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何以笙箫默小说 > 隋朝的棋局 > 第四百五十章 各让一步
翻页 夜间

第四百五十章 各让一步

    又是快到下朝之时,元文真来拜访了,萧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元文真,最初在萧夏眼里,这个元文真挺能干,不声不响就把武川盐行搞起来了,发展还挺快,短短几天就在江都郡和丹阳郡开了店,紧接着又进军历阳郡和宣城郡。

    后来萧夏才知道,并非元文真能干,而是他心狠,把万家、曹家和于家的产业统统抢了,商行、船队、管事、仓库、店铺都是这三家的,被他直接抢过来,换个名字就成自己的了,这三家屁都不敢放一个。

    萧夏很客气将元文真请进官房,两人分宾主落坐,元文真是元氏家主元孝矩的侄子,封为金川县公,一直在皇宫出任千牛直长,萧夏还是第一次见他。

    “殿下和我有交情的!”

    元文真微微笑道:“殿下当初刚来长安买的那座宅子,其实就是我的。”

    “啊!那座宅子原来元兄的,你卖得很便宜啊!”

    元文真笑着摇摇头,“其实不是钱的问题,我卖两万贯也卖得掉,但如果住进一个暴发户商人,整天跟人炫耀,我那宅子可是元家的,那着实让人心堵啊!”

    “好像有品阶爵位要求,必须县公以上,才能买十亩宅,商人可没有资格买你的宅子。”

    “我就是那个意思,打个比喻,我不在意钱多钱少,我在意买宅的人,现在是殿下买了我宅子,说出去我脸上也有荣光,晋王府以前是我的宅子。”

    萧夏着实佩服这个元文真会说话,转弯抹角拍自己马屁。

    萧夏微微一笑,“元兄是来给万家他们说情的吗?”

    元文真摇摇头,“那帮家伙贪婪无度,藐视朝廷,他们的死活与我无关,我其实就是来表个态,武川盐行不会卖精盐。”

    萧夏暂时不想他听表态,他表态有屁用,他的家主表态还差不多。

    萧夏笑道:“元兄的意思是,关陇贵族不会干涉江都郡的严格执法,我是指补查万、曹、于三家的税!”

    元文真点点头,“他们三家的命运由我全权做主,家族不会过问,我明着告诉殿下,不管郡衙怎么处罚这三家,我绝不插手!”

    萧夏笑道:“精盐和粗盐有不同的市场,大家确实可以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各赚各的钱。”

    元文真苦笑道:“话是这样说,可盐税一出来,五文钱一斤粗盐就要亏本了,就得涨到八文钱一斤,但粗盐八文一斤,那还不如买精盐,就没有人肯买粗盐了,恳请殿下暂时不要对武川盐店的粗盐征税。”

    萧夏明白他的意思,便微微笑道:“可以暂缓征税,但我有条件!”

    “殿下请说!”

    “将来我的西海精盐店可能还会开到两湖道和河南道,元兄明白我的意思吗?”

    元文都这才明白萧夏的意图,他还想往外扩张,可是他有这么多盐吗?

    元文都想不答应也不行,盐税大刀在等着自己呢!

    “呵呵!市场那么大,那里可能一家独霸的道理,只要是公平竞争,殿下尽管随意,不过要说明一点,两湖道和河南道,我们可是精盐和私盐都卖的。”

    萧夏点点头,“那当然,有财大家一起发嘛!”

    入夜,万家后门开启,数十名家丁将挑着箱子鱼贯而出,将箱子挑上停泊在后宅门外的小船上,一趟又一趟,很快将五十艘船装满,覆盖上油布,万谷的次子万千钧率领百名武士押送船队出发了,码头上,万谷提心吊胆望着船队远去,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与此同时,曹家和于家也在向外转移财富,他们都意识到关陇贵族靠不住,最后很可能会把他们出卖,为了自保,他们只能把财富转移出去,就算被盐税罚得倾家荡产,但至少也能为子孙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

    但这三家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早就被情报署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情报署的掌控之中。

    万家的船队刚驶入运河,四周忽然灯火通明,无数战船从四面八方驶来,将船队团团包围,士兵举弩对准船上的武士。

    “放下兵器,跪在船头上,否则杀无赦!”

    百名武士吓得胆战心惊,纷纷放下刀,跪在船头,这个时候,东家给他们的重赏也抵不过自己的性命重要。

    士兵们跳上船去,把武士赶上岸,万千钧也被士兵用绳索捆绑起来。

    船队被军队控制,随即驶向远方。

    曹家和于家的船队同样也没有逃掉,被军队包围后,船队便消失无踪了。

    次日,陈华前来向萧夏汇报,万家、曹家和于家依旧在盐镇拦截官盐,以每斗十二文的价格向盐户收盐,证据确凿。

    同时,由于三家账簿消失,无法核算偷税数量,郡衙便核准为五十万贯税钱,连同利息十万贯,重罚万、曹和于三家。

    三家同时表态,不接受江都郡衙的核准税额。

    萧夏终于找到了动手的借口,他以偷税罪、偷盗朝廷资产罪,下令军队包围了三家,抄没三家家产。

    不过三家的命运比毗陵于家好一点,毗陵于家是以纵火罪论处,于孝纯和两个儿子被公开斩首,其他家人流放建安郡。

    万家、曹家和于家因为没有涉及人命,只是全家被流放建安郡,只允许携带随身细软,其他家产全部充公。

    三家的暴发富梦最终成了黄粱一梦。

    随着江都三大盐商被抄家,萧夏和元文真达成了妥协,盐利之争终于告一段路。

    西海盐店和武川盐店在一个月内遍布江南道所有的县,每个县都有两到三家盐店。

    精盐买西海,粗盐买武川,两大盐行彻底控制了江南道的盐业市场,所有的中间盐商再也得不到盐源,只能转行。

    虽然粗盐只有五文钱一斤,但太脏,盐呈黄黑色,里面全部泥土沙子,而精盐细细白白,一看就让人喜欢,尽管要二十文一斤,可一斤可以吃一个月,大部分人家都负担得起。

    很快就固定了自己的客户,粗盐主要在农村卖,另外腌菜、腌肉用盐量大,只能选便宜的粗盐。

    而精盐的客户则集中在县城以及农村的大户。

    双方的客户比例大概是七比三,市场瓜分也三七分。

    盐利开始滚滚而来。

    十二月初,萧夏离开了江都,带着张乔骑马前往东京洛阳,开始了他的述职之行。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9869/463073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