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陆娇谢云瑾、凤白泠独孤鹜、魏晋干饭人、这个明星很想退休、最强战神、萧天策、舒听澜卓禹安、重生大时代之1993、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他的小祖宗甜又野、楚尘、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京师内城,崇祯帝突围无望在煤山自缢。
其后崇祯帝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被农民军俘获后下落不明。
而大顺王朝并未一统全国,在江南一带还是明朝的地盘,所以迫切需要拥立一位话事人。
两个月后的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马士英的扶持下,宣布继承皇位,改元弘光。
弘光一朝存在不足一年,但属实是够闹腾的,一口气就整出了南都三大疑案:
真假太子案、大悲和尚案(真假齐王案)、真假童妃案。
其实所谓的三大案,都是围绕皇室“真假”二字展开的,这就让后人瞧够了热闹。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三大案都是弘光帝,质疑别人的身份真假,那弘光帝的身份是真是假呢?
1、没人能证明福王就是福王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万历三十五年生于京师福王朱常洵藩邸,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
其后跟随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十三岁时被封为德昌王,并被钦定为福王世子。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陷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获斩杀。世子朱由崧则侥幸躲过一劫,逃离洛阳后前往怀庆避难,两年被崇祯认定袭封福王。
不久农民军又攻陷献怀庆,朱由崧只好离开怀庆南逃,一路就跟潞王、周王等人逃到了淮安。
“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弘光实录钞·卷一》)
由于此时崇祯帝已经自缢,所以江南诸臣开始商议再立新帝,毕竟南下的藩王可不少。
当时说话还能当用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给出了自己的议立建议:
先帝死了,太子、定王、永王下落不明,那就只能从神宗近亲找人继位了。神宗儿子瑞王朱常浩、桂王朱常瀛离得远,一时半会不能请过来;孙子福王朱由崧虽然近在边上,但是这货跟他爹一样人品不好;不如咱们就把神宗他爹,明穆宗的后代潞王朱常淓找来,这货人品好当皇帝。
“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桂惠地远。
福王则七不可(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唯潞王讳常淓,素有贤名。”(《弘光实录钞·卷一》)
当时有不少大臣是支持这个建议的,但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不干了:
你们在这里拥立潞王都是头功,我连个汤都喝不上能行?那我得先下手为强。
“必欲使事出于己,而后可以为功。”(《弘光实录钞·卷一》)
于是他就凭借离淮安近的优势,派人拿着空头笺去淮安找诸藩王,谁第一个在上面写名字,他马士英就拿着枪杆子扶持上位。
“乃使其私人杨文骢,持空头笺,命其不问何王,遇先至者,即填写迎之。”
(《弘光实录钞·卷一》
先来后到,就很公平,谁也别不服气!
结果杨文骢来到淮安接人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破船过来,里面刚好坐着一个藩王。
“有破舟河下,中有一人,或曰:福王也。”(《弘光实录钞·卷一》)
注意看“或曰”二字,只是有人说,这船里面坐的是福王朱由崧。
至于是不是真的朱由崧,你品,你细品。这里面的水分还是挺大的。
首先西汉武帝朝的“推恩令”根本不适合在明朝推行。
我们先来看看主父偃“推恩令”的内容:“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它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将诸侯王的封国各分为若干国,让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直至地尽为止,同时若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先虚建国号,日后待其子孙生后再行分封。
如此,实施“推恩令”的前提就是要有封地。但显然明朝的藩王不满足这个条件。虽然明朝同西汉一样行“分封制”,但汉初行的是裂土封王,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中是有着绝对的权力的,可任免官吏,可自由征税,可自由征兵,总之在封地中他就是唯一的王,封地一切事务都由他说了算。而明朝虽也实行分封制,但却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即分封爵位却不赏赐土地,给予爵位却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禄却不处理事务,也就是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地的,而且没有治理权,更没有征税权。
想想看,明朝的藩王连封地都没有,你让朱允炆去拿什么去推行“推恩令”呢?难道是先给藩王封地,之后再去推行吗?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当年朱允炆欲行削藩之时,的确有人跟他提过希望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大臣高巍曾言“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就是不要效仿晁错的武力削藩,而应该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即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原则上行削藩之事。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大明王朝,他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建立起了一套不同以往任何朝代的“藩封制度”。自1370年开始,朱元璋就先后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要地,给予他们兵权,让他们替明朝开疆扩土,同时拱卫朱姓天下。
在当时,每位藩王都拥有着数量不等的亲卫护卫军,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人,且还拥有“提兵专制”之权,即可直接调动地方上的军队,如庆王朱栴就有左、右、中三护卫,并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事务,马步军士都由庆王负责训练,并随时听候调遣。
可以说明初的藩王虽没有汉初诸侯王那样的权力,但就是凭借着其手握的“提兵专制”之权,再加上他天潢贵胄的身份,他足以操控地方的军政事务。因此,明初的藩王还是对中央有着较大的威胁的。也就是如此,高巍提出的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其用意就是想要削弱藩王手握的兵权,就算此时不能将其兵权全部剥夺,也要剥夺他一部分的权力。
此外,在高巍提出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时,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了一点,他建议“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就是在削弱藩王手中权力的同时,还要进行“异地分封”,即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要将其改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要将其改封在北方。
卓敬提出的这个计策用意很简单,那就是削弱藩王对地方的影响力,从而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试想,以藩王的势力和影响力,如果让他和他的子嗣长期待在某个地方,他势必会逐渐掌控住此地,这样就等于成了他们的封地。如此,如果是只让藩王在一个地方待一代,让他们势必不能对此地造成多大的影响力,毕竟下代藩王的藩地可是要换到别的地方去的。
