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通牒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吴三桂并没有入京朝贺。
他派了兄弟吴三辅带着他儿子吴应熊入京朝贡,献上良马百匹并黄金万两,吴三桂表书里说因尼堪等屡屡欲做鱼死网破,他率麾下死战拦截,故无法分身。
其实还是不肯入京,害怕被扣留。
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心存幻想,想要拥兵自重割据关陇。对此,朱以海并不在意,吴三桂的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不过是螳臂挡车。
“吴应熊就留在京师,朕看年纪也不小了,朕的建宁公主贤淑,年纪也与之相彷,朕赐婚于他,招他为驸马都尉,就留在京师,也方便与吴三桂联络。”
总理处。
朱以海对吴三辅直言。
皇帝说的这位建宁公主,其实是鲁藩的一位宗氏女,朱以海的远房堂侄女,父母等都是死于当年清军破兖州之役,还被掳往关外,被厂卫在关外找到并救回,朱以海收养为公主。
吴三辅很恭敬的坐在那里,侄子吴应熊更是头都不敢抬。
皇帝的威严太强。
这可是几年时间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之主,就算是吴三桂也得畏惧臣服。
吴家祖上是徽州人,后迁居扬州,江南徽商,在吴三桂出生后,吴三桂的祖父带着全家迁居辽东,在中后所安家。
吴家不远千里迁居关外,是去做生意赚钱的,他家本就是徽商,从事贩马,借着明清之战,吴家在关外贩马生意做的很好,赚了很多钱。
有钱以后,吴家开始向仕途进军,吴三桂十年时,他父亲吴襄在家族的资助下考中了武举人,这里面当然也有银钱的功劳。
中了武举后,他在李成梁手下当差,发挥特长采购军马,因为慧眼识马,还有经商天赋,所以他采的马又好又便宜,深得辽东总兵李成梁的赞赏,官至千总。
在李成梁病逝后,明军四路进攻,发动萨尔浒大战,结果三路败亡一路溃败,昊襄随军出征,逃了回来,不仅逃回来,半路上还收拢了许多散路军马,因此举,还被论功升为副将。
吴襄发挥商人特长,在元配死后,立马攀附辽东将门,娶了世镇辽东的辽左世勋宿将之家的祖家祖大寿的妹妹做续弦。
当时的祖家久镇辽东,满门皆官,祖大寿是总兵,其弟大乐大成大弼,子侄泽远、泽沛、泽法、泽润等,官职上至总兵,中至副将参将,下至游击、千总,形成了一个辽东鼎盛将门。
祖家还通过联姻,与许多辽东的高级将领结成关系网。
后来祖大寿也娶了吴襄的妹妹,让两家关系更加紧密,正因此,从小在关外长大的吴三桂,条件很好。他祖父带他们迁居关外,经商贩马,攒下一笔很大的家业,有十处庄田,百余家丁,在当时的辽西,实力强劲。
吴襄本来希望吴三桂能够学文,将来考取科举,认为文官更有前途,但在关外长大的吴三桂打小学习骑射,却有大志,认为男儿当奋志云宵,他希望当一个武将,保家卫国,效力朝廷,而且认为武将更有出头之日。
吴襄也舍得下本,请名师教导。
所以吴三桂武艺超群,精通骑射,百步穿杨,十六岁时,便考上了武举人。吴三桂身材魁梧膂力超人,还长的很帅气美丰姿。他还继承了家族的天赋,能说会道善结交,他年纪轻轻就拜了镇守辽东的大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高起潜可是有名的大太监,想当年洪承畴这样赫赫战功的督抚,就因得罪了高起潜,斩杀了高起潜门下的一个千总,结果高就处处为难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又是送礼又是赔罪,这才让高起潜放了他一马。
