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君明臣贤应十事】④(肥章)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陆娇谢云瑾、凤白泠独孤鹜、魏晋干饭人、这个明星很想退休、最强战神、萧天策、舒听澜卓禹安、重生大时代之1993、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他的小祖宗甜又野、楚尘、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萧江沅的笑容多了几分真意,郑重道:“臣只是没想到,一向对臣子的轻视十分敏感的大家,在面对姚刺史的时候,不仅不急不怒,还反省自身,当属明君典范。”
“别的臣子轻视,是小瞧我,同时欺负我。姚公可不一样,他若觉得我能力不足,必是有据可依,实事求是。”
“大家不是对自己的能力很是自信么?”
“以姚公之卓越,恐怕对我的评判标准,不会低于祖父、祖母甚至太宗皇帝。这样一比,我可不就是能力不足了?”此刻李隆基已行至马前,摸了摸照夜白通体雪白的毛,“且姚公行事向来出于公心,不为自己算计功利,想来他不愿做宰相的原因,真的与我的德行和才能有关。”
看来这场打猎不能太随心所欲了,须得好好表现才行。君主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有选择君主的权利,历史上不也有臣子考验君主的先例么?姚崇若拿定主意拒绝拜相,李隆基这个一心想要做明君雄主的人,还真不能拿这个三朝元老怎么样。
可是李隆基为了姚崇做了这么多铺垫,临到头姚崇若是不肯,李隆基就白忙活了,暂时还想不到有谁比他更适合取代功臣为相。此刻,功臣才刚刚受李隆基威慑,自然老实,可若让他们继续在宰相之位上待着,时间一长,这次的威慑就没用了。
李隆基翻身上马,冲姚崇灿然一笑,同时抿嘴低声道:“姚公啊,你可不能这么对我啊……”
猎场很大,李隆基这一日也是让群臣不要拘礼,自顾玩乐即可,于是便没有太多臣子,跟上他和姚崇的队伍。
功臣们已互通过消息,知道李隆基大抵是个什么想法,便更不会不知趣地上前了。却没想到,待天子和姚崇猎完归来,天子虽龙颜大悦,姚崇却仍是个刺史。是圣人压根就没提,还是姚崇……拒绝了?功臣们不禁议论纷纷起来。
“世间会拒绝封侯拜相之人,或许有,但一定少,至少刘某是没见过的。”刘幽求不以为然道。
张说则道:“一直以来,我太过在意天子所想,却忽略了姚元之的想法,万一他真的不愿意拜相呢?那么一切便有转机了。”
说完,张说看向张九龄,却见张九龄淡然一笑,摇了摇头,什么也不说。张说这才想起来,张九龄受他提携,跟他关系是好,却并不喜欢与功臣为伍,更不喜欢在人背后议论是非,何况还有揣测天子圣意之嫌。
姜皎给一旁的李林甫使了个眼色,表示询问,李林甫只伸手在他背后写了四个字:
欲、擒、故、纵。
另一边,李隆基还在神采飞扬地跟姚崇讨论着方才的围猎,不论李隆基问什么,姚崇都能应答,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甚至有意无意地问了些政事上的难题,也能得到惊醒梦中人一般的点拨。
唐人打猎并非直冲冲地穷追猛打,也要讲究策略,毕竟丛林之中,猛兽与弱禽皆在,这和行军布阵还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才几番围猎,李隆基便见识了姚崇所言不虚,其围猎之手法十分高明,还有几分兵法的模样,纵是当世猎中才俊,他也不遑多让。李隆基在这方面,乃是才俊中的才俊,自当不甘示弱。两人合作起来相得益彰,十分默契,再加上姚崇本人精力旺盛,惊采绝艳,这便让李隆基愈发确定,这就是他要的宰相。
与此同时,姚崇也对这位朝气蓬勃又胸怀天下的天子添了许多好感,不觉间,心竟有些动摇了,却仍是不敢轻易做决定。或许……他应该亲自确认一下,这是不是他能辅佐的君主,若是则皆大欢喜,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若不是,原因也不在他。总要给天子一个机会才好,也是给他自己一个机会。
见李隆基并不急于揭露目的,而是循序渐进,十分照顾姚崇的情绪,萧江沅很高兴。可一眨眼太阳都西斜了,再不趁热打铁,等到明日,姚崇等地方官就要回到任上去了,萧江沅便适时地插了句话:“天色已晚,大家该启程回去了。”
“已经这样晚了么?”李隆基呆了一下,摇头失笑,“我与姚公相谈甚欢,竟不觉时辰之变化!”
