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裁兵(下)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对于中央裁兵,大家都抱着同一个心理:人民军有30个陆军师近97万人,连同直接归政|府管辖实际是其私家部队的中央海军,总人数达百万之多;此外还有新收的阎、冯、孙、卢等部共约20万人及约8万人的所谓“预备役部队”。
这还是有案可籍的,各省的武警部队都没有包括在内。
要裁,也先要从人民军裁起!怕就怕人民党是拿裁军作幌子,行弱枝强干之策,这是各方心照不宣的担心。
对于各方的鬼胎,张汉卿自然清楚得很。他很理解,因为无论哪方军阀,都不会嫌己方兵少。所以,在各方裁军代表云集北京后,人民党很快抛出一个方案:各方按现有的军力等比例裁减,使全国总体上保留百万兵。
裁切后的各路军马统一由国家发给粮饷,当然各省财政不得再有军队相关的支出了。
这个做法其实很中肯。因为人民军是大头,所以在绝对数量上,他们也将裁得更多。而人数偏少的派系“损失”也有限。
对老少边穷省份而言,财政本就不充盈国,现有有国家供养,当然愿意----人数虽然比之前少了些,但能省下巨额的开支啊!再说军队的指挥权还在他们手里么!所以这个方案大体上被各方接受。
裁军委员会中以张作相为首的奉系首先表态,将在首期裁减陆军兵源的百分之三十。
滇、黔、桂紧跟着表示赞同:人民军按比例将削去9个师近30万人,已经明白表达了中央的诚意。他们三省经济并不发达,尤其是黔、滇两省都各有10万人左右的兵力,本处边远地区,防卫本省已绰绰有余,实在不愿负担太多的军费了;
桂系人数不多,却早想建设一支精兵,增加炮兵等现代武器在军队中的比重。省下的军费正好达成这个心愿,况且裁减几千人对整军处于华南人民军数量优势下的桂军并无重大的影响。
而川督杨森也想用这个机会剪除政治对手的实力,因此许下川军裁兵5万的诺言。
张作相、张汉卿怎能不知他们这点小心思?然而对裁兵早有主意,于是在举国人民的赞扬声中,人民军先期开始了29万人的大裁兵。
张汉卿不会傻到自毁长城,现在远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诸多的地方势力仍在,国家只是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但西南诸省仍在军阀手中,东北日军仍在待机而动,如此种种,裁兵不但不可行,还需加强。
他先是要求“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国家和平时期武装警察职责条例》,赋予武警部队在各省的驻兵权和保安职责,以便将各地裁减官兵编入到武警部队名下。
这一办法共使人民军后来控制下的北京、天津、直隶(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加上新进的山西共15省、市,容纳了30万人的编外人员。
一句话,这些地方将要吸收的“退役军人”数,比要退役的人还多,只是名称不再是人民军而已。
这是考虑到之前控制各地后许多杂牌军队良莠不齐,正好趁此机会淘汰一些老爷兵、兵油子。另外通过加强武警力量,有效地控制了地方,并使余下的军队完全从地方守备任务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国防军。
各师精减下来的机构和骨架仍被保留,多余出来的骨干军官正好去各军校轮训,算是为国防储备力量吧。
西北人民军进入新疆后,与先期成立的“新疆建设兵团”一道改编成了规模更庞大的入疆队伍,以增强国家对西北的控制,以兵养兵。
与几年前不同,这时的“建设兵团”已经控制了新疆的各处和各大城市,并先后在北疆、南疆新建了十数个兵团城市如石河子(后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五家渠市、阿拉尔等。对在建的兰新铁路,成立“铁道兵”以兵治工,此一办法共可吸收冗余10万余人。
同一办法还应用到了东北。
张汉卿成立了“北大荒建设兵团”深入东北最北端及黑龙江流域,将一部分被淘汰出来的官兵安置在那里,平时开垦,战时可以迅速化工、化农为兵,支持东北的战局----当然,他心里还是将日本为最大的假想敌,关内裁兵热火朝天,东北大本营常驻的6个师却丝毫未动。
蒙古也组建了建设兵团,不过其主力却是来自绥远、察哈尔、热河等地的蒙古族及汉族百姓,由部分退役或因年龄较大即将退役的人民军军官领导。
在取消对内地移民人口的限制后,一年之内即有不少于十万的民众涌入这地广人稀的北国屏障垦荒开矿。中央政|府所做的,只是将这些人组成各大国营农场和矿场,进行有组织的生产罢了。
然后开始裁军,除去人民军五大主力师不动外,其它各师平均各去一旅,成建制地改编成武警部队,只是换了个番号、换掉了制服、留下了炮兵团而已。
精锐部队也裁去一些,不过是作为海军陆战部队分别编入渤海舰队、长江舰队、华南舰队,以充实海军队伍。在原本渤海、长江两舰队都有一支海军陆战旅的情况下,另组建了第三、第四海军陆战旅,分属华南舰队和渤海舰队,以巩固首都的防卫圈。
另一部分编为4个航空团,归新成立的航空大队管辖(司令为刘佐成)。
然而其后张汉卿仍觉国家兵力太少,不能适应局势的需要。为了减人不减火力,另组建了直属国防委员会的5个重炮兵团,计划配备新生产的作为军级主战火力的105MM榴|弹炮及加农炮。后来这些炮兵团先后装备人民军精锐部队第1、4、27、28、29各师。
一句话,这29万步兵一个不少,只是由军转警或转为拿锄武装,不占国防编制而已。平时军转民,战时民转军。而其它兵种比例却在上升,人民军的战斗力不减反增。
不但如此,海军、空军还多出两万人,只是大家都以为海军孱弱、而且现有川、滇、桂、黔等系军阀都在西南内陆,不知道海上情况而已。
