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芬兰共和国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芬兰语:Suomi,瑞典语: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0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3℃,夏季13℃~17℃,年均降雨600毫米。芬兰实行两级行政体制,即行政区和市镇。设有7个地区管理署和15个经济发展、交通和环境管理中心,首都为赫尔辛基。2022年4月,芬兰人口554.9万。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并且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芬兰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绍利·尼尼斯托
外文名: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
人口数量:554.9 万(2022年4月)
简称:芬兰
人口密度:18.2 人/平方公里(2022年估计)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芬兰族
首都:赫尔辛基
主要宗教:基督教路德宗
主要城市:图尔库,埃斯波
国土面积:338424平方公里
国庆日:1917年12月6日
水域率:10%
国歌:《我们的国家》
GDP总计:2374.6 亿欧元(2020年)
国家代码:FIN
人均GDP:42900 欧元(2020年)
官方语言:芬兰语,瑞典语
国际电话区号:+358
货币:欧元
国际域名缩写:.fi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鸟:大天鹅
国花:铃兰(百合科)
国树:栎树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0.2公吨(2011年)
出生时预计寿命:81岁(2013年)
人类发展指数:0.879(2014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
历史沿革
“芬兰”这个名字源自于芬兰西南的一个自18世纪以来被称呼为芬兰本部的省份。“Österland”(东方之地)才是对这块瑞典东陲的土地的名字。在大约15世纪左右芬兰才开始变成“Österland”的同义词。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12世纪。
瑞典摄政比列尔·雅尔于1249年透过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占领了芬兰。这场十字军是针对Tavastian人的拒绝继续改信基督教而发动。诺夫哥罗德控制了说东芬兰语方言的卡累利亚。瑞典则于1293年在第三次瑞典十字军控制了西卡累利亚。西卡累利亚此后因此归于西方文化圈内,而东卡累利亚在文化上则逐渐转向俄罗斯和东正教。虽然东卡累利亚人在语言和血统上仍与芬兰人保持紧密联系,但他们通常会被当作一个独立的民族。天主教和东正教世界的界线也随着1323年的Nöteborg条约而定于芬兰的东界。
芬兰在13世纪时融入了中世纪的文化圈。早在14世纪初,已有文件记载第一批芬兰的索邦大学学生。在芬兰西兰部,图尔库的城市聚落正在发展中。图尔库曾是瑞典王国最大的城镇,其居民包含德裔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虽然芬兰在中世纪的都市化程度非常低。芬兰南部和波的尼亚湾沿岸只有一些以农维生的教区和领地。芬兰的其他地区则有以渔猎和小规模农耕维生的萨米人居住。在12和13世纪,大量瑞典人移民至芬兰南岸和西北岸。在奥兰群岛及奥兰群岛和图尔库之间的群岛中,瑞典语甚至比今日更加普遍。瑞典语也成为芬兰其他地区上层阶级所使用的语言。
图尔库于13世纪就已建立了主教教区。图尔库大教堂是圣亨利的崇拜中心,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当时的主教比现今拥有更大宗教上的权威,也常是当地最具权力之人。主教通常是芬兰人,但城堡里的指挥官通常是瑞典或德国的贵族。1362年,芬兰的代表获邀参加瑞典国王的选举。这个事件常被当作芬兰融入瑞典王国的表现。做为这个王国斯堪地那维亚的一部分,负担得起一人一马装备的权贵和自耕农组成绅士和贵族阶级,集中于芬兰南部。
位于维堡的堡垒保卫了芬兰的东境。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于1323年签署了Nöteborg条约,但这个条约并未长期遵守。1348年,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发动一场针对东正教异端的十字军,最后只使自己失去支持而丢了王位,这场十字军也失败以终。瑞典与诺夫哥罗德的争端是为了控制波的尼亚湾北岸及芬兰东方Savo人居住的荒野。诺夫哥罗德将那里视为渔猎的基地,且不满于西边天主教移民的缓慢渗透。14和15世纪间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彼此断断续续发生了一些冲突,但多数时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和平状态。既存的内部的紧张亦然。
1380年发生在瑞典的斯堪地那维亚部分的内战也波及到芬兰。1389年,内战的胜利者玛格丽特一世将瑞典、丹麦、挪威三个王国全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此即卡尔马联盟。接下来的130年,瑞典的各个派系试图打破这个联盟。芬兰也卷入了这场纷争,但在15世纪似乎是相对富裕的时期,期间人口增加、经济也有所发展。到了15世纪末,东部边境的情势越来越加紧张。莫斯科大公国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向统一俄罗斯迈进了一步。1495年到1497年,瑞典和俄罗斯发生了战争,维堡的要塞遭到俄罗斯包围,根据当时的传说,该城是由神迹而拯救。
1521年,卡尔马联盟瓦解,瑞典恢复独立,古斯塔夫一世就任瑞典国王。在他主政下,瑞典于1527年接受新教。瑞典的行政体系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改革,使国家的对地方生活的控制力得以加强,当然也能借此征到更多的税。紧接在宗教改革之后,图尔库主教Mikael Agricola出版了他翻译的芬兰语新约。
1550年,古斯塔夫一世建立赫尔辛福(Helsingfors),即后来的赫尔辛基,但两个世纪以来,它仍只是个渔村。
