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陆娇谢云瑾、凤白泠独孤鹜、魏晋干饭人、这个明星很想退休、最强战神、萧天策、舒听澜卓禹安、重生大时代之1993、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他的小祖宗甜又野、楚尘、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狄青:20年精忠报国,50岁客死他乡,北宋第一名将,到底因何而死
博史通今
8小时前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公元959年,五代十国最后一位皇帝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主少国疑,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与石守信、王审琦、赵普等,一手炮制了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的戏码,率领大军北上御敌,却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周自立为宋。
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
“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每与丞相赵普讨论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朝代更替不休的原因也认为,那是武人专权导致兵乱祸患的缘故,因此开始有意中央集权,遏制武将权力。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夜晚,宋太祖赵匡胤与当初拥护他的禁军将领们一起喝酒,席间突发感慨,担心有人效仿自己“黄袍加身”,众将听完无不战栗,纷纷从太祖的弦外之音嗅到了杀机,第二天均托病解甲归田。史书称之为“杯酒释兵权”。从此宋朝的天下,开始沦为文人的家天下。人们都以男子练武而羞愧不行,北宋从此也鲜有名将。
宋仁宗赵祯,几乎算是有宋一朝,除太祖之外最有作为的皇帝。其在位时,文星璀璨,历史上能想到关于宋朝的名人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皆在其盛治之下大放异彩;而武治方面,虽不能挽武将式微之势,然而仍旧能够大胆突破传统,力求文武兼治,起用了几乎独当大宋朝一面的名将狄青。
狄青,这几乎是北宋仅此一位能够让我们脱口而出的名将。清朝有名的王爷史学家爱新觉罗·昭梿曾在其所撰《啸亭杂录》直言不讳:
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枢府,甚为驾驭得宜。
本文,笔者将通过细致的分析,为大家讲述,狄青是如何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建立不朽功勋青史留名的。
一、25场大战,鲜血染征袍
《宋史·狄青传》记载:
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
狄青,是山西临汾隰县人,隰县属于典型黄土高原地区,再往西过去一点就是夏国势力,往北则是辽国范围。恶劣的环境,注定无法种植庄稼,迫使汾州人只能狩猎为生,这也是狄青从小弓马娴熟的原因。
习惯于骑马射箭的人,与游牧民族一样,性格总是桀骜不驯。狄青在十六岁的时候,因与人打架而获罪入狱被黥面,并被发配充军,从此开始其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
充军时,狄青因为弓马娴熟,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被派出去戍卫边疆,而是被选为万里挑一的皇帝禁军中的精锐骑兵,并在“御马直”干了14年,一路做到了御马直将军贴身近卫的位置。
公元1038年,既狄青投身行伍的第14年,夏国统治者李元昊独立于北宋与辽国之外,裂土称王,建立西夏。宋夏交恶,朝廷用兵西北,才使得狄青开始在戍边战事中,大放异彩。
狄青被宋仁宗任命为延州指挥使,率军开拔边疆抵御西夏军队的侵袭。当时狄青身边的将领,在与敌军的战斗中总是一触即溃,久而久之士兵都养成了畏战情绪,而狄青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个局面,狄青每次上阵杀敌,总是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将士们都深受鼓舞。
战斗一共打了四年,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场大战,被乱箭射中八次。在大战安远时,狄青身负重伤,当听到敌军来袭时,马上忍着伤痛上马迎敌。狄青于乱军之中,一向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令敌军望而生畏。
《宋史·狄青传》记载:
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此后,狄青虽居功甚伟,但因为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加之无功名在身,狄青并未得到提拔。但他却以其敢战、善战而渐渐获得了一些名气。
二、从战场骁将,到大宋名将
公元1040年,尹洙出任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尹洙这个人,当时既是当红得令的大臣,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坛大家,其学行为世人所称道。狄青时常以自己见识短浅而愤懑不已,因此十分仰慕博学之人,也开始重视经营自己的人脉。狄青知道尹洙到任之后,亲赴其府上虚心求教,大受尹洙赏识。对狄青的用兵才能,尹洙说:“此良将才也!”
