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只识弯弓射大雕(一)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每一个朝代出现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吏治问题。
只有解决好了官吏,自然也就解决了几乎所有的矛盾。
崇祯坐在皇位上的时间越久,心中就越是清楚这一点,他只是换了两朝已经腐败的无可救药的大臣。
然后换汤不换药的,弄出了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懂的制度,然后整个大明就开始起飞了。
这一点,他有所预料。
本以为要用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来让大明强大起来,让自己闲下来。
未曾想到的就是,只有刚开始困难的让他找不到多少有用的办法,只能掀了桌子重新开始。
再后来,就很容易了。
没有多少人,拉着他的衣袖说:这不能干,那不能干。
无论是变法的力度有多大,只要自己的一直不动摇,都可以顺利的推广下去,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查那一个环节的人。
没有法外开恩。
也没有法不制众。
无论是谁,涉及到了多少人,都严格的按照大明律来办。
一年过来,建奴就没有了实力来和大明打消耗,两年之后差距就更大,虽然大明一直都在防守,可比较神奇的就是,建奴反而是最难受的一群人。
接下来,大明就开始大杀四方了。
说起来,是没有啥稀奇的地方,什么谋略,什么计划。
崇祯不认为自己施展的有多么的精妙,权术斗争,也没有使用过多少,就是有时候,心中看那个大臣,都疑神疑鬼的,仿佛这个人不可靠一样。
只有此刻,面对秦良玉的时候,不知为何,崇祯的心情最是轻松,也愿意明确的,真心实意的说一点,自己的身份,本就很难说出来的话。
秦良玉见到崇祯的机会并不多。
她自己完全想不明白,皇上为何会对她很特殊,如今更是明确了,副部长的职位其中还没有被旁人发现的权利。
整个大明,就像王冲的上将军一样,是独一档的存在。
“老身已经老了,当不得皇上这么看重。”
秦良玉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可面对崇祯给出的这种好处,还是心中有点诚惶诚恐。
用皇上经常说的话:免费的总是最贵的。
而寸功为立,就拿到了别人奋斗了许久都没有拿到的职位,谁知道后面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等着自己。
她还知道,按照供给来说,袁可立的功绩可是要比她大得多,尽管年纪也已经很大了,可一个副部长的职位,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是不清楚,皇上为何不提拔袁可立。
偏偏看中了她。
若是她还很年轻的的,这些事情还能想得通。
不怪秦良玉多想。
只因大明的皇帝,总是或多或少的,有着一些莫名奇妙的特殊嗜好。
走在旁边的崇祯,忽然回头,刚好看到了秦良玉眼中的那一丝奇怪的眼神,他就是再不聪明,也恍然感受到了什么一般。
心中暗骂自己的祖辈们,都干的什么事。
现在他这个受害者,什么都还没有做呢,就开始被人误会了。
“这么说吧,朕敬重马千乘的为人,马家世代忠良,马夫人现在也是军功昭重,旁人不知,朕还是知道的,所以请放宽心,军部副部长职位,还真就非你莫属了。”
崇祯快刀斩乱麻,从马千乘说起。
可以让秦良玉理解为,朝廷给他的这个职位,就是为了弥补马千乘被冤枉,病逝的这种错误。
秦良玉一时无法,也只能应承下。
不过心中却在想着,是不是皇上要用这种办法,收回马家世代相传的石柱宣慰使?
