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 第九十三章 失控

第九十三章 失控

    当灼华走出午门时,跪在门外的百姓欢呼起来。这一个多时辰的等待让所有人都担心不已。

    最高兴的当然是昊轩,他立时站起身大步迎了上去。阳光下那明晃晃的笑容,让灼华一下子花了眼分了神,心也跳得厉害起来。

    昊轩几步上前,一把牵住了她的手。众目睽睽之下,莫说是未婚夫妻,就是老夫老妻也不会如此孟浪。灼华的脸“腾”地红了。

    “快放手!”她语气十分不善,“都看着呢!”

    “我,我就是太过担心,一见你回来高兴得忘了形……”昊轩倒是听话,赶紧松开手,可心里却是痒痒的不行。

    灼华虽然娇嗔怒咤,但似乎并不是真生气了,也似乎并不讨厌他牵她的手。昊轩立时如喝了杯蜂蜜水似的,心中无一处不甜蜜熨贴。

    虽怏怏放开那只柔荑,却十分不舍。那柔软的触感瞬间又勾起了前两日的一昊轩忍不住看着灼货,一边抬起仍留余香的手轻轻摸了摸嘴唇……

    “轰”,血瞬时全都涌到了灼华的脸上,几乎要透过面皮滴出来。她毫无威慑力地瞪了昊轩一眼,匆匆迈步向前就走。昊轩的脸也兀自一红,赶忙厚着脸皮颠儿颠儿地跟了上去。

    好在不过是十分隐秘的小动作,又离人群甚远,倒没被人笑话了去,否则灼华真是要被呕死。

    二人正闹着呢,忽听人群中喧哗起来,有人高喊一声,“那不是王首辅吗?”随后人人皆伸颈扬首看向午门。

    灼华缓缓转过身去,正对上王致那双阴鸷尖刻的眼睛,目光所触,刀光剑影。王致眼底隐着一片乌沉沉的摧城阴霾,让人感觉万分的压迫。

    一旁的昊轩皱起了眉头,转眼去看灼华,却见她不卑不亢,不避不躲,目光一片清明。

    当着满地的百姓和一个小姑娘打眉眼官司到底是掉了身份。可巧此时王致的官轿被抬了过来,轿夫仆役恭恭敬敬分列两侧垂首躬身,派头做得十足。王致甩了甩袍袖,弯腰上轿,扬长而去。徒留下身后百姓一片唏嘘。

    百姓们心智纯朴,想得也简单,见太/安郡主平安出来未被朝廷以诬告罪反坐投狱,便皆欣喜不已,以为皇上同意彻查平城之役的冤情。既如此,那王致现下自然已被投入狱中收监待审。可谁知,太/安郡主前脚刚出午门,转眼便见王致后脚跟着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朝廷到底是彻查还是不彻查?太/安郡主此事究竟是诬告还是申冤?王相此前种种最终是通敌还是被诬陷?一切皆无定论,难不成又变成一笔糊涂账?

    可,民不可欺!便是朝廷有意遮掩,也要看看这天下的百姓可愿意就此认了?那战死的亡魂、烈士的遗孤可会不再追究?

    灼华心中长叹一声,她感到悲哀,为她父母,为那四万亡魂……

    “朝廷说王相通敌叛国证据不足,陷害凌家军之事更是无凭无证。”灼华转身环顾人群,满眼激愤。

    “可在此,太/安却是要说,王相通敌已有人证!

    “此前太/安与宫中女官击掌相约,如有王相通敌证据,只求天家依律将其收监待审,朝廷彻查平城之役冤情。如若我为诬告,太/安自愿以身入狱,担那诬告之罪。

    “可如今,罪证已有。朝廷既不将嫌犯下狱,也不定太/安诬告之罪。只说证据不足,欲草草了事。太/安一介女子,力薄言轻。难不成还要担那刑部和大理寺的职责,去一一查证王致之罪?

    “如此,那还要朝廷做甚?还要律法做甚?还要这满朝的官员做甚?!”

    灼华此话一出,人群中立时炸开了锅,百姓无不群情激愤。

    有人高喊:“这朝廷难不成真要让一个女子去查案?都已有人证,为何不监押待审?”

    又有人说:“若让太/安郡主去查案找证据,那要刑部干嘛?那官老爷是吃白饭的?”

    更有那大胆之人一语道破:“既有人证,朝廷为何不彻查?难不成因是皇亲国戚便想包庇?”

    众人正乱哄哄闹作一团,忽又听有人高声问道:“那个戎狄女人呢?她可是关键人证,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话音未落,便听午门那儿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随后有人高声道:“放心!我跑不了!”

    来人正是萧莺燕。

    “你们大齐的皇帝要让四夷馆的人送我回戎狄。可我却怕一离了京城便被有心人给暗害了去。还是待在这里好,人多眼亮,我也安全。”

    说着萧莺燕来到灼华跟前,笑着抬眼看了看人群,随后对灼华道:“我既替你们凌家军敲了登闻鼓,不如再做做好事,陪你一起跪请申冤如何?不过你却要护我周全,万不能让王致的人将我拿了去。”

    “你放心,我们都会护你周全!”未等灼华答话,四周的百姓抢先应道。

    凌家军的冤情,却要由一个戎狄人来报不平,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萧莺燕的到来似热油里溅了一滴水,立时炸得民怨沸腾!

    灼华垂眸微微颔首,恭谨有礼。随后转身面向午门,端端正正重新跪下,她要打一场硬仗。

    秦昊轩也重新端端正正跪到了灼华身旁,转头冲她粲然一笑,似乎在说:不,应该是我们要打一场硬仗!

    萧莺燕亦跪在其后。呼啦啦,百姓们紧跟着重新跪于午门之外。

    “现人证已有。臣女凌氏灼华恳请朝廷主持公道。王致收监待审,彻查平城之役!”

