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家有美妻好种田 > 决心,绝心

决心,绝心

    少年时代的慕容垂还叫“慕容霸”,不知人心险恶。他出身尊贵,是前燕文明帝的第五子。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天资聪颖,智勇双全,十三岁时就上战场打仗立战功。所以和其他兄弟相比,他得到父亲的宠爱最多。但是在皇家,得到最多的宠爱也意味着得到最多的嫉恨,更要命的是,慕容霸并不是指定的继承人。

    所以当父亲去世,慕容霸的哥哥慕容儁继位称帝后,慕容霸的境况便急转直下。首当其冲的是他的名字,原来他早年骑马时曾不小心摔掉了牙齿,为了取笑他,皇帝哥哥便抓住这一点,强迫他改名为“”。但因为此字犯了避讳,所以只好去掉偏旁,改名为“垂”。改名事件仅仅是释放了危险的信号,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慕容垂的妻子段氏出身名门,颇有才气,但一向与皇帝的妻子可足浑氏不和。可足浑氏成为皇后之后,一直寻机报复,想来想去,给段氏扣了顶搞“巫蛊之事”的帽子。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让段氏大感冤枉,但皇帝视而不见,反而想要借此把慕容垂一起收拾掉。段氏宁死不屈,绝不认罪,也不肯拖丈夫下水,最终冤死狱中。慕容垂虽逃过一劫,但还是被贬去了辽东。妻子死后,他本想娶妻子的妹妹当继室,可是皇后不允,强迫他娶了可足浑家族的女人为妻,这等于在慕容垂的身边安插眼线。慕容垂什么都没做,就因为皇帝哥哥和皇后嫂嫂的嫉恨,既失去了权力,又失去了自由。

    慕容儁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慕容暐继位,太原王慕容恪奉旨辅佐,进入了权力的中心。慕容恪对慕容垂颇为赏识,让他随军出征,为国效力。慕容垂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作战英勇,富有谋略,所以慕容恪在病重之时,曾强烈向皇帝推荐让慕容垂主持国家大事。谁知皇帝和他的父亲一样,就是信不过慕容垂,宁可让自己八岁的弟弟慕容冲担任要职,也不肯重用慕容垂。而且在慕容恪死后,朝廷实权派慕容评也认为功高盖主的慕容垂是心腹大患,一直对其进行打压。就这样,人生刚刚有起势的慕容垂再次陷入了低谷。

    公元369年,东晋大司马桓温领兵攻打前燕。前燕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抗,被晋军打得丢盔弃甲。前线战事的溃败让皇帝和慕容评吓得屁滚尿流,他们一方面派人去邻国前秦求援,一方面打算逃到以前的都城去。此时,慕容垂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想要抗击晋军。在国家生死存亡之时,皇帝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便应允了他的请求。果不其然,穿上盔甲的慕容垂重新找回了活力,他英勇果敢,在枋头大败桓温,斩敌三万人。此战不但化解了祖国的危机,更让慕容垂声名大振。可是善妒的皇帝和慕容评更讨厌慕容垂这个似乎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

    所以当慕容垂请求朝廷奖赏自己手下的将士们时,慕容评拒绝上报。这让打了胜仗的慕容垂非常生气,他据理力争,与慕容评大吵起来。可惜他的抗争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是皇帝、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联合起来,一同商讨除掉他的计划。幸亏当年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慕容恪的儿子提前给自己报信,慕容垂才有所准备。他不忍对慕容家的亲人下手,于是便打算逃到辽东避祸。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慕容垂又悲痛又震惊的事情,他的小儿子慕容麟居然选择背叛他,向敌人报告了他的行踪。走投无路的慕容垂只好听从长子慕容令的建议,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去投奔前秦的皇帝苻坚。

    #02.

    苻坚对慕容垂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对手慕容家居然这么蠢,不用自己动手,他们便内乱消耗一番,还把慕容垂这样的军事奇才送给自己。但苻坚的谋士王猛的目光更长远,他看出慕容垂有大才,绝非久居人下之辈,更何况他身份特殊,虽然投靠了前秦,但毕竟还是慕容家的人,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信任?所以他几次三番请求苻坚下令诛杀慕容垂,但苻坚就是不肯。被逼无奈,王猛只好亲自动手。

    他设下妙计,先是请求苻坚让慕容垂长子慕容令随军出征,又找来慕容垂和自己喝酒。两人在酒宴上相谈甚欢,王猛趁机向慕容垂索要信物,慕容垂想都没想,就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金刀献给了王猛。王猛得此金刀,又收买了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让他带着金刀去见慕容令。金熙向慕容令出示金刀,假传慕容垂的口信,说前秦不可久留,应该速速回到燕国。慕容令信以为真,马上重回前燕。

    这消息传到慕容垂耳中时,他吓得魂不附体,儿子此举等同叛逃,也让自己陷入叛乱的困境之中。仓促之间,慕容垂只能选择逃跑,谁知没跑多远便被前秦的军队捉住。万幸的是,苻坚爱才心切,不忍杀他,反而出言安慰。这让王猛大跌眼镜,一招天衣无缝的妙计因为苻坚的不配合落了空。只是可怜那倒霉的慕容令,虽然逃回了前燕,但是没有人愿意信任一个叛逃过的人,最终阴差阳错之下,慕容令死在了前燕。

    不久之后,前燕被前秦消灭,又经过了一番征战,苻坚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的苻坚雄心勃勃,他渴望灭亡东晋,一统天下。尽管早就有“欲速则不达”的古语,苻坚身边的第一谋士王猛死前也曾反复叮嘱他千万不要攻打东晋,但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爆发,这本来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前秦军队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上风,可惜骄兵必败,苻坚在此战中几乎输掉了全部的家底。就当他灰溜溜地逃亡时,慕容垂和他的部队出现在了苻坚的面前。

