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立杀无赦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朱棣一言而断,算是彻底地打破了眼下的争议。
而此时此刻,对于那史仲成而言,也算是彻底地闭上了嘴。
眼下这个时候,多言无益,倒不如索性,大家将事情摊开来看看便知。
对于史仲成等人而言,其实他们是打心底里不相信邮政司能有什么真凭实据的,即便是有一点,也大可以彻底找到漏洞推翻掉。
倒不是他们如何自信,而是他们心底深处便已认为,这必是胡穆想要借机上位,挑起来的争斗罢了。
朝廷对于传奉官的印象都十分糟糕,认为都是投机取巧之辈,不足为虑。
何况身为传奉官的胡穆,连资历也不过尔尔,不过是在铁路司干了一两年下层的官吏而已。
这样的人,能干成什么事?
再者说了,清查户籍,乃是天下最繁重的工作,朝廷动员了十数万的官吏,才勉强办成,邮政司又何德何能?
文渊阁诸学士们,却远不如史仲成人等这样的乐观。
不过,显然也不至于认为,邮政司当真能有什么真凭实据,大抵……应该是邮政司找到了这一次清查的漏洞,进而拿出一些证据进行攻击,借此机会,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清查罢了。
只是解缙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思考得更深。
胡穆这样做,背后必定是张安世,可无论如何,胡穆也是胡广的儿子,这件事的背后,会不会还有胡广?
若还有胡广,那么胡广就太不简单了,此前的人畜无害,莫非只是烟雾弹。
而一旦这样去想,那么就更加令人毛骨悚然了。
一个人……人畜无害了数十年,这么多天下最精明的人都看走了眼,这样的人,该有多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一个隐藏了自己数十年的人,却突然之间,在这地方发力,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事有反常即为妖。
越往下头想下去,就越令人觉得可怕和恐惧了。
朱棣是个行动派,当即便摆驾出宫,随驾的大臣们,虽心思各异,可也老实地纷纷在后步行。
胡广在队伍之中,心里却早已是七上八下了。
倒是张安世与胡穆走在前头,二人低声窃窃私语着什么。
等到抵达邮政司的时候,这邮政司上下猝然无备,谁也不会料到,竟会皇帝亲临。
于是当即……司中上下的官吏,纷纷诚惶诚恐地来见驾。
朱棣只扫视他们一眼,见他们都是寻常官吏的装扮,不过比之其他的衙署和部堂,这些官吏的年纪,都要小了许多,多是一些年轻人。
朱棣阴沉的脸,稍稍有了一些缓和,温声道:“不必多礼。”
随即,回头看向张安世和胡穆道:“证据在何处?”
胡穆上前道:“陛下,就在后头的库房。”
朱棣当即一马当先,率先进去,其余随扈,鱼贯而入。
于是胡穆领着众人,进入了一处库房。
起初的时候,君臣们倒不觉得稀奇,而这库房,从外头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直到进入之后,眼前却是一亮。
这是物理意义的眼前一亮,因为在此,挂着一盏盏的马灯,以至于整个库房,虽是封闭,却是亮如白昼。
在这里,除了一排排办公用的案牍之外,便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书架。
每一个书架上,都有柜子,柜子上,又挂着锁,除此之外,还挂了一个又一个的牌子。
“这是……”
朱棣背着手,认真地看着,其实他对于案牍的事,不甚感兴趣,只不过,对于这样的规模,朱棣觉得有些诧异罢了。
胡穆道:“陛下,这是邮政司的邮编库房。”
“邮编库房?”朱棣对于这个名称还是觉得挺新奇的。
胡穆便道:“投递书信,寄送包裹,甚至是牵涉到汇款的事务,必须要确保,驿站能够精确到人,正因如此,所以……各地的驿站,要掌握当地人口户籍地址的情况,驿站掌握本乡以及下设的村里,邮政局掌握本省的情况,而邮政司,自然要掌握天下的情况。”
朱棣道:“是吗?”
声音淡淡,他只听得云里雾里。
胡穆便继续解释道:“这一处库房,寄存和保管的,乃是福建布政使司所有文牍。”
“福建布政使司……”朱棣念叨着,随即便又问道:“这又有什么不同?”
