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太子舌战群儒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在李承乾看来,高丽必须打。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兵权,还是消除高丽的隐患。
群臣不同意直接攻打,那就迂回一下,屯兵营州以备不需,这总行了吧。
“太子不懂军事,陈兵二字又岂是这般简单。”
“大军一动,则需粮草补给,后勤辎重,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丽总有兵力数十万。”
“陈兵营州,兵力过少则毫无用处,兵力过多,则消耗过大,耽误农事。”
“暂且也未知那渊盖苏文,对我大唐是何态度,若其愿对我大唐称臣纳贡,太子陈兵之举,岂非是凭空滋生战事。”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天朝上国,如今高丽王新丧,趁其国丧之期举兵,是为不仁,有损我大唐威名。”
“且说近两年,关中年景不好,收成锐减,此时动兵,百姓困苦,征调徭役便如雪上加霜,于穷兵窦武何异。”
“依臣所见,应先派遣使者,出访高丽,探明虚实,再言其他。”
褚遂良站了出来,朗声说道,话如训斥,半点面子也不给太子。
当然,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别说是太子了,就是陛下,那也是一样。
他的观点没有道理吗,不,很有道理,且条条是道。
文臣在嘴皮子这块,还是很厉害的。
有了褚遂良的开头,后面的臣子们就开始轮番上奏。
大致都跟褚遂良的观点差不多。
总的来说,陈兵是不可能陈兵的,真要打,那也是要高丽先动手,大唐才能出师有名。
武将们其实是想打的。
打仗对于武将而言,那就是建功立业。
只是大部分武将在嘴皮上,可没文臣们这般厉害,稍说两句就是骂声一片。
李世民微微低头,看了一眼太子,意思很明显。
‘你看吧,朕也想打高丽,可你瞧瞧这局面,你能摆平不。’
李承乾回了李世民一个白眼。
每个人都想当诸葛亮舌战群儒。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可真要到了这场面,别说群儒了,一个都不见得能干过。
这才是现实,诸葛亮又岂是这么好当的。
当然,李承乾也不能惯着他们。
“东汉末,扶余人建国之际,高丽不过数万户,总计不过十来万人,可称蕞尔小国,不足为惧。”
“而后短短数十年,便开始袭击辽东之地,自东北而进,重建丸都城。”
“隋末乱世,高丽侵吞我中原之土,多少中原百姓,隋朝将士进入高丽。”
“至今,高丽从数万户小国,已然发展成八十万户之大国,口计三百余万,兵力三十万余。”
“其辽东一地,多为山脉,易守难攻,高丽据城而守,占据险要关口,作虎吞中原之势。”
“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征讨,接连三次尽皆失败,助长高丽嚣张气焰。”
“如今的高丽,还是曾经的高丽吗。”
“多少隋朝忠臣,将士,百姓,工匠,文人并入高丽,其农耕,军事,又哪里逊色我大唐。”
“这还是疥癞之患?这已是我大唐心腹大患!”
“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哪里能比得过高丽,且高丽从中挑拨,各国虽表面臣服,实则已然暗中磨刀。”
“且说如今高丽同百济攻打新罗,一旦新罗战败,高丽便越发壮大,那渊盖苏文狼子野心,区区新罗如何能够满足,必然再行攻打百济。”
“到那时候,高丽吞并新罗百济,周边再无敌手,会同我大唐和平共处?”
