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非常作战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宇文述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神情十分凝重,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他当然知道眼前这些黑色粉末的军事价值,虽然它目前只是一种燃烧剂,但它方便、简单,容易携带,也可以大规模制造,比起传统的火箭方便得多。
这时,鱼俱罗小声道:“如果只是一种火箭,其实也并不可怕,它只是一个个的火点,射在船上,士兵很容易把它灭掉,我们船只之所以被烧,是因为船只本身运了大量草料,加上集中并行,所以一艘船只起火,周围船也会跟着遭殃。
但在大江之上就会不一样,船只分散,船上士兵众多,这种火箭最多对船帆有威胁,其他我看不出有什么可怕之处。”
宇文述叹口气道:“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未知,除了里面含有硫磺外,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它究竟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效果,看它的样子像是一种矿物粉末,我估计是南方盛产的某种矿物,很可能是萧夏攻打山越人时得到的。”
“那就不足为虑了!”
鱼俱罗笑道:“如果它能改变战局,山越人就不会两次被屠戮,如果大将军还有担心,不妨试探一下。”
“你是说渡江?”
“对!我们还有四百多艘船,完全可以发起一次渡江作战,但人数不要太多,一两万人试探一下,不行就撤回来。”
宇文述缓缓点头,一两万士兵的死活他不会放在心上,但对方这种新式武器却让他睡不着觉。
“可以!我们试探进攻一次。”
“咚!咚!咚!”
次日上午,江面上战鼓声大作,四百艘船满载着两万士兵从北岸出发了,它们为两队,两百艘为前锋,另外两百艘船拖后。
这次出战由鱼俱罗手下大将梁伯隐率领,此时已是十月初,北风凛冽,船队在大江之上速度很快。
但晋王军早有准备,尤俊达率领三百艘车船迎战出来。
为首是两艘五千石的车船,尽管是逆风,但船只依然速度很快,而且很灵活。
萧夏也率领众将,坐在一艘万石大船上观战,这是铁火雷第一次用于实战,希望不要让他失望。
尤俊达的主船渐渐靠近了对方的首船,船只转舵,和对方相距四十步左右擦身而过。
对方箭矢如雨点,尤俊达大喊:“准备弩砲发射!”
三部弩砲已经推上去,士兵装上了铁火雷,尤俊达大喊一声,“发射!”
士兵点燃了火绳,到红线时,‘嘭!嘭!嘭!'
三声巨响,三颗铁火雷同时射出,对方的船只是松木制造,是商船,木材的密度不够,三颗铁火雷都钉在船壁上,只片刻,只听见猛地连续爆炸声,整个船壁都被炸得粉碎,船只骤然倾斜,江水汹涌灌入,大量士兵在惊恐中落水。
十几艘晋王军的小船出现,打捞落水士兵,宇文述不把士兵的死活放在心上,但萧夏不是,这些汉人士兵他不想杀戮。
紧接着另外几艘船也被铁火雷击中,都被炸开一个大洞,船身开始缓缓下沉,船上士兵各自抱着一块木板跳水逃生,他们拼命向晋王军战船挥手呼救,数十艘救生小船驶来,把落水士兵都救上船。
宇文述震惊万分,火箭他可以不在意,但这种爆炸确实让他震惊了,炸船这么犀利,那么也可以炸城门,炸骑兵。
这时,朝廷战船纷纷起火,虽然爆炸让人震惊,但火箭的效果却更大。
晋王军战船上火箭飞射,一艘艘大船的船帆点燃了,朝廷船只的动力全靠风帆,一旦船帆被烧毁,大船就失去了动力,向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能顺水向东飘流,最后被晋王军战船包围,朝廷船只最后只能选择投降。
“传令撤军!”宇文述没有勇气了。
“当!当!当!”
