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天一早,沐弘跟着慕容冲去中军大帐开会。
晋军船队烧毁后,岸上的晋军主力坚守不出。上庸王提议趁热打铁,发兵攻击晋军营地,却被吴王否决。吴王认为,晋军失去粮草弹药,必然退兵。但此时敌人主力未损,实力尚在,我军发动强攻,只会引得他们拼死反击,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昨天争论了一天,也没有结果。将领们有的支持上庸王,有的支持吴王,分成两派,各有道理。”慕容冲说。
“吴王醒了?他没事吧?”
“吴王恪守职责,不顾身体虚弱,一醒来便入帐议事。”
吴王来了,那么世子也在。一想到又能见到英武帅气的慕容令,沐弘喜上眉梢。
“咦,你这般眉花眼笑为了什么?”慕容冲很诧异。
“这个……吴王心地仁厚,有大将风度。这个……俗话说穷寇莫追,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等晋军撑不住撤退了,我军在后面抄个底,既赶走敌人,又避免了伤亡,乃是上策。我挺吴王。”
慕容冲想了想,点点头:“言之有理,正合吾意。”
一路上,不时有人对着沐弘指指点点,神色敬畏。走进大帐,染干将军、孙盖将军、悉罗腾这些熟悉的将领都围上来,与沐弘握手言欢,祝贺他的成功。不熟悉的将领也在旁边点头微笑。吴王头上包着绷带,特地走下胡床,拉着沐弘的手,多有褒奖。只有上庸王坐在座位上斜睨着眼不予理会。
沐弘一战成名,从无名小卒变成万人瞩目的英雄,颇有点不适应。他脸上堆着笑与众人寒暄,心里并不高兴。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荣耀是由同伴的生命和万千白骨垒成,沉重得让他承受不住。
唯一让他兴奋的是慕容令的注目,他没有围过来,只是站在原地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这一眼胜过千言万语,让沐弘心头鹿撞,浮想联翩。从古到今,帅哥的魅力都是难以抵挡的。
开会的议题仍然是讨论作战方案。上庸王要求即刻出兵,趁敌人遭受重创,军心不稳之际,一举击溃。吴王不同意,前几日的两场大战,燕军死伤惨重,需要修整。如今只需扼守阵地,等待晋军撤退,没必要再去增加伤亡。
上庸王傲然道:“我要出击,自然是有万全的把握。”
众将诧异。那天被火龙弹重创后,燕军只余下三万多兵力,而晋军主力尚有十万之众,真要再打一场硬仗,谁输谁赢很难说。上庸王哪来万全的把握?
吴王说:“愿闻其详。”
上庸王得意地说:“我晚了两天到战场,并非路上耽搁,乃是在京城里做了一项重要安排,派遣散骑侍郎乐嵩前往长安,向秦天王苻坚求救。”
吴王奇道:“一个月前,皇帝已经派过常侍李凤向秦国求援,并未得到答复,再派人走一趟,能有什么改变。”
上庸王说:“求人办事总得给人好处,皇上承诺,若秦王发兵援助,就把虎牢以西的领地割让给秦国作为酬谢。今早我得到情报,秦国大军已经挺进到颖川,带兵的正是名将邓羌。”
沐弘对燕国的地理疆域并不了解,听了上庸王这番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却见众人都皱起眉头,吴王气得脸色发青,责问道:“虎牢以西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有上百万的民众居住在那里,怎么可以随便割让给秦国,壮大秦人实力?”
“事急从权。”上庸王辩解道:“晋军强大,难以取胜,一旦灭国,虎牢以西土地也是保不住的?”
“我在金銮殿上向陛下保证过,定要打败桓温,赶走侵略者。陛下为何不肯相信我,要与那秦国结盟?”
“怎么相信?几个王爷都败在桓温手下,唯独你吴王能赢?这回若不是……”上庸王瞥了沐弘一眼,“若不是天佑大燕,毁了晋军舰队,炸了弹药库,你该如何抵挡,只怕连自己的命都要送在这里。”
吴王叹道:“你这是卖国行径……”
上庸王怒道:“此乃圣裁,你怎敢出言不逊,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这时斥候进帐禀报,发现晋军有撤退的迹象。
上庸王大喜,就要派人与秦军联络。众将听闻也摩拳擦掌,争着请求追击。
吴王认为不可,对众将说:”桓温刚开始撤退,内心一定有提防,安排精锐部队殿后,我军此时攻击,必然不利。不如暂且放缓,等他们跑得精疲力尽,放松了警惕,我军再行进攻,必定取胜。”
上庸王笑道:“吴王受了点伤,成了惊弓之鸟,缩头乌龟。我们只要与邓羌约定时间,与秦军两面夹击,还怕不把桓温的十万大军全部消灭?”
