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好,一问讯,请坐。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面。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前六识的现起分位,这当中有三个小段,第一段我们讲到依止根本识,是说明前六识的生起因缘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第八识里面的种子,我们前生所栽培的这些善根的种子,或者是烦恼的种子,都保存在第八识,等到它活动的时候,就影响到我们第六意识的活动,就是我们前生的造作,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依止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它变现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你是一个人跟你做一只狗,表现出来的第六意识的相貌也会有所不同,对同样的种子,但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体,这件事情也会有不同。这叫做依止根本识。包括第八识的种子,也包括第八识的现行,这个地方是做一个总说。
这以下有两段是一个别示,那么别示当中: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这个是个别的解释。前五识的一个现起因缘,看藕益大师的注解:
八、云“五识随缘现”等者——谓前五转识,皆仗众缘方得生起现行。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多少无定。水喻第八藏识,波涛即喻前五识也。
五识随缘现者,就是说前五识它必须要仰仗众多的因缘才能够生起。比如说眼识要九种的因缘,眼识的生起在前五识当中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它要有空间、有光明;耳识它只要八个因缘,它少掉的是光明,因为我们在黑暗当中,念佛还可以听的到自己的声音,所以耳识的了别不需要光明;鼻、舌、身连空间也不需要了,就剩下七个了。
当然因缘具足就生起,缘缺就不生起了,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波涛是前五识,这个水是第八识,当然这个水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要有风的因缘具足才有波浪,可能是一个波浪,也可能两个波浪,乃至于五个波浪,多少不定,所以叫做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就是说第六意识它生起了别的时候,有时候是带动眼识,也可能带动耳识,也可能带动鼻舌身,或者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五个或者都没有,就说明这个前五识是多少不决定的,或有或无的,当然就是要因缘具足才能够生起了别。看第九:
九、云“意识常现起”等者——谓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缺,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者生无想天,二者入无想定,三者入灭尽定,四者极重睡眠,五者极重闷绝也。
第九是说明这个意识常现起。前五识它的了别所借的因缘就比较多了,所以它生起是不决定。那么第六意识所生起的因缘比较少,所以它经常生起,当然这个经常是相对前五识来说,我们生命当中的第六识是常生起的,但是有五种情况是例外:第一个生在无想天,第二个入无想定,第三个入灭尽定,第四个极重睡眠,第五个是极重的闷绝。这五种情况第六意识不生起,那么第六意识它不生起的因缘看附表第十四,第六意识在生命当中,当然是整个对外境的了别都靠第六意识,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看附表第十四起灭分位门:
这个起就是生起现行,这个灭就是它的种子位,那么它或者在种子位或者现行位,这些差别的情况叫做分位。先看前五识:
前五识——前五识须待多缘和合,方得现起,故由生缘之具足不具足,或一识乃至五识同时并起,或不并起。如波涛依水,或一浪起,或多浪起。是中前五识或一或多现起,第六意识必随之俱起。
所以在前五识的生起因缘比较困难,第六意识它有寻伺相应故,它能够主动的去思虑,所以它假借的因缘比较少,现行的时间多。我们要知道这个了境能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叫五俱意识,一二三四五的五,俱是俱足的俱,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或者夹带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五个,来了别现前的境界。第六意识要了别现前的境界一定要五俱意识。
第六意识——第六识以其与寻伺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藉缘少故,现行时多,惟除“五无心位”外,馀一切时常现起。
第二种情况叫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必假借前五识的帮忙,它就能够生起了别,但这个是了别过去、了别未来。回忆过去、忆想未来叫独头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因为思考能力强,它不必假借前五识,但前五识一定要假借第六意识。这当中虽然思考能力强,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叫五无心位,五种没有第六意识的情况:
一、无想天——谓修彼定,以厌患麤想之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
这个无想天是个果报,色界四禅,这当中有一个无想天,在三界所有的果报当中,只有一个果报体是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第六意识,就是无想天。包括四空天都有第六意识。它是攀缘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那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只是比较微细而已。
但是无想天很特别,无想天当然这个是外道,不是佛弟子,外道修行无想定,他为什么修无想定?他讲出他的动机——厌患粗想之力,外道他也想离苦得乐,那么他在禅定当中,在寂静的心中,他一下子就知道一个人会有痛苦,是因为有欲望,为什么会有欲望呢?就是有这个思想就有欲望,他认为这个思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就修无想,他在禅定当中就诃责想的过失,说这个想在我们心中,就像一个人如病如庸如疮,就像一个人皮肤长疮流脓流血,这个想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就像疮一样生起种种的过失,所以这个想被他这样诃责以后,整个前六识的想就不再活动。无想天有五百劫的时间完全无想,是这个意思。
二、无想定——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名“无想定”。
前面的无想天是个果报,无想定是一个因地,这个无想定当然是一个禅定,它不是个果报,就是你要入这个定才有,你出了定就没有。这个当然是人,他是人的时候,这个凡夫他在禅定当中伏遍净贪,这个遍净贪他调伏了三禅的安乐,但是还没有调伏上染,就是无色界的安乐,它是在色界四禅,他也是以出离想,他也是在禅定当中诃责这个想,使这个想不活动,入的这个定叫做无想定。
佛陀有个弟子叫周利槃陀伽,大家都知道,他的特色就是愚痴,说是他出家以后百日不能成诵,他的师父告诉他一个偈颂,他背第二句话忘了第一句话,一百天四句偈背不起来,那么这个弟子们就很奇怪了,就问佛陀说周利槃陀伽是怎么回事呢?佛陀说一切法都有它的因缘,不会莫名其妙产生的。周利槃陀伽前生就是生到无想天去的,五百劫的时间都不想,突然间来到人间的时候,他那个等流性还在。
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佛法是诃责无想,当然思想如果是颠倒了会产生欲望,但是你要生起佛法的善根,你还得靠想,你完全无想,这个事情没有解决。这个无想是怎么回事呢?《成唯识论》讲出一个譬喻说,无想天跟无想定——如石压草,这个石头把这个草盖住了,你把这个石头搬开了以后,春风吹又生,就是说你只是无想,那么在无想当中,你内心当中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一个都没有消灭,只是不动,等到你开始想的时候,它照样活动,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三、灭尽定——谓三乘学无学圣人,由止息想作意,伏灭无所有处之贪,令不恒行及恒行中染污心心所灭;以加行等,徧厌受想,故亦名“灭受想定”。
第三个灭尽定,谓三乘的圣人,前面是一个凡夫外道,才修无想天、无想定,这个是三果的圣人,三乘的学无学,特别是三果以上才有办法修灭尽定。那么他只是止息想作意,他只是暂时想休息,说三果的圣人可能去托钵,或者阿罗汉去托钵太累了,或者说法太累了,他暂时想要休息,在禅定当中把想暂时的伏住,那么把无所有处的贪欲烦恼调伏,令不恒行的前六意识跟恒行的第七意识的染污心所消灭,因为加行无想,所以把想跟受都停止到灭受想定,或者想受灭无为。这个灭尽定对于无想只是暂时的,不像无想天跟无想定都是长久的。
四、极重睡眠——谓由身劳顿故,六情暗闭,前六不行,名“极重睡眠”。
我们在疲惫的时候进入到一种熟睡的状态,也可能会第六意识不活动。我们一天的睡眠当中,一个晚上的睡眠医学上说只有两个小时不做梦,我们平均一个人一个晚上要做五个梦,我们醒来记得的是最后一个梦,我们做五个梦,那么你不做梦的时候的两个小时,是你真正休息的时候,第六意识不活动,你的心识只有初能变、二能变异熟思量,非常微细。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得到全部的休息,你做梦的时候第六识就在活动,它在你的梦境里面扮演一个主角,你在梦境当中也有人事、地、物,各式各样的环境,你在那个地方也是不断的想,所以在熟睡的睡眠当中不做梦的时候,第六意识暂时不活动。
五、极重闷绝——谓由疲极风热等缘,六识不行,名“极重闷绝”。
——《成唯识论》——
第五闷绝,就是你或者太疲惫了,或者风病,风病就是你得风邪感冒了,或者热病中暑了,那么有时候你昏过去,暂时的第意六识也不活动。所以在三界当中有情众生,只有五种因缘第六意识不活动,其它的完全都有第六意识的活动,就这个意思,叫做起灭分位门。
我们回到讲义,这个地方等于是把第三能变做一个总结,说第三能变,它是一个造业的根本——造善造恶,那么他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不活动做一个说明。
在《成唯识论》上说,我们这念心识的活动状态,第七、第八识是恒时转,恒常的活动,不管你是白天,不管你是晚上,不管你到天上,不管你到三恶道,第七第八是从来没有休息,叫恒时转。第六意识叫多时转,它活动的时间很多,只有五种因缘不活动,那么前五识就是少时转了,活动的时间很少。
第三能变,我们也说过第三能变的活动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五俱意识,第六识夹带前五识的活动。第二个是独头意识。你看老和尚,老和尚一个特色,你看有修行跟没有修行的不同。当然老和尚他的根,他的色身败坏了,所以老和尚的前五识可能会破坏,你跟他讲什么他听不到,他眼睛也看得模糊了,这个跟一般的没有修行的老人完全一样,但是
一个修行人跟没有修行人的差别,第六意识不同!
