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第30章 循序渐进

第30章 循序渐进

    (全文阅读

    家和万事兴,刘子秋深谙个中道理。レ&レ现在对他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证明,后宫的安宁与否,往往关系着一个个王朝的兴衰。以刘子秋的眼光,当然能够看得出来,谢沐雨对高秀儿还有一点轻视。和谢沐雨不同,花云、林巧儿出身卑微,拓跋千玉、穆朵丽又是异族,她们都和高秀儿相处融洽,唯一的变数就是谢沐雨。

    如果不是因为谢沐雨出家这件事,刘子秋或许还不会很在乎和她之间的关系,至少在当初,刘子秋也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小妹妹而已。但是,既然已经准备接纳谢沐雨成为家庭的一员,刘子秋就必须处理好她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而首要的就是她和高秀儿之间的关系。所以,刘子秋才会向谢沐雨讲述自己和高秀儿之间的故事。不过,谢沐雨是个聪明的女孩,她很快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

    三天以后,周超兴冲冲地来到军营,手里捧着一大盆泥土,连声喊道:“陛下,找到了!”

    正因为刘子秋亮明的皇帝的身份,周超几乎使出了全身解数,发动了所有的属官和差役,以及四镇八乡的乡长、里正,终于在羊角山挖到了刘子秋所描述的这种紫sè泥土。紫砂泥也分好几种,品质各不相同,但刘子秋已经顾不得再寻找最好的紫砂泥了。他当即又画了几幅图样,命人召集工匠。

    在这个年代,陶器的普及程度远胜于瓷器,制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炼制陶器的窑场。紫砂器具其实也属于陶器的范畴,只不过这种泥土有些特别而已。因此,要烧制一套紫砂茶具并不是什么难事,就在义兴本地便可以完成,两天以后就有成品摆在刘子秋面前。

    这套刚刚制作出来的紫砂茶具虽然粗糙,但是谢沐雨的茶道已经rì益jīng湛,再配上明前的新茶、甘甜的山泉,出来的茶饮确实令人回味。

    刘子秋自己抿了一小口,暗暗点头,笑道:“来人,赐虞世南、周超各饮一杯。”

    虞世南长期跟在刘子秋身边,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近乎返璞归真的饮茶方式,也是摇头晃脑赞不绝口。周超虽然不太习惯,但那种清香确实前所未遇,又是刘子秋赐下来的,免不了也是称赞一番。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周超,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说了。朕打算在义兴设立官窑,专门烧制紫砂器具。朕便任命你兼任义兴窑监,一年之内,烧制出三千套紫砂茶具。”

    周超吃了一惊,连声问道:“陛下,要这许多茶具做甚?”

    刘子秋笑道:“凡七品以上官员,朕要赐他们人手一套。”

    要在南方发展茶叶生产,就必须让百姓养成饮茶的习惯。事实上,多饮绿茶,对身体也是有极大好处的,只不过人们暂时还不太习惯罢了。在很多年以后,这种饮茶方式终于传往全国各地,进而发展成一种茶文化,并且最终远渡重洋,风靡世界。刘子秋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过程提前而已。要让百姓养成这个习惯,必然要先从朝廷官吏、世家大族开始。有了皇帝亲自赐下的这些茶具和茶叶,推广就会容易得多。

    推广饮茶文化,并不只是让南方的百姓多一条致富的道路,对于更好地控制北方和西域的游牧民族也有重大的意义。如果没有刘子秋的穿越,几百年之后,也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叫做茶马贸易。因为游牧民族长期食用牛羊肉,而茶叶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正好可以平衡他们的饮食。当然,一些上好的茶叶是不可能卖给游牧民族,真正卖给他们的是一种叫茶砖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将加工茶叶的下脚料和老叶子压在一起。即便如此,这些茶砖对游牧民族仍然相当重要。朝廷为了控制游牧民族,甚至会把这些茶砖当成某种战略物资。

    刘子秋并不会把茶砖当成战略物资,他对那些游牧民族的控制是一种相对温和和友好的控制,采取的是一种互补和互利的交往模式。汉人需要马匹、皮毛,游牧民族需要盐铁,以后还会需要茶叶。通过各取所需的贸易,可以把双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然,要让彼此相安无事,最重要的不是靠这些物资的羁绊,而是要拥有真正的实力。当你的实力不够的时候,这些物资只能令对方眼红,引来残暴的强盗。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时,对方才会按照你制定的规矩办事。刘子秋之所以现在就敢于放开和北方各游牧部落之间的贸易交往,就是因为在他的背后,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