    灼华话音刚落,昊轩亦拱手高声道:“臣秦昊轩恳请朝廷主持公道。王致收监待审,彻查平城之役!”

    “戎狄皇室十八女萧莺燕,愿为人证。请大齐朝廷彻查平城之役……”

    “太学生刘文霄,恳请朝廷主持公道。王致收监待审,彻查平城之役……”

    “国子监赵志坚,恳请朝廷主持公道……”

    “草民余宁,恳请朝廷……”

    “小民钱勤,恳请……”

    一时间,午门外为替家军申冤向朝廷请愿之声直冲云霄……

    ……

    当齐少枫掀坐在车内远远看向人群中的太/安郡主时,毫无意外地也看到了跪在她身边的靖王府二公子秦昊轩。

    齐少枫皱起眉头,本能地极不喜此人。或许因为他脸上那道怪疤,更可能是因为他与太/安郡主之间那若有似无的默契。又或许是错觉,他总觉得这个秦二公子有几分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泰和殿上,太/安郡主一句“全凭皇上作主”着实让少枫大为意外。他一直和祖父想得一样,太/安郡主手中应该握着一个杀手锏,一份能立时置王致于死地的证据,比戎狄公主更直接,更具杀伤力。

    他相信太/安郡主只是要一个机会,一个在满朝文武面前亲自揭开这个大杀器的机会。可今日早朝之上,太/安郡主却告诉他,他和他祖父都想错了,并没有什么杀手锏,萧莺燕便是她最后的底牌。

    他和祖父皆吃了一惊,猝不及防地被反将了一军。祖父的错愕和尴尬,他隔着满殿的文武大臣都能感受得到。

    看着祖父那颓然若失的灰败脸色,他心中竟极不厚道地想笑。还有太/安郡主,他当时偷看她来着,竟也发现她嘴角有抹浅笑,不过转瞬即逝。

    他们果然是一类人。

    那么太/安郡主的下一步棋又要如何去走呢?若是他,只怕此事终将行成一步死棋。

    再闹下去,必然天下民怨沸腾,为定民心朝廷最终会将王致收监入狱。可那又如何?

    太/安郡主今日已然当朝表示再无证据。没有铁证能置王致死地,终不过是关上两日待民心平定便把他放出来。999更新最快 电脑端:

    可到那时候,太/安郡主的处境就艰难了!百姓是最健忘,届时民愤已平,□□郡主孤掌难鸣,一个弄不好,便陷于诬告反坐之罪……她真没想到吗?

    祖父让他去皇上那儿再烧上一把火。说是助□□郡主一臂之力。可如此到底是帮了她,还是害了她?

    齐少枫望着人群中那个娇小的人影,久久不能挪开目光,只觉心头一热,却又有难言的酸楚。

    若此时和她并肩而战的是他呢?与她同进同退,不在乎胜败得失,只陪在她的身边……

    他突然嫉妒起这个秦昊轩来。为何他可以不计得失,陪她进退?那是一种全心全意的信任……

    既如此,那他便也信她一回。皇上那把火,他既是替祖父烧的,也是帮她烧的!

    ……

    戎狄的十八公主萧莺燕被王致私养别院八年,并亲自作证王致通敌,替凌家军四万战死的将士敲响了午门外的登文鼓。

    此事一出,石破惊天。可朝廷的态度此刻却暧昧不明起来。既以证据不足拒了□□郡主的申冤,也不判她是诬告。

    朝廷如此,百姓们却是不干了。先是京中百姓倾城而动,随后附近府县百姓大量涌入京城前来声援□□郡主。

    事到后来,已发展到外地州府百姓纷纷进京声援。那不能离乡进京的则是自发写了万民请愿书上奏朝廷,以期彻查平城之役。便是不会写字的,也咬破手指,以血印之。

    自此,群情激愤民怨沸腾,民间义愤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失控之态……

    朝廷这边却一直是静悄悄的,直到宗室众人在庆王爷的带领下,也加入了申冤请愿的队伍中来……

    庆王府,庆王妃面带忧色地看着庆老王爷,半晌方才说道,“王爷真要按那丫头所说的去做?可有几分把握?”

    庆王爷看着手中的信,沉吟半晌,却是摇了摇头,“我竟看不出一分把握来!”

    “那王爷还要任那丫头胡闹?”

    “那丫头说得直白,她不过是要为父母报仇。事成,皆大欢喜,王氏尽除,秦家江山稳固。事败祸首是她,她一力承担,众人不过受她蛊惑,法不责众,自然也不会有事……”

    “你们这些大男人,竟要一个小姑娘一力承担……”

    “诶,如何你也这般义气用事!现下的形势你还不知吗?虽太后还政,王致闭门思过,可朝中王党遍布,皇上政令不通。若不彻底铲除王党,这大齐的江山早晚要易主改姓!

    “况且便不说这些,只说当年之事。王党之心也太过阴毒。镇国乃建元皇帝唯一嫡女,却被王氏一党暗害,此冤若不昭雪,建元皇帝在天之灵如何瞑目?你我又如何对得起大齐的列祖列宗?!

    “这孩子如今既有这个心思,且已箭在弦上,不如就帮她一把。成,便能告慰先帝之,为镇国为那数万将士的英灵昭雪。败……我自会去极力保下那丫头……”

    顺平六月十八,庆王率宗室子弟跪哭于午门外,请求朝廷彻查平城之役,将嫌犯王致收监入狱。

    届时,请愿百姓已聚数千之众,京中商贩停市,各书院停课,市井百姓皆涌到午门外为凌家军请命。

    最终,齐正清一派的加入成为压垮王致的最后一根稻草……

    

    http://www.yetianlian.net/yt68892/275571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