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故潮信盈虚因月(二)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盛京萧瑟。
八月底,刚刚入秋,就已经看到了枯叶遍地,寒风呼啸。
然而,明明是烈日当头。
骑兵沉默的行走在盛京范围的土地上。
每一个小村庄,每一个已经荒废了的小镇,都有人躲在屋子里,看着滚滚烟尘过着的队伍。
仿佛他们只要躲起来,就一定能够避得开兵灾。
事实上,也只有这一次给避开了,以前从来都是一场场的惨剧发生,然后又被遗忘在某个不愿意回想的角落。
跑在最前面的一队骑兵,加快速度的向着盛京的西门方向飞奔而去。
西门外。
一早接到消息的杜度,摆开了迎接的阵势。
此前,他们是不懂得如何做出盛大欢迎的场面,也就从京师带回来的一些大明的叛臣,做别的不行,做这种面子工程,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熟练。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牛角号“呜呜”的响彻云霄,好在此地没有编钟之类的乐器,呀不然黄立极,施凤来他们绝对会弄得更加威严肃穆。
而这些花活,是一直生活在沈阳,现在盛京的范文程,宁完我他们所不了解的。
正统的大明礼节,大明礼器,大清没有。
只用了一点简单的乐器,立刻就让迎接队伍上了一个档次。
杜度很满意,就是花费大了一点。
从西门的城门口开始往外,三丈之内都是铺着红地毯,鲜花没有,本来温体仁他们是想要放弃的。
可后来杜度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没有鲜花,他们还有绿色的树叶啊。
有了颜色便成,至于应不应景,根本就不用旁人来说。
皇太极面上的神色,就很能说明一切。
归来的队伍们不但皇太极满意,所有跟着出去的贝勒们都很满意,仿佛这样的一场盛大欢迎仪式。
才配得上他们“得胜而归”的英勇形象。
城头上。
皇太极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额尔德尼琪琪格,正一手拉着着她的长女女儿固伦温庄长公主,另一只手抱着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
一个已经六岁了,另一个也才刚刚三岁。
“皇后额涅,哪一位是我的汗阿玛?”
六岁的长公主固伦温庄,踮起脚从城垛的口子上,向下望去,身边伺候着的嬷嬷时刻就在盯着,以免出现任何的意外。
“最前面,最英武,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那个就是。”
额尔德尼琪琪格指着骑在马背上的皇太极说道。
一旁的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小心的看了额尔德尼琪琪格一眼,自己明明年纪比她大六岁。
却由于最晚被皇太极收入宫中,到现在都还没有子嗣。
难免羡慕额尔德尼琪琪格有两个女儿陪着。
而她没有看到的则是身后的豪格、洛格、敖汉固伦公主看向皇太极的热切眼神,还有看向皇后额尔德尼琪琪格的仇视。
似乎当年他们的母亲继妃,不在受皇太极宠爱,就是因为如今皇后夺走了皇太极的所有宠爱。
在更隐秘的地方,就连布木布泰都嫉恨上了。
而继妃则是乌喇贝勒博克多之女,阿巴亥堂姑母,所以说皇太极的一家子关系当真乱的可以。
若是一个外人,懂得礼法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之间的关系。
野蛮,并且毫无羞耻之意,反而更多的是沾沾自喜。
能够被收入自己的后宫,那就是战利品,管她是谁用过的呢?
“汗阿玛,汗阿玛,我有汗阿玛,看谁还敢欺负我。”
已经六岁的长公主固伦温庄,天真的看着走在最前面的皇太极,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会怎样。
不过是自己父亲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最后被指配博尔济吉特氏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孔国洛额哲为额驸。
只活了三十九年,人就没了。
当然此时的林丹汗已经被大明打得灰飞烟灭,想要嫁人,估计得好好的找一个符合身份的才行。
听到公主的叫嚣,豪格、洛格、敖汉固伦公主三人的眼神更加阴郁。
欺负她的人还能有谁?
除了自己的几个姐姐哥哥,谁胆子大的不要命了,敢向宫主动手?