    早在战败的消息传来时,就有人向慕容垂建议趁机杀掉苻坚,光复燕国的基业。但慕容垂想到了当年走投无路时,正是苻坚收留了自己,念及旧情,他拒绝了这个提议,不但将自己的军队都交给了苻坚,还决心亲自护送。只是北方大乱,群雄逐鹿,慕容垂不可能永远甘心做战败者苻坚的臣子。他借口平定叛乱,离开了苻坚,与前燕的旧臣们取得了联系。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国大戏正式上演。

    慕容垂招兵买马,号召当年的前燕将领和反对前秦的部队投靠自己,一同攻打邺城。当时镇守邺城的是前秦长乐公苻丕,苻丕被困多日,渐渐抵挡不住,于是便想了个主意,派人去东晋求援。东晋接到消息,马上派兵救援,慕容垂临危不乱,赶快叫人修一座外城来抵抗晋军,并最终大败晋军。苻丕眼看请来的救兵也不是慕容垂的对手,只好宣布撤兵,将邺城拱手相让。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自立为帝,改元建兴,史称后燕。多年的等待,加上命运无情的捉弄,慕容垂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终于完成了光复燕国的大业。

    称帝后不久,慕容垂便再度披挂上阵,他兵锋直指南方,意图收回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夺去的土地。在慕容垂的英明领导下,后燕军队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便将国家的疆土推进到了淮北一带。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慕容垂马不停蹄,东征西讨,先是消灭了河北一带的叛军,又征服了北方的贺兰部,再加上此前打下的辽东地区,后燕已经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国土,逐渐成为北方的强国。公元393年,慕容垂又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西燕。这也是慕容氏成立的政权,一山不容二虎,天下怎么能有两个燕国?第二年,后燕军队在邺城集结,慕容垂计划周密,巧设伏军,将西燕军队打得落荒而逃,最终一鼓作气,消灭西燕。

    #03.

    消灭西燕后,慕容垂的后燕政权基本上恢复了当年前燕的国土,这些年间,他没有休息,领兵四处征战,一败难求,早些年因为遭人嫉恨而未能施展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只是有点可惜的是,此时的慕容垂已经不再年轻,他还有多少时间发挥自己的军事能力呢?

    就在后燕崛起的过程中,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也逐渐强大起来。公元395年,慕容垂令太子慕容宝领兵伐魏。慕容宝志大才疏,临场指挥调度的水平与慕容垂相差甚远。他在参合陂被北魏君主拓跋珪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侥幸才捡了一条命。慕容垂听到太子战败的消息,如何能不生气?他自视甚高,岂能甘心自己一生辉煌,最后败在拓跋珪手中?不久之后,慕容垂率领燕军秘密进发,他命人凿开太行山道,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了北魏的都城平城门前。他指挥部队突袭平城,把魏军打得纷纷投降,还杀死了拓跋珪的弟弟。拓跋珪接到消息,大吃一惊,完全没了主意,手下各部也人心惶惶,一时之间,北魏乱作一团。

    也许是上天要助北魏一臂之力,又或许是一代军神慕容垂的使命已经完成,当慕容垂领兵来到了此前燕魏交战的战场参合陂时,望着累累白骨,又气又恨,急火攻心下,竟然生了病。慕容垂在平城只停留了十几天,就因病重不得不匆匆返回,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公元396年,他在归途中去世,将自己的人生定格在了七十岁。

    慕容垂的一生未尝败绩,战无不胜,是十六国当之无愧的军神。只可惜早年遭受亲人背叛和陷害,虽然后来成功复仇,登上帝位,但青春已逝,英雄白头,只留下一段传奇供后人评说。

    鱼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家之中讨生活,对很多宫女太监来说,都是非常“惊险刺激”的。

    如果碰上一个宽厚仁慈的皇帝,宫人们说错了一些话,赶紧磕头认错,还有可能能够平平安安地保下自己的小命,但是如果碰上了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说错了一些话,那么宫中宫女太监们的小命,可就是命悬一线了。

    在历史上,有一个小宫女就碰上了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并且竟然还出声笑话了这个皇帝,那么这个小宫女的命运又会如何呢?她的命运,会就此“终结”了吗?

    “爸爸保卫战”

    话说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荒淫无度,将自己在“豹房”之中活活玩死了。

    他这一死不要紧,大明朝廷立刻风雨飘摇,因为朱厚照死时年仅三十岁,没有后代,由谁来继承大统,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

    朱厚照死后,其生母张太后把持了一段朝政。但张太后并没有野心,于是一个月后,内阁首辅杨廷和找到张太后,提出“小宗入主大宗”的主张,立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朱厚熜为皇帝。张太后也表示赞同。

    在朱厚熜到达了京城之后,杨廷和早就帮“先帝”朱厚照写好了遗诏,要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嘉靖皇帝。

    但刚刚登基的嘉靖皇帝,便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便是一群朝臣要求嘉靖去尊奉“正统”,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亲,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尊为“皇叔”。

    众臣态度非常强硬,话里话外对嘉靖表达出来的意思,那就是你想好好的当这个皇帝,那么就必须要“换爹”。

    这对嘉靖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洪武大帝的子孙,分那么清楚干嘛,而且“换爹”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可不是一件小事,你们一群臣子下属说让我换我就换?我堂堂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不久之后,有个叫张璁的文官进谏。张璁是正德十五年(朱厚照死的前一年)的进士,他跳出来为嘉靖发声:

    “陛下登基继位,乃是继统不继嗣,其义甚明。”

    嘉靖是按照朱家人继承皇帝的,不是按照明孝宗后代继承皇帝的。

    但是面临着这新兴权贵的发言,以杨廷和为首的一干老臣们很显然是不能轻易点头的,双方便这么你来我往地展开了一场的政政治斗争,史称“大礼议”,对于谁是嘉靖“亲爹”的问题,一争便是三年之久。

    最终杨廷和直接“罢工抗议”,辞官归养了,众臣见状,闹得更欢了,迫于无奈,嘉靖只能尊他的生父为“本生皇考”,承认了这是自己“生物学”的血缘父亲,称他的叔叔明孝宗为“皇考”,承认了这是自己的宗法上的父亲。

    但让步终归换不来平宁,“父去子继”,杨廷和的儿子、当朝状元杨慎站了出来,振臂高呼:“是时候展现我们读书人应有的节操了,今日虽死无憾。”

    随即一群大臣们跪在皇宫左顺门前,嚎啕大哭,“声震阙庭”。

    嘉靖见状大怒,自己本来好好在地方上当个闲散的富贵王爷,无忧无虑就已经很舒服了,莫名其妙被你们弄到京城来当这烦心烦力的皇帝,差点把自己亲爹给“当没了”,无奈之下多认了一个爸爸还不行吗?

    于是愤怒的嘉靖下令,出动了锦衣卫,为首者全部下诏狱,五品以下官员受杖责,四品以上者停职。

    又过了两天,嘉靖再次下令,凡是被抓的五品以下官员,尽皆仗责,能挺过去,那就放你们一条生路,挺不过去,那就怪自己命不好吧。

    于是一顿板子打下去,竟然当场打死了16人,在这场“左顺门惨案”之后,双方相持不下三年之久的“大礼议”,一场轰轰烈烈的“爸爸保卫战”终于以嘉靖用铁血手段获得胜利而宣告结束。

    “修仙”才是正事

    其实这场“大礼议”,并不仅仅只是宗法礼仪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让嘉靖认谁当爹的问题,而是一场新势力与旧势力之间的政治权力斗争。

    对于以杨廷和为首的旧势力来说,就是要给嘉靖皇帝一个下马威,让嘉靖知道,我们让你“小宗入大宗”,把你捧成皇帝,那么你就要听我们的话,哪怕是在谁是你爹的这种问题上,都不能含糊。

    对于嘉靖来说,既然你们把我捧成皇帝,那就要让我当个真真正正的皇帝,皇帝该有的皇权威严,我一样都不能落下。

    很显然,到了最终嘉靖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掌握了暴力机关,那么自己就有说话的权力,并且朝廷上的这帮臣子们,从此也给嘉靖皇帝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你们都是大坏蛋,竟然想给我换个爹。

    但是虽然嘉靖皇帝对于朝廷上的一帮老臣们,没有什么好印象,但在他执政初期,对于朝政方面,嘉靖做的还算不错,将他堂哥明武宗在位时,所设立的一切奇奇怪怪不合理的规定都给革除了,并且爱惜民力,规定以前如果百姓有欠下的税收,那么以后都不用再交了。

    不仅如此,嘉靖还抑制太监的权力,重视御史等言官对于朝政的监督作用,在承袭爵位方面,嘉靖也大有废除世袭制之意,遏制打击了一批无法无天的贵族。

    在嘉靖继位前期,大明朝廷也算得上是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在看到治世之象渐显之后,嘉靖如此勤于政务的本意也显现出来了——我把大明朝廷给你们治理好了,那你们以后就不要再烦我了,我还有事要忙。

    或许在平常人的眼里,皇帝是这世俗权力的巅峰,是生杀大权的掌握者,但是在嘉靖眼里,当皇帝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新追求,什么追求竟然比当皇帝还吸引人呢?那便是修仙。

    嘉靖执政中期,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迷上了修仙。

    的确,和长生不死的仙人相比,这世俗的权力又算得上什么呢,在嘉靖皇帝的推崇下,道教一时之间大兴,各地的道士、方士有着长生不老之术的术士,纷纷觐见嘉靖,或者是献上祖传秘方,或者是献上各地的“祥瑞”。

    在一群道士的吹捧下,嘉靖真的飘飘然了,觉得仙道就在眼前,给自己加封的称号也越来越长,从“灵霄上清...飞玄真君”十四个字,到“九天弘教...忠孝帝君”,足足三十七个字。

    且不知道是谁,给嘉靖上了一个秘方,那就是他每天喝的水不能是凡间的俗水,要是无根之水,也就是“甘露水”。

    于是嘉靖下令,宫中的宫女们,每天清晨时分就要起床出门,去采集树叶上的甘露,并且嘉靖有时还会用宫女们的“纯阴之血”来炼药,可以说将一群宫女们折腾的半死不活。

    不仅如此,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错药的原因,嘉靖的精神也越来越不正常,由于“大礼议”的事情,嘉靖不信任朝臣,很宠信宫人们,把他们当成了自己“家人”,但嘉靖对于“家人”这个词,很显然有什么误解。

    在嘉靖看来,那既然是“家人”,那么大家就不要见外了,我生气的时候,打你们几顿出出气,也是很合理的吧。

    壬寅宫变

    渐渐的,嘉靖越来越多疑暴戾,忽喜忽怒,经常拿一点小毛病,就狠狠的责罚这些宫人们,被嘉靖下令活活打死的,竟然就有二百余人。

    最终一群宫女们终于受不了了,谁也受不了一个精神病的折磨呀,天天的反复无常,照这个架势下去,恐怕宫里迟早没几个活人了。

    于是在嘉靖二十一年,由低级妃子王宁嫔与曹端妃二人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搞死嘉靖再说,谁知没过两天,机会就来了。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嘉靖夜宿曹端妃的宫中,眼看嘉靖睡熟了,一名叫杨金英的低级嫔妃,将宫女苏川药、杨玉香等人喊来,十多个女子便这么围在了嘉靖床前,眼睁睁地看着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嘉靖。

