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二十八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二)

第一百二十八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二)

    大明的科举,现在已经被崇祯快要玩坏了。

    若是没有新人补充进来。

    凭着他们自己培养,那可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

    “皇上咱们的科举是不是应该再放宽一点?反正监督体系已经完善,录取一点儒生,应该问题不大。”

    李长庚试探着问了一句,在这么下去,虽然政治清明了,海清河晏了。

    可他们也快要累死了。

    “说句实在话,不是朕不想要儒生,而是那些儒生们已经沾染了太多曾经的不良习气,就算不贪赃枉法,只要将这种习气带到工作中,那就是污染一大片。”

    崇祯无奈道:“人是个很奇怪的生命,学好需要一辈子,可要是学坏只需要两三天,或许有些人天赋异禀,连两三天都用不到。”

    皇上都已经这么说了,李长庚和李定国也就不再坚持。

    就是他们身上都有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想法,更何况那些把水至清则无鱼的话当成自己的至理名言的人,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谁能够给出保证。

    现在的大明,要的就是清水。

    而且必须是有鱼的清水。

    可不能让人坏了他们的青史留名的机会,哪怕累一点,也就类一点了。

    在京师处理的公文越多,就越是了解大明现在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一个有绝对制霸世界的国家,不知为何却被弄成了小水沟内斗,还差点被别人给打的抱头鼠窜。

    也是奇了怪了。

    “那就暂时把西安府那些中学的学生,都应招过来,也可以让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吗,反正老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长庚接着又打起了那些中学的主意。

    冀州和雍州两地,中学建了不少,可到现在也只有西安府的建立的最早,教导的学生也最多。

    都知道揠苗助长不是好事,可在无从选择的时候。

    也只能先拉来凑数了,总比那些数算都不会的儒生人好多了吧。

    真不知道,南京的那些混蛋,到底是怎么给别人灌输的理念,居然真的能让那些儒生们忍住做官的诱惑,从而不不去钻研数算。

    估计这也是崇祯不敢用那些儒生的真正原因吧。

    李长庚绝得自己猜中的崇祯的担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崇祯见识的多了,若真的把那些儒生们纳入进来,用不了多久,被他提拔起来的那些官员们,可干不过有花花肠子,还拉帮结派的儒生们。

    最后的下场就是,大明再次回到了原来的起点,继续被关外的建奴们欺负。

    “好了,今天先不谈这个,我给你们两人带来了一个好东西。”

    崇祯本来就是躲清闲,来了文渊阁也是想要别人见识见识他的新玩意,谁知起了一个话头,麻烦事就是一堆。

    王承恩从衣袖里拿出了两个长长的小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看到了没有,这东西叫做钢笔,是道院刚刚生产出来的,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多少。”

    崇祯得意得揭开盒子,拿出里面的一支钢笔。

    笔尖不是毛笔那样柔软,在透过窗户的阳光照耀下,锋芒毕露。

    李长庚即便是见多识广,也知道,一块铁在纸上是写不出东西的。

    更何况看起来比许多精铁都要锋利的钢笔。

    险种暗道:难道要刻录竹简不成?刀笔可是已经过时了啊。

    李定国也已放下了手中的公文,毛笔的使用他已经习惯了,对于新出的产品,也只是好奇。

    面对新鲜的事物,李定国接受起来,可怖李长庚要快的多。

    只见崇祯拿出了一张纸,最后把所为的钢笔,放在了磨好墨汁的砚台之中一沾。

    随即就在纸张上写出了一行字。

    字迹清晰,流畅,并不比毛笔难多少,而且似乎还比毛笔写出来的字要多得多。

    “我来试试。”

    李定国瞧得稀奇,钢铁做成的笔,真的可以在纸张上写字。

    而且看起来似乎很好用的样子,就是不知道,价钱会不会太贵,若是能够便宜下来的话,那么从今以后的书写方式,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了。

    毛笔不在重要,好像现在的儒学也不再重要。

    李定国的心思转动着,皇上似乎不但在改变大明,还在改变几千年来,人们的书写习惯。

    这种巨大的改变,会让大明走向何方他不知道。

    但绝对会对那些儒家经典不友好是肯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顺势给了李定国。

    毛笔字写得不错的人,钢笔字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最多就是需要多加练习,只要熟练了,应该会放弃毛笔的书写。