胡穆便指了指远处的一处书架,道:“那地方,乃是福州府,而那几排书柜,则是泉州府。隔壁是建宁府,再远一些,乃兴化府。漳州府在这里。”
胡穆边道,边信步走到了福州府的十数排书架面前,接着道:“这一处书柜,乃闽县,那一处,则是长乐县,还有这里……陛下,此乃福州府福清县。”
其实这里的保存情况,十分有序,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所以即便朱棣不通文牍的事务,可经胡穆的指点,却能立即看明白了。
而这种案牍事务,条理清晰到一个门外汉竟也可以一点即通,可见这里头的情况,是多么的井井有条。
朱棣也快步走到了福州府福清县的书柜面前,这里头,却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子,每一个柜子上头,却又书写着各乡的牌子。
朱棣随手指了指其中的谭南乡,道:“福清县,还有一个谭南乡?”
“是的。”胡穆侃侃而谈道:“陛下您看,这谭南乡的前头,还有06261的编号,也即是,所有这样编号的书信,直接可以投递去福清县谭南乡去,这样一来,分拣信件之人,也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了。甚至……哪怕是大字不识的人,在掌握了简单的数字之后,也可以胜任清捡的工作。这书信和包裹,除了寄送需要大量的人手,实际上……分拣所需的人手更多,哪一个信件和包裹应该送往哪里,单单这个,就需无数的人力。”
顿了顿,胡穆接着道:“若是没有编号,单以地址而论,这就需邮政司招募数万的清捡人员,而这些人,却还需擅长识文断字,这对于驿站而言,实在太难了,即便是粗通文墨之人,恐怕也不愿在这暗无天日的库房里,每日重复清捡,哪怕是薪俸高一些,也没有人愿意肯这样干。”
朱棣深以为然地颔首。
这其实是实情。
邮政司的待遇不错,现在随着新政的铺开,倒也有不少读书人愿意进入邮政司。
可这些人,无论是干文吏也好,甚至是去干邮差也罢,这样的工作,毕竟是总还有一些意义,大家也肯尽心尽力。
可若是这些幸运的读书人,你却让他们每日在库房里枯燥的清捡信件,分门别类,怕是连鬼都不肯来了。
有了邮编,情况就可以大大改善,甚至可以对大字不识之人,进行简单的培训之后,便可胜任。
朱棣道:“原来如此……”
接着他便道:“这谭南乡……里头,又是什么?”
胡穆朝一旁的文吏使了个眼色,文吏会意,便取了钥匙,开了锁,打开了这谭南乡的抽屉。
随即,便是一沓沓的文牍映入朱棣的眼前。
胡穆当即取出了一张,边道:“陛下请看,这一份,乃谭南乡八柳里的情况。”
朱棣抬手接过,只低头一看,眼中透出惊诧之色。
只见这上头,却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一村里足足七十九户,三百九百五人的讯息。
从年龄,到籍贯,再到姓名,特征,甚至其读书和家庭的情况,竟也记录的详尽无比。
朱棣一愣,他目不暇接地一个个看下去,眉头却是皱得越来越紧,而后,他指了指这一份文牍道:“你说的两千两百万户,就是从这儿来的?”
