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戚少保这一生啊!【求追读】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刘宽道:“戚继光祖籍凤阳定远,是跟随陛下建立大明的武将之后。后来迁于山东,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在平定倭乱之前,戚继光虽不怎么出名,但在任上却也恪尽职守,尤其是进官登州卫都指挥佥事后,更是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修整武备,使得登州沿海免受倭寇侵袭。”
“朝廷得知他备倭有效,又恰逢东南倭患难治,便调他南下浙江。”
“到了浙江后,他发现当地卫所军军纪松弛、兵源素质奇差,武备更是荒废依旧,根本不堪战。”
“他虽然竭尽奇谋、武勇,又与其他援浙武将配合,多次大胜倭寇,但还是在一次战斗中因军队素质差,差点全军覆没。”
“戚继光反思后,决定以义乌矿工为主要兵源,训练一支新军队。”
“在训练新军的过程中,戚继光不仅将过往所学练兵之法融会贯通,更是结合时代变化,推陈出新,编写了《纪效新书》。”
“由此,戚继光以昔日岳家军的军纪要求新军,又发明了著名的鸳鸯阵。”
“于是,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便练成了一支在当时整个大明,乃至全世界都堪称顶尖的精锐之师,戚家军!”
“此后戚继光率领岳家军,先是平定浙江倭乱,随后又转战福建、广东,悉平东南倭寇!”
“东南安稳之后,又因蒙古寇边,戚继光便又率领戚家军北上蓟州、宣府。”
“因戚家军原来的战法不适合用于北方平原、草原,他于是以车营、马兵、步兵、炮手、火枪手,创建新的军阵,数次大破寇边敌虏!”
“之后他又整顿北方边军、卫所,修筑长城,弥补北方边防疏漏。”
“自戚继光继任军职四十余年间,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累功至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故而民间及后世人又尊称其为戚少保!”
“后世对于能抗击外敌之人,则称之为民族英雄。戚少保为平定东南倭乱功勋最著者,民族英雄之称当之无愧!”
“戚少保结合时代变化,主要是火铳、火炮等火器的出现,发明虎蹲炮、鸳鸯阵等。”
“又编写出《纪效新书》,整顿大明南北军队,令明军再次拥有了颇高的战斗力,称一声‘大明军神’又有何不可?!”
听刘宽颇为激昂的讲完戚继光之事,朱元璋、朱标父子皆久久无言。
讲实话,只看军功的话,大明此时开国将领中不少都不逊色于戚继光。
但父子俩都没忘记,戚继光所处的时代并非明初,而是大明中晚期。
彼时大明朝堂昏暗,南北军队皆荒废训练,武器装备亦废弛已久,就军事上而言,多半是个万马齐喑的局面。
这般情况下,戚继光的一系列战功及军事作为便显得极为不容易——毕竟戚继光手下可不是明初这些精兵悍将。
回过神后,朱标想起刘宽所说的戚继光最后职衔,不禁皱眉道:“戚继光立下如此多的战功,当时朝廷竟未封爵?”
老朱也不解道,“咱建立大明后,虽然慎封爵位,可别说在那嘉靖年间立下如此多的大功,便是在此时,这戚继光之功至少也能封个伯爵呀?”
“那嘉靖帝不是聪慧么?怎不知封爵笼住这名将之心?”
见老朱、小朱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刘宽感叹着道:“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大明已不是现在的大明——彼时大明文贵武轻,风气几乎直追北宋。”
“当时又是以内阁为主的文臣掌握朝政,连嘉靖帝都需要靠权谋与其争斗。”
“戚继光这样的武将出现后,朝中掌权之文臣打压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让他封爵?”
“事实上,戚继光不仅没封爵,晚景还异常凄惨。”
晚景还异常凄惨?
老朱、小朱眉头都皱得更深了。
刘宽顿了顿,接着道:“在嘉靖朝之后,大明国事崩坏之极,其实已经到了即将倾塌的地步。”
“但幸亏文臣中出现了张居正,武将中也涌现了戚继光、俞大猷、马芳等一大批名将,这才为大明续命数十年。”
“戚继光所训练的戚家军其实属于半官方、半私军性质——为让士卒遵守军纪、不惧牺牲敢于战斗,戚继光给的军饷几乎是当时大明边军的两倍,且从不克扣。”
“不过戚家军的军饷却并非由朝廷拨付,最初主要有东南士绅、土豪捐献,因为他们希望尽快平定倭乱。”
“后来则主要靠战场缴获,再就是戚继光私人补贴——戚继光因此变卖家产,到最后只剩下一座老宅,还欠了几十万两银子的外债。”
“另外,戚继光为了给戚家军疏通各种关节,不得不巴结张居正,给张居正送去了不少金银珠宝还有美女。”
“也正因此,戚继光被看做张居正党羽——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恨其压制,不仅报复张居正,颠覆诸多新政措施,更疯狂打压张居正党羽。”
“五十几岁的戚继光便因此丢官罢职,当时他不仅穷困的只剩一座祖宅,更背负巨债,又因征战数十年落下一身病痛,看病都没钱。”
“最重要的是,他遭受万历皇帝及此前反对张居正的诸多朝臣打压,凡与他沾上关系的都要倒霉。”
“与他相守数十年的发妻王氏因此离他而去。最终在万历十五年,戚继光于贫困交加中离事,享年六十一岁。”
“但万历皇帝恨乌及乌,得知其死讯后不给予任何恤典。直到两年后,戚继光长子上京哭诉请求,朝廷方下诏祭葬。”
“当时朝廷给的谥号是‘武庄’,待几十年后万历故去,到了天启朝,方有朝臣提议,认为‘自来功大赏薄,未有如是之甚者’,这才重新议谥号为‘武毅’。”
听完,老朱、小朱依旧沉默。
他们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老朱心里甚至冒出个奇怪的念头——这大明中晚期君臣昏聩、自私至此,将国事当儿戏,将忠臣良将当仇寇,他设身处地的想了想,竟冒出一种想反了大明的感觉!