以现在,大明强大的军力,也不是不可以做到。
“听说马家有麒麟子,朕还没有见过,什么时候,也来京师一趟让朕好好的看看。”
崇祯说的是马祥麟。
在蜀中的锦衣卫们传来的消息,可是说此人勇力绝伦,英武潇洒,能文善书,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
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
这个可是很了不起的称号。
若没有真本事,还真就担当不起这样的称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马祥麟的结局不是很好。
1642年马祥麟坚守襄阳,城破后殉国。死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
而那一年正是崇祯十五年。
崇祯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吊死了,马祥麟也因此而以身殉国。
不过现如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马祥麟自然也就没有了施展能力的地方。
“承蒙皇上看中,现在小儿还在蜀中做着石柱宣慰使,一刻都不敢轻易的离开。”
接着,秦良玉就说了一些蜀中的局势。
没有了张献忠先后在蜀中境内作乱,可依然有土司奢崇明在背后不断的反叛。
奢崇明祖辈得到朝廷封赠,世袭永宁宣抚司职,手中握有勇敢善战的彝兵,万历十四年(1586年)奢崇明袭职四川土司永宁(治所在今四川省叙永西南、辖境相当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地)宣抚使。
云贵当地百姓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生活苦不堪言,然而当地土司也压榨百姓,百姓无一不愤怒。足见当时不仅平民受到官僚压迫,甚至土司也备受流官“脧削”。奢崇明与其子奢寅等人也有所怨恨,因而产生了叛明之心。
这些都是崇祯后来,才让锦衣卫收集来的清白中得出来的结论。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才给了秦良玉这么大的权利。
狗改不了吃屎,官员也改不了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的作风,这都是病在根子上了。
永远也不可能治好的。
只能在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遍官场上那些蛀虫,从而保证大明官场上的干净。
“最新的军情上说,奢崇明已经被李仕奇和马祥麟,在红土川捉住了,现在现在正打算押解送到京师,这一场奢崇明之战可是迁延绵长。”
原本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一场战役,崇祯是不是知道的。
可现在的这一场战役,时间间隔之久,崇祯只要听到,心中都是一惊。
之前一直顾不上蜀中的战事,只能眼睁睁的隔岸观火,他的军队根本就掉不过去,当然也存了消耗一些当地土司的想法。
算是崇祯为数不多,提前布局蜀中的办法。
这一次能够顺利的取胜,就是靠了秦良玉带回去的五百支火枪。
虽然是大明第一代的火枪,却也不是一般的队伍抵挡的了得,也就蜀中多山,寻找人的时间,都要比战斗的时间多。
如若不然,这场战役,早就应该结束了。
从天启元年(1621),一直叛乱到现在,算一算,差不多已经有了十几年了。
其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简直不要太多。
地头蛇的危害,还真就是不比过江龙差多少。
“若不是最后安邦彦(彝族)插入进来,奢崇明父子早就在几年前被灭掉了。”
说起这件事,秦良玉现在也是心有余悸,最危险的时候,还是建奴攻进京师脚下的那一段时间。
她进京勤王的时候,可是带走了不少的人马。
虽然最后没有用到,可在回去的时候,却又遇到了一场小规模的地震,若不是崇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给了不少当时工厂生产的特产。
还给而来五百支火枪,哪怕是赶回去之后,蜀中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大明四面楚歌,天灾人祸,蜀中又距离太远,兵力鞭长莫及。
一时半会还真就,没有了办法。
也就在后期,大明给出的物资援助,还算不错。
“嗯,这一点朕还是相信的,给朕说说那个朱燮元,朕记得他在前两年就已经病逝了,当时也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
崇祯得给此人一个好点的谥号。
之前没给,就是反贼还没有剿灭完毕。
朱燮元(1566年-1638年5月7日),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街道白洋村)人。
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后为奉养父母而弃官家居十年,其后被起复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年),受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征讨“奢安之乱”,直到死在了平息叛乱的路上。
说此人没本事吧。
还算有点功绩,可要说有本事吧。
却平息叛乱,用时最久。
崇祯没有见过此人,就是上一次进京勤王里面,也没有这个人派出来一支队伍。
忠心与否。
还真就看不出来。
“朱大人是个能做大事的,只是蜀中的土司太多,有许多事情本就没有办法处理的很干净,所以······”
秦良玉的意思就是,剿灭奢崇明,朱燮元是有心无力。
崇祯也知道当时的官吏们都是一群什么货色,此时想来,是不是他对于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人,苛刻了一些?
崇祯忽然想到,看到的一卷卷宗。
上面写道:万历二十年(1592年),朱燮元登进士第,被授官大理评事。当时山西豪绅刘申等横行乡里,“死者枕藉”。既而事发,此案系狱十年不决。朱燮元受理此案,不为权贵所请,详细调查之后定案断决,平反者达到三百余人。
能够不畏权贵,似乎也就被当时的主流官吏们不待见。
毕竟权贵们,可都是当时主流官吏们的衣食父母,多少的银子,不都是从这些人身上发财的吗?
