是上好的劳力。”
左侧的一名参领嘻嘻笑着奉迎道:
“贝子爷这次运气好,抓了这么多骡马和青壮,在睿亲王那边肯定是得个好彩头,等回到京城,怎么也得进贝勒吧!”
右边的那名参领口齿却不是那么灵便,迟疑着说道:
“这些狗子看着不太对……”
“怕什么,咱们正白旗的巴图鲁,怕这些狗子作甚,列阵,先射后冲!”
居中的贝子在面甲下沉声的说道。
建州女真征乌拉之时,被乌拉设伏,万众围之,建州武将下马步射,见敌阵有隙则上马突之,乌拉军大溃,杀声震天,邻近朝鲜闻之,三日不敢过江,待七日后方渡江收尸。
汉家的中原王朝,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文武百官,对于关外和塞外的那些游牧民族的印象就是弓马精强,“骑射”是也。
不过实际的战斗中,“骑射”确实是有的,但“骑”和“射”是一般是分开的,弓箭这种远程兵器的特性决定了如果发射的时候颠簸,射出去的箭就不会有什么准头,所以开弓射箭的时候,大多是都是步射。
清军的箭头大而且沉,射程虽然不远,但破甲的效用极强,人被射中之后,创口一般都会很大,失去战斗力。
战例中常有某将身中几十箭尚且死战不退的情形,而且不死,不过那种箭往往轻箭,不射中要害,并不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但清军的这种重箭不同,射中之后,创口很大,流血不止,人必须要退出战斗治疗,后果直接就是重伤和死亡。
阵型结合的很紧密的步兵队列,骑兵往往很难撼动,直接冲阵的话伤亡也是很大,所以满清的骑兵骑马到了射程之后,下马射箭,如果敌阵骚乱出现空隙,立刻是上马冲阵,这样的法子对付步兵阵极为的好用。
何况大明那里去找如此纪律严明、勇猛果敢的步卒,这套战术自然是无往而不利,而且鞑子骑兵确实是要比被克扣粮饷的大明步卒强壮许多,在马上砍杀,居高临下,更是具有优势。
胶州营的士卒在列队之前和之间都要有队副和小队矫正排列,对齐方向,然后在前进后退的时候通过鼓点再有一次调整,实际上这个调整队形的过程也是士兵们调整心态,逐渐的鼓起战意的过程。
但这队鞑子骑兵出现的确实是太突然了,以上的调整都是没有做到,士兵们只是依靠着平素的训练,那些在棍棒皮鞭和军纪督导下养成的半本能的反应来站好自己的队列,把手中的长矛或者放平或者斜指。
李孟的亲兵护卫只有几十人跟在身旁,都是拿着长矛站在最前面的几排,而其余的亲兵营士卒则都在给火铳装药,火铳射击相对于长矛兵和斧枪兵来说,是个对操作要求较高的作战技术,李孟所带来的人之中,只有亲卫们和不到两百名士专职的火铳兵能做火铳的射击。可装填完毕的只有一百多人。
那边的清军骑兵,两名参领在那里吆喝指挥,双方相隔一百多步远,自然是听不清楚说什么,不过就算是靠近了,李孟这些山东人也听不懂女真语言。
清军骑兵都是些打老了仗的老兵,上面的头目一安排,对于上面的战术意图执行的很充分。
眼下胶州营的阵型那些散落在前面的火铳兵,和后面正在紧张装填弹药的士兵被清军自动忽视了,那是散兵,在接阵冲过来的骑兵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目前对面这些大明官军值得重视的只有三个大小不同的方阵。
胶州营的士卒李孟所在的方阵有五百人,陈六和王海各领三百人在李孟所领的方阵两边,居中的李孟方阵最大,只要是击破居中的大方队,其余两队则被割开,而且中间的大方阵士兵溃散,两边的方对必乱。
整场全是溃兵,虽然人多,但多是步卒,骑兵追击必然是大胜,尽管看着这些大明官军停在另一边的骡马,这一千多清军从那领兵的贝子到下面的普通旗丁都觉得奇怪,心想这些人完全来得及跑,为什么要在这里死打。
但送上门的好处,总没有放过去的道理,看着明军还在整队,清军骑兵这边已经是摆好了阵势,三十匹马一列,三列为一队,先排出三队,其余的在后面散开等待机会,就看着一名带着皮兜尖顶盔的将佐大喊了一声,右臂猛地挥下。
人的吆喝,马匹的嘶鸣开始嘈杂的响起,清军马队动了……
看看身边的士兵,有的人神色坚定,不过更多的人却有些慌乱,队伍中有些嘈杂和喧哗,鞑子兵凶恶勇悍,纵横无敌的印象已经是多年来深入每个人的印象之中,和那次魏力全凭血勇的短兵相接不同,眼下是千人级别的接战了,紧张,忐忑,就是大部分人心中的情绪,或许还有恐惧。李孟无声的笑了笑,伸手把面甲合上,低声自言自语道:
“此时不能退,那就战吧!”