姚崇心觉重头戏要来了,敛去了些许笑容,双眸显现出几分肃然。李隆基恍若未觉,一边上马一边道:“我还有好多事要请教,姚公便请跟宰相一起走吧,离我还能近些,说起话来方便。”
这便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见姚崇既不同意也没谢绝,李隆基满心欢喜,只觉拜相一事成了,便放心地领头启程。却不知待队伍行进,姚崇虽也跟着其他臣子一样步行起来,步伐却慢了几分,任宰相和功臣们越过他,直到他回到刺史的队伍里,才恢复正常的行速。
萧江沅提醒道:“姚公并没有跟上来。”
李隆基立即回过头去,见果真如此,忙勒马停下。等姚崇走近了,他才藏起心头不安,朗然笑道:“姚公怎的没与宰相在一起,反倒远远落在后面了?”
姚崇深吸一口气,垂眸道:“老臣官职品级低下,不敢与宰相同列。”
听姚崇这么说,李隆基便放了一半的心。看来时机已到,他毫不犹豫地说:“这好办。今日起,姚公擢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此便可名正言顺了吧?”
姚崇与方才一样,还是不予置否。他良久的默然引得周遭群臣面面相觑,交头接耳,也让李隆基不解。这时,萧江沅走到姚崇身边,试探地道:“姚相公可是高兴得忘了谢恩?”
见姚崇还是没什么反应,李隆基半开玩笑地道:“姚相公莫不是嫌官小?”
至此,姚崇已经褪去所有笑意。他一脸严肃地双膝跪地,拱手伏拜道:“老臣不谢恩,并不是因为官小,而是有十个请求还未提。圣人若能同意老臣的请求,这宰相之位,老臣才能应下,否则,老臣纵万死而不敢从命!”
李隆基忙下马,双手扶起姚崇,郑重而礼敬,既兴奋又好奇:“姚相公快说,晚生洗耳恭听。”
姚崇也有些紧张,他不知道这位天子能否如他所愿的那样。寒风拂过山岗,吹动了他的山羊胡一摆一摆,他伸手捋了捋,拱手放言:“第一,自从则天皇后当政以来,朝廷一直严刑峻法,铁腕重典,更有酷吏当道,捕风捉影毫不负责之举报,致使天下风声鹤唳,苦不堪言。老臣请圣人以后广施仁政,以仁义为先,可否?”
李隆基眼前一亮:“这正是我期望姚相公做的事,整顿吏治,早已刻不容缓,当然可以。”
“第二,现下国力有限,又逢天灾,民生未稳,老臣请圣人数十年之内,莫动刀兵,不起开疆拓土之念,可否?”
“国库不丰,我早已心中有数,此等忧患还在,当然不能打仗。”
“第三,从前女主临朝,重用宦官,虽品级不高,然势力不小,此乃国之隐患。老臣请圣人日后不要让宦官参政,左右国事,可否?”
姚崇说前两个请求时,群臣还只是由衷或不由衷的赞叹,待到了这第三个请求,他们则神色各异起来,然后纷纷看向了同一个人。
萧江沅一脸坦然,并没有因此便惊或怒。有目前政治能力远高于她的李隆基在,她本来就没到左右国事那个地步,也谨守着宦官的本分,李隆基就更坦然了:“宦官参政祸国殃民,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姚崇的心方才还有些忐忑,现下便定了:“第四,自则天皇后以来,武氏一族就开始踏入朝堂,后来韦庶人、悖逆庶人及镇国公主相继揽权,官员之选用就更加混乱。老臣请圣人自今以后,不要任命皇亲国戚任何重要的官职,像斜封官、员外官等来路不明的杂官则一概罢免,可否?”
快刀斩乱麻,真是痛快!李隆基心潮汹涌,不禁神采飞扬:“当年我还是区区郡王之时,便知那些杂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罢免他们,还朝堂一个清明,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志向!”
“第五,近来许多亲信之臣,纵使犯法,也因各种关系而豁免,老臣以为十分不妥,请圣人以后不论官员大小亲疏,都能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可否?”
“这种事我也早就看不下去了,当然可以。”
“第六,宗室外戚曾竞相为天子进攻珍宝,此等风气不慎蔓延,国都与地方的官员则纷纷效仿,敢问他们手中的珍宝都是从何处来?自然是从百姓手中搜刮而来。老臣请圣人日后除了正常的赋税以外,再也不要接受其他供奉,可否?”
