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沙特阿拉伯王国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语: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11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经过多年征战,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2021年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8335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万美元。
阿拉比亚电视台2022年12月2日消息,沙特阿拉伯已正式递交申办2026年亚足联女子亚洲杯的文件。
基本信息
中文名:沙特阿拉伯王国
国家领袖: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外文名:阿拉伯语: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
人口数量:3481 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2年9月更新显示)
简称:沙特阿拉伯、沙特
人口密度:16.2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
首都:利雅得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主要城市:利雅得,塔伊夫,麦加
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国庆日:1932年(壬申年)09月23日
水域率:忽略不计
国歌:《我们敬爱的国王万岁》
GDP总计:8335 亿美元(2021年)
国家代码:SA
人均GDP:23500 美元(2021年)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国际电话区号:+966
货币:沙特里亚尔
国际域名缩写:.sa
时区: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地理最高点:索达山(海拔3,133米)
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8.1公吨
出生时预计寿命:76岁(2013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非经合组织国家
人类发展指数:0.836(2014年)
历史沿革
早期文明
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半沙漠地带和南部也门地区的居民,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
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原先的波斯湾-红海-尼罗河的商路无法通行,商人们改走更为安全的,通过阿拉伯半岛的陆路。地处商路中段,东到波斯湾,西至红海,北往叙利亚,南通也门的交通枢纽,商业城市麦加因此而变得繁荣起来。
伊斯兰教的兴起
musilin认为是在公元610年开始,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开始奉zhenzhu之命而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随着传教逐渐公开,伊斯兰教徒先从贫民开始增加,后来甚至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并引起以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倭马亚等贵族开始对穆罕默德进行迫害。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成功地调解了该城原有部落间的各种争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待到时期成熟,便将计划在应用在社会实践,以麦加的musilin迁士和麦地那辅士为基本力量,组建起musilin公社乌马(Umma ),并定制以伊斯兰教原则定宪章,作为处理内部和外部事物的准则。
627年,穆罕默德以坚守之策,挫败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musilin解除了新兴政权面临的军事威胁。此后,麦地那军队愈战愈强,屡战屡胜,或通过派遣弟子宣扬伊斯兰教,联合周围各部落,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使这个名叫麦地那的伊斯兰国家成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
630年初,在半岛上的伊斯兰教势力日渐巩固后,穆罕默德率musilin大军兵临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侯德比耶和约》,兵不血刃下降服了麦加城,居民更主动接受伊斯兰教,而麦加贵族在宗教上的优越地位也得以保持。
正统哈里发时期
神权共和时期、四大哈里发
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634年,正当两大帝国因长期互相征伐而国力耗损,人心厌战之际,奥马尔一世(634~644年在位)当选第二任哈里发,称为“zhenzhu使者的继承人”,从此开始担任了musilin军队的总司令。他指挥将领率领贝都因人为主的musilin军队进入叙利亚地区,接连击败拜占廷军队,636年攻陷大马士革,两年后进军耶路撒冷地区;继而分兵东西两路,展开全面进攻。东线接连攻破波斯军队防线,占领了伊拉克和波斯大部地区;西线继续连败拜占廷,顺势占领巴勒斯坦和埃及。
651年,萨珊王朝灭亡,阿拉伯帝国夺得呼罗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地。帝国西线大军则继续攻入北非利比亚的昔兰尼加。661年,该派刺杀阿里,神权共和时代(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
倭马亚王朝时期
倭马亚王朝
公元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他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君主,令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阿拉伯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政府文件必须用阿拉伯语书写。但同时造成musilin社会中不少纷争,部分musilin学者认为此举长远来说是弊大于利。
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阿拉伯人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在东线、阿拉伯军队攻入中亚,占领喀布尔、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拉子模等广大地区,直至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相对峙。另一支东线军队向南攻入南亚次大陆的北端,占领印度信德一带。在北线,倭马亚王朝曾3次发兵,围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西线的进攻最为猛烈,不仅占领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直到摩洛哥的马格里布地区,还以新皈信伊斯兰教的北非土著柏柏尔人为主力,于711年跨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入西欧的伊比利亚半岛。消灭西哥特王国后,阿拉伯人翻越比利牛斯山脉,攻入西欧法兰克王国。732年,阿拉伯人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失利,停止向西欧内陆的进攻。不过,他们在意大利和法国的地中海沿岸仍频频得手。到了8世纪中叶的倭马亚王朝后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东至印度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
阿拔斯王朝时期
阿拔斯王朝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musilin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musilin,于750年(一说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旗帜多为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杀倭马亚余党,杀害了阿布·musilin,并残酷地镇压了呼罗珊人民起义。
公元8~9世纪时,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成为帝国的鼎盛时期。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公元850年帝国人口达到5000万.
