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92章 我们做不了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其实大明盐政的问题,也是朱由检刚刚发现的。
大明的盐政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个就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开中法的初始版本。
就是让那些商人,把粮食运到九边去,供应大军。
然后从朝廷那里换取盐引,再用盐引从朝廷的盐场,购买食盐,用于贩卖。
这就是大明开中法最早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大明的九边重镇,还是很稳定的,军队也有强大的战力。
到了后来,更是有人直接就在九边,雇佣人力,开垦土地,种植粮食,这就省去了路上的消耗。
商人们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也使得大明内地的百姓,不断的迁移到边境地区,达到了移民实边的目的。
这种模式,又被称为商屯。
随着边境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九边的粮价也就降了下来。
人口逐渐的多了,市场也就活跃了,这更是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而且,为了防备北方的蒙古人,这些人也在当地,建立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后来到了孝宗皇帝的时候,改革了这种政策。
允许商人用银子直接购买盐引。
这样一来,朝廷的现银收入是增加了,但是九边的粮食却是出现了短缺。
为了供应九边的粮食,朝廷不得不加大对九边的投入,但是收效却是几近于无。
这就造成了边军战力的急剧下降。
使得大明在此后的上百年里,面对北方的蒙古,一直是处于下风。
其次,这种用银子就可以购买盐引的政策,也造就了一大批的贪腐窝案。
以前,那些盐商,必须将粮食运到九边,才能拿到盐引,现在却是直接行贿主管的官员就可以。
原本应该由朝廷赚取的利益,全部都进了私人的腰包。
等到了朱由检登基以后,朝廷在盐引上收到的钱已经到了几万两的程度,至于盐税,更是几近于无。
当然这也和东林党脱不了干系。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当朱由检得知,新式的制盐之法,已经试验成功之后,干脆就放弃了食盐专卖制度。
允许私人建设盐场,但是需要向朝廷缴纳盐税。
既然朝廷的盐场,不能给朝廷带来收益。
那不如干脆直接放弃,这就是朱由检的想法。
这样做,既可以将食盐的价格打下来,又可以多一项收入,另外就是,那些灶户也可以逐渐的解脱出来,成为盐场的工匠。
既然不是给朝廷干活,那雇佣他们,自然就需要给付工钱,灶户们的生活,也能过的更好一些。
至于说胡万安这种最大的盐商们,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每年交上两百万两银子,开设自己的盐场。
否则你就是倒卖私盐,按大明律,杖一百,徒三年。
若是还想向之前那样,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控制朝廷的盐场?
那对不起了,曹正淳会交他们怎么做人。
没用几天,胡万安等人就接到了盐场传来的消息。
已经用新式的制盐法制出了食盐。
随着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一小布包的食盐。
胡万安打开布包,就见里面露出了雪白的盐粒。
惊疑的捏起一点,放进自己的嘴里。
嗯?上好的食盐,一点杂质都没有。
胡万安有些不可置信的对来人问道:“你确定这是海盐?”
“确定!是小人亲手装进去的。”
“这新式制盐法,是怎么个章程?”
胡万安将手中的布袋放下,问道。
“胡老爷,这所谓的新式制盐法其实就是用太阳晒,不像之前,还需要灶户们煮海为盐。”
“晒?”
“嗯!只需几人,一次就可得盐数万斤!”
“嘶……”
闻言,胡万安倒吸一口冷气。
这可是比让那些灶户们,用铁锅,石锅来煮盐,产量大得多太多了。
随即又有些不相信的问道:“不对吧?既是通过蒸晒取得食盐,那为何如此干净?没有一点海盐的涩味,以及杂质?”
那人继续说道:“胡老爷,晒烟只是第一步,后边还有好几道工序呢。”
“那成本高吗?”
“成本几近于无!”
“哗!”
胡万安直接起身,随即又颓然的坐回椅子上。
良久才开口问道:“我们能够自己晒盐吗?”
“恐怕是不可能,晒盐需要大片的滩涂,很难不被朝廷发现。”
“好了,老夫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小的告退。”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管家,有些担忧的问道:“老爷,我们应该怎么做?要不要和朝中的几位大人,商议商议?”
胡万安冷哼一声“哼!那些人?早已经被皇上吓破了胆子了!”
管家继续说道:“若是这样,那朝廷只需要将盐的价格拉下来,我们恐怕就顶不住了,毕竟我们食盐是需要成本的。”
“去将老康和老季两人请来。”
“是,老爷。”
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前厅。
“老胡,可是盐场那边有消息了。”
胡万安将布袋递给康大茂,对二人说道:“这就是盐场最新出的盐,看看吧。”
两人见其脸色不好,也没有多问,只是接过布袋,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过之后,康大茂问道:“这盐就是用新式制盐法制出来的?怎么质量这么好?成本几何?”
胡万安点点头,沉声说道:“成本几近于无!”
“不可能!这种盐都快赶上最好的青盐了,青盐的成本有多少?”
康大茂当即起身,大声说道。
“这就是我为什么请二位来的原因!”
“老胡,消息准确吗?”
“绝对属实!”
“那你是怎么想的?你的人知不知道,盐是怎么制出来的?”
“知道又如何?我们做不来!”
“为什么?是缺人还是缺钱?”
“缺地!”
季寓庸一听,有些纳闷的说道:“我们的地,虽说不是很多,但是几千亩应该是有吧?”