因为第六意识它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识,是个心法,它不会老病死,所以你看老和尚的眼神,你一看到眼神——这个人特别的头脑清楚,一般人如果没有经过修习戒定慧这种止观的训练,到老人家的时候眼神是呆滞的,他前五识不活动,第六意识也昏昧,不可能说临终时候正念现前,不可能!他的心在这几十年中打滚,他的精神整天心光外泄,耗损的都差不多了,所以很多一般老人容易得老年痴呆,就是这样。他的第六意识不怎么活动了,这个人没有造业能力,他当然不能造粗重的恶业,但是也没办法造粗重的善业,他的生命就等待死亡的到来,做最后的审判,看是善业起现行还是罪业起现行,他对生命不能改造了。
修行人的不同就是说:他要去了别现前的境界他有困难,所以年纪大的人去学习现在的东西有困难,但是他的独头意识去回忆他已经学习过的东西没有障碍,没有障碍,那个功力不会失掉,就是独头意识。他不必前五识的帮忙。
所以修行者你说是修什么?就修第六意识——正念现前!
你说第六意识是…?藕益大师说的好,是众祸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个人为什么造杀盗淫妄?身体是不能造业,它只是个工具,造业是谁?是第六意识推动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我们看经典,诸佛正遍之海也是从心想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也靠第六意识。重点就是说:
你是不是用佛法的戒定慧来调伏第六意识!
说这个水,你说这个水好不好呢?水要是失控就是洪水泛滥,把这个房子、财产都破坏了,但是你这个水,你也不能离开水,你能够把水加以调伏,疏导,它能够灌溉良田、水利发电。所以我们大乘佛法对第六意识的态度就是这样,断灭不得,但是也放纵不得。你要成就佛道还得靠它,你要往生净土,还得靠第六识。临终的时候,你第六意识要昏昧下去,就没有希望了,你要昏睡过去就没有希望。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第六意识,这个第三能变,修行者要特别重视。
好,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把三能变的相貌都说过了。我们看戊四,做个总结,
戊四、结示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
前面已经是广泛的分别三能变相:异熟、思量、了境。那么这个是自证分所变现的见相二分所依此。好,我们看什么叫三能变相。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
三能变相就是八识的自证分,就是这个识内在的体性,那么所变的见相二分是心识所表现的作用,叫相分见分。相见二分是依自证分而起,所以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止。后面我们把科判说一下,我们把科判复习复习。
我们先看第三面,藕益大师把三十颂分成三科,唯识相、唯识性,这是讲到正见、唯识行位讲到修行。甚深见广大行。那么在唯识的相跟性当中有略辩唯识相跟广辩,一个略说一个广说。
我们看广说的地方,第五面丙二的地方广辩唯识相,广泛的说明心识变现万法的相貌,它分成两大科:
第一大科先广明三能变相,就是说万法唯识,一切万法是心所变现,那么先讲能变现的心叫三能变相。这以下广明所变唯识,就是所变现的万法,当然有所谓的流转门——生死的杂染法,或者是还灭门——清净的涅槃法,都是所变的万法。你要从能变现变成所变现这个道理的了解,这个四分是个重点,你不了解四分,你就很难了解万法唯识的道理了。
我们看附表第十五,这个地方等于是为后面的内容先做一个布局,所以这段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看附表第十五: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我们简要的把四分的观念做一个说明。在《唯识学》当然强调一切的万法是心所变现,那么以心所变现来建立万法唯识。心在变现万法当中有四分,你必须了解,所谓的相分、见分、自证分跟证自证分,那么自证分跟证自证分是一种内在的体性,相分跟见分是表现在外的作用,先看相分:
(一)正明四分
相分——相谓“相状”,乃识“所缘”之影像。如色尘有青黄赤白等相状,乃至法尘有五尘落影等相状,凡八识所缘之境界,皆“相分”所摄。
相分就是一种相状,是识所缘的一个影像,所以这个相就是相状,人有人的相状,房子有房子的相状。在六尘当中 ,色尘有青黄赤白、声音有高低曲折等等的相状,法尘有五尘落谢的影像,所以八识所缘的境界都叫做相分,这个相分就是所缘义。
相分有两种,诸位要知道,一个叫本质相分,本,根本的本;质,是质量的质;一个叫影像相分。本质相分是由众生的共业所召感的叫本质相分,那么影像相分是个人的别业所变现的,叫影像相分。
我们做一个说明,比如说我们眼前这尊佛像,这尊佛像从客观的角度,它有它的本质相分,大家的共业所招感,但是每一个人的眼识去看佛像的时候,它从本质境就变现成你自己的影像相分,然后你自己在你的影像相分里面去生起活动,我们不能在本质相分活动,不可以!就是我们这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要把本质相分转成自己的这一部分的影像相分,我们才能够去受用。
见分——见谓“照烛”,乃识之了别照境功能,“能缘”为义。凡八识对境所起之“了别”作用,皆“见分”所摄。
见分就是了别义,它是能缘,八识对境界生起的一种照了的功能。比如说六识,见闻臭尝觉知,这个都是见分。其实整个八识的作用都叫见分 ,异熟、思量、了境都叫见分。见相二分它的依止处叫自证分:
自证分——谓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能作证故。此为识之自体,见相二分之用,皆依此而起故,亦名“自体分”。
当然见分攀缘相分,见相二分它们在相互作用的时候,当然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两个有一个依止处叫自证分,那么自证分又依止证自证分:
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而不谬故名“证自证分”。
——糅合《宗镜录》——
所以自证分它又以证自证分为自体,这两个都叫自体,所以这是一种体用的关系。自证分、证自证分是一个自体,相分见分是一个作用,那么作用当中又分成能所,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体用能所的关系。我们看譬喻了就容易清楚了: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二)四分三喻
识有四分,我们先看第一个譬喻 《在成唯识论》当中用镜子来譬喻,我们先看自证分的部分,镜面当然是所有的影像、所有的光明的依止处,叫做自证分,那么自证分它表现出来的作用就是见相二分,见分就是光明,它能照,你要没有光明你不能照镜子,有光明以后就把人的相状在镜子里面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这叫相分。那么不管自证分、见分、相分,这三个都要依止证自证分,就是镜子背面的水银,就是体用的关系。
再看第二个比喻,比如说我们用这个尺去量这个布,当然尺是能量,布是所量,但是你这个尺去量布是依止智慧,你要是没有判断力,你叫一个小孩子去量,他也没办法去读尺的刻度。所以智慧是这个尺量布的一个自证分,那么这个智慧是依止人(证自证分),就可以知道体用、能所的关系。
我们再看第三个譬喻,比如蜗牛,蜗牛对外境的了别,蜗牛有一个外壳,壳里面有一个头是自证分,头当然依止外壳(证自证分),头一活动的时候同时生起两个触角。一个是能缘的见分,一个所缘的相分,这就是体用、能所的关系。
比如说我们第六意识见分的明了性、了别的功能去念佛,当然第六意识的了别性是一个见分。第六识能够了别到见分,那么这个佛号,你心中要创造一个佛号的影像,就是你的相分,那么你的见分去了别相分的时候,一次一次的了别的时候,突然间打妄想,打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你打妄想不对,那么你为什么会发觉你打妄想呢?你的见分已经在打妄想,已经把佛号丢掉在其它的环境活动,那么你的见分在攀缘相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打妄想呢?背后有一个自证分,它知道!它比见分更微细,它知道你在打妄想,就是有一个明了的心识在背后,它知道你有没有打妄想,因为见分已经在打妄想,它不可能知道它打妄想,它本身糊涂了。所以说在整个心识活动当中一定是要有四分的相互作用,有体跟用。
