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预兆.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
……
得到传召之后,朱和坚很快就赶到了御书房、见到了德庆皇帝。
这段时间,德庆皇帝经常会召见朱和坚,每次谈话都是意味深长,朱和坚也知道这些谈话都是德庆皇帝对他的试探与考验,所以一直都是小心应付。
进入御书房之后,朱和坚依然是一副恭顺模样,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看到朱和坚之后,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
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试探、以及考验,德庆皇帝愈加的满意朱和坚了,也愈加认为朱和坚乃是储君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德庆皇帝的表情也非常和煦,点头道:“不必多礼,起身吧。”
说完,德庆皇帝伸手从御案上拿起了几份文章,说道:“前两日,朕突发兴致,就派人拿来了你近几年所写的几篇文章审阅,发现你对《礼记》似乎很有研究,你这几篇文章的内容,也全部围绕着一个‘礼’字……”
然后,德庆皇帝饶有兴趣的向朱和坚问道:“却不知,你为何会如此重视这个‘礼’字?向朕讲一讲你的想法。”
朱和坚沉吟片刻之后,答道:“父皇,儿臣认为,这天下若是想要太平安稳,就需要遵守秩序,让世上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遵守的规矩,而这些无不是与这个‘礼’字息息相关!何为礼?依儿臣看来,不外乎就是十二个字,分别是‘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若是这世上之人都能做到这十二个字,那么也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听到朱和坚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愈加满意了。
这十二个字看似简单,但若是细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大有文章,甚至与治理江山、帝王心术也是有了联系。
看似区区一个“礼”字,朱和坚竟是引伸到了治理江山与帝王心术之上,这样的才智自然是让人惊叹。
最重要的是,朱和坚既然这么重视“礼”字,就代表他是一个重视规矩的人,这样的人若是继承了皇位,也往往会萧规曹随,乃是一个极佳的守成之君。
并且,朱和坚屡屡强调一个“礼”字,却也营造一种假象,认为朱和坚懂得尊卑之道,这样的人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野心,不需要特意防范。
事实上,这也是朱和坚多年以来的刻意伪装,所有人想到朱和坚之后,就会下意识的想到朱和坚对“礼”字的重视,也就会下意识的疏于防范了。
如今,德庆皇帝也同样被朱和坚蒙蔽了。
心中愈加满意之后,德庆皇帝又向朱和坚问道:“朕听说,这段时间有许多朝廷官员都想要暗中与你见面,但都被你全部拒绝了?”
庙堂之中,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都不缺少投机者,这段时间以来,德庆皇帝屡屡在满朝文武面前训斥太子朱和堉,又屡屡召见朱和坚谈话,许多聪明人都看出了一些苗头,更有一些投机者想要赶在所有人之前投靠朱和坚。
这也是德庆皇帝对朱和坚的一种试探。
此时,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朱和坚略略皱起了眉头,脸上满是为难之色。
似乎是犹豫了许久之后,朱和坚向德庆皇帝说道:“父皇,按理来说,儿臣身为一位即将要封藩的皇子,就不应该参与朝廷政务,但如今的事情涉及到了儿臣,儿臣也就斗胆说几句。”
见德庆皇帝点头之后,朱和坚表情严肃的说道:“父皇,您这段时间屡屡在百官面前训斥太子,似乎是有失考量了。太子毕竟是未来的皇帝,父皇您应该刻意维护他的声誉与威信才是。如今父皇您屡屡训斥太子,又多次召见儿臣谈话,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难免就会心生误会……然而,儿臣乃是皇子,不应该结交外臣,自然不会与这些投机之辈进行接触,但父皇您若是想要稳定人心,今后最好还是刻意维护一下太子,表示一下您对太子的支持,否则这庙堂局势迟早会乱,将来太子他想要继承大统,恐怕也不会平稳。”
德庆皇帝深深看了朱和坚一眼。
事到如今,德庆皇帝想要换储的心意已决很明显了,许多人都看出了苗头,但朱和坚依然是一副毫无察觉的模样,德庆皇帝一时间也猜不到朱和坚究竟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不过,朱和坚依然愿意维护太子朱和堉,甚至是冒着风险指责德庆皇帝的作法,这一点让德庆皇帝很满意。
自古以来,成为太子却又被废黜的皇家子弟,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总会受到继承者的种种猜忌,说不定哪天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
德庆皇帝对朱和堉终究是有些父子感情的,也不愿意看到朱和堉的下场太过悲惨,如今他见到朱和坚对待朱和堉的感情不似有假之后,心中也放松了许多。
