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莲藕的传说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陈黄皮、云若月楚玄辰、女总裁的贴身兵王、叶辰萧初然、陈黄皮叶红鱼、逍遥兵王、诸天替身行、叶新林清雪、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七界传说、快穿:偏执反派在我怀里奶唧唧、妖龙古帝、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昨天晚上,于金水就已经安排好了。从今天开始,社员们都去村前面,白砂河南沿的莲藕汪里去扒莲藕。虽然社员们都去参加扒莲藕,但是,能拿动扒莲藕铁锨的也就是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都是年年扒莲藕的老手,他们都有扒莲藕的经验。也只有这些人,他们的家里才有专用扒莲藕的铁锨。这种铁锨比一般的铁锨小三分之一,铁锨的长度要长一些,厚度也比一般的铁锨厚。也只有这些人,他们上工的时候,只扛着一把这种专用的铁锨,手里提着一双用芦苇花编成的大草窝子鞋就可以。
其余的那些人,有挑着筐头子的、有背着粪箕子的、有去打麦场里推独轮车的。陈热闹和李玉福两个人,用扒莲藕的铁锨把抬着一个柳编的水斗子。就这样,一群全副武装的男女社员,顺着村前面的田间小道,朝莲藕汪的方向走去。
昨天晚上,于金水已经领着李玉福和陈热闹放了两个莲藕汪里的水。今天过去看看,汪里要是水都流干净了。直接砸开冰层,就可以下去扒莲藕了。要是汪里还有水,就在汪边上挖一个集水坑,两个人拽着水斗子上面的麻绳,把集水坑里的水攉出去。
他们一群人来到莲藕汪边上一看,那两个汪里的水,还真放得剩下不多了。于金水看了看,安排说:“于庆啊,你们几个年轻人,先下去把汪四边的冰层砸开。陈热闹、李玉福你们下去挖集水坑往外攉水。”
过了一会,这些蹲在汪边上吸着旱烟,等着扒莲藕的那十几个老师傅,看看莲藕汪里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他们便扔掉烟把,开始把脚上的棉鞋脱掉,换上一双大草窝子。这种大草窝子,比普通的棉鞋要大出好几倍来。里面揎上麦穰,然后把脚伸在里面,这样就是天再冷,脚在草窝子里面都是热乎的。
穿草窝子的最大好处还不在这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本身轻,浮力大。一个人穿着草窝子,站在莲藕汪里的淤泥里就不会陷下去了。这样,扒莲藕的人就像是站在旱地上一样,干活利索也能使上劲,更不耽误他们扒莲藕。
他们穿上草窝子下到汪里以后,用他们专用的扒莲藕的铁锨,便开始挖汪里的紫泥。提起于家寨大队的,莲藕汪里的淤泥为什么是紫黑色的,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于家寨村,早在唐朝以前这个地方就有人居住了。有一年,山东大旱,老天三年来是滴雨未下,庄稼苗子全部都旱死了,地里的粮食也是颗粒未收到。老百姓们没有粮食吃了就吃树皮,吃草跟。后来树皮、草根也找不到了,就都携家带口地四处逃荒要饭去了。
有一天,有一个小伙子带着他年迈的父母,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逃荒来的。他们到了于家寨这个地方,又饿又累的实在是走不动了。后来,他们三个人来到了小河边上,喝了一些小河里的水,便在小河边上到头睡着了。
就在他们三口人躺在河边上睡觉的时候,正好被去东海龙宫里做客,回来路过这里的观音菩萨看见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知道山东这个地方已经是三年没有下雨了。她在龙宫里做客的时候,也曾问过东海龙王敖广:“山东这么旱,你们龙宫里为什么不行雨呢?”
老龙王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不是我们不行雨,是玉帝不给我们行雨的令牌。到底玉帝为什么不给我们行雨的令牌,我们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每一次,我去凌霄宝殿上向玉帝汇报山东的旱情,需要马上降雨解决旱灾的时候。玉帝听了,都是不高兴。玉帝不但不给降雨令牌,还生气地说:‘这都是他们罪有应得。这件事,你们东海龙宫不要多管闲事,该下雨的时候,会自然给你们降雨令牌’的。”
观音菩萨从东海里出来,向西一路上走来。她亲眼看见了灾民遍地,很多饿死的灾民尸体就暴晒在路边上,她看了心里也是非常难受。现在观音菩萨又看见,了躺在河边上的小伙子和他的父母。她便从天上下来,站在他们身边,想看一看他们三个人是不是也饿死了。当她看见小伙子和他的爹娘还没有被饿死的时候。她心想:怎么来帮帮他们度过眼前的这个难关呢?