“我大唐看似四海升平,实则群狼环伺,危机重重,若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如今之计,唯有联手新罗,灭绝高丽,消除大患,才为国之上策。”
李承乾坐在轮椅上,振振有词。
这番言论,顿时引得朝堂武将大声喝彩。
他们想打仗,但是嘴皮子不利索,说不过这些文臣。
现在太子这番话正合心意,自然跟风叫好。
“高丽小儿,敢犯我大唐,定是要给他们一些教训才是。”
侯君集第一个站出来,他可是太子的人,自然要支持太子。
“太子此言,甚是在理,高丽隐患过大,当早些应对。”
尉迟敬德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允我十万兵,定叫那高丽小儿知晓我大唐厉害。”
程咬金直接开口请兵。
而后李勣,刘弘基,张亮,包括兵部尚书李靖,也纷纷站了出来支持太子。
他们都是坚定的主战派。
一时间,太子在朝堂声势一时无二。
仿若大唐将领们,都成了太子麾下。
上首,李世民见到这一幕,面无表情。
然心中对太子已然升起几分忌惮。
魏征抬首看了眼陛下,而后站了出来,道:“太子这般话,颇有些危言耸听了,高丽确实不弱,倒也没太子说得这般骇人。”
“隋炀帝三征高丽之所以失败,其根不在于高丽,而在于自身。”
“隋炀帝敕令诸将,若高丽投降,就抚慰接纳,不能再纵兵攻掠。”
“每当高丽城池将要陷落时,便假意请降,前线将领不敢自作主张,急忙派人上告。”
“然隋炀帝远在后方,这一来一回,延误战机,等隋炀帝批复之后,高丽又修好城池,继续与隋军对抗。”
“如此反复,这才使得征高丽败亡。”
“加上横行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各方起义,隋炀帝仍我行我素,不顾群臣劝谏壤外必先安内之言,好大喜功,这才三征而亡。”
“如此作战,即便非是高丽,换做任何一国,又哪里能战而胜之。”
“眼下高丽内有变化,太子便要贸然兴兵讨伐,此为不智,若按此理,小国但有兴盛,就是大患,周边诸国岂非都要征讨?”
“国与国交,上者伐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穷兵窦武,亡国之根,请太子三思,陛下三思,莫要行隋朝覆辙之举。”
魏征一开口,李承乾就知道这事聊不下去了。
目前来说,长孙无忌虽为功臣第一,然最受宠的是魏征。
他的劝谏,李世民多半要听,哪怕李世民很想发兵攻打高丽。
李承乾心中冷笑。
现在你引经据典,大道理张口就来,等长安民声沸腾,到时候再看你怎么说。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664/44017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兵权,还是消除高丽的隐患。
群臣不同意直接攻打,那就迂回一下,屯兵营州以备不需,这总行了吧。
“太子不懂军事,陈兵二字又岂是这般简单。”
“大军一动,则需粮草补给,后勤辎重,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丽总有兵力数十万。”
“陈兵营州,兵力过少则毫无用处,兵力过多,则消耗过大,耽误农事。”
“暂且也未知那渊盖苏文,对我大唐是何态度,若其愿对我大唐称臣纳贡,太子陈兵之举,岂非是凭空滋生战事。”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天朝上国,如今高丽王新丧,趁其国丧之期举兵,是为不仁,有损我大唐威名。”
“且说近两年,关中年景不好,收成锐减,此时动兵,百姓困苦,征调徭役便如雪上加霜,于穷兵窦武何异。”
“依臣所见,应先派遣使者,出访高丽,探明虚实,再言其他。”
褚遂良站了出来,朗声说道,话如训斥,半点面子也不给太子。
当然,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别说是太子了,就是陛下,那也是一样。
他的观点没有道理吗,不,很有道理,且条条是道。
文臣在嘴皮子这块,还是很厉害的。
有了褚遂良的开头,后面的臣子们就开始轮番上奏。
大致都跟褚遂良的观点差不多。
总的来说,陈兵是不可能陈兵的,真要打,那也是要高丽先动手,大唐才能出师有名。
武将们其实是想打的。
打仗对于武将而言,那就是建功立业。
只是大部分武将在嘴皮上,可没文臣们这般厉害,稍说两句就是骂声一片。
李世民微微低头,看了一眼太子,意思很明显。
‘你看吧,朕也想打高丽,可你瞧瞧这局面,你能摆平不。’
李承乾回了李世民一个白眼。
每个人都想当诸葛亮舌战群儒。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可真要到了这场面,别说群儒了,一个都不见得能干过。
这才是现实,诸葛亮又岂是这么好当的。
当然,李承乾也不能惯着他们。
“东汉末,扶余人建国之际,高丽不过数万户,总计不过十来万人,可称蕞尔小国,不足为惧。”
“而后短短数十年,便开始袭击辽东之地,自东北而进,重建丸都城。”
“隋末乱世,高丽侵吞我中原之土,多少中原百姓,隋朝将士进入高丽。”
“至今,高丽从数万户小国,已然发展成八十万户之大国,口计三百余万,兵力三十万余。”
“其辽东一地,多为山脉,易守难攻,高丽据城而守,占据险要关口,作虎吞中原之势。”
“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征讨,接连三次尽皆失败,助长高丽嚣张气焰。”
“如今的高丽,还是曾经的高丽吗。”
“多少隋朝忠臣,将士,百姓,工匠,文人并入高丽,其农耕,军事,又哪里逊色我大唐。”
“这还是疥癞之患?这已是我大唐心腹大患!”