钟声敲响,剩下船只缓缓掉头,用长船桨拼命划船,一点点向北岸靠拢。
但四百多少大船只回来了不到三百艘,其他百艘大船要么被炸沉,要么就被俘虏,损失了五千士兵。
宇文述亲眼目睹了对方新式武器的厉害,他是勇气受到了重挫,更重要是,他已经没有办法南攻。
士兵们也议论纷纷,都说晋王请到了雷公助战,对方有天神相助,他们怎么打得过,二十万大军的士气迅速低落。
更要命是粮食问题,他们粮食只够支持十一天,就算各郡的粮食送来,也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
山阳县,数百艘拖船满载着粮草缓缓而行,这是来自彭城郡的粮队,刺史黄安仁征集了全郡的拖船,将官仓内的所有粮草都搬运上船,向江都县送来,只有一千郡兵在岸边跟随,
黑夜中,罗士信率领两千骑兵再次杀到,两千支火箭射向运粮船,不多时,数百艘运粮船全部燃起了大火,州兵吓得魂飞魄散,早已逃之夭夭。
与此同时,停泊在江都城外运河边的三百多艘大船也燃烧起来,浓烟滚滚,火焰冲天,但奇怪的是船只几乎没有看守,就这样很随意地停在岸边。
直到大火烧了快半个时辰,才有一万多士兵姗姗赶来救援,当然没有任何作用,一个晚上,江都郡两处大火,一南一北,所有的船只都被烧毁,只剩下烧得漆黑的残骸。
这就是之前山越人推崇的不对称作战,不对付军队,只袭击后勤和船只,让对方军队防不胜防,疲于奔命,但山越人最终没有执行这个方案,反而是萧夏将这个战术发挥到极致,利用水中优势,把朝廷的船只全部烧毁。
但这一次,宇文述却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暗暗松了口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不给他战船,让他怎么渡江作战?
朝廷的造船场位于洛阳东面的偃师县,这里有一处很大的人工挖掘湖泊,叫做龙潭,洛阳造船场就在龙潭西岸,朝廷从天下各地征集了数千名造船工匠,昼夜不停造船,一千多艘南巡的船只就是在这里造出来。
造船场内有三座巨大的仓库,都堆满了从各地收罗来的各种造船材料。
造船场驻扎了三千士兵,昼夜巡逻,看守十分森严。
夜里三更时分,营栅外出现了十几名黑衣人,他们推开一块大石,下面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留下两人看守洞口。
这群黑衣人正是江南道情报署派来的高手,他们挖了一条长达三十丈的地洞,直通第三号库房。
他们当然也有内应,至少二十名造船工匠都是他们的内应,清楚告诉了他们目标,就在第三号仓库内。
不多时,库房内一块木板被推开,十几名黑衣人一个接一个从地道里钻了出来。
此时,三百名巡逻士兵在仓库外来回巡逻,他们根本没想到仓库内出事了。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9869/467800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这时,鱼俱罗小声道:“如果只是一种火箭,其实也并不可怕,它只是一个个的火点,射在船上,士兵很容易把它灭掉,我们船只之所以被烧,是因为船只本身运了大量草料,加上集中并行,所以一艘船只起火,周围船也会跟着遭殃。
但在大江之上就会不一样,船只分散,船上士兵众多,这种火箭最多对船帆有威胁,其他我看不出有什么可怕之处。”
宇文述叹口气道:“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未知,除了里面含有硫磺外,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它究竟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效果,看它的样子像是一种矿物粉末,我估计是南方盛产的某种矿物,很可能是萧夏攻打山越人时得到的。”
“那就不足为虑了!”
鱼俱罗笑道:“如果它能改变战局,山越人就不会两次被屠戮,如果大将军还有担心,不妨试探一下。”
“你是说渡江?”
“对!我们还有四百多艘船,完全可以发起一次渡江作战,但人数不要太多,一两万人试探一下,不行就撤回来。”
宇文述缓缓点头,一两万士兵的死活他不会放在心上,但对方这种新式武器却让他睡不着觉。
“可以!我们试探进攻一次。”
“咚!咚!咚!”
次日上午,江面上战鼓声大作,四百艘船满载着两万士兵从北岸出发了,它们为两队,两百艘为前锋,另外两百艘船拖后。
这次出战由鱼俱罗手下大将梁伯隐率领,此时已是十月初,北风凛冽,船队在大江之上速度很快。
但晋王军早有准备,尤俊达率领三百艘车船迎战出来。
为首是两艘五千石的车船,尽管是逆风,但船只依然速度很快,而且很灵活。
萧夏也率领众将,坐在一艘万石大船上观战,这是铁火雷第一次用于实战,希望不要让他失望。
尤俊达的主船渐渐靠近了对方的首船,船只转舵,和对方相距四十步左右擦身而过。
对方箭矢如雨点,尤俊达大喊:“准备弩砲发射!”
三部弩砲已经推上去,士兵装上了铁火雷,尤俊达大喊一声,“发射!”