可以说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不可谓不毒,完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如果当时朱允炆能够接受这个计策,即缓慢的行削藩之策,不动用武力,而是用皇权来逼迫地方藩王就范,让他们没有动武的理由,同时再推行“异地分封”,让藩王失去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如此,只要能够实施下去,不出一代,明朝的藩王将永远没有可能再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藩王已无根基可言。
此外,卓敬在提出“异地分封”之策时,还特别提醒朱允炆,他说道:“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意思就是燕王朱棣这人颇有智慧,雄才大略,很像朱元璋,同时他的藩地北平又是显要之处,且兵强马壮,自金、元开始就为兵家重地。如此,朱允炆如果一定要削藩就一定要先削燕王朱棣,要先把他改封到南昌,这样一旦有变,朝廷就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控制住朱棣。
显然卓敬早就看出了对朱允炆削藩威胁最大的是哪个藩王,就是朱棣。如此,他早早就建议到朱允炆要削藩就要先削朱棣,只有这样,其他藩王才不敢再对朱允炆的削藩有任何的不满。当时如果朱允炆哪怕是不采纳卓敬的“异动分封”,而仅仅只是采纳卓敬的先削朱棣的策略,朱允炆削藩也不会失败,更别说失去帝位。试想,如果将燕王朱棣改封南昌,朱棣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将荡然无存,同时南昌又处于南方,朱允炆只需调配周边的兵马就可牢牢困死他,如此,朱棣就只能成为笼中的小鸟,任由朝廷随意宰割。
而一旦朱棣被控制,其他藩王必定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如此朱允炆的削藩必定可成。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终还是没能接受他们二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他采用的却是黄子澄和齐泰所提出的最下策的武力削藩的策略,并还是黄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后强”这个最最下策的武力削藩,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
只得说朱允炆真的是一个长在蜜罐里的皇长孙,他真的是毫无治国经验,按理说当时高巍和卓敬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只要是一个稍微会治国的皇帝,他都知道该怎么选。可是可笑的是,毫无治国经验的朱允炆最终还是选了同样毫无理政经验的一介书生黄子澄所提出的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
那这里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朱允炆一定要选择这个在外人看起来就是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呢?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二点原因:
第一、黄子澄的缘故。黄子澄这人对朱允炆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朱允炆对其是言听计从,黄子澄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而黄子澄这人向来就是一个书呆子,自视甚高,他一直都认为“藩王很弱,朝廷很强”,只要朝廷派兵前往地方,藩王就会一触即溃,朝廷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年还是皇长孙的朱允炆就曾向黄子澄求教过削藩一事,黄子澄是这样说的:“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意思就是藩王手中只有亲卫,他们只能自守,即使他们造反,只要朝廷的大军前往镇压,他们拿什么来抵抗?汉朝七国之乱时,七国不是很强吗?可是最后不还是被汉廷给灭了吗? 所以地方藩王不足为虑,只需用武力逼迫他们削藩即可。
也正是如此,在之后朱允炆进行削藩之时,在黄子澄的影响下,及长期被黄子澄灌输的“敌强我弱”的思想下,最终是让朱允炆选择了最下策的武力削藩。
第二、朱允炆太急。其实在我们看来,卓敬和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这个计策见效的时间实在是太慢了,毕竟要削权,又要改封,之后还要等老藩王死去,新藩王登基,然后再削权,再改封,起码要经过两轮,这个计策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而这起码得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
如此,这对于刚登基,又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朱允炆来说,这么长的时间绝对是朱允炆所不能等待的,而后再加上他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黄子澄、齐泰等人也都想快点做出一些能够“名留青史”的政绩,如此在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当时最上层的统治阶级都不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都不愿意冷水煮青蛙的情况下,在都自认为藩王都是好对付的,只要中央派大军就能击溃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抛弃了最为稳妥的“异地改封”的削藩之策。
如此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最终朱允炆放弃了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最为稳妥的削藩之策,改而去使用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的武力削藩,并最终也让一个本不可能会失败的削藩行为功亏一篑,朱允炆也黯然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帝位拱手让于他人。
杨文骢也没有做任何查证,就着急忙慌的把这位福王带回去了,毕竟马士英等着拿拥立头功呢。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关于马士英迎立的人,到底是不是福王朱由崧,南明内部打了不少嘴官司。
因为没有人可以证明这位福王的身份,能够证明福王身份的,只有他随身携带的福王大印。
曾在弘光朝任职的南明文学家钱秉镫,根据自己的见闻著有记载南明史实的《所知录》。
里面就具体提到了弘光帝的上位经过,而且一口咬定弘光帝是假冒的,就是马士英找来的赝品。
马士英担任凤阳总督期间,曾经从民间搜缴过一颗福王大印,于是抓住藏大印的人审问。
“询其人,云有负博者,持以质钱。士英因物色之。”(《所知录》)
这个藏印的人居然说,是有一个赌徒拿着大印换钱,所以自己才偶然得到的。
恰好这时候史可法要拥立潞王,于是马士英就祭出了这颗福王大印,找了个假货来冒充朱由崧。
所以钱秉镫不禁发问:
“果德昌(朱由崧袭福王前为德昌王)
耶?非德昌耶?但据王印所在以为世子耳!”
这东西你没法证明,朱由崧拿着大印是福王,张三、李四拿着印也是福王,这你怎么整?
而矢志不渝抗击清兵,先后在隆武帝、永历帝驾下任职的官员金堡,更是坚称朱由崧是假冒的。
“予闻弘光伪福邸也。福邸已被难,其妃有弟与一内侍偕走,诈称福邸。”(《徧行堂集》)
金堡不光说弘光帝是假冒的,就连是谁假冒的都指出来了,就是朱由崧的小舅子。
据金堡听说的消息称,真正的福王朱由崧,其实早已经和家人遇难了。
但是福王妃的弟弟被一个内侍带走,于是朱由崧的这个小舅子,在内侍的教唆下诈称福王了。
弘光朝担任御史的林时对,在自己著作《荷牐丛谈》中,也谈及登基的福王是个A货。
“帝实非真世子,福藩有一审理貌类,因冒认。”
林时对也一口咬定朱由崧是假冒的,只不过在是谁假冒的问题上,跟金堡的说法有出入。
林时对说的是原先福王的手下,因为跟福王长得像,而且对朱由崧了如指掌,所以才进行了冒充。
2、撼动弘光身份的小女子
如果以上弘光朝官员的记载和说法,只能算是宫廷秘闻的一家之谈时,那童妃案则把对弘光身份的质疑,直接推向了新的高度。
所谓的童妃案是这样的:
一位童氏女子逃至南京,自称为福王朱由崧之元配正妃,但福王立即否认。还宣布童氏为假冒,交付锦衣卫审理,对童氏严刑拷打,不久死于狱中,哗然一时。
由于童氏自叙的,与朱由崧战乱年代的交往经历,过于逼真和可信,所以很多人都相信童妃是真的。
但是架不住弘光不承认啊,他一口咬定童妃是假的,说什么都不愿意相认。
甚至亲自下场写文章进行辩白。
这就让当时很多文武大员迷惑了,你干嘛抛弃战乱中的媳妇啊?你不喜欢她养在后宫还不行吗?
本来这只是对朱由崧人品的批判,但是很快另一种说法流传出来:
童妃千真万确跟朱由崧生活过,只不过那时候的朱由崧是真的,而现在的弘光帝则是假的。
钱秉镫就是这么认为的:
“童氏但知德昌即位,以故妃诸阙求见,而不知今日之德昌,非昔日之德昌也。”(《所知录》)
弘光帝自始至终都拒绝跟童妃见面,那他为什么敢跟崇祯假太子对质,却不敢跟一个个小小的童妃对质啊?