在德庆皇帝想来,以朱和坚与朱和堉之间的兄弟情谊,等到朱和坚成为新任储君之后,必不会为难朱和堉的。
这也是德庆皇帝想要让朱和坚成为新任储君的原因之一。
所以,听到朱和坚的劝诫之后,德庆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确实是朕太心急了,朕今后会注意维护太子威仪的。”
朱和坚脸上闪过了一丝喜色,就好似他当真为太子朱和堉感到开心一般,向德庆皇帝躬身道:“父皇英明!儿臣也知道父皇只是想要太子快些成长,心中不免有些急切,但这种事情急不来的,还是慢慢引导为好。儿臣相信,太子他迟早都会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
德庆皇帝却是不置可否,只是突然换了话题,说道:“说起来,再过几天,梁辅臣与王保仁就要陆续来京了,他们赴京之后,分别要担任内阁辅臣与太子太师的位置,都将是成为今后庙堂里的核心重臣,朕为了表示重视,打算派人去京城外迎接他们。”
说完,德庆皇帝看了朱和坚一眼后,又说道:“这样吧,这件事就由你来办吧。”
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知道这是德庆皇帝打算将自己推向前台了。
若是朱和坚当真要代表朝廷前去迎接梁辅臣与王保仁二人,这样的信号太过明显,任谁都能看出德庆皇帝的心意了。
但表面上,朱和坚却是一幅为难的模样,迟疑道:“让儿臣去迎接那两位大人?这件事不合规矩吧?”
然而,不等朱和坚进一步拒绝,德庆皇帝已经说道:“这件事朕已经决定了,你难道还想要让朕收回成命?”
见到德庆皇帝的坚决态度,朱和坚的眼中喜色更重。
德庆皇帝既然是下了这样的决定,就代表朱和坚成为储君的日子已经是进入倒计时了。
“儿臣……遵旨就是。”
然后,朱和坚满是“不情愿”的接受了旨意。
*
就在德庆皇帝与朱和坚谈话的同时,赵俊臣也离开了紫禁城,回到了自己的户部衙门。
办公房间之内,赵俊臣看着手中的奏疏,眼中满是无奈之色。
预见到“小冰期”的来临之后,赵俊臣想要办一些实事防患于未然,却是举步维艰、处处为难,只觉得到处都是掣肘。
这份关于农业改革的奏疏,赵俊臣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也全是一片公心,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份奏疏里的内容必然会受到百官的反对。
尤其是限制农户们种植水果、茶叶、烟草的事情,就连周尚景也会明确表示反对。
与此同时,赵俊臣若是贪污受贿、包庇同党、陷害政敌,反倒是要轻松许多。
赵俊臣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对付南京六部与八王船行,也可以提携数十位贪官污吏步步高升,但他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反倒是变大了。
从某方面而言,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但这也是一件很实际的事情。
赵俊臣在贪污受贿、包庇同党、陷害政敌的时候,虽然是出于私心,完全是利己之事,但他只会损害到朝廷的利益、或者是少数一部分官员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不大。
与此同时,明朝如今已经是弊病重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利用这些弊病获利,赵俊臣若是想要为江山百姓办一些实事,就必然要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会损害到所有人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是增加了无数倍。
想到这里,赵俊臣轻轻摇头叹息。
然后,赵俊臣将手中的奏疏展开,细细修改了起来。
周尚景的说法也有道理,水果、茶叶、烟草这些东西收益更高,若是强迫百姓们减少种植,必然会引来极大的反弹,百官们身为受益者,也必然是纷纷反对,若是赵俊臣直接提出此事,也必然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赵俊臣犹豫之后,还是从奏疏中删掉了这一项建议。
此外,赵俊臣还将自己奏疏里的其余几项建议进行拆分,将推广新农书、扩大土豆与玉米种植、限制民间酿酒这几项建议分别写成不同的奏疏,打算逐一呈奏给德庆皇帝,而不是像原先计划中那样一口气全部抛出来,这样的话,赵俊臣受到的阻力也会进一步减少。
至于让朝廷投入大笔银子建造农业基础设施的事情,赵俊臣准备再拖一拖,等到黄有容在南直隶抄家得到的银子送到京城之后再说。
等到赵俊臣把几份奏疏写完之后,时间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了。
赵俊臣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腰背之后,转头向窗外看去,却发现时间已经临近晌午了。
于是,赵俊臣又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府吃午饭休息。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位户部文案推门而入,并且向赵俊臣禀报道:“尚书大人,有一位叫做崔俞的翰林院侍讲想要求见您,您要不要见他?”