古斯塔夫一世于1560年死后,他的三个儿子接连继位。其中埃里克十四世开启了瑞典的扩张时代,他于1561年将爱沙尼亚的塔林市纳入其保护之下。利沃尼亚战争(1558年—1583年)之后,瑞典一直处于战争或准战争状态达160年之久。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瑞典与丹麦、波兰和俄罗斯抢夺对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控制权。芬兰人因此饱受战争带来的征兵、重税和军队的骚扰。这造成芬兰人于1596年-1597年的起事,这场叛变以血腥的镇压结束。1595年和俄罗斯签署的Tyavzino条约使瑞典和俄罗斯的边界向东及北方移动,大约就是现今芬兰与俄罗斯的界线。
16世纪的芬兰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即是农业聚落人口的成长。国王鼓励农民自Savonia省迁移至芬兰中部的广大荒野。这使得原本居住于此的萨米人被迫离开。而有些荒地则是卡累利亚人的传统渔猎之地。在1580年代,这导致一场芬兰人与卡累利亚人与芬兰人间的血腥游击战,特别是在博滕省。
1611年到1632年间在位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改革,将瑞典军队从原先的农民民兵改造为有效率的战争利器,甚至可能是欧洲最好的一支军队。他完成了对利沃尼亚的占领,还得到了俄罗斯在Stolbova条约中失去的领土。1630年,瑞典和芬兰的军队开进德意志参加三十年战争。芬兰人组成的芬兰轻骑兵即以“Hakkapeliitat”之名著称。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瑞典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1637年到1640年和1648年到1654年间,芬兰总督Count Per Brahe伯爵在其任内,推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也兴建了许多城市。其措施常被认为有益于芬兰的开发。例如在1640年,芬兰的第一所大学Åbo学院成立于图尔库。芬兰语的圣经全书于也于1642年出版。
但重税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气候(小冰期)使这个时期的芬兰农民度过了一段黯淡的时光。在1655年到1660年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波兰和丹麦作战。瑞典的政治体制也越加趋向君主专制。
瑞典王国于1638年到1655年还握有今日美国的德拉瓦和宾夕凡尼亚地区作为殖民地。其中至少有一半的移民为芬兰裔。
17世纪的芬兰受路德教派思想控制。1608年,摩西的律法倍附加于世俗法律上。各领域事物都必须遵守路德宗的信仰,上教会也变成义务性质,宗教罚则也被广泛运用。这些规定于图尔库主教尤汉·特瑟鲁斯(Johan Terserus)离职后公布,他所写的教义问答于1664年被图尔库皇家学院的神学家宣布为异端。另一方面,路德教派鼓励个人研习圣经,使芬兰第一次尝试推动普及教育。教会要求每位信徒都应该具备阅读路德信仰基本文本的能力。虽然这些规定可能会以背下文本达成,但也使阅读的能力传达到民众之中。
发生于1697年到1699年的一场饥荒夺走了芬兰约30%的人口。
1808年在芬兰战争中,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
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19年12月,芬兰社会民主danglingdao的五党联合政府宣布选定交通部长桑娜·马林(Sanna Marin )为芬兰新总理。马林将成为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
地形地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千米,东西最宽为542千米。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512千米。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气候
芬兰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
水文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 公里。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自然资源
截至2008年,芬兰森林面积2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扣除陆上水域面积的森林覆盖率为76%),人均森林面积3.9公顷,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总蓄积为21.89亿立方米。树种比较单一,按照蓄积量计算,欧洲赤松占46%、挪威云杉占37%、桦木占14%,其他阔叶树种只占3%。矿产资源中以铜为主,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探明储量约690.9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第五个反应堆在建。
行政区划
区划
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1997年9月1日,芬兰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分为六个省(lääni):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普省和奥兰省;省下分为20区(Maakunta)。6省下分为90个县(kihlakunta/härad),县仅是国民服务组织。而其基础地方政府有416个,包括114镇(kaupunki/ städer)、302乡(kunta/kommuner)。
重要城市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48平方公里。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16.5万(1984)。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虽地处北纬60°,但因受海洋影响而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6℃。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城中建有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设施。