四分的作用在外道小乘唯识的说法有所不同,看它的能所、体用关系。当然心识都有能所:
一、 外道的思想:他认为能分别的是心识所分别的境界,这个心识跟境界造作的时候,他所依止的是神我、有一个自我。境、识跟神我这三个是个别独立的,当然佛法是否定,佛法是无我的思想。
二、小乘的学者:他已经提升了,他不认为有个我,小乘的学者是认为我们能够生起了别,也是因为有根,能量的是根,所分别的是境界,那么根在攀缘境界的时候以心识为自体,当然这个地方讲第六意识,那么小乘学者的问题出在:他认为——根、境是独立的,心外有法,离开了心有根跟境所得。那么当然小乘学者修无我观,不管你的根跟境怎么败坏,反正我的心识没有一个自我,没有自我的话,它死了以后就入涅槃,就这样子。
三、大乘唯识的学者:是不同意这个根境识的互相作用,他认为说能了别的是见分,那么你所了别的影像,其实这个影像你不能攀缘心外的影像,你跟心外的影像接触的时候,要先转成你心中的影像,然后你在你自己心中的影像里面攀缘,那么见分攀缘相分的时候是以自证分为自体,都没有离开心识,这就是唯识的思想。
佛在经典里面讲到阿育王过去的因缘,佛陀有一天带着阿难尊者去托钵,这一天佛陀不是到都市,是到乡村去托钵,在乡村的道路当中,有一群小孩子在泥土中玩耍,他们把泥土堆成一个城堡,城堡当然有宫殿、也有仓库,小孩子就把泥土做成小丸子,把小丸子当作珍宝一样,就堆放在仓库里面。佛陀当然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一个功德的光明相,慢慢的带着阿难尊者走过来。
在小孩子当中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看到佛陀的庄严生起欢喜,就把他的泥土做的城堡打开来。当然里面是泥土做的珍宝,但他认为是珍宝,在他的相分里面,这个小孩子认为这是个珍宝,就拿出四、五个泥土做的珍宝,很虔诚要供养佛陀,那么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就去阻挡小孩子“你不可以拿泥土供养佛陀”,佛陀叫阿难尊者闪开,就用钵去盛这个泥土,那么盛回来以后,佛陀叫阿难尊者说“我寮房墙角不太平,你用这个泥土把它填平。”阿难尊者就问佛陀:“这个小孩子用泥土供养你,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未来的因缘怎么样?佛陀说“在我灭度以后一百年,印度有一个转轮圣王出世就是阿育王。统领四天下为我造八万四千个塔。
这个地方我们就要去分析这个事情,就是说我们旁边的人看这个小孩子明明是供养泥土,但是在小孩子里面他的一个造作 ,他的心跟泥土接触的时候,他是转成珍宝的影象叫做相分——影像相分。我们不可能攀缘到本质相分,比如说你看佛像,一百个人看佛像一百个人得到的影像相分不同,你只能够在你自己的相分里面造作,离开你心中的影像,你不能活动,你不能攀缘它的本质境,不可以。
我们讲到业性,造业,什么叫造业?有能造作的心跟所造作的环境。阿育王的前生,他能造作的见分是一个恭敬心,供养欢喜的心,他所造作的环境,这个泥土,他是把它当做真的珍宝而用珍宝去供养佛陀——功德相!这是一个功德,所以他才能够招感转轮圣王。当然你用嗔心,这个泥土对佛陀就是一个污辱了。
所以我们讲万法唯识就是说你在造业的时候,你只是在你的心中的影像造业,你不可能跑到外面去,比如说我今天骂一个人,其实你不是骂他,你是把他的影像取到,在心中有一个影像你在你的影像造业,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地方构成四分,我们把这个观念做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两段总结:
(三)结示法要
《成唯识论》云:“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谓第二分,但缘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以无用故。第三第四皆现量摄。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故,非即非离,唯识理成。”
我们看最后面那个表就知道了,相分只能够当所缘,它不能够当能缘,但是后三个都能够当能缘跟所缘,见分能够攀缘相分,自证分也能够攀缘见分,证自证分也攀缘自证分,自证分跟证自证分能够互相攀缘,它们互相能够当能缘和所缘。
所以说第二个见分能够缘第一,或者是正确的判断,或者是不正确的判断;或者现量或者比量 。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因为没有这个作用。第三第四都是现量所收摄。所以心心所由心四分所合成,具足能所体用的关系,没有无穷的过失,不必安立第五分,非即非离,唯识理成。合起来就是现前一念心识,但是它生起作用的时候,每一个心识,八识当中每一个心识都有四分的差别,体、用、能、所的关系。我们看第二段的总结: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今迷而为“识”,以湛寂之体,忽生一念,迷本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变起虚空四大之妄相,名为“相分”;将本有之智光,变为能见之妄见,是为“见分”。故知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依八识见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万法唯识”。
——《性相通说》——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先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八识所依止的体性叫唯识性,就是我们的一心真如,这是一念的清净的本性,那么它是如此的真实不虚,如就是恒常不变;就是我们说的唯识性——二空真如之理。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但是我们本来面目一念不觉妄动以后就产生了八识,这个八识当然就是有情感了(我执法执),特别是第二能变的恒审思量就产生了我执法执。所以清净光明的寂静的本体产生一念的妄动,就将无相的真如变起虚空四大之妄相叫做相分。山河大地所缘的相分就是这样子出现的;将本有的智光转成能缘的妄见叫见分。故知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依八识见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万法唯识”。
所以我们研究《唯识学》,我们这念心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所谓的理具,天台宗说的理具,理具就是本来具足的。我们整个十法界众生的心中的本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性,叫做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当然是一个平等的法界,没有个体生命,它是一个整体的平等生命,但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就产生一个作用了,就产生个人的八识。你的八识跟我的八识不同,那就有业力的关系了。业力就叫事造法界,因缘所生法,各式各样因缘果报。不管本俱的一心真如也好,或者是它所生起的八识的作用,都不离开心识,所以叫万法唯识。不管有为法,当然一心真如是一个无为法,你造什么业它也不会增加,你起烦恼它也不会减少。一心真如是一个无为法,八识是一个有为法,不管有为无为都不离开一心。我们看最后一段问答释疑,把前面的观点做一个问答,
(四)问答释疑
问:诸大乘经论,皆云“万法唯是一心”,此中云何列八?
