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和空间站计划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陆娇谢云瑾、凤白泠独孤鹜、魏晋干饭人、这个明星很想退休、最强战神、萧天策、舒听澜卓禹安、重生大时代之1993、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他的小祖宗甜又野、楚尘、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南门航天公司的5号火箭第七次发射任务里,一级火箭回收失败的消息,在当天晚上就已经传遍了全球的互联网媒体。
众多网站上都有相关的消息,一级火箭回收失败的爆炸视频铺天盖地。
一开始只是普通媒体进行报道,网友们进行评论,很快就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们跑过来说什么可回收火箭技术是不成熟的,不安全的。
徐申学搞可回收火箭就是个笑话!
并且一些人还拿出来了诸多所谓的证据。
比如他们拿到了一些南门航天公司的一些零部件招标文件,大量采用民用零部件代替以往的专业航天专用的零部件。
以往一个一万美元的专用定制零部件,结果南门航天公司直接找一个普通企业订购了民用品,只花费了数百美元。
然后发出了灵魂提问:尽管这样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是使用这样的廉价零部件,安全性如何保障?
还有人挖出来了南门航天公司的朱雀发动机的情况,然后得出来了一个很惊人的情况,那就是一台朱雀发动机的成本只有一百三十万美元左右。
而这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本来就比那些一次性的发动机更贵,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火箭发动机成本每台在两百万美元左右。
在成本相差如此大的情况下,很难让人不怀疑这种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
然后得出所谓的结论,南门航天的可回收失败,就是因为发动机里使用了大量的廉价材料,最终导致可靠性不佳,因此才会导致回收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也看到了相关的新闻,也看到了这个南门航天公司的朱雀发动机的成本。
看完新闻后,他就找到了研发团队然后下了死命令:下一代的发动机成本,必须降低到一百万美元!
隔壁南门一百三十万美元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他看了都得流口水……
但是真正的业内人士和外界的所谓专家们,看法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场一级火箭回收失败之后的的第三天,南门航天公司发布公告,他们已经初步找到了导致回收失败的问题所在,如今已经进行了改进。
原定于下个月的第八次火箭发射任务将会按照原计划继续执行。
南门航天公司将会一如既往的为海外内客户提供优质的发射服务。
外界继续纷纷扰扰的时候,不少有卫星发射需求的机构或企业看到南门航天公司的公告后,反而是放心了不少!
一级火箭回收是否失败,和他们有没啥太大关系……反正到目前为止,南门航天公司的5号火箭发射,每一次可都成功的把卫星送到了预定的轨道,成功率是百分百的。
同时南门航天公司的对外发射报价也相对要更低,比美国的太空探索公司还要更低一些,至于那些传统的发射机构,在报价上就更不用说了。
美国人用航天飞机把大概二十多吨载荷送到近地轨道上,每公斤成本大概在四五万美元左右,美国人为什么把航天飞机退役啊,这就是为啥,太贵了。
常规的各国机构的一次性火箭发射成本,近地轨道成本普遍在每公斤一万多美元。
而徐申学的南门航天公司的5号火箭A型,目前对外报价的一次性使用模式是九千万美元,可以把十九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
但是要注意,南门航天玩的可是重复火箭,所以要看他们的可回收模式发射的报价。
五号火箭A型的可回收模式是六千万美元一次,可以把十二吨的载荷送到标准近地轨道。
折合下来每公斤成本只有五千美元。
便宜到让各国航天机构怀疑人生!
为什么这么便宜?
其实很简单的,一枚商业火箭的发射成本里,发动机成本就占据了大概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
智云的五号火箭,其发动机成本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六!
其中大部分发动机都是部署在一级火箭里。
同时火箭的结构成本也有七八个百分点,其中一级火箭的结构成本大概也有四五个百分点。
两者结合起来后,整个一级火箭的成本占比就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而南门航天的五号火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一级火箭可回收啊!
每次发射把占据一半成本的一级火箭给回收了,这带来的是几十个百分点的成本下降啊!
此外南门航天的整个火箭设计以及运营,和传统的航天机构是不一样的。
传统的航天机构玩的是定制化任务,各种东西都贵的很,成本控制几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不花白不花!
航天飞机每公斤五万多美元的近地轨道载荷成本,就是这么来的!
而这样搞出来的火箭,哪怕承担商业发射任务也死贵死贵的。
但是南门航天不一样啊,人家玩的是商业航天,成本控制是关键因素,因此南门航天公司的五号火箭,其整体的设计研发以及制造成本相对传统航天机构的成本,那是相当的低。
基本上就只有几分之一而已。
商业化操作的成本控制以及一级火箭的重复使用,这就是南门航天低发射成本的关键因素,其他航天机构看了都得傻眼的低价!
要不然你以为南门航天公司为什么能够在今年夏天这才收飞成功,然后就开始密集的商业发射啊……不为啥啊,就是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太便宜了!
只有大概一半的价格呢!
再说了,就算火箭发射失败导致卫星有所损失,卫星的损失也有保险赔嘛!
题外话,商业卫星发射任务里,一般卫星都会投保,如果发射任务有所损失的话,保险公司是会进行赔偿的。
南门航天公司因为是行业新兵,在寻找保险公司合作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好多保险公司觉得南门航天公司的火箭太廉价,三天两头爆炸不太靠谱,所以不太愿意承保。
南门航天公司干脆自己搞了个专门面向自家客户的卫星保险子公司,打出来了一次投保,全额赔偿的口号!
如此情况下,自然有机构或企业找上门来让南门航天发射卫星。
当然了,目前南门航天公司的主要客户,还是兄弟企业智云集团。
智云集团正在构筑新的全球卫星通讯系统,用来联系全球各地的子公司,推动企业内部的全球信息高度自动化。
具体涉及到了企业的常规运营、供应链以及研发流程等等。
智云集团这样的超大型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每天都会产生庞大的信息交流需求,虽然通过常规互联网能够承载其中的大部分数据,但还是有相当多一部分的数据是直接通过卫星通讯的。
比如供应链里的数据。
可是一整套全球供应链,实时变化的数据,根据全球市场销量的实时变化预计市场部门作出的判断和预测,再由供应链部门制定生产计划,随后根据自研的供应链系统里进行流程拆分,安排各零部件,原材料到各工厂里进行生产,制定非常详细而严密的生产、运输计划。
精确到一个螺丝钉的生产安排,一批螺丝钉的运输计划。
智云集团的供应链,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也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供应链!