士兵点燃了火绳,到红线时,‘嘭!嘭!嘭!'
三声巨响,三颗铁火雷同时射出,对方的船只是松木制造,是商船,木材的密度不够,三颗铁火雷都钉在船壁上,只片刻,只听见猛地连续爆炸声,整个船壁都被炸得粉碎,船只骤然倾斜,江水汹涌灌入,大量士兵在惊恐中落水。
十几艘晋王军的小船出现,打捞落水士兵,宇文述不把士兵的死活放在心上,但萧夏不是,这些汉人士兵他不想杀戮。
紧接着另外几艘船也被铁火雷击中,都被炸开一个大洞,船身开始缓缓下沉,船上士兵各自抱着一块木板跳水逃生,他们拼命向晋王军战船挥手呼救,数十艘救生小船驶来,把落水士兵都救上船。
宇文述震惊万分,火箭他可以不在意,但这种爆炸确实让他震惊了,炸船这么犀利,那么也可以炸城门,炸骑兵。
这时,朝廷战船纷纷起火,虽然爆炸让人震惊,但火箭的效果却更大。
晋王军战船上火箭飞射,一艘艘大船的船帆点燃了,朝廷船只的动力全靠风帆,一旦船帆被烧毁,大船就失去了动力,向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能顺水向东飘流,最后被晋王军战船包围,朝廷船只最后只能选择投降。
“传令撤军!”宇文述没有勇气了。
“当!当!当!”
钟声敲响,剩下船只缓缓掉头,用长船桨拼命划船,一点点向北岸靠拢。
但四百多少大船只回来了不到三百艘,其他百艘大船要么被炸沉,要么就被俘虏,损失了五千士兵。
宇文述亲眼目睹了对方新式武器的厉害,他是勇气受到了重挫,更重要是,他已经没有办法南攻。
士兵们也议论纷纷,都说晋王请到了雷公助战,对方有天神相助,他们怎么打得过,二十万大军的士气迅速低落。
更要命是粮食问题,他们粮食只够支持十一天,就算各郡的粮食送来,也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
山阳县,数百艘拖船满载着粮草缓缓而行,这是来自彭城郡的粮队,刺史黄安仁征集了全郡的拖船,将官仓内的所有粮草都搬运上船,向江都县送来,只有一千郡兵在岸边跟随,
黑夜中,罗士信率领两千骑兵再次杀到,两千支火箭射向运粮船,不多时,数百艘运粮船全部燃起了大火,州兵吓得魂飞魄散,早已逃之夭夭。
与此同时,停泊在江都城外运河边的三百多艘大船也燃烧起来,浓烟滚滚,火焰冲天,但奇怪的是船只几乎没有看守,就这样很随意地停在岸边。
直到大火烧了快半个时辰,才有一万多士兵姗姗赶来救援,当然没有任何作用,一个晚上,江都郡两处大火,一南一北,所有的船只都被烧毁,只剩下烧得漆黑的残骸。
这就是之前山越人推崇的不对称作战,不对付军队,只袭击后勤和船只,让对方军队防不胜防,疲于奔命,但山越人最终没有执行这个方案,反而是萧夏将这个战术发挥到极致,利用水中优势,把朝廷的船只全部烧毁。
但这一次,宇文述却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暗暗松了口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不给他战船,让他怎么渡江作战?
朝廷的造船场位于洛阳东面的偃师县,这里有一处很大的人工挖掘湖泊,叫做龙潭,洛阳造船场就在龙潭西岸,朝廷从天下各地征集了数千名造船工匠,昼夜不停造船,一千多艘南巡的船只就是在这里造出来。
造船场内有三座巨大的仓库,都堆满了从各地收罗来的各种造船材料。
造船场驻扎了三千士兵,昼夜巡逻,看守十分森严。
夜里三更时分,营栅外出现了十几名黑衣人,他们推开一块大石,下面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留下两人看守洞口。
这群黑衣人正是江南道情报署派来的高手,他们挖了一条长达三十丈的地洞,直通第三号库房。
他们当然也有内应,至少二十名造船工匠都是他们的内应,清楚告诉了他们目标,就在第三号仓库内。
不多时,库房内一块木板被推开,十几名黑衣人一个接一个从地道里钻了出来。
此时,三百名巡逻士兵在仓库外来回巡逻,他们根本没想到仓库内出事了。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9869/467800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