我们从《法华经》《涅槃经》的当中都讲到万法是唯是一心,为什么在唯识安立的八个心识好像八个心一样,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答:《相宗八要》云:“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着者,略有八种。”是故言八识者,乃约有情众生之相用差别安立,其目的在使令众生,从八识之差别相用中,观其“缘生性空”,悟入“一心实相”之理体,古德云:“唯识之教,即用显体”即此之谓也!
当然我们在探讨心的时候,如果从理具的法界,所谓的本来具足的法界,不要说是八,连一也不可得,觅之了不可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是没有少法可得的,那是一个清净明了的心性存在,但是这种清净的本性它会受业力的熏习,你一动就造业了,业力一熏习,就有所谓的事造法界,就有各式各样的心识出现了。唯识学就在有情当中,它的作用最明显的把它安立八种,所以八识是约着有情众生这些心识的差别作用所安立的,它的目的是使令我们众生从八识的作用当中,观察缘起性空而悟入一心实相的理体,所以“唯识之教,即用显体”即此之谓也!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两个观念:
一、我们研究唯识,有八个识你不要以为我们心有八个识,好像有八个东西存在,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心一个东西都不存在,从本性是觅之了不可得,觅之了不可得八识是怎么安立的?是约它的作用安立的,它有这种功能作用才安立八个识,你不要以为说有八个东西存在,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一点。
二、研究唯识它的重点在即用显体,我们从清净本来的本来面目已经变成八识了。当然这个识就是有情执的作用。这样子讲:我们也要利用八识的作用,三能变的心识来修行、来返妄归真,所谓的就路还家。你说我现在八识是杂染的,那么我不要这个八识?不要八识你也没办法修行。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即用显体套一句古人说的话就是就路还家,从这个地方再回到你的本来面目,是这个意思。
再看第二个问答:
问:一切有情,皆各有八识耶?
答:六道众生,随其业感不同,所禀受之识亦各有不同,如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故无鼻舌二识;二禅以上,禅定转深,五识皆离;无想天人入无想定,前六不行,惟存七八。
比如说初禅的天人以禅悦为食,所以没有鼻舌二识。初禅天他不要饮食,它有三昧乐,不需要饮食,他的鼻识、舌识就不存在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初禅的天人是童子相,他的眼根,他的鼻子跟嘴巴都存在,他根是存在,他看起来还是有鼻子有舌头,但是他鼻子跟舌头没有了别作用,没有那个识。因为他不需要吃饭,他就不需要鼻识舌识。所以初禅的天人,他的生命只有六个识没有鼻识、舌识。
二禅以上识更少了,禅定转深,五识皆离,他前五识都不需要,他的生命只有三个心识——第八、第七、第六,因为他禅定转深。所以二禅以上他入了禅定你打引馨他没办法出来,你要敲引馨它会出定这个禅定还是初禅。二禅在禅定当中,前五识完全不活动,他跟外界完全不接触了,除非他自己想出来,他要不想出来谁也拿他没办法,他前五识都不活动。
无想天人那更厉害,连第六识也不活动,只有第七、第八,他们那个心识更微细了。所以八识它是属于熏习成,憨山大师把心识分成本来具和熏习成,我们的一心真如叫本来具;这个八识是由业力所熏习,既然业力熏习每一个人造业不同,初禅、二禅、三禅、无想天造业不同,所以他们的心识就不同。所以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八识,不能这样讲。这个地方把八识的本来具跟熏习成的关系做一个总结。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前面已经把三能变的自证分,异熟思量了境,已经收尾了。下一科我们……下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正式广明所辩唯识。前面是讲能变识,能变的心识,下一科就把生死的流转,如何从生死当中趋向于涅槃的这些还灭法,就是所变的万法,用四分的观念把它开展出来。到这个地方三能变相,万法唯识在能变现这一部分都讲完了,大家有没有问题?下一科就是所变,就是异熟、思量、了境三个心识的相互关系,创造了万法,有生死的杂染法,也有清净的涅槃法,都是由三种心识的相互作用所创造的。
《唯识三十颂》我希望大家有空把它背诵一下,为什么要背诵?
佛法当然强调闻慧,但是也强调思慧——如理思惟。你把偈颂背下来,静坐的时候你就能够随文入观,就是能够在寂静的心中慢慢的去品尝这些法语,“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捨受”。就是说佛法的道理对我们来说是很生疏,五欲的境界对我们是很熟练。我们在生命当中,接触佛法的因缘少,在五欲造作的时间多,我们过去生大部分都没有学佛,有学佛的时间很短,所以五欲是熟境界。那么你接触这种生疏的境界,如果你不是不断的去加强、去串习,到临命终的时候就会有问题——强者先牵,你那个强大的心念就会先带动你的果报。
你说我希望我佛法的善念要强,什么叫强?说你为什么这方面的烦恼会特别强,就是你不断的造作、不断的熏习。那么佛法道理也是这样,这个人为什么善根强?他就是不愿意起烦恼,一次一次的去思惟消化、去熏习佛法的道理,所以他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他那个正念就能够现前,他也是栽培出来的。
所有的善根跟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就是说你要不去创造这个东西就不存在!
道理就是这个意思。我不想思惟佛法,那你就不能生起善根,你了解就很浅。就像牛吃草,牛吃完草它要反刍,把吃过的吐出来,慢慢咀嚼把草的营养转成身体的滋养。佛法的道理也是这样,你只是听过去,知道有,知道有这件事情而已。这个法在你心中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力量,那么你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就打妄想了。为什么生死的力量会那么强?其实是你不断的打妄想,在这个地方不断的活动,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应该强迫自己都在佛法的所缘境里面不断的去闻思,这个时候你心中的光明就慢慢慢慢的增长广大,临命终的时候你色身有病痛,你的内心是不会病痛的,内心是不会老病死,不老不病不死,它不会辜负你的。这个色身你要养得再好,临终的时候照样死掉,照样坏掉,它会让你失望的。但是你在心里面栽培一种善根光明,一种调伏力、正念力,你做这件事情的功德不会白费,不会白费的,它会引导你趋向于安乐的果报,引导你去趋向净土。
那么你说在身体上招呼啊… 干什么的,做人事的安排,做因缘的这些,你临终的时候都用不上。所以我们《唯识三十颂》你要不断的去背,背诵的时候,你就不断的从背诵当中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去品尝,你就有所心得了。而你心中的这个心得,这个智慧对你的生命就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你以前觉得这件事情该做的,现在觉得这件事不能做了,你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做的,现在觉得这件事应该做了,你的生命就有变化了。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往另外一个方向在活动,脱胎换骨,否则我们一直没办法去解脱我们过去的等流习气,你前生是什么想法,你今生还是这个想法,你来生还是这个想法。就是你的痛苦在你的生命当中不断的出现,历史不断的重演,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读过《唯识三十颂》你就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我们不可能马上改变,但是起码你知道一个方向,你这个人就有希望,你现在不够好,但是你已经往好的地方进步了,这个是非常重要。
最怕就是说你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你到现在还不知道你怎么回事?那就没办法,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谁也救不了你。一个人有一点烦恼,有一点遮障还没关系,一个人最怕你自己糊涂、颠倒那就没办法了,佛陀都没办法。你头脑清楚,你就算有遮障,你肯努力遮障可以跨过去,可以忏悔消灭。但是你这个人如果起颠倒,那就没办法了,谁都没办法。那么当然您为什么能够不颠倒清楚分明呢?就是要不断的去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去加强你心中的光明,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为什么古人讲:
修行只有一句话,善知识莫向外求。
就是这句话。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向下文长,付再来日,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890/435454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前六识的现起分位,这当中有三个小段,第一段我们讲到依止根本识,是说明前六识的生起因缘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第八识里面的种子,我们前生所栽培的这些善根的种子,或者是烦恼的种子,都保存在第八识,等到它活动的时候,就影响到我们第六意识的活动,就是我们前生的造作,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依止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它变现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你是一个人跟你做一只狗,表现出来的第六意识的相貌也会有所不同,对同样的种子,但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体,这件事情也会有不同。这叫做依止根本识。包括第八识的种子,也包括第八识的现行,这个地方是做一个总说。