他猛然提高了声音,大声的喊道:
“听我号令~~~”
三个方队顿时安静下来。
“胶州营,向前!!”
----
老白今天昨天实实在在三更,天可怜见,第一更第二更没有标注,只是第三更写了个三更,今后一定在章节名上标注好,^_^,昨天九千字,今天八千字,老白昨晚码字到十一点半,为了大家的月票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老白的,订阅老白的书,投老白的月票,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http://www.yetianlian.net/yt7848/42534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屋漏偏逢连阴雨,胶州营在加速行进之后,第一天进入山东境内,第二天就是断了补给,李孟这边真是气得七窍生烟,按说这东昌府和内线作战也是差不多了,谁想到胶州营好死不死的居然在这境内断了粮饷。
所谓的断了,也就是士兵们会饿一顿的肚子,按照军需官的保证,只要再有十个时辰就能筹集到足够的军粮。
原因是从德州调整过来的粮道断绝了,清军朝着济南方向急进,原本安置在德州城附近的储运中心调拨粮草,怕是调拨不过来了,因为道路已经是断绝,新的粮草要从兖州府就地筹措补给。
说来真是自作自受,本来李孟要把这东昌府当作和济南府丘磊的缓冲地带,让自己的吃相不太难看,谁想到不是自己整饬过的地盘,用起来就是不顺手。
好在这东昌知府却是自家人,正是李孟的岳父,颜若然的父亲,颜知州,而今应当叫做颜知府在府城聊城之内惊魂未定。
听闻鞑子大军突然从临清州出现,东昌府的平山卫一夜奎散了将近一半的人马,大批的居民朝着南面兖州府逃去,结果还是高唐州守备张承业星夜来援助,率领几百人马进了府城稳定住人心。
当然,那张承业也没有太多忠勇之心,不过是从高唐州逃窜到这里,他打的算盘很精,如果东昌府城这边支撑不住,那就护卫着知府夫妇连夜的难逃,最起码参将李孟也要承他个大的人情。
但进入山东境内的清军行动迅速,根本没有理会附近的东昌府城,甚至连高唐州都不去理会,而是直扑济南城。
知道自家女婿的兵马进入东昌府,缺少粮饷补给,当即是动员起来还在运转的东昌府各级官吏,开始给胶州营筹措粮饷补给,胶州营在东昌府内有武装盐丁的驻扎,地头也是熟悉,很多事情操办起来要比在北直隶迅速许多。
粮饷很快就是补齐,粮道也是搭建了起来,李孟部队行动耽搁了十个时辰,因为李孟不想让自己的部队去饿着肚子作战,有时候光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训练是并不能在和强敌作战中取得胜利,必需要有充足的补给,保证士兵们的体能和状态,有十二分的把握才能去碰这样的强敌。
兵贵神速的道理李孟也是明白,不过,在他进入临清州一带的时候,已经是得到了黄平那边快马传递来的最新消息,济南城在一天内被清军攻破,严格来说,济南城也就是耗费了清军几个时辰而已。大批的鞑子士兵出现在城头守卫的视野之中,能做的仅仅是关闭上城门,可城内一共才一千一百守军,几处城门都是没有办法顾及的过来,清军稍微加力,第一个士兵通过云梯爬上城头的时候,抵抗就宣告结束。
城内十几万居民,发生抵抗的地方不多,布政使和济南知府虽然是文官,可还是拿着刀剑在巷战中殉国,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城破被俘。
济南城既然已经被攻破,此时急赶难道要让对方依托坚城从容作战吗?倒不如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不过胶州营从德州入北直隶之后,就彻底的判断错了清军的运动趋势,差不多落后了对方五天到六天的路程。李孟若是派骑兵急赶,也能在一天多些的时间赶到济南,可问题的关键是,两三千骑兵面对将近两万的鞑子军队,分明是飞蛾扑火。