翰林院侍讲只不过六品官职,并且无权无势,与赵俊臣的身份地位相差极远。
这个崔俞来到户部衙门求见赵俊臣之后,就遭到了许多刁难,在户部的人看来,赵俊臣是何等的身份?时间又是何等的宝贵?区区一个无权无势的六品小官,哪里能够随便见到赵俊臣?
只是,这个崔俞一直坚持要见赵俊臣,颇有些死搅蛮缠的意思,户部的人终于还是向赵俊臣禀报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的表情竟是没有任何的轻视之色,只是沉吟片刻之后,点头道:“请他进来。”
见赵俊臣用了一个“请”字,那位户部文案心中一惊,连忙就转身去了。
赵俊臣这般重视崔俞,乃是因为崔俞是崔倩雪的父亲。
对于崔俞的来意,赵俊臣也大约猜到了。
……
最近身体有些扛不住,明天也许只有保底一章四千字,会尽力双更,但不敢保证。
……
http://www.yetianlian.net/yt17722/91288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
得到传召之后,朱和坚很快就赶到了御书房、见到了德庆皇帝。
这段时间,德庆皇帝经常会召见朱和坚,每次谈话都是意味深长,朱和坚也知道这些谈话都是德庆皇帝对他的试探与考验,所以一直都是小心应付。
进入御书房之后,朱和坚依然是一副恭顺模样,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看到朱和坚之后,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
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试探、以及考验,德庆皇帝愈加的满意朱和坚了,也愈加认为朱和坚乃是储君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德庆皇帝的表情也非常和煦,点头道:“不必多礼,起身吧。”
说完,德庆皇帝伸手从御案上拿起了几份文章,说道:“前两日,朕突发兴致,就派人拿来了你近几年所写的几篇文章审阅,发现你对《礼记》似乎很有研究,你这几篇文章的内容,也全部围绕着一个‘礼’字……”
然后,德庆皇帝饶有兴趣的向朱和坚问道:“却不知,你为何会如此重视这个‘礼’字?向朕讲一讲你的想法。”
朱和坚沉吟片刻之后,答道:“父皇,儿臣认为,这天下若是想要太平安稳,就需要遵守秩序,让世上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遵守的规矩,而这些无不是与这个‘礼’字息息相关!何为礼?依儿臣看来,不外乎就是十二个字,分别是‘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若是这世上之人都能做到这十二个字,那么也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听到朱和坚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愈加满意了。
这十二个字看似简单,但若是细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大有文章,甚至与治理江山、帝王心术也是有了联系。
看似区区一个“礼”字,朱和坚竟是引伸到了治理江山与帝王心术之上,这样的才智自然是让人惊叹。
最重要的是,朱和坚既然这么重视“礼”字,就代表他是一个重视规矩的人,这样的人若是继承了皇位,也往往会萧规曹随,乃是一个极佳的守成之君。
并且,朱和坚屡屡强调一个“礼”字,却也营造一种假象,认为朱和坚懂得尊卑之道,这样的人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野心,不需要特意防范。
事实上,这也是朱和坚多年以来的刻意伪装,所有人想到朱和坚之后,就会下意识的想到朱和坚对“礼”字的重视,也就会下意识的疏于防范了。
如今,德庆皇帝也同样被朱和坚蒙蔽了。
心中愈加满意之后,德庆皇帝又向朱和坚问道:“朕听说,这段时间有许多朝廷官员都想要暗中与你见面,但都被你全部拒绝了?”