这以下有两段是一个别示,那么别示当中: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这个是个别的解释。前五识的一个现起因缘,看藕益大师的注解:
八、云“五识随缘现”等者——谓前五转识,皆仗众缘方得生起现行。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多少无定。水喻第八藏识,波涛即喻前五识也。
五识随缘现者,就是说前五识它必须要仰仗众多的因缘才能够生起。比如说眼识要九种的因缘,眼识的生起在前五识当中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它要有空间、有光明;耳识它只要八个因缘,它少掉的是光明,因为我们在黑暗当中,念佛还可以听的到自己的声音,所以耳识的了别不需要光明;鼻、舌、身连空间也不需要了,就剩下七个了。
当然因缘具足就生起,缘缺就不生起了,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波涛是前五识,这个水是第八识,当然这个水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要有风的因缘具足才有波浪,可能是一个波浪,也可能两个波浪,乃至于五个波浪,多少不定,所以叫做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就是说第六意识它生起了别的时候,有时候是带动眼识,也可能带动耳识,也可能带动鼻舌身,或者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五个或者都没有,就说明这个前五识是多少不决定的,或有或无的,当然就是要因缘具足才能够生起了别。看第九:
九、云“意识常现起”等者——谓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缺,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者生无想天,二者入无想定,三者入灭尽定,四者极重睡眠,五者极重闷绝也。
第九是说明这个意识常现起。前五识它的了别所借的因缘就比较多了,所以它生起是不决定。那么第六意识所生起的因缘比较少,所以它经常生起,当然这个经常是相对前五识来说,我们生命当中的第六识是常生起的,但是有五种情况是例外:第一个生在无想天,第二个入无想定,第三个入灭尽定,第四个极重睡眠,第五个是极重的闷绝。这五种情况第六意识不生起,那么第六意识它不生起的因缘看附表第十四,第六意识在生命当中,当然是整个对外境的了别都靠第六意识,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看附表第十四起灭分位门:
这个起就是生起现行,这个灭就是它的种子位,那么它或者在种子位或者现行位,这些差别的情况叫做分位。先看前五识:
前五识——前五识须待多缘和合,方得现起,故由生缘之具足不具足,或一识乃至五识同时并起,或不并起。如波涛依水,或一浪起,或多浪起。是中前五识或一或多现起,第六意识必随之俱起。
所以在前五识的生起因缘比较困难,第六意识它有寻伺相应故,它能够主动的去思虑,所以它假借的因缘比较少,现行的时间多。我们要知道这个了境能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叫五俱意识,一二三四五的五,俱是俱足的俱,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或者夹带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五个,来了别现前的境界。第六意识要了别现前的境界一定要五俱意识。
第六意识——第六识以其与寻伺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藉缘少故,现行时多,惟除“五无心位”外,馀一切时常现起。
第二种情况叫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必假借前五识的帮忙,它就能够生起了别,但这个是了别过去、了别未来。回忆过去、忆想未来叫独头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因为思考能力强,它不必假借前五识,但前五识一定要假借第六意识。这当中虽然思考能力强,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叫五无心位,五种没有第六意识的情况:
一、无想天——谓修彼定,以厌患麤想之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
这个无想天是个果报,色界四禅,这当中有一个无想天,在三界所有的果报当中,只有一个果报体是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第六意识,就是无想天。包括四空天都有第六意识。它是攀缘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那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只是比较微细而已。
但是无想天很特别,无想天当然这个是外道,不是佛弟子,外道修行无想定,他为什么修无想定?他讲出他的动机——厌患粗想之力,外道他也想离苦得乐,那么他在禅定当中,在寂静的心中,他一下子就知道一个人会有痛苦,是因为有欲望,为什么会有欲望呢?就是有这个思想就有欲望,他认为这个思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就修无想,他在禅定当中就诃责想的过失,说这个想在我们心中,就像一个人如病如庸如疮,就像一个人皮肤长疮流脓流血,这个想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就像疮一样生起种种的过失,所以这个想被他这样诃责以后,整个前六识的想就不再活动。无想天有五百劫的时间完全无想,是这个意思。
二、无想定——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名“无想定”。
前面的无想天是个果报,无想定是一个因地,这个无想定当然是一个禅定,它不是个果报,就是你要入这个定才有,你出了定就没有。这个当然是人,他是人的时候,这个凡夫他在禅定当中伏遍净贪,这个遍净贪他调伏了三禅的安乐,但是还没有调伏上染,就是无色界的安乐,它是在色界四禅,他也是以出离想,他也是在禅定当中诃责这个想,使这个想不活动,入的这个定叫做无想定。
佛陀有个弟子叫周利槃陀伽,大家都知道,他的特色就是愚痴,说是他出家以后百日不能成诵,他的师父告诉他一个偈颂,他背第二句话忘了第一句话,一百天四句偈背不起来,那么这个弟子们就很奇怪了,就问佛陀说周利槃陀伽是怎么回事呢?佛陀说一切法都有它的因缘,不会莫名其妙产生的。周利槃陀伽前生就是生到无想天去的,五百劫的时间都不想,突然间来到人间的时候,他那个等流性还在。
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佛法是诃责无想,当然思想如果是颠倒了会产生欲望,但是你要生起佛法的善根,你还得靠想,你完全无想,这个事情没有解决。这个无想是怎么回事呢?《成唯识论》讲出一个譬喻说,无想天跟无想定——如石压草,这个石头把这个草盖住了,你把这个石头搬开了以后,春风吹又生,就是说你只是无想,那么在无想当中,你内心当中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一个都没有消灭,只是不动,等到你开始想的时候,它照样活动,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三、灭尽定——谓三乘学无学圣人,由止息想作意,伏灭无所有处之贪,令不恒行及恒行中染污心心所灭;以加行等,徧厌受想,故亦名“灭受想定”。
第三个灭尽定,谓三乘的圣人,前面是一个凡夫外道,才修无想天、无想定,这个是三果的圣人,三乘的学无学,特别是三果以上才有办法修灭尽定。那么他只是止息想作意,他只是暂时想休息,说三果的圣人可能去托钵,或者阿罗汉去托钵太累了,或者说法太累了,他暂时想要休息,在禅定当中把想暂时的伏住,那么把无所有处的贪欲烦恼调伏,令不恒行的前六意识跟恒行的第七意识的染污心所消灭,因为加行无想,所以把想跟受都停止到灭受想定,或者想受灭无为。这个灭尽定对于无想只是暂时的,不像无想天跟无想定都是长久的。
四、极重睡眠——谓由身劳顿故,六情暗闭,前六不行,名“极重睡眠”。
我们在疲惫的时候进入到一种熟睡的状态,也可能会第六意识不活动。我们一天的睡眠当中,一个晚上的睡眠医学上说只有两个小时不做梦,我们平均一个人一个晚上要做五个梦,我们醒来记得的是最后一个梦,我们做五个梦,那么你不做梦的时候的两个小时,是你真正休息的时候,第六意识不活动,你的心识只有初能变、二能变异熟思量,非常微细。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得到全部的休息,你做梦的时候第六识就在活动,它在你的梦境里面扮演一个主角,你在梦境当中也有人事、地、物,各式各样的环境,你在那个地方也是不断的想,所以在熟睡的睡眠当中不做梦的时候,第六意识暂时不活动。
五、极重闷绝——谓由疲极风热等缘,六识不行,名“极重闷绝”。
——《成唯识论》——
第五闷绝,就是你或者太疲惫了,或者风病,风病就是你得风邪感冒了,或者热病中暑了,那么有时候你昏过去,暂时的第意六识也不活动。所以在三界当中有情众生,只有五种因缘第六意识不活动,其它的完全都有第六意识的活动,就这个意思,叫做起灭分位门。
我们回到讲义,这个地方等于是把第三能变做一个总结,说第三能变,它是一个造业的根本——造善造恶,那么他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不活动做一个说明。
在《成唯识论》上说,我们这念心识的活动状态,第七、第八识是恒时转,恒常的活动,不管你是白天,不管你是晚上,不管你到天上,不管你到三恶道,第七第八是从来没有休息,叫恒时转。第六意识叫多时转,它活动的时间很多,只有五种因缘不活动,那么前五识就是少时转了,活动的时间很少。
第三能变,我们也说过第三能变的活动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五俱意识,第六识夹带前五识的活动。第二个是独头意识。你看老和尚,老和尚一个特色,你看有修行跟没有修行的不同。当然老和尚他的根,他的色身败坏了,所以老和尚的前五识可能会破坏,你跟他讲什么他听不到,他眼睛也看得模糊了,这个跟一般的没有修行的老人完全一样,但是
一个修行人跟没有修行人的差别,第六意识不同!
