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晋王(下)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在大明面临如此危局的时候,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作为一名身居高位,对政局有很大影响的军人,他既不擅长学术,更不愿过多干涉政治,自然不好随意回答。
“其实,朕也不清楚。”朱由榔苦笑着长叹一口气。
“大明腐败无能,病入膏肓;满清一入关,八旗战斗力也立马下降。朕之所以能苟延残喘至于今日,正是因为,八旗有了铁杆庄稼后,战斗力不再那么强了。”
说完这句,朱由榔用手捂住面庞,像是在低声哭泣。
“有人说满清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说法,可难道崇祯,弘光年间,官军就不肆虐地方了?”
作为曾经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很清楚官军是如何对待地方的;而作为如今大明的晋王,李定国也明白,满清对拒绝投降的城市会怎么做。
死守到吃女人的新会,就是清军屠城的最好写照!
可是。难道官军就不吃人么?现在的绿营兵,有谁没当过崇祯皇爷的兵?
细细对比下来,“官军”并不比满清要好太多。
“但是,朕清楚一点。”
“从今以后的大明,必将文明于率兽食人的满清!”
朱由榔决定切入正题:满清既然能在八旗集团的威压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把封建社会推进到顶峰,那么只要让军队都听自己的,又有什么改革做不成呢?
满清可以把江南杀的人头滚滚,自己同样可以一路杀过去;满清用大炮轰开坚城,自己还有太平天国的火药棺材直接爆破;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晋王,满清之所以能窃据神州,无非是由数十万八旗俯首帖耳,想必,晋王之忠心不次于他们吧?”
其实,满人内部的内斗也比较激烈,只是他们好歹知道斗而不破而已。
“臣对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鉴!”
通过这么久的铺垫,李定国也大约猜出来了皇帝此次召见他的目的,一时脸上激动起来。
李定国有将帅之才,治政之才却显得薄弱。这也是为何李定国对马吉翔颇为信重的原因:“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啊!”
而皇帝砍了马吉翔,其实李定国的心中也慌。
自己关系不错的马吉翔被杀,是不是表示皇帝想剪自己的羽翼?
如果皇帝觉得自己功高震主,就算自己忠心为国,难保手下不那么看。
历史上,李定国死后,余部就投降了满清,虽然这是山穷水尽,复国无望之举,但也能从此看出李定国和手下人的区别。
一面担心皇帝找机会阴他给满清捡便宜,一面又担心手下人不顾全大局…李定国就好像两扇磨盘的磨心,风箱里的老鼠。短短几个月,人到中年的李定国就有了几根白头发。
虽然皇帝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明面上对他更加恩宠,可帝心难测啊。
“大明之所以失去神州,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只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才能使得皇明江山永固。”
李定国听到和自己想的没有关系,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看来陛下只是操劳国事,并未防范于吾。”
“满清入关时候有二十五万八旗,所以能够对江南大地主予取予求;若吾中国将来有精锐的百万大军,乡间蠢虫又有何用?”
百万大军,其实在中国古代已经达到过。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就动员了一百一十万军队。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但,常备军只有在大明才超过了一百万人。
而且这一百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军户!
军户,在土木堡以后,几乎成了农奴的代名词,全国各地都有军户大量逃亡的现象。自然,这个百万大军也只是一个账面数字。
至于相对精锐一些的部队,也长期不到十万人。而仅仅关宁军就一年耗费达到上千万两白银!
现在皇帝说要弄出百万大军,那不是一年少说要花费几亿两银子?
崇祯加了三饷也不过一年两千万两收入…几亿,李定国怀疑把自己卖了都凑不齐这么多。
“陛下,兵家有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本就使得兵士不事农作,减少府库的粮食,士卒自身又要吃饭,又要置办武器衣服…养兵费用巨大,养精兵,费用甚至能到百万,千万!若是河清海晏,臣私以为只需要十万禁军威慑地方几颗,中国四周除了满洲再无强敌,百万大军为何准备?”
