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 > 第116章 宋国宰相张浚

第116章 宋国宰相张浚

    宋国临安城皇宫内,赵构全程黑着脸听着王守一言情并茂的诉说。

    “圣上,微臣在那里见到了太上皇,他老人家身体安康,并且他还托微臣给您捎句话,说他在那里非常好,让你不用惦记他了。而且......”

    “啪!”

    一个崭新的官窑瓷器被摔得粉碎,赵构冷声道:“看来你对太上皇很忠心呀,既然这样你还回来作甚?来人,送王大人上路!”

    话音刚落,就有两名皇宫侍卫将王守一给带了下去,至于这个上路到哪里,那就不好说了。

    赵构对自己的贴身太监说道:“去兵部找延吉,让他派遣十五万兵马前去收复汤阴,朕就不相信了,一个小小的汤阴城能够翻出多大的浪花来。”

    如今的宋国在大名府路陈列了足足三十多万兵马,光看数字你肯定会觉得宋国兵马强盛,但熟悉宋代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这里面的三十万兵马真正能够上战场的估计能有一半就不错了,赵构一声令下就要派出十五万人清缴汤阴城,那谁来防备北边的金军呀。

    兵部尚书延吉接到圣旨后愁得整整一夜没睡着,第二天红着眼睛将兵部的所有侍郎们都召集起来商议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在一番叽叽喳喳的商讨后,有个侍郎终于提出了一个有用的建议:既然秦桧是张浚丞相的人,为何不去找他拿主意呢。

    于是当天晚上张浚就带着延吉去了趟皇宫,也不知道张浚和赵构说了什么,等他们出来后,延吉就派人去汤阴县传达赵构的圣旨。不管怎么说,赵构还是同意了李振的条件,将安阳府作为李振的自治区,但名义上还属于大宋的疆土。

    这次张浚进宫后别的没说,就拿出了从前线送回来的子弹,这些子弹都是从那些死去宋军士兵身上抠出来的。

    张浚:“陛下,这汤阴县令李振手中可能有一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能够远距离取人性命,我们这次葬送了好几万人,而汤阴守兵却死伤寥寥无几。这样的能人异士我们得争取过来,不能推到金国那边去。再者,根据情报得知,这个李振好像是您的妹夫。”

    赵构叹了口气:“张爱卿,莫要提了,你要知道我赵氏皇族早就全部殒命在金国了。”

    最为老人精的张浚岂能不明白赵构的意思,他立刻岔开话题,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等了将近一个月,李振正在田间指挥着治下百姓进行抗旱,有士兵骑马来报,说从临安城来的一个官员正在汤阴县衙内等候宣旨。

    李振抬起头望了一眼干旱的土地,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道:“知道了,去通知一下不良先生,让他也到县衙里来。”

    春意已深至四月天,然而,这片辽阔的北方大地,却似被遗忘于滋润之外,自冬末春初至今,未曾迎得细雨一丝,广袤的田野间,干渴的气息弥漫,每一寸土地都紧抿着唇,渴望着甘霖的亲吻。

    小麦正值拔节抽穗的黄金时期,它们本应在细雨的温柔抚摸下茁壮成长,绿意盎然,织就一片生机勃勃的画卷。而今,这些希望的种子却只能默默承受着干旱的煎熬,叶片微卷,颜色也失去了往日的鲜亮,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水的渴望。

    若不速降甘霖,恐怕这绵延千里的北方沃土,将难逃一场空前的浩劫。小麦的穗粒或将干瘪,农人的汗水与期盼,或将化为泡影,丰收的梦,在这无情的旱魃之下,摇摇欲坠,让人心生忧虑,不忍直视。

    天际,依旧是一片湛蓝,云朵稀疏,不见丝毫雨的踪迹,而大地之下,却是另一番景象——生命在挣扎,希望在呼唤。或许,正是这份坚韧与不屈,才更显得这场雨的到来,将是何等的珍贵与及时,它将如同天降甘霖,拯救万物于水火之中,让这片干涸的土地重焕生机,也让农人的心田再次泛起希望的涟漪。

    前来宣旨的是礼部一个文官,他此刻正一脸嫌弃地喝着汤阴县衙士兵端上来的茶水。作为临安城内的官员,他早就喝惯了那龙井铁观音的味道,这茉莉花茶他感觉太难喝了。

    自李振接管汤阴县城的那一刻起,他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颠覆了旧日的格局。他不仅解散了那些昔日里懒散懈怠的衙役队伍,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魄力,将守护这座城池的重任,全然托付给了来自李家寨、经由他精心锤炼的忠诚士兵。

    这些士兵,如同初升朝阳下的利剑,锋芒毕露,他们以铁的纪律、刚正不阿的品格,重新定义了“守护”二字的含义。日常的巡逻,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细致入微,每一个角落都不容忽视;处理城中事务,他们更是秉持公正,每一份决定都力求惠及百姓,让正义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相较于往昔那些只知索取、鲜有作为的衙役,这些士兵用行动证明了,真正的力量源自于对民众的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他们不仅维护了治安,更在无形中织就了一张温暖的网,让汤阴县城的百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与希望。在这座被他们用心守护的城池里,每一天都见证着变化,每一张笑脸都是对他们努力最好的回馈。

    如此,李振的举措,不仅重塑了汤阴的秩序,更在人心深处种下了信任与敬仰的种子,让这座古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仿佛预示着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即将来临。

    “你们的县令这么难请呀?要知道这可是圣旨,我外出传旨这么多次,能够将我这么晾着的这可是头一遭。”

    就在这个官员边喝茶边抱怨的时候,李振与不良恰巧走了进来。

    不良瞥了一眼那个礼部文官,没好气地说:“按说你们礼部宣旨前得有人提前来禀报,为何这次没有禀报就直接来了?看来你们礼部管事的忘了祖宗的教训,还是你们这些当差的不会办事?”

    听着不良的冷嘲热讽,那官员满脸怒气。虽说礼部在宋国朝廷中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礼部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外官的热情接待,哪有像今天这般样子。

    http://www.yetianlian.net/yt120695/446670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