坦佩雷
坦佩雷市(Tampere)是拥有20多万人口的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人口19万,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KingGustarIII)于1779年下令建立的。坦佩雷位于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1779年建立在坦佩雷急流之畔,在19世纪发展成芬兰最工业化的城市,由于新的城市计划,以前的工业区又再次恢复活力,餐馆,商店,运动减肥中心以及博物馆都在这里建立起来。坦佩雷也是一个国际度量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有两所大学和很多研究机构,是芬兰南部的中心城市。
图尔库
芬兰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业基地,图尔库-波里省省会,又名奥布。位于国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亚湾畔,东距首都赫尔辛基170千米,为芬兰旧都(1812年以前一直是芬兰首都)。市区面积24平方公里,包括郊区面积81平方公里。现为芬兰西南部的区域中心。
国家象征
国名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简称芬兰,国名的含义为湖沼之国。
国旗
芬兰国旗名为“蓝色十字”旗(芬兰语:Siniristilippu),1818年5月正式定为国家市民旗帜。”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蓝色和白色国旗也象征着与芬兰19世纪曾经是沙皇俄国的大公国。芬兰国旗反映了和瑞典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关系。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
另一种国旗为特殊旗,即在市民旗帜的蓝色十字加上国徽(红底黄狮),该旗帜为总统和军队用旗。芬兰国旗是由埃罗·斯奈尔曼(Eero Snellman)和布鲁诺·图乌卡能(Bruno Tuukkanen)设计的,今天使用的国徽和总统旗上的自由十字是欧罗夫·埃里克森(Olof Eriksson)设计的。
国徽
芬兰国徽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时被采用。在芬兰作为大公国时代也采用了此徽,一直沿用至今。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 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国徽上的狮子来源于富尔孔家族,它同样也出现在瑞典国徽上。剑和弯刀与卡累利阿国徽相类似。踩在狮子脚下的俄罗斯弯刀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彼时,瑞典与俄罗斯正处于长期战争中。九朵玫瑰据推测是代表了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但玫瑰的数量几经变化。
国花
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 Linn.)是百合科、铃兰属植物。气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无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状茎。具光泽。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钟状,下垂,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结圆球形暗红色浆果,有毒,内有椭圆形种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铃兰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海拔850~2500米处均有野生分布。
铃兰全草可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有强心,利尿之功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但由于铃兰全株各部位均具有较强毒性,切勿在无专业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中毒不良反应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心率下降、视线模糊、眩晕、皮肤红疹等。
人口民族
人口
芬兰总人口540.1万(截至2011年底),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赫尔辛基大区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约140万。其他人口密集的城市还包括坦佩雷(22万)、图尔库(18万)、奥鲁(14万)等。据芬兰统计中心数据,截至2011年底,当地华人总数为6159人,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坦佩雷、图尔库等城市。
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华约”解散,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民族
芬兰人大部分是芬兰族,其中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
政治体制
政体
芬兰的政体是内阁制,自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藩属国。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芬兰实行共和制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议会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拥有政治权力并通过议会来行使。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院制,由200名议员组成,每4年改选一次。
