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账号:
密码:
何以笙箫默小说 > 暮汉昭唐 > 第九十一章十人擒一,可破张虞
翻页 夜间

第九十一章十人擒一,可破张虞

    二十四日,得知李傕有进军的迹象,张虞让各部饱餐一顿,遂率兵至蒲陵列阵。

    在蒲陵列阵几乎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毕竟敌众我寡,岂能在平地置阵,需借外力降低自部兵马少所带来的影响。

    故张虞率大军背靠洛水,南北为阵,北依水泽,南靠平陵,尽量将避免两翼被李傕左右包抄。

    张虞亲自坐镇于中军,郦嵩所率云中军为后军,高顺、许褚率重步为中军,右部交由张杨、徐晃坐镇,左部则由张辽、刘备坐镇。

    趁李傕兵马未至,张虞策马至右翼,巡视张杨所部。

    张虞看向徐晃,问道:“李傕自恃兵众,今举大兵进犯,我军今时如欲破贼,当以何对之?”

    徐晃神情严肃,答道:“敌军兵马虽众,但人心不一。君侯列阵于蒲陵,敌军久取不下,则莫能久持,待人心涣散,便可击也!”

    “善!”

    张虞露出笑容,说道:“公明所思与我相同,左军临近水泽,不便骑卒冲锋。而右军虽有矮丘为恃,但易遭围攻。是役能否取胜,则需观河中、河阳二军能否坚守。”

    说着,张虞望向密密麻麻的右军士卒,说道:“河中军初设,降卒归心不久,公明需多加留意!”

    徐晃说道:“请君侯放心,河中军必不负君侯期望!”

    张虞望着士气昂扬的河中军,不由点了点头。

    在他军中治军出众者的将领不多,以高顺、徐晃、孟宁之等将为先。而徐晃智勇双全,加之劝降杨奉、韩暹有功,张虞遂让徐晃负责收编降卒,负责河中军。

    紧接着,张虞叮嘱张杨,说道:“河阳军取河东精壮为兵,兵甲坚固,器械精良,望张君勉之!”

    张杨自信满满,说道:“河阳军皆为河东之健勇儿郎,自黑山残军投效,我再次拣选健勇,加有伯安操练,今河阳步卒或不弱陷阵营将士!”

    河阳军组建之初,张虞安排了孟宁之、郝昭二人辅佐,郝昭出任中郎将之后,则由孟宁之继任副将。而孟宁之早年向高顺学习练兵之法,今所操练出来的步卒可堪以精锐称之。

    张虞巡视右军完毕时,便见什翼快马来报。

    “禀君侯,敌军候骑已至,大部步卒紧随其后。兵马遮天蔽日,不可胜数。”什翼说道。

    闻言,张虞神情不由严肃,挽着缰绳,吩咐道:“通知全军备战!”

    “诺!”

    中军敲响战鼓,鼓声如雷,三军步、骑整肃。

    从右军回到中军坐镇后,张虞望着黑压压的军阵,勉强放下心中的忐忑。

    今之忐忑,倒不是张虞对自己用兵的不自信,而是张虞担心扩编后的三军兵马能否打赢这一场艰难的战役。

    这些年,张虞崛起速度太快,从千人扩编至数万人,初期仗打得不少,他对士卒的战斗力很有信心。但自从占据并州以来,硬仗几乎没打过。其中护国军作为张虞亲军,更是许久没有参与战斗。

    而今以寡敌众,张虞为了让众将士奋力而战,他唯有破釜沉舟,将将士逼上绝路,配合他的布置,一举击溃关中大军。

    在张虞思索布置之时,李傕所率将士已抵达战场,十万步骑之众行军于平原上,从上往下可见密密麻麻如蚁群般的步卒,还有策马而行的骑队。

    当关西大军向张虞所部渐渐接近的时候,脚步和马蹄踏击大地的声音如闷鼓轰鸣,混合铁甲和兵器碰撞的铿锵声,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吁!”

    在关西大军整军之际,李傕率诸将策马出阵,观望于蒲陵列阵的并州兵马。

    李傕的外甥胡封跃跃欲试,说道:“将军,张虞列阵于蒲陵,欲凭险而固守,今不如分军齐攻,将其赶入洛水。”

    李傕眯眼眺望,说道:“用兵之道有主次之分,今不如破矮丘之敌,借矮丘之地利,居高临下,合击中军,当能一举获胜。”

    李利作为李傕侄子,自恃武艺过人,今见张虞兵少,盛气说道:“我军人多势众,十人擒一,莫非不能胜张虞?”

    “将军,若是信我,我愿率兵围攻敌寇右军。”

    见自家子侄们求战心切,李傕笑道:“既然如此,你等率领兵马围攻右军;郭多,你麾下兵马骁勇,可击张虞中军;左军临近水泽,让樊稠率军进攻。”

    “诺!”