把所有的不法权贵没给干掉了。
这就是在断了当时不少人的财路啊。
另有: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燮元出任苏州知府。苏州财赋甲天下,邑县、府吏多有漏弊。乃于府库中编列各县之名,但凡乡邑的赋输送到的,就令该县官入库,自行封识此赋。等到支解进京后,再让某位官员亲自开验,全程不让府吏插手。属邑中自此也没有了借漏耗之名滥取民财的情况。
这个也是在断某些人的财路。
没了上下其手的机会,自然也就拿不到更多的银子。
难怪被发配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平乱事宜。
而且一干任劳任怨几十年,还没有办法得到多少来自大明的帮助,或许其中拖后腿的人还有不少吧。
“哎···朕心中有数了。”
由不得崇祯不叹息。
实在是,大明的能臣多得是,可就是不被某些拉帮结派的人待见,反而多方面打压。
要不然大明在他接手的时候,会是那种鬼模样。
要兵没兵,要钱没钱。
好不容易抄家弄出来了一点,自己才离开了京师一段时间,人家就能够给你花的一干二净。
出京师,就能够给你少一半。
历史上这种奇葩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多少,偏偏在自己还遇上了。
不得不说,当时的大明,已经烂到了根子上。
不推到重来,怕是只能个某些人耍嘴皮子。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自然也就唤醒不起来一群没有道德的人。
大道理是人家口中的利器。
崇祯要是真的讲道理的话,怕是自己能够被唾沫星淹死,好在在一开始的时候,崇祯就只当自己是个吉祥物,每次上朝,只说一句‘平身’。
若不是这样的话,后来的那些朝中大臣们,似乎也不会大意的被自己连桌子都掀了,好没有反应过来。
“小顺子。”
走着走着,崇祯忽然喊了一声。
小顺子自然就是高宇顺高公公了。
“皇上,小的在。”
奴才已经成过去了,现在的太监,只能说一句小的。
“记一下,蔺酋窃发,使其得破成都,据蜀为窟穴;顺流而下,岂止黔、楚中祸哉!朱少师既以辑瑞就道,有叱驭去尔;乃旋车受事,死守睢阳,不独完城,复得歼渠。是犹剌猬以身为肉,入虎口而反食之者也。功之在蜀,伏波、武侯以后,得公而三之矣。乃天启之季,政在妇寺;少师宁失侯封,而决不归功帷幄。其孤忠大节,不更压倒时辈也哉!”
崇祯一口气说道这里,稍等片刻,接着严肃的说道:“谥‘忠定’”
这是一个很高的赞誉了。
原本的历史上,初谥“襄毅”,后来才改谥“忠定”。
而现在,就在一开始就定为了“忠定”。
(本章完)
乐文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31768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只有解决好了官吏,自然也就解决了几乎所有的矛盾。
崇祯坐在皇位上的时间越久,心中就越是清楚这一点,他只是换了两朝已经腐败的无可救药的大臣。
然后换汤不换药的,弄出了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懂的制度,然后整个大明就开始起飞了。
这一点,他有所预料。
本以为要用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来让大明强大起来,让自己闲下来。
未曾想到的就是,只有刚开始困难的让他找不到多少有用的办法,只能掀了桌子重新开始。
再后来,就很容易了。
没有多少人,拉着他的衣袖说:这不能干,那不能干。
无论是变法的力度有多大,只要自己的一直不动摇,都可以顺利的推广下去,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查那一个环节的人。
没有法外开恩。
也没有法不制众。
无论是谁,涉及到了多少人,都严格的按照大明律来办。
一年过来,建奴就没有了实力来和大明打消耗,两年之后差距就更大,虽然大明一直都在防守,可比较神奇的就是,建奴反而是最难受的一群人。
接下来,大明就开始大杀四方了。
说起来,是没有啥稀奇的地方,什么谋略,什么计划。
崇祯不认为自己施展的有多么的精妙,权术斗争,也没有使用过多少,就是有时候,心中看那个大臣,都疑神疑鬼的,仿佛这个人不可靠一样。
只有此刻,面对秦良玉的时候,不知为何,崇祯的心情最是轻松,也愿意明确的,真心实意的说一点,自己的身份,本就很难说出来的话。
秦良玉见到崇祯的机会并不多。
她自己完全想不明白,皇上为何会对她很特殊,如今更是明确了,副部长的职位其中还没有被旁人发现的权利。
整个大明,就像王冲的上将军一样,是独一档的存在。
“老身已经老了,当不得皇上这么看重。”
秦良玉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可面对崇祯给出的这种好处,还是心中有点诚惶诚恐。
用皇上经常说的话:免费的总是最贵的。
而寸功为立,就拿到了别人奋斗了许久都没有拿到的职位,谁知道后面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等着自己。
她还知道,按照供给来说,袁可立的功绩可是要比她大得多,尽管年纪也已经很大了,可一个副部长的职位,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是不清楚,皇上为何不提拔袁可立。
偏偏看中了她。
若是她还很年轻的的,这些事情还能想得通。
不怪秦良玉多想。
只因大明的皇帝,总是或多或少的,有着一些莫名奇妙的特殊嗜好。
走在旁边的崇祯,忽然回头,刚好看到了秦良玉眼中的那一丝奇怪的眼神,他就是再不聪明,也恍然感受到了什么一般。
心中暗骂自己的祖辈们,都干的什么事。
现在他这个受害者,什么都还没有做呢,就开始被人误会了。
“这么说吧,朕敬重马千乘的为人,马家世代忠良,马夫人现在也是军功昭重,旁人不知,朕还是知道的,所以请放宽心,军部副部长职位,还真就非你莫属了。”
崇祯快刀斩乱麻,从马千乘说起。
可以让秦良玉理解为,朝廷给他的这个职位,就是为了弥补马千乘被冤枉,病逝的这种错误。
秦良玉一时无法,也只能应承下。
不过心中却在想着,是不是皇上要用这种办法,收回马家世代相传的石柱宣慰使?