城门口的皇太极,也看到了一身盛装打扮的两位皇后,连日操劳的一场征战,虽然一败涂地,可回到了集中,还能够有两个女人记挂着他。
早就无情的心中,还是不由的升起了一丝暖意。
在经过杜度身旁的时候,皇太极低声道:“有心了。”
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即就策马进入了盛京。
盛京的城头,唯二的两门火炮,也已经丢在了马兰峪的关口出,成了一堆废铁。
皇太极只扫了一眼,就不再多加关注。
没有质量上成的铁器,没有技术优秀的铸炮工匠,他们的大清,暂时也只能用弓箭来对付火枪。
迎接仪式上面,没有任何一位汉人前来。
全部都被要求守在屋子里,那也不要去,这是为了皇太极他们一行让人的安全着想。
在这种他们都知道失败了的关键时刻,谁也不确定那些汉八旗的人,心中还会不会对大清忠诚。
防范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毕竟,忠诚是从外面看不出来的。
在一些人总觉得,狄夷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入狄夷者,狄夷之!
却不知在狄夷的眼中,说这话,还这样做的几乎都是蠢货,只要给了狄夷一朝得势的机会,那么华夏危矣则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被称作为“两脚羊”,以后被称之为“奴隶”或者说是“奴才”也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这,人家狄夷还认为是在赏赐。
这你找谁说理去?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盛京。
萧瑟的盛京迅速的仿佛被注入了一片生机,街道两旁,鹿哨、龙笛、贝等依次响起。
接下来就是琵琶、渤海琴、莫库尼(口弦琴)等等。
各种欢快的乐声,交织在了一起,让枯黄的落叶,也不再有秋的苍凉。
单鼓、抬鼓、节、哈利马刀、拍板、腰铃、响铃、八角鼓等。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重复的乐声,皇太极走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这是他治下的盛京。
繁华一致如斯。
街道旁拿着乐器演奏的人,每一个都穿着都很讲究,面上不见菜色,红润的仿佛刚刚摘下的花朵。
代善他们这些贝勒跟在后面,眼中的惊讶就没有停下过。
仿佛他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盛京,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一路走过不见穷人。
似乎满城富贵,繁华盛景比之某些书上记载的还要真切。
“盛京比朕离开之后更见盛世。”
皇太极把杜度叫来站在身旁,闭口不提在喜峰口战败的任何事宜。
都是失败者,从来只听说过成功者坐在一起吹嘘着自己成功的经历,还没有多少人会拿自己的失败说事。
除非是已经站的很高了。
回顾往昔,觉得也是一件乐事,拿出来消遣一二。
“其实,盛京的繁华,一直都在,只是皇上只在宫中处理政务,没有多少时间看到民间的盛景。”
杜度很会说话。
不但好听,还仿佛就真是如此。
皇太极不是没有怀疑,可在此情此景之下,他还真的需要这样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就算是明知是骗局。
花费的代价很大,他也认了。
“阿敏没有回京?”
看了一圈,皇太极没有看到阿敏的踪迹,装作随意的问道。
“没有,臣回来的时间也而不久,不过有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二的。”
杜度落后半步,小声的说道。
在周围都是乐声的遮掩下,离得远了,旁人就是想要听清楚都得费劲。
“说来听听。”
皇太极对于阿敏心中很是纠结,防备有之,可对其能力还是很信服的。
“广宁陷落,莽古尔泰阵亡当场,一万勇士都成了大明的俘虏,西平也在同一时间失陷,阿敏撤退及时,只带了六千人封锁辽河的最窄河道,以防大明火枪兵过河,让局面迅速恶化,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杜度慢慢的道出实情,皇太极对阿敏的看法也在慢慢的转变。
能够顾全大局,独自带着残兵败将,重振旗鼓,防守在最关键的地方,这些不但需要的是勇气,还得要有了不得的兵法做支撑才行。
只有六千人。
而且还不是精锐。
能够让大明的士兵过不去河道,显然是想了不少办法的。
这一次他出盛京联合林丹汗向大明发难,其中对付火枪兵的办法,实际上也都是从阿敏送出来的奏章中学到的。
“咱们储备的军械,还能不能够满足一场战役?”