至于胶州营的万人大军,行军速度一天四十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快了,而今李孟所做也就是在保证自己安全的程度内,拼命的赶路。
山东总兵丘磊的六千兵马在李孟一走就是被巡抚颜继祖和太监刘元斌调回了德州城,清军攻击济南的消息他甚至是要比胶州营知道的还稍早一些,不过不管颜继祖和刘元斌如何的命令,山东总兵丘磊就是按兵不动,龟缩在城中。
不管清军的战场遮蔽,骑兵的防护多么完备,山东毕竟是李孟经营多年的地盘,济南府和东昌府这一路上除却黄平率领的探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手段来侦知对方的消息。清军攻占了济南城之后,在肃清所有的抵抗之后,在城内开始挑拣人口,屠杀老弱,牲畜、金银都是被有序的搜刮一空。
李孟眼下只是盼着对方在济南城多搜刮一段时日,等自己赶到济南后进行决战,但最新送来的情报却让李孟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清军一万五千人,分出三股军队,一千人到两千人不等,朝着山东各处进发,在济南去往山东各处,这些“各处”除却这东昌府之外,剩下可都是李孟自己的地盘了。
济南清军动向虽然被李孟严密的封锁,但还是从外面传来了一些消息,士兵们虽然都有求战之心,但自家的地盘将要被袭击,军心立刻是有些浮动,就连将官们也不能平静下来,马罡、赵能几次来李孟的营帐里面商议。
登莱青几府那可是胶州营的腹心之地,若是被鞑子攻进去了,多年打下的基业怕是全部要烟消云散。
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一,胶州营开始分兵,汤二率领马队,马罡率领三千兵共五千人走肥城一线,从济南府南部穿过,赶往青州府布防,李孟率领赵能部继续朝着济南府行进。
以往看大明官军和女真的战斗之中,几次大溃败都是因为分兵几路,然后被东虏女真各个击破,李孟阅读文献和那些老兵谈论的时候,也是深自警惕,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把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
谁想到到了自己临敌之时,却也不得不分兵,真是让李孟哭笑不得。
到眼下这个局面,李孟这一路最先要考虑的敌人不是在济南的鞑子大军,而是对方重新进入东昌府的这一队人马,眼下李孟在东昌府博平县设立了军需转运的所在,保住这个转运的中心,才能确保大军的补给和粮饷,才能保住继续作战的能力。
正月十四那天,黄平传来了最新的消息,清军开始把城内的居民驱赶到城外,派到各处做出深入山东其他府县态势部队都已经回到了济南城。
李孟有些懊丧的意识到,自己又被清军的佯动给耍了,过份的重视敌人导致被敌军牵着鼻子走,失却了自己的步骤。
鞑子军队或许知道身后有这么一支大明的军队,不过自从鞑子军队入塞以来,大明官兵除宣大总督卢象升领兵死战之外,其余的大明官军不是望风遁逃就是保持几十里的距离远远跟着,不敢上前作战。
所以只要清军自己做出一个动作,后面的大明官军就要做出很夸张的反应,好像是一个圆环,内环转一圈的距离,外环要多转更多的距离,这么说起来,李孟素来自负的胶州营和大明其他官军倒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李孟知道自己必须要加快动作了,要不然就要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从山东跑了,目前能做的法子,只能盯着对方俘虏了大量的人口行动缓慢这一点上,先迟滞住对方的行动,让半路上的马罡和汤二部队折回来,双方合兵之后和鞑子会战!