于是,尹洙把狄青推荐给了顶头上司范仲淹。
范仲淹是对狄青影响深远的一位大人物,他初见狄青,便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范仲淹从狄青的言谈中,感觉到狄青用兵虽猛,但并无章法。范仲淹更是不吝点拨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并给了他一本《左氏春秋》,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开始学习兵法韬略,假以时日,做柱国之材。
所谓“朝中有人好当官”,有了朋友之后的狄青,很快被尹洙举荐为泾州督监,又累功升到了西上阁门副使的位置。
除此之外,狄青也开始手不释卷,钻研自秦汉以来成名将帅的兵法,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打起仗来更加所向披靡,有章有法。
公元1042年,狄青因为战功卓著,朝中又有大员举荐,升职了秦州刺史。当时范仲淹、韩琦等多次向仁宗提及狄青,总说他有治乱之能,御军之才,仁宗便想要召见他,亲自听其讲述对西夏袭扰边疆的应对之法。
可惜还没等见到狄青,渭州又被西夏袭扰,狄青只能走马上阵,仁宗便命令狄青把边疆双方的军事部署,犬牙交错地画出来,并附上应对之策,上交朝廷。
公元1044年,狄青再次以战功,被仁宗亲自提拔,做了禁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位当要职之后,狄青经常面见仁宗,探讨治国与御军方略,仁宗有一次看着他脸上刺的字,十分心酸,便劝说其用药把伤疤敷去,狄青这样回答:
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
意思是说:陛下是以功劳提拔了我,而丝毫没有顾及我的门第与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脸上的字让我知耻后勇的缘故,我想要留着它,用来激励军队里的士兵们,告诉大家,即使是我这样的人,只要奋发向上,建立功勋,陛下与朝廷也会委以重用。
仁宗听了之后,大为欣赏,不久之后,直接提拔狄青做了枢密院副使。宋朝军队的最高长官为枢密使,司掌国家军政要事。由此可见狄青的地位显赫。狄青几乎已经打破了北宋朝重文轻武的陈规。
三、臣出身行伍,唯战场杀敌
公元1052年,岭南侬智高率部作乱,岭南一带十数州沦陷,仁宗派出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岭南的平叛事宜,但杨畋到了之后,久久没有给朝廷一个满意的战绩,仁宗很担忧,又派出孙沔、余靖,率军讨伐叛军。
狄青当时为枢密副使,不愿意尸位素餐,缚于高职,想要效命疆场,平定叛乱,于是上表仁宗请战,仁宗召见他,表示不愿让他孤身犯险,狄青则回道:
“臣出身行伍,唯战场杀敌,可报社稷。望陛下允臣率数百外族精骑,辅以禁军骁战者,斩敌首级,以彰陛下威仪。”
仁宗一听,被狄青的豪气干云所触动,当即任其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总领岭南平叛事宜,并亲自在垂拱殿为他设酒践行。
狄青率领部队,驻扎在宾州,蒋偕、张忠等将领在早期与侬智高的战斗中,屡战屡败,极大地挫败了士兵的志气。
左丘明曾在《曹刿论战》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狄青十分担心军队的士气,因此到任后第一时间便下令部队无令不得擅自出击,同时静观其变,苦寻破敌良策。
然而令行不止,广西钤辖陈曙在狄青三令五申之下,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公然违反军纪,趁着狄青还未到前线,极其希望打一场胜战戴罪立功,令朝廷刮目相看,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结果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临阵脱逃,宋军军威尽失,叛军更加嚣张跋扈。
狄青中军点将说:“令之不齐,兵所以败!”