而普通的互联网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因此智云集团在供应链领域里的通讯,是大量采用卫星通讯网络的。
之前租用卫星网络成本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毕竟是别人家的卫星,用起来多少有点麻烦,而且技术不咋地……没错,智云科技看不上市面上的这些卫星通讯企业提供的卫星通讯服务,技术不行,数据传输速度慢,数量小,还死贵死贵的。
因此在徐申学开始搞航天公司后,智云科技干脆自己找了几家大学研发自己的通讯卫星。
在今年南门航天公司的五号火箭发射成功后,就开始让南门航天公司的五号火箭进行发射。
如今已经发射上去了三颗卫星,而后续还会继续发射,同时独立出来的卫星研发以及运营部门也被独立为智云卫星通讯公司,并且拿到了相应的许可以及牌照。
初步目标是为国内外的其他企业客户提供高级别的优质卫星通讯服务。
有卫星通讯需求的企业,可不止智云一家,只是很少有企业能够自己搞卫星网络而已。
而中后期目标,自然是广泛提供各种卫星服务,包括徐申学一直惦记着的低轨道消费级民用卫星互联网。
当然,徐申学想要的卫星互联网,其实和马斯克那种单纯为了给个人或企业客户提供卫星宽带不一样。
按照徐申学的计划,这个低轨道卫星通讯网络,其核心功能是用来支持地面上的大量无人移动终端的。
主要是无人车,消费级无人机等,给这些无人移动设备提供卫星定位,信息传递等核心功能的。
这是徐申学针对未来的智能无人交通网络的一个探索。
无人交通网络,光靠无人设备自身搭载的感应器,算力设备多少是有一些局限性的,而地面的信号传递设备也受到建筑,地面等影响,在城市里还行,但是一旦离开城市那么就会比较麻烦了。
因此徐申学是准备用低轨道卫星网络来填补这个缺口!
按照徐申学对未来的设想,整个无人移动设备网络,应该是有一个超大型的算力中心对整个网络进行规划,调整,通过地面通讯网络以及卫星通讯网络和众多无人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互联;引导,指挥数量庞大的无人移动设备有序自主的运行。
当然,这种设想只是徐申学针对未来的设想,徐申学自己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技术达到相应的层次,反正目前的卫星通讯技术达不到……智云科技还得专门开发相应的卫星通讯技术才行。
未来是未来,那么中短期内,自然是给一些有需要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卫星通讯服务了,不求赚钱,但求不亏的那么多。
智云卫星的发射订单,是南门航天公司的商业发射启动订单,而有了智云卫星带头后,也有其他有需要的公司或机构陆续找上门来发射卫星。
目前,南门航天公司已经签下了二十多次发射合同,其中智云卫星有占据一半,其他的一些卫星服务企业客户占据了小半,此外还有一些机构的发射任务订单。
这么多订单想要完成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南门航天公司的发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
再加上每一次发射都成功的把卫星送到了预定轨道,失败的只是一级火箭的回收,因此南门航天公司是不会轻易的放弃预定的发射计划的。
所以,在一片的质疑声中,南门航天公司宣布下个月的发射计划将会按照计划计划继续进行。
徐申学对南门航天公司的情况也保持了关注,并且近期还跑去了一趟进行视察。
刚好遇到了媒体采访,面对一群围过来的记者,徐申学也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回应。
因此他让安保人员放了几个记者过来,首先过来的是一个美国的女记者,徐申学简单瞄了眼,车灯有点大,也有点晃眼。
这女记者挺着一对亮眼的大车灯,然后开口用别蹩脚的中文问道:“徐董,请问你对近期五号火箭的发射失败有什么看法,很多人都认为你们的火箭存在严重的技术安全隐患,人们都非常关注航天安全问题,你的五号火箭其次发射就有两次失败,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安全?”
徐申学一听心中就呵呵一笑,这女记者看着挺好的,没想到心思这么坏,问题都带着大坑。
而且故意扭曲了事实,回头就得给公关部门下禁令,不准她再来参加什么发布会之类的。
不过心里的想法自然是不会现在说出来,甚至徐申学表情都带着微笑呢。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的是,我们的五号火箭的七次发射里,全都成功的把卫星送到了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失败的是一级火箭的回收任务,这个回收任务哪怕失败也不影响我们客户的卫星发射安全,毕竟卫星都已经安全送到了预定轨道。”
“我得到的反馈是,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发射效率以及报价以及成功率都非常满意!”
“一级火箭回收的偶尔失败,这是技术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正在持续的进行技术改进,增加一级火箭回收的成功率!”
徐申学简单回答之后,就直接闪身走人,这些记者太没有礼貌,说的话都是瞎扯,徐申学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了。
进入了南门航天后,徐申学先是在南门航天的CEO孟文伦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一些研发项目,并来到了隔壁的巨大生产车间。
孟文伦以前是在智云科技任职,担任的是机器人团队的负责人,智云生态链里的跳舞机器人就是他的手笔,后来被徐申学调到了南门航天担任CEO。
这人虽然是技术出身,不过哪怕是在机器人团队的时候,就是主要负责带团队,做管理为主,这到了南门航天后,虽然具体业务不一样了,但是实际上干的事也没太大本质区别。
孟文伦先是带着徐申学到了火箭发动机的生产工厂,这个巨大的工厂里正在以工业流水线的方式朱雀一号火箭发动机,看起来规模是相当夸张。
孟文伦指着前方的几台发动机道:“徐董,我们的朱雀一号发动机,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多个改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小型试验火箭上使用的是原始型号,一号、二号以及三号还有四号试验火箭,使用的发动机虽然都是朱雀一号,但是技术细节是不一样的!”
“我们当初是一边进行试验一边进行改进,进行了十多次的技术更迭,最后才完成了最终的朱雀一号发动机的设计,并定型为朱雀一号A型。”
“在A型的基础上,我们这几个月又进行了一次的技术更迭,加大了零部件的集成化,开始采用了3D打印机加工生产部分的复杂构型零配件。”
“最终我们推出来了朱雀一号B型!”
“我们在A型的基础上,成功的减重了百分之十二,但是推力却是增加了百分之八,同时成本再一次下降了七个百分点,如今我们生产一台朱雀一号B型发动机,只需要一百二十万美元左右。”
“而发动机的减重以及推力增加,这也给我们的五号火箭带来了更大的载荷运力,并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
孟文伦指着前方的两台发动机道:“左边的是我们已经停产,不过依旧在三枚之前成功回收的一级火箭上使用的A型发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南门航天已经执行了七次的五号火箭发射任务,但实际上只生产了五枚一级火箭,其中有两枚回收的时候炸掉了,现在还剩下三枚,这三枚回收的一级火箭会进行简单的检修,重新刷个油漆,确保没有问题后就会拉出去继续执行发射任务的。
为啥南门航天的发射成本这么低,徐申学也总是说不怕炸啊……这就是为啥!