国会内包括一个议院及其200位议员。议员以四年为一任,经过直选及比例投票制选出。共和国总统每六年选举一次,芬兰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06年1月至12月,芬兰第二次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在任职期间,在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增强欧盟行动的连贯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011年6月,联合党、社民党、左翼联盟、绿色联盟、瑞典族人民党、基督教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
宪法
1919年7月17日颁布生效。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guojiayuanshou,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六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
议会
芬兰的政治体制以议会为主,虽然总统也有较大的权力(根据芬兰宪法,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多数行政权力控制在由总理领导的内阁中,而总理由议会选出。内阁由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部长、总理本人与一名大法官组成。
宪法规定,200人的一院制议会(芬兰语:Eduskunta;瑞典语:Riksdag)是芬兰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可以修改宪法,解散内阁或否决总统的决定;但议会无权改变司法决议。内阁或任意一名议员都可以提出立法动议。议员任期4年,按比例选出。
政府
2023年6月20日,芬兰新一届联合政府20日宣誓就职,民族联合党zhuxi彼得里·奥尔波担任总理。本届政府由民族联合党、芬兰人党、瑞典族人民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组成,共设总理和18名部长。
司法
芬兰司法体系分为一个负责民事以及刑事司法争议的法庭,以及一个专门负责公众与行政部分诉讼的特别法庭。芬兰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庭分为地方法院、地区上诉法院及最高法院。
芬兰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葆琳·高斯科洛(PauliineKoskelo,女),2006年1月就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长贝卡·威赫沃里(PekkaVihervuori),2012年就任;最高检察长马蒂·尼森宁(MattiNissinen),2010年就任;政府法律监察官亚科·约恩卡(JaakkoJonkka),2007年就任。议会法律监察官佩特里·耶斯基莱宁(PetriJaaskelainen),2010年就任。
政党
芬兰为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执政党。1906年成立。以建立平等和公正的社会为目标,对内反对政治经济权力垄断,主张保障农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对外主张实行积极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与北欧和波海地区国家的关系。现有党员7.7万人,现任议员31人。zhuxi安妮卡·萨里科(Annika Saarikko,女,2020年当选)。
(2)民族联合党(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在野党。1918年成立。一战和二战期间为芬主要执政党。主要代表工商企业界利益,以保障国家独立和维护民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现有党员约2.7万人,现任议员38人。zhuxi佩特里·奥尔波(Petteri Orpo,2016年当选)。
(3)芬兰社会民主党(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执政党。1899年成立。对内主张政治、经济民主,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福利,发展社会民主主义;对外主张缓和、裁军,实现国际和平。现有党员2.9万人,现任议员40人。zhuxi桑娜·马林(2020年当选)。
(4)芬兰人党(The True Finns):在野党。1995年成立。主张维护小农、城市贫民和中小企业利益,鼓励创新经济。对外坚持民族主义和疑欧立场。现有党员1.5万人,现任议员38人。zhuxi丽卡·普拉(Riikka Purra,女,2021年当选)。
(5)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执政党。1988年成立。主张保护环境,支持芬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和平与环保活动。现有党员7800人,现任议员20人。zhuxi玛利亚·奥希萨洛(Maria Ohisalo,女,2019年当选)。
(6)芬兰左翼联盟(The Finnish Left Alliance):执政党。1990年成立。主张政府借贷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福利,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外主张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国防建设。现有党员1.1万人,现任议员16人。zhuxi莉·安德松(Li Andersson,女,2016年当选)。
(7)瑞典族人民党(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执政党。1906年成立。由芬兰的瑞典族人组成。主张维护瑞典族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现有党员约2.6万人,现任议员9人。zhuxi安娜–玛雅·亨里克松(Anna-Maja Henriksson,女,2016年当选)。
(8)芬兰基督教民主党(The Finnish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在野党。1958年成立。以基督教教义为宗旨,主张实行对社会和生态负责的市场经济,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保障平等高效的社会福利。对外主张建立一个开放、安全的欧洲,发展共同防务。现有党员约8400人,现任议员5人。zhuxi萨丽·艾萨叶(Sari Essayah,女,2015年当选)。
