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议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圈定了内廷与外廷的规矩后,大臣们都有些偃旗息鼓,他们悻悻地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当下这个皇帝还真是不一般,关键是手里的牌也是一大把,打来打去到最后居然是大臣们吃亏了。
崔万采脸上露出几分苦笑,这该争的东西还是得争,既然这方面吃亏了,那就在其他方面找补回来,当下便低声道:“皇上若是打算将内廷与外廷隔绝开来,那这内库财权与国库之间,该如何平衡?”
听完崔万采的话后,李绂脸上一愣,当下便反应过来了,这也是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你皇帝想要谈这个生意,那可以啊,内库和国库的钱怎么算呢?如果用了国库的钱,那么大臣们问问内廷的事情也不过分吧。
宁渝对崔万才这个问题只是嘿嘿一笑,他这一次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自然不会担心:“内廷与外廷彻底隔绝,这财权上自然会取一个约定的分配比值,内库除了这个分配比值以外,分文不取,但是外廷也不得干预内库用度。”
大臣们听到宁渝这番话,却感觉到几分诧异,这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不是将整个天下都视为自家的财产,想拿就拿,想取就取,所谓约定比值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罢了,皇帝伸手要了,大臣难不成还真敢不给?
“不知皇上以为,这约定比例多少比较好?”
崔万采还是颇为了解宁渝的,当下也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应,开始认认真真跟宁渝谈起了比例问题,看得其他大臣目瞪口呆,这要是皇帝开口就来个五五分成呢?到时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当然了宁渝自然不会干这种流氓事,倒不是他不能,而是他不愿意带头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这个比例其实他已经想好了。
“朕以为,国库收入皆来自于百姓,都是民脂民膏,朕绝不可以百姓之骨髓来奢靡无度,后廷原本人就不多,朕也不欲取太多,只要百分之一就好了。”
“百分之一?皇上,这是不是太少了?”
现在反过来轮到崔万采担心了,他不光是群臣领袖,那也是皇帝的老丈人,听到宁渝报出这么个数字,几乎有些不敢置信,真要这样他女儿崔姒吃啥?
宁渝嘿嘿一笑,他当然心里会有很多大的把握,要知道眼下岁入虽说没多少,可是等到他统一了全国之后,将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制度全面铺开,每年的岁入在现如今的基础上翻一番也并不算难,而清廷在之前的时候,全年岁入是三千万两左右,也就意味着宁渝的岁入至少能到六千万两。
如果再加上新改革后的商税,宁渝有信心实现全年岁入过亿两,到那时候哪怕只要百分之一,也是足足一百万两白银,再加上宁渝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商会,每年几百万两白银的收益是完全没问题的,只要不过于奢靡,根本不会影响到生活。
当然了,如果像清廷这几个皇帝一样,动辄给自己修园子,那肯定是不够用的,只是对于宁渝而言,修园子并没有多大意思,只有开拓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爱卿心里担忧,朕也知道,可是朕以为我大楚筚路蓝缕,如今方有这番局面,只要百姓的日子能过的好一些,前线的将士能吃饱穿暖,朕和后廷苦一苦,也不是什么大事。”
宁渝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随后轻声道:“只是朕以为,内廷也不能空守着国库的银子,这一百万两也不能坐吃山空,相关的营生也得做起来,外廷可不许干涉,当然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皇商的名头,想赚钱就得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好好赚。”
听到宁渝的这一番保证后,崔万采确实想了起来,年前的时候女儿确实从崔家调派了一批精干子弟,想必就是去做这营生去了,当下不由得一叹,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眼见得众人对此都没有意见了,宁渝顺着这个思路,开始继续沟通宗室的问题,很明显,宁家是一个还算比较大的家族,如今除了宁忠源这个太上皇以外,像其他宁忠景、宁忠义、宁忠信、宁忠海等人,也少不了一个王爵,如何针对这批王进行管理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