这种回收成功的一级火箭,用起来其实成本相当低。
而按照南门航天公司的设计指标,可回收的一级火箭在不经过翻修的情况下的使用寿命是十次,如果经过翻修的话甚至能够提升到二十次乃至更多。
传统航天机构里两三千万美元成本的一次性一级火箭,用一次就没了。
南门航天里一两千万美元成本的可回收一级火箭,能用十几二十次,折算下来单次成本不过一两百万美元。
如此情况下,传统航天机构怎么和南门航天拼成本?
拼不过的!
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只有传统航天机构的一半左右,但是依旧能大把赚钱—因为实际成本更低。
这个时候,孟文伦对着右边的一台发动机道:“右边的是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进后的B型,目前已经开始量产,装载在我们的六号一级火箭以及后续火箭上,下个月我们的发射计划就会采用六号一级火箭!”
“主要是现役的三枚一级火箭,还需要根据之前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升级,发射计划要推迟。”
“我们的发动机也好,箭体也好,回收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等等,都是在走一边用一边改进,快速迭代的技术路线!”
孟文伦说着的时候,笑了笑:“工程师们对此有些担心,但是我觉得搞技术研发吗,都差不多,以前我们做机器人,做手机都能这么做,没道理这火箭不能这么搞!”
听着孟文伦的话,后头跟着的不少工程师们沉默不说话。
说实话,其实他们都不太支持孟文伦的这一套理论,毕竟火箭这东西太高大上了,结果你孟文伦把整个项目拆分,然后用普通商业科技的模式来搞研发,说实话他们觉得有点不靠谱。
但是孟文伦是CEO,有着绝对的权限,哪怕是邓飞跃这个五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定。
同样,这其实也是徐申学把孟文伦从智云集团调到南门航天的核心原因。
他就是要让孟文伦过来,然后扭转南门航天里一大票从传统航天公司跳槽过来的工程师,管理人员的观念。
很多人总是觉得火箭这东西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昂贵并且是高精尖技术。
但是徐申学就是要让孟文伦告诉他们:火箭这东西,也只是个工业产品而已,而且还是可量产的工业产品,没那么高大上!
真要说起来技术含量,徐申学甚至都不认为这个五号火箭的技术含量,能超过自家的S12手机。
五号火箭的一级火箭可回收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技术障碍,成本控制就更没啥好说的了,换其他商业公司来一样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但是S12,别看它只是个几千块的手机,但技术含量绝对是现代科技下的巅峰产物。
光是里头搭载的S303芯片,就代表着当下人类文明最巅峰的技术水准!
芯片这东西,绝对是人类制造出来最科幻的工业产品,它不仅仅先进,并且还足够便宜。
怎么形容芯片呢?
大概就是把一个超级城市微雕在一枚一百平方毫米左右的芯片里,然后几十块,几百块钱卖给普通人!
便宜一些的落后制程的芯片甚至只需要几块钱!
光是听上去就让人难以置信,跟科幻片一样。
事实就是如此。
而南门航天的5号火箭,基本上也是属于纯自主可控的,但是搞火箭,可不需要徐申学特地去搞什么晶圆厂,搞半导体设备等等。
五号火箭整体的技术含量,是远不如当下先进半导体的。
原时空里自从太空探索公司获得了成功后,一大票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冒了出来,陆续也弄出来了可重复火箭。
但是芯片呢,技术难度最低的设计领域,先进的手机SOC芯片设计也没几个公司能够搞得定啊,全球也就那么几家巨头企业,国内就只有一家。
而芯片制造领域乃至更关键的半导体设备领域就更难了。
当然,就算是不如先进半导体,但是重复火箭的技术难度也不是什么国家或企业就能搞的,想要和南门航天公司这样直接弄个五百度吨级别的可回收火箭,能够难倒一大片国家和企业。
东西难不难,得和什么进行对比!
而对于徐申学而言,他又不会去找什么落后国家,普通企业进行对比,他对比的对象都是自家的一些企业,要么是一些国际巨头企业。
这平日里玩的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美金投资的半导体相关产业以及电子消费产业以及电动车,人工智能这些东西。
至于火箭,对于当下的徐申学而言,说白了就是个大玩具……
有钱人玩火箭嘛,也没啥好稀奇的。
所以徐申学才会有这种感觉,但其他人嘛……那就难说了。
————
孟文伦带着徐申学看过了这一排的火箭发动机后,又带着徐申学去看了隔壁的火箭箭体的制造工厂,这个工厂就显得非常高大了。
火箭都是几十米高的东西,建造火箭的厂房自然也非常高大。
“这里是我们的一级火箭的建造工厂,目前我们正在组装生产七号一级火箭,六号一级火箭已经组装完工了,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完工后的各种检查和测试,不出意外的话,六号火箭会将会在下个月进行发射。”
“此外一号、三号、五号一级火箭也在这一车间里进行升级改造!”
随着孟文伦的话,徐申学看到的是两列两侧排开,一共四枚庞大的一级火箭,而对面一片区域里则是有一个正在建造当中的半成品火箭!
尽管只有几枚火箭,然而看上去却是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甚至为了看到这些火箭的全貌,徐申学都不是在地面上看,而是坐着电梯上了高处的指挥台上看。
这场面,饶是见多识广,看过不少大场面的徐申学也是为之震撼啊。
徐申学道:“回头你们可以搞个宣传片,把这场面给拍下来,让外头那些傻子们看看我们的实力!”
看过一级火箭的建造后,徐申学又到了另外一个同样高大无比的工厂车间里看到了二级火箭的建造。
孟文伦道:“这个二级火箭和一级火箭不一样,我们的一级火箭是可以回收的,所以在设计以及建造上,我们更加注重安全性,复用性,因此实际建造成本的话是要超过传统的一次性火箭成本。”
“但是我们的二级火箭的话,考虑到技术问题以及成本问题目前是没有可回收的,是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
“我们也展开了二级火箭可回收的一些实验研究,但是目前来说距离实用性还比较遥远,因此我们目前的二级火箭的主要技术路线,还是走一次性火箭路线。”
“因为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我们的这个二级火箭在整体的制造成本上,预估只有其他航天机构同类产业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同时我们还在继续进行技术探索,把成本进一步降下来!”
“因为都是一次性消耗用品,所以需求量也大,生产任务紧,因此我们的生产速度也比较快,目前的产量是每个月一点五枚,我们正在持续进行产能的扩充,争取到明年做到每个月五枚的产能。”
“生产效率的提升,产量的增加,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我们二级火箭的成本,我们计算过,如果月产能能够达到十台,并顺利使用的话,那么成本可以降低到现在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只是这个时候,孟文伦又无奈道:“我们的产能扩充虽然容易,但是订单不太好接,现在我们一共也就前后接到了二十三枚火箭发射的订单合同,要是按照我们规划的产能来看,最多三个月就能发射完毕了。”
徐申学听到这个问题,却是道:“现在的航天发射市场还是非常有前景的,国内市场也大,不管是组建各种卫星网络也好,还是搞空间站也罢,这些都少不了火箭发射任务。”
“你们这边的业务部门也要加把劲,这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各种商业订单都可以去找一找,谈一谈嘛!”
