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渔家傲 第八十三章羌管悠悠霜满地(三)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夏收,是麦子收割的时候,也是他种下的土豆收割的时候。
虽然天灾依然不断,可看到那些沉甸甸的麦穗,和土里挖出来的大块土豆,所有的百姓,都觉得日子安稳了。
就算再干旱,日子也是能够过得下去了。
虽然还算不上大丰收,可也说明了一件事情,只要这么努力下去,所有人吃饱饭,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水利设施还在继续修建,各县之间连接道路,也从来都没有停过。
随着雍州和冀州元气的复苏,道东的周围许多地方,也有不少过不下去的百姓,拖家带口的涌入进来。
往常需要官府鼓励移民,而浙西而百姓还不愿意背井离乡。
此时却都一个个的大包小包,逃荒似的成群结队的出行。
随后造成的后果就是。
当地的人口压力减少,暗中存在的某些丰县也在降低,各个地主家要想找到好的劳工就得往上提价。
而这些还都是隐性的东西。
随着雍州和冀州的人口增多,修路的主力也就跟着增多,到目前为止,单单修路的队伍一共就有差不多五万人在劳作。
“皇上,各地的修路劳工人数太多了,咱们是不是弄出一点措施出来?万一这些人造反的话,也好立刻解决掉。”
李长庚在知道修路人员的壮大之后,也是头皮发麻。
这种大型工程,可是是历史上的刑徒没啥两样,只要一个火星掉落,立刻就成燎原之势,挡都挡不住。
“他们修路做工,也不过是为了一口温饱,咱们给他们吃饱就行,怕什么?”
崇祯不是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人多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继续增加人手去监视,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只要看住带队的几位官吏便可。
只要还能做到公正,那么就绝对不会引起公愤。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颗躁动不安,想要造反的心思。
“最怕这些人四处流蹿,然后被有心人煽风点火酿成大错。”
李长庚还是有些不解,李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把百姓用尽办法,圈养在一个地方,就连出城远行,都要路引。
现在到好,经过了重新的人口登记,发放一个叫做身份证的东西,就可以在雍州和冀州随意的走动。
怎么看都是祸乱的起源。
要是有人作案,四处流窜,对当地还不是很成熟的官府,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放心,现在各个县城的捕快虽然很少,可都是些退伍军人,虽然身体有些残疾,可也是见过血的,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了得。”
崇祯一点走不在意,现阶段都是从军队中出来的人在干捕快的事情,就算是想要堕落下去,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
“对了,天津和北塘的移民已经做好了,我看了一下,沿海的县城还有开平,滦州,你让孙传庭和卢象升他们分出一部分人手,看能不能复制一下,最起码可以算是多了两个产量地。”
现在京津公路还没有修建完成,可海产品已经可以通过罐子密封,或者晒干之后,运往比的地方了。
现在就连京师,都有许多人去购买,要不是价格还是有些虚高,几乎完全可以代替粮食来使用。
崇祯已经做了两年的皇帝了,对于大明的文人,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到底是不如曾经的世家门阀。
人家手里有产业,有地盘,还有军队。
说要对皇帝不爽了,那是真的能够立刻造反。
而现在的大明文人,却仿佛一个纸老虎,喊得声音很高,具体到事情上去,总是对他无能为力。
最多的就是在民间抹黑他的形象,仅此而已。
只要他手里的军队不会叛变,那么他现在已经可以深入的推进自己的想法了。
至于宗族这种事物,崇祯暂时还没有办法瓦解。
不过随着大量工厂的建立,他发现,只要有工厂的地方,宗族或者说氏族的权利和威望,在进一步的削弱。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显现个,道现在他还没有想通其中的奥妙。
可也不妨碍他继续推进各种工厂的建设。
当然也有宗族和富商学着跟进,只要他们能够做到崇祯编撰的用工条例,没有人会去管他们做什么。
不过每一个工厂,都必须在官府登记,说明生产的什么。
然后办法一个营业执照,定时按照产出上税就没事了。
所以现在崇祯的手里,有多了一个部门,叫做税务部,专门只做收税工作,其他一概不管。
也就是进一步细化了某些官吏的权限。
让地方官府,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进行摊派和增加苛捐杂税。
崇祯的想法很多,却都需要人去执行,到现在都还没有建立起监督的工作,只能让审计部的那些女人,带着她们的算盘,走到哪查账就查到那。
反正现在的账目都很简单。
还没有出现因为贪污,而发生的不好的影响。
“让军队插手地方上的事物,这个不太好吧?”
