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崇祯大明 > 第五百九十章还看今朝(二)

第五百九十章还看今朝(二)

    转眼就到了崇祯十五年。

    这一年是壬午年。

    万马奔腾,马到成功,就成了几乎一大半人口中的祝福。

    没有了原本历史轨迹当中,清军攻克松山。松山被清军围困已久,崇祯命顺天巡抚杨绳武督师救洪承畴,又派兵部侍郎范志完,皆敛兵不敢出战。副将焦埏赴援,刚出山海关即败。此时全城食尽。副将夏成德乃遣子至清军做人质,与清军相约攻城日期,己为内应。清军至期攻之,城破。巡抚丘民仰及总兵官曹变蛟、王廷臣等皆死。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后二人皆降清。

    也没有了张献忠攻克舒城。舒城无县令,参将孔廷训同编修胡守恒率民共守。后廷训降,乃教敌以车穴城,城穿数处,守恒督民补塞之。张献忠射书令其投降,守恒烧其书于城上。

    只有一卷《徐霞客游记》纂成。

    卷一记述了游浙江的天台山、雁荡山,江南的白岳山、黄山,江西的庐山、福建的九鲤湖、河南的嵩山、陕西的华山、湖广的太和山、山西的五台山等;卷二记述了浙江、湖广、江南;卷三、卷四记述了粤西;卷五至卷九,记述了游滇;卷十为诗文。用日记体,热情讴歌了所到过的名川大山,描绘了各种秀丽的风光;并详尽的观察所至的地貌、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尤其是西南边区的石灰岩形成的倒悬洞顶的钟乳石到耸列洞底的石笋,以及天生桥、落水洞、石林石柱等奇峰异洞,危崖怪石等现象,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而崇祯带着自己的臣子们,一路走,一路看。

    沿途能够作参考的,就只有这一本《徐霞客游记》的手抄本。

    徐霞客当年走过了那些地方,崇祯带着一些大臣们也走过了那些地方,当然,其中有着重要职务的,都是自己回去做事,只派了一个可以代表自己的官吏代替自己,然后写一些见闻,总结之类的东西,传回去。

    其中,崇祯在到了扬州的时候,住的最久,观察的也最仔细。

    没有人看得透彻崇祯心中的想法。

    毕竟“扬州十日”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发生的,崇祯只是在缅怀另外一个时代的先烈。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崇祯心中流淌着这一记述。

    冰冷的历史是没有感觉的,也不会去特意给人们述说什么对错,公正。

    汉人自己把自己的江山给折腾没了。

    自己受到了这样的惩罚,也没有好怪罪的,可苦的还是百姓啊。

    那些上流社会的人,不过是换了一身的皮,继续做着他们醉生梦死的生活。

    清军占领扬州后,纵兵屠掠,十日封刀。

    崇祯觉得,自己只是让这些建奴们,去真真正正的做奴隶了而已,这么一想,心中还觉的自己还很仁慈。

    至于后来的“嘉定三屠”。

    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大屠杀持续了一天,直到尸体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但嘉定城的劫难仍然没有结束。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李成栋又领着军士直杀入城里,把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居民杀个精光,积尸成丘,然后放火焚尸。清军杀得兴起,嘉定又惨遭“二屠”。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移风易俗,这是大清想要断了汉人的一切传承。

    崇祯自认为自己的历史学的不是很好,可不知为和,就是这些东西记得最是牢靠。

    如今,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建奴们几乎全部变成了大明的奴隶。

    崇祯感怀良久。

    这些话他没法说出口,也不用说出口。

    有的事,做了就成。

    至于后来的功过,那就留给后世人去评价了。

    或许他的名声不会很好。

    毕竟,‘圣母’这种职业,从来都不分时代,不分国家和民族。

    只有跟随而来的大臣们一头雾水,完全弄不懂崇祯眼中的悲伤是为哪般,难道是对将来的税收变法,忽然起了怜悯?

    这么一想的话,他们心中也就有了额外的想法。

    一年多的时间,并不足以行走全国。

    即便是现在官道修建的再好,某些地方也已经开通了机械列车,也没有办法迅速的到达目的地。

    于此同时。

    李过很争气,建奴的灭亡也只多延长了一段时间。

    代善是被多尔衮给杀了的,原因只是争风吃醋,代善去后宫中就寝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把送不出去的‘大玉儿’给办了。

    舒坦一晚上。

    却是丢了唯一的一条命。

    只是多尔衮的做法,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乱象再也也止不住,八旗也很快就分崩离析。

    其中最惨的就是满八旗和汉八旗的人。

    ‘忠心’的代价,就是和建奴们一起陪葬,也算是求仁得仁。

    少了被大明的人,送去工程队中干活,从而受尽白眼经历,也算死的干脆利落,而袁崇焕他们,也在这种乱象之中,没有了坚持下去的意义。

    被押送到了关内。

    送去了修建铁路的工程队伍当中,据说当时袁崇焕他们投降的时候,还想着会给自己有点优待的。

    毕竟在建奴的后方,也是出了力的。

    可到底是没有等来朝廷的一纸公文,做错了事,不受到惩罚的时候,是不是就不用操心做对事情了?