(9)现在行动党(Movement Now):在野党。2018年成立,2019年11月正式注册为政党。目前有8000名党员。关注巴伦支海保护及企业社会安全等问题。现任议员1人。zhuxi哈里·哈尔基莫(Harry Harkimo,2018年当选)。
政要
总统:绍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芬兰资深政治家,民族联合党人。1948年8月24日出生于芬兰南部城市萨洛,法学硕士,先后任律师、副法官,1987年当选为芬兰议会议员,1994年至2001年任芬兰联合党zhuxi。尼尼斯托1995年至1996年任芬兰司法部长,1996年至2003年任财政部长,在他担任财长期间,正是他带领芬兰加入了欧元区,摆脱了在当时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1999年至2003年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董事会zhuxi,2003年至2007年任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2007年至2011年尼尼斯托任芬兰议会议长。2012年2月5日当选芬兰总统,3月1日宣誓就职。已婚,育有二子。
总理:彼得里·奥尔波,2007年当选议员,曾担任农林部长、内政部长和财政部长。2016年,奥尔波当选民族联合党zhuxi。
议长:埃罗·海内卢奥马,1955年7月4日出生,大学肄业。社民党人。历任芬总工会青年事务书记、zhuxi,社民党zongshuji、zhuxi。2003年当选议员,曾任社民党议会国防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税收委员会委员、欧洲社民党zhuxi团成员。2005至2007年任副总理兼财长。2010年至2011年任社民党议会党团zhuxi。2011年6月当选议长。爱好运动。已婚,有一子二女。
经济情况
概况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强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由于天气的原因,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为农村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欧元的北欧国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与西欧经济一体化。
芬兰1999年加入欧元区,2002年正式流通欧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芬兰经济长期陷入困境,仍没有走出低迷的迹象。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4年芬兰经济增长率为负0.4%。2012年和2013年芬兰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在国内,科技巨头诺基亚衰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在国外,乌克兰危机升级,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大战愈演愈烈。这些因素对尚未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影中走出来的芬兰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在2013-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度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经济形势和欧债危机影响,芬经济增长滞缓,企业倒闭增加,失业上升。
工业
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农林业
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耕地约229.8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6万,约占总劳力的4.7%。主要产品包括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等木材加工品,纸浆及纸张产品。斯道拉恩索(StoraEnso)、芬欧汇川(UPM)和M-real集团是前三大林业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纸箱和纸板生产商、第三大锯材生产商,芬欧汇川是世界最大的杂志纸、标签纸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M-real是欧洲领先的高质量纸张和纸板制造商。
服务业
芬兰服务业包括商业、旅游、金融、通讯和公共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发达,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旅游点有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等。 芬兰是高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贸易是GDP的三分之一。欧盟占贸易总额的60%。最大的贸易流动与德国、俄罗斯、瑞典、英国、美国、荷兰和中国。由欧盟贸易政策管理,芬兰一直以来都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除了农业。芬兰是唯一的北欧国家加入欧元区。
财政金融
2012年,芬政府财政收入615亿欧元,支出662亿欧元,赤字47亿欧元。
对外贸易
2012年外贸总额约为1159亿欧元,其中进口591亿欧元,同比下降2%,出口568亿欧元,同比基本持平,外贸逆差23.8亿欧元。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属、纸张纸板、化工产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金属、原油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国家。
双向投资