“我们的火箭还是挺好的,运载力也足够大,成本还低,市场竞争力还是很充分的!”
如今南门航天公司的商业火箭,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小型的南天门四号火箭,但是这种是一次性的小型火箭,之前是用来试验用的,至今都没有承接过商业发射订单。
另外一种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天门五号火箭,这是一款起飞重量五百多吨,二级火箭设计的中大型火箭。
不过五号火箭现在也分A型和B型,其中的A型也就是之前生产使用的五枚火箭,已经炸了两枚,还剩下三枚一级火箭,至于后续还能用几次,这得看运气。有可能还能再用好几次,也有可能再用一两次就不能用了。
新生产的B型则是六号火箭开始算起。
其中的A型火箭在执行发射任务的时候,其实除了回收模式外,也可以采用一次性火箭模式,也就是不预留返回燃料,以把更多的载荷送上太空,这种模式可以把十九吨的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只不过南门航天没这么干过而已,都是普通商业发射任务,没必要搞一次性发射啊。
真要搞的话,客户是要支付大量额外费用的。
大量客户找上门来就是为了你的可回收火箭便宜,所以五号火箭的所有发射任务,清一色的都是采用陆地回收的方式。
而采用陆地回收模式的话,可以把十二吨的货物送上近地轨道。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
也没多厉害,大概就是世界第一的样子。
国外有类似起飞重量的大型火箭,一般近地轨道的运输能力也就八吨,十吨左右,这还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呢,然而还没南天门五号火箭陆地回收模式下的运载能力多!
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此外,现在五号火箭已经有了B型的改进版版,使用了新型的朱雀一号B型发动机,这个根据设计指标,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近地轨道的运输能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一吨,哪怕是陆地回收也能够达到十三吨的水平。
这个性能,远超一大票各种所谓的先进火箭。
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基本上达到了国外先进火箭七八百吨起飞重量的水准。
但是你要知道,南天门五号火箭B型,只有五百六十多吨的起飞重量呢。
这意味着,更小的个子,更低的成本!
为什么数据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基本就是朱雀一号发动机更轻一些,推力更大一些,然后火箭结构材料用的是新型的铝锂合金,所以更要轻一些!
火箭的运载能力,其实就是这样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然后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就多出来这么好几吨的运载能力了。
但是说起来容易,想要做起来可难了……
这甚至都不是什么单纯的技术难题,而是研发上的思维模式,运营模式上的巨大差距。
南门航天公司研发火箭可不遵循什么传统技术路线,而是采用了高科技企业的诸多研发经验和思维模式,采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零配件,同时还使用了3D打印机技术等。
而说实话,除了商业航天公司会这么干,传统的各国航天机构是不可能这么干的。
风险太大,责任太大,最重要的是:没那必要啊。
人家这是机构,可不是什么商业公司!
这些人的想法是五百吨的火箭干不了这活,我就弄个七八百吨的火箭啊,反正花的又不是我的钱。
没必要费尽心思,冒着技术风险去提高推重比,然后让五百多吨的火箭去干七八百吨火箭的活啊!
这种事,可是属于典型的成功了,好处没我份,失败了我挨板子。
傻子才给你搞……而且别把研发人员当傻子。
欧洲也好,美国也罢,乃至俄罗斯呢,他们的航天机构其实都差不多,花钱在行,但是降低成本吗,搞性价比这些他们就不在行了。
甚至都没动力去干这种事!
他们和商业航天公司的思维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是南门航天就有个需求,因为他们是要赚钱的,这五百吨的火箭和七八百吨,乃至一千吨的火箭,发射成本差别可大了去。
因此南门航天更愿意冒一些技术风险,采用新技术,使用五百多吨的火箭,去干七百吨火箭的活。
最后,就有了这种技术差距。
南门航天公司,有了南天门五号火箭这种大推力,低成本的高性价比火箭,拉一些普通的商业订单还是问题不大的。
更何况,南门航天公司里还有一个六号火箭计划!
这是一个起飞重量超过一千四百吨的重型火箭,要说这个重型火箭的设计结构,其实说起来很简单的。
表面看,似乎是一枚五号火箭捆绑了两个助推器。
实际上,那两个助推器也是五号火箭里的一级火箭。
南门航天公司的工程师们,为了节约成本,根本没有和传统航天机构那样还专门搞个助推器。
他们就简单粗暴的把三枚南天门五号火箭里的一级火箭给并联了起来,直接来个力大飞转,按照他们的设计,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这款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输能力要达到六十吨以上。
运载能力爆杀一大群所谓的重型火箭不说,而且还特别便宜。
按照他们的预估,这种火箭的一次性发射成本,不会超过一点五亿美元,如果重复使用的话,都能降低到一亿美元以下。
不过,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并联方式,也让这款火箭的技术复杂性非常大。
一枚火箭就得七台发动机,三枚火箭下来就达到了二十一台发动机。
如何让二十一台发动机协同稳定的工作,这可是个巨大无比的技术难题。
至少外界觉得智云的工程师们是异想天开!
倒是太平洋对岸的太空探索公司里的不少工程师们,看到了南门航天公司的六号重型火箭的技术方案后非常有兴趣。
不过现在他们连一级火箭的回收技术还没能搞定呢,搞这种重型火箭还远了点。
徐申学在南门航天公司里待了一整天,看过了工厂后,然后又看到了六号重型火箭的PPT。
最后才算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南门航天公司,拿着一堆南门航天公司的技术资料就去了京城。
他这是拉订单去了,最近上头想要搞个空间站玩一玩,而搞空间站就得有火箭吧,就国内其他那些小火箭的运载能力做起来就很勉强了,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这些还是蛮重的,重量太小就无法控制。
而他手头上刚好有个能发射二十一吨的五号火箭,而且发射费用还便宜,帮忙发射个实验舱,核心舱之类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可回收模式下,十二吨的运载量刚好可以为空间站提供货物补给乃至人员轮换。
一切都妥妥的!
