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账号:
密码:
何以笙箫默小说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七十五章 时局变动
翻页 夜间

第七十五章 时局变动

    三岁的小皇帝登基,其父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入乾清宫听政。

    当初西太后选中溥仪,其实也是出于让侄女隆裕皇后听政的需求。

    溥仪年幼,载沣生性懦弱、顺从听话。

    一般的军国政事由载沣在前面顶着,遇有重大事件,必须有隆裕太后的懿旨。

    此时的隆裕太后已经四十岁了,比西太后听政时大了十几岁。

    但凡隆裕有慈禧一半的手段,她完全有条件再像当年的慈禧一样,让大清的最高权利最终落于叶赫那拉氏之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慈禧把掌控最高权利的机会给了隆裕,她却没有这个能力。

    这个人本身没有主见和决断,谁的话她都听。

    而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此时也一改慈禧在世时的懦弱听话,反而心怀壮志,打算一展身手了。

    载沣之前就与老袁有矛盾,曾经有一次拔出手枪想要杀掉老袁。

    他对老袁一直都有成见,认为老袁的眼里只有君主立宪,是对皇权的重大威胁。

    因此,载沣掌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皇族集团,除掉心腹大患老袁。

    但是光有皇族亲贵们的支持不够,载沣还要得到军机大臣的支持才行。

    载沣与张之洞密商,张之洞强烈反对。

    之后载沣又密电北方第四镇统制吴凤岭、第六镇统制赵国贤征求意见。

    二人都认为老袁羽翼已成,亲信遍及各镇,如果操之过急,反而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如先免其职,以免发生兵变,影响朝廷安危。

    载沣见此情形,知道杀不了老袁,于是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

    借口老袁身患足疾,行动不便,让其回乡养病。

    其实在老袁得知慈禧太后逝世,载沣摄政之后,就跑去天津躲避了。

    等朝廷上谕下达,老袁回京谢恩,然后乘坐火车,灰溜溜的回河南老家养病去了。

    当然,载沣的目标不仅仅是老袁一个人,还有其背后的势力,只是需要时间,慢慢来处理。

    “大哥、二哥,眼下朝廷这形势,恐怕又要起幺蛾子。

    老袁被免职,回乡养病,接下来就是他的那些亲信故旧,摄政王势必要清除老袁的党羽。

    我估计,徐大人这东三省总督的位置也够呛能坐得住,咱们得提前做打算。”

    曲绍扬得知朝中局势变化后,打着去奉天面见总督大人的旗号,中途在安东停留两日,见了陈允哲兄弟二人。

    “嗯,我也感觉,最近风向有变。

    不过,咱们跟袁大人没什么深交,应该牵涉不到吧?”

    陈允哲点点头,以他的政治敏感度,自然能感觉到不对。

    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一场风波会涉及到东北,涉及到他们身上。

    “你和二哥应该没事儿,我这头跟徐大人交情不错,又是张大人义子,或许会有牵扯,影响应该也不大。

    我的意思,借着机会,大哥和二哥挪动一下位置。”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身在这乱世之中,就得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他们不去祸害谁,但也不能轻易被人拿捏。

    旁人不知道,曲绍扬还不清楚么?大清已经没有几年寿命了。

    不趁着这个时候想办法扩张实力,等着进了民国,各地军阀蜂拥而出,争斗不止,哪还有他们兄弟立足之地?

    “你想怎么做?”

    陈允哲在东边道道员的位置上,已经六七年了,按理早该升迁,要说他不着急,那是假的。

    “我这趟去奉天,打算跟小志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走庆亲王的路子。

    别管花多少银子,尽量给大哥谋个巡抚的位置。

    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因病出缺,眼下是周树模暂代,这个可以试试。

    实在不行,也可以到奉天行省公署七司里,谋一个实权的肥差。”

