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言䘵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陆娇谢云瑾、凤白泠独孤鹜、魏晋干饭人、这个明星很想退休、最强战神、萧天策、舒听澜卓禹安、重生大时代之1993、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他的小祖宗甜又野、楚尘、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是呀,素烧出来,虽然通体白净了,手感还是差点,等师傅们放到磨盘当中抛光之后,就更显油光水滑啦。”
子猷诧异抹额,也不急着提什么送窑烧制了,谁晓得后面还等着多少工序,他低呼出声:“好家伙,我这趟确是来选买陶器的吗,不是上来学制陶的?少姝怎对制坯烧陶熟稔至此?”
少姝笑的打跌:“哥哥纵是想学,也没那么便宜的事。我才说的,实只皮毛,一鳞半爪,修饰上釉等精细活计且在后头呢,那我可就说不上什么来了,饶是这些,也是听珐花东拉西扯才断续晓得的,没想到,积攒多了还挺能唬人的,哈哈哈!”
“你说的珐花就是武师的女儿,你的小友?”昨日少姝介绍武师的当儿,子猷听她提起此名,思忖定是与少姝年纪相仿的腻歪一处的玩伴,谁知还叫她玩出这许多名堂来。
“是啊,自打她母亲过身以后,珐花一心盼着父亲能教她上釉,还有那些雕镂剔划等‘密技’,你不知道,那武师但逢这些工序,便会将‘闲杂人等’全部遣开,包括他的独女。我看着珐花惹人心疼,她没有兄弟姐妹依靠,父亲还禁锢不予。有一遭,她壮胆问过,是不是生为男儿,父亲便允许她学了?结果很快得到回答,‘那是自然!’她心里的悲戚,谁晓得?”少姝眼中的神彩黯淡下来,由衷替好友鸣不平。
子猷看着少姝,脚步放慢下来:“她的心事肯尽告于你,你也替她分担了此许。‘百工’本来各怀其技,即便世道太平,一门手艺也仅可艰难维持生计,因此有些匠师格外珍视祖传工夫,还有人称烧陶一门是‘火中取金’。至于该业传男不传女,实则是不传外家,媳妇也可以传,却不传给女儿,这是对自家技艺的一种守护,其情可原,也不难体察。”
少姝越发没好气了:“哦,出于自身技艺在本族延续的考虑,以及根本上是为了保持财富原封不动的意愿,这些工匠家长们宁愿采用如此迂回曲折的手段来阻碍女儿,就是因为她总有一天要嫁人呀。既如此,只要将其秘技公开,不就省去狭隘地种种顾虑了,哥哥你说对吗?”
子猷像听到了痴人说梦:“公开?绝无可能!你自己都说了,那可是他们眼中世世代代得以养家糊口的命根子!”
“可咱们郭家不正是如此行事的吗?”少姝反问,“收了那么多的弟子,几时担心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嗯,想不到你还能看到这一层。”子猷脸上颇有兴味,鼓励小妹继续说下去。
少姝继续振振有词:“哥哥你想啊,我们家从来不分内外亲疏,凡是来华岩求学问知的才俊,莫不一视同仁,统统收下,也不担心这本事那本事给外人摸了去。便是在自家的子弟当中,也是男女一同开蒙受教的——想来若不是当初设馆的有道先生宽宏远见,又通情达理,作为私学的郭门哪里会有今日的气象?唉,与动辄受限的珐花们相比,身在华岩的姑娘们当真幸运太多。“
子猷哭笑不得,虽然觉得她这种比对有什么地方不大贴切,但作为郭家长孙及书馆执教还是相当受用的,竟在她面前意外谦逊答:“哪里,哪里。”
又觉得少姝果然长大了,知晓人事才会懂得道理,也才会发自内心懂得珍惜 。
忽又听她道:“再回到珐花的困境中来,除非她从家中脱离出去,不然总是难免受其桎梏。”
“才刚夸了你,怎的又说起傻话来?身为女儿家,离家的法子就只有嫁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到了那时,珐花想要承继家中技艺就更无从谈起。”
想到珐花任人揉圆搓扁的性情,少姝语气添了几分沮丧:“真惨,从父亲的家过渡到了丈夫的家,很大可能,不过是又换了一个对他颐指气使的家长罢了。”
子猷大感震惊:“你怎么可以这样认为?!我记得你跟少婵时时互通书信,莫不是听她告诉了些什么?”