“百姓尚不富庶,何谈太平盛世?此事我应了。”
见李隆基听得两眼发亮,姚崇也说得愈发自信而掷地有声:“第七,则天皇后曾造福先寺,先帝曾造圣善寺,上皇则造了金仙和玉真两个道观,太过劳民伤财。老臣请圣人以后,切莫再建造这些无用的宫殿与寺院,可否?”
李隆基叹了一声,道:“我每每看到这些建筑,既高大又华丽,便觉触目惊心。姚相公请放心,从前姑母去抄宗楚客的府邸,为其府内华美,竟感叹平生虚度,待我收姑母家产之时,更觉国库寒酸不已。此后别说无用的宫殿和寺院,不再建造,若是哪个臣子的家宅过分华美,我也不容。”
“第八,从前几朝,天子待大臣颇不尊重,更有甚者还以国之栋梁为商贾,玩乐于宫中。士者,可杀而不可辱,老臣请求圣人以后礼待臣子,可否?”
“本该如此,有何不可?”
“第九,之前曾有好几位大臣因谏言获罪,长此以往,谁还敢向圣人进谏忠言?老臣请圣人允许,日后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劝谏天子,批评时政,可否?”
“我可以向姚相公保证,这一生,我都将拥有这等容人之量。只要谏言说得对,我必当照办,纵然说得不对,我也绝不追究。”
“第十……”姚崇讲到这里,已是震撼万分,见天子如此开明,竟有几分哽咽,“圣人必然知晓,外戚专权差一点就使从前的大汉走向灭亡,我大唐经历女主临朝,曾一度更国号,改国姓,比大汉时期的情况还要严重。老臣请圣人将女主掌权一事铭记史书,以警醒后人,可否?”
武周一事,乃是李隆基人生中最初的梦靥。甫一听姚崇提起,也觉鼻子微酸,他双手扶住姚崇的双臂,让姚崇站直:“这是我大唐刻骨铭心的教训,我身为李唐皇室,大唐天子,怎敢忘怀?”
到此,姚崇所提的十个请求,李隆基都答应了。姚崇只觉一切仿佛都在梦中,有些不敢置信:“圣人当真应了老臣所有的请求?”
李隆基认真地道:“朕是皇帝,一言九鼎。”
姚崇这才跪下谢恩:“此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老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圣人,开创太平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称姚崇这十个请求为“十事要说”,此记载为《新唐书》所引用,乃是君明臣贤的一代佳话。姚崇因此成为了与太宗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的大唐贤相,而李隆基也确实因为姚崇的精明强干,为日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http://www.yetianlian.net/yt21341/10178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别的臣子轻视,是小瞧我,同时欺负我。姚公可不一样,他若觉得我能力不足,必是有据可依,实事求是。”
“大家不是对自己的能力很是自信么?”
“以姚公之卓越,恐怕对我的评判标准,不会低于祖父、祖母甚至太宗皇帝。这样一比,我可不就是能力不足了?”此刻李隆基已行至马前,摸了摸照夜白通体雪白的毛,“且姚公行事向来出于公心,不为自己算计功利,想来他不愿做宰相的原因,真的与我的德行和才能有关。”
看来这场打猎不能太随心所欲了,须得好好表现才行。君主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有选择君主的权利,历史上不也有臣子考验君主的先例么?姚崇若拿定主意拒绝拜相,李隆基这个一心想要做明君雄主的人,还真不能拿这个三朝元老怎么样。
可是李隆基为了姚崇做了这么多铺垫,临到头姚崇若是不肯,李隆基就白忙活了,暂时还想不到有谁比他更适合取代功臣为相。此刻,功臣才刚刚受李隆基威慑,自然老实,可若让他们继续在宰相之位上待着,时间一长,这次的威慑就没用了。
李隆基翻身上马,冲姚崇灿然一笑,同时抿嘴低声道:“姚公啊,你可不能这么对我啊……”
猎场很大,李隆基这一日也是让群臣不要拘礼,自顾玩乐即可,于是便没有太多臣子,跟上他和姚崇的队伍。
功臣们已互通过消息,知道李隆基大抵是个什么想法,便更不会不知趣地上前了。却没想到,待天子和姚崇猎完归来,天子虽龙颜大悦,姚崇却仍是个刺史。是圣人压根就没提,还是姚崇……拒绝了?功臣们不禁议论纷纷起来。