就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看见了在这条小河南沿,有一片很大的汪塘引起了她的注意。观音菩萨看了,心想:天这么旱,这片汪塘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水呢?她想到这里,不由得来到汪塘跟前查看。只见这片汪塘不但面积很大,里面的水还不深不浅的非常干净。她想:这片汪塘里要是长满了莲藕,也一定能救活很多的灾民。观音菩萨看到这里,心里已经有救灾民的主意了。
观音菩萨赶忙来到天上,别的地方她也不去了,直接回到了南海。然后,来到她的后花园里,在一片茂盛的莲藕池里,她伸手取出来了一枝子,白玉一般的莲藕。又从莲藕池子里,取了一捧紫黑的淤泥。接着,观音菩萨也没有停留,又一次来到了小伙子他们睡觉的,小河南沿那片汪塘跟前。
她先把那捧紫黑的淤泥放进汪塘里,然后,又把那一枝子白玉一般的莲藕栽进淤泥里面。她栽完这一枝子莲藕,这才站起身来,拿出她玉净瓶里的柳枝,在汪塘上面挥舞了几下。忽然之间,就见这片汪塘里吹过一阵清风,清风里夹杂着浓浓的荷香。清风过后,整片汪塘里瞬间就长满了碧绿旺盛的莲藕。碧绿的荷叶中间,点缀着朵朵鲜艳粉红色的荷花。微风吹拂着荷叶和莲花,时间不长那漂亮的荷花就谢花了。
等到了第二天,小伙子和他的爹娘醒来的时候,他们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一眼望不边的汪塘里,长满了莲藕。小伙子高兴地趴在地上就磕头,他也不知道该拜谢哪路神仙,是他们在一夜之间种下了这么多的莲藕。往后,就会有很多的灾民不被饿死了。
小伙子磕完头,赶快来到小河南沿。下到莲藕汪里,没有费劲就摸出来了一枝子,白玉一般粗壮的莲藕。拿回来,和他的爹娘饱饱地吃了一顿莲藕大餐。从这以后,有很多路过这里的灾民,都吃到了观音菩萨在这里种的莲藕。等到身体养好以后,又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
小伙子和他的爹娘,也可能是自己的家乡里,没有让他们留恋的地方了。他们三个人就没有离开这里,便在这里安家定居了下来。原来这个小伙子姓于,后来,他在这里娶妻生子,慢慢地他的子孙后代也是越来越多,在这里形成了村庄,就是现在的于家寨村。
他们村里的莲藕,据说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声在外了。有一年,沂州府的知府知道了关于于家寨莲藕的传说。他便让管辖于家寨村的三水县县官,给他从于家寨弄了几十斤莲藕。他当时看见莲藕的时候,只见莲藕枝子不但粗壮,而且藕瓜还特别的长。让他感到心中不快的是,莲藕表面上糊了一层又紫又黑的泥,看上去有点埋汰。
这个县官,应该是已经看出来了知府大人为什么不高兴。他赶忙问跟随他一起来的官差:“你们怎么把莲藕带着紫泥就拿来了?”