胡穆面不改色地道:“正是,里头记录的很清楚,臣进行了统计,总计是两千两百七十万户。”
而此时,其实随扈的大臣们,已看得十分真切了,他们诧异于这库房中的精巧和井然有序之余,也突然意识到,这邮政司……竟当真干成了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这里的情况,甚至比之户部的黄册还要详尽。
那史仲成以及众御史,也纷纷色变,眼中再看不到方才的信心满满。
原以为胡穆不过是从从前的清查中,找到不合规的地方,进行挑刺罢了。
可没想到,人家居然另起炉灶,真的搞出了一个全新的户籍体系。
更可怕的是,还如此的详尽。
史仲成下意识地道:“话虽如此,可户籍如此复杂多变,想要尽数记录,谈何容易?朝廷数十年来,记录黄册,尚且有许多的遗漏之处,此次清查,更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敢说完全可以令人信服……”
史仲成已开始以退为进了,他承认了清查的事,或多或少有一些瑕疵。
可接下来,他却道:“只是……谁能确保,你这所记的,可以让人信服呢?或许是下头的驿卒欺上瞒下,随意填报,也未可知。”
胡穆却是镇定自若地道:“这个容易,因为每一处,责任都可到人即可。”
他随即对朱棣道:“陛下请看,这谭南乡八柳里下头签字画押的情况。”
朱棣便顺着看下去。
胡穆解释道:“陛下你看,负责登记的人,乃是福清县谭南驿站的驿卒邓达,邓达在此签字画押,而再下,这是当地驿丞,在进行抽检,确定合格之后,亦进行了画押。此后,还有福建邮政局的文吏刘和的画押,每一次画押,都连带了责任,这驿卒邓达,若是出错,自有惩罚,而驿丞则负责抽检,确保情况属实之后,自然也需画押。还有……”
他讲的头头是道,其实说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大家心里也就有数了,更何况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凭实据!
胡穆继续道:“何况每一户,都有邮编,若是记录错误,那么书信的传递,也可能出错,到时……一旦出错,便可确认哪一处出现了错误,这当初负责登记的驿卒,也就无所遁形,届时,邮政司自有惩处,记录错一个,罚俸;错了两个,自有处分。记录错三个,则可能革职……倘若规划脸谱,一经察觉,甚至可能治罪。”
“陛下,既有责任,且一旦疏忽,很快便容易察觉,不只如此,从邮政局到驿丞再到驿卒,都有相应的惩戒,臣当然不敢担保所有的记录都准确无误,却敢拿项上人头作保,这其中的误差,必是百不存一。愿立军令状……”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朱棣则是继续细细看下去,他眼前,这个叫邓达的驿卒,忠实地记录着整个村里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补充的说明,譬如……这八柳里,某人属于赘婿的身份,又有某人,乃是寡妇,家中已无男丁之类。
朱棣看的极认真,看了半响后,他才收回了视线,随即用力地深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是非曲直,若是再分不清,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
朱棣慢吞吞地道:“邮政司这上上下下,尽可以担负责任,甚至胡卿敢于拿人头作保,那么……诸卿……可敢拿人头作保吗?”
他这话,很明显是向史仲成询问的。
他的声音听着并不严厉,却令史仲成脸色骤变。
后头的众御史,已是惊得大气不敢出。
朱棣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目光渐渐发冷,接着道:“天下这么多的官吏,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又有各部协助,更有都察院派出了这么多的巡按,尔等的俸禄……朕该给的都给了。你们要清贵,朕赐尔等清贵之身,给予你们高官厚禄,可……是……这其中竟差了一千万户……”
朱棣将手头的文牍,小心地收了,而后放回了柜子里。继续慢悠悠地道:“一千万户,几乎等同于,当初太祖高皇帝时,天下所有的在册人丁,可……若非是邮政司,他们却一下子,不见了。卿等来告诉朕,你们清查出了什么,都察院的巡按们,又稽查出来了什么?”
说到这里,朱棣脸色已变得极是难看,声音也越发的高昂起来,道:“朕令尔等巡按天下州府,教你们做朕的耳目,可朕实在惭愧,朕竟被你们这样的蒙蔽,成了瞎子,也成了聋子,竟还对你们深信不疑,因为你们清查出了些许的隐户,而对你们大肆的褒奖,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受了朕的旌表吧,这些旌表……朕想问问你们,你们当真……可以受之无愧吗?”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可能对于许多御史们而言,羞愧或许是没有的,可是恐惧却是多得不能再多了。
当即,众臣纷纷拜下,跪地道:“臣等有万死之罪。”
朱棣却看向史仲成,道:“方才,史卿家不是振振有词吗?不是侃侃而谈,说的教人哑口无言吗?现在……只一句万死?史卿家方才的底气呢?”