庙堂之中,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都不缺少投机者,这段时间以来,德庆皇帝屡屡在满朝文武面前训斥太子朱和堉,又屡屡召见朱和坚谈话,许多聪明人都看出了一些苗头,更有一些投机者想要赶在所有人之前投靠朱和坚。
这也是德庆皇帝对朱和坚的一种试探。
此时,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朱和坚略略皱起了眉头,脸上满是为难之色。
似乎是犹豫了许久之后,朱和坚向德庆皇帝说道:“父皇,按理来说,儿臣身为一位即将要封藩的皇子,就不应该参与朝廷政务,但如今的事情涉及到了儿臣,儿臣也就斗胆说几句。”
见德庆皇帝点头之后,朱和坚表情严肃的说道:“父皇,您这段时间屡屡在百官面前训斥太子,似乎是有失考量了。太子毕竟是未来的皇帝,父皇您应该刻意维护他的声誉与威信才是。如今父皇您屡屡训斥太子,又多次召见儿臣谈话,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难免就会心生误会……然而,儿臣乃是皇子,不应该结交外臣,自然不会与这些投机之辈进行接触,但父皇您若是想要稳定人心,今后最好还是刻意维护一下太子,表示一下您对太子的支持,否则这庙堂局势迟早会乱,将来太子他想要继承大统,恐怕也不会平稳。”
德庆皇帝深深看了朱和坚一眼。
事到如今,德庆皇帝想要换储的心意已决很明显了,许多人都看出了苗头,但朱和坚依然是一副毫无察觉的模样,德庆皇帝一时间也猜不到朱和坚究竟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不过,朱和坚依然愿意维护太子朱和堉,甚至是冒着风险指责德庆皇帝的作法,这一点让德庆皇帝很满意。
自古以来,成为太子却又被废黜的皇家子弟,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总会受到继承者的种种猜忌,说不定哪天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
德庆皇帝对朱和堉终究是有些父子感情的,也不愿意看到朱和堉的下场太过悲惨,如今他见到朱和坚对待朱和堉的感情不似有假之后,心中也放松了许多。
在德庆皇帝想来,以朱和坚与朱和堉之间的兄弟情谊,等到朱和坚成为新任储君之后,必不会为难朱和堉的。
这也是德庆皇帝想要让朱和坚成为新任储君的原因之一。
所以,听到朱和坚的劝诫之后,德庆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确实是朕太心急了,朕今后会注意维护太子威仪的。”
朱和坚脸上闪过了一丝喜色,就好似他当真为太子朱和堉感到开心一般,向德庆皇帝躬身道:“父皇英明!儿臣也知道父皇只是想要太子快些成长,心中不免有些急切,但这种事情急不来的,还是慢慢引导为好。儿臣相信,太子他迟早都会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
德庆皇帝却是不置可否,只是突然换了话题,说道:“说起来,再过几天,梁辅臣与王保仁就要陆续来京了,他们赴京之后,分别要担任内阁辅臣与太子太师的位置,都将是成为今后庙堂里的核心重臣,朕为了表示重视,打算派人去京城外迎接他们。”
说完,德庆皇帝看了朱和坚一眼后,又说道:“这样吧,这件事就由你来办吧。”
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知道这是德庆皇帝打算将自己推向前台了。
若是朱和坚当真要代表朝廷前去迎接梁辅臣与王保仁二人,这样的信号太过明显,任谁都能看出德庆皇帝的心意了。
但表面上,朱和坚却是一幅为难的模样,迟疑道:“让儿臣去迎接那两位大人?这件事不合规矩吧?”