军官这种事情,李长庚是了解的,要是然冠军队插手具体的行政,很容易产生尾大不掉的,最后割据一方。
“也只是暂时的,咱们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就算建好之后,也是需要移交给地方上管理的。”
李长庚还是有些疑虑,却也不好在说下去。
现在大明最高的新政体系,他自己差一点都弄不明白了。
看起来专人专用,一目了然,可没了原本的灵活性,简直是傻瓜都都按照法律法规准确执行的。
李长庚正要说话,门外就侍卫就传来一声“徐掌院到”。
“皇上,大喜事,您说的地雷,被李天成谙给制造出来了。”
实际上李天成在历史上真的是制造出来了地雷,崇祯还专门为了这种新的火器,另立一营。
徐光启掌握道院的时间越长,感受就越深。
并且深刻的明白,大明的精华不在四书五经,而是就在道院之中,就在那些被封为大学士的工匠手中。
只要这些人还在,还能继续出新的东西。
就没有谁能够是大明的对手。
据他所知,傅通已经开始着手,火枪连发了,要是这件事情能成,大明的军队真的就要无敌了。
徐光启没有拿着成品的地雷过来,而是一摞图纸,和一些地雷爆破的参数。
“好好好,现在能够量产吗?”
崇祯亟不可待的问道,边防上的问题,现在他已经不敢指望袁崇焕了。
免得正睡觉的时候,被人穿越了防线,再次打到京师脚下。
而有了地雷,那些不容易守着的荒山野岭,就不容易让人给摸进来。
“暂时还不行,需要不断的调试。”
徐光启现在很喜欢这份工作,可不做官强多了,他自己偶尔也会下场设计几个自己觉得可行的东西。
“那也不错了,一个地雷大学士的头衔,还是要有的。”
崇祯笑着说道,纸张上的图案他和参数他看的懂,至于怎么制造,就有些不明白了,深恨当年没有好好的多学点知识。
只能装作很懂的样子,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
“对了,我让你铸造的货币,弄出来了吗?这可都已经过去快半年时间了。”
崇祯忽然旧事重提。
军事上他现在是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现在就需要在货比上也跟上来。
虽然现在铸币权已经收回了朝廷所有,可江南的那些混蛋,和一些手里有铜和银子的人可不管这么多。
有了利益,谁还管皇帝的一纸诏书。
最多做的隐秘一些而已。
“呃!已经做好了。”
徐光启说话的同时,不由的看向了一旁一声不吭的李长庚。
上次散会之后。
徐光启拿着崇祯给的货币设计图,正要出门的时候,被李长庚给叫住了。
当时是在“五湖四海饭店”的一个雅间之中。
“钱币的铸造,历来都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不知徐掌院要如何做成这件事情?”
李长庚的问话历历在目。
“当然是全心全意的做好皇上的安排。”
徐光启一愣说道。
可李长庚接下来的话,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
“太祖皇帝朱元璋和皇后已经很伟大了,可现在的新皇才登基差不多三年,时间太短,我觉得铸造货币的时候,可以全部都用上皇上的头像,你看如何?”
徐光启当时立刻就沉默了下来,他并不是一个不懂得这么做是有什么好处的蠢货。
只要货币使用出去,每一个百姓都会知道崇祯皇帝,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皇帝,从而带来的好处,是绝无仅有的。
可因此而违背崇祯的意愿,那在这个时代,可是欺君之罪。
皇上都把草图给你了,你还弄了一个和草图大不相同的东西,是在欺负人家眼瞎了,看不到东西,还是自侮辱人家的智商,觉得两种方案其实是一回事。
徐光启立刻就纠结了。
到底选择哪一种铸造方式,这个就有了很大的考究。
直到翻看到了那一摞资料的最后面,心里就有了答案。
“那还不拿过来让我看看成色?”