放远一点看,南门航天公司里还有个正在研发中的六号重型火箭计划。
其他人人对这重型火箭没信心,但是徐申学却是有极大的信心。
因为南门航天公司乃是徐申学的控股公司,公司里的研发人员是能够享受到科研系统名额的加持的,清一色的科研名额加持下,其研发速度是不能用常理来进行判断的。
类似的情况已经在他旗下的很多企业里发生过,而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甚至,至这一次过去,他也是想着能不能拿个审批,然后自己搞个小空间站玩一玩。
也不是说空间站这东西,只能国家玩吧,企业就不行吧?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7305/442671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众多网站上都有相关的消息,一级火箭回收失败的爆炸视频铺天盖地。
一开始只是普通媒体进行报道,网友们进行评论,很快就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们跑过来说什么可回收火箭技术是不成熟的,不安全的。
徐申学搞可回收火箭就是个笑话!
并且一些人还拿出来了诸多所谓的证据。
比如他们拿到了一些南门航天公司的一些零部件招标文件,大量采用民用零部件代替以往的专业航天专用的零部件。
以往一个一万美元的专用定制零部件,结果南门航天公司直接找一个普通企业订购了民用品,只花费了数百美元。
然后发出了灵魂提问:尽管这样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是使用这样的廉价零部件,安全性如何保障?
还有人挖出来了南门航天公司的朱雀发动机的情况,然后得出来了一个很惊人的情况,那就是一台朱雀发动机的成本只有一百三十万美元左右。
而这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本来就比那些一次性的发动机更贵,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火箭发动机成本每台在两百万美元左右。
在成本相差如此大的情况下,很难让人不怀疑这种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
然后得出所谓的结论,南门航天的可回收失败,就是因为发动机里使用了大量的廉价材料,最终导致可靠性不佳,因此才会导致回收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也看到了相关的新闻,也看到了这个南门航天公司的朱雀发动机的成本。
看完新闻后,他就找到了研发团队然后下了死命令:下一代的发动机成本,必须降低到一百万美元!
隔壁南门一百三十万美元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他看了都得流口水……
但是真正的业内人士和外界的所谓专家们,看法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场一级火箭回收失败之后的的第三天,南门航天公司发布公告,他们已经初步找到了导致回收失败的问题所在,如今已经进行了改进。
原定于下个月的第八次火箭发射任务将会按照原计划继续执行。
南门航天公司将会一如既往的为海外内客户提供优质的发射服务。
外界继续纷纷扰扰的时候,不少有卫星发射需求的机构或企业看到南门航天公司的公告后,反而是放心了不少!
一级火箭回收是否失败,和他们有没啥太大关系……反正到目前为止,南门航天公司的5号火箭发射,每一次可都成功的把卫星送到了预定的轨道,成功率是百分百的。
同时南门航天公司的对外发射报价也相对要更低,比美国的太空探索公司还要更低一些,至于那些传统的发射机构,在报价上就更不用说了。
美国人用航天飞机把大概二十多吨载荷送到近地轨道上,每公斤成本大概在四五万美元左右,美国人为什么把航天飞机退役啊,这就是为啥,太贵了。
常规的各国机构的一次性火箭发射成本,近地轨道成本普遍在每公斤一万多美元。
而徐申学的南门航天公司的5号火箭A型,目前对外报价的一次性使用模式是九千万美元,可以把十九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
但是要注意,南门航天玩的可是重复火箭,所以要看他们的可回收模式发射的报价。
五号火箭A型的可回收模式是六千万美元一次,可以把十二吨的载荷送到标准近地轨道。
折合下来每公斤成本只有五千美元。
便宜到让各国航天机构怀疑人生!
为什么这么便宜?
其实很简单的,一枚商业火箭的发射成本里,发动机成本就占据了大概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
智云的五号火箭,其发动机成本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六!
其中大部分发动机都是部署在一级火箭里。
同时火箭的结构成本也有七八个百分点,其中一级火箭的结构成本大概也有四五个百分点。
两者结合起来后,整个一级火箭的成本占比就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而南门航天的五号火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一级火箭可回收啊!
每次发射把占据一半成本的一级火箭给回收了,这带来的是几十个百分点的成本下降啊!
此外南门航天的整个火箭设计以及运营,和传统的航天机构是不一样的。
传统的航天机构玩的是定制化任务,各种东西都贵的很,成本控制几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不花白不花!
航天飞机每公斤五万多美元的近地轨道载荷成本,就是这么来的!
而这样搞出来的火箭,哪怕承担商业发射任务也死贵死贵的。
但是南门航天不一样啊,人家玩的是商业航天,成本控制是关键因素,因此南门航天公司的五号火箭,其整体的设计研发以及制造成本相对传统航天机构的成本,那是相当的低。
基本上就只有几分之一而已。
商业化操作的成本控制以及一级火箭的重复使用,这就是南门航天低发射成本的关键因素,其他航天机构看了都得傻眼的低价!
要不然你以为南门航天公司为什么能够在今年夏天这才收飞成功,然后就开始密集的商业发射啊……不为啥啊,就是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太便宜了!
只有大概一半的价格呢!
再说了,就算火箭发射失败导致卫星有所损失,卫星的损失也有保险赔嘛!
题外话,商业卫星发射任务里,一般卫星都会投保,如果发射任务有所损失的话,保险公司是会进行赔偿的。
南门航天公司因为是行业新兵,在寻找保险公司合作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好多保险公司觉得南门航天公司的火箭太廉价,三天两头爆炸不太靠谱,所以不太愿意承保。
南门航天公司干脆自己搞了个专门面向自家客户的卫星保险子公司,打出来了一次投保,全额赔偿的口号!
如此情况下,自然有机构或企业找上门来让南门航天发射卫星。
当然了,目前南门航天公司的主要客户,还是兄弟企业智云集团。
智云集团正在构筑新的全球卫星通讯系统,用来联系全球各地的子公司,推动企业内部的全球信息高度自动化。
具体涉及到了企业的常规运营、供应链以及研发流程等等。
智云集团这样的超大型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每天都会产生庞大的信息交流需求,虽然通过常规互联网能够承载其中的大部分数据,但还是有相当多一部分的数据是直接通过卫星通讯的。
比如供应链里的数据。
可是一整套全球供应链,实时变化的数据,根据全球市场销量的实时变化预计市场部门作出的判断和预测,再由供应链部门制定生产计划,随后根据自研的供应链系统里进行流程拆分,安排各零部件,原材料到各工厂里进行生产,制定非常详细而严密的生产、运输计划。
精确到一个螺丝钉的生产安排,一批螺丝钉的运输计划。
智云集团的供应链,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也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供应链!