一支军队,连命令都不能统一,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打什么仗?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狄青当堂将陈曙和袁用等三十多位违反军纪且临阵脱逃者斩首示众,诸将无不愕然,纷纷折服。
《孙子兵法始计篇》载: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狄青认为,兵无常势,用兵就是要虚虚实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当天便传令三军休整十天再开拔,等叛军得知消息有所懈怠之后,第二天凌晨便引兵一夜越过昆仑关,出现在叛军面前,令叛军惶恐不已,自乱阵脚。
狄青一面令孙节、孙沔等正面率军攻敌,另一面则出两路骑兵,左右包剿,围歼敌人。
刚开始叛军气焰嚣张,竟一度使得宋军招架不住,孙节死战而死,孙沔也被打得节节败退,以为生死不过须臾之间时,却看到狄青用旗帜挥动指挥着骑兵夹攻叛军,瞬间实现了反杀,并追亡逐北。
此战之后,侬智高失踪,宋军缴获钱财战马无数。有部下在攻破邕州城后,于尸体中发现了一个身穿龙袍的人,便建议狄青说可以向朝廷禀报侬智高已死,获取功劳。狄青听后却严厉斥责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侬智高的金蝉脱壳之计?我宁可少些功劳说侬智高失踪了,也不敢欺瞒陛下贪取军功啊!”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狄青:
青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
为将者,当以取胜为使命,至于军功,则是使命之外的虚名。狄青有这等胸怀,足见他与那些庸俗将军不同。
于是,狄青凯旋归朝,仁宗为了表彰其军功,直接把他提升到了军政一把手枢密使的位置,连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其儿子们都做了官。
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狄青虽然是宋朝不可多得的良将,然而,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他的存在,显得有些突兀。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狄青以武将身份担任枢密使,主宰天下军事,威望甚隆的时候,那些自诩清高的文臣们出于各种目的,看狄青不顺眼。因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大宋的兵马岂能掌握在一个“兵鲁子”手中?
于是,他们开始打压狄青,猜忌狄青。有些大臣甚至开始借助“天象”来为难狄青,《宋史》云:
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出青于外以保全之,不报。
文官们说,狄青家的狗生了两个角,这是是不详征兆,为了江山安全,还是把狄青下放吧。宋仁宗虽然对狄青也有所顾虑,但文臣们提的这个借口实在太拙劣,宋仁宗最终没有下放狄青。
而狄青身经百战,自然也能看出人心险恶,他在报效国家的同时,也在寻求武将的出路。然而,不久后,身为枢密使的狄青就交了华盖运,史载:
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
公元1056年,京师发生了洪灾,狄青为了避洪涝,将家迁到了大相国寺,并在佛殿上居住。仁宗以其无德修之心,免去他的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明升暗降地将之调离京出知陈州。
堂堂大宋枢密使,转眼间变成了一个知州。狄青为自己的“轻狂”举动,付出了代价。
那么,狄青真的是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狷狂之辈吗?他不知道住在大相国寺正殿上会有什么后果吗?他当然知道!
《宋史·狄青传》载:
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
显然,狄青并不是愣头青,他心思甚密,遇事都是谋定后动。对于以慎密著称的狄青来说,睡在大相国寺大殿这种低级错误,他是绝不会明知故犯的。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很明显,他是想自污,想急流勇退。
结果,狄青如愿了。不,他其实没有如愿,是那些文官如愿了。
第二年三月,仁宗便收到噩耗,狄青因嘴角长了一个很大的毒疮,医治无效,因病去世,年仅50岁。至此,这位北宋第一名将,在为大宋南征北战20年后,黯然落幕。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认为,狄青之所以会在远离京城第二年就去世了,是因为深受朝廷猜忌,担心朝廷痛下杀手,整日心理压力极大,最终郁郁而逝。其实,这个观点有些诛心了,且不说宋仁宗会不会去杀掉手无兵权的狄青,就从狄青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也不会是因猜忌,导致“惊吓而死”。
回顾历史发现,狄青虽短暂逆反了北宋重文轻武的局面,然而终究还是因此遭到朝廷的忌惮和打压。
毕竟,大环境的力量,非一人之力可以改变。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借范蠡之口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千古以来,能臣干将,都是封建帝王维稳统治的工具,一旦功高盖主,势必会成为出头的椽子,遭到忌惮与打压。
从黥面囚犯,到北宋第一名将,那个毒疮,仿佛没有生在狄青嘴角上,而是生在了那个时代的嘴角上,只要那些文官们嘴角稍微翘起,就能看到一个偌大的毒疮。
或者说,这个毒疮,不止生在狄青身上,还生在所有武将的身上。
狄青死后,虽然宋仁宗下旨追赠狄青为中书令,赐谥“武襄”,但这也是身后之事了。