少姝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
子猷叹了口气,小妹的视角过于悲观,也有失偏颇:”像珐花这般勤快孩子,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差池,所谓‘主妇’,全然不是一句空话来的!她嫁入夫家后,可劳作家务,可教养子女,分担夫婿忧虑——虽说隐于男人身后,却足以铸造一个家族的灵魂,对小辈们的引导会延伸至很大岁数,远的不说,你就好好想想咱们阿婆她老人家吧!“
得,少姝见兄长把阿婆都搬出来了,只好乖乖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想来想去,症结还是在武师身上!如果让他清醒地看到,自己战战兢兢守护的技艺只能在女儿身上发扬光大呢?还会冥顽不灵么?毕竟数来数去,他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啊!“
“说不好,为了由儿子延续香火,不停生养的人家也有很多,即便像你说的,武师的原配不在了,续弦之后又不停生养的也是司空见惯。”
“既然是日后之事,谁能有个准头,而在那之前,珐花仍有一线生机对不对?”
“说什么生机……此等说法过于浮夸。“
少姝却来了劲儿,仿佛代替好友下了莫大的决心似的:“还不到轻易言弃的时候,成与不成,试过才会见分晓!如果让珐花正经修习武师的秘技,就像对待他的儿子那样——假设他也有儿子,且像珐花一样颇具灵气,对家传技艺抱有相同或更大的热忱——她一定能无懈可击地掌握到手中,丝毫不比男儿们逊色!”
“还要不比男儿逊色,”子猷摇着头,又苦口婆心劝道,“世事历来如此,女儿们始终没有得到过太多的寄望,尽管也有不一般的例子:皇太后们以神圣的权力,如前朝的窦太后、邓太后者,才女烈女们以光耀的才德,如班婕妤、曹大家、淳于缇萦者——皆得到了世人的推崇与拜服,盛名堪与男人比肩,但那毕竟是极为特殊的情形,至于其他的女子,恐终了一生也没有碰触此等好运的机缘。你要小心,把珐花唤了起来,亦不过是徒劳,反而会令她痛苦倍增。”
(窦太后:即汉孝文窦皇后,名猗或漪(一说猗房或漪房),清河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汉文帝皇后。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从高祖、惠帝、文帝,再到儿子辈的文帝,孙子辈武帝。她一生中深受薄姬、文帝的影响,信奉黄老学说,无为、不争。)
(邓太后:即汉和熹皇后邓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的最贤者,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
。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十六年。)
(班婕妤:汉成帝嫔妃,名不详,扶风(陕西今咸阳东北)人,一说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女,班固班昭的祖姑,中国西汉辞赋家。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存《自悼赋》《捣素赋》和《怨歌行》三篇于世。)
(曹大家:即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因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曰“大家”(后人相传读作“大姑”),以作尊称。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女学者、历史学家。)
(淳于缇萦: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开始进行刑制改革。文帝的刑制改革起源于一次案件,当时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罪要被处以肉刑,他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缇萦便陪同父亲到了京城长安,向文帝上书,愿意做官奴以赎父亲的肉刑。文帝很感动,让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商议改革方案,方案将原来要执行的墨刑、劓刑和斩左、右趾改成笞刑和死刑。)