而普通的互联网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因此智云集团在供应链领域里的通讯,是大量采用卫星通讯网络的。
之前租用卫星网络成本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毕竟是别人家的卫星,用起来多少有点麻烦,而且技术不咋地……没错,智云科技看不上市面上的这些卫星通讯企业提供的卫星通讯服务,技术不行,数据传输速度慢,数量小,还死贵死贵的。
因此在徐申学开始搞航天公司后,智云科技干脆自己找了几家大学研发自己的通讯卫星。
在今年南门航天公司的五号火箭发射成功后,就开始让南门航天公司的五号火箭进行发射。
如今已经发射上去了三颗卫星,而后续还会继续发射,同时独立出来的卫星研发以及运营部门也被独立为智云卫星通讯公司,并且拿到了相应的许可以及牌照。
初步目标是为国内外的其他企业客户提供高级别的优质卫星通讯服务。
有卫星通讯需求的企业,可不止智云一家,只是很少有企业能够自己搞卫星网络而已。
而中后期目标,自然是广泛提供各种卫星服务,包括徐申学一直惦记着的低轨道消费级民用卫星互联网。
当然,徐申学想要的卫星互联网,其实和马斯克那种单纯为了给个人或企业客户提供卫星宽带不一样。
按照徐申学的计划,这个低轨道卫星通讯网络,其核心功能是用来支持地面上的大量无人移动终端的。
主要是无人车,消费级无人机等,给这些无人移动设备提供卫星定位,信息传递等核心功能的。
这是徐申学针对未来的智能无人交通网络的一个探索。
无人交通网络,光靠无人设备自身搭载的感应器,算力设备多少是有一些局限性的,而地面的信号传递设备也受到建筑,地面等影响,在城市里还行,但是一旦离开城市那么就会比较麻烦了。
因此徐申学是准备用低轨道卫星网络来填补这个缺口!
按照徐申学对未来的设想,整个无人移动设备网络,应该是有一个超大型的算力中心对整个网络进行规划,调整,通过地面通讯网络以及卫星通讯网络和众多无人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互联;引导,指挥数量庞大的无人移动设备有序自主的运行。
当然,这种设想只是徐申学针对未来的设想,徐申学自己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技术达到相应的层次,反正目前的卫星通讯技术达不到……智云科技还得专门开发相应的卫星通讯技术才行。
未来是未来,那么中短期内,自然是给一些有需要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卫星通讯服务了,不求赚钱,但求不亏的那么多。
智云卫星的发射订单,是南门航天公司的商业发射启动订单,而有了智云卫星带头后,也有其他有需要的公司或机构陆续找上门来发射卫星。
目前,南门航天公司已经签下了二十多次发射合同,其中智云卫星有占据一半,其他的一些卫星服务企业客户占据了小半,此外还有一些机构的发射任务订单。
这么多订单想要完成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南门航天公司的发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
再加上每一次发射都成功的把卫星送到了预定轨道,失败的只是一级火箭的回收,因此南门航天公司是不会轻易的放弃预定的发射计划的。
所以,在一片的质疑声中,南门航天公司宣布下个月的发射计划将会按照计划计划继续进行。
徐申学对南门航天公司的情况也保持了关注,并且近期还跑去了一趟进行视察。
刚好遇到了媒体采访,面对一群围过来的记者,徐申学也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回应。
因此他让安保人员放了几个记者过来,首先过来的是一个美国的女记者,徐申学简单瞄了眼,车灯有点大,也有点晃眼。
这女记者挺着一对亮眼的大车灯,然后开口用别蹩脚的中文问道:“徐董,请问你对近期五号火箭的发射失败有什么看法,很多人都认为你们的火箭存在严重的技术安全隐患,人们都非常关注航天安全问题,你的五号火箭其次发射就有两次失败,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安全?”
徐申学一听心中就呵呵一笑,这女记者看着挺好的,没想到心思这么坏,问题都带着大坑。
而且故意扭曲了事实,回头就得给公关部门下禁令,不准她再来参加什么发布会之类的。
不过心里的想法自然是不会现在说出来,甚至徐申学表情都带着微笑呢。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的是,我们的五号火箭的七次发射里,全都成功的把卫星送到了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失败的是一级火箭的回收任务,这个回收任务哪怕失败也不影响我们客户的卫星发射安全,毕竟卫星都已经安全送到了预定轨道。”
“我得到的反馈是,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发射效率以及报价以及成功率都非常满意!”
“一级火箭回收的偶尔失败,这是技术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正在持续的进行技术改进,增加一级火箭回收的成功率!”
徐申学简单回答之后,就直接闪身走人,这些记者太没有礼貌,说的话都是瞎扯,徐申学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了。
进入了南门航天后,徐申学先是在南门航天的CEO孟文伦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一些研发项目,并来到了隔壁的巨大生产车间。
孟文伦以前是在智云科技任职,担任的是机器人团队的负责人,智云生态链里的跳舞机器人就是他的手笔,后来被徐申学调到了南门航天担任CEO。
这人虽然是技术出身,不过哪怕是在机器人团队的时候,就是主要负责带团队,做管理为主,这到了南门航天后,虽然具体业务不一样了,但是实际上干的事也没太大本质区别。
孟文伦先是带着徐申学到了火箭发动机的生产工厂,这个巨大的工厂里正在以工业流水线的方式朱雀一号火箭发动机,看起来规模是相当夸张。
孟文伦指着前方的几台发动机道:“徐董,我们的朱雀一号发动机,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多个改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小型试验火箭上使用的是原始型号,一号、二号以及三号还有四号试验火箭,使用的发动机虽然都是朱雀一号,但是技术细节是不一样的!”
“我们当初是一边进行试验一边进行改进,进行了十多次的技术更迭,最后才完成了最终的朱雀一号发动机的设计,并定型为朱雀一号A型。”
“在A型的基础上,我们这几个月又进行了一次的技术更迭,加大了零部件的集成化,开始采用了3D打印机加工生产部分的复杂构型零配件。”
“最终我们推出来了朱雀一号B型!”
“我们在A型的基础上,成功的减重了百分之十二,但是推力却是增加了百分之八,同时成本再一次下降了七个百分点,如今我们生产一台朱雀一号B型发动机,只需要一百二十万美元左右。”
“而发动机的减重以及推力增加,这也给我们的五号火箭带来了更大的载荷运力,并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
孟文伦指着前方的两台发动机道:“左边的是我们已经停产,不过依旧在三枚之前成功回收的一级火箭上使用的A型发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南门航天已经执行了七次的五号火箭发射任务,但实际上只生产了五枚一级火箭,其中有两枚回收的时候炸掉了,现在还剩下三枚,这三枚回收的一级火箭会进行简单的检修,重新刷个油漆,确保没有问题后就会拉出去继续执行发射任务的。
为啥南门航天的发射成本这么低,徐申学也总是说不怕炸啊……这就是为啥!
这种回收成功的一级火箭,用起来其实成本相当低。
而按照南门航天公司的设计指标,可回收的一级火箭在不经过翻修的情况下的使用寿命是十次,如果经过翻修的话甚至能够提升到二十次乃至更多。
传统航天机构里两三千万美元成本的一次性一级火箭,用一次就没了。
南门航天里一两千万美元成本的可回收一级火箭,能用十几二十次,折算下来单次成本不过一两百万美元。
如此情况下,传统航天机构怎么和南门航天拼成本?