“世间会拒绝封侯拜相之人,或许有,但一定少,至少刘某是没见过的。”刘幽求不以为然道。
张说则道:“一直以来,我太过在意天子所想,却忽略了姚元之的想法,万一他真的不愿意拜相呢?那么一切便有转机了。”
说完,张说看向张九龄,却见张九龄淡然一笑,摇了摇头,什么也不说。张说这才想起来,张九龄受他提携,跟他关系是好,却并不喜欢与功臣为伍,更不喜欢在人背后议论是非,何况还有揣测天子圣意之嫌。
姜皎给一旁的李林甫使了个眼色,表示询问,李林甫只伸手在他背后写了四个字:
欲、擒、故、纵。
另一边,李隆基还在神采飞扬地跟姚崇讨论着方才的围猎,不论李隆基问什么,姚崇都能应答,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甚至有意无意地问了些政事上的难题,也能得到惊醒梦中人一般的点拨。
唐人打猎并非直冲冲地穷追猛打,也要讲究策略,毕竟丛林之中,猛兽与弱禽皆在,这和行军布阵还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才几番围猎,李隆基便见识了姚崇所言不虚,其围猎之手法十分高明,还有几分兵法的模样,纵是当世猎中才俊,他也不遑多让。李隆基在这方面,乃是才俊中的才俊,自当不甘示弱。两人合作起来相得益彰,十分默契,再加上姚崇本人精力旺盛,惊采绝艳,这便让李隆基愈发确定,这就是他要的宰相。
与此同时,姚崇也对这位朝气蓬勃又胸怀天下的天子添了许多好感,不觉间,心竟有些动摇了,却仍是不敢轻易做决定。或许……他应该亲自确认一下,这是不是他能辅佐的君主,若是则皆大欢喜,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若不是,原因也不在他。总要给天子一个机会才好,也是给他自己一个机会。
见李隆基并不急于揭露目的,而是循序渐进,十分照顾姚崇的情绪,萧江沅很高兴。可一眨眼太阳都西斜了,再不趁热打铁,等到明日,姚崇等地方官就要回到任上去了,萧江沅便适时地插了句话:“天色已晚,大家该启程回去了。”
“已经这样晚了么?”李隆基呆了一下,摇头失笑,“我与姚公相谈甚欢,竟不觉时辰之变化!”
姚崇心觉重头戏要来了,敛去了些许笑容,双眸显现出几分肃然。李隆基恍若未觉,一边上马一边道:“我还有好多事要请教,姚公便请跟宰相一起走吧,离我还能近些,说起话来方便。”
这便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见姚崇既不同意也没谢绝,李隆基满心欢喜,只觉拜相一事成了,便放心地领头启程。却不知待队伍行进,姚崇虽也跟着其他臣子一样步行起来,步伐却慢了几分,任宰相和功臣们越过他,直到他回到刺史的队伍里,才恢复正常的行速。
萧江沅提醒道:“姚公并没有跟上来。”
李隆基立即回过头去,见果真如此,忙勒马停下。等姚崇走近了,他才藏起心头不安,朗然笑道:“姚公怎的没与宰相在一起,反倒远远落在后面了?”
姚崇深吸一口气,垂眸道:“老臣官职品级低下,不敢与宰相同列。”
听姚崇这么说,李隆基便放了一半的心。看来时机已到,他毫不犹豫地说:“这好办。今日起,姚公擢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此便可名正言顺了吧?”
姚崇与方才一样,还是不予置否。他良久的默然引得周遭群臣面面相觑,交头接耳,也让李隆基不解。这时,萧江沅走到姚崇身边,试探地道:“姚相公可是高兴得忘了谢恩?”
见姚崇还是没什么反应,李隆基半开玩笑地道:“姚相公莫不是嫌官小?”
至此,姚崇已经褪去所有笑意。他一脸严肃地双膝跪地,拱手伏拜道:“老臣不谢恩,并不是因为官小,而是有十个请求还未提。圣人若能同意老臣的请求,这宰相之位,老臣才能应下,否则,老臣纵万死而不敢从命!”
李隆基忙下马,双手扶起姚崇,郑重而礼敬,既兴奋又好奇:“姚相公快说,晚生洗耳恭听。”
姚崇也有些紧张,他不知道这位天子能否如他所愿的那样。寒风拂过山岗,吹动了他的山羊胡一摆一摆,他伸手捋了捋,拱手放言:“第一,自从则天皇后当政以来,朝廷一直严刑峻法,铁腕重典,更有酷吏当道,捕风捉影毫不负责之举报,致使天下风声鹤唳,苦不堪言。老臣请圣人以后广施仁政,以仁义为先,可否?”