    至于杜度,死的就更加的凄惨了。

    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建奴的那些贝勒们,都被自己的奴才割了脑袋,拿到了大明的军队中领功请赏。

    最后的结局,不过是在去往工程队的时候,分配的工作好一点罢了。

    就这,已经让许多人很满意了。

    洪承畴也满足了自己向外扩张的雄心,拿下了鄂尔浑河给崇祯作为贺礼,让搞畜牧业和闹制品行业的人,发了大财。

    另一边的卢象升和刘文秀,也不甘寂寞的做到了让整个吐蕃归属大明,种上了大片的棉花,让整个大明的百姓们,都有了便宜的棉衣和棉被使用。

    凉州将军,是张春来管理,不过年岁大了,也干不了几年了。

    军部已经拟定,让马祥麟来接替。

    而经济也因为大明不断的胜利,在欣欣向荣之中发展,皇上说的那几样税收,只听打雷,见不到雨点。

    也就暂时沉寂了下去。

    大明的方方面面,都在成倍的增长。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崇祯觉得已经没有继续巡视下去的必要了。

    次年,崇祯十六年,二月。

    崇祯回到了京师,也正是这一个月,李过又平定了索伦各部。

    至此,整个黑龙江流域纳入大明王朝版图。

    京师,皇宫之中,朱慈烺作为长子,已经十三岁了。

    一个大小伙子,站在崇祯的身边,看起来有点陌生。

    崇祯本来想的很好,就是把大明的所有事情捋顺,就待在宫里那也不去,可现实就是做不到。

    和最亲近的一些人,总是离多聚少。

    他这个皇帝,有时候都觉得做得没滋没味,还不如真的成为一个暴-君,活的舒坦。

    “父皇安好。”

    崇祯瞧着自己的儿子,小的时候举高高,白自己的儿子尿了自己的一身,可现在儿子大了。

    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长大了,最近功课学的怎么样?”

    崇祯随意的问道。

    试图找的一点熟悉的感觉。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就是,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不询问功课,那就一切都好说,只要问道了功课,立刻就不对劲了。

    朱慈烺也是如此。

    “还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好是多好?”

    崇祯看着朱慈烺,不自然的表情,心中就是一沉。

    怕是这个很好,都水分很多吧。

    “还好就是还好,反正我以后也是要做皇帝的人,需不需要学习,都无所谓,只要会用人就成。”

    朱慈烺努力的做到不以为意的样子,仿佛学习不是多重要的事情。

    “谁给你说的?”

    崇祯眉头一挑,看不出生气的样子。

    朱慈烺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察言观色这种技能他是在自己的母亲身上锻炼出来的,自然也就算不上入门。

    “书上不都这么说嘛?被人将兵,我将将,这有什么不对?”

    听着朱慈烺的振振有词,崇祯一时无语。

    “你知道自己手下的人,说的那一句话是真的,那一句话是假的?不学东西,你能知道谁贪了国库的钱财?谁在欺上瞒下?”

    崇祯不讲大道理,这个年纪的孩子,叛逆是一定的。

    打骂,甚至于惩罚,都不起任何的一点作用。

    “父皇,给你一天到晚的游山玩水,也而不一样把国家治理好了?不是有外面的那些大臣吗?难道他们就做不好事?”

    瞧着一通大道理讲出来的儿子。

    崇祯就体会到了,自己小的时候,父亲面对自己的无奈样子。

    转换话题,转换的飞快,说明脑子还好用,知道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讨论下去。

    另一旁的周皇后想要上前说上几句,却被张嫣给拦了下来。

    低声在耳边说道:“别去,皇上在传授太子做皇帝的本事呢。”

    崇祯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直到这一刻他才清楚的认识到,这种熟悉的感觉,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

    “跟我来吧。”

    崇祯背着手,往自己的御书房走去。

    朱慈烺迟疑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们一眼,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眼神,也跟了上去。

    御书房内。

    崇祯站在了大明的山河图面前。

    眼中看着地图,心中却想着的是自己的儿子,往后大明江山,就是要交给自己的后代的,现在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时间。

    不好好的教育一下,怕是江山难守。

    听到朱慈烺进屋的脚步声。

    崇祯指了指地图道:“这个江山往后就是你的,你觉得自己有没有把握,可以治理的好?”

    问的很笼统。

    治理好天下的标准,从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此一时彼一时。

    不外乎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若是理想太过远大,自己的能力又不足,这个才是灾难。

    御书房朱慈烺进来过很多次。

    这一张地图,他也看到过你很多次,可从来都没有像这一次一样,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了他的身上。

    到底是个小孩子。

    迟疑了好一会,都没有办法回答,自己有没有把握。

    这个不是读书识字。

    骗一骗人也就过去了。

    治理天下,最骗不得的就是自己,着正如种庄稼一样,自己偷懒了,或者不会中庄稼,地里长得就是草,迟早饿死自己。

    “好好的想一想这些,对了,你看史书,也知道太祖皇帝给皇太子铺路的事情,被长满刺的树枝给剃掉了刺,这一点我做不到,你也不要想着舒舒服服的能够坐稳皇帝的位子。”

    崇祯很明确的说出了一些很隐秘的事情。

    就是要让朱慈烺明白,皇帝只是一份职业,做的好的,千秋万代,做的不好那么就一命呜呼。

    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做皇帝是不需要多少的才学,太祖皇帝,开局一个碗,最多腰里缠着一根草绳,手里杵着一根木棍,可大明的天下,就这么给打下来了,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再也只有这么一位,可太祖皇帝也一样是勤奋好学,这一点翻开史书你就可以看到。”

    在崇祯这么形容朱元璋的时候,不知为何朱慈烺就是想笑。

    可憋着笑的时候,憋着憋着就笑不出来了。

    事实如此,容不得人辩驳。

    做皇帝要有天赋,这一点不假,可也一定要有很厚的学识才行,知人善用真的那么容易?

    (本章完)

    乐文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318563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