    关西军中,李傕最依仗郭汜、樊稠二将,二将作战骁勇,通识兵略,且麾下兵马最为精良。故凡有硬仗,李傕基本会让二将出马,因此二人在军中的官职仅次于李傕。

    当然了,二将兵马众多,李傕未必没有兼并念头,否则他也不会大力培养自己的子侄。

    顿了顿,李傕看了圈周围,问道:“怎不见文和身影?”

    “贾先生受张济所邀,今在后军之中!”侍从说道。

    李傕微微皱眉,虽不知贾诩为何忽然到张济身边,但今念及大战在前,倒也没多问,仅吩咐说道:“待击破张虞,请贾先生至中军。”

    “诺!”

    李傕布置完后,他让堂弟李应、郭汜、樊稠三人合率三万精兵进攻,并让杨正、李蒙、胡轸、张济等人率兵预备。

    关西兵马虽众,但因地形之故,各部施展不开,仅能如此排阵。

    空中浓云遮日,天地间阴凉了些,并州军的旌旗猎猎作响。

    旌旗下,头排的并州武士披甲持槊,神情肃然而立。在他们的视线里看到关西军的兵卒排成一纵队或横队,朝三部方阵望去,如浪花般向前翻涌,吞噬了绿油油的原野,根本看不见尽头。

    而见到关西军的步卒不断压上,并州武士愈发肃静,方阵里铁甲武士持盾对外,身着布面甲武士默默举起强弓、劲弩,另有长矛手伫立其中。

    高顺胆气出众,在交手前夕,沿着头排巡视,打气说道:“关西军士虽说骁勇,但今齐行二十余步,便需停下整军,非尔等之对手。固守阵形,听候军令,必能大胜!”

    “万胜!”

    刘异握紧双手环刀,他自被选入陷阵营以来,开始操练各种兵器,而双手环刀便是近来所痴迷的兵器。

    双手环刀脱胎于环首刀,仅是刀身长便有一米多,刀柄能双手握持。而这种双手环刀在唐代则以横刀称之,并流传入日本,成为武士刀的原型。

    陷阵营虽然长期没有出征,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历练,在高顺的操练下,军士们更加全能,不仅配备环首单刀、长矛、步弓,甚至为了更好的肉搏,配备了双手环刀。

    长矛、环首单刀,双手环刀、步弓、驼马等物,陷阵营的兵将已是武装到牙齿,且以上器械诸兵吏皆需精通。

    很快,关西兵卒靠近了。

    军阵中传来号角声,军士们将长矛放在脚边,取出步弓便是一轮齐射。

    关西军作为东汉王朝所培养出的精兵,他们甲胄装备不差。冒着箭雨,步卒们进行了还击,准头尚是不错。但因头排的并州武士皆着甲胄,杀伤力实在不高。

    关西兵卒射完三波箭矢,便在鼓声的催促中,手持长矛,小步快跑,直冲到陷阵营前。

    刘异作为屯长倒无需持矛在前,故他双手持刀先隐于矛林中,待看准时机,刘异与数名骁勇之士,持大刀跻身而入敌阵。

    “杀!”

    怒吼一声,用力劈砍眼前敌卒。随着刀刃而下,传来了巨大的阻力,以及敌人疼痛的嘶吼。之后刘异猛地发力,将大刀斜贯而出,鲜血喷溅于空,一颗头颅当即落地,不可不谓骁勇。

    见刘异如此剽悍,数根长矛便朝其刺来。刘异当即被部下用大盾护住,而刘异见目的达成,随即后撤,将战场交于持长矛的同僚。

    却见陷阵营军士们结成紧密的阵型,趁刘异搅乱敌阵的同时,持步矛的军士抓住机会刺出一矛,凭借手疾眼快,常能直中目标。

    老兵打仗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不同,老兵稳重,知道作战不能着急,沉稳的心态让他们不会慌乱,能够正常的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

    不仅于此,老兵懂得配合,知道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利用配合能击杀比他们个人武艺更精湛的士卒。

    老兵的价值便是在此,即便老兵老了,体力不如青壮年,他们依旧能在团队中寻找到符合他们的定位。

    历代精锐之师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后,之所以难以重建。不仅是武器装备需要大额花销,更重要是军队失去了人员传承。

    兵刃交击声中,关西、并州两军陷入了血腥的厮杀。

    右军中,徐晃、张杨二人利用丘陵的地利,与李傕麾下的精锐厮杀;中军中,许褚、高顺指挥护国军步卒冲杀,杀得郭泗麾下的步卒差点难以招架;左军中,侧翼为水泽,张辽与樊稠陷入苦战中。

    张虞为了能看清战场形势,策马上高坡,将战场情形尽收眼底。

    “君侯,战况形势焦灼!”赵云说道。

    张虞紧拽缰绳,沉声说道:“乌合之众尚有血性,今敌军初战,士气正盛,宜用步卒耗其气力,以待敌卒力竭!”

    张虞可不指望仅凭蒲陵地形,便能击败数倍于他的关西军,而他真正的后手在后头,步卒仅是他消磨关西军精气的工具。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9834/457656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