“我却不觉得,哥哥,通透的人心中就没有开心的事了?那才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愉悦,收回了不必要的空洞奢望,把短促可贵的光阴用于汲取对自身的牢固信念,尽已所能的将才德充盈到不能再丰富,并专注投入到值得的人与事上。凡是可能,都要靠自己千辛万苦地挣来,为了这些,放弃掉一些无足重轻的,实无不可。”
破天荒地,子猷从妹妹身上看到一种陌生的坚定力量,于是他也答道:“但愿吧,虽说不易为,我却也不想看到,珐花的那点儿灵气在恐惧忧郁和惴惴无措中干枯萎谢。”
“哥哥可以相信,若是得了机会她定能做到,经过几番好说歹说,如今,武师已允许她到作坊打下手,平日尽是跟着陶窑的众工们做些零碎活计,全是杂活儿,她也做得不亦乐乎。”
子猷眼睛跟着一亮:“她父亲若是好脾性,兼得长远考虑,大约日后有更进一步的商榷余地,亦未可知。”
少姝扑哧一声,眼角不觉挑得老高:“好脾性?那是珐花。武师他对家里的生意极其上心,成天扯着大嗓门发号施令,呵呵,不过时日长了,谁都知道他内里本是副好心肠,陶工们干起活来照旧兢兢业业,也听惯了那些粗声粗气,权当东家是为了压住阵脚而虚张声势。反是珐花去帮忙没多久,便招人待见,她有什么主意了,大家全乐颠颠地遵从照办,只不叫那个牛脾气的东家知道罢了。”
“如此,你得空了尽可为珐花宽解,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嘛。”
如果子猷没听错,少姝回应他的笑声里,有几分隐隐的不以为然:“呵呵,那要珐花等到几时去啊?!哥哥快瞧,前面就是武家的陶窑了。”
少姝迅步打头,四下里找寻好友身影,未料充耳先闻的,竟是一阵嘈杂喝斥之声,不觉眉头攒起,“不好了,珐花又挨训了。”
武家的陶窑近处,有位额头上绑着头巾的中年男子,膀大腰圆,双手挥舞,正疾色斥责着身旁的小姑娘,再看那萎顿的小姑娘,蔫头耷脑立于原地,一动不动。
子猷哑然失笑,若不是少姝先说了,还真要大吃一惊。但见武师面上铁青,如阴云密布,其时脸色与当下明媚天光很不协调。
来时路上,见了诸多陶器瓷罐,蓦地碰到这景象,子猷竟觉眼前像有支小口的白瓷细瓶,杵在一口圆肚硕大的黑釉酒坛边上,嗒然无声,纤弱可怜。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223/439045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子猷诧异抹额,也不急着提什么送窑烧制了,谁晓得后面还等着多少工序,他低呼出声:“好家伙,我这趟确是来选买陶器的吗,不是上来学制陶的?少姝怎对制坯烧陶熟稔至此?”
少姝笑的打跌:“哥哥纵是想学,也没那么便宜的事。我才说的,实只皮毛,一鳞半爪,修饰上釉等精细活计且在后头呢,那我可就说不上什么来了,饶是这些,也是听珐花东拉西扯才断续晓得的,没想到,积攒多了还挺能唬人的,哈哈哈!”
“你说的珐花就是武师的女儿,你的小友?”昨日少姝介绍武师的当儿,子猷听她提起此名,思忖定是与少姝年纪相仿的腻歪一处的玩伴,谁知还叫她玩出这许多名堂来。
“是啊,自打她母亲过身以后,珐花一心盼着父亲能教她上釉,还有那些雕镂剔划等‘密技’,你不知道,那武师但逢这些工序,便会将‘闲杂人等’全部遣开,包括他的独女。我看着珐花惹人心疼,她没有兄弟姐妹依靠,父亲还禁锢不予。有一遭,她壮胆问过,是不是生为男儿,父亲便允许她学了?结果很快得到回答,‘那是自然!’她心里的悲戚,谁晓得?”少姝眼中的神彩黯淡下来,由衷替好友鸣不平。
子猷看着少姝,脚步放慢下来:“她的心事肯尽告于你,你也替她分担了此许。‘百工’本来各怀其技,即便世道太平,一门手艺也仅可艰难维持生计,因此有些匠师格外珍视祖传工夫,还有人称烧陶一门是‘火中取金’。至于该业传男不传女,实则是不传外家,媳妇也可以传,却不传给女儿,这是对自家技艺的一种守护,其情可原,也不难体察。”
少姝越发没好气了:“哦,出于自身技艺在本族延续的考虑,以及根本上是为了保持财富原封不动的意愿,这些工匠家长们宁愿采用如此迂回曲折的手段来阻碍女儿,就是因为她总有一天要嫁人呀。既如此,只要将其秘技公开,不就省去狭隘地种种顾虑了,哥哥你说对吗?”