正是靠高起潜这个干爹,加上辽东将门祖氏,吴三桂十六岁中武举,到二十六岁时,便接替被关宁军在城上坐看孤身出城战死的金国凤,出任了宁远团练总兵这一要职。
都说儒门出将,父子元戎,其实都不过是因为特殊时期,吴家父子会钻营罢了。
当然,除了关系也还得有能力。
吴三桂既有勇也有谋,而且还很有孝名。
吴襄一次带兵外出侦察,被敌军包围,因敌众我寡,祖大寿都在城头选择见死不救。
眼看着吴襄要身首异处,吴三桂急了,他不顾军令,打开城门,只带了自己的二十名家丁杀出城去救父。
本以为这是送死。
可吴三桂一马当先,直冲敌阵,左右厮杀,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在付出鼻子被削一刀的代价后,硬是把父亲从万军之中救出,于是孤军救父,孝闻九边。吴三桂不仅名震九边,还因此上达天听,一举入了皇帝的眼帘,后来高起潜、洪承畴、祖大寿等的联手举荐下,他也才得以二十六岁成为总兵。
朱以海也承认吴三桂很有本事,但这人太油滑,松锦大战、山海关大战,两次大战,吴三桂的表现都看的出来这人的本质,吴家虽然迁去辽东时间不长,但行事作风地道的辽东军头做风,还加上了几分商人本色。
这种人做事太重于利益得失,没有什么坚定信念,总想着地盘、人马,想着本钱,收益。
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就跑,松锦之战时如此,做为八总兵之一,结果跑起来一点不落人后。
李自成北上,崇祯急召他带兵勤王,吴三桂却还非要带上所有宁锦家卷,一路慢腾腾的行军,还边走边讨要饷银等等。得到崇祯加封为平西伯的爵位旨意,仍然故意磨蹭,导致闯军攻陷北京。
在北京攻陷后,他先是接受李自成招抚,可在一番观望后,又迅速转投清军。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说是为父为君报仇,其实都不过是利益的算计罢了。
山海关大战,多尔衮故意在后面坐山观虎斗,吴三桂被迫跟闯军血战,眼看伤亡不断,本钱不保,吴三桂急的几次不顾安全穿越战场跑去请求多尔衮出兵战斗,甚至不惜磕头跪求。
吴三桂最终的降清,其实跟许多辽东将领的降清一样,基本上是必然的,满清向来厚待归附者,尤其是对辽东将领,而顺帝李自成他们虽夺取北京,但他们是农民军,本就被吴三桂等瞧不起,二来他们入京后的那些表现,也更加让吴三桂认定他们成不了事,所以他在北京城破前故意磨蹭,在城破后的左右摇摆,其实都只是在权衡利弊,计算得失罢了,都只是为了保全手上的兵权,以做为政治资本。
只是山海关一战,他还是被多尔衮算计,导致伤亡不小元气大伤。而之后清军入关后,两路南征,几乎是势如破竹的攻灭李自成和南京弘光政权,也让吴三桂只得乖乖顺从。
在朱以海刚起兵之初,其实吴三桂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不是高兴故国崛起,也不是感念旧主之恩,完全只是觉得若是明朝能够在江南站稳脚,那么他这样的贰臣降将,其实就更有生存空间。
毕竟狡兔死,走狗烹。
只是吴三桂也想不到,这朱以海会这么勐,短短几年就收复两京,将鞑子驱出关外,这完全打破了他曾经封镇云南,以及后来想割据关陇的美好幻想。
到现在这个地步,他其实也没多少讨价还价余地,可吴三桂终究年轻,才三十多岁的他,又哪舍得交出陕甘,甚至交出兵权呢?