    曲绍扬在家时便谋算好了,他们兄弟不去别处,只要守住东三省,安心在东北发展就行。

    奉天巡抚这位置比较尴尬,因为东三省总督基本上也在奉天城办公,督抚同城实际上是官场的忌讳。

    之前奉天巡抚唐绍仪就被派去美国公干,巡抚一职由徐世昌暂代。

    虽说唐绍仪从美国回来了,看这个架势,闹不好哪天,这奉天巡抚的职位就得撤掉。

    曲绍扬在吉林巡抚任上做的相当不错,以他的政绩,按正理可以升到总督的位置。

    不过以朝廷那尿性,很明显够呛,所以曲绍扬眼下不求升官,只求稳稳的在吉林待着。

    三省巡抚之中,目前只有黑龙江巡抚出缺。

    陈允哲这几年在东边道干的不错,尤其是安东开埠,发展的非常好。

    以他的政绩,就算升不到巡抚,升到奉天行省公署,弄个度支司使,或者民政司使,也是可以的。

    再说了,以清廷之腐败,升官儿的事,不在能力,主要还是看背景和手段。

    那庆王可以说是晚清第一巨贪,他到底有多少家底儿,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庆王在汇丰等诸多外国银行里都有大笔的存款,即便是赶不上当年的和珅,也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而且这家伙还是军机大臣,西太后在时,他与老袁俩人把持朝政,权利很大。

    本以为,新皇登基后,能拿这位开刀呢,真要是把这位给办了,估计朝廷能宽裕好些年。

    就像嘉庆登基,处置了和珅那样。

    却没想,这位年轻的摄政王却直接将刀口转向了老袁。

    人都说庆王府名为庆氏公司,只要走了这位的门路,钱给的到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既然庆王爷屹立不倒,那就豁出去大笔的银子往里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

    “至于二哥,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动一动,要是暂时没适合的位置,先等一等也行。”

    曲绍扬扭头看向陈允瀚,笑道。

    “行,你看着安排吧,咋地都可以。”陈家哥俩自然没啥意见,就这么定了下来。

    曲绍扬没在安东久留,见过陈家兄弟之后,便带人坐着火车前往奉天了。

    到奉天城先去总督府,面见徐大人。

    徐世昌此时也知道老朋友奉旨回乡养病的消息,真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使他心惊胆战。

    回想起当年与老袁等人出卖光绪帝的事情,徐世昌心中忐忑难安,生怕朝廷降罪于他。

    徐世昌从到东北后,跟曲绍扬来往就很密切,而且十分欣赏曲绍扬的办事能力。

    尤其是曲绍扬非常支持东北新政,对徐世昌实行的各种政策也积极响应。

    两人对朝政时局的看法也很相近,因此被徐世昌引为知己。

    徐世昌正愁着呢,忽然听说吉林巡抚曲大人来拜访,立刻将人请进府,二人在书房里商议许久。

    曲绍扬给徐世昌出主意,让他主动上书请求离职,以退为进。

    再想办法活动一下关系,或许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徐世昌左思右想,最后还是采纳了曲绍扬的建议。

    之后他果然上奏朝廷,自请离职。

    其实朝中上下人人皆知徐世昌与老袁的交情,却并未将其视为出卖光绪的元凶。

    徐虽然是老袁的心腹,但这个人处事圆滑周到,人称水晶心肝儿,极少与人结仇怨。

    所以,朝中众臣并未对其喊打喊杀,载沣也没有批准他的离职奏折。

    只是将徐世昌从东三省总督的位置上调走,回京任邮传部尚书。

    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徐世昌与曲绍扬聊了一阵,心中倒是舒畅了不少,于是徐世昌命人摆下酒席,款待曲绍扬。

    席间,二人边喝边聊,从国家大事聊到了妻子儿女等家庭琐事。

    徐世昌此时已五十多岁了,虽前后娶了两房妻室,又纳了数个姬妾。

    然而妻妾或是无所出,或是生子早夭,以至于到如今尚无亲生儿子,只能过继弟弟世光家的长子。

    徐世昌的长女,是他五十一岁时所得,如今才四五岁。

    曲绍扬早就了解到这些,所以他在徐世昌面前从不提儿女之事,就怕引得上司伤怀。

    不过这次,徐世昌主动提起来,曲绍扬也只好实话实说。

    “不瞒大人,下官目前有九子四女,家中妾室又有身孕,还未生产,不知是男是女。”

    孟兰心继振武、振宗、佳莉之后,总算又怀上一胎,陈秀芸给计算的,应该是年后生产。

    “多子多福,好,好啊,绍扬是有福之人,实在让人羡慕。”

    徐世昌其实早就知道曲家的情况了,今天也不是无意提起。

    “要是这么算的话,那你家长子应该不小了吧?眼下在哪里供职呢?”

