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何以笙箫默小说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四十章 变法
翻页 夜间

第四十章 变法

    七月到八月,饮马河、伊通河的河水暴涨,水位达百年来最高点,嘎呀河、头道江泛滥成灾。

    伊通、农安、长春、九台、永吉、梨树,还有吉林东部均遭受水灾,损失严重。

    临江紧挨着鸭绿江,也有部分地区受灾,好在巡防队部署得当,紧急撤离,倒是没有人员伤亡。

    九月二十六,陈秀芸平安产下一子,这是曲绍扬的第六个孩子。

    孩子满月时,曲绍扬才从安东赶回来,与家人商议后,给小六取名曲振堂。

    吉奉两省接连遭受水灾,百姓生活困苦,间接导致了当地现钱奇缺。

    于是,依克唐阿奏准朝廷,请求在省城大东门边上,筹建“奉天机器局”。

    机器局所有设备均购自天津德国礼和洋行,以蒸汽机为动力,制造银元,兼造武器弹药。

    依克唐阿委任副都统衔满洲协领常庆为总办,在张锡銮的举荐下,依克唐阿又把曲绍扬调去奉天,出任奉天机器局帮办。

    银元厂仿照广东、湖北的“龙洋”模式铸造银元,统称为“光绪元宝”。

    年底开始制造,到第二年十一月,共铸造五种银元,共四十四万两,净盈利三万七千两。

    铸造银元的同时,机器局还着力研究各类武器制造、枪炮维修。

    这方面,曲绍扬比较有经验,在他力主之下,机器局又从国外还有其他地方挖来不少研究人员,着力研制各类炸药。

    因为国内钢材的质量不过关,枪炮仿制目前还有难度,所以机器局专门开了两条生产线,生产子弹、炮弹等。

    曲绍扬带头研究的炸药,效果很好,用来做子弹和炮弹装填,相当不错,效果不比原产的差。

    曲绍扬也借着机会,在机器局培养了不少亲信,顺势开展了不少研究项目。

    反正是朝廷出钱,研究呗,至于啥时候出成果,这成果将来咋用,以后再说。

    另一边,陈秀芸的制药坊,在光绪二十二年底,也正式生产运行了。

    制药坊不光生产黄连素,还生产十数种成药,生产出来的药品,经过各方面临床验证,效果确实非常好。

    于是,那个德国的医药公司,直接跟这边签定了长期的供货合同。

    在征得了陈郎中的允许后,陈秀芸开始着手研究陈芥菜卤,想办法将陈芥菜卤的有效成分进行提炼。

    主要是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目前还做不到。

    但是陈芥菜卤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如果可以提炼精制,效果将会更好。

    同年,盛京施医院设立女医院,苏格兰教会专派两名女医士负责医疗,按西医产科方法接生。

    英国医士高积善,也在吉林城开办吉林施医院。

    曲绍扬通过关系,安排了一批对医学感兴趣,年纪在十四五岁左右的男孩女孩,到盛京和吉林的施医院,学习医护知识。

    光绪二十三年夏,临江城正式完工。

    何厚琦被朝廷任命为临江县知县,孙焕章任典史,郑铁牛调到县衙捕盗营。

    同时,曲家的私塾也挪了出来,成为了临江小学堂,大量招收学生。

    这年七月初,孟兰心产下一子,曲家第七个孩子诞生,取名曲振宗。

    十月,在孟兰心主持下,于双甸子头道庙岭前,建成曲家大院。

    附近设参园五千丈,并修建鹿场,饲养梅花鹿、马鹿、香獐子、水獭、紫貂等动物。

    曲福是参园和鹿场的主要负责人,曲老抠儿夫妻,带着四个孩子,也搬到了双甸子这头。

    曲绍扬借助刘东山等人的名头,又在怀仁、宽甸、海龙等地,承办了金矿,曲家金矿数量,已达八处。