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现了什叶派的伊德里斯王朝。进入9世纪之后,人民起义遍及帝国全境,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有巴贝克起义、黑奴起义和卡尔马特起义。阿拔斯王朝因此国势日衰。同时,9世纪中叶以后,从中亚来的突厥人逐渐取得权势。突厥族将领掌握军权,任意废立甚至杀害哈里发。哈里发完全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
10世纪以后,帝国四分五裂,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名存实亡。由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白益第三子阿里于934年占领法尔斯的都城设拉子;945年其弟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拥兵割据,独霸一方。1055年,另一支塞尔柱土克曼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
帝国灭亡
塞尔柱土克曼人的到来,使阿拉伯帝国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当时,虽然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哈里发,但是实权已经旁落到了塞尔柱土克曼的“苏丹”手中。塞尔柱当权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国的传统,基本承袭了帝国以往的各种封建典章制度。帝国又暂时恢复了统一局面。
12世纪末年,中亚新兴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土克曼人,控制了哈里发,但突厥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观。
13世纪初,强大的蒙古帝国开始兴起,第一次蒙古西侵就消灭了花剌子模。13世纪中叶,蒙古铁骑冲入西亚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侵。他率领蒙古军队洗劫了波斯、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帝国首都巴格达,1260年攻占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阿拉伯帝国灭亡。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塔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塔瓦基勒死去,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成为全世界musilin的领袖。
沙特建立
沙特阿拉伯始建于1750年的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一名名为穆罕默德·本·沙特(Muhammad bin Saud)的当地国王与一名伊斯兰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Muhammad Abd Wahhab)一起建立了新的政体。在之后的150多年中,沙特阿拉伯家族的势力时起时落,为争夺半岛的控制权不断地与埃及(其实为奥斯曼帝国半独立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并先后两次失去政权。现代沙特阿拉伯是由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沙特所一手建立的。
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Rashid)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在1913至1926年间,阿卜杜勒-阿齐兹相继征服了内志(纳季德)和汉志(希贾兹)两部分领土。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齐兹成为其统治的领土上的国王。1927年5月20日签署的《吉达条约》使得沙特阿拉伯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1938年3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地底下所发现的石油永远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伊本·沙特国王注意同邻国结好;整顿行政机构,建立内阁制度,划一全国行政;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发展交通、邮电、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1933年,把面积93.2万平方公里的石油开采权租让给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期限为66年。该公司于1938年在哈萨的达曼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使沙特王国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沙特(1953~1958,1960~1964在位)、费萨尔(1958~1960,1964~1975在位)、哈立德(1975~1982在位)先后继任国王。1982年 6月哈立德病逝,法赫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继位。对内鼓励私人投资发展经济;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加强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团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海岸线长2437公里,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地形
沙特阿拉伯地势西高东低。全境大部为高原。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
气候
沙特阿拉伯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自然资源
沙特阿拉伯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东部波斯湾沿岸陆上与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鲁卜哈利沙漠东部的布赖米绿洲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三国争议地区。2005年,沙特石油产量5.26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全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共有30个海水淡化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沙共有184个蓄水池,蓄水能力6.4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政区
全国分为13个地区(省):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首都
首都为利雅得。
位于利雅得中心的王国中心大厦
另外,沙特的夏都为塔伊夫;外交之都为吉达。
主要城市
中文名 英文名 人口(单位:百万,2013年数据)
利雅得 Riyadh 6.5
吉达 Jedda 3.9
麦加 Makka 1.8
麦地那 Medina 1.6
达曼 Dammam 1.3
塔布克 Tabuk 0.8
国家象征
国名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取自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伊本·沙特之名。而在阿拉伯语中,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则指“沙漠”,意为“幸福的沙漠”。
国旗
沙特阿拉伯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绿色的旗地上写着伊斯兰教的清真格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这是最准确的翻译)。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
国徽
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国歌
《我们敬爱的国王万岁》
格言
“万物非主,唯有zhenzhu;穆罕默德,主之使者”
人口民族
沙特人口2838万(2013年),其中沙特公民1941万,约占70%。沙特男性974万;沙特女性966万;外籍人约的7万。
沙特阿拉伯主体民族为阿拉伯人。逊尼派musilin占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各地。什叶派人数极少,约占全国人口的10%,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
中国在沙特华人华侨数量并无确切数据,估计在3~5万之间,主要居住在西部的塔伊夫、吉达、麦加等地。在沙特的华人华侨中,绝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其次为回族,约1000~2000人;汉族约100人,部分已入外籍。 还有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民族。除汉族外,其余均属musilin,信奉伊斯兰教。