然而,不等朱和坚进一步拒绝,德庆皇帝已经说道:“这件事朕已经决定了,你难道还想要让朕收回成命?”
见到德庆皇帝的坚决态度,朱和坚的眼中喜色更重。
德庆皇帝既然是下了这样的决定,就代表朱和坚成为储君的日子已经是进入倒计时了。
“儿臣……遵旨就是。”
然后,朱和坚满是“不情愿”的接受了旨意。
*
就在德庆皇帝与朱和坚谈话的同时,赵俊臣也离开了紫禁城,回到了自己的户部衙门。
办公房间之内,赵俊臣看着手中的奏疏,眼中满是无奈之色。
预见到“小冰期”的来临之后,赵俊臣想要办一些实事防患于未然,却是举步维艰、处处为难,只觉得到处都是掣肘。
这份关于农业改革的奏疏,赵俊臣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也全是一片公心,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份奏疏里的内容必然会受到百官的反对。
尤其是限制农户们种植水果、茶叶、烟草的事情,就连周尚景也会明确表示反对。
与此同时,赵俊臣若是贪污受贿、包庇同党、陷害政敌,反倒是要轻松许多。
赵俊臣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对付南京六部与八王船行,也可以提携数十位贪官污吏步步高升,但他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反倒是变大了。
从某方面而言,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但这也是一件很实际的事情。
赵俊臣在贪污受贿、包庇同党、陷害政敌的时候,虽然是出于私心,完全是利己之事,但他只会损害到朝廷的利益、或者是少数一部分官员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不大。
与此同时,明朝如今已经是弊病重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利用这些弊病获利,赵俊臣若是想要为江山百姓办一些实事,就必然要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会损害到所有人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是增加了无数倍。
想到这里,赵俊臣轻轻摇头叹息。
然后,赵俊臣将手中的奏疏展开,细细修改了起来。
周尚景的说法也有道理,水果、茶叶、烟草这些东西收益更高,若是强迫百姓们减少种植,必然会引来极大的反弹,百官们身为受益者,也必然是纷纷反对,若是赵俊臣直接提出此事,也必然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赵俊臣犹豫之后,还是从奏疏中删掉了这一项建议。
此外,赵俊臣还将自己奏疏里的其余几项建议进行拆分,将推广新农书、扩大土豆与玉米种植、限制民间酿酒这几项建议分别写成不同的奏疏,打算逐一呈奏给德庆皇帝,而不是像原先计划中那样一口气全部抛出来,这样的话,赵俊臣受到的阻力也会进一步减少。
至于让朝廷投入大笔银子建造农业基础设施的事情,赵俊臣准备再拖一拖,等到黄有容在南直隶抄家得到的银子送到京城之后再说。
等到赵俊臣把几份奏疏写完之后,时间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了。
赵俊臣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腰背之后,转头向窗外看去,却发现时间已经临近晌午了。
于是,赵俊臣又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府吃午饭休息。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位户部文案推门而入,并且向赵俊臣禀报道:“尚书大人,有一位叫做崔俞的翰林院侍讲想要求见您,您要不要见他?”
翰林院侍讲只不过六品官职,并且无权无势,与赵俊臣的身份地位相差极远。
这个崔俞来到户部衙门求见赵俊臣之后,就遭到了许多刁难,在户部的人看来,赵俊臣是何等的身份?时间又是何等的宝贵?区区一个无权无势的六品小官,哪里能够随便见到赵俊臣?
只是,这个崔俞一直坚持要见赵俊臣,颇有些死搅蛮缠的意思,户部的人终于还是向赵俊臣禀报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的表情竟是没有任何的轻视之色,只是沉吟片刻之后,点头道:“请他进来。”
见赵俊臣用了一个“请”字,那位户部文案心中一惊,连忙就转身去了。
赵俊臣这般重视崔俞,乃是因为崔俞是崔倩雪的父亲。
对于崔俞的来意,赵俊臣也大约猜到了。
……
最近身体有些扛不住,明天也许只有保底一章四千字,会尽力双更,但不敢保证。
……
http://www.yetianlian.net/yt17722/91288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