子猷像听到了痴人说梦:“公开?绝无可能!你自己都说了,那可是他们眼中世世代代得以养家糊口的命根子!”
“可咱们郭家不正是如此行事的吗?”少姝反问,“收了那么多的弟子,几时担心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嗯,想不到你还能看到这一层。”子猷脸上颇有兴味,鼓励小妹继续说下去。
少姝继续振振有词:“哥哥你想啊,我们家从来不分内外亲疏,凡是来华岩求学问知的才俊,莫不一视同仁,统统收下,也不担心这本事那本事给外人摸了去。便是在自家的子弟当中,也是男女一同开蒙受教的——想来若不是当初设馆的有道先生宽宏远见,又通情达理,作为私学的郭门哪里会有今日的气象?唉,与动辄受限的珐花们相比,身在华岩的姑娘们当真幸运太多。“
子猷哭笑不得,虽然觉得她这种比对有什么地方不大贴切,但作为郭家长孙及书馆执教还是相当受用的,竟在她面前意外谦逊答:“哪里,哪里。”
又觉得少姝果然长大了,知晓人事才会懂得道理,也才会发自内心懂得珍惜 。
忽又听她道:“再回到珐花的困境中来,除非她从家中脱离出去,不然总是难免受其桎梏。”
“才刚夸了你,怎的又说起傻话来?身为女儿家,离家的法子就只有嫁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到了那时,珐花想要承继家中技艺就更无从谈起。”
想到珐花任人揉圆搓扁的性情,少姝语气添了几分沮丧:“真惨,从父亲的家过渡到了丈夫的家,很大可能,不过是又换了一个对他颐指气使的家长罢了。”
子猷大感震惊:“你怎么可以这样认为?!我记得你跟少婵时时互通书信,莫不是听她告诉了些什么?”
少姝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
子猷叹了口气,小妹的视角过于悲观,也有失偏颇:”像珐花这般勤快孩子,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差池,所谓‘主妇’,全然不是一句空话来的!她嫁入夫家后,可劳作家务,可教养子女,分担夫婿忧虑——虽说隐于男人身后,却足以铸造一个家族的灵魂,对小辈们的引导会延伸至很大岁数,远的不说,你就好好想想咱们阿婆她老人家吧!“
得,少姝见兄长把阿婆都搬出来了,只好乖乖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想来想去,症结还是在武师身上!如果让他清醒地看到,自己战战兢兢守护的技艺只能在女儿身上发扬光大呢?还会冥顽不灵么?毕竟数来数去,他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啊!“
“说不好,为了由儿子延续香火,不停生养的人家也有很多,即便像你说的,武师的原配不在了,续弦之后又不停生养的也是司空见惯。”
“既然是日后之事,谁能有个准头,而在那之前,珐花仍有一线生机对不对?”
“说什么生机……此等说法过于浮夸。“
少姝却来了劲儿,仿佛代替好友下了莫大的决心似的:“还不到轻易言弃的时候,成与不成,试过才会见分晓!如果让珐花正经修习武师的秘技,就像对待他的儿子那样——假设他也有儿子,且像珐花一样颇具灵气,对家传技艺抱有相同或更大的热忱——她一定能无懈可击地掌握到手中,丝毫不比男儿们逊色!”