“况且,也养不起啊。”
李定国的想法,其实很有道理,至少,是这个时代的道理。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历朝历代的财政政策。形容一个王朝富裕的日常说法就是“府库充盈”,甚至粮食和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自然,养百万大军这种没事干烧钱玩的事情,违背了这个道理。
但是,朱由榔是现代人。
在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中国经济甚至出现过一年十分之一以上的增长。
在那个时代,货币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利于经济。
所以,朱由榔同志压根不打算攒钱。
“晋王所言甚是,现在大明人多地少,人再多也不会增加粮食产出。所以,朝廷需要节约用度,对嘛?”
“是的。”
“可如果,有一种石头,能够让粮食产量增加,甚至翻倍呢?”
在后世,农业建立在农药,水利工程,良种,化肥和机械化上,土地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制约越来越小。对于朱由榔来说,这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定国摸了摸耳朵,“倒是可以宽裕一些。”
“嗯,的确。”
朱由榔本想开口说“货币本身只是代表人类劳动”之类的话,又想到李定国毕竟是个武人,便把嘴边的话缩回去陈述正题。
“而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让人去开采,制造这些石头。”
“天下之民十有九在土地上劳作,可土地上不需要那么多人。减少一些人种地,粮食并不会减少。但是,他们挖出来的石头可以让粮食增多。”
粮食增多自然是好事,若是粮食足够,李定国也不会被张献忠收为养子走上这条路。
“如果陛下说的能够实现,那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不不不,晋王想错了,士大夫们可不觉得!”
朱由榔摇头晃脑,又开始吐槽这些家伙。
“土地上的人少了,地主就不容易收更高的租子,赚的钱就少,这些官僚哪个家里没有田产?难道真的靠朝廷俸禄活着?既然如此,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出来说话。”
“什么当地民风淳朴,海外挖矿败坏风气啊之类的…明里是哀叹当地道德败坏,实际上,就是哀叹他们的钱袋子缩水了。”
“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学家们看来,所有人都在温饱线上,没机会想其他事情,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恐惧一切带来变革的新事物,因为只有所有人都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尽情施展自己的“欲”。
道学家们的欲,就是天理。
“是是是,乖乖的听族长老爷的话,种植学田,交纳祭祀费用就是淳朴,怀疑他们的说法,奋起抗争就是不淳朴,他们以为自己是朕么?胆大包天!嘴里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李定国低着头不敢作声,脑袋却咚咚转个不停。
崇祯年间连向来富庶的江南都年年奴变,处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李定国更是从小体会到了地主们的吃相是多难看。
可是,自己手下的将军,爵爷们,难道不想要土地么?就连李定国自己,也有过恢复半个大明以后,买宅置地的想法。
到时候,就算李定国不在乎这点收入,李定国又怎么说服其他人呢?违背自己利益的事情,巧舌如簧又有何用?
“晋王以为,土地对于士大夫们来说是什么?”
“请陛下不吝赐教。”
“假设一亩土地一年产生五分银子的地租。那么,一亩地对士大夫们来说,就是每年多出五分银子。”
“如果我们换成一张纸,这张纸可以拿来每年找朝廷兑换五分银子。”
“那么,一亩土地和这张纸,没有区别对吧?”
李定国想了想,觉得好像是这个理儿,但又觉得哪儿不对劲:“可,哪儿会有人相信呢?”
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印刷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明宝钞,可无一例外都因为滥发纸币而崩溃,这个时代官方唯一的信誉就建立在暴力上。
“如果大家都信呢?”
“若是如此,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了。”
“那么,地主如果能赚钱,其实他们并不在乎土地本身,只是因为土地和财富直接挂钩而已。不然,江南豪富之家也不会家家都经商了。”
“对于地主而言无什么区别。可对于朝廷来说便大不同,地主脱离土地,便不会有人再去束缚他们挖石头,挖的石头越多,粮食也就越多。”
“陛下是打算把全天下的土地都赎回来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经济意义上就是扯淡---皇帝还得经常自掏腰包补贴财政。皇帝可以凭借好恶抄一两家权贵,但如果抄光天下所有土地,那就是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非也,朕听说即使是晋王的祖籍陕北,一亩地也要几两银子,天下大约10余亿亩田地,全天下怕也没有数十亿两银子?”
http://www.yetianlian.net/yt15945/85098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其实,朕也不清楚。”朱由榔苦笑着长叹一口气。
“大明腐败无能,病入膏肓;满清一入关,八旗战斗力也立马下降。朕之所以能苟延残喘至于今日,正是因为,八旗有了铁杆庄稼后,战斗力不再那么强了。”
说完这句,朱由榔用手捂住面庞,像是在低声哭泣。
“有人说满清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说法,可难道崇祯,弘光年间,官军就不肆虐地方了?”