原因也很简单,这几个王的年纪都不大,像最小的宁忠权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而且现在也在地方上当知府,先不说他干得怎么样,如果按照明制,这位立马就得退休了.....在宁渝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不智。
在宁渝看来,大明虽然出了靖难之变这样的事情,但是后面未免有些过于防范了,实际上像朱棣这种造反模式,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人想要模仿简直就是在找死,也根本谈不上成功,后期将宗室当猪养更是奠定了朱氏的失败——自我弱化绝不可取。
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大臣们又一次跟宁渝闹拧了,李绂这个时候站出来了,他低声道:“皇上,前明宗室之举虽有不妥,可是严控宗室也是必要之举,若是过于放纵,恐怕隐患藏在将来。”
说起来,对于文官而言,第一敌人是参政的宦官集团,因为他们是天子的意志体现,消灭宦官集团是坚决有必要的,而第二敌人就是宗室力量了,因为他们是皇权的后备力量,也是能够对文官集团产生威胁的存在,因此自然下意识里会希望限制住宗室。
可是对于这一点,宁渝自然不会再选择妥协,他放弃了宦官制度,自然需要给文官集团再找个制衡的筹码,宗室便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过针对这一块,宁渝也没有彻底放纵宗室的打算,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宗室之祸,有七王之乱,有八王之乱,也有玄武之变和靖难之战,严格来说,其宗室制度都是自取其祸,不可为表率。由此说来,历朝历代之宗室制度,唯有宋制尚有一二可取之处。”
宁渝的这番话自然是有来头的,至少大部分的大臣在听到宋制时,眼神却是一亮,他们当然知道宋代的宗室是有多让人省心,甚至可以说比起汉唐明各代而言,都要强出许多,这也跟宋代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严格来说,宋制是继承于唐制,但是它吸取了唐代时门阀势力过大的教训,因此对于家族势力是大为打击的,并且通过科举制度扶持了大量的寒门子弟进入官场,从而弱化了门阀。另一方面,处于对武将的削弱,也使得文臣的实力进一步膨胀,变成了真正士大夫共天下的怪胎。
因此在这个时候,宋代皇室在对待宗室上,并没有采取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压制,而是一种比较平衡的状态,它一方面扩大了宗室的范围,将诸王、公、侯、伯、子、男,皆由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合依礼令,传嫡承袭。
相反的是,周、汉、唐诸朝其实很注重控制宗室的规模,像出五服之外就不被列为宗室,也就是不再皇家的家谱上了,可是宋朝,即使出五服也仍然得到皇室的承认,这样一来其实是强化了宗室的根基和人脉。
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经过扩充后的宋代宗室,势必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宋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硬性的要求,那就是宗室被统一安排,不得离开集中居住区,离开开封等居住城市更是犯罪,实际上成了变相监禁。此外,宋朝宗室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授予一定的官职,但都是虚衔,不能领兵打仗,也不能成为宰相。
宁渝的想法便是在宋时的宗室上进行改变,首先第一点就是扩大宗室的范围,以巩固宗室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宗室的待遇则是大大降低,所有的宗室爵位相对于功爵而言,都减一等待遇,以此降低宗室福利压力。
说白了,宗室王爵仅仅享受功臣爵中的公爵待遇,而公则享受侯,以此类推。此外宁渝也针对爵位体系进行了调整,相对于清代所谓的入八分不入八分等繁杂体系而言,这次的爵位制度要简化了不少,更加类似于明制中的爵位。
实际上明制中爵位也是分成宗室爵位与功勋外戚爵位两种,其中宗室爵位都是定制袭封的,分为亲王、郡王和一大串的将军和中尉。而功勋外戚爵则分为世袭与不世,其中大部分都是不世的,且仅仅分为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十分简洁。
宁渝自然明白,控制爵位的数量还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大肆泛滥,岂不是显得朝廷的爵位不值钱?
“我大楚的宗室不必以显爵授之,亦不必以世袭而论,其宗室身份依旧记录即可,朝廷可供其成年前的基础生活开销和学习上的花费,成年后宗室身份收入一律断绝,唯有重新得爵者,方可享受爵位待遇。”
宁渝脸上平平无奇,可是说出来的这番话却是让所有人吸了一口冷气,这家伙实在是有些狠了.....宗室不给显爵,不给世袭也就罢了,连养一辈子都不行了?