政治体制
政体
沙特是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 拉赫曼 费萨尔 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
议会
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协商会议由zhuxi和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zhuxi阿卜杜拉 本穆罕默德 谢赫(Abdullah Bin Mohammed Sheikh)为协商会议zhuxi,2009年2月就任。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07年3月组成,迄今进行3次微调,由29名成员组成,主要是: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Abdullah Bin Abdul-Aziz Saud),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Sultan Bin Abdul-Aziz Saud),第二副首相兼内政大臣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Naif Bin Abdul-Aziz Saud),外交大臣沙特·本·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Saud Bin Faisal Bin Abdul-Aziz Saud),石油、矿产大臣阿里·伊卜拉欣·纳伊米(Ali Ibrahim Naimi),财政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萨夫(Ibrahim Bin Abdul-Aziz Asaf )。2009年2月,阿卜杜拉国王对内阁进行小幅度调整,任命怒拉·法耶兹(Nura Fayez)女士为教育部次大臣,这是沙第一位女次大臣。
政要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1935年~ ) 是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员,从1963年起一直担任利雅得省省长;2011年11月接替因病去世的哥哥苏尔坦担任国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又接替因病去世的哥哥纳伊夫当选为王储,同时担任副首相与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即位。
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储。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2014年3月27日任命第二副首相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为第二王位继承人。2015年1月22日,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尔曼宣布,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已经病逝,萨尔曼随即继任为国王,并指定第二王储穆克林成为王储。
国王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1932~1953)
沙特国王(1953~1964)(被废黜)
费萨尔国王(1964~1975)(被杀害)
哈立德国王(1975~1982)
法赫德国王(1982~2005)
阿卜杜拉国王(2005~2015)
萨勒曼国王(2015~)
司法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依据。由司法部和最高司法委员会负责司法事务的管理。2007年,阿卜杜拉国王颁布《司法制度及执行办法》和《申诉制度及执行办法》,建立新的司法体系。设立最高法院、上诉法院、普通法院等三级法院,并建立刑事、民事、商业、劳工等法庭。最高法院院长由国王任命。申诉制度规定设立直属于国王的三级行政诉讼机构,即最高行政法庭、行政上诉法庭和行政法庭。
政要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兼首相。生于1935年。自幼接受伊斯兰正统教育。多年担任利雅得省长。2011年11月被任命为国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任王储兼副首相和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继任沙特第七任国王。曾于1999年4月、2014年3月、2017年3月访华。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生于1985年。萨勒曼国王第六子。2014年4月任国务大臣、内阁成员。2015年1月被任命为国防大臣、王宫办公厅主任、国王私人顾问,并担任新成立的经济与发展事务委员会zhuxi。2015年4月被任命为王储继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国防大臣。2017年6月被任命为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曾于2016年8月底9月初访华,同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沙高委会首次会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9年2月访华,同副总理共同主持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经济情况
概况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 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81年石油产量达 4.9亿吨,收入1032亿美元。1983年以来,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产量和收入锐减,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收入340亿美元。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90亿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GDP的大约40%来自于私有经济。在1999年OPEC与其他石油输出国调涨油价期间,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者,在这期间OPEC的成员成功地通过减少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推高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水资源的短缺与迅速增长的人口有可能限制该国实现农产品自足的目标。
沙特阿拉伯也进用大量移住劳工。根据菲律宾政府统计,沙特阿拉伯是海外菲律宾人之中最多人就业的目的地。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
外资,保护民族经济。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约39万人从事游牧,放养骆驼、绵羊、山羊、马。约39万人口从事农业,耕地不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散布在各绿洲中。农产品有椰枣、小麦、大麦、蔬菜、水果。工业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水泥等部门。国家政治、经济重心为利雅得与哈萨区。汉志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达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正加速建设红海沿岸的石油化工业。两个重心区之间有公路以及长距离油管、液化气管相通。出口主要为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额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还出口有椰枣、畜产品;输入主要为粮食、糖、茶和纺织品等。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公里),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沙赫普尔港“霍梅尼港”的旧称。
工业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2020年,沙特石油石化产业生产总值为2430亿美元,占GDP的34%。近年来,沙特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旨在摆脱对原油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沙特具备日产1201万桶石油的生产能力,并有能力将此日产量继续保持5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油市场的冲击,2020年4月以来,沙特与俄罗斯领衔OPEC+,达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限产协定,减产970万桶/日。此外,沙特又额外减产约100万桶/日。2020年5月,沙特原油产量已调整至约750万桶/日。