因为第六意识它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识,是个心法,它不会老病死,所以你看老和尚的眼神,你一看到眼神——这个人特别的头脑清楚,一般人如果没有经过修习戒定慧这种止观的训练,到老人家的时候眼神是呆滞的,他前五识不活动,第六意识也昏昧,不可能说临终时候正念现前,不可能!他的心在这几十年中打滚,他的精神整天心光外泄,耗损的都差不多了,所以很多一般老人容易得老年痴呆,就是这样。他的第六意识不怎么活动了,这个人没有造业能力,他当然不能造粗重的恶业,但是也没办法造粗重的善业,他的生命就等待死亡的到来,做最后的审判,看是善业起现行还是罪业起现行,他对生命不能改造了。
修行人的不同就是说:他要去了别现前的境界他有困难,所以年纪大的人去学习现在的东西有困难,但是他的独头意识去回忆他已经学习过的东西没有障碍,没有障碍,那个功力不会失掉,就是独头意识。他不必前五识的帮忙。
所以修行者你说是修什么?就修第六意识——正念现前!
你说第六意识是…?藕益大师说的好,是众祸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个人为什么造杀盗淫妄?身体是不能造业,它只是个工具,造业是谁?是第六意识推动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我们看经典,诸佛正遍之海也是从心想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也靠第六意识。重点就是说:
你是不是用佛法的戒定慧来调伏第六意识!
说这个水,你说这个水好不好呢?水要是失控就是洪水泛滥,把这个房子、财产都破坏了,但是你这个水,你也不能离开水,你能够把水加以调伏,疏导,它能够灌溉良田、水利发电。所以我们大乘佛法对第六意识的态度就是这样,断灭不得,但是也放纵不得。你要成就佛道还得靠它,你要往生净土,还得靠第六识。临终的时候,你第六意识要昏昧下去,就没有希望了,你要昏睡过去就没有希望。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第六意识,这个第三能变,修行者要特别重视。
好,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把三能变的相貌都说过了。我们看戊四,做个总结,
戊四、结示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
前面已经是广泛的分别三能变相:异熟、思量、了境。那么这个是自证分所变现的见相二分所依此。好,我们看什么叫三能变相。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
三能变相就是八识的自证分,就是这个识内在的体性,那么所变的见相二分是心识所表现的作用,叫相分见分。相见二分是依自证分而起,所以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止。后面我们把科判说一下,我们把科判复习复习。
我们先看第三面,藕益大师把三十颂分成三科,唯识相、唯识性,这是讲到正见、唯识行位讲到修行。甚深见广大行。那么在唯识的相跟性当中有略辩唯识相跟广辩,一个略说一个广说。
我们看广说的地方,第五面丙二的地方广辩唯识相,广泛的说明心识变现万法的相貌,它分成两大科:
第一大科先广明三能变相,就是说万法唯识,一切万法是心所变现,那么先讲能变现的心叫三能变相。这以下广明所变唯识,就是所变现的万法,当然有所谓的流转门——生死的杂染法,或者是还灭门——清净的涅槃法,都是所变的万法。你要从能变现变成所变现这个道理的了解,这个四分是个重点,你不了解四分,你就很难了解万法唯识的道理了。
我们看附表第十五,这个地方等于是为后面的内容先做一个布局,所以这段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看附表第十五: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我们简要的把四分的观念做一个说明。在《唯识学》当然强调一切的万法是心所变现,那么以心所变现来建立万法唯识。心在变现万法当中有四分,你必须了解,所谓的相分、见分、自证分跟证自证分,那么自证分跟证自证分是一种内在的体性,相分跟见分是表现在外的作用,先看相分:
(一)正明四分
相分——相谓“相状”,乃识“所缘”之影像。如色尘有青黄赤白等相状,乃至法尘有五尘落影等相状,凡八识所缘之境界,皆“相分”所摄。
相分就是一种相状,是识所缘的一个影像,所以这个相就是相状,人有人的相状,房子有房子的相状。在六尘当中 ,色尘有青黄赤白、声音有高低曲折等等的相状,法尘有五尘落谢的影像,所以八识所缘的境界都叫做相分,这个相分就是所缘义。
相分有两种,诸位要知道,一个叫本质相分,本,根本的本;质,是质量的质;一个叫影像相分。本质相分是由众生的共业所召感的叫本质相分,那么影像相分是个人的别业所变现的,叫影像相分。
我们做一个说明,比如说我们眼前这尊佛像,这尊佛像从客观的角度,它有它的本质相分,大家的共业所招感,但是每一个人的眼识去看佛像的时候,它从本质境就变现成你自己的影像相分,然后你自己在你的影像相分里面去生起活动,我们不能在本质相分活动,不可以!就是我们这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要把本质相分转成自己的这一部分的影像相分,我们才能够去受用。
见分——见谓“照烛”,乃识之了别照境功能,“能缘”为义。凡八识对境所起之“了别”作用,皆“见分”所摄。
见分就是了别义,它是能缘,八识对境界生起的一种照了的功能。比如说六识,见闻臭尝觉知,这个都是见分。其实整个八识的作用都叫见分 ,异熟、思量、了境都叫见分。见相二分它的依止处叫自证分:
自证分——谓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能作证故。此为识之自体,见相二分之用,皆依此而起故,亦名“自体分”。
当然见分攀缘相分,见相二分它们在相互作用的时候,当然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两个有一个依止处叫自证分,那么自证分又依止证自证分:
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而不谬故名“证自证分”。
——糅合《宗镜录》——
所以自证分它又以证自证分为自体,这两个都叫自体,所以这是一种体用的关系。自证分、证自证分是一个自体,相分见分是一个作用,那么作用当中又分成能所,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体用能所的关系。我们看譬喻了就容易清楚了: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二)四分三喻
识有四分,我们先看第一个譬喻 《在成唯识论》当中用镜子来譬喻,我们先看自证分的部分,镜面当然是所有的影像、所有的光明的依止处,叫做自证分,那么自证分它表现出来的作用就是见相二分,见分就是光明,它能照,你要没有光明你不能照镜子,有光明以后就把人的相状在镜子里面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这叫相分。那么不管自证分、见分、相分,这三个都要依止证自证分,就是镜子背面的水银,就是体用的关系。
再看第二个比喻,比如说我们用这个尺去量这个布,当然尺是能量,布是所量,但是你这个尺去量布是依止智慧,你要是没有判断力,你叫一个小孩子去量,他也没办法去读尺的刻度。所以智慧是这个尺量布的一个自证分,那么这个智慧是依止人(证自证分),就可以知道体用、能所的关系。
我们再看第三个譬喻,比如蜗牛,蜗牛对外境的了别,蜗牛有一个外壳,壳里面有一个头是自证分,头当然依止外壳(证自证分),头一活动的时候同时生起两个触角。一个是能缘的见分,一个所缘的相分,这就是体用、能所的关系。
比如说我们第六意识见分的明了性、了别的功能去念佛,当然第六意识的了别性是一个见分。第六识能够了别到见分,那么这个佛号,你心中要创造一个佛号的影像,就是你的相分,那么你的见分去了别相分的时候,一次一次的了别的时候,突然间打妄想,打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你打妄想不对,那么你为什么会发觉你打妄想呢?你的见分已经在打妄想,已经把佛号丢掉在其它的环境活动,那么你的见分在攀缘相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打妄想呢?背后有一个自证分,它知道!它比见分更微细,它知道你在打妄想,就是有一个明了的心识在背后,它知道你有没有打妄想,因为见分已经在打妄想,它不可能知道它打妄想,它本身糊涂了。所以说在整个心识活动当中一定是要有四分的相互作用,有体跟用。