史仲成脸色已是惨然,一时之间,竟已无法回应。
迟迟疑疑了好一会,才期期艾艾地道:“陛下……臣……臣……等……也是受了下头州县的蒙蔽。”
“哈哈哈……”朱棣大笑起来,紧紧地盯着他,眼带讽刺地道:“下头州县,报功的时候,你们也报功,甚至……你们的巡按,更是显得功劳更大,这些功劳……朕难道没有优厚的赏赐吗?现如今出了岔子,却又成了……遭受了蒙蔽,这样说来……就和你们全无干系了吗?”
史仲成诚惶诚恐,一时之间,竟越发的恐惧起来。
他是了解朱棣的,朱棣跟你讲理的时候,可能……也预示着灭顶之灾的到来了。
他心慌极了,忙道:“臣责无旁贷,此次臣确实有大过。”
朱棣唇角勾起,却是带着冷意,慢悠悠地道:“现在说这些,还早。朕只是有一个疑问,朕派出去的巡按,为何好端端的,到了州县,却好像聋子和瞎子一样,却能这样轻易的被蒙蔽呢?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曾担任过巡按吧,来讲一讲吧……”
朱棣抬眼,却看到一个较熟悉的御史,道:“周卿家,你来讲。”
这周御史听罢,早已吓得身如筛糠,身躯下意识地抖了抖,期期艾艾地道:“陛……陛下……臣……实在糊涂,到了地方……到了地方之后……对州县官,过于信任,因而……因而……”
“哈哈哈……”朱棣的双目,猛地变得无比的锐利了起来,他面上突然掠过了一丝杀机,厉声道:“到了现在,还想推诿了事,还敢如此的不老实,真是罪该万死!来人,拖下去,用金瓜锤死!”
这周御史听罢,早已是魂不附体,不等他反应哀告,便已有随驾的禁卫,将他按住,拖拽出去。
不消片刻功夫,外头便传出一声惨呼。
众人清晰地听着这声音,无不色变。
与众人的惶恐相比,朱棣却怡然自得的样子,此时,他眼眸微微眯着,却是透着令人刺骨的锐光,口里冷酷地道:“朕想听的是实话,谁再敢不老实,此人便是尔等的下场!”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34228/36811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而此时此刻,对于那史仲成而言,也算是彻底地闭上了嘴。
眼下这个时候,多言无益,倒不如索性,大家将事情摊开来看看便知。
对于史仲成等人而言,其实他们是打心底里不相信邮政司能有什么真凭实据的,即便是有一点,也大可以彻底找到漏洞推翻掉。
倒不是他们如何自信,而是他们心底深处便已认为,这必是胡穆想要借机上位,挑起来的争斗罢了。
朝廷对于传奉官的印象都十分糟糕,认为都是投机取巧之辈,不足为虑。
何况身为传奉官的胡穆,连资历也不过尔尔,不过是在铁路司干了一两年下层的官吏而已。
这样的人,能干成什么事?
再者说了,清查户籍,乃是天下最繁重的工作,朝廷动员了十数万的官吏,才勉强办成,邮政司又何德何能?
文渊阁诸学士们,却远不如史仲成人等这样的乐观。
不过,显然也不至于认为,邮政司当真能有什么真凭实据,大抵……应该是邮政司找到了这一次清查的漏洞,进而拿出一些证据进行攻击,借此机会,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清查罢了。
只是解缙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思考得更深。
胡穆这样做,背后必定是张安世,可无论如何,胡穆也是胡广的儿子,这件事的背后,会不会还有胡广?
若还有胡广,那么胡广就太不简单了,此前的人畜无害,莫非只是烟雾弹。
而一旦这样去想,那么就更加令人毛骨悚然了。
一个人……人畜无害了数十年,这么多天下最精明的人都看走了眼,这样的人,该有多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一个隐藏了自己数十年的人,却突然之间,在这地方发力,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事有反常即为妖。
越往下头想下去,就越令人觉得可怕和恐惧了。
朱棣是个行动派,当即便摆驾出宫,随驾的大臣们,虽心思各异,可也老实地纷纷在后步行。
胡广在队伍之中,心里却早已是七上八下了。
倒是张安世与胡穆走在前头,二人低声窃窃私语着什么。
等到抵达邮政司的时候,这邮政司上下猝然无备,谁也不会料到,竟会皇帝亲临。
于是当即……司中上下的官吏,纷纷诚惶诚恐地来见驾。
朱棣只扫视他们一眼,见他们都是寻常官吏的装扮,不过比之其他的衙署和部堂,这些官吏的年纪,都要小了许多,多是一些年轻人。
朱棣阴沉的脸,稍稍有了一些缓和,温声道:“不必多礼。”
随即,回头看向张安世和胡穆道:“证据在何处?”