崇祯催促着说道,改变现有货币的形状他没办法,可他能堵住中间的窟窿。
而且这还是一种货币的发展趋势,要想走向世界,许多时候,还真不是自己埋头苦干就要能成的。
他还想着有朝一日,大明的货币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这也是一种隐蔽的文化宣传工作。
没有比货币宣传更省事,也更让人喜爱的东西了。
很快徐光启出去了一趟,就带来了一个盒子。
盒子上的盖子虚盖着,这是被外面的侍卫检查后,出现的状况。
来王承恩今天没有做记录,小心的接过盒子然后打开,把里面装着的钱币,一枚枚的取出放在桌子上。
坚实的硬币,不同的颜色和花色,有没得线条,无不说明这是一款能够迅速流通出去的货币。
光滑的边缘,阳刻的手法,凸显出上面如月星辰,山川河流的立体感,还有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
硬币一共有十三块。
金币三块分别按照大小,上面写着十,五,一三个数字。
其他的银币和铜币都是如此。
只有背面的图案,从铜币开始就有了不同。
最大的铜币背后刻着梅兰竹菊。
接着就是五谷,再然后才是一辆拉着货物的小车。
另外三快正面的头像分别刻着洪武大帝和皇后,记下来就是永乐大帝。
“可得不错,咦!”
崇祯最先看到的就是洪武大帝,只因其它的货币,都是正面向下的放在桌子上的。
随后看向了别的货币,总算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这个上面似乎是刻的我的头像。”
虽是疑问,却很肯定,崇祯的脸上看不出喜怒,瞧向徐光启等着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个是皇上的头像,微臣觉得,洪武大帝离着咱们实在太远了,完全可以用纪念币来代替,而重振大明,则需要巨大的声望,这一点皇上必须具备,这样一来,就算是有人想要在民间煽风点火的散播谣言,其基础也不会很牢靠。”
徐光启难得的说了很长的一段话。
不但有道理,也很实际。
崇祯把金币攥在手心摩挲着,曾经他也有想过上面刻上自己的头像,可又怕读者不乐意总觉得实在是自恋。
没办法只能换了已经作古的洪武大帝。
可自己的手下却不这么认为。
好东西必须要加持在他的身上,似乎他还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他当然也能立刻拒绝这件事情,并且义正言辞的说,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去做,可为何看到上面的头像是自己的,心里就有些小窃喜呢?
徐光启的脑门上已经泌出了汗水,自己可是欺君之罪,虽然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李长庚一番话引起的。
可作出决定的可是他自己啊。
要是真的祸及九族,他是不是就要成为徐家的罪人了?
想起历史上还有万历大帝弄出来的诛十族,心里就有些发毛。
似乎大明朝的皇帝,都没有几个是正常的。
有了这种觉悟,心里就满不是滋味。
而另一边的李长庚,也是忐忑不安,只是他的心态要好得多。
了解崇祯的脾性,徐光启大概率是死不了的,最多就是吃点挂落,然后改正就是。
“你已经打造出了多少枚这样的钱币?”