皇太极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的箭矢和兵器,总觉得一定能够攻破大明的防线,好好的劫掠一番,回口血。
谁知事与愿违。
现在就要看看,后方在他走后,有没有积累出来一点物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勉强够用一场小战役,咱们大清缺铁,所有的箭矢,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箭头了,已经,已经······”
杜度说着说着就再也说不下去。
打仗吗。
赢了就会赚的盆满钵盘,要是一旦输了,那很可能亏得什么都剩不下了。
林丹汗如此,他皇太极也是如此。
“已经什么?”
“已经开始用回咱们原来用过的石簇箭头了,目前因为熟练的工匠不多,生产的速度跟不上。”
“咱们的物资储备,已经拮据到这个地步了吗?”
杜度不敢回话。
“可惜,咱们盛京附近,没有任何一处铁矿,不然那会受制于人。”
皇太极满心的不甘。
进城时见到的盛京盛景,已经让不能让他再开心了。
“是啊,如今也就食物还足够多。”
杜度低着头说道。
食物足够多,是因为他么丢下更多的手下,少了那么多大负担,储存的食物,也就足够剩下的人吃好长时间了。
虽然感觉有些残酷。
可那都是事实,在食物不够多的时候,多消耗一点人口,就是最好的一种让自己活下来的办法。
而且活下来的必须是壮年,最能打的哪一些人。
弱者是没有任何生存权利的。
“那些汉八旗的人现在情况如何?”
皇太极在问起汉八旗的事情时,却发现杜度的表情很是奇怪。
而杜度之所以奇怪,就是因为,他一位这些汉八旗的人会不听话,出来捣乱,已经做好的大开杀戒的准备。
就是然给他手下的五千人,全部死完,也在所不惜。
然而,让他无语的则是,那些汉八旗的人,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居然都不知道反抗,其中一些人还振振有词的喊着。
生是大清的奴才,死是大清的鬼魂,誓要和大清共存亡。
问了就说是“忠义”。
也不知道这个“忠义”到底是作何解释,反正被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些汉臣们教导的不错。
有人能够把奴才,做到“忠义”这两个字上面,是他从来都不敢想象的。
不知为何,每次想起那些被大明叛臣们带回来的四书五经,都是心中一阵发寒。
是什么样的学问,才能够教出这样的一群人出来。
要知道,他们的身份可不是他们这些满人啊。
地位低下,做着最苦最累的活,稍不留神就会被主人给打死,反而是甘之如霖,要么是那脑子都坏了,要么就是其中有阴谋诡计。
杜度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一的告诉了皇太极。
别说杜度不信,就是皇太极都仿佛看到了鬼一样的上下打量了杜度好长时间,让进城的队伍,一度因此而停滞不前。
随即阴沉着一张脸,沉声道:“吩咐下去,以后关于儒学这些东西,一个字都不要相信,不过兵法韬略是可以学的,工匠的学问也是可以学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忠孝仁义,给朕有多远扔多远。”
皇太极怕啊。
怕自己的满人,以后学了这个东西,一身的血性也会跟着消磨干净。
本来在战场上,和大明的火枪兵们都打不过,要是没有了血性,生存都成问题。
忽然他发现,从大明带回来的那些罪臣们和他依为左右手的那些文臣,就是在崛他们大清的根基,难怪大明的小皇帝崇祯,会把这些人送去修路。
治国的本事没有,骗人的本事却是不少。
好在发现的时机还早,要是晚一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那,那些汉八旗的人?”
杜度试探着问了一句。
“还是暂时观察一段时间,万一当中有着什么诡计,可就是一场滔天大祸。”
一时间,想不出好办法的皇太极,暂时只能这么办。
杜度正要退下,却又被皇太极叫住。
“对了,这次的迎接礼仪,肯定不是你能够想的出来的,不会也是那些朕从大明带回来的人弄出来的吧?”