不到最后一步,总还存几分幻想。
“既然尼堪等拼死顽抗,不如朝廷派兵入关协剿?”朱以海笑着道。
吴三辅赶紧回答,“家兄说关中残破,缺粮少饷,难以供应更多兵马。如今尼堪虽欲鱼死网破,但家兄与关中将士们拼命围困,暂时还能守的住。”
朱以海呵呵一笑。
“朕也不能袖手旁观,既然吴三桂暂不需朝廷出兵援剿,那朝廷便支援些粮草吧,朕派陕甘总督虞大复从汉中前往长安,并从各地调拔钱粮入关中支援。
吴三桂就专心围剿尼堪,负责军事好了,民政税赋这些,便由总督虞大复等文官负责。”
“让他安心打仗,粮草、军饷,朕让虞大复负责兼理。”
朱以海轻飘飘几句话,顺势还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正式要派官进入关中,接管民政税赋事务。
吴三辅无法当面拒绝,他已经拒绝了皇帝出兵入关中的要求,皇帝也收回了,现在再拒绝皇帝派总督去负责行政兼理粮饷,这就说不过去。
本来吴三桂能这个时候让他带儿子来京,也是无奈之举,形势比人强,没有多少本钱了。
特别是山西河北被明军收复后,尼堪他们彻底的被困在蓝武道山里了,现在成了困兽,吴三桂既不愿意跟他们硬拼,甚至想收编他们,但尼堪他们哪愿意。可他们又无处可去,吴三桂也只得守住蓝田关,跟尼堪他们对拼。
“朕再给吴三桂半年时间,若是半年还不能解决尼堪等残军,到时朝廷出兵。”
朱以海定下一个时间表。
也是给吴三桂最后一点考虑的时间,若是半年内,他还不能真正归附,那等待他的不会是好结果。
吴三辅这次入京,又送黄金又送人质,也是还想讨价还价,吴三桂希望皇帝让他带兵去云南,广西也行,他愿意去镇守边疆,其实就是还想要一块独立地盘。
想当一个割据藩镇。
可朱以海怎么可能答应。
想当初李自成招抚吴三桂,开出的条件是给吴襄和吴三桂父子两个侯爵爵位,再赏赐吴三桂黄金一千两,白银一万两,锦缎一千匹,另赏关宁军白银四万两为犒赏,投诚后,再一次补发四个月口粮。
吴三桂向多尔衮投降,提了三个条件。一是要清军打败李自成后,帮忙找崇祯三个儿子,然后让他们在南京重建大明。第二是要求打败李自成后,双方以黄河为界,互不侵犯,其三是希望清军入关后不要侵犯大明陵寝。
其实这三个条件,也暴露了吴三桂的狼子野心,他提的这三个条件,已经是以中原代表自居,所谓在南京拥崇祯之子重建朝廷,就算清廷真的答应,甚至同意划江而治,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吴三桂立崇祯之子为傀儡,成为中原实际控制者,以后图谋篡位。
多尔衮倒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然后转头对他也提了一个条件,让他与部下剃发。
表面理由是中原汉人都是一样的,说打起仗来,到时吴三桂部下和李自成部下都是一样的不好区分。
但真正目的大家心知肚明,最后山海关大战时,多尔衮还故意摆吴三桂一道,故意坐山观虎斗,让吴三桂跟李自成拼的两败俱伤时他才出兵。
此战后,吴三桂的那点算计也就再无用处,实力大伤的他又剃了头发,谁还再把他当成汉人?
此后也只能任由清军驱使。
“朕希望吴三桂能够早日平灭尼堪等,早点凯旋。下半年,朕便会迁都北京,到时朕在北京恭迎他凯旋,朕先加他少保兼太子太保,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等他凯旋还朝,便履任新职。”
不管是吴三桂想去云南,还是广西,甚至是继续镇守关陇,朱以海都已经明确的告诉吴三辅,让他回去转告吴三桂,这不可能。
他若能识时务,那么最好的结果但是回京恩养,当然若是表现的好,将来也可能跟土国宝马国柱等那些降而复归的将领一样仍任要职,但关宁军这支人马,是不可能再维持保留的。
现在皇帝给吴三桂半年时间考虑。
这个问题,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吴三桂若能识时务,仍不失高官厚禄,仍然可以继续做个国公,他麾下的那些关宁军将领,也一样还能维持官爵。
吴三辅叔侄谢恩退下。
“陛下何必对他们如何客气,吴三桂忘恩负义之徒,人人得而诛之。”次辅王之仁直言。
“先礼后兵,若是吴三桂能识时务,也能免一场刀兵之祸,给关中保留几分元气。这些年,乱战太多,自己打自己也没什么意思。”朱以海直言。
“留些力气北伐建虏吧。”
吴三桂这种人确实有罪,但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种,此时他手底下还有五六万人马,逼急了糜烂地方,实在划不来。
“吴三桂能受召入朝吗?”