胡穆上前道:“陛下,就在后头的库房。”
朱棣当即一马当先,率先进去,其余随扈,鱼贯而入。
于是胡穆领着众人,进入了一处库房。
起初的时候,君臣们倒不觉得稀奇,而这库房,从外头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直到进入之后,眼前却是一亮。
这是物理意义的眼前一亮,因为在此,挂着一盏盏的马灯,以至于整个库房,虽是封闭,却是亮如白昼。
在这里,除了一排排办公用的案牍之外,便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书架。
每一个书架上,都有柜子,柜子上,又挂着锁,除此之外,还挂了一个又一个的牌子。
“这是……”
朱棣背着手,认真地看着,其实他对于案牍的事,不甚感兴趣,只不过,对于这样的规模,朱棣觉得有些诧异罢了。
胡穆道:“陛下,这是邮政司的邮编库房。”
“邮编库房?”朱棣对于这个名称还是觉得挺新奇的。
胡穆便道:“投递书信,寄送包裹,甚至是牵涉到汇款的事务,必须要确保,驿站能够精确到人,正因如此,所以……各地的驿站,要掌握当地人口户籍地址的情况,驿站掌握本乡以及下设的村里,邮政局掌握本省的情况,而邮政司,自然要掌握天下的情况。”
朱棣道:“是吗?”
声音淡淡,他只听得云里雾里。
胡穆便继续解释道:“这一处库房,寄存和保管的,乃是福建布政使司所有文牍。”
“福建布政使司……”朱棣念叨着,随即便又问道:“这又有什么不同?”
胡穆便指了指远处的一处书架,道:“那地方,乃是福州府,而那几排书柜,则是泉州府。隔壁是建宁府,再远一些,乃兴化府。漳州府在这里。”
胡穆边道,边信步走到了福州府的十数排书架面前,接着道:“这一处书柜,乃闽县,那一处,则是长乐县,还有这里……陛下,此乃福州府福清县。”
其实这里的保存情况,十分有序,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所以即便朱棣不通文牍的事务,可经胡穆的指点,却能立即看明白了。
而这种案牍事务,条理清晰到一个门外汉竟也可以一点即通,可见这里头的情况,是多么的井井有条。
朱棣也快步走到了福州府福清县的书柜面前,这里头,却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子,每一个柜子上头,却又书写着各乡的牌子。
朱棣随手指了指其中的谭南乡,道:“福清县,还有一个谭南乡?”
“是的。”胡穆侃侃而谈道:“陛下您看,这谭南乡的前头,还有06261的编号,也即是,所有这样编号的书信,直接可以投递去福清县谭南乡去,这样一来,分拣信件之人,也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了。甚至……哪怕是大字不识的人,在掌握了简单的数字之后,也可以胜任清捡的工作。这书信和包裹,除了寄送需要大量的人手,实际上……分拣所需的人手更多,哪一个信件和包裹应该送往哪里,单单这个,就需无数的人力。”
顿了顿,胡穆接着道:“若是没有编号,单以地址而论,这就需邮政司招募数万的清捡人员,而这些人,却还需擅长识文断字,这对于驿站而言,实在太难了,即便是粗通文墨之人,恐怕也不愿在这暗无天日的库房里,每日重复清捡,哪怕是薪俸高一些,也没有人愿意肯这样干。”
朱棣深以为然地颔首。
这其实是实情。
邮政司的待遇不错,现在随着新政的铺开,倒也有不少读书人愿意进入邮政司。
可这些人,无论是干文吏也好,甚至是去干邮差也罢,这样的工作,毕竟是总还有一些意义,大家也肯尽心尽力。
可若是这些幸运的读书人,你却让他们每日在库房里枯燥的清捡信件,分门别类,怕是连鬼都不肯来了。
有了邮编,情况就可以大大改善,甚至可以对大字不识之人,进行简单的培训之后,便可胜任。
朱棣道:“原来如此……”
接着他便道:“这谭南乡……里头,又是什么?”