    从而把毛笔抬到一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位置。

    反正已经为了华夏的文明之路,出了不少力气了,总不能真的弃之如敝履吧。

    李定国写字的方式,还是捉拿毛笔的样子,在崇祯的指导下,也很快就熟悉了新的写法。

    一串清晰可见的字体,就跃然纸上。

    虽没有毛笔写出来的字体好看,但就凭着书写速度快,还不费力气,就知道这种笔很快就能淘汰掉毛笔的位置。

    以后要是没有更好的笔可以代替的话。

    那么钢笔就是唯一的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的笔了。

    李定国一口气写完了将进酒,中途只沾了三次墨汁。

    怔怔的瞧着纸上的笔迹,喃喃自语道:“从结绳记事开始,到刀笔竹简的诞生,再到毛笔和纸张的出现,短短几千年,现在是不是又到了天下更易的时候了?”

    每一次文明的跃进,实际上就是从书写文字开始的。

    一次比一次简单,一次比一次方便。

    才能够把知识,散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他说的天下更易,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一次文明的跃迁。

    崇祯从来不敢小觑古人的智慧,李定国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李长庚自然也可以。

    此时听着李定国的喃喃自语,就知道此人的眼光,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他崇祯实际上,还没有从一支钢笔上联想出这么多的东西。

    不能说他笨,只是一个平常人而已。

    只不过做了皇帝之后,在外人的眼中才有了光环加身,自然比不上那些真正的聪明人。

    “有了这一支笔,大明的许多麻烦,也就不再是麻烦了。”

    李长庚看得更远,一开始那些儒生们肯定是会抵制这种新出现的钢笔的。

    练字好多年,忽然换了一种书写方式。

    不但是对自己精力投入的浪费,更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可方便的钢笔,代替毛笔是迟早的事情。

    “或许一开始引起的风波会更大也说不定。”

    儒生们,那些大臣们,做出的最后反扑,绝对会比之前更加激烈。

    李定国已经看到了不少的书法大家,开始把自己珍藏的毛笔一根根的折断,那些砚台和镇纸也一块块的砸碎。

    因为有了钢笔,这些东西似乎也就用不上了。

    “皇上,微臣觉得,钢笔的推广,最好还是在咱们内部使用一下最好。”

    李定国想到深处,内心一阵战栗,他有点怕了。

    每一次革新,都是一次血与火的战斗。

    不死个把人,在历史上都不好意思记载。

    崇祯只是来此分享他的喜悦,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新出现的事物,到底对于整个文明有多大的影响。

    就像新式火枪没有出现之前,铁骑是所向无敌的一样。

    “钢笔现在的产量并不高,到目前为止,也只生产了二十支,不过以后钢铁的产量上去了,技术也上去了应该会更多。”

    崇祯一怔之后,解释道。

    他算是明白了,许多事情都不是想当然的,循序渐渐才是最好的方式。

    “也就是说,钢笔现在是稀有品?”

    李长庚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好点子,物以稀为贵,这种事情不需要人教,大部分人都会明白。

    “要是把钢笔,弄成一种高大上的东西,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产量小,制作不容易,根本就不需要推广,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会花大价钱购买。

    特别是有些毛笔字写得并不好的人,急需要一种能够替代毛笔的东西出现。

    若是经营的好的话,不但能让更多的人认可。

    说不得还能给大明赚取不少的军费。

    崇祯听得都快蒙圈了,他就想不明白,同样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凭什么人家就这么聪明。

    一个能够瞬间发现去中蕴藏的危机。

    另一个更厉害,不但可以解决危机,还能解决财政问题。

    亏他还是一个穿越人士,若不是有另一个世界的知识打底,是不是真的最后会把自个儿吊死在歪脖子树上?