朱标则在一阵沉默后,长长的叹口气,道:“如此忠良名将,竟因朝廷争斗遭此苛待,真是···”
真是啥,他都不该怎么评价了。
然而,此时刘宽脸上却浮过一抹古怪的笑容,道:“殿下以为戚少保这就够惨了么?其实还不止。”
还不止?
老朱、小朱都露出疑惑之色。
堂堂名将都贫病而死了,还要怎么个惨法?
在老朱、小朱都看过来时,刘宽道:“戚继光虽然被罢职没几年便贫病而死,但他一手创立的戚家军却还在。”
“这支军队先是被用在北方防御蒙古,后来又被调到朝鲜参与抗倭援朝之战,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并从中走出不少能征善战之将。”
“但这支军队一直没有得到兵源补充,只剩两三千人,装备亦多残破。”
“万历援朝战争结束后,这支军队因战功赫赫,本能得到不少赏赐。然而朝廷却没有如约拨下军饷、赏银。”
“当时蓟镇总兵为解决此事,便想出一条毒计。他以发饷为名,将戚家军将士都骗到演武场——因是领饷,戚家军将士并未穿戴盔甲、携带兵器,于是便被埋伏好的总兵家丁屠杀殆尽!”
“戚家军也就此消失在大明的军队序列中···”
听到这里,朱标满脸的不可置信,喃喃出声道:“怎可如此?怎会如此?那什么蓟镇总兵难不成疯了?”
砰!
一声巨响出现在奉先殿中。
却是朱元璋大怒之下猛击御案。
他气呼呼地道:“咱看不是那蓟镇总兵疯了,而是那万历君臣疯了!若无朝廷暗示,区区一总兵,如何敢屠杀一支建立无数功勋的精锐军队?!”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659/440166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在平定倭乱之前,戚继光虽不怎么出名,但在任上却也恪尽职守,尤其是进官登州卫都指挥佥事后,更是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修整武备,使得登州沿海免受倭寇侵袭。”
“朝廷得知他备倭有效,又恰逢东南倭患难治,便调他南下浙江。”
“到了浙江后,他发现当地卫所军军纪松弛、兵源素质奇差,武备更是荒废依旧,根本不堪战。”
“他虽然竭尽奇谋、武勇,又与其他援浙武将配合,多次大胜倭寇,但还是在一次战斗中因军队素质差,差点全军覆没。”
“戚继光反思后,决定以义乌矿工为主要兵源,训练一支新军队。”
“在训练新军的过程中,戚继光不仅将过往所学练兵之法融会贯通,更是结合时代变化,推陈出新,编写了《纪效新书》。”
“由此,戚继光以昔日岳家军的军纪要求新军,又发明了著名的鸳鸯阵。”
“于是,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便练成了一支在当时整个大明,乃至全世界都堪称顶尖的精锐之师,戚家军!”
“此后戚继光率领岳家军,先是平定浙江倭乱,随后又转战福建、广东,悉平东南倭寇!”
“东南安稳之后,又因蒙古寇边,戚继光便又率领戚家军北上蓟州、宣府。”
“因戚家军原来的战法不适合用于北方平原、草原,他于是以车营、马兵、步兵、炮手、火枪手,创建新的军阵,数次大破寇边敌虏!”
“之后他又整顿北方边军、卫所,修筑长城,弥补北方边防疏漏。”
“自戚继光继任军职四十余年间,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累功至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故而民间及后世人又尊称其为戚少保!”
“后世对于能抗击外敌之人,则称之为民族英雄。戚少保为平定东南倭乱功勋最著者,民族英雄之称当之无愧!”
“戚少保结合时代变化,主要是火铳、火炮等火器的出现,发明虎蹲炮、鸳鸯阵等。”
“又编写出《纪效新书》,整顿大明南北军队,令明军再次拥有了颇高的战斗力,称一声‘大明军神’又有何不可?!”
听刘宽颇为激昂的讲完戚继光之事,朱元璋、朱标父子皆久久无言。
讲实话,只看军功的话,大明此时开国将领中不少都不逊色于戚继光。
但父子俩都没忘记,戚继光所处的时代并非明初,而是大明中晚期。
彼时大明朝堂昏暗,南北军队皆荒废训练,武器装备亦废弛已久,就军事上而言,多半是个万马齐喑的局面。
这般情况下,戚继光的一系列战功及军事作为便显得极为不容易——毕竟戚继光手下可不是明初这些精兵悍将。
回过神后,朱标想起刘宽所说的戚继光最后职衔,不禁皱眉道:“戚继光立下如此多的战功,当时朝廷竟未封爵?”