    虞世南学识渊博,很容易便理解了刘子秋的目的,也很佩服刘子秋能有这样的眼光。但是他也明白,要将茶叶在全国推广开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最快也得花上三五年的时间。而他跟随刘子秋南下,还有他重要的使命,于是便拱手劝道:“陛下,如今紫砂已经找到,谢娘也已经还俗,何不早rì返京,免致百官挂念。”

    刘子秋却摇了摇头,说道:“无妨,还有几处地方朕可走一走。这样,先折而向西,咱们到豫章。”

    ……

    豫章郡在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但刘子秋却知道,那里有个新平县,就是后世的景德镇。在历史上,瓷器也算是江南出产的又一重要商品,刘子秋自然要在这方面动动脑筋。要想发展经济,还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刘子秋并不能改变太多,他所能做的也只是把一些在历史上原本就会出现的东西和技术提前而已。

    不过,等到了豫章以后,却令刘子秋有些意外。在新平县已经有了几家瓷窑,当然,这时候出产的瓷器无论在质量、器形还是绘画方面,都跟后世无法相提并论。即便如此,刘子秋也已经很满意了。他并没有太多地干涉这些瓷窑,只是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毕竟刘子秋自己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而瓷器又和紫砂不同,还要涉及胎、釉等许多方面,只能靠这些窑工自己摸索、改进。

    看到刘子秋只是参观了几家窑场,并没有进一步的要求,虞世南松了口气,再次劝道:“陛下,现在可以启程回京了。”

    刘子秋却摇了摇头:“回京?干嘛这么着急。”

    虞世南不安地说道:“难道陛下还想前往岭南?”

    刘子秋若有所思地说道:“岭南朕确实想去看一看啊。传说那里的瘴气很厉害,但也有一种果子很好吃,你们听说过没有?”

    虞世南拱手道:“不知道陛下说的是什么果子?”

    刘子秋朝南边看了看,道:“ì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虞世南最好诗文,不觉沉吟道:“原来陛下说的是荔枝,老臣也在一个典籍上看到过,只是陛下这首诗却不曾听说过,莫非是陛下新作?”

    刘子秋干咳了两声,说道:“这首诗也是朕偶尔听来,早就记不全了。”

    这也是他的大实话,如果让他把整首诗背出来,他还真做不到。

    拓跋千玉却非常兴奋:“阿哥,你吃过荔枝?真的这么好吃?我们什么时候去岭南?”

    高秀儿等人也忽闪着眼睛看向刘子秋,显然对荔枝这种美食非常感兴趣。

    “算了,还是不去了。”刘子秋忽然摆了摆手,说道,“我怕去了以后,你们吃荔枝上了瘾,会给我惹来天下人的骂名。”

    谢沐雨不解道:“几颗荔枝而已,何至于惹来骂名。”

    刘子秋哈哈大笑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就怕到时候为了讨好你们,动用八百里加急运送荔枝,岂不是令百姓失望。”

    高秀儿等人齐声嗔怪道:“讨厌,在夫君眼中,妾身等就如此不堪吗?”

    虞世南却暗自思量道,皇上果然好文采,出口成章。可惜,皇上不把心思放在诗文上,否则定会留下许多千古名句。

    ……

    不过,令虞世南高兴的是,离开豫章以后,刘子秋并没有继续南下,而是折向西北的襄阳方向。襄阳被朱粲占领的时候几乎被毁为一座空城,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虽然当地官府的报告中也提到这里已经恢复了生机,但刘子秋却相信眼见为实,他要亲自来看看。

    现场的情况虽然不如官府在报告中所描述得那样美好,但也算积攒了不少人气。毕竟当初空城的状况是刘子秋亲眼所见,能恢复到现在这个样子,他也算比较满意了,所以并没有对当地官府的夸大之辞进行处罚。实际上,对于军队以及地方官府中的许多违规行为的处理,刘子秋的手段一直比较温和,因为他知道,人的思想不发生转变,单纯依靠镇压效果并不会太理想,甚至会激起强烈的反弹,凡事还是要循序渐进。

    

    http://www.yetianlian.net/yt48960/185757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