吴王冷冷道:“你通知秦军原地驻扎,不必前进。胜负已分,轮不到他们来捡便宜。”
上庸王怒道:“大好的时机却被你耽搁了。众将可愿跟我一同出击?”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慕容冲淡淡地说:“吴王是皇帝钦命的大都督,持有节杖,统领全军。上庸王身为监军,不可越俎代庖。”
中山王发声,力挺吴王。他年纪虽小,却是皇帝的亲弟弟,份量足够,使得权力的天平倾向吴王。众将这才死心塌地,听从吴王号令,不再理会上庸王。
上庸王大怒,声称要具本上奏,弹劾吴王,拂袖而去。
吴王命众将坚守营寨,不得擅自出兵。
接下来几日,营中无事。吴王命骁骑将军孙盖率领八千精骑,远远尾随在后,时时回报晋军的动静。
沐弘郁郁寡欢,每天坐在营帐外望着天空发呆。
慕容冲说:“等回到京城,我给你请功,让皇帝封你个将军当当。”
“我不要当将军,我也不喜欢打打杀杀。”沐弘拒绝。
“那你想当什么?”慕容冲问,突然想起一事,“对了,我和封枢打的赌赢了,以后你就当太史令吧。”
“太史令?”沐弘心想燕国的官职给得真是随意啊,但他兴意阑珊,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请求道:“这里没什么事了,我想回邺城去。”
“也好,你可能是太累了,回去休息吧。”慕容冲同意,“你回去后向阿姊报个平安,然后去观星台摘了封枢的脑袋。”
慕容冲派了一队金吾卫护送沐弘回京,沐弘把路平一并带上。
路平少了一条右臂,心情抑郁,一路闷闷不乐。沐弘也不想说话,身份的问题纠缠着他,搞得脑瓜子疼,也没得出个结果。
时光的漩涡里泛起一朵小浪花,随即平复,历史的马车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继续行驶。还有一年时间,秦王苻坚就要发动大军把燕国灭了,自己该如何应对?
沐弘早就想投奔秦国,躲避灭国之祸。若此时他离队而去,没人敢拦他,但这一步却跨不出去。他帮助鲜卑人打败晋人(汉人),心里已是纠结,如果再去帮氐族人打鲜卑人,岂不是更加荒唐。他非得把这事想通了,才能决定何去何从。
注: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二卷):温数战不利,粮储复竭,又闻秦兵将至,丙申,焚舟,弃辎重铠仗,自陆道奔还。
http://www.yetianlian.net/yt76670/28763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晋军船队烧毁后,岸上的晋军主力坚守不出。上庸王提议趁热打铁,发兵攻击晋军营地,却被吴王否决。吴王认为,晋军失去粮草弹药,必然退兵。但此时敌人主力未损,实力尚在,我军发动强攻,只会引得他们拼死反击,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昨天争论了一天,也没有结果。将领们有的支持上庸王,有的支持吴王,分成两派,各有道理。”慕容冲说。
“吴王醒了?他没事吧?”
“吴王恪守职责,不顾身体虚弱,一醒来便入帐议事。”
吴王来了,那么世子也在。一想到又能见到英武帅气的慕容令,沐弘喜上眉梢。
“咦,你这般眉花眼笑为了什么?”慕容冲很诧异。
“这个……吴王心地仁厚,有大将风度。这个……俗话说穷寇莫追,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等晋军撑不住撤退了,我军在后面抄个底,既赶走敌人,又避免了伤亡,乃是上策。我挺吴王。”
慕容冲想了想,点点头:“言之有理,正合吾意。”
一路上,不时有人对着沐弘指指点点,神色敬畏。走进大帐,染干将军、孙盖将军、悉罗腾这些熟悉的将领都围上来,与沐弘握手言欢,祝贺他的成功。不熟悉的将领也在旁边点头微笑。吴王头上包着绷带,特地走下胡床,拉着沐弘的手,多有褒奖。只有上庸王坐在座位上斜睨着眼不予理会。
沐弘一战成名,从无名小卒变成万人瞩目的英雄,颇有点不适应。他脸上堆着笑与众人寒暄,心里并不高兴。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荣耀是由同伴的生命和万千白骨垒成,沉重得让他承受不住。
唯一让他兴奋的是慕容令的注目,他没有围过来,只是站在原地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这一眼胜过千言万语,让沐弘心头鹿撞,浮想联翩。从古到今,帅哥的魅力都是难以抵挡的。
开会的议题仍然是讨论作战方案。上庸王要求即刻出兵,趁敌人遭受重创,军心不稳之际,一举击溃。吴王不同意,前几日的两场大战,燕军死伤惨重,需要修整。如今只需扼守阵地,等待晋军撤退,没必要再去增加伤亡。
上庸王傲然道:“我要出击,自然是有万全的把握。”
众将诧异。那天被火龙弹重创后,燕军只余下三万多兵力,而晋军主力尚有十万之众,真要再打一场硬仗,谁输谁赢很难说。上庸王哪来万全的把握?