    随即,杨金英从一旁的床幔上解下了一条花绳,打了一个绳套,和苏川药二人猛地扑了上去,将绳套套在了嘉靖的脖子上,一旁的几个女人,有的压在嘉靖的身上,有的按住嘉靖的胳膊和腿,当即便要勒死嘉靖。

    睡梦中的嘉靖猛地惊醒,当即剧烈挣扎,另外几个宫女见状,拔下头上的发簪,便朝嘉靖身上一顿乱扎,勒着绳子的两人见嘉靖挣扎,吓了一跳,又赶紧打了一个绳结,谁知这个绳结打成了一个死结,绳子是越扯越紧,但嘉靖就怎么都勒不死。

    最终一个名叫张金莲的宫女见状,吓得哆哆嗦嗦,这嘉靖莫非修仙真的修成了神仙吗?不然怎么会弄不死他呢?

    便直接跑到了嘉靖皇后,方皇后之处自首,方皇后一听竟然有人要刺杀皇帝,当即大吃一惊,赶紧带人前往现场。

    最终一群宫女们尽皆被抓,皆被凌迟处死,宫女弑君,简直闻所未闻,后来这也被人们称为“壬寅宫变”。

    一场惊变后,嘉靖对于宫中的这些宫女太监们,也是防备万分,在嘉靖心里,我拿你们当“家人”,你们拿我当仇人,想弄死我。

    一瞬间,嘉靖觉得整个世界对自己都充满了恶意,朝廷上是一群逼自己“换爹”的“乱臣贼子”,宫里是一群恨自己不死的“蛇蝎妇人”,全世界都是大坏蛋,而能够给嘉靖一些慰藉的,那便就只有虚无缥缈的修仙之路了。

    从此之后,嘉靖更加痴狂地修仙,把这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以至于宫人们都知道,可以在嘉靖吃饭时打扰他,但是绝不能在嘉靖修仙时打扰他。

    嘲笑皇帝?

    嘉靖四十年,一天嘉靖在皇宫之中开始了他的早课,也就是敲磬诵经,希望自己的至诚之心,能够被天上的神仙们感应到,自己能够早日修成正果。

    就这样,在宫殿之中,嘉靖一边慢慢地按照节奏敲击着钟磬,一边抑扬顿挫地诵读着经书,周围的宫女太监们则是专心伺候着。

    谁知没过多久,不知道嘉靖在想什么,突然之间手一抖,一声磬竟然敲错了,这就相当于歌手唱歌时,跑调破音了。

    一旁的宫人们看嘉靖做“早课”,早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此刻当然都知道嘉靖出错了,但宫人们也是都深深低下了头,不敢说话,在他们的耳朵里,别说嘉靖敲错了一下磬,就是嘉靖现在睡着了,打呼噜放屁,那对他们来说都必须得是天籁之音,谁敢说这位大爷犯错了呢。

    但就在众人惶恐不安时,宫女中竟然发出了一声“哼哼”的憨笑,众人闻声大惊,悄悄一看,竟然是一名年仅13岁的尚姓小宫女。

    宫人们吓得哆哆嗦嗦不敢说话,怎么这个小姑奶奶,竟然在这时候笑出来了呢,落在嘉靖耳朵里,这不是在嘲笑他吗?“壬寅宫变”的那几个宫女坟头草可都二尺高了,你怎么敢嘲笑他呀?

    嘉靖皇帝很显然也听到了这声笑,抬起眼皮一看,顿时挪不开眼了,但在众人看来,嘉靖这么看着尚氏,只怕这小姑娘一条小命不保了。

    谁知嘉靖念完经之后,竟然让尚氏过来帮自己换衣服,并且当夜便宠幸了尚氏,封她为美人,并且接连数日独宠尚氏,毫无“雨露均沾”之意。

    (惟一幼者失声大笑……遂承更衣之宠……时年仅十三)常遇春被誉为明代的“冷兵器巅峰”,他既是一个智将,也是综合能力最强的单兵,朱元璋得天下,自己都认为功劳必须要首推常遇春。

    可常遇春有个习惯不好,他喜欢在打完仗后,立马脱下铠甲吹风散热。

    这个习惯,和常遇春“蹊跷”的死,息息相关。

    早在先秦时期,军中已经有了“战后不能立即卸甲”的军规。

    有这种规定,盖是因为有人在战斗后立即卸甲,发生了“猝死”和“瘫痪”事件,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了这种诡异的情况下。

    这种死因,被称为“卸甲风”。

    卸甲风的产生是因为在战斗中,军士进行了剧烈的肢体运动、生理运动,全身处在一个温度极高的状态,而铠甲本身的“密封性”很高,散热很差,造成体表血管和毛细血管处在一个高度紧绷的状态,这个时候,一旦温度骤降,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血管破裂。

    血管破裂,在中医的角度来说,都可以统称为“风”。

    关于“风”这种病,自古以来中医是这样说的: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这个说法的大致意思就是,人的体内有一种阳气,一旦情绪被调动起来,比如大怒这种类型的急性情绪,就会让血液遽而涌向脑部,后果就是人会因此而“晕厥”。