胡穆朝一旁的文吏使了个眼色,文吏会意,便取了钥匙,开了锁,打开了这谭南乡的抽屉。
随即,便是一沓沓的文牍映入朱棣的眼前。
胡穆当即取出了一张,边道:“陛下请看,这一份,乃谭南乡八柳里的情况。”
朱棣抬手接过,只低头一看,眼中透出惊诧之色。
只见这上头,却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一村里足足七十九户,三百九百五人的讯息。
从年龄,到籍贯,再到姓名,特征,甚至其读书和家庭的情况,竟也记录的详尽无比。
朱棣一愣,他目不暇接地一个个看下去,眉头却是皱得越来越紧,而后,他指了指这一份文牍道:“你说的两千两百万户,就是从这儿来的?”
胡穆面不改色地道:“正是,里头记录的很清楚,臣进行了统计,总计是两千两百七十万户。”
而此时,其实随扈的大臣们,已看得十分真切了,他们诧异于这库房中的精巧和井然有序之余,也突然意识到,这邮政司……竟当真干成了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这里的情况,甚至比之户部的黄册还要详尽。
那史仲成以及众御史,也纷纷色变,眼中再看不到方才的信心满满。
原以为胡穆不过是从从前的清查中,找到不合规的地方,进行挑刺罢了。
可没想到,人家居然另起炉灶,真的搞出了一个全新的户籍体系。
更可怕的是,还如此的详尽。
史仲成下意识地道:“话虽如此,可户籍如此复杂多变,想要尽数记录,谈何容易?朝廷数十年来,记录黄册,尚且有许多的遗漏之处,此次清查,更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敢说完全可以令人信服……”
史仲成已开始以退为进了,他承认了清查的事,或多或少有一些瑕疵。
可接下来,他却道:“只是……谁能确保,你这所记的,可以让人信服呢?或许是下头的驿卒欺上瞒下,随意填报,也未可知。”
胡穆却是镇定自若地道:“这个容易,因为每一处,责任都可到人即可。”
他随即对朱棣道:“陛下请看,这谭南乡八柳里下头签字画押的情况。”
朱棣便顺着看下去。
胡穆解释道:“陛下你看,负责登记的人,乃是福清县谭南驿站的驿卒邓达,邓达在此签字画押,而再下,这是当地驿丞,在进行抽检,确定合格之后,亦进行了画押。此后,还有福建邮政局的文吏刘和的画押,每一次画押,都连带了责任,这驿卒邓达,若是出错,自有惩罚,而驿丞则负责抽检,确保情况属实之后,自然也需画押。还有……”
他讲的头头是道,其实说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大家心里也就有数了,更何况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凭实据!
胡穆继续道:“何况每一户,都有邮编,若是记录错误,那么书信的传递,也可能出错,到时……一旦出错,便可确认哪一处出现了错误,这当初负责登记的驿卒,也就无所遁形,届时,邮政司自有惩处,记录错一个,罚俸;错了两个,自有处分。记录错三个,则可能革职……倘若规划脸谱,一经察觉,甚至可能治罪。”
“陛下,既有责任,且一旦疏忽,很快便容易察觉,不只如此,从邮政局到驿丞再到驿卒,都有相应的惩戒,臣当然不敢担保所有的记录都准确无误,却敢拿项上人头作保,这其中的误差,必是百不存一。愿立军令状……”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朱棣则是继续细细看下去,他眼前,这个叫邓达的驿卒,忠实地记录着整个村里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补充的说明,譬如……这八柳里,某人属于赘婿的身份,又有某人,乃是寡妇,家中已无男丁之类。
朱棣看的极认真,看了半响后,他才收回了视线,随即用力地深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是非曲直,若是再分不清,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
朱棣慢吞吞地道:“邮政司这上上下下,尽可以担负责任,甚至胡卿敢于拿人头作保,那么……诸卿……可敢拿人头作保吗?”