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五,李孟亲率亲兵营八百人,与陈六、赵能部共一千三百人,由陈六率领,共两千一百人,在东昌府一带凑齐了骡马,轻装赶往禹城,准备在对方的北归之路上进行截击。
胶州营的参将亲卫人人有马,都是按照马步全能的目标进行训练,不过剩下那一千三百人先不说骑术,这马匹仓促凑齐都是个难题。
但眼下这个时代能提高速度的手段也就是骑马了,结果在本地乡绅和地方官府的帮忙下,骡子和驴子都是被拉了出来,好歹这也是个代步的工具。剩下的三千人由赵能率领,尽量的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清军到达禹城前进驻,随军呆着的几门火炮都是在赵能率领的队伍之中。
实际上,按照目前的行进速度,已经不太可能提前进入禹城了,李孟之所以这么做,也有些尽人事的味道。
抱着一腔求战之心来到济南府,进入北直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眼睁睁的看着鞑子肆虐,却鞭长莫及,现在堵住鞑子的北归之路上,是自己做些什么的唯一机会,可是这般的动作,胶州营各支兵马分散在各处,等于是分兵去和敌人的大股部队去作战,这等添油的战术,和送死毫无区别。
李孟虽为大将,但这军略和局势判断,确实是有所欠缺。
马队急行,也并不是不休息,不然坐骑非要生生跑死不可,等这两千多人出东昌府境入济南府的时候,太阳已经是过了正午。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晚上应该是能赶到禹城。
附近正好有个小镇子,李孟安排手下去那小镇子上购买些草料和粮食,就地的补充一下,虽说清军在济南府和东昌府都有活动,不过这个小镇子却安然无恙,也算是运气好了。
李孟率领的这些人都是骑马,速度很快,这小镇子的人还没有来得及闪避就发现大军到了跟前,只得是战战兢兢的缩在镇子里面。
好在胶州营军纪森严,虽然要求草料和粮食,但都是按照规矩付钱,而且还比时价要高些,那镇子的人也渐渐的消去了戒心,开始主动出来帮忙作些事情,当然,这举动也是有讨好的意思,谁知道这些大兵会干些什么。
李孟简单的吃了块烤热的面饼,算是解决了午饭,按照亲兵打听来的消息,这镇子上的居民说是前几天见到过鞑子骑兵经过,但并没有对镇子做什么,甚至是连进都没进,让跑出这镇子的居民虚惊一场。
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鞑子骑兵就在前天折返回来,居然也是没对镇子做什么,镇上居民甚至都感觉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了,李孟和王海、陈六听说这事情,也都是惊讶异常,禽兽哪有不嗜血吃肉的,怎么会转性。
在镇子边上简单的休整了下,李孟率领的大队又是踏上了征程,一路扑空的经历,让胶州营的士兵们的情绪都比较沉重低沉,尽管蹄声如雷,却没有什么人说话,大伙都是闷声赶路。
济南府之所以富庶,就是因为济南府平地面积在山东是仅次于兖州府的,可耕种的田地面积大,在这农业时代自然是比其他的府县要强出不少。济南府和东昌府交界的地方也有几座矮山,不过没有连接成片,丝毫不影响视线和行程。
离开那镇子不过十里,正好是要转过一个矮山包的时候,从对面急忙来了一名探马,看那探马的服饰打扮,却是黄平属下的暗探,前排的士兵急忙把人带到了李孟的跟前,那名暗探穿着一身灰布的棉袄,上面全是泥土和血渍,看着很是肮脏。这都不算什么,他肩膀上却插着一根箭,箭杆还露在外面。
这名探子的脸色已经是变得青黑,天气冷是一方面,有这箭伤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被带到李孟跟前的时候,想要下马,身体一动,控制不住平衡,直接朝着地面栽了下去,还好被李孟的亲兵扶住。
“大人,前面有一支鞑子的骑兵,差不多有千人左右,小的在附近窥伺,不小心被他们发现,绕了圈子才甩开后面的追兵,鞑子骑兵的正是朝着这边来,怕是快到了……”
这边话音刚落,就听到前队的士兵大喊:
“前方烟尘,有敌!”