    晕厥只是轻的症状,被视为轻度的受风,在中医的角度来看,甚至还达不到“中风”的标准,真正的中风,最严重的可以致死,并且是迅速暴毙,不存在缓冲和苟延残喘的过程,《素问》中,是如此描述的: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所以中风,是有层次的,而前面提到的卸甲风,往往都是这种最严重的中风,一旦发作,没有丝毫可以挽回的余地。

    其实在常遇春征战的岁月里,大家对于“卸甲风”这种疾病已经可以说是常识了,从秦汉以来,卸甲风的危害被大书特书,所以常遇春的这个习惯,肯定是一个很坏的习惯,至于有没有人劝过他,想来是有的,可常遇春听不听得进去,是另一回事。

    站在军事的角度来讲,常遇春可以说是一个“天才”。

    常遇春同是安徽人,家在距离凤阳不远的怀远县,要是硬说起来,跟朱元璋也是很近的老乡。

    乱世中,总有人喜欢学武,常遇春家里没钱,可习武之心泛滥,便靠着自己维持生计,又一边学习武术。而习武项目众多,且都是十年如一日的锤炼,常遇春长大之后,已经为了一个样样全能的猛汉了,等待他飞跃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贵人。

    一开始,他以为是他们的地方混混头子刘聚。

    常遇春的青春也叛逆过,进了山林落草为寇,跟着刘聚等人天天抢掠路人钱财,过得不亦乐乎。

    刘聚很看好常遇春,毕竟一个武力爆表的“猛将”,没人不喜欢。

    可青春总有尽头,常遇春已经没有敌手了,而大世纷争剧烈,外头总有人说着今天什么什么地方有人造反称王了,明日什么什么地方有人造反称王了,常遇春的心就飞到了大世之中了。

    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桎梏,当一个贼,人人唾弃的强盗,这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刘聚虽对他好,可不能当饭吃,再说了,他也有理想,在元末的“农民起义圣地”:安徽,常遇春也想出一份力,去打蒙古人。

    在多般打听下,常遇春了解到了朱元璋,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伙,善待百姓、熟悉军法,常遇春决定投靠朱元璋。

    后来就是,刘聚及常遇春一同投奔了朱元璋,这是朱元璋、常遇春命运的拐点,强强联合,日后可恢复汉人的天下。

    一开始,朱元璋对常遇春保持“观望”态度,常遇春也明白投奔新主的“试用期”,但很快的,在采石矶之战中,常遇春以“勇猛”之风强行渡河,拿着盾牌和兵器,宛如当年李世民在高丽所看到的薛仁贵一般,大发神威。

    这一战后,朱元璋知道自己得了一个不得了的人才,于是朱元璋十分看重常遇春,很快就让常遇春当了将军。

    跟朱元璋的发小徐达不同的是,常遇春很喜欢冲锋陷阵,每一次战争,玩的都是心跳,都是在生死间徘徊,可又是因为他的勇往无前和无敌气势,就能率先击溃敌军。

    大家都认为,常遇春走的风格,就是霍去病那种风格,快速奔袭,也亲身上阵,以强大的气势和勇气配合着闪电战打下一场场胜利。

    但也必须要知道,这种风格的将领,往往都豪迈无比,坏习惯自然也非常地多,比如常遇春肯定知道卸甲风,可他不信邪,每一次战争结束后,都要放纵自我,把燥热的身体暴露在大风之下,甚至还一边饮酒一边吹风。

    这不是常遇春一个人的毛病,而是历史上名将的惯病。

    最典型的就是五代被誉为“第一猛将”的李存孝。

    李存孝勇猛无比,能力主要是在斗将上,李存孝曾试过一日对战28个敌将,而后还杀了其中十五个,战绩无人能比,即便是他的义兄弟李存勖,都是比不过的。

    可李存孝就是喜欢在剧烈运动后迅速卸甲,对着大风猛吹,这还不算完,他还喜欢在战斗后喝一些凉的酒,一次两次还好,久而久之李存孝的身体就有了“风”,有一回不小心,李存孝就吐血倒地昏迷了。

    这就是中风了。

    不过李存孝也是一个有大毅力的人,因为战斗的执念,竟然活生生地被他“活”了过来,一身大汗卸出后,李存孝继续上马争战,拿下了有着“第一枪”之称的高思继。

    实际上在李存孝之前,李存孝之后,卸甲风已经不是奇怪的东西了,这个时候对于将领们而言,如果还能患上卸甲风,那完全就是因为自己作死,可前面也说了,勇将总是有点怪癖,爱豪迈,即便是知道这样不好,也还是要去做。

    常遇春随着朱元璋的“自立门户”,也开始被赋予更高的身份地位,在破了大敌陈友谅、张士诚后,朱元璋“天下之主”的势头越来越明显,而这一场场战斗,都少不了常遇春的风姿,不论是他在战场上勇救朱元璋,还是冲锋陷阵破敌首。

    朱元璋也评价常遇春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常遇春也因此得到了“常十万”的称号,意思是只要给他十万人,就能够横扫天下,而这个称号,实际上也是证明常遇春的军事能力高于徐达的最好证明(徐达是主将军,常遇春是副将军,徐达是朱元璋发小,因此任主将)。

    风光一面世人皆知,可这一场场战斗背后,常遇春的习惯没有改变,渐渐地,他的年纪也开始大了,以前的旧伤本就对身体造成了负担,但他却没有改变不好的作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而徐达和常遇春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北上,攻下元朝尚且掌控的区域,最终达到元朝的大都,彻底灭掉元朝在中原的政权。