因为崇祯假太子没见过朱由崧,但是童妃可是见过朱由崧的,而且俩人还生过一个儿子。
一旦俩人见面不就崴泥了吗?童妃压根不认识眼前的朱由崧,那不就直接整穿帮了?
金堡也是这种看法:
“童妃至,伪福邸恐事露,遂致之死。”(《徧行堂集》)
这里直接成假朱由崧杀人灭口了。
明末清初文学家戴笠编撰的《怀陵流寇始终录》里,也坚称童妃是真弘光是假:
“童妃固德昌王之元配,弘光固不令入宫,恐败事也。”
当然除了撼动朱由崧身份的童妃,朱由崧的亲妈张太后,也顺手就“助攻”了一把。
也就是不太著名的“弘光蒸母”事件。
弘光元年七月的时候,马士英把弘光亲妈张太后送来,俩人的接触异常诡异。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所著史书《弘光实录钞》中称:
“帝之不早立中宫,而选立民间不己者,太后之故也。”
弘光为什么不立皇后,却还是一直在民间选妃啊?其实就是因为跟太后有一腿。
为什么弘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败坏伦常啊?因为他压根就不是真的朱由崧,压根就不是张太后的亲儿子。
《怀陵流寇始终录》也称:
“弘光在位且一年,自立后,与太后寝处如夫妇。”
林时对的《荷牐丛谈》也说:
“入宫后,与帝同卧起。”
那张太后明知道弘光帝是假冒的,为什么见面后不揭发他,还愿意投怀送抱败坏纲常呢?
这个也有合理的解释。
在迎接张太后入宫那一天,弘光特意让大侍从,把张太后抬了内殿里进行商谈,跟她密谋后达成了保密协议。
“帝不出迎,群臣奉凤舆至内殿下舆,帝掖后至殿隅,密语移时。”(《荷牐丛谈》)
俩人密谋的内容是啥呢?
其实也简单,就六个字:
“勿洩,同享富贵。”(《荷牐丛谈》)
“假弘光”的言下之意很简单:
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因为是我冒充的你儿子朱由崧,所以你才能当成太后;如果我这个假弘光被打倒了,那你这个真太后也当不下去。
你可得想好了。
所以弘光选择了处死童妃,却光明正大地迎立了张太后,甚至跟她亲近的有点发指。
3、为什么弘光会被质疑
其实从现存的明末清初资料看,朱由崧的身份是无可质疑的,他就是那个真正的福王。
甚至这事意大利籍传教士卫匡国都知道,朱由崧被迎接到南京的时候,卫匡国就是盛大场面的目击者。
“那时我正在雄伟的南京,看见一片混乱和惊惶,直到城守镇定下来,决定推立弘光为大明皇帝。”(《鞑靼战纪》)
如果弘光身份真的存疑的话,就算马士英手里有枪杆子,假冒的朱由崧也不会轻易被抬进南京吧?更不会只有一些官员,私底下用笔杆子写文章,而应该是成群结队地去发难吧?
那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质疑弘光的身份呢?其实说到底还是明末党争的延续。
弘光朝的三大案,乃至于对弘光本人的猜疑,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明末三大案的延续。
明末三大案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其实都是围绕弘光他爹老福王,以及他伯父明光宗争皇位展开的。
简单来说就是,神宗朝的东林党官员,都是力挺长子朱常洛继位,而反对明神宗立福王为太子。
这也就是常说的“争国本”。
最后据说还因为立太子的事,明神宗怄气二三十年不上朝,不过最终还是朱常洛登上了皇位。
勉强算是东林党取得了胜利。
结果万万想不到啊,明光宗朱常洛这一支,居然最后全军覆没了。
朱常洛在位一个月后驾崩,身后只留下了俩儿子:天启帝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
天启死的时候没儿子,所以作为兄弟的崇祯继位了;崇祯帝是有三个儿子,但是后来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了。
这对于东林党来说就很气人,按照血缘远近算的话,朱由崧的血统是鹤立鸡群的;如果当初是福王继位的话,那他就是没有争议的太子;就算他只是个藩王,那也是明神宗的亲孙子。
但是一提到福王这些事,江南的东林党官员们,还都是挺排斥的。
尽管福王朱由崧的血统很优越,但是福王家跟东林党不对付啊,主要是让福王的儿子上位了。那东林前辈们不就白忙活了?前辈们白忙活也就算了,万一朱由崧继位后清算东林怎么办?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啊。
所以史可法坚决反对福王上位,甚至有著名的“七不可”之说,对朱由崧花式人身攻击。
但最后朱由崧还是被马士英扶上去了,东林党官员们被迫接受现实,但还是没有放弃“抵抗”。
就算朱由崧当上皇帝怎样?照样可以从身份上攻击啊,就是质疑你假冒伪劣、来路不明,就是想办法把你从皇位上拉下来。
而“弘光假冒论”的提出者和主导者,其实就是著名抗清学者黄宗羲,以及亲近他的学生和官员。
“而馀姚黄宗羲、桐城钱秉澄,至谓(弘光)帝非朱氏子,此两人皆身罹党祸者也!”(《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说到底就是党争的结果了。
清初著名学者、史学家戴名世,在自己的史学考究著作,《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中,就很深刻地总结说:
“南渡立国一年,仅终党祸之局!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然议论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祸,卒致宗社沦覆,中原瓦解。”
戴名世就认为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跟东林党的“争风吃醋”有直接关系,甚至就把东林党当成了罪魁祸首。
当然这里的党争或者党祸,不仅仅是以前的争国本,还涉及到了前朝与阉党的斗争。
所以对于黄宗羲、金堡、钱秉澄等,关于弘光是假冒的说法,戴名世就认为很扯:
“此则怨怼而失于实矣!”
这就是无端的诬陷与发泄,其实就跟造谣没什么区别,所以可信度并不高!