平原之地都是望山跑死马,看着烟尘腾起自然知道对方的人马行军,看到了却还有距离,但还有段时间才能到,尽管这个时间很短
至于为什么判断是敌人,即便是没有这名探子提前报信,也会知道前面那是敌人,因为在济南府这一带,除却胶州营之外的大明官军都是溃散无踪,那里会有什么这么大的声势。
“将军,怎么办!!?”
边上的军官扯着嗓子喊道,李孟看了几眼,回头喝道:
“还能怎么办,打他娘的!”
李孟这句粗话说完,下面的官兵轰然答应,李孟所带的这支部队,虽然大部分人都会骑马,但是马上作战并不是太精通,毕竟那个需要的训练和对要天赋的要求都是比较高,李孟一声令下之后。
大部分官兵都是下马,把坐骑上把兵器拿下来准备迎敌,还是马队的规矩,下马步战的时候,十人有一人牵马稳住。
但此时情况又有不同,把坐骑集中在矮山包的避风处,派了几十个人看守,所有的人都是站在了队伍之中。
本来李孟和身边的几十名贴身亲卫还是骑着马,这也是规矩,一来是居高临下,二来是有什么问题机动也是方便。
不过看着众人都开始准备之后,李孟也是翻身下马拿着一杆长矛走入了队伍当中,王海颇为紧张的低声劝道:
“大人,这战局凶险,还是在马上压阵指挥吧!”
李孟摇摇头也没有解释什么,自顾自的拿着长矛走到了前面几排,从马上下来的士兵们都有些忙乱,路上遇敌,又是凶名昭彰的鞑子骑兵,在这里的官兵差不多都是第一次遇见,而且这一路行军,凡是有鞑子大军经过的地方,都是在说清军如何的强悍,如何的不可战胜,闻名天下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同样给众人极大的震撼。
但队伍中的士兵看着自家的主将李孟拿着长矛走到了第二排的位置,李孟身上穿着板甲,手中的长矛也是专门用朱红色的漆涂过,在枪刺处有很显眼的白色。行走在队伍之中,后排的士兵或许看不到人,但却看得见这根长矛。
自家的主将走到前列,凡是看到这些的士兵都觉得精气神足实了许多。
那些骑兵走的不慢,大家都是在平原之上,鞑子骑兵自然也是看见胶州营的马队,行军打仗,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从行军扬起的烟尘上看出对方队伍的人数多少,这千余人清军骑兵自然能看出对方的人比他们要多不少。可这些鞑子丝毫没有恐惧害怕的意思,反倒是加快了马速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事实上,这些鞑子骑兵目标从东昌府到兖州府一带的人口和牲畜财物,清军大部的目标是济南,在打下济南确定下一步的动向之前。外出的几股兵力都只是为了探察清楚具体的情况。