“当然,朝廷亦应该网开一面,准许宗室可自谋生业,可从军立功,可进入仕途科举,不得已任何理由阻止,亦不能暗中阻挠。”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说起来宁渝的想法很残酷,很不讲人伦道理,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里面藏着的巨大前景。
说白了,相对于被人养猪一样的宋明宗室,表面上看上去一辈子衣食无忧,其实终身都被困于樊笼,既无利于宗室力量,也无益于天下。而宁渝在取消了大量的宗室待遇之后,也给了宗室们一个放开束缚的机会,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甚至朝廷也会在暗中扶持,这一点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
群臣默认,他们发现自己的思维一直被宁渝给带着走,而且相对于准备齐全的皇帝,他们这些大臣的战斗力简直是弱鸡,根本无法起到半分的阻挠,在这个宗室制度上,也没有任何人起来说个不字。
终究是李绂站了出来,他叹口气苦笑道:“如此是否对宗室过于狠辣?若是天下人知道,恐怕会觉得皇上不够仁厚。”
宁渝嘿嘿一笑,“狠辣?仁厚?若是把他们当成猪养,才是最大的狠辣!宗室想要发展,想要前进,很简单,那就是跟其他人一样,成为人才,成为将来大楚的栋梁!”
殿上一片沉寂,众臣终于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个少年,绝不是什么好忽悠的主!
什么年轻气盛?什么年少轻狂?在宁渝面前,一切套路似乎都失去了作用,反倒是被宁渝给带进了坑里,签下了一个又一个足以让前辈们耻辱的条约....
文臣们表面上地位上升了,连下跪都不用了,可是他们再也不能干预皇帝的后宫生活,也不能干预皇帝怎么花钱,现在连宗室和勋贵都被皇帝用另一个法子给放出来了.......就连实质上一直被文臣们牢牢抓在手里的立嗣权力,都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崔万采脸上浮起了一丝苦笑,他绝不会认为现如今的宁渝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至少这些东西可不是他能教的......说是天纵奇才也就罢了,可是这有些可怕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皇权与相权的拉扯,就像两个大汉在拔河,这个人拉过来多少,另一个人就得让出去多少,而现在的情况变成了宁渝一只手就把绳子给拽得到处跑,逼得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得不紧跟着宁渝的节奏,因为一旦跟不上,连这个游戏的参与资格都没了.......
下朝之后,宁渝如同打了一场打胜仗一般,得意洋洋得去了坤宁宫,现如今崔姒便住在那里,而陈采薇居住得也不远,就在一旁的春和殿当中,当然由于宁渝的女人本来就这俩,因此其他的宫殿都是处于封闭状态。
只是当宁渝刚刚走进坤宁宫之后,便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笑声,仿佛还有太后爽朗的声音,却是让宁渝感觉有些莫名奇妙。
http://www.yetianlian.net/yt37976/158202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崔万采脸上露出几分苦笑,这该争的东西还是得争,既然这方面吃亏了,那就在其他方面找补回来,当下便低声道:“皇上若是打算将内廷与外廷隔绝开来,那这内库财权与国库之间,该如何平衡?”
听完崔万采的话后,李绂脸上一愣,当下便反应过来了,这也是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你皇帝想要谈这个生意,那可以啊,内库和国库的钱怎么算呢?如果用了国库的钱,那么大臣们问问内廷的事情也不过分吧。
宁渝对崔万才这个问题只是嘿嘿一笑,他这一次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自然不会担心:“内廷与外廷彻底隔绝,这财权上自然会取一个约定的分配比值,内库除了这个分配比值以外,分文不取,但是外廷也不得干预内库用度。”
大臣们听到宁渝这番话,却感觉到几分诧异,这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不是将整个天下都视为自家的财产,想拿就拿,想取就取,所谓约定比值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罢了,皇帝伸手要了,大臣难不成还真敢不给?
“不知皇上以为,这约定比例多少比较好?”
崔万采还是颇为了解宁渝的,当下也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应,开始认认真真跟宁渝谈起了比例问题,看得其他大臣目瞪口呆,这要是皇帝开口就来个五五分成呢?到时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当然了宁渝自然不会干这种流氓事,倒不是他不能,而是他不愿意带头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这个比例其实他已经想好了。
“朕以为,国库收入皆来自于百姓,都是民脂民膏,朕绝不可以百姓之骨髓来奢靡无度,后廷原本人就不多,朕也不欲取太多,只要百分之一就好了。”
“百分之一?皇上,这是不是太少了?”
现在反过来轮到崔万采担心了,他不光是群臣领袖,那也是皇帝的老丈人,听到宁渝报出这么个数字,几乎有些不敢置信,真要这样他女儿崔姒吃啥?