近年来,沙特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实现双增长。沙特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从8万亿立方米上升至8.3万亿立方米。沙特国内的天然气消耗量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2012—2020年,沙特国内天然气消耗量年均增长8.6%,沙特生产的天然气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消费。
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非油气产业,主要产业情况如下:
钢铁产业:沙特钢材年产能约为1200万吨。主要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旗下的沙特钢铁公司。该公司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集成钢材生产商,在世界钢铁企业中排名第16位,当前产能和发货量为600万吨,占沙特终端市场的50~52%,生产螺纹钢、线材、冷热轧钢、扁钢等全系列产品。此外,拉吉哈钢铁公司(AlRajhiSteel)和伊特法克钢铁制品公司(ISPC)产能也较大。拉吉哈年产能约100万吨,宣称将在阿卜杜拉齐兹经济城投资40亿美元,新增260万吨产能。伊特法克是沙特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在达曼和麦加设厂,年产300万吨钢筋、钢坯、直接还原铁、条钢和线材。除上述企业外,沙特还有数家中小型钢铁企业,但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采矿业:沙特《2030愿景》及《2020年国家转型计划》均以采矿业改革为切入点,刺激行业大规模增长。沙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磷酸盐、铝土矿、金、银、铅、锌、铜、铁矿石以及稀土等。沙特已探明的金属矿产种类有30多种,其中以金矿储量最为丰富,占全部金属矿产的33%。现已探明的金矿有15处、银矿2处、铜矿3处、铁矿4处、铬铁矿1处、磷酸盐矿1处、铝矾土矿1处、菱镁矿2处、锌矿2处、铀矿1处、铌和其他稀有金属矿3处。
建材产业: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需求市场,沙特40%的装修建材依赖进口,市场活力不容小觑。受政府和私营部门纷纷推出大型基建项目的影响,沙特国内建材市场上水泥、瓷砖和大理石等建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样,巨大的需求还催生了新建瓷砖和石料工厂的良机。目前,沙特水泥产能已经过剩,部分沙特产水泥向周边国家出口,瓷砖等建材市场也已基本饱和。
化工产业:沙特化工的旗舰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聚乙烯、聚丙烯及其他先进热塑性产品、乙二醇、甲醇和化肥制造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SABIC在沙特建立了20个世界级工厂。此外,还在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设有生产基地。
农业
沙特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已耕地360万公顷。从业人员约为39万,农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政府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种植,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粮食自给率为98%,小麦已实现自给自足并出口。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政府还利用地方和私营企业力量兴办肉鸡、蛋鸡场,发展养鱼业,鼓励大公司建立各种农场。沙有自流水井4万眼,饮用水井5.2万眼,水坝220座,蓄水能力达8亿立方米。
金融
沙特货币署(沙特央行)负责银行业管理。截至2020年3月末,沙特境内共有30家商业银行,其中包括13家沙特银行和17家外资银行分行。
沙特现有31家持牌保险公司、2家再保险公司、88家持牌保险经纪公司、68家保险代理公司、3家保险咨询公司、13家损失评估和定损公司、10家第三方管理公司和3家精算服务公司。
沙特拥有1家证券交易所,即沙特证券交易所(TADAWUL)。TADAWUL拥有中东地区数量最多的蓝筹公司。2020年5月28日,沙特上市公司总数为200家,TASI指数为7050.66点。2019年3月18日,沙特股指正式被列入富时罗素新兴市场指数。TADAWUL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股票市场,也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区域平台,市值约2.2万亿美元。阿美上市后,沙特TADAWUL跻身世界第九大证券交易所。
对外贸易
2020年沙特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达1.15万亿里亚尔(约合3074.8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6%。2020年,沙特货物出口额约为6576亿里亚尔,同比下降33%;货物进口额为4926亿里亚尔,同比下降13.7%。2020年,沙特仍保持贸易顺差,差额为1650亿里亚尔,较2019年的4112亿里亚尔减少2462亿里亚尔,降幅约为59.8%。
2020年,沙特前五大出口目的地依次为中国、日本、印度、南非和阿联酋。沙特前五大进口来源地依次为中国、美国、阿联酋、德国和印度。中国是沙特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沙双边贸易额为671.3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中国进口390.3亿美元,出口28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8%和增长17.7%。中国从沙特进口的主要商品为原油、石化产品等,2020年从沙特进口原油8492.3万吨,同比增长1.9%。中国出口沙特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2020年对沙特的出口额分别为146.1亿美元、28亿美元和1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3%和19.4%。
对外援助
沙特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对外援助较多。沙特的对外援助主要依靠其雄厚的石油储量,援助数额巨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沙特每年对外援助的数额大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5%。到1978年,沙特的年对外援助总额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沙特对外援助的重点是非洲国家,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能源、矿业、电信、粮食和农业等领域开展了许多项目和活动,投资总额约合40亿美元,并将继续在非洲大陆寻找投资机会。沙特发展基金已在非洲有效运作40年,向非洲4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总计580笔贷款和赠款,总价值约合135亿美元。2021年将在非洲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新项目、贷款和赠款价值总和超过10亿美元。该基金还宣布与法国开发署合作,投资2亿欧元发展萨赫勒地区。沙特通过萨勒曼国王救济与人道主义行动中心为非洲提供了许多人道主义项目。此外,沙特宣布“绿色中东”计划,旨在种植超过500亿棵树,减少全球碳排放量10%以上,该计划包括许多非洲国家。
文化艺术
语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商界通行英语。
宗教
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在沙特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musilin占85%,什叶派musilin占15%。教徒一天必须祷告五次,祷告时当地人都必须要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必须穿黑袍。
沙一年有两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开斋节休假七天,古尔邦节长达两星期。每年伊斯兰教历的9月为斋月。在斋月的30天内,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和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以外,人们从日出到日落禁止饮水、进食。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牲节也是朝觐的日子,从12月9日到12日,数百万世界各国的musilin涌向沙特,到圣城麦加和麦地那朝觐。