    由于修建东清铁路需要大量的木材,为了与毛子的鸭绿江采木公司竞争,曲绍扬私底下与几位客商联合,成立了华阳、华盛、华兴等采木公司。

    并雇佣国外工程师,于五道沟、八道沟、十三道沟等地,铺设森林铁路,用于采木运输。

    之前曲绍扬就在鸭绿江畔修建了港口,后来从国外购进几艘蒸汽机船用于货运。

    从鸭绿江上游收购粮食、山货等各类土产,运到安东等地售卖。

    再从安东等地购进各类工业产品,运回上游。

    这种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很快就在鸭绿江沿线兴起,不少官商都参与到其中来。

    因此,也带动了鸭绿江航运,使沿江一带越发繁荣。

    曲家各项产业都蓬勃发展,利润颇丰。

    有了资金的支持,巡检衙门下设的山林巡察队、税务稽查队、治安警卫队、巡捕营、民团保安队等地方武装,也迅速发展起来。

    装备更是换了一茬儿,一水儿的目前最先进武器。

    光绪二十四年,刚出了正月,毛子的军队就强行控制了金州的四个城门。

    禁止百姓出入,并向当地百姓强征粮食,导致乡民老幼哭声彻四野。

    盛京将军依克唐阿,不得不上奏朝廷,寻求解决办法。

    二月二十四,巴甫洛夫向清廷发出最后通牒,限清廷于二十七日前,在租借旅大条约上签字。

    二月二十七,毛子军队在旅大登陆,四处淫掠,致使民不聊生,各处爆发抗俄斗争。

    三月初四,清廷简派李、张二人为中俄订约全权大臣,李、张二人在沙俄使臣的威逼利诱下,同意了签订条约。

    消息一经传出,国内哗然。

    两广、云贵、山陕、江浙等地举人,纷纷上书都察院,要求联日抗俄、联英抗俄,力争旅大,变法图强。

    同月,毛子官兵到貔子窝设卡征粮,当地人民奋起反抗。盖平南乡百姓,也掀起了反对毛子占地修筑铁路的斗争。

    面对列强步步紧逼,国人逐渐觉醒,朝廷上下,呼吁变法的声音越来越大。

    “绍扬,你对变法之事,怎么看?”

    陈允哲借着曲绍扬去凤凰厅办差的机会,找曲绍扬议事,询问曲绍扬对变法的看法。

    “我昔日的几位同窗,都在为变法之事奔走。

    前些时候,他们找到我,希望我能跟着联名,共同上书,奏请朝廷变法。

    我对这个事情心里有些没底,正好你来了,就问问你的意思。”

    不知不觉间,曲绍扬已经成为了众人的主心骨,大家有什么事,都第一个想到他,询问曲绍扬的意见。

    曲绍扬一听这话,吓了一跳,赶忙劝说。

    “大哥,我劝你一句,别动念头,也别掺和。

    变法主旨是好的,但不适合国情,眼下朝廷各派纷争,局势混乱,一个闹不好,掉进去可就出不来了。

    你记得我的话,咱不管谁成谁不成,咱们就安安稳稳的在关外,守着自己的本分,不招灾惹祸就挺好。”

    “你我混到如今的地步,属实不易,可千万别因为一时冲动,自毁前程。

    这三年你在凤凰厅政绩斐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马上你可就任满了,很有希望升任别处。

    若是因为变法之事,牵连进去,不光你官位不保,怕是连爹娘和妻儿,都要受到牵连,可别干傻事儿。”

    曲绍扬目前的想法,就是苟着,不显山不露水,慢慢发展。

    他们能混到如今的地位不容易,犯不着为了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去冒险,也没必要整舍生取义那一套。

    就安安稳稳的守着自己的势力,一点一点发展,能往前走一步就走一步,能扩张一点儿就扩一点儿。

    反正清廷也没多少年了,等到王朝倾覆之际,他们应该也都混的可以了,说不定到时候能够坐到一省主事的地位。

    到时候兄弟们联起手来,干一番大事,不好么?