“吴三桂别看名气挺大,一手大刀使的很好,但这人骨子里却软的很,总是喜欢权衡利弊,这种人缺少血性,如今这般大势下,他既然一再的妥协退让,那就根本站不起来,只要朝廷再施施压,他最后也只能受召入朝,是绝没勇气反叛的。”
骨子里就是个喜欢算计的商人,这种人朱以海根本不担心他不降,只要让他无处可退后,便只能乖乖束手就缚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http://www.yetianlian.net/yt74580/31845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他派了兄弟吴三辅带着他儿子吴应熊入京朝贡,献上良马百匹并黄金万两,吴三桂表书里说因尼堪等屡屡欲做鱼死网破,他率麾下死战拦截,故无法分身。
其实还是不肯入京,害怕被扣留。
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心存幻想,想要拥兵自重割据关陇。对此,朱以海并不在意,吴三桂的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不过是螳臂挡车。
“吴应熊就留在京师,朕看年纪也不小了,朕的建宁公主贤淑,年纪也与之相彷,朕赐婚于他,招他为驸马都尉,就留在京师,也方便与吴三桂联络。”
总理处。
朱以海对吴三辅直言。
皇帝说的这位建宁公主,其实是鲁藩的一位宗氏女,朱以海的远房堂侄女,父母等都是死于当年清军破兖州之役,还被掳往关外,被厂卫在关外找到并救回,朱以海收养为公主。
吴三辅很恭敬的坐在那里,侄子吴应熊更是头都不敢抬。
皇帝的威严太强。
这可是几年时间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之主,就算是吴三桂也得畏惧臣服。
吴家祖上是徽州人,后迁居扬州,江南徽商,在吴三桂出生后,吴三桂的祖父带着全家迁居辽东,在中后所安家。
吴家不远千里迁居关外,是去做生意赚钱的,他家本就是徽商,从事贩马,借着明清之战,吴家在关外贩马生意做的很好,赚了很多钱。
有钱以后,吴家开始向仕途进军,吴三桂十年时,他父亲吴襄在家族的资助下考中了武举人,这里面当然也有银钱的功劳。
中了武举后,他在李成梁手下当差,发挥特长采购军马,因为慧眼识马,还有经商天赋,所以他采的马又好又便宜,深得辽东总兵李成梁的赞赏,官至千总。
在李成梁病逝后,明军四路进攻,发动萨尔浒大战,结果三路败亡一路溃败,昊襄随军出征,逃了回来,不仅逃回来,半路上还收拢了许多散路军马,因此举,还被论功升为副将。
吴襄发挥商人特长,在元配死后,立马攀附辽东将门,娶了世镇辽东的辽左世勋宿将之家的祖家祖大寿的妹妹做续弦。
当时的祖家久镇辽东,满门皆官,祖大寿是总兵,其弟大乐大成大弼,子侄泽远、泽沛、泽法、泽润等,官职上至总兵,中至副将参将,下至游击、千总,形成了一个辽东鼎盛将门。
祖家还通过联姻,与许多辽东的高级将领结成关系网。
后来祖大寿也娶了吴襄的妹妹,让两家关系更加紧密,正因此,从小在关外长大的吴三桂,条件很好。他祖父带他们迁居关外,经商贩马,攒下一笔很大的家业,有十处庄田,百余家丁,在当时的辽西,实力强劲。
吴襄本来希望吴三桂能够学文,将来考取科举,认为文官更有前途,但在关外长大的吴三桂打小学习骑射,却有大志,认为男儿当奋志云宵,他希望当一个武将,保家卫国,效力朝廷,而且认为武将更有出头之日。
吴襄也舍得下本,请名师教导。