官差听了大老爷的问话,马上说:“大老爷,您有所不知,于家寨的莲藕。一直都是带着紫泥买卖,只有拿到了厨房里厨子做菜的时候,才把莲藕身上的紫泥洗掉。据当地人说,只有现洗现做的莲藕才是最好的味道。”
知府和县官听到这里,他们也都起了好奇心。马上喊来了厨房里的厨子,让他现场清洗莲藕做菜。这个厨子看来也有些见识,他看见了莲藕,不由得说:“大老爷,这是于家寨的莲藕啊。”
知府见厨子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莲藕,是于家寨的莲藕。马上对他说:“看来,你一定是做过这道菜。今天,你要是把这个莲藕做好了,本老爷一定有赏。”
厨子听见知府老爷说有赏,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他先拿起一枝子莲藕,熟练地从莲藕结上掐开。然后,用手拿着一节莲藕瓜,轻轻地拍打莲藕身上的紫泥,只见莲藕身上的紫泥随着厨子轻轻地拍打,都掉在了地上。接着他舀了一瓢清水就往莲藕上浇去,这时候,奇迹真的出现了。刚才还是黑墨一般的莲藕,经过厨子的冲洗,一下子就变成了象白玉一样洁白细腻了。知府看到这里,不由得脱口赞叹道:“出污泥而不染,用在于家寨的莲藕身上,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时间不长,厨子就用这于家寨的莲藕做了两道菜。一道是把莲藕切成块做成的面藕,一道是把莲藕切成丝,做得炒莲藕丝。当把这两道菜端上来的时候,闻着那香味就和一般的莲藕不一样。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那洁白的莲藕做出来的菜,却变成了又紫又亮的颜色了。
知府看了,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块面藕放到嘴里,只觉得这藕块绵软香甜,口感十足。接着,他又夹了一筷子莲藕丝,这莲藕丝的味道更是让他惊讶。藕丝不但柔滑还落带粘性,细细地品来还有一丝丝泥土的香味。知府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管辖的地方里还有这么一道人间美味。
后来,他进京面圣的时候,就把于家寨村里的莲藕当作贡品带进了皇宫里,也让皇上尝到了于家寨的莲藕。皇上吃了于家寨的莲藕以后,也是赞不绝口。皇上吃了莲藕以后,不但赏赐了沂州知府,还让沂州知府把于家寨的莲藕,当作专用贡品年年进贡。
这只是一个传说,咱们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只是说来引读者老师一笑。好了咱们继续正文。那十几个扒莲藕的老师傅下到汪里以后,穿着草窝子站在紫泥上,便左右开弓,熟练地把紫泥挖到两边。在深度达到小腿以上的时候,就看见下面紫泥里的莲藕了。这时候,他们就都十分小心了。开始仔细地清理莲藕周伟的紫泥,清理干净以后,这才轻轻地用两只手,把长在这里一整年的莲藕拿出来,然后放在汪和汪之间的汪堑上。到了这个时候,那些不会扒莲藕的小伙子、大闺女、小媳妇们就有活干了。
他们先把莲藕从汪堑上用粪箕子、筐头子背出来。有一些装在独轮车上,有一些用筐头子挑着,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往生产队里打麦场里的地屋子里存放。这种地屋子,是挖在地下的。地上面稍有凸起,在上面樘上几根木棒,在木棒上面苫盖上秫秸,秫秸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麦禳,最后用一层厚土盖住。这样的地屋子不但防水,更主要的是保温。把从汪里扒出来的莲藕放在里面,就是再寒冷的天,也不会把莲藕给冻坏了。
等到生产队里的莲藕扒出来快有一半的时候,于金水就和小队会计王友江,他们分别领着两个人,用地排车拉着莲藕赶四集卖莲藕。这些卖莲藕得来的钱,就是他们生产队里的副业收入。到了年底,按全生产队社员们一年来,工分的总数平均开。一个工合多少钱,就分给社员们多少钱。那时候的工值,在他们于家寨来说,也就是一个工合着两三毛钱。一年下来,一个整劳力要是能挣上六七十块钱,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今天是腊月初十青山公社集,刚刚天明,于金水和王友江他们六个,就已经用地排车拉着莲藕来到了集市上 。他们来到这么早,就是想在市场上找一个卖莲藕的最佳位置。他们放下地排车,就看见烧茶炉子的和卖汤锅的都开始烧火了。于金水看了,他搓着冻得麻木的双手,来到李老头的茶炉子跟前。对他说:“李大爷,我们是于家寨的。现在又开始卖莲藕了,麻烦您老给找个好摊位。”
李老头抬头一看是于家寨的于金水,他们早就是老相识了。他站起来说:“你放心吧,现在市场上没有人,你们看好什么地方,在那里出摊就行了,保证不会有人找你们的麻烦。”
这个李老头,是青山公社驻地村里的人。他在市场上烧茶炉子卖茶水已经多年了。市场上没有固定的摊位,谁看着什么位置好就在这里出摊买东西。但是,得必须给李老头说一声。不然,要是遇到一个无理霸道的人,来和你争摊位。都说是自己先站下的,到了那个时候,谁有理也说不清了。只有李老头出面,对一方说:“这个摊位,谁谁早就让我给站下了,你们再找别的地方去吧。”