崇祯不相信徐光启已经做出先斩后奏的准备了,还没有进一步造成事实。
“已经在水压锻造下,打造出来了各十万枚这样的同款货币。”
徐光启心下一横,反正已经做了,是死是活的权利就不再他的手中了,只希望看在他的功劳上,网开一面,放过他的家人。
“行了,承恩给他一张纸,把头上的汗水都搽干净,你都已经做了,还怕这怕那,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下不为例啊。”
崇祯抬头看到满头大汗的徐光启,心里一阵无语。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真的很奇怪,要么胆子大的,能把天给捅个窟窿,要么胆子小的,一点事情都兜不住。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269744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虽然天灾依然不断,可看到那些沉甸甸的麦穗,和土里挖出来的大块土豆,所有的百姓,都觉得日子安稳了。
就算再干旱,日子也是能够过得下去了。
虽然还算不上大丰收,可也说明了一件事情,只要这么努力下去,所有人吃饱饭,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水利设施还在继续修建,各县之间连接道路,也从来都没有停过。
随着雍州和冀州元气的复苏,道东的周围许多地方,也有不少过不下去的百姓,拖家带口的涌入进来。
往常需要官府鼓励移民,而浙西而百姓还不愿意背井离乡。
此时却都一个个的大包小包,逃荒似的成群结队的出行。
随后造成的后果就是。
当地的人口压力减少,暗中存在的某些丰县也在降低,各个地主家要想找到好的劳工就得往上提价。
而这些还都是隐性的东西。
随着雍州和冀州的人口增多,修路的主力也就跟着增多,到目前为止,单单修路的队伍一共就有差不多五万人在劳作。
“皇上,各地的修路劳工人数太多了,咱们是不是弄出一点措施出来?万一这些人造反的话,也好立刻解决掉。”
李长庚在知道修路人员的壮大之后,也是头皮发麻。
这种大型工程,可是是历史上的刑徒没啥两样,只要一个火星掉落,立刻就成燎原之势,挡都挡不住。
“他们修路做工,也不过是为了一口温饱,咱们给他们吃饱就行,怕什么?”
崇祯不是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人多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继续增加人手去监视,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只要看住带队的几位官吏便可。
只要还能做到公正,那么就绝对不会引起公愤。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颗躁动不安,想要造反的心思。
“最怕这些人四处流蹿,然后被有心人煽风点火酿成大错。”
李长庚还是有些不解,李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把百姓用尽办法,圈养在一个地方,就连出城远行,都要路引。
现在到好,经过了重新的人口登记,发放一个叫做身份证的东西,就可以在雍州和冀州随意的走动。
怎么看都是祸乱的起源。
要是有人作案,四处流窜,对当地还不是很成熟的官府,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放心,现在各个县城的捕快虽然很少,可都是些退伍军人,虽然身体有些残疾,可也是见过血的,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了得。”
崇祯一点走不在意,现阶段都是从军队中出来的人在干捕快的事情,就算是想要堕落下去,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
“对了,天津和北塘的移民已经做好了,我看了一下,沿海的县城还有开平,滦州,你让孙传庭和卢象升他们分出一部分人手,看能不能复制一下,最起码可以算是多了两个产量地。”
现在京津公路还没有修建完成,可海产品已经可以通过罐子密封,或者晒干之后,运往比的地方了。
现在就连京师,都有许多人去购买,要不是价格还是有些虚高,几乎完全可以代替粮食来使用。
崇祯已经做了两年的皇帝了,对于大明的文人,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到底是不如曾经的世家门阀。
人家手里有产业,有地盘,还有军队。
说要对皇帝不爽了,那是真的能够立刻造反。
而现在的大明文人,却仿佛一个纸老虎,喊得声音很高,具体到事情上去,总是对他无能为力。
最多的就是在民间抹黑他的形象,仅此而已。
只要他手里的军队不会叛变,那么他现在已经可以深入的推进自己的想法了。
至于宗族这种事物,崇祯暂时还没有办法瓦解。
不过随着大量工厂的建立,他发现,只要有工厂的地方,宗族或者说氏族的权利和威望,在进一步的削弱。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显现个,道现在他还没有想通其中的奥妙。
可也不妨碍他继续推进各种工厂的建设。
当然也有宗族和富商学着跟进,只要他们能够做到崇祯编撰的用工条例,没有人会去管他们做什么。
不过每一个工厂,都必须在官府登记,说明生产的什么。
然后办法一个营业执照,定时按照产出上税就没事了。
所以现在崇祯的手里,有多了一个部门,叫做税务部,专门只做收税工作,其他一概不管。
也就是进一步细化了某些官吏的权限。
让地方官府,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进行摊派和增加苛捐杂税。
崇祯的想法很多,却都需要人去执行,到现在都还没有建立起监督的工作,只能让审计部的那些女人,带着她们的算盘,走到哪查账就查到那。
反正现在的账目都很简单。
还没有出现因为贪污,而发生的不好的影响。
“让军队插手地方上的事物,这个不太好吧?”