沙民众是世界上最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禁忌较多。他们认为人体感官上的一切刺激,都是一种堕落的表现,是犯罪的开始,因此,禁酒就成了沙特严格的法律。饮酒者如被抓获,要当众鞭打80下,或者被监禁6个月到1年,另外还要处以罚款。买酒,私酿酒或酒后开车者,均要处以重刑,最严厉的斩首示众。在沙特,所有的餐馆和饭店都不供应酒类饮料。只向顾客提供各种不含酒精的“啤酒”和“香槟酒”等。卫星电视、录像机早已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其它禁忌有:禁吃猪肉,禁止吸毒、贩毒,违者处以死刑;禁止偶像崇拜。沙特的瓦哈比教派禁止崇拜一切先知和贤人,以至扩大到禁止摄制和绘画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类)。此外,宗教界特别禁止在报纸和刊物上登载妇女照片,不少沙特人至今还反对照相,尤其禁止妇女照相。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4/43520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11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经过多年征战,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2021年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8335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万美元。
阿拉比亚电视台2022年12月2日消息,沙特阿拉伯已正式递交申办2026年亚足联女子亚洲杯的文件。
基本信息
中文名:沙特阿拉伯王国
国家领袖: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外文名:阿拉伯语: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
人口数量:3481 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2年9月更新显示)
简称:沙特阿拉伯、沙特
人口密度:16.2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
首都:利雅得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主要城市:利雅得,塔伊夫,麦加
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国庆日:1932年(壬申年)09月23日
水域率:忽略不计
国歌:《我们敬爱的国王万岁》
GDP总计:8335 亿美元(2021年)
国家代码:SA
人均GDP:23500 美元(2021年)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国际电话区号:+966
货币:沙特里亚尔
国际域名缩写:.sa
时区: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地理最高点:索达山(海拔3,133米)
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8.1公吨
出生时预计寿命:76岁(2013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非经合组织国家
人类发展指数:0.836(2014年)
历史沿革
早期文明
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半沙漠地带和南部也门地区的居民,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
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原先的波斯湾-红海-尼罗河的商路无法通行,商人们改走更为安全的,通过阿拉伯半岛的陆路。地处商路中段,东到波斯湾,西至红海,北往叙利亚,南通也门的交通枢纽,商业城市麦加因此而变得繁荣起来。
伊斯兰教的兴起
musilin认为是在公元610年开始,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开始奉zhenzhu之命而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随着传教逐渐公开,伊斯兰教徒先从贫民开始增加,后来甚至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并引起以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倭马亚等贵族开始对穆罕默德进行迫害。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成功地调解了该城原有部落间的各种争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待到时期成熟,便将计划在应用在社会实践,以麦加的musilin迁士和麦地那辅士为基本力量,组建起musilin公社乌马(Umma ),并定制以伊斯兰教原则定宪章,作为处理内部和外部事物的准则。
627年,穆罕默德以坚守之策,挫败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musilin解除了新兴政权面临的军事威胁。此后,麦地那军队愈战愈强,屡战屡胜,或通过派遣弟子宣扬伊斯兰教,联合周围各部落,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使这个名叫麦地那的伊斯兰国家成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
630年初,在半岛上的伊斯兰教势力日渐巩固后,穆罕默德率musilin大军兵临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侯德比耶和约》,兵不血刃下降服了麦加城,居民更主动接受伊斯兰教,而麦加贵族在宗教上的优越地位也得以保持。
正统哈里发时期
神权共和时期、四大哈里发
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634年,正当两大帝国因长期互相征伐而国力耗损,人心厌战之际,奥马尔一世(634~644年在位)当选第二任哈里发,称为“zhenzhu使者的继承人”,从此开始担任了musilin军队的总司令。他指挥将领率领贝都因人为主的musilin军队进入叙利亚地区,接连击败拜占廷军队,636年攻陷大马士革,两年后进军耶路撒冷地区;继而分兵东西两路,展开全面进攻。东线接连攻破波斯军队防线,占领了伊拉克和波斯大部地区;西线继续连败拜占廷,顺势占领巴勒斯坦和埃及。
651年,萨珊王朝灭亡,阿拉伯帝国夺得呼罗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地。帝国西线大军则继续攻入北非利比亚的昔兰尼加。661年,该派刺杀阿里,神权共和时代(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
倭马亚王朝时期
倭马亚王朝
公元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他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君主,令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阿拉伯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政府文件必须用阿拉伯语书写。但同时造成musilin社会中不少纷争,部分musilin学者认为此举长远来说是弊大于利。
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阿拉伯人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在东线、阿拉伯军队攻入中亚,占领喀布尔、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拉子模等广大地区,直至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相对峙。另一支东线军队向南攻入南亚次大陆的北端,占领印度信德一带。在北线,倭马亚王朝曾3次发兵,围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西线的进攻最为猛烈,不仅占领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直到摩洛哥的马格里布地区,还以新皈信伊斯兰教的北非土著柏柏尔人为主力,于711年跨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入西欧的伊比利亚半岛。消灭西哥特王国后,阿拉伯人翻越比利牛斯山脉,攻入西欧法兰克王国。732年,阿拉伯人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失利,停止向西欧内陆的进攻。不过,他们在意大利和法国的地中海沿岸仍频频得手。到了8世纪中叶的倭马亚王朝后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东至印度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
阿拔斯王朝时期
阿拔斯王朝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musilin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musilin,于750年(一说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旗帜多为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杀倭马亚余党,杀害了阿布·musilin,并残酷地镇压了呼罗珊人民起义。
公元8~9世纪时,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成为帝国的鼎盛时期。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公元850年帝国人口达到5000万.