就这样,双方都没有话说了。李老头也不图啥,图的就是一天一毛钱的茶水钱。但是,不管怎么说,人家李老头已经在这个市场上待了几十年了,是地头蛇也罢,是市场上的权威人士也罢,他说的话就是管用。
十点左右的时候,集市上来赶集的人就已经很多了起来。今天是腊月初十,已接近年集了。所以,今天看上去,的确是比以前集市上的人多。于金水和王友江他们六个人,今天一吃过早饭就开始忙活了。他们三杆秤,两个收钱找零钱的,一个人打下手。刚刚过了十一点,他们的两地排车莲藕就已经卖出去一半多了,他们几个人心里也是非常高兴。就在这个时候,茶炉子上的李老头提着一壶茶慌里慌张地走过来。小声对于金水说:“你们注意点,联防队的人来了。”
李老头说完,放下茶壶马上就走了。于金水听了他的话,也马上警觉起来。他们虽然是给生产队里卖的莲藕,但是,还是小心为妙。他想到这里,马上给收钱的于庆和王友江说:“你们赶快把钱藏起来。”
他们两给人听了于金水的话,虽然是一时还没有弄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他们还是把大部分的钱都藏了起来,跟前就留下了一点找零的零钱。他们两个刚把钱藏好,他们的莲藕摊子面前就来了一伙戴红袖章的人。一个人粗野地问:“你们是那个大队的?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搞投机倒把。”
于金水听了,赶忙站起来满脸堆笑地说:“这位同志,你们误会了,我们是于家寨大队的,是给生产队里卖莲藕的。”
这个人继续大声问:“你说,你们是给生产队里卖的莲藕,你们有公社里开的介绍信吗?”
于金水麻利地从身上,拿出大队里给他们开的介绍信,交给这个人。他接过介绍信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给扔了回去。说:“我们只认公社里开的介绍信,既然你们没有,那你们就是在搞投机倒把。地排车和这些莲藕,都是你们搞投机倒把罪证,现在全部都给没收了。包括你们几个人,也都跟我们走吧。”
他说完,这伙联防队的人就像是土匪一样,一起扑过来把没有卖完的莲藕都给装在地排车上,就被几个队员给拉走了。其余的队员押着于金水他们,往公社里走去。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476/44341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其余的那些人,有挑着筐头子的、有背着粪箕子的、有去打麦场里推独轮车的。陈热闹和李玉福两个人,用扒莲藕的铁锨把抬着一个柳编的水斗子。就这样,一群全副武装的男女社员,顺着村前面的田间小道,朝莲藕汪的方向走去。
昨天晚上,于金水已经领着李玉福和陈热闹放了两个莲藕汪里的水。今天过去看看,汪里要是水都流干净了。直接砸开冰层,就可以下去扒莲藕了。要是汪里还有水,就在汪边上挖一个集水坑,两个人拽着水斗子上面的麻绳,把集水坑里的水攉出去。
他们一群人来到莲藕汪边上一看,那两个汪里的水,还真放得剩下不多了。于金水看了看,安排说:“于庆啊,你们几个年轻人,先下去把汪四边的冰层砸开。陈热闹、李玉福你们下去挖集水坑往外攉水。”
过了一会,这些蹲在汪边上吸着旱烟,等着扒莲藕的那十几个老师傅,看看莲藕汪里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他们便扔掉烟把,开始把脚上的棉鞋脱掉,换上一双大草窝子。这种大草窝子,比普通的棉鞋要大出好几倍来。里面揎上麦穰,然后把脚伸在里面,这样就是天再冷,脚在草窝子里面都是热乎的。
穿草窝子的最大好处还不在这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本身轻,浮力大。一个人穿着草窝子,站在莲藕汪里的淤泥里就不会陷下去了。这样,扒莲藕的人就像是站在旱地上一样,干活利索也能使上劲,更不耽误他们扒莲藕。
他们穿上草窝子下到汪里以后,用他们专用的扒莲藕的铁锨,便开始挖汪里的紫泥。提起于家寨大队的,莲藕汪里的淤泥为什么是紫黑色的,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于家寨村,早在唐朝以前这个地方就有人居住了。有一年,山东大旱,老天三年来是滴雨未下,庄稼苗子全部都旱死了,地里的粮食也是颗粒未收到。老百姓们没有粮食吃了就吃树皮,吃草跟。后来树皮、草根也找不到了,就都携家带口地四处逃荒要饭去了。
有一天,有一个小伙子带着他年迈的父母,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逃荒来的。他们到了于家寨这个地方,又饿又累的实在是走不动了。后来,他们三个人来到了小河边上,喝了一些小河里的水,便在小河边上到头睡着了。
就在他们三口人躺在河边上睡觉的时候,正好被去东海龙宫里做客,回来路过这里的观音菩萨看见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知道山东这个地方已经是三年没有下雨了。她在龙宫里做客的时候,也曾问过东海龙王敖广:“山东这么旱,你们龙宫里为什么不行雨呢?”