    洪武元年七月,常遇春与徐达北上攻取元大都,元朝正式灭亡,只剩下残破的政治集团,朱元璋在南京大喜,等着常遇春回来给常遇春开一场浩大的庆功宴。

    而常遇春并没有迅速回朝,而是继续追击,在攻进了大都后,常遇春又转而西征,连续拿下了山西、陕西,还一路追到了元朝的上都开平,在开平歼灭了元军,缴获牛羊无数,这才准备返回南京。

    但这时候的常遇春,卸甲风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常遇春的卸甲风并不是忽然猝死的那种,但也让常遇春奄奄一息,常遇春只得在路上做一些临终交代,最终军队回到了河北柳河川的时候,常遇春病逝,没有能够活着回到南京城。

    在南京的朱元璋知道了此事后,悲痛无比,因为伐元事业未尽,而常遇春也是他的“亲家”,于公于私,常遇春的薨都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朱元璋也只能做到善待常遇春的后人,做好常遇春的身后事以及功名了。

    而关于常遇春的死,就在明代还有“野史”说常遇春是被朱元璋“吓死”的。

    据那本野史《龙兴慈记》所说,朱元璋曾经赏赐过两个貌美的宫女给常遇春,而常遇春某一回看到这两个宫女白皙的手,心动了,可心动之余又有点惧怕媳妇,只得怬惶地把手缩回来。

    可这一幕还是被常遇春的媳妇看到了,然后他媳妇就把那宫女的手给砍了,送给常遇春看。

    这件事却还没有完,后来朱元璋得知了此事,大方地说再给常遇春送俩宫女,在背后,又把常遇春的媳妇给杀了,把常遇春吓得魂飞魄散,最终吓死了。

    这个野史的说法完全是“怪志”性的,充满了血腥不说,却把朱元璋的格局和常遇春的胆量贬得一无是处,而常遇春也确确实实是从开平归来的路上病逝的,时间和死亡原因都对不上,只能是一些后人“污蔑”朱元璋的笑料罢了。

    但应该强调的是,常遇春的死的确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一个坏习惯葬送了自己,若不是早薨,常遇春在大明可以得到的生活,必定是多姿多彩的,只是时也命也,一切都成了泡沫浮云了。

    这让宫人们都是大跌眼镜,这喜怒无常的皇帝,当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过了两个月,嘉靖和尚氏在毓德宫之中饮酒,二人一顿“烛光晚餐”之后,嘉靖便拉着尚氏到了床幔之中,二人这是要过“二人世界”了。

    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许是嘉靖和尚美人玩的有些过于“前卫”,过于激情,这二人竟然把床幔给点燃了,一场大火直接席卷了整个毓德宫。

    众人见状前来救火,好不容易把嘉靖和尚美人给救了出来,但这个毓德宫却是被大火付之一炬,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到了尚美人身上。

    皇帝和你身处一室,这宫殿竟然着火了,如果往大里说,那么谁知道你是不是“黑衣人”,故意放火想和皇帝同归于尽呢?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嘉靖却挥了挥手,这都不叫事儿,宫殿烧没了可以再建,宝贝烧没了那就再买,正好云南的那些宝石、紫石英,本来就不合我的心意,烧了更好,让他们再进贡就是,只要尚氏高兴,下次再“点一次”都行。

    这样对尚氏的恩宠,一时之间惊掉了人们的下巴,而这被烧的毓德宫,也在万历年间被重修,更名为“永寿宫”。

    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嘉靖封尚美人为“寿妃”,并且封她父亲为“骠骑将军、右军都督佥事”,此时的尚氏也不过刚刚18岁,嘉靖皇帝修仙得道没得道咱不知道,但是尚氏是真的得道了,而且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奈何好景不长,尚氏被封妃在嘉靖四十五年八月(《明实录》载),而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皇帝就驾崩了。

    一些大臣们便将嘉靖之死怪罪在了尚氏身上,说她纵欲无度,这才活活“榨干”了嘉靖,简直就是赵飞燕、赵合德之流。

    拜后百余日,而上大渐。说者归罪寿妃,微似汉成帝之赵昭仪云。

    就这样,在嘉靖死后,尚氏如同那些老太妃一样,身居冷宫之中大半辈子,一直到了嘉靖的孙子万历皇帝继位38年后,尚氏才去世,时年62岁。

    其实,尚氏为什么“嘲笑”了嘉靖之后,非但没有被问罪,反而得到了恩宠呢?

    从嘉靖对尚氏的态度,和臣子们说尚氏是“赵飞燕”就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尚氏长得确实漂亮。

    “颜值即正义”啊,看来这表面上无欲无求,一心问道的嘉靖,其实也难免沉沦俗世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实录》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他战绩胜卫青、霍去病,灭掉中国四百年强敌,影响世界进程的匈奴终结者,为什么却被历史遗忘

    他俘获两名异族绝色美女,自己留下13岁的妹妹,把姐姐赐给臣子,结果姐姐生下一个儿子,就此改写了一段中国历史

    他是中国唯一兵不血刃得到帝位的人,却被世人骂了2000年洪武年间的一天,朱元璋下令召集所有开国功臣,在南京城新修建的庆功楼开庆功宴。庆功宴当日,大臣们纷纷如约而至。

    众人逐一落座后,和庆功宴格格不入的菜品、汤羹被一一端了上来。

    心中早有异样的刘伯温闲聊之际,敲了敲身侧的墙壁,顿时心中一沉:“今日想必是要命尽于此了。”

    再转头,只见朱元璋已起身离座。

    几乎同一时间,刘伯温迅速手撑地,腿离席,不留痕迹地跟了上去。

    和他们一同离开的,还有徐达。

    只因徐达记得昔日刘伯温对的密语:“庆功宴当天要随时跟紧皇上,不得落下半步。”

    再追问为何遭拒后,徐达识趣地住了嘴,只是今日照做。

    就在刘伯温等人离开庆功楼后没多久,只见庆功楼火势滔天,颇有当日女娲炼石补天之相。

    里面还在吃着清汤寡水菜肴的大臣、伺候的宫女等数百人都一同葬身了火海。

    接连数日,庆功楼上方都烟尘缭绕。

    不知是烟雾,还是怨气。

    朱元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刘伯温又是如何得知朱元璋要下此毒手的呢?