作为曾经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很清楚官军是如何对待地方的;而作为如今大明的晋王,李定国也明白,满清对拒绝投降的城市会怎么做。
死守到吃女人的新会,就是清军屠城的最好写照!
可是。难道官军就不吃人么?现在的绿营兵,有谁没当过崇祯皇爷的兵?
细细对比下来,“官军”并不比满清要好太多。
“但是,朕清楚一点。”
“从今以后的大明,必将文明于率兽食人的满清!”
朱由榔决定切入正题:满清既然能在八旗集团的威压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把封建社会推进到顶峰,那么只要让军队都听自己的,又有什么改革做不成呢?
满清可以把江南杀的人头滚滚,自己同样可以一路杀过去;满清用大炮轰开坚城,自己还有太平天国的火药棺材直接爆破;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晋王,满清之所以能窃据神州,无非是由数十万八旗俯首帖耳,想必,晋王之忠心不次于他们吧?”
其实,满人内部的内斗也比较激烈,只是他们好歹知道斗而不破而已。
“臣对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鉴!”
通过这么久的铺垫,李定国也大约猜出来了皇帝此次召见他的目的,一时脸上激动起来。
李定国有将帅之才,治政之才却显得薄弱。这也是为何李定国对马吉翔颇为信重的原因:“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啊!”
而皇帝砍了马吉翔,其实李定国的心中也慌。
自己关系不错的马吉翔被杀,是不是表示皇帝想剪自己的羽翼?
如果皇帝觉得自己功高震主,就算自己忠心为国,难保手下不那么看。
历史上,李定国死后,余部就投降了满清,虽然这是山穷水尽,复国无望之举,但也能从此看出李定国和手下人的区别。
一面担心皇帝找机会阴他给满清捡便宜,一面又担心手下人不顾全大局…李定国就好像两扇磨盘的磨心,风箱里的老鼠。短短几个月,人到中年的李定国就有了几根白头发。
虽然皇帝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明面上对他更加恩宠,可帝心难测啊。
“大明之所以失去神州,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只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才能使得皇明江山永固。”
李定国听到和自己想的没有关系,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看来陛下只是操劳国事,并未防范于吾。”
“满清入关时候有二十五万八旗,所以能够对江南大地主予取予求;若吾中国将来有精锐的百万大军,乡间蠢虫又有何用?”
百万大军,其实在中国古代已经达到过。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就动员了一百一十万军队。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但,常备军只有在大明才超过了一百万人。
而且这一百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军户!
军户,在土木堡以后,几乎成了农奴的代名词,全国各地都有军户大量逃亡的现象。自然,这个百万大军也只是一个账面数字。
至于相对精锐一些的部队,也长期不到十万人。而仅仅关宁军就一年耗费达到上千万两白银!
现在皇帝说要弄出百万大军,那不是一年少说要花费几亿两银子?
崇祯加了三饷也不过一年两千万两收入…几亿,李定国怀疑把自己卖了都凑不齐这么多。
“陛下,兵家有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本就使得兵士不事农作,减少府库的粮食,士卒自身又要吃饭,又要置办武器衣服…养兵费用巨大,养精兵,费用甚至能到百万,千万!若是河清海晏,臣私以为只需要十万禁军威慑地方几颗,中国四周除了满洲再无强敌,百万大军为何准备?”
