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无官不贪,谷贱伤农!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翌日。
内阁,政务堂。
高拱提着宣德炉来的时候,张居正、李春芳、陈以勤便都在了。
见高拱拎着锦绣礼盒,一向善谈的李春芳便道:“次相,里面装着的是什么宝贝?”
高拱面色一肃,道:“宣德炉。”
李春芳一怔,就连刚拿起狼毫笔的陈以勤也愣住了,望向了高拱。
“真的?”李春芳难以置信道。
高拱便将礼盒递给了李春芳,道:“看看不就知道了。”
这一入手。
李春芳脸色一变。
哪怕隔着礼盒,也能感觉到,这个重量是对的。
打开之后,入目暗紫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
陈以勤走了过来,瞅了两眼,便知道这尊宣德炉,是对的。
随后,看向高拱的眼神就有些不太对了。
珍奇也好,古玩也罢,爱收藏的人都明白一个起码的道理,那便是真正的好东西,不是岁月沉淀之后才变得贵重,而是本来就很贵重。
就以这宣德炉为例,是宣宗皇帝有赏玩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罗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由于进口的极品红铜不多,所以,共铸造了三千座香炉,之后就再没有铸造。
这便是宣德炉。
而这些宣德炉,绝大部分陈设在当时的宫廷中,然后在宣宗皇帝驾崩后随之入葬。
也有一小部分,宣宗皇帝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种传世的东西,不能说很贵,至少陈以勤不认为特别贵,但对于出身较为“普通”的高拱来说,不贪不占,该是与普通百姓一样,终其一生而不可得。
赏玩着宣德炉的李春芳,忍不住打趣道:“都说无官不贪,次相也不能免俗啊。”
高拱哈哈一笑。
就在这时,张居正也从案牍后走出,李春芳、陈以勤本以为首揆也是要赏玩宣德炉时,就见张居正背着身后的手亮了出来,又是一尊宣德炉,摆在一起,成了一对。
李、陈面面相觑。
高拱反过来打趣道:“子实、逸甫,你们看看我俩贪了多少。”
玩笑开完。
张居正就和二人讲述了沈惟敬的“急于进步”。
李春芳恍然大悟,道:“阁老是想借着这两尊宣德炉将那沈惟敬给定罪了?”
以宣德炉贿赂首揆、次相,这沈惟敬固然够下本,但要是作为呈堂证供,罪行也不会小。
张居正望了眼高拱,正好高拱也看了过来,四目相对,彼此都了解彼此,摇摇头道:“不。我不仅不打算办了沈惟敬,还将沈惟敬收入了门下,以后还打算重用沈惟敬。”
此话一出。
李、陈二人俱都不解。
这样善于钻营,谄媚逢迎的人,阁老到底是瞧上了那点,还收到了门下。
高拱出面解释道:“沈惟敬这样的人,在我大明朝中是无可救药了,可这个无可救药,去到鞑靼,或能派上大用。”
说沈惟敬没脑子,但沈惟敬能向内阁首揆,内阁次相行贿。
说沈惟敬有脑子,但沈惟敬能向张居正,高拱行贿。
就沈惟敬这自以为是又胆大包天的性子,去到鞑靼中,定能挑起鞑靼内部的争斗。
到那时,鞑靼的势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分化。
分化、瓦解。
是高拱解决鞑靼所设想的一个计策,但能否成功,也要看沈惟敬对大明朝廷的忠心程度,和沈惟敬的不安分程度又有多高。
如果沈惟敬一心一意忠于大明朝,等出使鞑靼回归,忠诚,将是沈惟敬最好的晋升之阶。
反之,不忠诚的沈惟敬,势必会想方设法留在鞑靼,走上汉奸走狗的道路。
李春芳听得嘴角抽搐,道:“次相,这般做,或是小人之举。”
尽管李春芳在尽可能的委婉,但内阁的人,也都听出了李春芳在指摘高拱是小人。
高拱的计策,就是在测试沈惟敬的人性,但人性,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
内阁,是大明朝的中枢,是天下官员、士人的典范,这种行径,无异于在教天下人学坏。
“欸!子实,我朝与鞑靼之间,或者说与北虏之间,是几千年不可调和的仇恨,这是战争,君子如何?小人又如何?”高拱摆摆手道。
战场,从来都是赢者通吃,君子,小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赢!