皇太极问的很轻。
杜度却嗅到了一阵危机。
“是的。”
“果然,这样的学问就是在腐化人的意志,时间久了,花费巨大,从而让自己不愿意再去看民生是个什么样子,衰败也早就注定了。”
皇太极琢磨着。
虽然这样的盛大欢迎,有着各种不好的地方,可他为何这么喜欢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心态呢?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291326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八月底,刚刚入秋,就已经看到了枯叶遍地,寒风呼啸。
然而,明明是烈日当头。
骑兵沉默的行走在盛京范围的土地上。
每一个小村庄,每一个已经荒废了的小镇,都有人躲在屋子里,看着滚滚烟尘过着的队伍。
仿佛他们只要躲起来,就一定能够避得开兵灾。
事实上,也只有这一次给避开了,以前从来都是一场场的惨剧发生,然后又被遗忘在某个不愿意回想的角落。
跑在最前面的一队骑兵,加快速度的向着盛京的西门方向飞奔而去。
西门外。
一早接到消息的杜度,摆开了迎接的阵势。
此前,他们是不懂得如何做出盛大欢迎的场面,也就从京师带回来的一些大明的叛臣,做别的不行,做这种面子工程,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熟练。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牛角号“呜呜”的响彻云霄,好在此地没有编钟之类的乐器,呀不然黄立极,施凤来他们绝对会弄得更加威严肃穆。
而这些花活,是一直生活在沈阳,现在盛京的范文程,宁完我他们所不了解的。
正统的大明礼节,大明礼器,大清没有。
只用了一点简单的乐器,立刻就让迎接队伍上了一个档次。
杜度很满意,就是花费大了一点。
从西门的城门口开始往外,三丈之内都是铺着红地毯,鲜花没有,本来温体仁他们是想要放弃的。
可后来杜度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没有鲜花,他们还有绿色的树叶啊。
有了颜色便成,至于应不应景,根本就不用旁人来说。
皇太极面上的神色,就很能说明一切。
归来的队伍们不但皇太极满意,所有跟着出去的贝勒们都很满意,仿佛这样的一场盛大欢迎仪式。
才配得上他们“得胜而归”的英勇形象。
城头上。
皇太极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额尔德尼琪琪格,正一手拉着着她的长女女儿固伦温庄长公主,另一只手抱着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
一个已经六岁了,另一个也才刚刚三岁。
“皇后额涅,哪一位是我的汗阿玛?”
六岁的长公主固伦温庄,踮起脚从城垛的口子上,向下望去,身边伺候着的嬷嬷时刻就在盯着,以免出现任何的意外。
“最前面,最英武,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那个就是。”
额尔德尼琪琪格指着骑在马背上的皇太极说道。
一旁的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小心的看了额尔德尼琪琪格一眼,自己明明年纪比她大六岁。
却由于最晚被皇太极收入宫中,到现在都还没有子嗣。
难免羡慕额尔德尼琪琪格有两个女儿陪着。
而她没有看到的则是身后的豪格、洛格、敖汉固伦公主看向皇太极的热切眼神,还有看向皇后额尔德尼琪琪格的仇视。
似乎当年他们的母亲继妃,不在受皇太极宠爱,就是因为如今皇后夺走了皇太极的所有宠爱。
在更隐秘的地方,就连布木布泰都嫉恨上了。
而继妃则是乌喇贝勒博克多之女,阿巴亥堂姑母,所以说皇太极的一家子关系当真乱的可以。
若是一个外人,懂得礼法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之间的关系。
野蛮,并且毫无羞耻之意,反而更多的是沾沾自喜。
能够被收入自己的后宫,那就是战利品,管她是谁用过的呢?
“汗阿玛,汗阿玛,我有汗阿玛,看谁还敢欺负我。”
已经六岁的长公主固伦温庄,天真的看着走在最前面的皇太极,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会怎样。
不过是自己父亲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最后被指配博尔济吉特氏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孔国洛额哲为额驸。
只活了三十九年,人就没了。
当然此时的林丹汗已经被大明打得灰飞烟灭,想要嫁人,估计得好好的找一个符合身份的才行。
听到公主的叫嚣,豪格、洛格、敖汉固伦公主三人的眼神更加阴郁。
欺负她的人还能有谁?
除了自己的几个姐姐哥哥,谁胆子大的不要命了,敢向宫主动手?