老朱也不解道,“咱建立大明后,虽然慎封爵位,可别说在那嘉靖年间立下如此多的大功,便是在此时,这戚继光之功至少也能封个伯爵呀?”
“那嘉靖帝不是聪慧么?怎不知封爵笼住这名将之心?”
见老朱、小朱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刘宽感叹着道:“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大明已不是现在的大明——彼时大明文贵武轻,风气几乎直追北宋。”
“当时又是以内阁为主的文臣掌握朝政,连嘉靖帝都需要靠权谋与其争斗。”
“戚继光这样的武将出现后,朝中掌权之文臣打压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让他封爵?”
“事实上,戚继光不仅没封爵,晚景还异常凄惨。”
晚景还异常凄惨?
老朱、小朱眉头都皱得更深了。
刘宽顿了顿,接着道:“在嘉靖朝之后,大明国事崩坏之极,其实已经到了即将倾塌的地步。”
“但幸亏文臣中出现了张居正,武将中也涌现了戚继光、俞大猷、马芳等一大批名将,这才为大明续命数十年。”
“戚继光所训练的戚家军其实属于半官方、半私军性质——为让士卒遵守军纪、不惧牺牲敢于战斗,戚继光给的军饷几乎是当时大明边军的两倍,且从不克扣。”
“不过戚家军的军饷却并非由朝廷拨付,最初主要有东南士绅、土豪捐献,因为他们希望尽快平定倭乱。”
“后来则主要靠战场缴获,再就是戚继光私人补贴——戚继光因此变卖家产,到最后只剩下一座老宅,还欠了几十万两银子的外债。”
“另外,戚继光为了给戚家军疏通各种关节,不得不巴结张居正,给张居正送去了不少金银珠宝还有美女。”
“也正因此,戚继光被看做张居正党羽——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恨其压制,不仅报复张居正,颠覆诸多新政措施,更疯狂打压张居正党羽。”
“五十几岁的戚继光便因此丢官罢职,当时他不仅穷困的只剩一座祖宅,更背负巨债,又因征战数十年落下一身病痛,看病都没钱。”
“最重要的是,他遭受万历皇帝及此前反对张居正的诸多朝臣打压,凡与他沾上关系的都要倒霉。”
“与他相守数十年的发妻王氏因此离他而去。最终在万历十五年,戚继光于贫困交加中离事,享年六十一岁。”
“但万历皇帝恨乌及乌,得知其死讯后不给予任何恤典。直到两年后,戚继光长子上京哭诉请求,朝廷方下诏祭葬。”
“当时朝廷给的谥号是‘武庄’,待几十年后万历故去,到了天启朝,方有朝臣提议,认为‘自来功大赏薄,未有如是之甚者’,这才重新议谥号为‘武毅’。”
听完,老朱、小朱依旧沉默。
他们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老朱心里甚至冒出个奇怪的念头——这大明中晚期君臣昏聩、自私至此,将国事当儿戏,将忠臣良将当仇寇,他设身处地的想了想,竟冒出一种想反了大明的感觉!
朱标则在一阵沉默后,长长的叹口气,道:“如此忠良名将,竟因朝廷争斗遭此苛待,真是···”
真是啥,他都不该怎么评价了。
然而,此时刘宽脸上却浮过一抹古怪的笑容,道:“殿下以为戚少保这就够惨了么?其实还不止。”
还不止?
老朱、小朱都露出疑惑之色。
堂堂名将都贫病而死了,还要怎么个惨法?
在老朱、小朱都看过来时,刘宽道:“戚继光虽然被罢职没几年便贫病而死,但他一手创立的戚家军却还在。”
“这支军队先是被用在北方防御蒙古,后来又被调到朝鲜参与抗倭援朝之战,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并从中走出不少能征善战之将。”
“但这支军队一直没有得到兵源补充,只剩两三千人,装备亦多残破。”
“万历援朝战争结束后,这支军队因战功赫赫,本能得到不少赏赐。然而朝廷却没有如约拨下军饷、赏银。”
“当时蓟镇总兵为解决此事,便想出一条毒计。他以发饷为名,将戚家军将士都骗到演武场——因是领饷,戚家军将士并未穿戴盔甲、携带兵器,于是便被埋伏好的总兵家丁屠杀殆尽!”
“戚家军也就此消失在大明的军队序列中···”
听到这里,朱标满脸的不可置信,喃喃出声道:“怎可如此?怎会如此?那什么蓟镇总兵难不成疯了?”
砰!
一声巨响出现在奉先殿中。
却是朱元璋大怒之下猛击御案。
他气呼呼地道:“咱看不是那蓟镇总兵疯了,而是那万历君臣疯了!若无朝廷暗示,区区一总兵,如何敢屠杀一支建立无数功勋的精锐军队?!”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659/440166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