吴王说:“愿闻其详。”
上庸王得意地说:“我晚了两天到战场,并非路上耽搁,乃是在京城里做了一项重要安排,派遣散骑侍郎乐嵩前往长安,向秦天王苻坚求救。”
吴王奇道:“一个月前,皇帝已经派过常侍李凤向秦国求援,并未得到答复,再派人走一趟,能有什么改变。”
上庸王说:“求人办事总得给人好处,皇上承诺,若秦王发兵援助,就把虎牢以西的领地割让给秦国作为酬谢。今早我得到情报,秦国大军已经挺进到颖川,带兵的正是名将邓羌。”
沐弘对燕国的地理疆域并不了解,听了上庸王这番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却见众人都皱起眉头,吴王气得脸色发青,责问道:“虎牢以西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有上百万的民众居住在那里,怎么可以随便割让给秦国,壮大秦人实力?”
“事急从权。”上庸王辩解道:“晋军强大,难以取胜,一旦灭国,虎牢以西土地也是保不住的?”
“我在金銮殿上向陛下保证过,定要打败桓温,赶走侵略者。陛下为何不肯相信我,要与那秦国结盟?”
“怎么相信?几个王爷都败在桓温手下,唯独你吴王能赢?这回若不是……”上庸王瞥了沐弘一眼,“若不是天佑大燕,毁了晋军舰队,炸了弹药库,你该如何抵挡,只怕连自己的命都要送在这里。”
吴王叹道:“你这是卖国行径……”
上庸王怒道:“此乃圣裁,你怎敢出言不逊,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这时斥候进帐禀报,发现晋军有撤退的迹象。
上庸王大喜,就要派人与秦军联络。众将听闻也摩拳擦掌,争着请求追击。
吴王认为不可,对众将说:”桓温刚开始撤退,内心一定有提防,安排精锐部队殿后,我军此时攻击,必然不利。不如暂且放缓,等他们跑得精疲力尽,放松了警惕,我军再行进攻,必定取胜。”
上庸王笑道:“吴王受了点伤,成了惊弓之鸟,缩头乌龟。我们只要与邓羌约定时间,与秦军两面夹击,还怕不把桓温的十万大军全部消灭?”
吴王冷冷道:“你通知秦军原地驻扎,不必前进。胜负已分,轮不到他们来捡便宜。”
上庸王怒道:“大好的时机却被你耽搁了。众将可愿跟我一同出击?”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慕容冲淡淡地说:“吴王是皇帝钦命的大都督,持有节杖,统领全军。上庸王身为监军,不可越俎代庖。”
中山王发声,力挺吴王。他年纪虽小,却是皇帝的亲弟弟,份量足够,使得权力的天平倾向吴王。众将这才死心塌地,听从吴王号令,不再理会上庸王。
上庸王大怒,声称要具本上奏,弹劾吴王,拂袖而去。
吴王命众将坚守营寨,不得擅自出兵。
接下来几日,营中无事。吴王命骁骑将军孙盖率领八千精骑,远远尾随在后,时时回报晋军的动静。
沐弘郁郁寡欢,每天坐在营帐外望着天空发呆。
慕容冲说:“等回到京城,我给你请功,让皇帝封你个将军当当。”
“我不要当将军,我也不喜欢打打杀杀。”沐弘拒绝。
“那你想当什么?”慕容冲问,突然想起一事,“对了,我和封枢打的赌赢了,以后你就当太史令吧。”
“太史令?”沐弘心想燕国的官职给得真是随意啊,但他兴意阑珊,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请求道:“这里没什么事了,我想回邺城去。”
“也好,你可能是太累了,回去休息吧。”慕容冲同意,“你回去后向阿姊报个平安,然后去观星台摘了封枢的脑袋。”
慕容冲派了一队金吾卫护送沐弘回京,沐弘把路平一并带上。
路平少了一条右臂,心情抑郁,一路闷闷不乐。沐弘也不想说话,身份的问题纠缠着他,搞得脑瓜子疼,也没得出个结果。
时光的漩涡里泛起一朵小浪花,随即平复,历史的马车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继续行驶。还有一年时间,秦王苻坚就要发动大军把燕国灭了,自己该如何应对?
沐弘早就想投奔秦国,躲避灭国之祸。若此时他离队而去,没人敢拦他,但这一步却跨不出去。他帮助鲜卑人打败晋人(汉人),心里已是纠结,如果再去帮氐族人打鲜卑人,岂不是更加荒唐。他非得把这事想通了,才能决定何去何从。
注: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二卷):温数战不利,粮储复竭,又闻秦兵将至,丙申,焚舟,弃辎重铠仗,自陆道奔还。
http://www.yetianlian.net/yt76670/28763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