城门口的皇太极,也看到了一身盛装打扮的两位皇后,连日操劳的一场征战,虽然一败涂地,可回到了集中,还能够有两个女人记挂着他。
早就无情的心中,还是不由的升起了一丝暖意。
在经过杜度身旁的时候,皇太极低声道:“有心了。”
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即就策马进入了盛京。
盛京的城头,唯二的两门火炮,也已经丢在了马兰峪的关口出,成了一堆废铁。
皇太极只扫了一眼,就不再多加关注。
没有质量上成的铁器,没有技术优秀的铸炮工匠,他们的大清,暂时也只能用弓箭来对付火枪。
迎接仪式上面,没有任何一位汉人前来。
全部都被要求守在屋子里,那也不要去,这是为了皇太极他们一行让人的安全着想。
在这种他们都知道失败了的关键时刻,谁也不确定那些汉八旗的人,心中还会不会对大清忠诚。
防范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毕竟,忠诚是从外面看不出来的。
在一些人总觉得,狄夷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入狄夷者,狄夷之!
却不知在狄夷的眼中,说这话,还这样做的几乎都是蠢货,只要给了狄夷一朝得势的机会,那么华夏危矣则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被称作为“两脚羊”,以后被称之为“奴隶”或者说是“奴才”也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这,人家狄夷还认为是在赏赐。
这你找谁说理去?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盛京。
萧瑟的盛京迅速的仿佛被注入了一片生机,街道两旁,鹿哨、龙笛、贝等依次响起。
接下来就是琵琶、渤海琴、莫库尼(口弦琴)等等。
各种欢快的乐声,交织在了一起,让枯黄的落叶,也不再有秋的苍凉。
单鼓、抬鼓、节、哈利马刀、拍板、腰铃、响铃、八角鼓等。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重复的乐声,皇太极走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这是他治下的盛京。
繁华一致如斯。
街道旁拿着乐器演奏的人,每一个都穿着都很讲究,面上不见菜色,红润的仿佛刚刚摘下的花朵。
代善他们这些贝勒跟在后面,眼中的惊讶就没有停下过。
仿佛他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盛京,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一路走过不见穷人。
似乎满城富贵,繁华盛景比之某些书上记载的还要真切。
“盛京比朕离开之后更见盛世。”
皇太极把杜度叫来站在身旁,闭口不提在喜峰口战败的任何事宜。
都是失败者,从来只听说过成功者坐在一起吹嘘着自己成功的经历,还没有多少人会拿自己的失败说事。
除非是已经站的很高了。
回顾往昔,觉得也是一件乐事,拿出来消遣一二。
“其实,盛京的繁华,一直都在,只是皇上只在宫中处理政务,没有多少时间看到民间的盛景。”
杜度很会说话。
不但好听,还仿佛就真是如此。
皇太极不是没有怀疑,可在此情此景之下,他还真的需要这样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就算是明知是骗局。
花费的代价很大,他也认了。
“阿敏没有回京?”
看了一圈,皇太极没有看到阿敏的踪迹,装作随意的问道。
“没有,臣回来的时间也而不久,不过有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二的。”
杜度落后半步,小声的说道。
在周围都是乐声的遮掩下,离得远了,旁人就是想要听清楚都得费劲。
“说来听听。”
皇太极对于阿敏心中很是纠结,防备有之,可对其能力还是很信服的。
“广宁陷落,莽古尔泰阵亡当场,一万勇士都成了大明的俘虏,西平也在同一时间失陷,阿敏撤退及时,只带了六千人封锁辽河的最窄河道,以防大明火枪兵过河,让局面迅速恶化,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杜度慢慢的道出实情,皇太极对阿敏的看法也在慢慢的转变。
能够顾全大局,独自带着残兵败将,重振旗鼓,防守在最关键的地方,这些不但需要的是勇气,还得要有了不得的兵法做支撑才行。
只有六千人。
而且还不是精锐。
能够让大明的士兵过不去河道,显然是想了不少办法的。
这一次他出盛京联合林丹汗向大明发难,其中对付火枪兵的办法,实际上也都是从阿敏送出来的奏章中学到的。
“咱们储备的军械,还能不能够满足一场战役?”