但是也不能认为他们说的没有道理,万一在朱由崧躲避战乱的时候,真有人李代桃僵。
也说不一定啊。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
#明朝自建立到灭亡,历经276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到崇祯皇帝灭亡,总共前后有16任黄帝。
第一任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任皇帝,被称为乞丐皇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朝末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期,由于国内的矛盾日益尖锐,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 朱元璋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农民起义大军。
朱元璋是个农民家的孩子,自幼生活贫困,缺衣少吃,因为在家排行第八, 都叫他朱重八。父母兄弟早亡,他成了孤儿。为了能有口饭吃,到皇觉寺找了一个撞钟的活,虽然遭嫌弃,好歹能有口饭吃。就这样的日子,仅过了50天,主持就把他们一个个打发出去,化缘三年。
朱元璋再回到皇觉寺的时候,碰到了农民起义军,他也参加到其中,很快得到起义军首领的青睐,并把义女嫁马氏给了朱元璋,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朱元璋打仗越来越讲究策略和方法,势力越来越大,1368年朱元璋终于攻占南京,在南京当上了皇帝,统一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推翻了残酷黑暗的元朝统治,统一了全国,让百姓安居乐业,他勤政爱民,以国内的经济,在经历多年的战乱之灾之后得以恢复。
朱元璋总共统治中国31年,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享年71岁。他的所有政绩都让他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贤君。
第2位皇帝:明朝建文帝。
在朱元璋60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特别喜欢他这个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继承皇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作建文帝。(建文是年号)
明惠帝继位以后,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暗中练兵准备 谋反。
为了 麻痹建文帝,他装得了精神病,整天胡言乱语。
为了查看朱棣是否真的得神经病,文帝派亲信军队查看被抓,燕王抓住后就以谋反罪平叛。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变,这场战乱持续了三年,到了1402年,建军是势如破竹,进兵到应天城下。燕王带兵杀进城内,只见皇宫内火光冲天,建文帝派人放火烧了皇宫,文帝和皇后也跳到大火里自焚。朱棣继位,成为明成祖。
惠文帝
第3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1403年,明成祖杀掉文帝亲信50多人,并把他们株连九族,封徐氏为皇后。把北平改为北京,永乐4年,即1406年,开始迁都北京。
明成祖
建选北京宫殿,并建造了紫禁城,太庚种鼓楼,皇城,与永乐19年正式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以后又建了天坛,地坛和山川农坛。北京故宫的建筑,一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我国木结构建造的典范。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成祖夺到皇位以后,有一件事让他心里不安,就是没有找到 建文帝的尸体, 他认为死也要见尸。
就在国内四处去找,认为建文帝是不是跑到外国去了?于是他决定组建一支船队到国外,郑和是他最合适的人选。郑和7次下西洋,时间持续29年,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文帝虽没找到,但增加了中国与南洋各地联系,传播了中国文明,影响十分深远。
第4位皇帝:明仁宗
明成祖驾崩以后,太子朱高炽登基为帝,史上称 明仁宗。登机时已经46岁了。在位仅仅10个月就离开了人世。在这期间他 停止了下西洋。
第5位皇帝:明宣宗
明仁宗的儿子朱瞻基。明宣宗在位的时候,又接着拍郑和 远渡西洋,当时的郑和已年近60,在1433年船到古里时,郑和积劳成疾,病死。
郑和下西洋,在我国有历史上有深远意义。
我国自2005年每年的7月11号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规定全部传播鸣笛挂彩旗,这一天也正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期,1405年的7月11日。
郑和下西洋,持续29年时间里,增加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传播中国文明影响十分深远。
第6位皇帝:明英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
朱祁镇,9岁继位。他的继位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是位宫女。明英宗的皇后和
明英宗的皇后和最爱的妃子都没有孩子,明英宗的妃子 为了与皇后争夺太后之位,害死了朱祁镇的母亲,说朱祁镇是她所生,朱祁镇名正言顺的被立为太子,接替了皇位。
由于母亲死得早,英宗接替皇位,又特别年幼,所以他特别依赖太监王振。在20多岁的时候,在王振的怂恿下,亲自带兵对抗来侵的瓦刺军,年轻气盛,又没有作战经验,被瓦剌军俘虏。
第七位皇帝:景泰帝。明英宗的弟弟。
明英宗中被俘虏以后,朝中不能一日无君,在这种情况下,景泰即位,即景泰元年(1450年)。
瓦斯军进逼宣府城下,大将于谦率领20万大军备战,打得瓦刺军大败而逃。北京之战以后,瓦刺军就再也没有敢进攻侵犯过明朝。
于谦逼迫瓦刺写释放英宗,并劝说景帝迎接英宗归国。
于谦有勇有谋,受到景帝的器重。后来于谦被奸臣所迫害。他的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成为警句流世。
第8位皇帝:宪宗帝
第9位皇帝:孝宗帝
在位时追于谦为太傅 ,并为于谦建立了“旌公祠”。弘治18年(1505年)5月,孝宗帝去世。朱厚照即帝, 第2年大赦天下,即为武宗帝。
第10位皇帝:武宗帝,朱厚照
在位时,非常腐朽。被奸臣诱惑于声色犬马之间,纵情纵色,不问朝政,奸人当道,明朝统治,日趋腐败。
大奸臣刘瑾生性凶残,杀官吏和老百姓,引起造反。这时的武宗帝豁然省悟,带兵平叛乱并抄了刘瑾的家。从他家里抄出黄金24万锭,银元宝500万锭,珠宝玉器不计其数,还抄出龙袍玉带,盔甲武器,这时的武帝,龙颜大怒,处死刘瑾。正德16年,即1521年3月,武宗病逝。武宗第五子,其堂弟朱厚熜继位,即明世宗。
第11位皇帝,明世宗
他十分迷信,又信道教。专挑 8~14岁的女孩子入宫淫乐,处死宫女前后达200多人,被别的宫女对其进行刺杀,吓得世宗二十多年不敢上朝。
世宗整日和道士鬼混,谁也不敢说。有个叫海瑞的官员,揭露世宗,被明世宗关押起来,对其严刑拷打,直到明世宗去世,才被释放出来。世宗死后,明穆宗继位。
第12位皇帝:明穆宗。在位6年,隆庆六年,即1572年5月病逝,享年36岁。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年号为万历文年,为明神宗。
第13位皇帝:明神宗
明神宗年幼,大学士张居正遵穆宗嘱托,像教学生一样教导年仅十岁的明神宗,并主持朝政。经过张居正10年的努力,才让国家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才有了充盈。
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政。对张居
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他,神家撤了张居正的官爵并抄了他的家。朝政又陷入昏暗当中。
第14位皇帝:熹宗
期间出现奸臣魏忠贤。天启7年,即16 27年,熹宗病逝。他的儿子朱常洛继位。
第15位皇帝:明光宗
第16位皇帝:明思宗
也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一帝。崇祯皇帝是一位勤政爱民,节衣素食的君主,一心想着如何治理好国家。
他就位后,大力清除魏忠贤这些奸党,一度使明朝有了中兴的可能。但是由于在整个明朝的后期的几个皇帝都贪图享乐,常年不理朝政,任官宦 执掌生死大权,明朝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了,此时的朝廷危机四起。
国库空虚,宦官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造反,起义军已打到京城。
崇祯17年,即1644年,李自成带兵大举进攻紫禁城,崇祯自鸣锣鼓, 召集人马,却无一人响应,最后自缢于梅山树下。
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http://www.yetianlian.net/yt58832/298798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其后崇祯帝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被农民军俘获后下落不明。
而大顺王朝并未一统全国,在江南一带还是明朝的地盘,所以迫切需要拥立一位话事人。
两个月后的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马士英的扶持下,宣布继承皇位,改元弘光。
弘光一朝存在不足一年,但属实是够闹腾的,一口气就整出了南都三大疑案:
真假太子案、大悲和尚案(真假齐王案)、真假童妃案。
其实所谓的三大案,都是围绕皇室“真假”二字展开的,这就让后人瞧够了热闹。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三大案都是弘光帝,质疑别人的身份真假,那弘光帝的身份是真是假呢?