所以吴三桂武艺超群,精通骑射,百步穿杨,十六岁时,便考上了武举人。吴三桂身材魁梧膂力超人,还长的很帅气美丰姿。他还继承了家族的天赋,能说会道善结交,他年纪轻轻就拜了镇守辽东的大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高起潜可是有名的大太监,想当年洪承畴这样赫赫战功的督抚,就因得罪了高起潜,斩杀了高起潜门下的一个千总,结果高就处处为难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又是送礼又是赔罪,这才让高起潜放了他一马。
正是靠高起潜这个干爹,加上辽东将门祖氏,吴三桂十六岁中武举,到二十六岁时,便接替被关宁军在城上坐看孤身出城战死的金国凤,出任了宁远团练总兵这一要职。
都说儒门出将,父子元戎,其实都不过是因为特殊时期,吴家父子会钻营罢了。
当然,除了关系也还得有能力。
吴三桂既有勇也有谋,而且还很有孝名。
吴襄一次带兵外出侦察,被敌军包围,因敌众我寡,祖大寿都在城头选择见死不救。
眼看着吴襄要身首异处,吴三桂急了,他不顾军令,打开城门,只带了自己的二十名家丁杀出城去救父。
本以为这是送死。
可吴三桂一马当先,直冲敌阵,左右厮杀,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在付出鼻子被削一刀的代价后,硬是把父亲从万军之中救出,于是孤军救父,孝闻九边。吴三桂不仅名震九边,还因此上达天听,一举入了皇帝的眼帘,后来高起潜、洪承畴、祖大寿等的联手举荐下,他也才得以二十六岁成为总兵。
朱以海也承认吴三桂很有本事,但这人太油滑,松锦大战、山海关大战,两次大战,吴三桂的表现都看的出来这人的本质,吴家虽然迁去辽东时间不长,但行事作风地道的辽东军头做风,还加上了几分商人本色。
这种人做事太重于利益得失,没有什么坚定信念,总想着地盘、人马,想着本钱,收益。
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就跑,松锦之战时如此,做为八总兵之一,结果跑起来一点不落人后。
李自成北上,崇祯急召他带兵勤王,吴三桂却还非要带上所有宁锦家卷,一路慢腾腾的行军,还边走边讨要饷银等等。得到崇祯加封为平西伯的爵位旨意,仍然故意磨蹭,导致闯军攻陷北京。
在北京攻陷后,他先是接受李自成招抚,可在一番观望后,又迅速转投清军。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说是为父为君报仇,其实都不过是利益的算计罢了。
山海关大战,多尔衮故意在后面坐山观虎斗,吴三桂被迫跟闯军血战,眼看伤亡不断,本钱不保,吴三桂急的几次不顾安全穿越战场跑去请求多尔衮出兵战斗,甚至不惜磕头跪求。
吴三桂最终的降清,其实跟许多辽东将领的降清一样,基本上是必然的,满清向来厚待归附者,尤其是对辽东将领,而顺帝李自成他们虽夺取北京,但他们是农民军,本就被吴三桂等瞧不起,二来他们入京后的那些表现,也更加让吴三桂认定他们成不了事,所以他在北京城破前故意磨蹭,在城破后的左右摇摆,其实都只是在权衡利弊,计算得失罢了,都只是为了保全手上的兵权,以做为政治资本。
只是山海关一战,他还是被多尔衮算计,导致伤亡不小元气大伤。而之后清军入关后,两路南征,几乎是势如破竹的攻灭李自成和南京弘光政权,也让吴三桂只得乖乖顺从。
在朱以海刚起兵之初,其实吴三桂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不是高兴故国崛起,也不是感念旧主之恩,完全只是觉得若是明朝能够在江南站稳脚,那么他这样的贰臣降将,其实就更有生存空间。
毕竟狡兔死,走狗烹。
只是吴三桂也想不到,这朱以海会这么勐,短短几年就收复两京,将鞑子驱出关外,这完全打破了他曾经封镇云南,以及后来想割据关陇的美好幻想。
到现在这个地步,他其实也没多少讨价还价余地,可吴三桂终究年轻,才三十多岁的他,又哪舍得交出陕甘,甚至交出兵权呢?