军官这种事情,李长庚是了解的,要是然冠军队插手具体的行政,很容易产生尾大不掉的,最后割据一方。
“也只是暂时的,咱们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就算建好之后,也是需要移交给地方上管理的。”
李长庚还是有些疑虑,却也不好在说下去。
现在大明最高的新政体系,他自己差一点都弄不明白了。
看起来专人专用,一目了然,可没了原本的灵活性,简直是傻瓜都都按照法律法规准确执行的。
李长庚正要说话,门外就侍卫就传来一声“徐掌院到”。
“皇上,大喜事,您说的地雷,被李天成谙给制造出来了。”
实际上李天成在历史上真的是制造出来了地雷,崇祯还专门为了这种新的火器,另立一营。
徐光启掌握道院的时间越长,感受就越深。
并且深刻的明白,大明的精华不在四书五经,而是就在道院之中,就在那些被封为大学士的工匠手中。
只要这些人还在,还能继续出新的东西。
就没有谁能够是大明的对手。
据他所知,傅通已经开始着手,火枪连发了,要是这件事情能成,大明的军队真的就要无敌了。
徐光启没有拿着成品的地雷过来,而是一摞图纸,和一些地雷爆破的参数。
“好好好,现在能够量产吗?”
崇祯亟不可待的问道,边防上的问题,现在他已经不敢指望袁崇焕了。
免得正睡觉的时候,被人穿越了防线,再次打到京师脚下。
而有了地雷,那些不容易守着的荒山野岭,就不容易让人给摸进来。
“暂时还不行,需要不断的调试。”
徐光启现在很喜欢这份工作,可不做官强多了,他自己偶尔也会下场设计几个自己觉得可行的东西。
“那也不错了,一个地雷大学士的头衔,还是要有的。”
崇祯笑着说道,纸张上的图案他和参数他看的懂,至于怎么制造,就有些不明白了,深恨当年没有好好的多学点知识。
只能装作很懂的样子,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
“对了,我让你铸造的货币,弄出来了吗?这可都已经过去快半年时间了。”
崇祯忽然旧事重提。
军事上他现在是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现在就需要在货比上也跟上来。
虽然现在铸币权已经收回了朝廷所有,可江南的那些混蛋,和一些手里有铜和银子的人可不管这么多。
有了利益,谁还管皇帝的一纸诏书。
最多做的隐秘一些而已。
“呃!已经做好了。”
徐光启说话的同时,不由的看向了一旁一声不吭的李长庚。
上次散会之后。
徐光启拿着崇祯给的货币设计图,正要出门的时候,被李长庚给叫住了。
当时是在“五湖四海饭店”的一个雅间之中。
“钱币的铸造,历来都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不知徐掌院要如何做成这件事情?”
李长庚的问话历历在目。
“当然是全心全意的做好皇上的安排。”
徐光启一愣说道。
可李长庚接下来的话,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
“太祖皇帝朱元璋和皇后已经很伟大了,可现在的新皇才登基差不多三年,时间太短,我觉得铸造货币的时候,可以全部都用上皇上的头像,你看如何?”
徐光启当时立刻就沉默了下来,他并不是一个不懂得这么做是有什么好处的蠢货。
只要货币使用出去,每一个百姓都会知道崇祯皇帝,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皇帝,从而带来的好处,是绝无仅有的。
可因此而违背崇祯的意愿,那在这个时代,可是欺君之罪。
皇上都把草图给你了,你还弄了一个和草图大不相同的东西,是在欺负人家眼瞎了,看不到东西,还是自侮辱人家的智商,觉得两种方案其实是一回事。
徐光启立刻就纠结了。
到底选择哪一种铸造方式,这个就有了很大的考究。
直到翻看到了那一摞资料的最后面,心里就有了答案。
“那还不拿过来让我看看成色?”