    纵是一朝天子,脱去黄袍后也不过是一介肉体凡胎。

    人的私欲,终究不会因为身份差异而存在本质区别。

    自始至终,刘伯温都知道这一道理,只是他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

    在赴宴时,刘伯温敲了敲墙壁,发现里面是空心的,接着再看了一下菜品后,就知道大家今日必死。

    果不其然。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历来如此,难道我们必然逃不开如此命运吗?”

    刘伯温总是会反复思索这个问题,不为别的,只为他觉得最近的朱元璋事事都好像“有意所指”,尤其是在各类宴席上。

    一次,在皇后的寿宴上,宾客都落座后,各种“清心寡欲”的菜品有序上了桌。

    堂堂一国之母的寿宴,上来的竟是些清炒萝卜、清炒韭菜、清炒青菜、葱花豆腐汤等清汤寡水之菜。

    能参加皇后寿宴的大臣,必然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大家心里大概也明白了几分。

    对于这几道“上不得台面”的菜,朱元璋一一妙语介绍 :

    “清炒萝卜,‘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清炒韭菜,‘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葱花豆腐汤,‘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话里话外,无不是在言传,要做清正廉洁之臣,辅国家之重,担百姓之任。

    朱元璋用此举,一来免了大臣们的难堪;二来起到了敲山震虎之意;三来,也能考验大臣们对他的忠心,对朱家天下的赤诚之心。

    一切密而不发,只看臣子们的心性。

    朱元璋作为当朝皇帝,体恤百姓,为百姓谋福利、为往世开太平自是应该,但作为开国功臣的大臣们从一介布衣,到“人上人”,能不能待百姓如衣食父母,可就难说了。

    朱元璋是苦过来的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

    百姓走的路,他走过,百姓吃着的苦,他吃过。

    百姓对当今世界的期许,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也向往过。

    论懂百姓,没有人比他朱元璋更懂了,论想爱护百姓,没有人比他更有这个意愿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是年为洪武元年。

    新帝上任,人性本善面尽显,向来如此。

    自那时起来,朱元璋便立志,一定要让在他朱家的土地上生活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裕安乐的日子。

    要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大臣们如他一样,视百姓为衣食父母,鞠躬尽瘁地为百姓服务。

    朱元璋位卑时最恨贪官,上位后更是如此,要求大臣们要做廉洁之臣、节俭之臣。

    这是朱元璋心里想达到的,且必须达到的理想图景。

    如有违令者,轻则施刑,重则毙命。之所以惩罚如此严重,实则是因为这一图景中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境。

    如果臣子自发地廉洁奉公,节俭治国,则表明这个大臣心无私欲,一心只为国为民,不觊觎他的大明江山。反之,则有犯上作乱,起兵造反之嫌。

    通过问题表面看到实质,这是一个执政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当朱元璋发现官员中有贪污腐败之际时,虽是气愤,但心里默默地应了一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朱元璋的父母因没有粮食活活饿死,世人皆知。

    天灾固然可恨,最根本的其实是人意为之。

    那年旱灾、蝗灾接连发生,朱家所在的村子颗粒无收。

    村民们饿得一个个气若游丝,眼神呆滞,白骨遍地,尸臭弥漫。

    而明明这些惨案本可以无需发生,或者尽可能少发生,因为当时政府已经发放了赈灾粮食。

    事后朱元璋才得知,这些粮食被当地以及上一级的贪官污吏全部纳入了私囊,大肆挥霍,故而这片灾难深重的大地上又无辜添加了数万冤魂。

    这件事朱元璋自小便一直铭刻在心。

    这也是他自立朝起,深抓贪污腐败的根本原因,并颁布了骇人身心的惩治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后来,为了增加惩罚力度,警戒还未涉足贪域的官员,朱元璋更是颁布了剥皮楦草的刑罚。

    所谓剥皮楦草是说,犯了贪污重罪的大臣,他的皮会被活活剥下来,再在皮里面填充上稻草,做成“人皮稻草人”后,挂于衙门或土地庙前,以示警戒。

    朱元璋虽身为一国之主,制定了这些刑罚,并不代表他就喜欢这样血腥的场面,实则他并不愿意看到这些刑罚实施在任何人身上。

    毕竟臣子贪污,损失最大的还是大明王朝。

    为此,在一些臣子有贪污迹象时,朱元璋便会以敲山震虎的方式,让臣子意识到问题所在,进而收起他即将踏出边际的手脚。

    皇后的寿辰快到了。朱元璋吩咐厨房,将往年的美味佳肴换成清炒萝卜、清炒韭菜、葱花豆腐汤、清炒青菜之类的菜肴。

    饭菜上桌后,朱元璋对这些“承载着他旨意的菜肴”都做了详尽解说。

    聪明如刘伯温,不但读出了朱元璋“要大臣清正廉洁”之意,还读出了朱元璋“警告臣子们不要私心乱起,意欲觊觎他大明天下”之思。

    如果你不安分,打算动他大明天下分毫,那就别怪他不顾及往日情分。

    刘伯温纵然对朱元璋的意思了然于胸,也只装作哑巴,心里咯噔:“该来的果然还是来了。”

    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它并不属于谁。天子所坐的皇帝之位,不过是在暂时替百姓打理天下而已。

    但无奈从古至今,但凡坐上皇帝宝座的人,无不以自己的名姓冠以天下之姓,将天下归属于自己所有。

    由此便是,为了维护所谓的自己的家天下,新晋皇帝总会疑神疑鬼地,将所有开国之臣通通除之而后快,以谓高枕无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在死之前,刘伯温想把这个消息转述给徐达。

    万一有反转之机呢?万一呢?