《庄子》说: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意思是,名声都是给别人看的,不可过分的贪婪。
而千古能勘破功名富贵者,寥寥不过孙武、陶朱公、王翦、张良、郭子仪、姚广孝等几人而已,他们因舍反而大得,反被青史留名,传为千古佳话,不得不令人反思。
http://www.yetianlian.net/yt58832/23782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博史通今
8小时前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公元959年,五代十国最后一位皇帝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主少国疑,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与石守信、王审琦、赵普等,一手炮制了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的戏码,率领大军北上御敌,却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周自立为宋。
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
“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每与丞相赵普讨论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朝代更替不休的原因也认为,那是武人专权导致兵乱祸患的缘故,因此开始有意中央集权,遏制武将权力。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夜晚,宋太祖赵匡胤与当初拥护他的禁军将领们一起喝酒,席间突发感慨,担心有人效仿自己“黄袍加身”,众将听完无不战栗,纷纷从太祖的弦外之音嗅到了杀机,第二天均托病解甲归田。史书称之为“杯酒释兵权”。从此宋朝的天下,开始沦为文人的家天下。人们都以男子练武而羞愧不行,北宋从此也鲜有名将。
宋仁宗赵祯,几乎算是有宋一朝,除太祖之外最有作为的皇帝。其在位时,文星璀璨,历史上能想到关于宋朝的名人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皆在其盛治之下大放异彩;而武治方面,虽不能挽武将式微之势,然而仍旧能够大胆突破传统,力求文武兼治,起用了几乎独当大宋朝一面的名将狄青。
狄青,这几乎是北宋仅此一位能够让我们脱口而出的名将。清朝有名的王爷史学家爱新觉罗·昭梿曾在其所撰《啸亭杂录》直言不讳:
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枢府,甚为驾驭得宜。
本文,笔者将通过细致的分析,为大家讲述,狄青是如何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建立不朽功勋青史留名的。
一、25场大战,鲜血染征袍
《宋史·狄青传》记载:
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
狄青,是山西临汾隰县人,隰县属于典型黄土高原地区,再往西过去一点就是夏国势力,往北则是辽国范围。恶劣的环境,注定无法种植庄稼,迫使汾州人只能狩猎为生,这也是狄青从小弓马娴熟的原因。
习惯于骑马射箭的人,与游牧民族一样,性格总是桀骜不驯。狄青在十六岁的时候,因与人打架而获罪入狱被黥面,并被发配充军,从此开始其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
充军时,狄青因为弓马娴熟,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被派出去戍卫边疆,而是被选为万里挑一的皇帝禁军中的精锐骑兵,并在“御马直”干了14年,一路做到了御马直将军贴身近卫的位置。
公元1038年,既狄青投身行伍的第14年,夏国统治者李元昊独立于北宋与辽国之外,裂土称王,建立西夏。宋夏交恶,朝廷用兵西北,才使得狄青开始在戍边战事中,大放异彩。
狄青被宋仁宗任命为延州指挥使,率军开拔边疆抵御西夏军队的侵袭。当时狄青身边的将领,在与敌军的战斗中总是一触即溃,久而久之士兵都养成了畏战情绪,而狄青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个局面,狄青每次上阵杀敌,总是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将士们都深受鼓舞。
战斗一共打了四年,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场大战,被乱箭射中八次。在大战安远时,狄青身负重伤,当听到敌军来袭时,马上忍着伤痛上马迎敌。狄青于乱军之中,一向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令敌军望而生畏。
《宋史·狄青传》记载:
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此后,狄青虽居功甚伟,但因为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加之无功名在身,狄青并未得到提拔。但他却以其敢战、善战而渐渐获得了一些名气。
二、从战场骁将,到大宋名将
公元1040年,尹洙出任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尹洙这个人,当时既是当红得令的大臣,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坛大家,其学行为世人所称道。狄青时常以自己见识短浅而愤懑不已,因此十分仰慕博学之人,也开始重视经营自己的人脉。狄青知道尹洙到任之后,亲赴其府上虚心求教,大受尹洙赏识。对狄青的用兵才能,尹洙说:“此良将才也!”