崇祯催促着说道,改变现有货币的形状他没办法,可他能堵住中间的窟窿。
而且这还是一种货币的发展趋势,要想走向世界,许多时候,还真不是自己埋头苦干就要能成的。
他还想着有朝一日,大明的货币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这也是一种隐蔽的文化宣传工作。
没有比货币宣传更省事,也更让人喜爱的东西了。
很快徐光启出去了一趟,就带来了一个盒子。
盒子上的盖子虚盖着,这是被外面的侍卫检查后,出现的状况。
来王承恩今天没有做记录,小心的接过盒子然后打开,把里面装着的钱币,一枚枚的取出放在桌子上。
坚实的硬币,不同的颜色和花色,有没得线条,无不说明这是一款能够迅速流通出去的货币。
光滑的边缘,阳刻的手法,凸显出上面如月星辰,山川河流的立体感,还有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
硬币一共有十三块。
金币三块分别按照大小,上面写着十,五,一三个数字。
其他的银币和铜币都是如此。
只有背面的图案,从铜币开始就有了不同。
最大的铜币背后刻着梅兰竹菊。
接着就是五谷,再然后才是一辆拉着货物的小车。
另外三快正面的头像分别刻着洪武大帝和皇后,记下来就是永乐大帝。
“可得不错,咦!”
崇祯最先看到的就是洪武大帝,只因其它的货币,都是正面向下的放在桌子上的。
随后看向了别的货币,总算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这个上面似乎是刻的我的头像。”
虽是疑问,却很肯定,崇祯的脸上看不出喜怒,瞧向徐光启等着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个是皇上的头像,微臣觉得,洪武大帝离着咱们实在太远了,完全可以用纪念币来代替,而重振大明,则需要巨大的声望,这一点皇上必须具备,这样一来,就算是有人想要在民间煽风点火的散播谣言,其基础也不会很牢靠。”
徐光启难得的说了很长的一段话。
不但有道理,也很实际。
崇祯把金币攥在手心摩挲着,曾经他也有想过上面刻上自己的头像,可又怕读者不乐意总觉得实在是自恋。
没办法只能换了已经作古的洪武大帝。
可自己的手下却不这么认为。
好东西必须要加持在他的身上,似乎他还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他当然也能立刻拒绝这件事情,并且义正言辞的说,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去做,可为何看到上面的头像是自己的,心里就有些小窃喜呢?
徐光启的脑门上已经泌出了汗水,自己可是欺君之罪,虽然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李长庚一番话引起的。
可作出决定的可是他自己啊。
要是真的祸及九族,他是不是就要成为徐家的罪人了?
想起历史上还有万历大帝弄出来的诛十族,心里就有些发毛。
似乎大明朝的皇帝,都没有几个是正常的。
有了这种觉悟,心里就满不是滋味。
而另一边的李长庚,也是忐忑不安,只是他的心态要好得多。
了解崇祯的脾性,徐光启大概率是死不了的,最多就是吃点挂落,然后改正就是。
“你已经打造出了多少枚这样的钱币?”
崇祯不相信徐光启已经做出先斩后奏的准备了,还没有进一步造成事实。
“已经在水压锻造下,打造出来了各十万枚这样的同款货币。”
徐光启心下一横,反正已经做了,是死是活的权利就不再他的手中了,只希望看在他的功劳上,网开一面,放过他的家人。
“行了,承恩给他一张纸,把头上的汗水都搽干净,你都已经做了,还怕这怕那,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下不为例啊。”
崇祯抬头看到满头大汗的徐光启,心里一阵无语。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真的很奇怪,要么胆子大的,能把天给捅个窟窿,要么胆子小的,一点事情都兜不住。
http://www.yetianlian.net/yt72246/269744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