四分的作用在外道小乘唯识的说法有所不同,看它的能所、体用关系。当然心识都有能所:
一、 外道的思想:他认为能分别的是心识所分别的境界,这个心识跟境界造作的时候,他所依止的是神我、有一个自我。境、识跟神我这三个是个别独立的,当然佛法是否定,佛法是无我的思想。
二、小乘的学者:他已经提升了,他不认为有个我,小乘的学者是认为我们能够生起了别,也是因为有根,能量的是根,所分别的是境界,那么根在攀缘境界的时候以心识为自体,当然这个地方讲第六意识,那么小乘学者的问题出在:他认为——根、境是独立的,心外有法,离开了心有根跟境所得。那么当然小乘学者修无我观,不管你的根跟境怎么败坏,反正我的心识没有一个自我,没有自我的话,它死了以后就入涅槃,就这样子。
三、大乘唯识的学者:是不同意这个根境识的互相作用,他认为说能了别的是见分,那么你所了别的影像,其实这个影像你不能攀缘心外的影像,你跟心外的影像接触的时候,要先转成你心中的影像,然后你在你自己心中的影像里面攀缘,那么见分攀缘相分的时候是以自证分为自体,都没有离开心识,这就是唯识的思想。
佛在经典里面讲到阿育王过去的因缘,佛陀有一天带着阿难尊者去托钵,这一天佛陀不是到都市,是到乡村去托钵,在乡村的道路当中,有一群小孩子在泥土中玩耍,他们把泥土堆成一个城堡,城堡当然有宫殿、也有仓库,小孩子就把泥土做成小丸子,把小丸子当作珍宝一样,就堆放在仓库里面。佛陀当然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一个功德的光明相,慢慢的带着阿难尊者走过来。
在小孩子当中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看到佛陀的庄严生起欢喜,就把他的泥土做的城堡打开来。当然里面是泥土做的珍宝,但他认为是珍宝,在他的相分里面,这个小孩子认为这是个珍宝,就拿出四、五个泥土做的珍宝,很虔诚要供养佛陀,那么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就去阻挡小孩子“你不可以拿泥土供养佛陀”,佛陀叫阿难尊者闪开,就用钵去盛这个泥土,那么盛回来以后,佛陀叫阿难尊者说“我寮房墙角不太平,你用这个泥土把它填平。”阿难尊者就问佛陀:“这个小孩子用泥土供养你,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未来的因缘怎么样?佛陀说“在我灭度以后一百年,印度有一个转轮圣王出世就是阿育王。统领四天下为我造八万四千个塔。
这个地方我们就要去分析这个事情,就是说我们旁边的人看这个小孩子明明是供养泥土,但是在小孩子里面他的一个造作 ,他的心跟泥土接触的时候,他是转成珍宝的影象叫做相分——影像相分。我们不可能攀缘到本质相分,比如说你看佛像,一百个人看佛像一百个人得到的影像相分不同,你只能够在你自己的相分里面造作,离开你心中的影像,你不能活动,你不能攀缘它的本质境,不可以。
我们讲到业性,造业,什么叫造业?有能造作的心跟所造作的环境。阿育王的前生,他能造作的见分是一个恭敬心,供养欢喜的心,他所造作的环境,这个泥土,他是把它当做真的珍宝而用珍宝去供养佛陀——功德相!这是一个功德,所以他才能够招感转轮圣王。当然你用嗔心,这个泥土对佛陀就是一个污辱了。
所以我们讲万法唯识就是说你在造业的时候,你只是在你的心中的影像造业,你不可能跑到外面去,比如说我今天骂一个人,其实你不是骂他,你是把他的影像取到,在心中有一个影像你在你的影像造业,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地方构成四分,我们把这个观念做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两段总结:
(三)结示法要
《成唯识论》云:“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谓第二分,但缘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以无用故。第三第四皆现量摄。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故,非即非离,唯识理成。”
我们看最后面那个表就知道了,相分只能够当所缘,它不能够当能缘,但是后三个都能够当能缘跟所缘,见分能够攀缘相分,自证分也能够攀缘见分,证自证分也攀缘自证分,自证分跟证自证分能够互相攀缘,它们互相能够当能缘和所缘。
所以说第二个见分能够缘第一,或者是正确的判断,或者是不正确的判断;或者现量或者比量 。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因为没有这个作用。第三第四都是现量所收摄。所以心心所由心四分所合成,具足能所体用的关系,没有无穷的过失,不必安立第五分,非即非离,唯识理成。合起来就是现前一念心识,但是它生起作用的时候,每一个心识,八识当中每一个心识都有四分的差别,体、用、能、所的关系。我们看第二段的总结: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今迷而为“识”,以湛寂之体,忽生一念,迷本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变起虚空四大之妄相,名为“相分”;将本有之智光,变为能见之妄见,是为“见分”。故知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依八识见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万法唯识”。
——《性相通说》——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先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八识所依止的体性叫唯识性,就是我们的一心真如,这是一念的清净的本性,那么它是如此的真实不虚,如就是恒常不变;就是我们说的唯识性——二空真如之理。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但是我们本来面目一念不觉妄动以后就产生了八识,这个八识当然就是有情感了(我执法执),特别是第二能变的恒审思量就产生了我执法执。所以清净光明的寂静的本体产生一念的妄动,就将无相的真如变起虚空四大之妄相叫做相分。山河大地所缘的相分就是这样子出现的;将本有的智光转成能缘的妄见叫见分。故知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依八识见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万法唯识”。
所以我们研究《唯识学》,我们这念心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所谓的理具,天台宗说的理具,理具就是本来具足的。我们整个十法界众生的心中的本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性,叫做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当然是一个平等的法界,没有个体生命,它是一个整体的平等生命,但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就产生一个作用了,就产生个人的八识。你的八识跟我的八识不同,那就有业力的关系了。业力就叫事造法界,因缘所生法,各式各样因缘果报。不管本俱的一心真如也好,或者是它所生起的八识的作用,都不离开心识,所以叫万法唯识。不管有为法,当然一心真如是一个无为法,你造什么业它也不会增加,你起烦恼它也不会减少。一心真如是一个无为法,八识是一个有为法,不管有为无为都不离开一心。我们看最后一段问答释疑,把前面的观点做一个问答,
(四)问答释疑
问:诸大乘经论,皆云“万法唯是一心”,此中云何列八?
