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鲁国春秋 > 第82章 大夫无外交

第82章 大夫无外交

    公元前674年,鲁庄公的几大外交行动开始了。

    首先是文姜出使莒国,与莒国加强了外交关系。

    这里我们讲讲这个莒国。

    莒国在商王朝时是一个侯爵大国,都城在计斤,即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

    莒国最早时称姑幕国,嬴姓,少昊之后裔所建的一个诸侯国,也是山东半岛一个东夷古国,国力相当强大。

    由于商纣无道,姑幕国果断追随周武王讨伐商王朝,是大周王朝建立的功臣之国。

    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武王灭商后,并未派王室子弟或王朝功臣赴计斤,另封他国,而是重新封当时姑幕国国君兹舆期为国君。

    大周王朝论功行赏,封原本是侯爵的姑幕国为子爵诸侯,这引起了姑幕国的不快。

    此后,姑幕国名义上为大周王朝诸侯,但由于对子爵之封不满,故明着暗着与大周王朝作对。

    史料记载,姑幕国曾经联合虎方、杞夷、舟夷、观国、邳国、析国以及淮夷诸部落反叛大周王朝,遭到以齐军为主力的大周王朝东征军痛击失败。

    姑幕国被迫自计斤迁都至莒城,此后改国名为莒国。

    原先的姑幕国公族后人,有一部分就以故国姑幕国都地名计斤的计为氏,这便是中华姓氏计姓的渊源之一。

    莒国受到大周王朝打击后,实力大减。

    到了西周中后期,周宣王率军讨伐东夷部落时,包括莒国、莱国在内的整个山东半岛的东夷部落基本归顺了大周王朝。

    莱国等国还出兵相助大周王朝,这个时候,大周王朝所谓的东夷之敌,主要是南部的淮夷。

    也就是说,春秋初期,莒国基本融入了中原诸侯圈。

    由于鲁国东部与莒国西部接壤,两国难免磕磕绊绊。

    在鲁国传统盟国纪国的调停下,公元前715年,鲁隐公总算实现了与莒国的结盟,两国表示双方要和平相处,共谋发展。

    除了跟鲁国搞好关系外,莒国努力与齐国搞好关系,善待周边大国,甚至一度成为山东各诸侯国的公族大夫的避难之地。

    如齐桓公小白就曾流亡过莒国,还有如今的谭国国君也避难到了莒国。

    齐桓公在莒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在短短几年,励精图治,齐国强势崛起,开始称霸于诸侯,这令莒国十分兴奋。

    但令莒国没想到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因莒国曾经帮助过自己而对莒国格外照顾,反而对莒国十分冷淡。

    齐国接二连三主持召开诸侯盟会,故意不让莒国参加!

    雄才大略的齐桓公认为,寡人打的是尊王攘夷大旗,你莒国本就是一东夷诸侯,且邻近咱大齐,那就是今后寡人打击吞并的对象,怎么可以让你参与到中原诸侯联盟来呢?

    莒国感觉到了危机,鲁国也感到了齐国的企图。

    这个齐侯太强势了,也太不讲道理了,别看这个齐侯口号喊得很响,什么尊王攘夷,什么睦邻友好,其真实意图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纪国、谭国、遂国、肥国、州于等都已经被齐国灭了。接下来,齐国必然要看中与其相邻的东边莱国、南边莒国等国。

    山东一带如果被齐国悉数吞灭,那咱鲁国就危险了。

    所以,鲁国需要加强与莒国的关系,表面上是巩固一下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但真实意图却是做点事给列国诸侯看看:

    莒国是咱鲁国的盟友,大家要给咱鲁国一点面子,不要随便去欺负他啊。

    文姜出使莒国非常顺利,她代表鲁庄公与莒国国君莒平公深入交流了世界大势,诚恳交换了两国意见,表示鲁莒两国要世代友好,和睦相处,为实现地区和平和维护大周王朝礼制而共同努力。

    只是鲁庄公没注意到的是,齐桓公何许人也?

    齐桓公对鲁国与莒国走得如此之近,显然心中不爽。

    虽然,齐桓公手头有一大把的事要做,但在山东半岛,齐桓公需要牢牢把控着局面。

    齐桓公派人通知宋国国君宋桓公,约定赴鄄地会谈国际大事。

    鲁庄公并没有意识到,齐国准备联合宋国给自己的鲁国一点点眼色了。

    鲁庄公他忙着呢,这次是派出公子结带着准备好作为卫国媵女的鲁国公族女子出使卫国。

    公子结领着一个肥差向卫国进发。

    途中,他突然得报齐侯与宋公在鄄地会盟。

    咦,这个时候,两个大国诸侯怎么开起小会来了?

    而且,据可靠消息,自己的主公鲁侯并未被邀请在内。

    这其中必然有鬼!

    公子结急了,齐国的军力国力如日中天,齐鲁两国在交好的情况下,齐国背着宋国商议什么国际大事,此举肯定对鲁国不利。

    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把这个重特大情报报给主公,主公再决定派人赴鄄地主动参加会议那肯定来不及了。

    怎么办?

    国家有需要,自己这样的公族子弟理应出来担当!

    公子结当机立断,命副手带着媵女赴卫国,自己则径直赴鄄地求见齐桓公。

    至少,可以让齐侯看到咱鲁国人的态度,对你齐侯的事,咱鲁国人是高度重视的。

    老子可不管你齐侯与宋公商议什么大事,老子到了鄄地,你们两位大佬至少会给鲁国一点面子。

    哪怕真对咱鲁国不利,也会适当减轻点鲁国的罪责。

    放到现在,我们会说这位公子结是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鲁国好干部,在意识到国家可能有麻烦时,勇敢站起来。

    但在那时,公子结这样做,是完全违背了相关规定。

    首先,公子结有着自己的使命。这便是代表国君、代表鲁国送媵女至卫国!