“况且,也养不起啊。”
李定国的想法,其实很有道理,至少,是这个时代的道理。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历朝历代的财政政策。形容一个王朝富裕的日常说法就是“府库充盈”,甚至粮食和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自然,养百万大军这种没事干烧钱玩的事情,违背了这个道理。
但是,朱由榔是现代人。
在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中国经济甚至出现过一年十分之一以上的增长。
在那个时代,货币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利于经济。
所以,朱由榔同志压根不打算攒钱。
“晋王所言甚是,现在大明人多地少,人再多也不会增加粮食产出。所以,朝廷需要节约用度,对嘛?”
“是的。”
“可如果,有一种石头,能够让粮食产量增加,甚至翻倍呢?”
在后世,农业建立在农药,水利工程,良种,化肥和机械化上,土地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制约越来越小。对于朱由榔来说,这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定国摸了摸耳朵,“倒是可以宽裕一些。”
“嗯,的确。”
朱由榔本想开口说“货币本身只是代表人类劳动”之类的话,又想到李定国毕竟是个武人,便把嘴边的话缩回去陈述正题。
“而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让人去开采,制造这些石头。”
“天下之民十有九在土地上劳作,可土地上不需要那么多人。减少一些人种地,粮食并不会减少。但是,他们挖出来的石头可以让粮食增多。”
粮食增多自然是好事,若是粮食足够,李定国也不会被张献忠收为养子走上这条路。
“如果陛下说的能够实现,那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不不不,晋王想错了,士大夫们可不觉得!”
朱由榔摇头晃脑,又开始吐槽这些家伙。
“土地上的人少了,地主就不容易收更高的租子,赚的钱就少,这些官僚哪个家里没有田产?难道真的靠朝廷俸禄活着?既然如此,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出来说话。”
“什么当地民风淳朴,海外挖矿败坏风气啊之类的…明里是哀叹当地道德败坏,实际上,就是哀叹他们的钱袋子缩水了。”
“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学家们看来,所有人都在温饱线上,没机会想其他事情,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恐惧一切带来变革的新事物,因为只有所有人都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尽情施展自己的“欲”。
道学家们的欲,就是天理。
“是是是,乖乖的听族长老爷的话,种植学田,交纳祭祀费用就是淳朴,怀疑他们的说法,奋起抗争就是不淳朴,他们以为自己是朕么?胆大包天!嘴里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李定国低着头不敢作声,脑袋却咚咚转个不停。
崇祯年间连向来富庶的江南都年年奴变,处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李定国更是从小体会到了地主们的吃相是多难看。
可是,自己手下的将军,爵爷们,难道不想要土地么?就连李定国自己,也有过恢复半个大明以后,买宅置地的想法。
到时候,就算李定国不在乎这点收入,李定国又怎么说服其他人呢?违背自己利益的事情,巧舌如簧又有何用?
“晋王以为,土地对于士大夫们来说是什么?”
“请陛下不吝赐教。”
“假设一亩土地一年产生五分银子的地租。那么,一亩地对士大夫们来说,就是每年多出五分银子。”
“如果我们换成一张纸,这张纸可以拿来每年找朝廷兑换五分银子。”
“那么,一亩土地和这张纸,没有区别对吧?”
李定国想了想,觉得好像是这个理儿,但又觉得哪儿不对劲:“可,哪儿会有人相信呢?”
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印刷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明宝钞,可无一例外都因为滥发纸币而崩溃,这个时代官方唯一的信誉就建立在暴力上。
“如果大家都信呢?”
“若是如此,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了。”
“那么,地主如果能赚钱,其实他们并不在乎土地本身,只是因为土地和财富直接挂钩而已。不然,江南豪富之家也不会家家都经商了。”
“对于地主而言无什么区别。可对于朝廷来说便大不同,地主脱离土地,便不会有人再去束缚他们挖石头,挖的石头越多,粮食也就越多。”
“陛下是打算把全天下的土地都赎回来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经济意义上就是扯淡---皇帝还得经常自掏腰包补贴财政。皇帝可以凭借好恶抄一两家权贵,但如果抄光天下所有土地,那就是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非也,朕听说即使是晋王的祖籍陕北,一亩地也要几两银子,天下大约10余亿亩田地,全天下怕也没有数十亿两银子?”
http://www.yetianlian.net/yt15945/85098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