    “嗯,长子振邦过了年就二十一岁了,眼下在德国留学,我听说是学什么机械。

    次子振业过完年十九,眼下在美国留学,学的是金融和工商管理。

    老三马上十七,这个念书不好,有点儿随我了,就爱舞刀弄枪的。

    我打算年后送他来讲武堂学习。”曲绍扬简单说了下家里几个大的情况。

    “呦,可了不得,家中两个孩子出国留学,都是大才啊,你这教子有方,厉害。”

    徐世昌少不得要夸奖几句,然后又问。“孩子们都大了,可说了亲事?”

    “长子出国前已经定亲了,定的是黑省交涉使何大人家的千金。”

    何厚琦在滨江道任职多年,政绩斐然,去年升任黑省交涉司使了。

    “次子和三子,尚未定亲。”

    曲绍扬如实回答,只是有些纳闷儿,不知道这位怎么突然问起孩子们的亲事了。

    徐世昌点点头,也没再继续问下去,而是转移话题,聊起了别的。

    曲绍扬在徐府待到了挺晚,这才出来,直奔张天志家里。

    张天志夫妻已经知道曲绍扬来奉天的事情,所以始终没睡,正等着呢。

    亲人见面,自然万分欢喜,少不得互相问一问近况等。

    张天志出任奉天省新军统制,负责训练新军,协防奉天及周边。

    婉瑜自打来了奉天城后,就在奉天公立医院妇产科任职,闺女玥玥有人照顾。

    婉瑜前些时候又怀孕了,目前刚刚四个月。

    夫妻俩感情不错,天志也很疼婉瑜和孩子。

    婉瑜怀孕了,比较容易困倦嗜睡,这也就是知道曲绍扬来了,强打精神陪着。

    曲绍扬看出来了,于是就让婉瑜回去休息,他跟天志聊一会儿。

    兄弟二人在书房里聊到了半夜,曲绍扬跟天志提起,让他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回京城一趟。

    想办法走门路托关系,替陈家兄弟活动活动。

    最好,天志自己也再活动一下,能回北洋六镇中任职。

    奉天新军,终究比不得北洋陆军有发展前途。

    至于说活动需要的经费,不用天志操心,曲绍扬给拿。

    天志也明白,哥哥这是为了大家好,于是爽快答应下来。

    晚上,哥俩就在书房的炕上对付了一宿。

    曲绍扬在奉天停留四五天,拜访了不少人,办完正事后,给家里人采买了些礼物,然后坐火车返回吉林城。

    等他到家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

    因还在百日国丧期间,朝廷下令不许民间有庆贺活动。

    旁人也就罢了,身为朝廷官员,必须要守规矩的。

    所以今年这个年,曲绍扬特地吩咐府里,不要张罗操办,简简单单就好,别让有心之人挑出毛病来。

    因此,府里没有张灯结彩,除夕晚上也没燃放鞭炮烟花。

    当然了,那些都是给外人看的,除夕的团圆饭,比往年还丰盛。

    陈秀芸还特地吩咐下去,阖府上下,都有双份的红包领。

    因此,府里众人都挺高兴,欢欢喜喜过新年。

    吃过除夕夜的饺子,新的一年到了。

    因小皇帝年号宣统,所以新一年正式改元,称为宣统元年。

    老百姓不管什么光绪还是宣统,大家伙儿只知道过好眼前的日子就行。

    “爹、娘,几位姨娘,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振邦、振业不在,振武带头,领着弟弟妹妹们跪下,给父母和几位姨娘磕头拜年。

    “好,好,都起来吧,起来吧。”曲绍扬和陈秀芸等人都面带笑容,赶紧招呼孩子们起来。

    然后,陈秀芸让丫头端来一盘子红包,挨个儿发给孩子们。

    “都拿好了,随便买点儿好吃的好玩的吧。”

    陈秀芸发完红包,孟兰心、杨春红、林玉环几个也都给孩子们发一圈。

    这下,把孩子们乐得直蹦。

    看着眼前这些孩子欢蹦乱跳的样子,陈秀芸不由得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振邦、振业那几个,在外头啥样儿。”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9063/470310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