老龙王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不是我们不行雨,是玉帝不给我们行雨的令牌。到底玉帝为什么不给我们行雨的令牌,我们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每一次,我去凌霄宝殿上向玉帝汇报山东的旱情,需要马上降雨解决旱灾的时候。玉帝听了,都是不高兴。玉帝不但不给降雨令牌,还生气地说:‘这都是他们罪有应得。这件事,你们东海龙宫不要多管闲事,该下雨的时候,会自然给你们降雨令牌’的。”
观音菩萨从东海里出来,向西一路上走来。她亲眼看见了灾民遍地,很多饿死的灾民尸体就暴晒在路边上,她看了心里也是非常难受。现在观音菩萨又看见,了躺在河边上的小伙子和他的父母。她便从天上下来,站在他们身边,想看一看他们三个人是不是也饿死了。当她看见小伙子和他的爹娘还没有被饿死的时候。她心想:怎么来帮帮他们度过眼前的这个难关呢?
就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看见了在这条小河南沿,有一片很大的汪塘引起了她的注意。观音菩萨看了,心想:天这么旱,这片汪塘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水呢?她想到这里,不由得来到汪塘跟前查看。只见这片汪塘不但面积很大,里面的水还不深不浅的非常干净。她想:这片汪塘里要是长满了莲藕,也一定能救活很多的灾民。观音菩萨看到这里,心里已经有救灾民的主意了。
观音菩萨赶忙来到天上,别的地方她也不去了,直接回到了南海。然后,来到她的后花园里,在一片茂盛的莲藕池里,她伸手取出来了一枝子,白玉一般的莲藕。又从莲藕池子里,取了一捧紫黑的淤泥。接着,观音菩萨也没有停留,又一次来到了小伙子他们睡觉的,小河南沿那片汪塘跟前。
她先把那捧紫黑的淤泥放进汪塘里,然后,又把那一枝子白玉一般的莲藕栽进淤泥里面。她栽完这一枝子莲藕,这才站起身来,拿出她玉净瓶里的柳枝,在汪塘上面挥舞了几下。忽然之间,就见这片汪塘里吹过一阵清风,清风里夹杂着浓浓的荷香。清风过后,整片汪塘里瞬间就长满了碧绿旺盛的莲藕。碧绿的荷叶中间,点缀着朵朵鲜艳粉红色的荷花。微风吹拂着荷叶和莲花,时间不长那漂亮的荷花就谢花了。
等到了第二天,小伙子和他的爹娘醒来的时候,他们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一眼望不边的汪塘里,长满了莲藕。小伙子高兴地趴在地上就磕头,他也不知道该拜谢哪路神仙,是他们在一夜之间种下了这么多的莲藕。往后,就会有很多的灾民不被饿死了。
小伙子磕完头,赶快来到小河南沿。下到莲藕汪里,没有费劲就摸出来了一枝子,白玉一般粗壮的莲藕。拿回来,和他的爹娘饱饱地吃了一顿莲藕大餐。从这以后,有很多路过这里的灾民,都吃到了观音菩萨在这里种的莲藕。等到身体养好以后,又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
小伙子和他的爹娘,也可能是自己的家乡里,没有让他们留恋的地方了。他们三个人就没有离开这里,便在这里安家定居了下来。原来这个小伙子姓于,后来,他在这里娶妻生子,慢慢地他的子孙后代也是越来越多,在这里形成了村庄,就是现在的于家寨村。
他们村里的莲藕,据说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声在外了。有一年,沂州府的知府知道了关于于家寨莲藕的传说。他便让管辖于家寨村的三水县县官,给他从于家寨弄了几十斤莲藕。他当时看见莲藕的时候,只见莲藕枝子不但粗壮,而且藕瓜还特别的长。让他感到心中不快的是,莲藕表面上糊了一层又紫又黑的泥,看上去有点埋汰。
这个县官,应该是已经看出来了知府大人为什么不高兴。他赶忙问跟随他一起来的官差:“你们怎么把莲藕带着紫泥就拿来了?”