以现在,大明强大的军力,也不是不可以做到。
“听说马家有麒麟子,朕还没有见过,什么时候,也来京师一趟让朕好好的看看。”
崇祯说的是马祥麟。
在蜀中的锦衣卫们传来的消息,可是说此人勇力绝伦,英武潇洒,能文善书,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
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
这个可是很了不起的称号。
若没有真本事,还真就担当不起这样的称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马祥麟的结局不是很好。
1642年马祥麟坚守襄阳,城破后殉国。死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
而那一年正是崇祯十五年。
崇祯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吊死了,马祥麟也因此而以身殉国。
不过现如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马祥麟自然也就没有了施展能力的地方。
“承蒙皇上看中,现在小儿还在蜀中做着石柱宣慰使,一刻都不敢轻易的离开。”
接着,秦良玉就说了一些蜀中的局势。
没有了张献忠先后在蜀中境内作乱,可依然有土司奢崇明在背后不断的反叛。
奢崇明祖辈得到朝廷封赠,世袭永宁宣抚司职,手中握有勇敢善战的彝兵,万历十四年(1586年)奢崇明袭职四川土司永宁(治所在今四川省叙永西南、辖境相当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地)宣抚使。
云贵当地百姓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生活苦不堪言,然而当地土司也压榨百姓,百姓无一不愤怒。足见当时不仅平民受到官僚压迫,甚至土司也备受流官“脧削”。奢崇明与其子奢寅等人也有所怨恨,因而产生了叛明之心。
这些都是崇祯后来,才让锦衣卫收集来的清白中得出来的结论。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才给了秦良玉这么大的权利。
狗改不了吃屎,官员也改不了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的作风,这都是病在根子上了。
永远也不可能治好的。
只能在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遍官场上那些蛀虫,从而保证大明官场上的干净。
“最新的军情上说,奢崇明已经被李仕奇和马祥麟,在红土川捉住了,现在现在正打算押解送到京师,这一场奢崇明之战可是迁延绵长。”
原本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一场战役,崇祯是不是知道的。
可现在的这一场战役,时间间隔之久,崇祯只要听到,心中都是一惊。
之前一直顾不上蜀中的战事,只能眼睁睁的隔岸观火,他的军队根本就掉不过去,当然也存了消耗一些当地土司的想法。
算是崇祯为数不多,提前布局蜀中的办法。
这一次能够顺利的取胜,就是靠了秦良玉带回去的五百支火枪。
虽然是大明第一代的火枪,却也不是一般的队伍抵挡的了得,也就蜀中多山,寻找人的时间,都要比战斗的时间多。
如若不然,这场战役,早就应该结束了。
从天启元年(1621),一直叛乱到现在,算一算,差不多已经有了十几年了。
其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简直不要太多。
地头蛇的危害,还真就是不比过江龙差多少。
“若不是最后安邦彦(彝族)插入进来,奢崇明父子早就在几年前被灭掉了。”
说起这件事,秦良玉现在也是心有余悸,最危险的时候,还是建奴攻进京师脚下的那一段时间。
她进京勤王的时候,可是带走了不少的人马。
虽然最后没有用到,可在回去的时候,却又遇到了一场小规模的地震,若不是崇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给了不少当时工厂生产的特产。
还给而来五百支火枪,哪怕是赶回去之后,蜀中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大明四面楚歌,天灾人祸,蜀中又距离太远,兵力鞭长莫及。
一时半会还真就,没有了办法。
也就在后期,大明给出的物资援助,还算不错。
“嗯,这一点朕还是相信的,给朕说说那个朱燮元,朕记得他在前两年就已经病逝了,当时也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
崇祯得给此人一个好点的谥号。
之前没给,就是反贼还没有剿灭完毕。
朱燮元(1566年-1638年5月7日),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街道白洋村)人。
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后为奉养父母而弃官家居十年,其后被起复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年),受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征讨“奢安之乱”,直到死在了平息叛乱的路上。
说此人没本事吧。
还算有点功绩,可要说有本事吧。
却平息叛乱,用时最久。
崇祯没有见过此人,就是上一次进京勤王里面,也没有这个人派出来一支队伍。
忠心与否。
还真就看不出来。
“朱大人是个能做大事的,只是蜀中的土司太多,有许多事情本就没有办法处理的很干净,所以······”
秦良玉的意思就是,剿灭奢崇明,朱燮元是有心无力。
崇祯也知道当时的官吏们都是一群什么货色,此时想来,是不是他对于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人,苛刻了一些?