皇太极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的箭矢和兵器,总觉得一定能够攻破大明的防线,好好的劫掠一番,回口血。
谁知事与愿违。
现在就要看看,后方在他走后,有没有积累出来一点物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勉强够用一场小战役,咱们大清缺铁,所有的箭矢,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箭头了,已经,已经······”
杜度说着说着就再也说不下去。
打仗吗。
赢了就会赚的盆满钵盘,要是一旦输了,那很可能亏得什么都剩不下了。
林丹汗如此,他皇太极也是如此。
“已经什么?”
“已经开始用回咱们原来用过的石簇箭头了,目前因为熟练的工匠不多,生产的速度跟不上。”
“咱们的物资储备,已经拮据到这个地步了吗?”
杜度不敢回话。
“可惜,咱们盛京附近,没有任何一处铁矿,不然那会受制于人。”
皇太极满心的不甘。
进城时见到的盛京盛景,已经让不能让他再开心了。
“是啊,如今也就食物还足够多。”
杜度低着头说道。
食物足够多,是因为他么丢下更多的手下,少了那么多大负担,储存的食物,也就足够剩下的人吃好长时间了。
虽然感觉有些残酷。
可那都是事实,在食物不够多的时候,多消耗一点人口,就是最好的一种让自己活下来的办法。
而且活下来的必须是壮年,最能打的哪一些人。
弱者是没有任何生存权利的。
“那些汉八旗的人现在情况如何?”
皇太极在问起汉八旗的事情时,却发现杜度的表情很是奇怪。
而杜度之所以奇怪,就是因为,他一位这些汉八旗的人会不听话,出来捣乱,已经做好的大开杀戒的准备。
就是然给他手下的五千人,全部死完,也在所不惜。
然而,让他无语的则是,那些汉八旗的人,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居然都不知道反抗,其中一些人还振振有词的喊着。
生是大清的奴才,死是大清的鬼魂,誓要和大清共存亡。
问了就说是“忠义”。
也不知道这个“忠义”到底是作何解释,反正被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些汉臣们教导的不错。
有人能够把奴才,做到“忠义”这两个字上面,是他从来都不敢想象的。
不知为何,每次想起那些被大明叛臣们带回来的四书五经,都是心中一阵发寒。
是什么样的学问,才能够教出这样的一群人出来。
要知道,他们的身份可不是他们这些满人啊。
地位低下,做着最苦最累的活,稍不留神就会被主人给打死,反而是甘之如霖,要么是那脑子都坏了,要么就是其中有阴谋诡计。
杜度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一的告诉了皇太极。
别说杜度不信,就是皇太极都仿佛看到了鬼一样的上下打量了杜度好长时间,让进城的队伍,一度因此而停滞不前。
随即阴沉着一张脸,沉声道:“吩咐下去,以后关于儒学这些东西,一个字都不要相信,不过兵法韬略是可以学的,工匠的学问也是可以学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忠孝仁义,给朕有多远扔多远。”
皇太极怕啊。
怕自己的满人,以后学了这个东西,一身的血性也会跟着消磨干净。
本来在战场上,和大明的火枪兵们都打不过,要是没有了血性,生存都成问题。
忽然他发现,从大明带回来的那些罪臣们和他依为左右手的那些文臣,就是在崛他们大清的根基,难怪大明的小皇帝崇祯,会把这些人送去修路。
治国的本事没有,骗人的本事却是不少。
好在发现的时机还早,要是晚一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那,那些汉八旗的人?”
杜度试探着问了一句。
“还是暂时观察一段时间,万一当中有着什么诡计,可就是一场滔天大祸。”
一时间,想不出好办法的皇太极,暂时只能这么办。
杜度正要退下,却又被皇太极叫住。
“对了,这次的迎接礼仪,肯定不是你能够想的出来的,不会也是那些朕从大明带回来的人弄出来的吧?”
皇太极问的很轻。
杜度却嗅到了一阵危机。
“是的。”
“果然,这样的学问就是在腐化人的意志,时间久了,花费巨大,从而让自己不愿意再去看民生是个什么样子,衰败也早就注定了。”
皇太极琢磨着。
虽然这样的盛大欢迎,有着各种不好的地方,可他为何这么喜欢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心态呢?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291326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