官差听了大老爷的问话,马上说:“大老爷,您有所不知,于家寨的莲藕。一直都是带着紫泥买卖,只有拿到了厨房里厨子做菜的时候,才把莲藕身上的紫泥洗掉。据当地人说,只有现洗现做的莲藕才是最好的味道。”
知府和县官听到这里,他们也都起了好奇心。马上喊来了厨房里的厨子,让他现场清洗莲藕做菜。这个厨子看来也有些见识,他看见了莲藕,不由得说:“大老爷,这是于家寨的莲藕啊。”
知府见厨子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莲藕,是于家寨的莲藕。马上对他说:“看来,你一定是做过这道菜。今天,你要是把这个莲藕做好了,本老爷一定有赏。”
厨子听见知府老爷说有赏,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他先拿起一枝子莲藕,熟练地从莲藕结上掐开。然后,用手拿着一节莲藕瓜,轻轻地拍打莲藕身上的紫泥,只见莲藕身上的紫泥随着厨子轻轻地拍打,都掉在了地上。接着他舀了一瓢清水就往莲藕上浇去,这时候,奇迹真的出现了。刚才还是黑墨一般的莲藕,经过厨子的冲洗,一下子就变成了象白玉一样洁白细腻了。知府看到这里,不由得脱口赞叹道:“出污泥而不染,用在于家寨的莲藕身上,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时间不长,厨子就用这于家寨的莲藕做了两道菜。一道是把莲藕切成块做成的面藕,一道是把莲藕切成丝,做得炒莲藕丝。当把这两道菜端上来的时候,闻着那香味就和一般的莲藕不一样。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那洁白的莲藕做出来的菜,却变成了又紫又亮的颜色了。
知府看了,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块面藕放到嘴里,只觉得这藕块绵软香甜,口感十足。接着,他又夹了一筷子莲藕丝,这莲藕丝的味道更是让他惊讶。藕丝不但柔滑还落带粘性,细细地品来还有一丝丝泥土的香味。知府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管辖的地方里还有这么一道人间美味。
后来,他进京面圣的时候,就把于家寨村里的莲藕当作贡品带进了皇宫里,也让皇上尝到了于家寨的莲藕。皇上吃了于家寨的莲藕以后,也是赞不绝口。皇上吃了莲藕以后,不但赏赐了沂州知府,还让沂州知府把于家寨的莲藕,当作专用贡品年年进贡。
这只是一个传说,咱们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只是说来引读者老师一笑。好了咱们继续正文。那十几个扒莲藕的老师傅下到汪里以后,穿着草窝子站在紫泥上,便左右开弓,熟练地把紫泥挖到两边。在深度达到小腿以上的时候,就看见下面紫泥里的莲藕了。这时候,他们就都十分小心了。开始仔细地清理莲藕周伟的紫泥,清理干净以后,这才轻轻地用两只手,把长在这里一整年的莲藕拿出来,然后放在汪和汪之间的汪堑上。到了这个时候,那些不会扒莲藕的小伙子、大闺女、小媳妇们就有活干了。
他们先把莲藕从汪堑上用粪箕子、筐头子背出来。有一些装在独轮车上,有一些用筐头子挑着,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往生产队里打麦场里的地屋子里存放。这种地屋子,是挖在地下的。地上面稍有凸起,在上面樘上几根木棒,在木棒上面苫盖上秫秸,秫秸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麦禳,最后用一层厚土盖住。这样的地屋子不但防水,更主要的是保温。把从汪里扒出来的莲藕放在里面,就是再寒冷的天,也不会把莲藕给冻坏了。