李隆基眼前一亮:“这正是我期望姚相公做的事,整顿吏治,早已刻不容缓,当然可以。”
“第二,现下国力有限,又逢天灾,民生未稳,老臣请圣人数十年之内,莫动刀兵,不起开疆拓土之念,可否?”
“国库不丰,我早已心中有数,此等忧患还在,当然不能打仗。”
“第三,从前女主临朝,重用宦官,虽品级不高,然势力不小,此乃国之隐患。老臣请圣人日后不要让宦官参政,左右国事,可否?”
姚崇说前两个请求时,群臣还只是由衷或不由衷的赞叹,待到了这第三个请求,他们则神色各异起来,然后纷纷看向了同一个人。
萧江沅一脸坦然,并没有因此便惊或怒。有目前政治能力远高于她的李隆基在,她本来就没到左右国事那个地步,也谨守着宦官的本分,李隆基就更坦然了:“宦官参政祸国殃民,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姚崇的心方才还有些忐忑,现下便定了:“第四,自则天皇后以来,武氏一族就开始踏入朝堂,后来韦庶人、悖逆庶人及镇国公主相继揽权,官员之选用就更加混乱。老臣请圣人自今以后,不要任命皇亲国戚任何重要的官职,像斜封官、员外官等来路不明的杂官则一概罢免,可否?”
快刀斩乱麻,真是痛快!李隆基心潮汹涌,不禁神采飞扬:“当年我还是区区郡王之时,便知那些杂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罢免他们,还朝堂一个清明,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志向!”
“第五,近来许多亲信之臣,纵使犯法,也因各种关系而豁免,老臣以为十分不妥,请圣人以后不论官员大小亲疏,都能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可否?”
“这种事我也早就看不下去了,当然可以。”
“第六,宗室外戚曾竞相为天子进攻珍宝,此等风气不慎蔓延,国都与地方的官员则纷纷效仿,敢问他们手中的珍宝都是从何处来?自然是从百姓手中搜刮而来。老臣请圣人日后除了正常的赋税以外,再也不要接受其他供奉,可否?”
“百姓尚不富庶,何谈太平盛世?此事我应了。”
见李隆基听得两眼发亮,姚崇也说得愈发自信而掷地有声:“第七,则天皇后曾造福先寺,先帝曾造圣善寺,上皇则造了金仙和玉真两个道观,太过劳民伤财。老臣请圣人以后,切莫再建造这些无用的宫殿与寺院,可否?”
李隆基叹了一声,道:“我每每看到这些建筑,既高大又华丽,便觉触目惊心。姚相公请放心,从前姑母去抄宗楚客的府邸,为其府内华美,竟感叹平生虚度,待我收姑母家产之时,更觉国库寒酸不已。此后别说无用的宫殿和寺院,不再建造,若是哪个臣子的家宅过分华美,我也不容。”
“第八,从前几朝,天子待大臣颇不尊重,更有甚者还以国之栋梁为商贾,玩乐于宫中。士者,可杀而不可辱,老臣请求圣人以后礼待臣子,可否?”
“本该如此,有何不可?”
“第九,之前曾有好几位大臣因谏言获罪,长此以往,谁还敢向圣人进谏忠言?老臣请圣人允许,日后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劝谏天子,批评时政,可否?”
“我可以向姚相公保证,这一生,我都将拥有这等容人之量。只要谏言说得对,我必当照办,纵然说得不对,我也绝不追究。”
“第十……”姚崇讲到这里,已是震撼万分,见天子如此开明,竟有几分哽咽,“圣人必然知晓,外戚专权差一点就使从前的大汉走向灭亡,我大唐经历女主临朝,曾一度更国号,改国姓,比大汉时期的情况还要严重。老臣请圣人将女主掌权一事铭记史书,以警醒后人,可否?”
武周一事,乃是李隆基人生中最初的梦靥。甫一听姚崇提起,也觉鼻子微酸,他双手扶住姚崇的双臂,让姚崇站直:“这是我大唐刻骨铭心的教训,我身为李唐皇室,大唐天子,怎敢忘怀?”
到此,姚崇所提的十个请求,李隆基都答应了。姚崇只觉一切仿佛都在梦中,有些不敢置信:“圣人当真应了老臣所有的请求?”
李隆基认真地道:“朕是皇帝,一言九鼎。”
姚崇这才跪下谢恩:“此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老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圣人,开创太平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称姚崇这十个请求为“十事要说”,此记载为《新唐书》所引用,乃是君明臣贤的一代佳话。姚崇因此成为了与太宗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的大唐贤相,而李隆基也确实因为姚崇的精明强干,为日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http://www.yetianlian.net/yt21341/10178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