1、没人能证明福王就是福王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万历三十五年生于京师福王朱常洵藩邸,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
其后跟随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十三岁时被封为德昌王,并被钦定为福王世子。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陷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获斩杀。世子朱由崧则侥幸躲过一劫,逃离洛阳后前往怀庆避难,两年被崇祯认定袭封福王。
不久农民军又攻陷献怀庆,朱由崧只好离开怀庆南逃,一路就跟潞王、周王等人逃到了淮安。
“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弘光实录钞·卷一》)
由于此时崇祯帝已经自缢,所以江南诸臣开始商议再立新帝,毕竟南下的藩王可不少。
当时说话还能当用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给出了自己的议立建议:
先帝死了,太子、定王、永王下落不明,那就只能从神宗近亲找人继位了。神宗儿子瑞王朱常浩、桂王朱常瀛离得远,一时半会不能请过来;孙子福王朱由崧虽然近在边上,但是这货跟他爹一样人品不好;不如咱们就把神宗他爹,明穆宗的后代潞王朱常淓找来,这货人品好当皇帝。
“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桂惠地远。
福王则七不可(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唯潞王讳常淓,素有贤名。”(《弘光实录钞·卷一》)
当时有不少大臣是支持这个建议的,但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不干了:
你们在这里拥立潞王都是头功,我连个汤都喝不上能行?那我得先下手为强。
“必欲使事出于己,而后可以为功。”(《弘光实录钞·卷一》)
于是他就凭借离淮安近的优势,派人拿着空头笺去淮安找诸藩王,谁第一个在上面写名字,他马士英就拿着枪杆子扶持上位。
“乃使其私人杨文骢,持空头笺,命其不问何王,遇先至者,即填写迎之。”
(《弘光实录钞·卷一》
先来后到,就很公平,谁也别不服气!
结果杨文骢来到淮安接人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破船过来,里面刚好坐着一个藩王。
“有破舟河下,中有一人,或曰:福王也。”(《弘光实录钞·卷一》)
注意看“或曰”二字,只是有人说,这船里面坐的是福王朱由崧。
至于是不是真的朱由崧,你品,你细品。这里面的水分还是挺大的。
首先西汉武帝朝的“推恩令”根本不适合在明朝推行。
我们先来看看主父偃“推恩令”的内容:“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它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将诸侯王的封国各分为若干国,让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直至地尽为止,同时若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先虚建国号,日后待其子孙生后再行分封。
如此,实施“推恩令”的前提就是要有封地。但显然明朝的藩王不满足这个条件。虽然明朝同西汉一样行“分封制”,但汉初行的是裂土封王,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中是有着绝对的权力的,可任免官吏,可自由征税,可自由征兵,总之在封地中他就是唯一的王,封地一切事务都由他说了算。而明朝虽也实行分封制,但却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即分封爵位却不赏赐土地,给予爵位却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禄却不处理事务,也就是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地的,而且没有治理权,更没有征税权。
想想看,明朝的藩王连封地都没有,你让朱允炆去拿什么去推行“推恩令”呢?难道是先给藩王封地,之后再去推行吗?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当年朱允炆欲行削藩之时,的确有人跟他提过希望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大臣高巍曾言“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就是不要效仿晁错的武力削藩,而应该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即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原则上行削藩之事。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大明王朝,他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建立起了一套不同以往任何朝代的“藩封制度”。自1370年开始,朱元璋就先后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要地,给予他们兵权,让他们替明朝开疆扩土,同时拱卫朱姓天下。
在当时,每位藩王都拥有着数量不等的亲卫护卫军,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人,且还拥有“提兵专制”之权,即可直接调动地方上的军队,如庆王朱栴就有左、右、中三护卫,并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事务,马步军士都由庆王负责训练,并随时听候调遣。
可以说明初的藩王虽没有汉初诸侯王那样的权力,但就是凭借着其手握的“提兵专制”之权,再加上他天潢贵胄的身份,他足以操控地方的军政事务。因此,明初的藩王还是对中央有着较大的威胁的。也就是如此,高巍提出的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其用意就是想要削弱藩王手握的兵权,就算此时不能将其兵权全部剥夺,也要剥夺他一部分的权力。
此外,在高巍提出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时,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了一点,他建议“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就是在削弱藩王手中权力的同时,还要进行“异地分封”,即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要将其改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要将其改封在北方。
卓敬提出的这个计策用意很简单,那就是削弱藩王对地方的影响力,从而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试想,以藩王的势力和影响力,如果让他和他的子嗣长期待在某个地方,他势必会逐渐掌控住此地,这样就等于成了他们的封地。如此,如果是只让藩王在一个地方待一代,让他们势必不能对此地造成多大的影响力,毕竟下代藩王的藩地可是要换到别的地方去的。
可以说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不可谓不毒,完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如果当时朱允炆能够接受这个计策,即缓慢的行削藩之策,不动用武力,而是用皇权来逼迫地方藩王就范,让他们没有动武的理由,同时再推行“异地分封”,让藩王失去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如此,只要能够实施下去,不出一代,明朝的藩王将永远没有可能再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藩王已无根基可言。