http://www.yetianlian.net/yt48648/22676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这还是有案可籍的,各省的武警部队都没有包括在内。
要裁,也先要从人民军裁起!怕就怕人民党是拿裁军作幌子,行弱枝强干之策,这是各方心照不宣的担心。
对于各方的鬼胎,张汉卿自然清楚得很。他很理解,因为无论哪方军阀,都不会嫌己方兵少。所以,在各方裁军代表云集北京后,人民党很快抛出一个方案:各方按现有的军力等比例裁减,使全国总体上保留百万兵。
裁切后的各路军马统一由国家发给粮饷,当然各省财政不得再有军队相关的支出了。
这个做法其实很中肯。因为人民军是大头,所以在绝对数量上,他们也将裁得更多。而人数偏少的派系“损失”也有限。
对老少边穷省份而言,财政本就不充盈国,现有有国家供养,当然愿意----人数虽然比之前少了些,但能省下巨额的开支啊!再说军队的指挥权还在他们手里么!所以这个方案大体上被各方接受。
裁军委员会中以张作相为首的奉系首先表态,将在首期裁减陆军兵源的百分之三十。
滇、黔、桂紧跟着表示赞同:人民军按比例将削去9个师近30万人,已经明白表达了中央的诚意。他们三省经济并不发达,尤其是黔、滇两省都各有10万人左右的兵力,本处边远地区,防卫本省已绰绰有余,实在不愿负担太多的军费了;
桂系人数不多,却早想建设一支精兵,增加炮兵等现代武器在军队中的比重。省下的军费正好达成这个心愿,况且裁减几千人对整军处于华南人民军数量优势下的桂军并无重大的影响。
而川督杨森也想用这个机会剪除政治对手的实力,因此许下川军裁兵5万的诺言。
张作相、张汉卿怎能不知他们这点小心思?然而对裁兵早有主意,于是在举国人民的赞扬声中,人民军先期开始了29万人的大裁兵。
张汉卿不会傻到自毁长城,现在远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诸多的地方势力仍在,国家只是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但西南诸省仍在军阀手中,东北日军仍在待机而动,如此种种,裁兵不但不可行,还需加强。
他先是要求“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国家和平时期武装警察职责条例》,赋予武警部队在各省的驻兵权和保安职责,以便将各地裁减官兵编入到武警部队名下。
这一办法共使人民军后来控制下的北京、天津、直隶(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加上新进的山西共15省、市,容纳了30万人的编外人员。
一句话,这些地方将要吸收的“退役军人”数,比要退役的人还多,只是名称不再是人民军而已。
这是考虑到之前控制各地后许多杂牌军队良莠不齐,正好趁此机会淘汰一些老爷兵、兵油子。另外通过加强武警力量,有效地控制了地方,并使余下的军队完全从地方守备任务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国防军。
各师精减下来的机构和骨架仍被保留,多余出来的骨干军官正好去各军校轮训,算是为国防储备力量吧。
西北人民军进入新疆后,与先期成立的“新疆建设兵团”一道改编成了规模更庞大的入疆队伍,以增强国家对西北的控制,以兵养兵。
与几年前不同,这时的“建设兵团”已经控制了新疆的各处和各大城市,并先后在北疆、南疆新建了十数个兵团城市如石河子(后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五家渠市、阿拉尔等。对在建的兰新铁路,成立“铁道兵”以兵治工,此一办法共可吸收冗余10万余人。
同一办法还应用到了东北。
张汉卿成立了“北大荒建设兵团”深入东北最北端及黑龙江流域,将一部分被淘汰出来的官兵安置在那里,平时开垦,战时可以迅速化工、化农为兵,支持东北的战局----当然,他心里还是将日本为最大的假想敌,关内裁兵热火朝天,东北大本营常驻的6个师却丝毫未动。
蒙古也组建了建设兵团,不过其主力却是来自绥远、察哈尔、热河等地的蒙古族及汉族百姓,由部分退役或因年龄较大即将退役的人民军军官领导。
在取消对内地移民人口的限制后,一年之内即有不少于十万的民众涌入这地广人稀的北国屏障垦荒开矿。中央政|府所做的,只是将这些人组成各大国营农场和矿场,进行有组织的生产罢了。
然后开始裁军,除去人民军五大主力师不动外,其它各师平均各去一旅,成建制地改编成武警部队,只是换了个番号、换掉了制服、留下了炮兵团而已。
精锐部队也裁去一些,不过是作为海军陆战部队分别编入渤海舰队、长江舰队、华南舰队,以充实海军队伍。在原本渤海、长江两舰队都有一支海军陆战旅的情况下,另组建了第三、第四海军陆战旅,分属华南舰队和渤海舰队,以巩固首都的防卫圈。
另一部分编为4个航空团,归新成立的航空大队管辖(司令为刘佐成)。
然而其后张汉卿仍觉国家兵力太少,不能适应局势的需要。为了减人不减火力,另组建了直属国防委员会的5个重炮兵团,计划配备新生产的作为军级主战火力的105MM榴|弹炮及加农炮。后来这些炮兵团先后装备人民军精锐部队第1、4、27、28、29各师。
一句话,这29万步兵一个不少,只是由军转警或转为拿锄武装,不占国防编制而已。平时军转民,战时民转军。而其它兵种比例却在上升,人民军的战斗力不减反增。
不但如此,海军、空军还多出两万人,只是大家都以为海军孱弱、而且现有川、滇、桂、黔等系军阀都在西南内陆,不知道海上情况而已。
http://www.yetianlian.net/yt48648/22676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