只有赢了,我大明朝的北疆百姓,才能免受掳掠之苦。
至于国史会记录,身后有骂名什么的,不重要。
左右牺牲的,不过是沈惟敬一个小人。
“可是…”
李春芳还想争辩,但张居正却把话接了过去,“子实,别可是了,就这两尊宣德炉,便够要了沈惟敬的命,内阁又给了他一次新生的机会,而能不能把握本心,全看沈惟敬自己。”
重礼行贿阁臣。
以现在的皇律,沈惟敬有十条命也不够皇上杀的,在张居正、高拱眼里,这本就是死人,只是再废物利用一下。
而其他官员、士人想要效仿,是嫌考成法不够苛刻,还是嫌锦衣卫不够无孔不入?
初唐书法大家李邕,有云:“学我者拙,似我者死”。
有些权术,只能站在大明朝的立场和角度上才能施展。
“既如此,那出使鞑靼的使团,便以王家屏为大使,以沈惟敬为副使。”高拱拍板定案。
首揆、次相都决定认可的事,甘草阁老李春芳,也就没了异议。
陈以勤点点头。
使团名单连同两尊宣德炉便由内阁中书舍人刘台呈入玉熙宫。
而就在准备各自理政时,陈以勤拿出了大明粮收详情和诸省郡县粮价,道:“仰赖皇上如天之德,我两京一十三省之田,尽皆丰收,是百年未得一见的大丰收,好米每斗只值三四钱。”
说到这里,陈以勤望着同侪面上的喜意,提醒道:“阁老、次相,子实,这未必是好事,须知谷贱伤农啊!”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7309/438275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内阁,政务堂。
高拱提着宣德炉来的时候,张居正、李春芳、陈以勤便都在了。
见高拱拎着锦绣礼盒,一向善谈的李春芳便道:“次相,里面装着的是什么宝贝?”
高拱面色一肃,道:“宣德炉。”
李春芳一怔,就连刚拿起狼毫笔的陈以勤也愣住了,望向了高拱。
“真的?”李春芳难以置信道。
高拱便将礼盒递给了李春芳,道:“看看不就知道了。”
这一入手。
李春芳脸色一变。
哪怕隔着礼盒,也能感觉到,这个重量是对的。
打开之后,入目暗紫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
陈以勤走了过来,瞅了两眼,便知道这尊宣德炉,是对的。
随后,看向高拱的眼神就有些不太对了。
珍奇也好,古玩也罢,爱收藏的人都明白一个起码的道理,那便是真正的好东西,不是岁月沉淀之后才变得贵重,而是本来就很贵重。
就以这宣德炉为例,是宣宗皇帝有赏玩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罗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由于进口的极品红铜不多,所以,共铸造了三千座香炉,之后就再没有铸造。
这便是宣德炉。
而这些宣德炉,绝大部分陈设在当时的宫廷中,然后在宣宗皇帝驾崩后随之入葬。
也有一小部分,宣宗皇帝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种传世的东西,不能说很贵,至少陈以勤不认为特别贵,但对于出身较为“普通”的高拱来说,不贪不占,该是与普通百姓一样,终其一生而不可得。
赏玩着宣德炉的李春芳,忍不住打趣道:“都说无官不贪,次相也不能免俗啊。”
高拱哈哈一笑。
就在这时,张居正也从案牍后走出,李春芳、陈以勤本以为首揆也是要赏玩宣德炉时,就见张居正背着身后的手亮了出来,又是一尊宣德炉,摆在一起,成了一对。
李、陈面面相觑。
高拱反过来打趣道:“子实、逸甫,你们看看我俩贪了多少。”
玩笑开完。
张居正就和二人讲述了沈惟敬的“急于进步”。
李春芳恍然大悟,道:“阁老是想借着这两尊宣德炉将那沈惟敬给定罪了?”