我们从《法华经》《涅槃经》的当中都讲到万法是唯是一心,为什么在唯识安立的八个心识好像八个心一样,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答:《相宗八要》云:“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着者,略有八种。”是故言八识者,乃约有情众生之相用差别安立,其目的在使令众生,从八识之差别相用中,观其“缘生性空”,悟入“一心实相”之理体,古德云:“唯识之教,即用显体”即此之谓也!
当然我们在探讨心的时候,如果从理具的法界,所谓的本来具足的法界,不要说是八,连一也不可得,觅之了不可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是没有少法可得的,那是一个清净明了的心性存在,但是这种清净的本性它会受业力的熏习,你一动就造业了,业力一熏习,就有所谓的事造法界,就有各式各样的心识出现了。唯识学就在有情当中,它的作用最明显的把它安立八种,所以八识是约着有情众生这些心识的差别作用所安立的,它的目的是使令我们众生从八识的作用当中,观察缘起性空而悟入一心实相的理体,所以“唯识之教,即用显体”即此之谓也!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两个观念:
一、我们研究唯识,有八个识你不要以为我们心有八个识,好像有八个东西存在,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心一个东西都不存在,从本性是觅之了不可得,觅之了不可得八识是怎么安立的?是约它的作用安立的,它有这种功能作用才安立八个识,你不要以为说有八个东西存在,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一点。
二、研究唯识它的重点在即用显体,我们从清净本来的本来面目已经变成八识了。当然这个识就是有情执的作用。这样子讲:我们也要利用八识的作用,三能变的心识来修行、来返妄归真,所谓的就路还家。你说我现在八识是杂染的,那么我不要这个八识?不要八识你也没办法修行。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即用显体套一句古人说的话就是就路还家,从这个地方再回到你的本来面目,是这个意思。
再看第二个问答:
问:一切有情,皆各有八识耶?
答:六道众生,随其业感不同,所禀受之识亦各有不同,如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故无鼻舌二识;二禅以上,禅定转深,五识皆离;无想天人入无想定,前六不行,惟存七八。
比如说初禅的天人以禅悦为食,所以没有鼻舌二识。初禅天他不要饮食,它有三昧乐,不需要饮食,他的鼻识、舌识就不存在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初禅的天人是童子相,他的眼根,他的鼻子跟嘴巴都存在,他根是存在,他看起来还是有鼻子有舌头,但是他鼻子跟舌头没有了别作用,没有那个识。因为他不需要吃饭,他就不需要鼻识舌识。所以初禅的天人,他的生命只有六个识没有鼻识、舌识。
二禅以上识更少了,禅定转深,五识皆离,他前五识都不需要,他的生命只有三个心识——第八、第七、第六,因为他禅定转深。所以二禅以上他入了禅定你打引馨他没办法出来,你要敲引馨它会出定这个禅定还是初禅。二禅在禅定当中,前五识完全不活动,他跟外界完全不接触了,除非他自己想出来,他要不想出来谁也拿他没办法,他前五识都不活动。
无想天人那更厉害,连第六识也不活动,只有第七、第八,他们那个心识更微细了。所以八识它是属于熏习成,憨山大师把心识分成本来具和熏习成,我们的一心真如叫本来具;这个八识是由业力所熏习,既然业力熏习每一个人造业不同,初禅、二禅、三禅、无想天造业不同,所以他们的心识就不同。所以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八识,不能这样讲。这个地方把八识的本来具跟熏习成的关系做一个总结。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前面已经把三能变的自证分,异熟思量了境,已经收尾了。下一科我们……下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正式广明所辩唯识。前面是讲能变识,能变的心识,下一科就把生死的流转,如何从生死当中趋向于涅槃的这些还灭法,就是所变的万法,用四分的观念把它开展出来。到这个地方三能变相,万法唯识在能变现这一部分都讲完了,大家有没有问题?下一科就是所变,就是异熟、思量、了境三个心识的相互关系,创造了万法,有生死的杂染法,也有清净的涅槃法,都是由三种心识的相互作用所创造的。
《唯识三十颂》我希望大家有空把它背诵一下,为什么要背诵?
佛法当然强调闻慧,但是也强调思慧——如理思惟。你把偈颂背下来,静坐的时候你就能够随文入观,就是能够在寂静的心中慢慢的去品尝这些法语,“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捨受”。就是说佛法的道理对我们来说是很生疏,五欲的境界对我们是很熟练。我们在生命当中,接触佛法的因缘少,在五欲造作的时间多,我们过去生大部分都没有学佛,有学佛的时间很短,所以五欲是熟境界。那么你接触这种生疏的境界,如果你不是不断的去加强、去串习,到临命终的时候就会有问题——强者先牵,你那个强大的心念就会先带动你的果报。
你说我希望我佛法的善念要强,什么叫强?说你为什么这方面的烦恼会特别强,就是你不断的造作、不断的熏习。那么佛法道理也是这样,这个人为什么善根强?他就是不愿意起烦恼,一次一次的去思惟消化、去熏习佛法的道理,所以他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他那个正念就能够现前,他也是栽培出来的。
所有的善根跟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就是说你要不去创造这个东西就不存在!
道理就是这个意思。我不想思惟佛法,那你就不能生起善根,你了解就很浅。就像牛吃草,牛吃完草它要反刍,把吃过的吐出来,慢慢咀嚼把草的营养转成身体的滋养。佛法的道理也是这样,你只是听过去,知道有,知道有这件事情而已。这个法在你心中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力量,那么你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就打妄想了。为什么生死的力量会那么强?其实是你不断的打妄想,在这个地方不断的活动,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应该强迫自己都在佛法的所缘境里面不断的去闻思,这个时候你心中的光明就慢慢慢慢的增长广大,临命终的时候你色身有病痛,你的内心是不会病痛的,内心是不会老病死,不老不病不死,它不会辜负你的。这个色身你要养得再好,临终的时候照样死掉,照样坏掉,它会让你失望的。但是你在心里面栽培一种善根光明,一种调伏力、正念力,你做这件事情的功德不会白费,不会白费的,它会引导你趋向于安乐的果报,引导你去趋向净土。
那么你说在身体上招呼啊… 干什么的,做人事的安排,做因缘的这些,你临终的时候都用不上。所以我们《唯识三十颂》你要不断的去背,背诵的时候,你就不断的从背诵当中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去品尝,你就有所心得了。而你心中的这个心得,这个智慧对你的生命就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你以前觉得这件事情该做的,现在觉得这件事不能做了,你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做的,现在觉得这件事应该做了,你的生命就有变化了。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往另外一个方向在活动,脱胎换骨,否则我们一直没办法去解脱我们过去的等流习气,你前生是什么想法,你今生还是这个想法,你来生还是这个想法。就是你的痛苦在你的生命当中不断的出现,历史不断的重演,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读过《唯识三十颂》你就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我们不可能马上改变,但是起码你知道一个方向,你这个人就有希望,你现在不够好,但是你已经往好的地方进步了,这个是非常重要。
最怕就是说你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你到现在还不知道你怎么回事?那就没办法,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谁也救不了你。一个人有一点烦恼,有一点遮障还没关系,一个人最怕你自己糊涂、颠倒那就没办法了,佛陀都没办法。你头脑清楚,你就算有遮障,你肯努力遮障可以跨过去,可以忏悔消灭。但是你这个人如果起颠倒,那就没办法了,谁都没办法。那么当然您为什么能够不颠倒清楚分明呢?就是要不断的去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去加强你心中的光明,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为什么古人讲:
修行只有一句话,善知识莫向外求。
就是这句话。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向下文长,付再来日,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890/435454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