拼不过的!
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只有传统航天机构的一半左右,但是依旧能大把赚钱—因为实际成本更低。
这个时候,孟文伦对着右边的一台发动机道:“右边的是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进后的B型,目前已经开始量产,装载在我们的六号一级火箭以及后续火箭上,下个月我们的发射计划就会采用六号一级火箭!”
“主要是现役的三枚一级火箭,还需要根据之前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升级,发射计划要推迟。”
“我们的发动机也好,箭体也好,回收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等等,都是在走一边用一边改进,快速迭代的技术路线!”
孟文伦说着的时候,笑了笑:“工程师们对此有些担心,但是我觉得搞技术研发吗,都差不多,以前我们做机器人,做手机都能这么做,没道理这火箭不能这么搞!”
听着孟文伦的话,后头跟着的不少工程师们沉默不说话。
说实话,其实他们都不太支持孟文伦的这一套理论,毕竟火箭这东西太高大上了,结果你孟文伦把整个项目拆分,然后用普通商业科技的模式来搞研发,说实话他们觉得有点不靠谱。
但是孟文伦是CEO,有着绝对的权限,哪怕是邓飞跃这个五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定。
同样,这其实也是徐申学把孟文伦从智云集团调到南门航天的核心原因。
他就是要让孟文伦过来,然后扭转南门航天里一大票从传统航天公司跳槽过来的工程师,管理人员的观念。
很多人总是觉得火箭这东西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昂贵并且是高精尖技术。
但是徐申学就是要让孟文伦告诉他们:火箭这东西,也只是个工业产品而已,而且还是可量产的工业产品,没那么高大上!
真要说起来技术含量,徐申学甚至都不认为这个五号火箭的技术含量,能超过自家的S12手机。
五号火箭的一级火箭可回收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技术障碍,成本控制就更没啥好说的了,换其他商业公司来一样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但是S12,别看它只是个几千块的手机,但技术含量绝对是现代科技下的巅峰产物。
光是里头搭载的S303芯片,就代表着当下人类文明最巅峰的技术水准!
芯片这东西,绝对是人类制造出来最科幻的工业产品,它不仅仅先进,并且还足够便宜。
怎么形容芯片呢?
大概就是把一个超级城市微雕在一枚一百平方毫米左右的芯片里,然后几十块,几百块钱卖给普通人!
便宜一些的落后制程的芯片甚至只需要几块钱!
光是听上去就让人难以置信,跟科幻片一样。
事实就是如此。
而南门航天的5号火箭,基本上也是属于纯自主可控的,但是搞火箭,可不需要徐申学特地去搞什么晶圆厂,搞半导体设备等等。
五号火箭整体的技术含量,是远不如当下先进半导体的。
原时空里自从太空探索公司获得了成功后,一大票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冒了出来,陆续也弄出来了可重复火箭。
但是芯片呢,技术难度最低的设计领域,先进的手机SOC芯片设计也没几个公司能够搞得定啊,全球也就那么几家巨头企业,国内就只有一家。
而芯片制造领域乃至更关键的半导体设备领域就更难了。
当然,就算是不如先进半导体,但是重复火箭的技术难度也不是什么国家或企业就能搞的,想要和南门航天公司这样直接弄个五百度吨级别的可回收火箭,能够难倒一大片国家和企业。
东西难不难,得和什么进行对比!
而对于徐申学而言,他又不会去找什么落后国家,普通企业进行对比,他对比的对象都是自家的一些企业,要么是一些国际巨头企业。
这平日里玩的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美金投资的半导体相关产业以及电子消费产业以及电动车,人工智能这些东西。
至于火箭,对于当下的徐申学而言,说白了就是个大玩具……
有钱人玩火箭嘛,也没啥好稀奇的。
所以徐申学才会有这种感觉,但其他人嘛……那就难说了。
————
孟文伦带着徐申学看过了这一排的火箭发动机后,又带着徐申学去看了隔壁的火箭箭体的制造工厂,这个工厂就显得非常高大了。
火箭都是几十米高的东西,建造火箭的厂房自然也非常高大。
“这里是我们的一级火箭的建造工厂,目前我们正在组装生产七号一级火箭,六号一级火箭已经组装完工了,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完工后的各种检查和测试,不出意外的话,六号火箭会将会在下个月进行发射。”
“此外一号、三号、五号一级火箭也在这一车间里进行升级改造!”
随着孟文伦的话,徐申学看到的是两列两侧排开,一共四枚庞大的一级火箭,而对面一片区域里则是有一个正在建造当中的半成品火箭!
尽管只有几枚火箭,然而看上去却是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甚至为了看到这些火箭的全貌,徐申学都不是在地面上看,而是坐着电梯上了高处的指挥台上看。
这场面,饶是见多识广,看过不少大场面的徐申学也是为之震撼啊。
徐申学道:“回头你们可以搞个宣传片,把这场面给拍下来,让外头那些傻子们看看我们的实力!”
看过一级火箭的建造后,徐申学又到了另外一个同样高大无比的工厂车间里看到了二级火箭的建造。
孟文伦道:“这个二级火箭和一级火箭不一样,我们的一级火箭是可以回收的,所以在设计以及建造上,我们更加注重安全性,复用性,因此实际建造成本的话是要超过传统的一次性火箭成本。”
“但是我们的二级火箭的话,考虑到技术问题以及成本问题目前是没有可回收的,是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
“我们也展开了二级火箭可回收的一些实验研究,但是目前来说距离实用性还比较遥远,因此我们目前的二级火箭的主要技术路线,还是走一次性火箭路线。”
“因为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我们的这个二级火箭在整体的制造成本上,预估只有其他航天机构同类产业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同时我们还在继续进行技术探索,把成本进一步降下来!”
“因为都是一次性消耗用品,所以需求量也大,生产任务紧,因此我们的生产速度也比较快,目前的产量是每个月一点五枚,我们正在持续进行产能的扩充,争取到明年做到每个月五枚的产能。”
“生产效率的提升,产量的增加,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我们二级火箭的成本,我们计算过,如果月产能能够达到十台,并顺利使用的话,那么成本可以降低到现在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只是这个时候,孟文伦又无奈道:“我们的产能扩充虽然容易,但是订单不太好接,现在我们一共也就前后接到了二十三枚火箭发射的订单合同,要是按照我们规划的产能来看,最多三个月就能发射完毕了。”
徐申学听到这个问题,却是道:“现在的航天发射市场还是非常有前景的,国内市场也大,不管是组建各种卫星网络也好,还是搞空间站也罢,这些都少不了火箭发射任务。”
“你们这边的业务部门也要加把劲,这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各种商业订单都可以去找一找,谈一谈嘛!”