“还要不比男儿逊色,”子猷摇着头,又苦口婆心劝道,“世事历来如此,女儿们始终没有得到过太多的寄望,尽管也有不一般的例子:皇太后们以神圣的权力,如前朝的窦太后、邓太后者,才女烈女们以光耀的才德,如班婕妤、曹大家、淳于缇萦者——皆得到了世人的推崇与拜服,盛名堪与男人比肩,但那毕竟是极为特殊的情形,至于其他的女子,恐终了一生也没有碰触此等好运的机缘。你要小心,把珐花唤了起来,亦不过是徒劳,反而会令她痛苦倍增。”
(窦太后:即汉孝文窦皇后,名猗或漪(一说猗房或漪房),清河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汉文帝皇后。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从高祖、惠帝、文帝,再到儿子辈的文帝,孙子辈武帝。她一生中深受薄姬、文帝的影响,信奉黄老学说,无为、不争。)
(邓太后:即汉和熹皇后邓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的最贤者,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
。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十六年。)
(班婕妤:汉成帝嫔妃,名不详,扶风(陕西今咸阳东北)人,一说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女,班固班昭的祖姑,中国西汉辞赋家。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存《自悼赋》《捣素赋》和《怨歌行》三篇于世。)
(曹大家:即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因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曰“大家”(后人相传读作“大姑”),以作尊称。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女学者、历史学家。)
(淳于缇萦: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开始进行刑制改革。文帝的刑制改革起源于一次案件,当时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罪要被处以肉刑,他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缇萦便陪同父亲到了京城长安,向文帝上书,愿意做官奴以赎父亲的肉刑。文帝很感动,让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商议改革方案,方案将原来要执行的墨刑、劓刑和斩左、右趾改成笞刑和死刑。)
“我却不觉得,哥哥,通透的人心中就没有开心的事了?那才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愉悦,收回了不必要的空洞奢望,把短促可贵的光阴用于汲取对自身的牢固信念,尽已所能的将才德充盈到不能再丰富,并专注投入到值得的人与事上。凡是可能,都要靠自己千辛万苦地挣来,为了这些,放弃掉一些无足重轻的,实无不可。”
破天荒地,子猷从妹妹身上看到一种陌生的坚定力量,于是他也答道:“但愿吧,虽说不易为,我却也不想看到,珐花的那点儿灵气在恐惧忧郁和惴惴无措中干枯萎谢。”
“哥哥可以相信,若是得了机会她定能做到,经过几番好说歹说,如今,武师已允许她到作坊打下手,平日尽是跟着陶窑的众工们做些零碎活计,全是杂活儿,她也做得不亦乐乎。”
子猷眼睛跟着一亮:“她父亲若是好脾性,兼得长远考虑,大约日后有更进一步的商榷余地,亦未可知。”
少姝扑哧一声,眼角不觉挑得老高:“好脾性?那是珐花。武师他对家里的生意极其上心,成天扯着大嗓门发号施令,呵呵,不过时日长了,谁都知道他内里本是副好心肠,陶工们干起活来照旧兢兢业业,也听惯了那些粗声粗气,权当东家是为了压住阵脚而虚张声势。反是珐花去帮忙没多久,便招人待见,她有什么主意了,大家全乐颠颠地遵从照办,只不叫那个牛脾气的东家知道罢了。”
“如此,你得空了尽可为珐花宽解,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嘛。”
如果子猷没听错,少姝回应他的笑声里,有几分隐隐的不以为然:“呵呵,那要珐花等到几时去啊?!哥哥快瞧,前面就是武家的陶窑了。”
少姝迅步打头,四下里找寻好友身影,未料充耳先闻的,竟是一阵嘈杂喝斥之声,不觉眉头攒起,“不好了,珐花又挨训了。”
武家的陶窑近处,有位额头上绑着头巾的中年男子,膀大腰圆,双手挥舞,正疾色斥责着身旁的小姑娘,再看那萎顿的小姑娘,蔫头耷脑立于原地,一动不动。
子猷哑然失笑,若不是少姝先说了,还真要大吃一惊。但见武师面上铁青,如阴云密布,其时脸色与当下明媚天光很不协调。
来时路上,见了诸多陶器瓷罐,蓦地碰到这景象,子猷竟觉眼前像有支小口的白瓷细瓶,杵在一口圆肚硕大的黑釉酒坛边上,嗒然无声,纤弱可怜。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223/439045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