他这话,很明显是向史仲成询问的。
他的声音听着并不严厉,却令史仲成脸色骤变。
后头的众御史,已是惊得大气不敢出。
朱棣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目光渐渐发冷,接着道:“天下这么多的官吏,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又有各部协助,更有都察院派出了这么多的巡按,尔等的俸禄……朕该给的都给了。你们要清贵,朕赐尔等清贵之身,给予你们高官厚禄,可……是……这其中竟差了一千万户……”
朱棣将手头的文牍,小心地收了,而后放回了柜子里。继续慢悠悠地道:“一千万户,几乎等同于,当初太祖高皇帝时,天下所有的在册人丁,可……若非是邮政司,他们却一下子,不见了。卿等来告诉朕,你们清查出了什么,都察院的巡按们,又稽查出来了什么?”
说到这里,朱棣脸色已变得极是难看,声音也越发的高昂起来,道:“朕令尔等巡按天下州府,教你们做朕的耳目,可朕实在惭愧,朕竟被你们这样的蒙蔽,成了瞎子,也成了聋子,竟还对你们深信不疑,因为你们清查出了些许的隐户,而对你们大肆的褒奖,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受了朕的旌表吧,这些旌表……朕想问问你们,你们当真……可以受之无愧吗?”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可能对于许多御史们而言,羞愧或许是没有的,可是恐惧却是多得不能再多了。
当即,众臣纷纷拜下,跪地道:“臣等有万死之罪。”
朱棣却看向史仲成,道:“方才,史卿家不是振振有词吗?不是侃侃而谈,说的教人哑口无言吗?现在……只一句万死?史卿家方才的底气呢?”
史仲成脸色已是惨然,一时之间,竟已无法回应。
迟迟疑疑了好一会,才期期艾艾地道:“陛下……臣……臣……等……也是受了下头州县的蒙蔽。”
“哈哈哈……”朱棣大笑起来,紧紧地盯着他,眼带讽刺地道:“下头州县,报功的时候,你们也报功,甚至……你们的巡按,更是显得功劳更大,这些功劳……朕难道没有优厚的赏赐吗?现如今出了岔子,却又成了……遭受了蒙蔽,这样说来……就和你们全无干系了吗?”
史仲成诚惶诚恐,一时之间,竟越发的恐惧起来。
他是了解朱棣的,朱棣跟你讲理的时候,可能……也预示着灭顶之灾的到来了。
他心慌极了,忙道:“臣责无旁贷,此次臣确实有大过。”
朱棣唇角勾起,却是带着冷意,慢悠悠地道:“现在说这些,还早。朕只是有一个疑问,朕派出去的巡按,为何好端端的,到了州县,却好像聋子和瞎子一样,却能这样轻易的被蒙蔽呢?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曾担任过巡按吧,来讲一讲吧……”
朱棣抬眼,却看到一个较熟悉的御史,道:“周卿家,你来讲。”
这周御史听罢,早已吓得身如筛糠,身躯下意识地抖了抖,期期艾艾地道:“陛……陛下……臣……实在糊涂,到了地方……到了地方之后……对州县官,过于信任,因而……因而……”
“哈哈哈……”朱棣的双目,猛地变得无比的锐利了起来,他面上突然掠过了一丝杀机,厉声道:“到了现在,还想推诿了事,还敢如此的不老实,真是罪该万死!来人,拖下去,用金瓜锤死!”
这周御史听罢,早已是魂不附体,不等他反应哀告,便已有随驾的禁卫,将他按住,拖拽出去。
不消片刻功夫,外头便传出一声惨呼。
众人清晰地听着这声音,无不色变。
与众人的惶恐相比,朱棣却怡然自得的样子,此时,他眼眸微微眯着,却是透着令人刺骨的锐光,口里冷酷地道:“朕想听的是实话,谁再敢不老实,此人便是尔等的下场!”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34228/36811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