    几天后,刘伯温到徐达家转了一番。临走前关上房门,对他密语道:“庆功宴当天要随时跟紧皇上,不得落下半步。”

    徐达本想再问,刘伯温只是叹气,摇了摇头,连连摆手,随后便出了门,回自家去了。

    庆功宴当天,刘伯温和徐达先后到了庆功楼。

    落座后,刘伯温轻轻敲了敲旁侧的墙壁,竟然是空心的,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一座高楼,墙壁居然是空心的,显然不正常的,在这样蹊跷的地方设宴,更是离奇。

    暗地里,朱元璋早已命人将火药、干柴等东西准备好了,只待窗外检校和锦衣卫给他暗号,并得到许可后,就可即刻点火。

    随后呈上的连皇后寿宴当日都不如的“清汤寡水”进一步证实了刘伯温的猜想。

    这边刘伯温心如明镜,那边朱元璋也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反观其他大臣,反倒还在侃侃而谈,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觥筹交错。

    朱元璋看一众大臣吃得差不多了,便随意交代了几句话后,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刘伯温见状,径直跟了上去。紧接着,徐达也悄然而至。

    朱元璋看两位爱卿跟了上来,转过头竟然问道:“你们怎么不在楼上喝酒?跟下来干什么?”

    刘伯温回道:“我们看皇上您喝了几杯酒,担心您身体欠佳,便想跟着跟在左右,以防什么不测。”

    刘伯温有意装傻,朱元璋又怎能不知?也没有再多追问,三人径直离开了。

    朱元璋和刘伯温、徐达二人走后不久,只见熊熊大火几乎片刻间就吞噬了整座庆功楼。

    呛人的浓烟,冲天的火势,喝得酩酊大醉、神志不清楚的大臣,接下来的结果会是什么,不用想也知道。

    几天后,民间出现了一些骇人的传言:

    “当天赴宴的大臣各个容貌尽毁,皮肉早已不在,尸首难以辨认。”

    “那天的大火烧了数日,明火熄灭后,楼顶上空仍烟雾缭绕,久久不愿散去。”

    优秀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朱元璋看似宴请群臣,实则是将其一步步引入自己精心打造的陷阱,再来个一网打尽。

    逃过一劫的刘伯温没多久就向朱元璋提出了辞官归林的意向。

    刘伯温说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之际,实在是不能再为国家效力了,想请求朱元璋放其归隐山林。

    朱元璋结合刘伯温当日之策,再加上今日之言语,思索再三后便准了他的请求,让他辞了官,归了故里。

    徐达则因为这件事大病了一场,患上了瘩背。

    在他病重之际,朱元璋命人给他府里送了一只蒸鹅。

    同样作为开国功臣的徐达又怎能不知朱元璋的旨意?

    心死,神灭,徐达果断领旨,吃下了鹅。

    没多久,徐达就一命呜呼了。

    至此,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屠杀开国功臣“事件告一段落。

    话说回来,朱元璋疑心慎重是真,但他确实对开国功臣做过如此屠戮之事吗?

    纵观整个事情来看,其实漏洞百出。《明史》中,徐达生了背疮并因此而死是真,但并没有徐达吃蒸鹅这件事。

    反而,徐达是大明开国功臣中少有的得了善终的一个人。

    他去世后不仅被追封为中山王,就连他的后代也一直独享着殊荣。

    至于庆功楼,据宋濂的《张中传》中所言,朱元璋在南京修建了一座楼是事实,但这座楼是他用来和将士们商量军事用的。

    既然为军事重地,藏有火药自然也很正常。

    巧合的是,有一次,这座楼确实发生了火灾,还引发了爆炸。

    但和之后演绎流传的版本不同的是,当天朱元璋并不在楼上,有幸躲过了一劫。

    这个故事应该就是“火烧庆功楼”的原型。

    也就是说,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屠杀开国功臣,大多是民间杜撰,并不属实。

    那既然如此,百姓又为何要捏造此故事,刻意抹黑朱元璋呢?

    实则,民生所言,不过是民心所向。

    “火烧庆功楼”是虚,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确实是真。

    老百姓不敢直言,便只能借故事来做谈资。

    打江山时,大家可以有难同当,打下江山后,就只想排除异己,独吞硕果了。

    为了保全朱家人的大明江山,将权力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枉法诬贤”等罪名处死了左丞相胡惟庸,并趁机将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在内的三万多人一并杀害。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借口凉国公蓝玉意图谋反,诛杀共计1.5万多人。

    短短14年间,大明朝将近五万多开国功臣及其亲族都被屠杀殆尽。

    起因不过只是,他们所拥护的当朝天子想要一个“普天之下,唯朱是从”的天下,容不得旁人生他念。

    懿文太子朱标以及皇太孙朱允炆的软弱,只得让朱元璋狠下心除去更多对他朱家正统有威胁的人。

    哪怕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尸山血海,朱元璋也毫不在乎了。

    在这件事上,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身上,那种质朴的小农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穷怕了,所以任何好的东西,都要留给自己的儿孙。

    而这,大概也就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

    -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58832/298536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