此外,卓敬在提出“异地分封”之策时,还特别提醒朱允炆,他说道:“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意思就是燕王朱棣这人颇有智慧,雄才大略,很像朱元璋,同时他的藩地北平又是显要之处,且兵强马壮,自金、元开始就为兵家重地。如此,朱允炆如果一定要削藩就一定要先削燕王朱棣,要先把他改封到南昌,这样一旦有变,朝廷就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控制住朱棣。
显然卓敬早就看出了对朱允炆削藩威胁最大的是哪个藩王,就是朱棣。如此,他早早就建议到朱允炆要削藩就要先削朱棣,只有这样,其他藩王才不敢再对朱允炆的削藩有任何的不满。当时如果朱允炆哪怕是不采纳卓敬的“异动分封”,而仅仅只是采纳卓敬的先削朱棣的策略,朱允炆削藩也不会失败,更别说失去帝位。试想,如果将燕王朱棣改封南昌,朱棣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将荡然无存,同时南昌又处于南方,朱允炆只需调配周边的兵马就可牢牢困死他,如此,朱棣就只能成为笼中的小鸟,任由朝廷随意宰割。
而一旦朱棣被控制,其他藩王必定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如此朱允炆的削藩必定可成。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终还是没能接受他们二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他采用的却是黄子澄和齐泰所提出的最下策的武力削藩的策略,并还是黄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后强”这个最最下策的武力削藩,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
只得说朱允炆真的是一个长在蜜罐里的皇长孙,他真的是毫无治国经验,按理说当时高巍和卓敬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只要是一个稍微会治国的皇帝,他都知道该怎么选。可是可笑的是,毫无治国经验的朱允炆最终还是选了同样毫无理政经验的一介书生黄子澄所提出的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
那这里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朱允炆一定要选择这个在外人看起来就是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呢?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二点原因:
第一、黄子澄的缘故。黄子澄这人对朱允炆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朱允炆对其是言听计从,黄子澄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而黄子澄这人向来就是一个书呆子,自视甚高,他一直都认为“藩王很弱,朝廷很强”,只要朝廷派兵前往地方,藩王就会一触即溃,朝廷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年还是皇长孙的朱允炆就曾向黄子澄求教过削藩一事,黄子澄是这样说的:“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意思就是藩王手中只有亲卫,他们只能自守,即使他们造反,只要朝廷的大军前往镇压,他们拿什么来抵抗?汉朝七国之乱时,七国不是很强吗?可是最后不还是被汉廷给灭了吗? 所以地方藩王不足为虑,只需用武力逼迫他们削藩即可。
也正是如此,在之后朱允炆进行削藩之时,在黄子澄的影响下,及长期被黄子澄灌输的“敌强我弱”的思想下,最终是让朱允炆选择了最下策的武力削藩。
第二、朱允炆太急。其实在我们看来,卓敬和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这个计策见效的时间实在是太慢了,毕竟要削权,又要改封,之后还要等老藩王死去,新藩王登基,然后再削权,再改封,起码要经过两轮,这个计策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而这起码得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
如此,这对于刚登基,又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朱允炆来说,这么长的时间绝对是朱允炆所不能等待的,而后再加上他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黄子澄、齐泰等人也都想快点做出一些能够“名留青史”的政绩,如此在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当时最上层的统治阶级都不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都不愿意冷水煮青蛙的情况下,在都自认为藩王都是好对付的,只要中央派大军就能击溃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抛弃了最为稳妥的“异地改封”的削藩之策。
如此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最终朱允炆放弃了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最为稳妥的削藩之策,改而去使用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的武力削藩,并最终也让一个本不可能会失败的削藩行为功亏一篑,朱允炆也黯然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帝位拱手让于他人。
杨文骢也没有做任何查证,就着急忙慌的把这位福王带回去了,毕竟马士英等着拿拥立头功呢。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关于马士英迎立的人,到底是不是福王朱由崧,南明内部打了不少嘴官司。
因为没有人可以证明这位福王的身份,能够证明福王身份的,只有他随身携带的福王大印。
曾在弘光朝任职的南明文学家钱秉镫,根据自己的见闻著有记载南明史实的《所知录》。
里面就具体提到了弘光帝的上位经过,而且一口咬定弘光帝是假冒的,就是马士英找来的赝品。
马士英担任凤阳总督期间,曾经从民间搜缴过一颗福王大印,于是抓住藏大印的人审问。
“询其人,云有负博者,持以质钱。士英因物色之。”(《所知录》)
这个藏印的人居然说,是有一个赌徒拿着大印换钱,所以自己才偶然得到的。
恰好这时候史可法要拥立潞王,于是马士英就祭出了这颗福王大印,找了个假货来冒充朱由崧。
所以钱秉镫不禁发问:
“果德昌(朱由崧袭福王前为德昌王)
耶?非德昌耶?但据王印所在以为世子耳!”
这东西你没法证明,朱由崧拿着大印是福王,张三、李四拿着印也是福王,这你怎么整?
而矢志不渝抗击清兵,先后在隆武帝、永历帝驾下任职的官员金堡,更是坚称朱由崧是假冒的。
“予闻弘光伪福邸也。福邸已被难,其妃有弟与一内侍偕走,诈称福邸。”(《徧行堂集》)
金堡不光说弘光帝是假冒的,就连是谁假冒的都指出来了,就是朱由崧的小舅子。
据金堡听说的消息称,真正的福王朱由崧,其实早已经和家人遇难了。
但是福王妃的弟弟被一个内侍带走,于是朱由崧的这个小舅子,在内侍的教唆下诈称福王了。
弘光朝担任御史的林时对,在自己著作《荷牐丛谈》中,也谈及登基的福王是个A货。
“帝实非真世子,福藩有一审理貌类,因冒认。”
林时对也一口咬定朱由崧是假冒的,只不过在是谁假冒的问题上,跟金堡的说法有出入。
林时对说的是原先福王的手下,因为跟福王长得像,而且对朱由崧了如指掌,所以才进行了冒充。
2、撼动弘光身份的小女子
如果以上弘光朝官员的记载和说法,只能算是宫廷秘闻的一家之谈时,那童妃案则把对弘光身份的质疑,直接推向了新的高度。
所谓的童妃案是这样的:
一位童氏女子逃至南京,自称为福王朱由崧之元配正妃,但福王立即否认。还宣布童氏为假冒,交付锦衣卫审理,对童氏严刑拷打,不久死于狱中,哗然一时。
由于童氏自叙的,与朱由崧战乱年代的交往经历,过于逼真和可信,所以很多人都相信童妃是真的。
但是架不住弘光不承认啊,他一口咬定童妃是假的,说什么都不愿意相认。
甚至亲自下场写文章进行辩白。
这就让当时很多文武大员迷惑了,你干嘛抛弃战乱中的媳妇啊?你不喜欢她养在后宫还不行吗?
本来这只是对朱由崧人品的批判,但是很快另一种说法流传出来:
童妃千真万确跟朱由崧生活过,只不过那时候的朱由崧是真的,而现在的弘光帝则是假的。
钱秉镫就是这么认为的:
“童氏但知德昌即位,以故妃诸阙求见,而不知今日之德昌,非昔日之德昌也。”(《所知录》)
弘光帝自始至终都拒绝跟童妃见面,那他为什么敢跟崇祯假太子对质,却不敢跟一个个小小的童妃对质啊?