不到最后一步,总还存几分幻想。
“既然尼堪等拼死顽抗,不如朝廷派兵入关协剿?”朱以海笑着道。
吴三辅赶紧回答,“家兄说关中残破,缺粮少饷,难以供应更多兵马。如今尼堪虽欲鱼死网破,但家兄与关中将士们拼命围困,暂时还能守的住。”
朱以海呵呵一笑。
“朕也不能袖手旁观,既然吴三桂暂不需朝廷出兵援剿,那朝廷便支援些粮草吧,朕派陕甘总督虞大复从汉中前往长安,并从各地调拔钱粮入关中支援。
吴三桂就专心围剿尼堪,负责军事好了,民政税赋这些,便由总督虞大复等文官负责。”
“让他安心打仗,粮草、军饷,朕让虞大复负责兼理。”
朱以海轻飘飘几句话,顺势还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正式要派官进入关中,接管民政税赋事务。
吴三辅无法当面拒绝,他已经拒绝了皇帝出兵入关中的要求,皇帝也收回了,现在再拒绝皇帝派总督去负责行政兼理粮饷,这就说不过去。
本来吴三桂能这个时候让他带儿子来京,也是无奈之举,形势比人强,没有多少本钱了。
特别是山西河北被明军收复后,尼堪他们彻底的被困在蓝武道山里了,现在成了困兽,吴三桂既不愿意跟他们硬拼,甚至想收编他们,但尼堪他们哪愿意。可他们又无处可去,吴三桂也只得守住蓝田关,跟尼堪他们对拼。
“朕再给吴三桂半年时间,若是半年还不能解决尼堪等残军,到时朝廷出兵。”
朱以海定下一个时间表。
也是给吴三桂最后一点考虑的时间,若是半年内,他还不能真正归附,那等待他的不会是好结果。
吴三辅这次入京,又送黄金又送人质,也是还想讨价还价,吴三桂希望皇帝让他带兵去云南,广西也行,他愿意去镇守边疆,其实就是还想要一块独立地盘。
想当一个割据藩镇。
可朱以海怎么可能答应。
想当初李自成招抚吴三桂,开出的条件是给吴襄和吴三桂父子两个侯爵爵位,再赏赐吴三桂黄金一千两,白银一万两,锦缎一千匹,另赏关宁军白银四万两为犒赏,投诚后,再一次补发四个月口粮。
吴三桂向多尔衮投降,提了三个条件。一是要清军打败李自成后,帮忙找崇祯三个儿子,然后让他们在南京重建大明。第二是要求打败李自成后,双方以黄河为界,互不侵犯,其三是希望清军入关后不要侵犯大明陵寝。
其实这三个条件,也暴露了吴三桂的狼子野心,他提的这三个条件,已经是以中原代表自居,所谓在南京拥崇祯之子重建朝廷,就算清廷真的答应,甚至同意划江而治,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吴三桂立崇祯之子为傀儡,成为中原实际控制者,以后图谋篡位。
多尔衮倒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然后转头对他也提了一个条件,让他与部下剃发。
表面理由是中原汉人都是一样的,说打起仗来,到时吴三桂部下和李自成部下都是一样的不好区分。
但真正目的大家心知肚明,最后山海关大战时,多尔衮还故意摆吴三桂一道,故意坐山观虎斗,让吴三桂跟李自成拼的两败俱伤时他才出兵。
此战后,吴三桂的那点算计也就再无用处,实力大伤的他又剃了头发,谁还再把他当成汉人?
此后也只能任由清军驱使。
“朕希望吴三桂能够早日平灭尼堪等,早点凯旋。下半年,朕便会迁都北京,到时朕在北京恭迎他凯旋,朕先加他少保兼太子太保,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等他凯旋还朝,便履任新职。”
不管是吴三桂想去云南,还是广西,甚至是继续镇守关陇,朱以海都已经明确的告诉吴三辅,让他回去转告吴三桂,这不可能。
他若能识时务,那么最好的结果但是回京恩养,当然若是表现的好,将来也可能跟土国宝马国柱等那些降而复归的将领一样仍任要职,但关宁军这支人马,是不可能再维持保留的。
现在皇帝给吴三桂半年时间考虑。
这个问题,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吴三桂若能识时务,仍不失高官厚禄,仍然可以继续做个国公,他麾下的那些关宁军将领,也一样还能维持官爵。
吴三辅叔侄谢恩退下。
“陛下何必对他们如何客气,吴三桂忘恩负义之徒,人人得而诛之。”次辅王之仁直言。
“先礼后兵,若是吴三桂能识时务,也能免一场刀兵之祸,给关中保留几分元气。这些年,乱战太多,自己打自己也没什么意思。”朱以海直言。
“留些力气北伐建虏吧。”
吴三桂这种人确实有罪,但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种,此时他手底下还有五六万人马,逼急了糜烂地方,实在划不来。
“吴三桂能受召入朝吗?”
“吴三桂别看名气挺大,一手大刀使的很好,但这人骨子里却软的很,总是喜欢权衡利弊,这种人缺少血性,如今这般大势下,他既然一再的妥协退让,那就根本站不起来,只要朝廷再施施压,他最后也只能受召入朝,是绝没勇气反叛的。”
骨子里就是个喜欢算计的商人,这种人朱以海根本不担心他不降,只要让他无处可退后,便只能乖乖束手就缚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http://www.yetianlian.net/yt74580/31845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