宁渝嘿嘿一笑,他当然心里会有很多大的把握,要知道眼下岁入虽说没多少,可是等到他统一了全国之后,将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制度全面铺开,每年的岁入在现如今的基础上翻一番也并不算难,而清廷在之前的时候,全年岁入是三千万两左右,也就意味着宁渝的岁入至少能到六千万两。
如果再加上新改革后的商税,宁渝有信心实现全年岁入过亿两,到那时候哪怕只要百分之一,也是足足一百万两白银,再加上宁渝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商会,每年几百万两白银的收益是完全没问题的,只要不过于奢靡,根本不会影响到生活。
当然了,如果像清廷这几个皇帝一样,动辄给自己修园子,那肯定是不够用的,只是对于宁渝而言,修园子并没有多大意思,只有开拓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爱卿心里担忧,朕也知道,可是朕以为我大楚筚路蓝缕,如今方有这番局面,只要百姓的日子能过的好一些,前线的将士能吃饱穿暖,朕和后廷苦一苦,也不是什么大事。”
宁渝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随后轻声道:“只是朕以为,内廷也不能空守着国库的银子,这一百万两也不能坐吃山空,相关的营生也得做起来,外廷可不许干涉,当然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皇商的名头,想赚钱就得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好好赚。”
听到宁渝的这一番保证后,崔万采确实想了起来,年前的时候女儿确实从崔家调派了一批精干子弟,想必就是去做这营生去了,当下不由得一叹,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眼见得众人对此都没有意见了,宁渝顺着这个思路,开始继续沟通宗室的问题,很明显,宁家是一个还算比较大的家族,如今除了宁忠源这个太上皇以外,像其他宁忠景、宁忠义、宁忠信、宁忠海等人,也少不了一个王爵,如何针对这批王进行管理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
原因也很简单,这几个王的年纪都不大,像最小的宁忠权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而且现在也在地方上当知府,先不说他干得怎么样,如果按照明制,这位立马就得退休了.....在宁渝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不智。
在宁渝看来,大明虽然出了靖难之变这样的事情,但是后面未免有些过于防范了,实际上像朱棣这种造反模式,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人想要模仿简直就是在找死,也根本谈不上成功,后期将宗室当猪养更是奠定了朱氏的失败——自我弱化绝不可取。
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大臣们又一次跟宁渝闹拧了,李绂这个时候站出来了,他低声道:“皇上,前明宗室之举虽有不妥,可是严控宗室也是必要之举,若是过于放纵,恐怕隐患藏在将来。”
说起来,对于文官而言,第一敌人是参政的宦官集团,因为他们是天子的意志体现,消灭宦官集团是坚决有必要的,而第二敌人就是宗室力量了,因为他们是皇权的后备力量,也是能够对文官集团产生威胁的存在,因此自然下意识里会希望限制住宗室。
可是对于这一点,宁渝自然不会再选择妥协,他放弃了宦官制度,自然需要给文官集团再找个制衡的筹码,宗室便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过针对这一块,宁渝也没有彻底放纵宗室的打算,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宗室之祸,有七王之乱,有八王之乱,也有玄武之变和靖难之战,严格来说,其宗室制度都是自取其祸,不可为表率。由此说来,历朝历代之宗室制度,唯有宋制尚有一二可取之处。”
宁渝的这番话自然是有来头的,至少大部分的大臣在听到宋制时,眼神却是一亮,他们当然知道宋代的宗室是有多让人省心,甚至可以说比起汉唐明各代而言,都要强出许多,这也跟宋代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严格来说,宋制是继承于唐制,但是它吸取了唐代时门阀势力过大的教训,因此对于家族势力是大为打击的,并且通过科举制度扶持了大量的寒门子弟进入官场,从而弱化了门阀。另一方面,处于对武将的削弱,也使得文臣的实力进一步膨胀,变成了真正士大夫共天下的怪胎。
因此在这个时候,宋代皇室在对待宗室上,并没有采取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压制,而是一种比较平衡的状态,它一方面扩大了宗室的范围,将诸王、公、侯、伯、子、男,皆由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合依礼令,传嫡承袭。
相反的是,周、汉、唐诸朝其实很注重控制宗室的规模,像出五服之外就不被列为宗室,也就是不再皇家的家谱上了,可是宋朝,即使出五服也仍然得到皇室的承认,这样一来其实是强化了宗室的根基和人脉。
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经过扩充后的宋代宗室,势必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宋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硬性的要求,那就是宗室被统一安排,不得离开集中居住区,离开开封等居住城市更是犯罪,实际上成了变相监禁。此外,宋朝宗室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授予一定的官职,但都是虚衔,不能领兵打仗,也不能成为宰相。
宁渝的想法便是在宋时的宗室上进行改变,首先第一点就是扩大宗室的范围,以巩固宗室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宗室的待遇则是大大降低,所有的宗室爵位相对于功爵而言,都减一等待遇,以此降低宗室福利压力。
说白了,宗室王爵仅仅享受功臣爵中的公爵待遇,而公则享受侯,以此类推。此外宁渝也针对爵位体系进行了调整,相对于清代所谓的入八分不入八分等繁杂体系而言,这次的爵位制度要简化了不少,更加类似于明制中的爵位。
实际上明制中爵位也是分成宗室爵位与功勋外戚爵位两种,其中宗室爵位都是定制袭封的,分为亲王、郡王和一大串的将军和中尉。而功勋外戚爵则分为世袭与不世,其中大部分都是不世的,且仅仅分为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十分简洁。
宁渝自然明白,控制爵位的数量还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大肆泛滥,岂不是显得朝廷的爵位不值钱?