于是,尹洙把狄青推荐给了顶头上司范仲淹。
范仲淹是对狄青影响深远的一位大人物,他初见狄青,便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范仲淹从狄青的言谈中,感觉到狄青用兵虽猛,但并无章法。范仲淹更是不吝点拨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并给了他一本《左氏春秋》,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开始学习兵法韬略,假以时日,做柱国之材。
所谓“朝中有人好当官”,有了朋友之后的狄青,很快被尹洙举荐为泾州督监,又累功升到了西上阁门副使的位置。
除此之外,狄青也开始手不释卷,钻研自秦汉以来成名将帅的兵法,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打起仗来更加所向披靡,有章有法。
公元1042年,狄青因为战功卓著,朝中又有大员举荐,升职了秦州刺史。当时范仲淹、韩琦等多次向仁宗提及狄青,总说他有治乱之能,御军之才,仁宗便想要召见他,亲自听其讲述对西夏袭扰边疆的应对之法。
可惜还没等见到狄青,渭州又被西夏袭扰,狄青只能走马上阵,仁宗便命令狄青把边疆双方的军事部署,犬牙交错地画出来,并附上应对之策,上交朝廷。
公元1044年,狄青再次以战功,被仁宗亲自提拔,做了禁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位当要职之后,狄青经常面见仁宗,探讨治国与御军方略,仁宗有一次看着他脸上刺的字,十分心酸,便劝说其用药把伤疤敷去,狄青这样回答:
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
意思是说:陛下是以功劳提拔了我,而丝毫没有顾及我的门第与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脸上的字让我知耻后勇的缘故,我想要留着它,用来激励军队里的士兵们,告诉大家,即使是我这样的人,只要奋发向上,建立功勋,陛下与朝廷也会委以重用。
仁宗听了之后,大为欣赏,不久之后,直接提拔狄青做了枢密院副使。宋朝军队的最高长官为枢密使,司掌国家军政要事。由此可见狄青的地位显赫。狄青几乎已经打破了北宋朝重文轻武的陈规。
三、臣出身行伍,唯战场杀敌
公元1052年,岭南侬智高率部作乱,岭南一带十数州沦陷,仁宗派出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岭南的平叛事宜,但杨畋到了之后,久久没有给朝廷一个满意的战绩,仁宗很担忧,又派出孙沔、余靖,率军讨伐叛军。
狄青当时为枢密副使,不愿意尸位素餐,缚于高职,想要效命疆场,平定叛乱,于是上表仁宗请战,仁宗召见他,表示不愿让他孤身犯险,狄青则回道:
“臣出身行伍,唯战场杀敌,可报社稷。望陛下允臣率数百外族精骑,辅以禁军骁战者,斩敌首级,以彰陛下威仪。”
仁宗一听,被狄青的豪气干云所触动,当即任其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总领岭南平叛事宜,并亲自在垂拱殿为他设酒践行。
狄青率领部队,驻扎在宾州,蒋偕、张忠等将领在早期与侬智高的战斗中,屡战屡败,极大地挫败了士兵的志气。
左丘明曾在《曹刿论战》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狄青十分担心军队的士气,因此到任后第一时间便下令部队无令不得擅自出击,同时静观其变,苦寻破敌良策。
然而令行不止,广西钤辖陈曙在狄青三令五申之下,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公然违反军纪,趁着狄青还未到前线,极其希望打一场胜战戴罪立功,令朝廷刮目相看,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结果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临阵脱逃,宋军军威尽失,叛军更加嚣张跋扈。
狄青中军点将说:“令之不齐,兵所以败!”