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现了什叶派的伊德里斯王朝。进入9世纪之后,人民起义遍及帝国全境,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有巴贝克起义、黑奴起义和卡尔马特起义。阿拔斯王朝因此国势日衰。同时,9世纪中叶以后,从中亚来的突厥人逐渐取得权势。突厥族将领掌握军权,任意废立甚至杀害哈里发。哈里发完全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
10世纪以后,帝国四分五裂,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名存实亡。由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白益第三子阿里于934年占领法尔斯的都城设拉子;945年其弟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拥兵割据,独霸一方。1055年,另一支塞尔柱土克曼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
帝国灭亡
塞尔柱土克曼人的到来,使阿拉伯帝国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当时,虽然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哈里发,但是实权已经旁落到了塞尔柱土克曼的“苏丹”手中。塞尔柱当权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国的传统,基本承袭了帝国以往的各种封建典章制度。帝国又暂时恢复了统一局面。
12世纪末年,中亚新兴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土克曼人,控制了哈里发,但突厥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观。
13世纪初,强大的蒙古帝国开始兴起,第一次蒙古西侵就消灭了花剌子模。13世纪中叶,蒙古铁骑冲入西亚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侵。他率领蒙古军队洗劫了波斯、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帝国首都巴格达,1260年攻占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阿拉伯帝国灭亡。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塔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塔瓦基勒死去,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成为全世界musilin的领袖。
沙特建立
沙特阿拉伯始建于1750年的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一名名为穆罕默德·本·沙特(Muhammad bin Saud)的当地国王与一名伊斯兰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Muhammad Abd Wahhab)一起建立了新的政体。在之后的150多年中,沙特阿拉伯家族的势力时起时落,为争夺半岛的控制权不断地与埃及(其实为奥斯曼帝国半独立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并先后两次失去政权。现代沙特阿拉伯是由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沙特所一手建立的。
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Rashid)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在1913至1926年间,阿卜杜勒-阿齐兹相继征服了内志(纳季德)和汉志(希贾兹)两部分领土。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齐兹成为其统治的领土上的国王。1927年5月20日签署的《吉达条约》使得沙特阿拉伯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1938年3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地底下所发现的石油永远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伊本·沙特国王注意同邻国结好;整顿行政机构,建立内阁制度,划一全国行政;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发展交通、邮电、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1933年,把面积93.2万平方公里的石油开采权租让给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期限为66年。该公司于1938年在哈萨的达曼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使沙特王国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沙特(1953~1958,1960~1964在位)、费萨尔(1958~1960,1964~1975在位)、哈立德(1975~1982在位)先后继任国王。1982年 6月哈立德病逝,法赫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继位。对内鼓励私人投资发展经济;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加强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团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海岸线长2437公里,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地形
沙特阿拉伯地势西高东低。全境大部为高原。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
气候
沙特阿拉伯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自然资源
沙特阿拉伯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东部波斯湾沿岸陆上与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鲁卜哈利沙漠东部的布赖米绿洲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三国争议地区。2005年,沙特石油产量5.26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全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共有30个海水淡化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沙共有184个蓄水池,蓄水能力6.4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政区
全国分为13个地区(省):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首都
首都为利雅得。
位于利雅得中心的王国中心大厦
另外,沙特的夏都为塔伊夫;外交之都为吉达。
主要城市
中文名 英文名 人口(单位:百万,2013年数据)
利雅得 Riyadh 6.5
吉达 Jedda 3.9
麦加 Makka 1.8
麦地那 Medina 1.6
达曼 Dammam 1.3
塔布克 Tabuk 0.8
国家象征
国名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取自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伊本·沙特之名。而在阿拉伯语中,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则指“沙漠”,意为“幸福的沙漠”。
国旗
沙特阿拉伯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绿色的旗地上写着伊斯兰教的清真格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这是最准确的翻译)。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
国徽
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国歌
《我们敬爱的国王万岁》
格言
“万物非主,唯有zhenzhu;穆罕默德,主之使者”
人口民族
沙特人口2838万(2013年),其中沙特公民1941万,约占70%。沙特男性974万;沙特女性966万;外籍人约的7万。
沙特阿拉伯主体民族为阿拉伯人。逊尼派musilin占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各地。什叶派人数极少,约占全国人口的10%,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
中国在沙特华人华侨数量并无确切数据,估计在3~5万之间,主要居住在西部的塔伊夫、吉达、麦加等地。在沙特的华人华侨中,绝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其次为回族,约1000~2000人;汉族约100人,部分已入外籍。 还有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民族。除汉族外,其余均属musilin,信奉伊斯兰教。
政治体制
政体