崇祯忽然想到,看到的一卷卷宗。
上面写道:万历二十年(1592年),朱燮元登进士第,被授官大理评事。当时山西豪绅刘申等横行乡里,“死者枕藉”。既而事发,此案系狱十年不决。朱燮元受理此案,不为权贵所请,详细调查之后定案断决,平反者达到三百余人。
能够不畏权贵,似乎也就被当时的主流官吏们不待见。
毕竟权贵们,可都是当时主流官吏们的衣食父母,多少的银子,不都是从这些人身上发财的吗?
把所有的不法权贵没给干掉了。
这就是在断了当时不少人的财路啊。
另有: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燮元出任苏州知府。苏州财赋甲天下,邑县、府吏多有漏弊。乃于府库中编列各县之名,但凡乡邑的赋输送到的,就令该县官入库,自行封识此赋。等到支解进京后,再让某位官员亲自开验,全程不让府吏插手。属邑中自此也没有了借漏耗之名滥取民财的情况。
这个也是在断某些人的财路。
没了上下其手的机会,自然也就拿不到更多的银子。
难怪被发配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平乱事宜。
而且一干任劳任怨几十年,还没有办法得到多少来自大明的帮助,或许其中拖后腿的人还有不少吧。
“哎···朕心中有数了。”
由不得崇祯不叹息。
实在是,大明的能臣多得是,可就是不被某些拉帮结派的人待见,反而多方面打压。
要不然大明在他接手的时候,会是那种鬼模样。
要兵没兵,要钱没钱。
好不容易抄家弄出来了一点,自己才离开了京师一段时间,人家就能够给你花的一干二净。
出京师,就能够给你少一半。
历史上这种奇葩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多少,偏偏在自己还遇上了。
不得不说,当时的大明,已经烂到了根子上。
不推到重来,怕是只能个某些人耍嘴皮子。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自然也就唤醒不起来一群没有道德的人。
大道理是人家口中的利器。
崇祯要是真的讲道理的话,怕是自己能够被唾沫星淹死,好在在一开始的时候,崇祯就只当自己是个吉祥物,每次上朝,只说一句‘平身’。
若不是这样的话,后来的那些朝中大臣们,似乎也不会大意的被自己连桌子都掀了,好没有反应过来。
“小顺子。”
走着走着,崇祯忽然喊了一声。
小顺子自然就是高宇顺高公公了。
“皇上,小的在。”
奴才已经成过去了,现在的太监,只能说一句小的。
“记一下,蔺酋窃发,使其得破成都,据蜀为窟穴;顺流而下,岂止黔、楚中祸哉!朱少师既以辑瑞就道,有叱驭去尔;乃旋车受事,死守睢阳,不独完城,复得歼渠。是犹剌猬以身为肉,入虎口而反食之者也。功之在蜀,伏波、武侯以后,得公而三之矣。乃天启之季,政在妇寺;少师宁失侯封,而决不归功帷幄。其孤忠大节,不更压倒时辈也哉!”
崇祯一口气说道这里,稍等片刻,接着严肃的说道:“谥‘忠定’”
这是一个很高的赞誉了。
原本的历史上,初谥“襄毅”,后来才改谥“忠定”。
而现在,就在一开始就定为了“忠定”。
(本章完)
乐文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31768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