因为崇祯假太子没见过朱由崧,但是童妃可是见过朱由崧的,而且俩人还生过一个儿子。
一旦俩人见面不就崴泥了吗?童妃压根不认识眼前的朱由崧,那不就直接整穿帮了?
金堡也是这种看法:
“童妃至,伪福邸恐事露,遂致之死。”(《徧行堂集》)
这里直接成假朱由崧杀人灭口了。
明末清初文学家戴笠编撰的《怀陵流寇始终录》里,也坚称童妃是真弘光是假:
“童妃固德昌王之元配,弘光固不令入宫,恐败事也。”
当然除了撼动朱由崧身份的童妃,朱由崧的亲妈张太后,也顺手就“助攻”了一把。
也就是不太著名的“弘光蒸母”事件。
弘光元年七月的时候,马士英把弘光亲妈张太后送来,俩人的接触异常诡异。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所著史书《弘光实录钞》中称:
“帝之不早立中宫,而选立民间不己者,太后之故也。”
弘光为什么不立皇后,却还是一直在民间选妃啊?其实就是因为跟太后有一腿。
为什么弘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败坏伦常啊?因为他压根就不是真的朱由崧,压根就不是张太后的亲儿子。
《怀陵流寇始终录》也称:
“弘光在位且一年,自立后,与太后寝处如夫妇。”
林时对的《荷牐丛谈》也说:
“入宫后,与帝同卧起。”
那张太后明知道弘光帝是假冒的,为什么见面后不揭发他,还愿意投怀送抱败坏纲常呢?
这个也有合理的解释。
在迎接张太后入宫那一天,弘光特意让大侍从,把张太后抬了内殿里进行商谈,跟她密谋后达成了保密协议。
“帝不出迎,群臣奉凤舆至内殿下舆,帝掖后至殿隅,密语移时。”(《荷牐丛谈》)
俩人密谋的内容是啥呢?
其实也简单,就六个字:
“勿洩,同享富贵。”(《荷牐丛谈》)
“假弘光”的言下之意很简单:
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因为是我冒充的你儿子朱由崧,所以你才能当成太后;如果我这个假弘光被打倒了,那你这个真太后也当不下去。
你可得想好了。
所以弘光选择了处死童妃,却光明正大地迎立了张太后,甚至跟她亲近的有点发指。
3、为什么弘光会被质疑
其实从现存的明末清初资料看,朱由崧的身份是无可质疑的,他就是那个真正的福王。
甚至这事意大利籍传教士卫匡国都知道,朱由崧被迎接到南京的时候,卫匡国就是盛大场面的目击者。
“那时我正在雄伟的南京,看见一片混乱和惊惶,直到城守镇定下来,决定推立弘光为大明皇帝。”(《鞑靼战纪》)
如果弘光身份真的存疑的话,就算马士英手里有枪杆子,假冒的朱由崧也不会轻易被抬进南京吧?更不会只有一些官员,私底下用笔杆子写文章,而应该是成群结队地去发难吧?
那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质疑弘光的身份呢?其实说到底还是明末党争的延续。
弘光朝的三大案,乃至于对弘光本人的猜疑,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明末三大案的延续。
明末三大案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其实都是围绕弘光他爹老福王,以及他伯父明光宗争皇位展开的。
简单来说就是,神宗朝的东林党官员,都是力挺长子朱常洛继位,而反对明神宗立福王为太子。
这也就是常说的“争国本”。
最后据说还因为立太子的事,明神宗怄气二三十年不上朝,不过最终还是朱常洛登上了皇位。
勉强算是东林党取得了胜利。
结果万万想不到啊,明光宗朱常洛这一支,居然最后全军覆没了。
朱常洛在位一个月后驾崩,身后只留下了俩儿子:天启帝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
天启死的时候没儿子,所以作为兄弟的崇祯继位了;崇祯帝是有三个儿子,但是后来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了。
这对于东林党来说就很气人,按照血缘远近算的话,朱由崧的血统是鹤立鸡群的;如果当初是福王继位的话,那他就是没有争议的太子;就算他只是个藩王,那也是明神宗的亲孙子。
但是一提到福王这些事,江南的东林党官员们,还都是挺排斥的。
尽管福王朱由崧的血统很优越,但是福王家跟东林党不对付啊,主要是让福王的儿子上位了。那东林前辈们不就白忙活了?前辈们白忙活也就算了,万一朱由崧继位后清算东林怎么办?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啊。
所以史可法坚决反对福王上位,甚至有著名的“七不可”之说,对朱由崧花式人身攻击。
但最后朱由崧还是被马士英扶上去了,东林党官员们被迫接受现实,但还是没有放弃“抵抗”。
就算朱由崧当上皇帝怎样?照样可以从身份上攻击啊,就是质疑你假冒伪劣、来路不明,就是想办法把你从皇位上拉下来。
而“弘光假冒论”的提出者和主导者,其实就是著名抗清学者黄宗羲,以及亲近他的学生和官员。
“而馀姚黄宗羲、桐城钱秉澄,至谓(弘光)帝非朱氏子,此两人皆身罹党祸者也!”(《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说到底就是党争的结果了。
清初著名学者、史学家戴名世,在自己的史学考究著作,《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中,就很深刻地总结说:
“南渡立国一年,仅终党祸之局!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然议论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祸,卒致宗社沦覆,中原瓦解。”
戴名世就认为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跟东林党的“争风吃醋”有直接关系,甚至就把东林党当成了罪魁祸首。
当然这里的党争或者党祸,不仅仅是以前的争国本,还涉及到了前朝与阉党的斗争。
所以对于黄宗羲、金堡、钱秉澄等,关于弘光是假冒的说法,戴名世就认为很扯:
“此则怨怼而失于实矣!”
这就是无端的诬陷与发泄,其实就跟造谣没什么区别,所以可信度并不高!