沙特是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 拉赫曼 费萨尔 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
议会
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协商会议由zhuxi和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zhuxi阿卜杜拉 本穆罕默德 谢赫(Abdullah Bin Mohammed Sheikh)为协商会议zhuxi,2009年2月就任。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07年3月组成,迄今进行3次微调,由29名成员组成,主要是: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Abdullah Bin Abdul-Aziz Saud),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Sultan Bin Abdul-Aziz Saud),第二副首相兼内政大臣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Naif Bin Abdul-Aziz Saud),外交大臣沙特·本·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Saud Bin Faisal Bin Abdul-Aziz Saud),石油、矿产大臣阿里·伊卜拉欣·纳伊米(Ali Ibrahim Naimi),财政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萨夫(Ibrahim Bin Abdul-Aziz Asaf )。2009年2月,阿卜杜拉国王对内阁进行小幅度调整,任命怒拉·法耶兹(Nura Fayez)女士为教育部次大臣,这是沙第一位女次大臣。
政要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1935年~ ) 是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员,从1963年起一直担任利雅得省省长;2011年11月接替因病去世的哥哥苏尔坦担任国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又接替因病去世的哥哥纳伊夫当选为王储,同时担任副首相与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即位。
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储。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2014年3月27日任命第二副首相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为第二王位继承人。2015年1月22日,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尔曼宣布,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已经病逝,萨尔曼随即继任为国王,并指定第二王储穆克林成为王储。
国王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1932~1953)
沙特国王(1953~1964)(被废黜)
费萨尔国王(1964~1975)(被杀害)
哈立德国王(1975~1982)
法赫德国王(1982~2005)
阿卜杜拉国王(2005~2015)
萨勒曼国王(2015~)
司法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依据。由司法部和最高司法委员会负责司法事务的管理。2007年,阿卜杜拉国王颁布《司法制度及执行办法》和《申诉制度及执行办法》,建立新的司法体系。设立最高法院、上诉法院、普通法院等三级法院,并建立刑事、民事、商业、劳工等法庭。最高法院院长由国王任命。申诉制度规定设立直属于国王的三级行政诉讼机构,即最高行政法庭、行政上诉法庭和行政法庭。
政要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兼首相。生于1935年。自幼接受伊斯兰正统教育。多年担任利雅得省长。2011年11月被任命为国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任王储兼副首相和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继任沙特第七任国王。曾于1999年4月、2014年3月、2017年3月访华。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生于1985年。萨勒曼国王第六子。2014年4月任国务大臣、内阁成员。2015年1月被任命为国防大臣、王宫办公厅主任、国王私人顾问,并担任新成立的经济与发展事务委员会zhuxi。2015年4月被任命为王储继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国防大臣。2017年6月被任命为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曾于2016年8月底9月初访华,同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沙高委会首次会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9年2月访华,同副总理共同主持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经济情况
概况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 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81年石油产量达 4.9亿吨,收入1032亿美元。1983年以来,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产量和收入锐减,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收入340亿美元。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90亿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GDP的大约40%来自于私有经济。在1999年OPEC与其他石油输出国调涨油价期间,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者,在这期间OPEC的成员成功地通过减少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推高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水资源的短缺与迅速增长的人口有可能限制该国实现农产品自足的目标。
沙特阿拉伯也进用大量移住劳工。根据菲律宾政府统计,沙特阿拉伯是海外菲律宾人之中最多人就业的目的地。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
外资,保护民族经济。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约39万人从事游牧,放养骆驼、绵羊、山羊、马。约39万人口从事农业,耕地不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散布在各绿洲中。农产品有椰枣、小麦、大麦、蔬菜、水果。工业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水泥等部门。国家政治、经济重心为利雅得与哈萨区。汉志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达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正加速建设红海沿岸的石油化工业。两个重心区之间有公路以及长距离油管、液化气管相通。出口主要为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额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还出口有椰枣、畜产品;输入主要为粮食、糖、茶和纺织品等。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公里),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沙赫普尔港“霍梅尼港”的旧称。
工业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2020年,沙特石油石化产业生产总值为2430亿美元,占GDP的34%。近年来,沙特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旨在摆脱对原油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沙特具备日产1201万桶石油的生产能力,并有能力将此日产量继续保持5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油市场的冲击,2020年4月以来,沙特与俄罗斯领衔OPEC+,达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限产协定,减产970万桶/日。此外,沙特又额外减产约100万桶/日。2020年5月,沙特原油产量已调整至约750万桶/日。
近年来,沙特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实现双增长。沙特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从8万亿立方米上升至8.3万亿立方米。沙特国内的天然气消耗量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2012—2020年,沙特国内天然气消耗量年均增长8.6%,沙特生产的天然气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消费。