以宣德炉贿赂首揆、次相,这沈惟敬固然够下本,但要是作为呈堂证供,罪行也不会小。
张居正望了眼高拱,正好高拱也看了过来,四目相对,彼此都了解彼此,摇摇头道:“不。我不仅不打算办了沈惟敬,还将沈惟敬收入了门下,以后还打算重用沈惟敬。”
此话一出。
李、陈二人俱都不解。
这样善于钻营,谄媚逢迎的人,阁老到底是瞧上了那点,还收到了门下。
高拱出面解释道:“沈惟敬这样的人,在我大明朝中是无可救药了,可这个无可救药,去到鞑靼,或能派上大用。”
说沈惟敬没脑子,但沈惟敬能向内阁首揆,内阁次相行贿。
说沈惟敬有脑子,但沈惟敬能向张居正,高拱行贿。
就沈惟敬这自以为是又胆大包天的性子,去到鞑靼中,定能挑起鞑靼内部的争斗。
到那时,鞑靼的势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分化。
分化、瓦解。
是高拱解决鞑靼所设想的一个计策,但能否成功,也要看沈惟敬对大明朝廷的忠心程度,和沈惟敬的不安分程度又有多高。
如果沈惟敬一心一意忠于大明朝,等出使鞑靼回归,忠诚,将是沈惟敬最好的晋升之阶。
反之,不忠诚的沈惟敬,势必会想方设法留在鞑靼,走上汉奸走狗的道路。
李春芳听得嘴角抽搐,道:“次相,这般做,或是小人之举。”
尽管李春芳在尽可能的委婉,但内阁的人,也都听出了李春芳在指摘高拱是小人。
高拱的计策,就是在测试沈惟敬的人性,但人性,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
内阁,是大明朝的中枢,是天下官员、士人的典范,这种行径,无异于在教天下人学坏。
“欸!子实,我朝与鞑靼之间,或者说与北虏之间,是几千年不可调和的仇恨,这是战争,君子如何?小人又如何?”高拱摆摆手道。
战场,从来都是赢者通吃,君子,小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赢!
只有赢了,我大明朝的北疆百姓,才能免受掳掠之苦。
至于国史会记录,身后有骂名什么的,不重要。
左右牺牲的,不过是沈惟敬一个小人。
“可是…”
李春芳还想争辩,但张居正却把话接了过去,“子实,别可是了,就这两尊宣德炉,便够要了沈惟敬的命,内阁又给了他一次新生的机会,而能不能把握本心,全看沈惟敬自己。”
重礼行贿阁臣。
以现在的皇律,沈惟敬有十条命也不够皇上杀的,在张居正、高拱眼里,这本就是死人,只是再废物利用一下。
而其他官员、士人想要效仿,是嫌考成法不够苛刻,还是嫌锦衣卫不够无孔不入?
初唐书法大家李邕,有云:“学我者拙,似我者死”。
有些权术,只能站在大明朝的立场和角度上才能施展。
“既如此,那出使鞑靼的使团,便以王家屏为大使,以沈惟敬为副使。”高拱拍板定案。
首揆、次相都决定认可的事,甘草阁老李春芳,也就没了异议。
陈以勤点点头。
使团名单连同两尊宣德炉便由内阁中书舍人刘台呈入玉熙宫。
而就在准备各自理政时,陈以勤拿出了大明粮收详情和诸省郡县粮价,道:“仰赖皇上如天之德,我两京一十三省之田,尽皆丰收,是百年未得一见的大丰收,好米每斗只值三四钱。”
说到这里,陈以勤望着同侪面上的喜意,提醒道:“阁老、次相,子实,这未必是好事,须知谷贱伤农啊!”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7309/438275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