等到生产队里的莲藕扒出来快有一半的时候,于金水就和小队会计王友江,他们分别领着两个人,用地排车拉着莲藕赶四集卖莲藕。这些卖莲藕得来的钱,就是他们生产队里的副业收入。到了年底,按全生产队社员们一年来,工分的总数平均开。一个工合多少钱,就分给社员们多少钱。那时候的工值,在他们于家寨来说,也就是一个工合着两三毛钱。一年下来,一个整劳力要是能挣上六七十块钱,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今天是腊月初十青山公社集,刚刚天明,于金水和王友江他们六个,就已经用地排车拉着莲藕来到了集市上 。他们来到这么早,就是想在市场上找一个卖莲藕的最佳位置。他们放下地排车,就看见烧茶炉子的和卖汤锅的都开始烧火了。于金水看了,他搓着冻得麻木的双手,来到李老头的茶炉子跟前。对他说:“李大爷,我们是于家寨的。现在又开始卖莲藕了,麻烦您老给找个好摊位。”
李老头抬头一看是于家寨的于金水,他们早就是老相识了。他站起来说:“你放心吧,现在市场上没有人,你们看好什么地方,在那里出摊就行了,保证不会有人找你们的麻烦。”
这个李老头,是青山公社驻地村里的人。他在市场上烧茶炉子卖茶水已经多年了。市场上没有固定的摊位,谁看着什么位置好就在这里出摊买东西。但是,得必须给李老头说一声。不然,要是遇到一个无理霸道的人,来和你争摊位。都说是自己先站下的,到了那个时候,谁有理也说不清了。只有李老头出面,对一方说:“这个摊位,谁谁早就让我给站下了,你们再找别的地方去吧。”
就这样,双方都没有话说了。李老头也不图啥,图的就是一天一毛钱的茶水钱。但是,不管怎么说,人家李老头已经在这个市场上待了几十年了,是地头蛇也罢,是市场上的权威人士也罢,他说的话就是管用。
十点左右的时候,集市上来赶集的人就已经很多了起来。今天是腊月初十,已接近年集了。所以,今天看上去,的确是比以前集市上的人多。于金水和王友江他们六个人,今天一吃过早饭就开始忙活了。他们三杆秤,两个收钱找零钱的,一个人打下手。刚刚过了十一点,他们的两地排车莲藕就已经卖出去一半多了,他们几个人心里也是非常高兴。就在这个时候,茶炉子上的李老头提着一壶茶慌里慌张地走过来。小声对于金水说:“你们注意点,联防队的人来了。”
李老头说完,放下茶壶马上就走了。于金水听了他的话,也马上警觉起来。他们虽然是给生产队里卖的莲藕,但是,还是小心为妙。他想到这里,马上给收钱的于庆和王友江说:“你们赶快把钱藏起来。”
他们两给人听了于金水的话,虽然是一时还没有弄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他们还是把大部分的钱都藏了起来,跟前就留下了一点找零的零钱。他们两个刚把钱藏好,他们的莲藕摊子面前就来了一伙戴红袖章的人。一个人粗野地问:“你们是那个大队的?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搞投机倒把。”
于金水听了,赶忙站起来满脸堆笑地说:“这位同志,你们误会了,我们是于家寨大队的,是给生产队里卖莲藕的。”
这个人继续大声问:“你说,你们是给生产队里卖的莲藕,你们有公社里开的介绍信吗?”
于金水麻利地从身上,拿出大队里给他们开的介绍信,交给这个人。他接过介绍信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给扔了回去。说:“我们只认公社里开的介绍信,既然你们没有,那你们就是在搞投机倒把。地排车和这些莲藕,都是你们搞投机倒把罪证,现在全部都给没收了。包括你们几个人,也都跟我们走吧。”
他说完,这伙联防队的人就像是土匪一样,一起扑过来把没有卖完的莲藕都给装在地排车上,就被几个队员给拉走了。其余的队员押着于金水他们,往公社里走去。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476/44341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