一支军队,连命令都不能统一,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打什么仗?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狄青当堂将陈曙和袁用等三十多位违反军纪且临阵脱逃者斩首示众,诸将无不愕然,纷纷折服。
《孙子兵法始计篇》载: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狄青认为,兵无常势,用兵就是要虚虚实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当天便传令三军休整十天再开拔,等叛军得知消息有所懈怠之后,第二天凌晨便引兵一夜越过昆仑关,出现在叛军面前,令叛军惶恐不已,自乱阵脚。
狄青一面令孙节、孙沔等正面率军攻敌,另一面则出两路骑兵,左右包剿,围歼敌人。
刚开始叛军气焰嚣张,竟一度使得宋军招架不住,孙节死战而死,孙沔也被打得节节败退,以为生死不过须臾之间时,却看到狄青用旗帜挥动指挥着骑兵夹攻叛军,瞬间实现了反杀,并追亡逐北。
此战之后,侬智高失踪,宋军缴获钱财战马无数。有部下在攻破邕州城后,于尸体中发现了一个身穿龙袍的人,便建议狄青说可以向朝廷禀报侬智高已死,获取功劳。狄青听后却严厉斥责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侬智高的金蝉脱壳之计?我宁可少些功劳说侬智高失踪了,也不敢欺瞒陛下贪取军功啊!”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狄青:
青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
为将者,当以取胜为使命,至于军功,则是使命之外的虚名。狄青有这等胸怀,足见他与那些庸俗将军不同。
于是,狄青凯旋归朝,仁宗为了表彰其军功,直接把他提升到了军政一把手枢密使的位置,连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其儿子们都做了官。
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狄青虽然是宋朝不可多得的良将,然而,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他的存在,显得有些突兀。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狄青以武将身份担任枢密使,主宰天下军事,威望甚隆的时候,那些自诩清高的文臣们出于各种目的,看狄青不顺眼。因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大宋的兵马岂能掌握在一个“兵鲁子”手中?
于是,他们开始打压狄青,猜忌狄青。有些大臣甚至开始借助“天象”来为难狄青,《宋史》云:
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出青于外以保全之,不报。
文官们说,狄青家的狗生了两个角,这是是不详征兆,为了江山安全,还是把狄青下放吧。宋仁宗虽然对狄青也有所顾虑,但文臣们提的这个借口实在太拙劣,宋仁宗最终没有下放狄青。
而狄青身经百战,自然也能看出人心险恶,他在报效国家的同时,也在寻求武将的出路。然而,不久后,身为枢密使的狄青就交了华盖运,史载:
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
公元1056年,京师发生了洪灾,狄青为了避洪涝,将家迁到了大相国寺,并在佛殿上居住。仁宗以其无德修之心,免去他的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明升暗降地将之调离京出知陈州。
堂堂大宋枢密使,转眼间变成了一个知州。狄青为自己的“轻狂”举动,付出了代价。
那么,狄青真的是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狷狂之辈吗?他不知道住在大相国寺正殿上会有什么后果吗?他当然知道!
《宋史·狄青传》载:
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
显然,狄青并不是愣头青,他心思甚密,遇事都是谋定后动。对于以慎密著称的狄青来说,睡在大相国寺大殿这种低级错误,他是绝不会明知故犯的。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很明显,他是想自污,想急流勇退。
结果,狄青如愿了。不,他其实没有如愿,是那些文官如愿了。
第二年三月,仁宗便收到噩耗,狄青因嘴角长了一个很大的毒疮,医治无效,因病去世,年仅50岁。至此,这位北宋第一名将,在为大宋南征北战20年后,黯然落幕。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认为,狄青之所以会在远离京城第二年就去世了,是因为深受朝廷猜忌,担心朝廷痛下杀手,整日心理压力极大,最终郁郁而逝。其实,这个观点有些诛心了,且不说宋仁宗会不会去杀掉手无兵权的狄青,就从狄青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也不会是因猜忌,导致“惊吓而死”。
回顾历史发现,狄青虽短暂逆反了北宋重文轻武的局面,然而终究还是因此遭到朝廷的忌惮和打压。
毕竟,大环境的力量,非一人之力可以改变。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借范蠡之口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千古以来,能臣干将,都是封建帝王维稳统治的工具,一旦功高盖主,势必会成为出头的椽子,遭到忌惮与打压。
从黥面囚犯,到北宋第一名将,那个毒疮,仿佛没有生在狄青嘴角上,而是生在了那个时代的嘴角上,只要那些文官们嘴角稍微翘起,就能看到一个偌大的毒疮。
或者说,这个毒疮,不止生在狄青身上,还生在所有武将的身上。
狄青死后,虽然宋仁宗下旨追赠狄青为中书令,赐谥“武襄”,但这也是身后之事了。
《庄子》说: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意思是,名声都是给别人看的,不可过分的贪婪。
而千古能勘破功名富贵者,寥寥不过孙武、陶朱公、王翦、张良、郭子仪、姚广孝等几人而已,他们因舍反而大得,反被青史留名,传为千古佳话,不得不令人反思。
http://www.yetianlian.net/yt58832/23782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