“我大楚的宗室不必以显爵授之,亦不必以世袭而论,其宗室身份依旧记录即可,朝廷可供其成年前的基础生活开销和学习上的花费,成年后宗室身份收入一律断绝,唯有重新得爵者,方可享受爵位待遇。”
宁渝脸上平平无奇,可是说出来的这番话却是让所有人吸了一口冷气,这家伙实在是有些狠了.....宗室不给显爵,不给世袭也就罢了,连养一辈子都不行了?
“当然,朝廷亦应该网开一面,准许宗室可自谋生业,可从军立功,可进入仕途科举,不得已任何理由阻止,亦不能暗中阻挠。”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说起来宁渝的想法很残酷,很不讲人伦道理,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里面藏着的巨大前景。
说白了,相对于被人养猪一样的宋明宗室,表面上看上去一辈子衣食无忧,其实终身都被困于樊笼,既无利于宗室力量,也无益于天下。而宁渝在取消了大量的宗室待遇之后,也给了宗室们一个放开束缚的机会,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甚至朝廷也会在暗中扶持,这一点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
群臣默认,他们发现自己的思维一直被宁渝给带着走,而且相对于准备齐全的皇帝,他们这些大臣的战斗力简直是弱鸡,根本无法起到半分的阻挠,在这个宗室制度上,也没有任何人起来说个不字。
终究是李绂站了出来,他叹口气苦笑道:“如此是否对宗室过于狠辣?若是天下人知道,恐怕会觉得皇上不够仁厚。”
宁渝嘿嘿一笑,“狠辣?仁厚?若是把他们当成猪养,才是最大的狠辣!宗室想要发展,想要前进,很简单,那就是跟其他人一样,成为人才,成为将来大楚的栋梁!”
殿上一片沉寂,众臣终于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个少年,绝不是什么好忽悠的主!
什么年轻气盛?什么年少轻狂?在宁渝面前,一切套路似乎都失去了作用,反倒是被宁渝给带进了坑里,签下了一个又一个足以让前辈们耻辱的条约....
文臣们表面上地位上升了,连下跪都不用了,可是他们再也不能干预皇帝的后宫生活,也不能干预皇帝怎么花钱,现在连宗室和勋贵都被皇帝用另一个法子给放出来了.......就连实质上一直被文臣们牢牢抓在手里的立嗣权力,都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崔万采脸上浮起了一丝苦笑,他绝不会认为现如今的宁渝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至少这些东西可不是他能教的......说是天纵奇才也就罢了,可是这有些可怕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皇权与相权的拉扯,就像两个大汉在拔河,这个人拉过来多少,另一个人就得让出去多少,而现在的情况变成了宁渝一只手就把绳子给拽得到处跑,逼得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得不紧跟着宁渝的节奏,因为一旦跟不上,连这个游戏的参与资格都没了.......
下朝之后,宁渝如同打了一场打胜仗一般,得意洋洋得去了坤宁宫,现如今崔姒便住在那里,而陈采薇居住得也不远,就在一旁的春和殿当中,当然由于宁渝的女人本来就这俩,因此其他的宫殿都是处于封闭状态。
只是当宁渝刚刚走进坤宁宫之后,便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笑声,仿佛还有太后爽朗的声音,却是让宁渝感觉有些莫名奇妙。
http://www.yetianlian.net/yt37976/158202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