但是也不能认为他们说的没有道理,万一在朱由崧躲避战乱的时候,真有人李代桃僵。
也说不一定啊。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
#明朝自建立到灭亡,历经276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到崇祯皇帝灭亡,总共前后有16任黄帝。
第一任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任皇帝,被称为乞丐皇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朝末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期,由于国内的矛盾日益尖锐,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 朱元璋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农民起义大军。
朱元璋是个农民家的孩子,自幼生活贫困,缺衣少吃,因为在家排行第八, 都叫他朱重八。父母兄弟早亡,他成了孤儿。为了能有口饭吃,到皇觉寺找了一个撞钟的活,虽然遭嫌弃,好歹能有口饭吃。就这样的日子,仅过了50天,主持就把他们一个个打发出去,化缘三年。
朱元璋再回到皇觉寺的时候,碰到了农民起义军,他也参加到其中,很快得到起义军首领的青睐,并把义女嫁马氏给了朱元璋,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朱元璋打仗越来越讲究策略和方法,势力越来越大,1368年朱元璋终于攻占南京,在南京当上了皇帝,统一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推翻了残酷黑暗的元朝统治,统一了全国,让百姓安居乐业,他勤政爱民,以国内的经济,在经历多年的战乱之灾之后得以恢复。
朱元璋总共统治中国31年,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享年71岁。他的所有政绩都让他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贤君。
第2位皇帝:明朝建文帝。
在朱元璋60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特别喜欢他这个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继承皇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作建文帝。(建文是年号)
明惠帝继位以后,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暗中练兵准备 谋反。
为了 麻痹建文帝,他装得了精神病,整天胡言乱语。
为了查看朱棣是否真的得神经病,文帝派亲信军队查看被抓,燕王抓住后就以谋反罪平叛。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变,这场战乱持续了三年,到了1402年,建军是势如破竹,进兵到应天城下。燕王带兵杀进城内,只见皇宫内火光冲天,建文帝派人放火烧了皇宫,文帝和皇后也跳到大火里自焚。朱棣继位,成为明成祖。
惠文帝
第3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1403年,明成祖杀掉文帝亲信50多人,并把他们株连九族,封徐氏为皇后。把北平改为北京,永乐4年,即1406年,开始迁都北京。
明成祖
建选北京宫殿,并建造了紫禁城,太庚种鼓楼,皇城,与永乐19年正式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以后又建了天坛,地坛和山川农坛。北京故宫的建筑,一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我国木结构建造的典范。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成祖夺到皇位以后,有一件事让他心里不安,就是没有找到 建文帝的尸体, 他认为死也要见尸。
就在国内四处去找,认为建文帝是不是跑到外国去了?于是他决定组建一支船队到国外,郑和是他最合适的人选。郑和7次下西洋,时间持续29年,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文帝虽没找到,但增加了中国与南洋各地联系,传播了中国文明,影响十分深远。
第4位皇帝:明仁宗
明成祖驾崩以后,太子朱高炽登基为帝,史上称 明仁宗。登机时已经46岁了。在位仅仅10个月就离开了人世。在这期间他 停止了下西洋。
第5位皇帝:明宣宗
明仁宗的儿子朱瞻基。明宣宗在位的时候,又接着拍郑和 远渡西洋,当时的郑和已年近60,在1433年船到古里时,郑和积劳成疾,病死。
郑和下西洋,在我国有历史上有深远意义。
我国自2005年每年的7月11号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规定全部传播鸣笛挂彩旗,这一天也正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期,1405年的7月11日。
郑和下西洋,持续29年时间里,增加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传播中国文明影响十分深远。
第6位皇帝:明英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
朱祁镇,9岁继位。他的继位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是位宫女。明英宗的皇后和
明英宗的皇后和最爱的妃子都没有孩子,明英宗的妃子 为了与皇后争夺太后之位,害死了朱祁镇的母亲,说朱祁镇是她所生,朱祁镇名正言顺的被立为太子,接替了皇位。
由于母亲死得早,英宗接替皇位,又特别年幼,所以他特别依赖太监王振。在20多岁的时候,在王振的怂恿下,亲自带兵对抗来侵的瓦刺军,年轻气盛,又没有作战经验,被瓦剌军俘虏。
第七位皇帝:景泰帝。明英宗的弟弟。
明英宗中被俘虏以后,朝中不能一日无君,在这种情况下,景泰即位,即景泰元年(1450年)。
瓦斯军进逼宣府城下,大将于谦率领20万大军备战,打得瓦刺军大败而逃。北京之战以后,瓦刺军就再也没有敢进攻侵犯过明朝。
于谦逼迫瓦刺写释放英宗,并劝说景帝迎接英宗归国。
于谦有勇有谋,受到景帝的器重。后来于谦被奸臣所迫害。他的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成为警句流世。
第8位皇帝:宪宗帝
第9位皇帝:孝宗帝
在位时追于谦为太傅 ,并为于谦建立了“旌公祠”。弘治18年(1505年)5月,孝宗帝去世。朱厚照即帝, 第2年大赦天下,即为武宗帝。
第10位皇帝:武宗帝,朱厚照
在位时,非常腐朽。被奸臣诱惑于声色犬马之间,纵情纵色,不问朝政,奸人当道,明朝统治,日趋腐败。
大奸臣刘瑾生性凶残,杀官吏和老百姓,引起造反。这时的武宗帝豁然省悟,带兵平叛乱并抄了刘瑾的家。从他家里抄出黄金24万锭,银元宝500万锭,珠宝玉器不计其数,还抄出龙袍玉带,盔甲武器,这时的武帝,龙颜大怒,处死刘瑾。正德16年,即1521年3月,武宗病逝。武宗第五子,其堂弟朱厚熜继位,即明世宗。
第11位皇帝,明世宗
他十分迷信,又信道教。专挑 8~14岁的女孩子入宫淫乐,处死宫女前后达200多人,被别的宫女对其进行刺杀,吓得世宗二十多年不敢上朝。
世宗整日和道士鬼混,谁也不敢说。有个叫海瑞的官员,揭露世宗,被明世宗关押起来,对其严刑拷打,直到明世宗去世,才被释放出来。世宗死后,明穆宗继位。
第12位皇帝:明穆宗。在位6年,隆庆六年,即1572年5月病逝,享年36岁。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年号为万历文年,为明神宗。
第13位皇帝:明神宗
明神宗年幼,大学士张居正遵穆宗嘱托,像教学生一样教导年仅十岁的明神宗,并主持朝政。经过张居正10年的努力,才让国家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才有了充盈。
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政。对张居
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他,神家撤了张居正的官爵并抄了他的家。朝政又陷入昏暗当中。
第14位皇帝:熹宗
期间出现奸臣魏忠贤。天启7年,即16 27年,熹宗病逝。他的儿子朱常洛继位。
第15位皇帝:明光宗
第16位皇帝:明思宗
也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一帝。崇祯皇帝是一位勤政爱民,节衣素食的君主,一心想着如何治理好国家。
他就位后,大力清除魏忠贤这些奸党,一度使明朝有了中兴的可能。但是由于在整个明朝的后期的几个皇帝都贪图享乐,常年不理朝政,任官宦 执掌生死大权,明朝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了,此时的朝廷危机四起。
国库空虚,宦官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造反,起义军已打到京城。
崇祯17年,即1644年,李自成带兵大举进攻紫禁城,崇祯自鸣锣鼓, 召集人马,却无一人响应,最后自缢于梅山树下。
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http://www.yetianlian.net/yt58832/298798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