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非油气产业,主要产业情况如下:
钢铁产业:沙特钢材年产能约为1200万吨。主要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旗下的沙特钢铁公司。该公司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集成钢材生产商,在世界钢铁企业中排名第16位,当前产能和发货量为600万吨,占沙特终端市场的50~52%,生产螺纹钢、线材、冷热轧钢、扁钢等全系列产品。此外,拉吉哈钢铁公司(AlRajhiSteel)和伊特法克钢铁制品公司(ISPC)产能也较大。拉吉哈年产能约100万吨,宣称将在阿卜杜拉齐兹经济城投资40亿美元,新增260万吨产能。伊特法克是沙特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在达曼和麦加设厂,年产300万吨钢筋、钢坯、直接还原铁、条钢和线材。除上述企业外,沙特还有数家中小型钢铁企业,但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采矿业:沙特《2030愿景》及《2020年国家转型计划》均以采矿业改革为切入点,刺激行业大规模增长。沙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磷酸盐、铝土矿、金、银、铅、锌、铜、铁矿石以及稀土等。沙特已探明的金属矿产种类有30多种,其中以金矿储量最为丰富,占全部金属矿产的33%。现已探明的金矿有15处、银矿2处、铜矿3处、铁矿4处、铬铁矿1处、磷酸盐矿1处、铝矾土矿1处、菱镁矿2处、锌矿2处、铀矿1处、铌和其他稀有金属矿3处。
建材产业: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需求市场,沙特40%的装修建材依赖进口,市场活力不容小觑。受政府和私营部门纷纷推出大型基建项目的影响,沙特国内建材市场上水泥、瓷砖和大理石等建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样,巨大的需求还催生了新建瓷砖和石料工厂的良机。目前,沙特水泥产能已经过剩,部分沙特产水泥向周边国家出口,瓷砖等建材市场也已基本饱和。
化工产业:沙特化工的旗舰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聚乙烯、聚丙烯及其他先进热塑性产品、乙二醇、甲醇和化肥制造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SABIC在沙特建立了20个世界级工厂。此外,还在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设有生产基地。
农业
沙特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已耕地360万公顷。从业人员约为39万,农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政府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种植,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粮食自给率为98%,小麦已实现自给自足并出口。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政府还利用地方和私营企业力量兴办肉鸡、蛋鸡场,发展养鱼业,鼓励大公司建立各种农场。沙有自流水井4万眼,饮用水井5.2万眼,水坝220座,蓄水能力达8亿立方米。
金融
沙特货币署(沙特央行)负责银行业管理。截至2020年3月末,沙特境内共有30家商业银行,其中包括13家沙特银行和17家外资银行分行。
沙特现有31家持牌保险公司、2家再保险公司、88家持牌保险经纪公司、68家保险代理公司、3家保险咨询公司、13家损失评估和定损公司、10家第三方管理公司和3家精算服务公司。
沙特拥有1家证券交易所,即沙特证券交易所(TADAWUL)。TADAWUL拥有中东地区数量最多的蓝筹公司。2020年5月28日,沙特上市公司总数为200家,TASI指数为7050.66点。2019年3月18日,沙特股指正式被列入富时罗素新兴市场指数。TADAWUL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股票市场,也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区域平台,市值约2.2万亿美元。阿美上市后,沙特TADAWUL跻身世界第九大证券交易所。
对外贸易
2020年沙特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达1.15万亿里亚尔(约合3074.8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6%。2020年,沙特货物出口额约为6576亿里亚尔,同比下降33%;货物进口额为4926亿里亚尔,同比下降13.7%。2020年,沙特仍保持贸易顺差,差额为1650亿里亚尔,较2019年的4112亿里亚尔减少2462亿里亚尔,降幅约为59.8%。
2020年,沙特前五大出口目的地依次为中国、日本、印度、南非和阿联酋。沙特前五大进口来源地依次为中国、美国、阿联酋、德国和印度。中国是沙特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沙双边贸易额为671.3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中国进口390.3亿美元,出口28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8%和增长17.7%。中国从沙特进口的主要商品为原油、石化产品等,2020年从沙特进口原油8492.3万吨,同比增长1.9%。中国出口沙特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2020年对沙特的出口额分别为146.1亿美元、28亿美元和1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3%和19.4%。
对外援助
沙特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对外援助较多。沙特的对外援助主要依靠其雄厚的石油储量,援助数额巨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沙特每年对外援助的数额大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5%。到1978年,沙特的年对外援助总额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沙特对外援助的重点是非洲国家,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能源、矿业、电信、粮食和农业等领域开展了许多项目和活动,投资总额约合40亿美元,并将继续在非洲大陆寻找投资机会。沙特发展基金已在非洲有效运作40年,向非洲4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总计580笔贷款和赠款,总价值约合135亿美元。2021年将在非洲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新项目、贷款和赠款价值总和超过10亿美元。该基金还宣布与法国开发署合作,投资2亿欧元发展萨赫勒地区。沙特通过萨勒曼国王救济与人道主义行动中心为非洲提供了许多人道主义项目。此外,沙特宣布“绿色中东”计划,旨在种植超过500亿棵树,减少全球碳排放量10%以上,该计划包括许多非洲国家。
文化艺术
语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商界通行英语。
宗教
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在沙特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musilin占85%,什叶派musilin占15%。教徒一天必须祷告五次,祷告时当地人都必须要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必须穿黑袍。
沙一年有两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开斋节休假七天,古尔邦节长达两星期。每年伊斯兰教历的9月为斋月。在斋月的30天内,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和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以外,人们从日出到日落禁止饮水、进食。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牲节也是朝觐的日子,从12月9日到12日,数百万世界各国的musilin涌向沙特,到圣城麦加和麦地那朝觐。
沙民众是世界上最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禁忌较多。他们认为人体感官上的一切刺激,都是一种堕落的表现,是犯罪的开始,因此,禁酒就成了沙特严格的法律。饮酒者如被抓获,要当众鞭打80下,或者被监禁6个月到1年,另外还要处以罚款。买酒,私酿酒或酒后开车者,均要处以重刑,最严厉的斩首示众。在沙特,所有的餐馆和饭店都不供应酒类饮料。只向顾客提供各种不含酒精的“啤酒”和“香槟酒”等。卫星电视、录像机早已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其它禁忌有:禁吃猪肉,禁止吸毒、贩毒,违者处以死刑;禁止偶像崇拜。沙特的瓦哈比教派禁止崇拜一切先知和贤人,以至扩大到禁止摄制和绘画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类)。此外,宗教界特别禁止在报纸和刊物上登载妇女照片,不少沙特人至今还反对照相,尤其禁止妇女照相。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4/43520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