“我们的火箭还是挺好的,运载力也足够大,成本还低,市场竞争力还是很充分的!”
如今南门航天公司的商业火箭,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小型的南天门四号火箭,但是这种是一次性的小型火箭,之前是用来试验用的,至今都没有承接过商业发射订单。
另外一种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天门五号火箭,这是一款起飞重量五百多吨,二级火箭设计的中大型火箭。
不过五号火箭现在也分A型和B型,其中的A型也就是之前生产使用的五枚火箭,已经炸了两枚,还剩下三枚一级火箭,至于后续还能用几次,这得看运气。有可能还能再用好几次,也有可能再用一两次就不能用了。
新生产的B型则是六号火箭开始算起。
其中的A型火箭在执行发射任务的时候,其实除了回收模式外,也可以采用一次性火箭模式,也就是不预留返回燃料,以把更多的载荷送上太空,这种模式可以把十九吨的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只不过南门航天没这么干过而已,都是普通商业发射任务,没必要搞一次性发射啊。
真要搞的话,客户是要支付大量额外费用的。
大量客户找上门来就是为了你的可回收火箭便宜,所以五号火箭的所有发射任务,清一色的都是采用陆地回收的方式。
而采用陆地回收模式的话,可以把十二吨的货物送上近地轨道。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
也没多厉害,大概就是世界第一的样子。
国外有类似起飞重量的大型火箭,一般近地轨道的运输能力也就八吨,十吨左右,这还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呢,然而还没南天门五号火箭陆地回收模式下的运载能力多!
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此外,现在五号火箭已经有了B型的改进版版,使用了新型的朱雀一号B型发动机,这个根据设计指标,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近地轨道的运输能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一吨,哪怕是陆地回收也能够达到十三吨的水平。
这个性能,远超一大票各种所谓的先进火箭。
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基本上达到了国外先进火箭七八百吨起飞重量的水准。
但是你要知道,南天门五号火箭B型,只有五百六十多吨的起飞重量呢。
这意味着,更小的个子,更低的成本!
为什么数据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基本就是朱雀一号发动机更轻一些,推力更大一些,然后火箭结构材料用的是新型的铝锂合金,所以更要轻一些!
火箭的运载能力,其实就是这样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然后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就多出来这么好几吨的运载能力了。
但是说起来容易,想要做起来可难了……
这甚至都不是什么单纯的技术难题,而是研发上的思维模式,运营模式上的巨大差距。
南门航天公司研发火箭可不遵循什么传统技术路线,而是采用了高科技企业的诸多研发经验和思维模式,采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零配件,同时还使用了3D打印机技术等。
而说实话,除了商业航天公司会这么干,传统的各国航天机构是不可能这么干的。
风险太大,责任太大,最重要的是:没那必要啊。
人家这是机构,可不是什么商业公司!
这些人的想法是五百吨的火箭干不了这活,我就弄个七八百吨的火箭啊,反正花的又不是我的钱。
没必要费尽心思,冒着技术风险去提高推重比,然后让五百多吨的火箭去干七八百吨火箭的活啊!
这种事,可是属于典型的成功了,好处没我份,失败了我挨板子。
傻子才给你搞……而且别把研发人员当傻子。
欧洲也好,美国也罢,乃至俄罗斯呢,他们的航天机构其实都差不多,花钱在行,但是降低成本吗,搞性价比这些他们就不在行了。
甚至都没动力去干这种事!
他们和商业航天公司的思维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是南门航天就有个需求,因为他们是要赚钱的,这五百吨的火箭和七八百吨,乃至一千吨的火箭,发射成本差别可大了去。
因此南门航天更愿意冒一些技术风险,采用新技术,使用五百多吨的火箭,去干七百吨火箭的活。
最后,就有了这种技术差距。
南门航天公司,有了南天门五号火箭这种大推力,低成本的高性价比火箭,拉一些普通的商业订单还是问题不大的。
更何况,南门航天公司里还有一个六号火箭计划!
这是一个起飞重量超过一千四百吨的重型火箭,要说这个重型火箭的设计结构,其实说起来很简单的。
表面看,似乎是一枚五号火箭捆绑了两个助推器。
实际上,那两个助推器也是五号火箭里的一级火箭。
南门航天公司的工程师们,为了节约成本,根本没有和传统航天机构那样还专门搞个助推器。
他们就简单粗暴的把三枚南天门五号火箭里的一级火箭给并联了起来,直接来个力大飞转,按照他们的设计,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这款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输能力要达到六十吨以上。
运载能力爆杀一大群所谓的重型火箭不说,而且还特别便宜。
按照他们的预估,这种火箭的一次性发射成本,不会超过一点五亿美元,如果重复使用的话,都能降低到一亿美元以下。
不过,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并联方式,也让这款火箭的技术复杂性非常大。
一枚火箭就得七台发动机,三枚火箭下来就达到了二十一台发动机。
如何让二十一台发动机协同稳定的工作,这可是个巨大无比的技术难题。
至少外界觉得智云的工程师们是异想天开!
倒是太平洋对岸的太空探索公司里的不少工程师们,看到了南门航天公司的六号重型火箭的技术方案后非常有兴趣。
不过现在他们连一级火箭的回收技术还没能搞定呢,搞这种重型火箭还远了点。
徐申学在南门航天公司里待了一整天,看过了工厂后,然后又看到了六号重型火箭的PPT。
最后才算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南门航天公司,拿着一堆南门航天公司的技术资料就去了京城。
他这是拉订单去了,最近上头想要搞个空间站玩一玩,而搞空间站就得有火箭吧,就国内其他那些小火箭的运载能力做起来就很勉强了,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这些还是蛮重的,重量太小就无法控制。
而他手头上刚好有个能发射二十一吨的五号火箭,而且发射费用还便宜,帮忙发射个实验舱,核心舱之类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可回收模式下,十二吨的运载量刚好可以为空间站提供货物补给乃至人员轮换。
一切都妥妥的!
放远一点看,南门航天公司里还有个正在研发中的六号重型火箭计划。
其他人人对这重型火箭没信心,但是徐申学却是有极大的信心。
因为南门航天公司乃是徐申学的控股公司,公司里的研发人员是能够享受到科研系统名额的加持的,清一色的科研名额加持下,其研发速度是不能用常理来进行判断的。
类似的情况已经在他旗下的很多企业里发生过,而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甚至,至这一次过去,他也是想着能不能拿个审批,然后自己搞个小空间站玩一玩。
也不是说空间站这东西,只能国家玩吧,企业就不行吧?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7305/442671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