胡万安摇了摇头,直接说道:“这新式制盐法,是通过太阳蒸晒出来的,需要在海边拥有大量的滩涂。”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464/439610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大明的盐政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个就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开中法的初始版本。
就是让那些商人,把粮食运到九边去,供应大军。
然后从朝廷那里换取盐引,再用盐引从朝廷的盐场,购买食盐,用于贩卖。
这就是大明开中法最早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大明的九边重镇,还是很稳定的,军队也有强大的战力。
到了后来,更是有人直接就在九边,雇佣人力,开垦土地,种植粮食,这就省去了路上的消耗。
商人们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也使得大明内地的百姓,不断的迁移到边境地区,达到了移民实边的目的。
这种模式,又被称为商屯。
随着边境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九边的粮价也就降了下来。
人口逐渐的多了,市场也就活跃了,这更是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而且,为了防备北方的蒙古人,这些人也在当地,建立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后来到了孝宗皇帝的时候,改革了这种政策。
允许商人用银子直接购买盐引。
这样一来,朝廷的现银收入是增加了,但是九边的粮食却是出现了短缺。
为了供应九边的粮食,朝廷不得不加大对九边的投入,但是收效却是几近于无。
这就造成了边军战力的急剧下降。
使得大明在此后的上百年里,面对北方的蒙古,一直是处于下风。
其次,这种用银子就可以购买盐引的政策,也造就了一大批的贪腐窝案。
以前,那些盐商,必须将粮食运到九边,才能拿到盐引,现在却是直接行贿主管的官员就可以。
原本应该由朝廷赚取的利益,全部都进了私人的腰包。
等到了朱由检登基以后,朝廷在盐引上收到的钱已经到了几万两的程度,至于盐税,更是几近于无。
当然这也和东林党脱不了干系。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当朱由检得知,新式的制盐之法,已经试验成功之后,干脆就放弃了食盐专卖制度。
允许私人建设盐场,但是需要向朝廷缴纳盐税。
既然朝廷的盐场,不能给朝廷带来收益。
那不如干脆直接放弃,这就是朱由检的想法。
这样做,既可以将食盐的价格打下来,又可以多一项收入,另外就是,那些灶户也可以逐渐的解脱出来,成为盐场的工匠。
既然不是给朝廷干活,那雇佣他们,自然就需要给付工钱,灶户们的生活,也能过的更好一些。
至于说胡万安这种最大的盐商们,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每年交上两百万两银子,开设自己的盐场。
否则你就是倒卖私盐,按大明律,杖一百,徒三年。
若是还想向之前那样,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控制朝廷的盐场?
那对不起了,曹正淳会交他们怎么做人。
没用几天,胡万安等人就接到了盐场传来的消息。
已经用新式的制盐法制出了食盐。
随着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一小布包的食盐。
胡万安打开布包,就见里面露出了雪白的盐粒。
惊疑的捏起一点,放进自己的嘴里。
嗯?上好的食盐,一点杂质都没有。
胡万安有些不可置信的对来人问道:“你确定这是海盐?”
“确定!是小人亲手装进去的。”
“这新式制盐法,是怎么个章程?”
胡万安将手中的布袋放下,问道。
“胡老爷,这所谓的新式制盐法其实就是用太阳晒,不像之前,还需要灶户们煮海为盐。”
“晒?”
“嗯!只需几人,一次就可得盐数万斤!”
“嘶……”
闻言,胡万安倒吸一口冷气。
这可是比让那些灶户们,用铁锅,石锅来煮盐,产量大得多太多了。
随即又有些不相信的问道:“不对吧?既是通过蒸晒取得食盐,那为何如此干净?没有一点海盐的涩味,以及杂质?”
那人继续说道:“胡老爷,晒烟只是第一步,后边还有好几道工序呢。”
“那成本高吗?”
“成本几近于无!”
“哗!”
胡万安直接起身,随即又颓然的坐回椅子上。
良久才开口问道:“我们能够自己晒盐吗?”
“恐怕是不可能,晒盐需要大片的滩涂,很难不被朝廷发现。”
“好了,老夫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小的告退。”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管家,有些担忧的问道:“老爷,我们应该怎么做?要不要和朝中的几位大人,商议商议?”
胡万安冷哼一声“哼!那些人?早已经被皇上吓破了胆子了!”
管家继续说道:“若是这样,那朝廷只需要将盐的价格拉下来,我们恐怕就顶不住了,毕竟我们食盐是需要成本的。”
“去将老康和老季两人请来。”
“是,老爷。”
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前厅。
“老胡,可是盐场那边有消息了。”
胡万安将布袋递给康大茂,对二人说道:“这就是盐场最新出的盐,看看吧。”
两人见其脸色不好,也没有多问,只是接过布袋,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过之后,康大茂问道:“这盐就是用新式制盐法制出来的?怎么质量这么好?成本几何?”
胡万安点点头,沉声说道:“成本几近于无!”
“不可能!这种盐都快赶上最好的青盐了,青盐的成本有多少?”
康大茂当即起身,大声说道。
“这就是我为什么请二位来的原因!”
“老胡,消息准确吗?”
“绝对属实!”
“那你是怎么想的?你的人知不知道,盐是怎么制出来的?”
“知道又如何?我们做不来!”
“为什么?是缺人还是缺钱?”
“缺地!”
季寓庸一听,有些纳闷的说道:“我们的地,虽说不是很多,但是几千亩应该是有吧?”
胡万安摇了摇头,直接说道:“这新式制盐法,是通过太阳蒸晒出来的,需要在海边拥有大量的滩涂。”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464/439610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