    然后,与卫国人一起,护送卫国待嫁公族女子和鲁国送来的媵女赴陈国,完成陈国与卫国的联姻。

    这样的使命,是重要使命,关系到鲁国、卫国、陈国三个诸侯国的利益。

    你公子结却放弃了这个使命,这意味着不把卫国和陈国的事放在重要位置,损害的是鲁国的利益。

    所以,当卫国和陈国听说鲁国正使公子结居然半路放弃使命,径直去了鄄地时,都很不高兴。

    这就把鲁国主动送媵给卫国所作的大人情给白白扔掉了。

    再说,公子结赴鄄地,目的可能是好的。为了鲁国,但是他根本没得到鲁国国君的命令。

    这意味着什么?

    你一介公族大夫,居然背着国君,私自参加人家诸侯国君召开的会议!

    这个要扣扣帽子的话,可以大到无边!

    所以,鲁国上下对公子结这个做派非常看不惯。

    鲁国也真是的,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先君鲁隐公时,就有公族大夫根本不请示鲁隐公,私自调动军队参加其他诸侯国联军讨伐诸侯,或者私自结交其他诸侯的大夫。

    在春秋时期,大夫无外交。

    什么意思?

    就是一国诸侯的大夫,是不容许私自有外交行动的。

    未经国君批准,不容许私自出兵讨伐,不容许私自出访外国,不容许私自接受或赠送礼物给其他国家的大夫等。

    一国大夫是有着封邑的,多者数处,少者一处。封邑不单指土地,还有人口、可征之兵等。

    你大夫如果可以私自外交,一旦看不惯自己的国君了,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靠外国,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纪国就发生过这样的大事,在齐国的经心图谋下,纪国国君的兄弟纪季就带着自己的封地归降了齐国,使纪国国力大损,最后被齐国所灭。

    所以,公子结的努力,并没有得到鲁国人的认可,记录史书的鲁国史官也看不起他。

    所以他到了鄄地后,具体与齐桓公、宋桓公商议了什么事,不予以记录。

    因为在最讲周礼的鲁国人看来,你公子结哪怕做的是完全为鲁国利益着想的、完全正确的!

    但没有国君的命令前提下的行动,都是错误的。

    既然是错误的,那历史就不屑将他的一切努力给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相信的是,公子结确实是为鲁国努力了一番的。

    因为齐桓公和宋桓公这次碰面后的第二年,两国就组建了联军,侵入了鲁国。

    而且,所谓的侵入,仅仅是侵入而已,鲁国并未受到损失。

    这正是公子结的功劳。

    按理来说,堂堂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国,联合中原传统老牌诸侯大国宋国,对鲁国用兵,至少得要有一个说法。

    如为何教训鲁国?讨伐的结果如何?鲁国是否受到沉重打击?等等。

    但是,史料的记录仅仅是犯了一次境而已!

    按照当时齐桓公刚刚称霸之初的脾气,不从你鲁国那里得到些利益,却耗费钱粮折腾一次联合讨伐行动,这种得不尝失的军事行动是不干的。

    但齐桓公干了,鲁庄公也终于有点清醒过来了:原来,齐侯不高兴了啊。

    齐侯不高兴,当然是鲁国与莒国走得太近了而不高兴。

    那还不赶快对齐侯作出详细全面的解释?

    不需要了,因为公子结已经代表鲁国向齐桓公解释过了:

    齐侯,寡君是因为谭子在莒国,考虑到遂国发生的事,所以就派人赴莒国,要求莒国好好看住那个谭子,别让他乱来。

    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齐桓公想想倒也是。但是已经与宋国商议了要给点颜色让鲁国瞧瞧,那就给一点吧,点到即可。

    齐桓公派人对鲁庄公是这样说的:“请鲁侯一定要认清形势,尊王攘夷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能为自己图谋私利。

    寡人这次联合宋公出兵,并非是讨伐鲁国,而是扫除近来频频进犯的戎狄。戎狄逃窜,这才追击至贵国境内。”

    戎狄进犯?

    这个理由不错,因为这段时期以来,戎狄确实频频进犯中原列国。

    但是,哪怕是四方戎狄蛮夷都一起进犯,你齐侯也应该知会寡人一声,让寡人也率鲁军参与讨伐啊?

    鲁庄公叹了口气,对这位强悍的齐侯,他不敢有太多的意见。

    他只知道,母后的意见是对的:无论如何,都要与齐国保持同盟关系。鲁国的一切外交,都必须在与齐国结盟的框架下。

    只要不脱离这个框架,鲁国才是安全的。与莒国的关系,就维持一个传统的盟友关系吧。

    齐国既然并非是有意讨伐鲁国,说明鲁国与莒国之间的那点小九九,齐侯根本不知道。

    但万一莒国来个高调宣布,说两国结盟了什么的,再捋了齐侯虎须,那真的要摊上大事的。

    那就再去一趟莒国吧,叮嘱一下莒国。

    鲁莒两国的关系,维持着暗搓搓的那样,别高调就行。

    就这样,公元前673年秋,文姜再次出使莒国。

    但令谁也没想到,鲁国国母、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居然在出使莒国的途中不幸得病,并不治而亡!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7649/443258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