    这个结果是很有可能的。

    崇祯若有所思,心中暗道:毕竟我辨别不出一个人的忠奸,也看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最多只是在有些耳熟能详的名人之中,寻找一番适合自己的人,拿来使用。

    从而给别人一个知人善用的印象。

    当然能辨忠奸的印象也不能少。

    “这个可以有,明天朕就在京师开一家文具店,专门卖文房四宝。”

    崇祯从善如流,前世司空见惯的文具店,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成了这个时代的皇家产业,而且还是那种最赚钱,也最风雅,最高大上的买卖。

    文人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就代表着高贵。

    反正到时候,价钱定得高一些,肯定不会错,毕竟这些人就吃这个。

    似乎这样的人群,从古到今都没有变过。

    心中想着:要么不做,要做的话,把笔记本也弄出来,这个想必应该能够和钢笔配套着使用。

    于是几人就在文渊阁商议起怎么才能把这个生意做好,做强,做大。

    一群朝中的大臣,国事不管,却研究起了商业小道。

    若是被外面的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儒生们知道后,绝对又是一场酸溜溜的谩骂。

    次日。

    一处繁华的街道上,就多了一个叫做文具店的商店。

    店面宽敞明亮,整个柜台都是用玻璃支撑,通透明亮,不但可以看到柜台里面的东西,还能让里面的东西显得更加上档次。

    当然物品下面也标记着价格,而且还写着:谢绝还价。

    生意场上多的是讨价还价,谢绝还价的上品也是有的,不过都在崇祯的手中。

    从第一块香皂开始,到第一瓶香水。

    所以文具店开业时候,虽然没有开业典礼,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皇上的风格。

    大明的皇帝,木匠不做了,现在中运轮到经商了。

    许多人还在猜测,下一任大明的皇帝,是个怎样的喜好。

    时光如天边的云。

    聚了又散,早已不是前一朵云彩了。

    所以时光就是溜走了,云彩才有了变化,就像人长大了一样。

    转眼就到了新年。

    大明的新年,在冀州和雍州的百姓是最喜欢的。

    只要是在皇家产业下工作的人,都会拿到一笔奖金,还有一些所谓的劳保。

    不多,就是一点糕点,或者一点花生和瓜子。

    平常百姓家,可舍不得买这些东西。

    皇宫之中的灯笼,已经不是原来那种纸糊的了,而是新式的玻璃,镶嵌在木头制成的框架之中。

    不但明亮,还很坚固。

    就算节日过完,平常时候,也是可以使用的。

    不同的灯镶嵌着不同颜色的玻璃,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

    崇祯推着周皇后,身后也跟着其她的几个妃子,此时都兴高采烈的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灯笼。

    “张嫣今年真的回不来了。”

    周皇后瞧着周围的喜庆,却不由的想到了外面孤单的张嫣。

    一个人要想做出点事情出来,真的而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她呀,现在心大了,都已经在我这里批了三次专项资金了,现在应该在平凉府吧,据说你那个地方当年被反贼祸害的不轻,许多年轻人都走了,没死的的老人也有点多。”

    崇祯接到今年最后一封来自张嫣的书信,发出的位置就在平凉。

    “我这个姐姐别看温柔贤淑,可实际上心高气傲,总觉的不输男儿。”

    事实上周皇后,也想出去干一番事业。

    而且在这一方面崇祯还很支持的样子,就更是在皇宫之中待不住了。

    若不是自己的肚子大了,现在估计也是和张嫣在外面疯跑。

    随即偏着头看了一眼身后崇祯的那些妃子们一眼,经常出宫,在外面做着自己事情的女人,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绝得你也不差,等以后咱们的孩子出世了,你也可以出去好好的做点事情,不过前提是把咱们的儿子要养好。”

    崇祯想着自己的孩子,就想到了大明的那些王爷,还有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朱家子孙。

    好在他已经下了诏书,朱家的子孙也是可以经商,科举的,就不知道区中有没有争气的人才。

    周皇后闻言,温柔的地头,摸着自己的肚皮。

    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翻开历史,能够让一个皇帝,这么对待皇后和妃子的,没有几个,偏偏她运气好遇到了崇祯。

    毕竟每一个女儿,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梦想,可能够实现的,又有几个呢?

    (本章完)

    乐文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27280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