清军的信心却是越打越强,在北直隶把大明的几万兵马打的溃散,轻松的攻下山东首府济南,所遇到的明军也只有宣大总督卢象升率领的几千兵马难啃些,可依旧是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其余的部队都是望风而逃。
在这些清军士卒眼中,所谓明军不过是一群拿着兵器的农民罢了,所以即便是看着对方人多,也是赶了过来。
胶州营中午休息的那个小镇,这股清军骑兵确实是看到了,之所以没动,不是因为心慈手软,而是没有到时机,当时的任务仅仅是查探虚实,佯动迷惑而已,等所有都尘埃落定,开始搜刮人口牲畜财物,这些村镇自然就不会放过了。
这股鞑子骑兵正是为这个而来的,看着胶州营的烟尘声势,没有觉得对方人多势众要小心行事,反倒是觉得对方人多马多,眼前摆着一块大肥肉,不吃下去实在是对不起自己。
清军骑兵虽然加快马速,可也没有全力的奔驰,还是控制马力,此时的清军士卒,受过军事训练、有过实战经验的士卒比例要远远的高于大明的官兵,这固然是女真全民皆兵的八旗体制使然,也有渔猎民族的先天性优势导致。(渔猎民族在打渔和狩猎活动中,培养了协作和基础的军事技能,这点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确实是先天的劣势。实际上各个朝代皇帝的狩猎活动并不是为了玩乐,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军事训练活动。)
这些鞑子骑兵好整以暇的来到了胶州营的跟前,他们骑马过来的时间,比起胶州营的判断要快了些。
胶州营的阵列刚刚是完成,李孟的亲兵营都是在紧张的装填弹药,用通条压实,看着一百多步停下的鞑子骑兵,还没有装填完弹药的士兵们只能是慌乱的跑到长兵器阵列的后面去,火铳兵在没有弹药发射的情况呆在阵前,那是自寻死路。
停在一百多步外的鞑子骑兵,看见那些朝后面跑的士兵,这情景想必是看得不少,本来看见这伙明军不跑却在原地列阵,心中都是有些忐忑,此刻却都是放心了,原来和从前的是一路货色。
这些鞑子骑兵都能看见不远处的大批骡马,各个眼睛发亮,心想这次可是要发达了,带队的贝子看着那些列阵的胶州营青壮,沉声和身边的两个参领吩咐说道:
“把这伙汉狗打散了,青壮都抓回去,这可是上好的劳力。”
左侧的一名参领嘻嘻笑着奉迎道:
“贝子爷这次运气好,抓了这么多骡马和青壮,在睿亲王那边肯定是得个好彩头,等回到京城,怎么也得进贝勒吧!”
右边的那名参领口齿却不是那么灵便,迟疑着说道:
“这些狗子看着不太对……”
“怕什么,咱们正白旗的巴图鲁,怕这些狗子作甚,列阵,先射后冲!”