“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哪里能比得过高丽,且高丽从中挑拨,各国虽表面臣服,实则已然暗中磨刀。”
“且说如今高丽同百济攻打新罗,一旦新罗战败,高丽便越发壮大,那渊盖苏文狼子野心,区区新罗如何能够满足,必然再行攻打百济。”
“到那时候,高丽吞并新罗百济,周边再无敌手,会同我大唐和平共处?”
“我大唐看似四海升平,实则群狼环伺,危机重重,若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如今之计,唯有联手新罗,灭绝高丽,消除大患,才为国之上策。”
李承乾坐在轮椅上,振振有词。
这番言论,顿时引得朝堂武将大声喝彩。
他们想打仗,但是嘴皮子不利索,说不过这些文臣。
现在太子这番话正合心意,自然跟风叫好。
“高丽小儿,敢犯我大唐,定是要给他们一些教训才是。”
侯君集第一个站出来,他可是太子的人,自然要支持太子。
“太子此言,甚是在理,高丽隐患过大,当早些应对。”
尉迟敬德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允我十万兵,定叫那高丽小儿知晓我大唐厉害。”
程咬金直接开口请兵。
而后李勣,刘弘基,张亮,包括兵部尚书李靖,也纷纷站了出来支持太子。
他们都是坚定的主战派。
一时间,太子在朝堂声势一时无二。
仿若大唐将领们,都成了太子麾下。
上首,李世民见到这一幕,面无表情。
然心中对太子已然升起几分忌惮。
魏征抬首看了眼陛下,而后站了出来,道:“太子这般话,颇有些危言耸听了,高丽确实不弱,倒也没太子说得这般骇人。”
“隋炀帝三征高丽之所以失败,其根不在于高丽,而在于自身。”
“隋炀帝敕令诸将,若高丽投降,就抚慰接纳,不能再纵兵攻掠。”
“每当高丽城池将要陷落时,便假意请降,前线将领不敢自作主张,急忙派人上告。”
“然隋炀帝远在后方,这一来一回,延误战机,等隋炀帝批复之后,高丽又修好城池,继续与隋军对抗。”
“如此反复,这才使得征高丽败亡。”
“加上横行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各方起义,隋炀帝仍我行我素,不顾群臣劝谏壤外必先安内之言,好大喜功,这才三征而亡。”
“如此作战,即便非是高丽,换做任何一国,又哪里能战而胜之。”
“眼下高丽内有变化,太子便要贸然兴兵讨伐,此为不智,若按此理,小国但有兴盛,就是大患,周边诸国岂非都要征讨?”
“国与国交,上者伐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穷兵窦武,亡国之根,请太子三思,陛下三思,莫要行隋朝覆辙之举。”
魏征一开口,李承乾就知道这事聊不下去了。
目前来说,长孙无忌虽为功臣第一,然最受宠的是魏征。
他的劝谏,李世民多半要听,哪怕李世民很想发兵攻打高丽。
李承乾心中冷笑。
现在你引经据典,大道理张口就来,等长安民声沸腾,到时候再看你怎么说。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664/44017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