    陈允哲被同窗鼓动的,也是有点儿头脑发热,读书人嘛,这很正常。

    好在陈允哲经历的事情多,看待事情也比较理智,虽然是满心热血,但他并没有冲动行事。

    此时曲绍扬的一番话,就像是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让陈允哲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听你这意思,是不太看好变法了?”陈允哲问道。

    “变法会触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不会那么容易的。

    我还是那句话,静观其变,千万别以身涉险。”

    尚未发生的事情,曲绍扬不好多说,只能劝告兄长,千万别冒险。

    俩人在书房里聊了许久,最终,陈允哲放弃了联名上书的想法。

    曲绍扬忽然想起了还在北洋武备学堂的小志,立刻写了封很长很长的信,派人送往天津。

    信中叮嘱小志,千万不要受任何人的蛊惑,不管谁劝,也不要参与到变法中去。

    曲绍扬的信送去的及时,也幸亏武备学堂纪律严格,小志并没有机会参与外界的事情。

    小志接到信之后,也给曲绍扬回信了,说他在学堂很好,应该有机会赴德国学习。

    所以小志现在正积极准备出国事宜,没空参与那些事情。

    接到小志的回信,曲绍扬终于放心了。

    只要小志别乱掺和,陈允哲也放弃呼吁变法,这事儿就跟他们一点儿关系没有。

    还是那句话,苟着,慢慢发展最重要。

    当然,陈允哲放弃了,旁人不会放弃。

    无数人为变法而呼吁,这其中,康、梁等人呼声最高。

    终于,在四月十三,光绪皇帝下诏,向中外宣告变法维新的决心。

    一场由清政府主导、从国家层面上开始的变法,正式开展了。

    变法之初,人们都很兴奋,所有人都在期待。

    朝廷和国家又一次有了机会,百姓们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个开局,未来是走向光明或者堕入黑暗,上天堂或者是下地狱,每个人都在等待着结局。

    然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仅仅只维持了一百零三天,便以失败而告终。

    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戊戌六君子被送往菜市口刑场。

    得知消息的陈允哲,吓得脸都白了,连夜去了趟奉天城,找到曲绍扬。

    “天,幸亏当初听你的话,没掺和到里面去,不然,真不知道啥结果了。”

    “也没啥,反正你在朝廷里没啥根基。

    就算你跟着掺和了,也不过是在旁边摇旗呐喊而已,进不了军机,也不是变法的主要成员。

    我估计,到时候顶多丢了官职,永不叙用罢了。”曲绍扬故意开舅哥的玩笑。

    陈允哲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摇头苦笑。

    “往后啊,可不敢跟着瞎掺和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凤凰厅当同知吧。”

    是的,陈允哲虽然在凤凰厅同知的位置上干的不错,但是他没什么根基,资历又浅。

    所以三年任期满了之后,并没有升任别处,而是连任凤凰厅同知。

    这样也好,多少官员任期满了之后,还要候补官职,得等到其他地方出缺了才能任职。

    这一等,不知道要多长时间,还不如连任呢。

    郎舅二人难得相聚,少不得彻夜畅谈,聊了很多。之后,陈允哲又急急忙忙,返回凤凰城。

    因毛子修筑东清铁路需要大量的木头,这些木头不可能从毛子那头运过来,只能就地取材。

    毛子那头成立了鸭绿江采木公司,从东边道一带砍伐木材,经过流放到安东,再运往旅大。

    而很多客商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纷纷组建伐木公司,深入长白山腹地采伐。

    曲绍扬身兼东边道税务监督,这些事情都得由他负责。

    于是他上奏奉吉两省,请求订立相关章程,不久之后,奉吉两省将军共同发布一份伐木章程。

    凡承办东清铁路所需木材的华俄商人,必须到木税衙门报名,缴纳一定的押金后领票,然后才可以招揽木把进山伐木。

    而且木材的税捐,也从之前的百分之六,提高到了百分之十。

    由于毛子在东北各地行凶,为了修筑铁路各处掠夺,引起了东北人民的不满。

    很多百姓集结起来,冲击毛子税卡,跟毛子军队发生冲突。

    甚至还有一些土匪绺子,也借着机会,偷袭毛子运输粮饷的车辆,给毛子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于是,沙俄官方通令清廷,要求清廷派兵镇压反抗的民众,缉捕抢劫的土匪胡子。

    这桩差事,不出意外的,又落在了曲绍扬的头上。

    于是,曲绍扬辞了奉天机器局帮办的差事,奉命前去剿匪。

    当然,曲绍扬现在可学乖了,才不肯出什么力呢。

    明面上,他带着人去镇压起义民众,清剿土匪,暗地里,却将那些民众收编,充实自己的力量。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9063/464615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