居中的贝子在面甲下沉声的说道。
建州女真征乌拉之时,被乌拉设伏,万众围之,建州武将下马步射,见敌阵有隙则上马突之,乌拉军大溃,杀声震天,邻近朝鲜闻之,三日不敢过江,待七日后方渡江收尸。
汉家的中原王朝,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文武百官,对于关外和塞外的那些游牧民族的印象就是弓马精强,“骑射”是也。
不过实际的战斗中,“骑射”确实是有的,但“骑”和“射”是一般是分开的,弓箭这种远程兵器的特性决定了如果发射的时候颠簸,射出去的箭就不会有什么准头,所以开弓射箭的时候,大多是都是步射。
清军的箭头大而且沉,射程虽然不远,但破甲的效用极强,人被射中之后,创口一般都会很大,失去战斗力。
战例中常有某将身中几十箭尚且死战不退的情形,而且不死,不过那种箭往往轻箭,不射中要害,并不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但清军的这种重箭不同,射中之后,创口很大,流血不止,人必须要退出战斗治疗,后果直接就是重伤和死亡。
阵型结合的很紧密的步兵队列,骑兵往往很难撼动,直接冲阵的话伤亡也是很大,所以满清的骑兵骑马到了射程之后,下马射箭,如果敌阵骚乱出现空隙,立刻是上马冲阵,这样的法子对付步兵阵极为的好用。
何况大明那里去找如此纪律严明、勇猛果敢的步卒,这套战术自然是无往而不利,而且鞑子骑兵确实是要比被克扣粮饷的大明步卒强壮许多,在马上砍杀,居高临下,更是具有优势。
胶州营的士卒在列队之前和之间都要有队副和小队矫正排列,对齐方向,然后在前进后退的时候通过鼓点再有一次调整,实际上这个调整队形的过程也是士兵们调整心态,逐渐的鼓起战意的过程。
但这队鞑子骑兵出现的确实是太突然了,以上的调整都是没有做到,士兵们只是依靠着平素的训练,那些在棍棒皮鞭和军纪督导下养成的半本能的反应来站好自己的队列,把手中的长矛或者放平或者斜指。
李孟的亲兵护卫只有几十人跟在身旁,都是拿着长矛站在最前面的几排,而其余的亲兵营士卒则都在给火铳装药,火铳射击相对于长矛兵和斧枪兵来说,是个对操作要求较高的作战技术,李孟所带来的人之中,只有亲卫们和不到两百名士专职的火铳兵能做火铳的射击。可装填完毕的只有一百多人。
那边的清军骑兵,两名参领在那里吆喝指挥,双方相隔一百多步远,自然是听不清楚说什么,不过就算是靠近了,李孟这些山东人也听不懂女真语言。
清军骑兵都是些打老了仗的老兵,上面的头目一安排,对于上面的战术意图执行的很充分。
眼下胶州营的阵型那些散落在前面的火铳兵,和后面正在紧张装填弹药的士兵被清军自动忽视了,那是散兵,在接阵冲过来的骑兵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目前对面这些大明官军值得重视的只有三个大小不同的方阵。
胶州营的士卒李孟所在的方阵有五百人,陈六和王海各领三百人在李孟所领的方阵两边,居中的李孟方阵最大,只要是击破居中的大方队,其余两队则被割开,而且中间的大方阵士兵溃散,两边的方对必乱。
整场全是溃兵,虽然人多,但多是步卒,骑兵追击必然是大胜,尽管看着这些大明官军停在另一边的骡马,这一千多清军从那领兵的贝子到下面的普通旗丁都觉得奇怪,心想这些人完全来得及跑,为什么要在这里死打。
但送上门的好处,总没有放过去的道理,看着明军还在整队,清军骑兵这边已经是摆好了阵势,三十匹马一列,三列为一队,先排出三队,其余的在后面散开等待机会,就看着一名带着皮兜尖顶盔的将佐大喊了一声,右臂猛地挥下。
人的吆喝,马匹的嘶鸣开始嘈杂的响起,清军马队动了……
看看身边的士兵,有的人神色坚定,不过更多的人却有些慌乱,队伍中有些嘈杂和喧哗,鞑子兵凶恶勇悍,纵横无敌的印象已经是多年来深入每个人的印象之中,和那次魏力全凭血勇的短兵相接不同,眼下是千人级别的接战了,紧张,忐忑,就是大部分人心中的情绪,或许还有恐惧。李孟无声的笑了笑,伸手把面甲合上,低声自言自语道:
“此时不能退,那就战吧!”
他猛然提高了声音,大声的喊道:
“听我号令~~~”
三个方队顿时安静下来。
“胶州营,向前!!”
----
老白今天昨天实实在在三更,天可怜见,第一更第二更没有标注,只是第三更写了个三更,今后一定在章节名上标注好,^_^,昨天九千字,今天八千字,老白昨晚码字到十一点半,为了大家的月票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老白的,订阅老白的书,投老白的月票,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http://www.yetianlian.net/yt7848/42534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