芬直接投资国主要为瑞典及其它欧盟国家,外国对芬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瑞典、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截至2012年底,芬对外直接投资1078.6亿欧元,吸引外资616亿欧元。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4/43520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并且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芬兰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绍利·尼尼斯托
外文名: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
人口数量:554.9 万(2022年4月)
简称:芬兰
人口密度:18.2 人/平方公里(2022年估计)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芬兰族
首都:赫尔辛基
主要宗教:基督教路德宗
主要城市:图尔库,埃斯波
国土面积:338424平方公里
国庆日:1917年12月6日
水域率:10%
国歌:《我们的国家》
GDP总计:2374.6 亿欧元(2020年)
国家代码:FIN
人均GDP:42900 欧元(2020年)
官方语言:芬兰语,瑞典语
国际电话区号:+358
货币:欧元
国际域名缩写:.fi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鸟:大天鹅
国花:铃兰(百合科)
国树:栎树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0.2公吨(2011年)
出生时预计寿命:81岁(2013年)
人类发展指数:0.879(2014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
历史沿革
“芬兰”这个名字源自于芬兰西南的一个自18世纪以来被称呼为芬兰本部的省份。“Österland”(东方之地)才是对这块瑞典东陲的土地的名字。在大约15世纪左右芬兰才开始变成“Österland”的同义词。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12世纪。
瑞典摄政比列尔·雅尔于1249年透过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占领了芬兰。这场十字军是针对Tavastian人的拒绝继续改信基督教而发动。诺夫哥罗德控制了说东芬兰语方言的卡累利亚。瑞典则于1293年在第三次瑞典十字军控制了西卡累利亚。西卡累利亚此后因此归于西方文化圈内,而东卡累利亚在文化上则逐渐转向俄罗斯和东正教。虽然东卡累利亚人在语言和血统上仍与芬兰人保持紧密联系,但他们通常会被当作一个独立的民族。天主教和东正教世界的界线也随着1323年的Nöteborg条约而定于芬兰的东界。
芬兰在13世纪时融入了中世纪的文化圈。早在14世纪初,已有文件记载第一批芬兰的索邦大学学生。在芬兰西兰部,图尔库的城市聚落正在发展中。图尔库曾是瑞典王国最大的城镇,其居民包含德裔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虽然芬兰在中世纪的都市化程度非常低。芬兰南部和波的尼亚湾沿岸只有一些以农维生的教区和领地。芬兰的其他地区则有以渔猎和小规模农耕维生的萨米人居住。在12和13世纪,大量瑞典人移民至芬兰南岸和西北岸。在奥兰群岛及奥兰群岛和图尔库之间的群岛中,瑞典语甚至比今日更加普遍。瑞典语也成为芬兰其他地区上层阶级所使用的语言。
图尔库于13世纪就已建立了主教教区。图尔库大教堂是圣亨利的崇拜中心,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当时的主教比现今拥有更大宗教上的权威,也常是当地最具权力之人。主教通常是芬兰人,但城堡里的指挥官通常是瑞典或德国的贵族。1362年,芬兰的代表获邀参加瑞典国王的选举。这个事件常被当作芬兰融入瑞典王国的表现。做为这个王国斯堪地那维亚的一部分,负担得起一人一马装备的权贵和自耕农组成绅士和贵族阶级,集中于芬兰南部。
位于维堡的堡垒保卫了芬兰的东境。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于1323年签署了Nöteborg条约,但这个条约并未长期遵守。1348年,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发动一场针对东正教异端的十字军,最后只使自己失去支持而丢了王位,这场十字军也失败以终。瑞典与诺夫哥罗德的争端是为了控制波的尼亚湾北岸及芬兰东方Savo人居住的荒野。诺夫哥罗德将那里视为渔猎的基地,且不满于西边天主教移民的缓慢渗透。14和15世纪间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彼此断断续续发生了一些冲突,但多数时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和平状态。既存的内部的紧张亦然。
1380年发生在瑞典的斯堪地那维亚部分的内战也波及到芬兰。1389年,内战的胜利者玛格丽特一世将瑞典、丹麦、挪威三个王国全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此即卡尔马联盟。接下来的130年,瑞典的各个派系试图打破这个联盟。芬兰也卷入了这场纷争,但在15世纪似乎是相对富裕的时期,期间人口增加、经济也有所发展。到了15世纪末,东部边境的情势越来越加紧张。莫斯科大公国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向统一俄罗斯迈进了一步。1495年到1497年,瑞典和俄罗斯发生了战争,维堡的要塞遭到俄罗斯包围,根据当时的传说,该城是由神迹而拯救。
1521年,卡尔马联盟瓦解,瑞典恢复独立,古斯塔夫一世就任瑞典国王。在他主政下,瑞典于1527年接受新教。瑞典的行政体系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改革,使国家的对地方生活的控制力得以加强,当然也能借此征到更多的税。紧接在宗教改革之后,图尔库主教Mikael Agricola出版了他翻译的芬兰语新约。
1550年,古斯塔夫一世建立赫尔辛福(Helsingfors),即后来的赫尔辛基,但两个世纪以来,它仍只是个渔村。
古斯塔夫一世于1560年死后,他的三个儿子接连继位。其中埃里克十四世开启了瑞典的扩张时代,他于1561年将爱沙尼亚的塔林市纳入其保护之下。利沃尼亚战争(1558年—1583年)之后,瑞典一直处于战争或准战争状态达160年之久。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瑞典与丹麦、波兰和俄罗斯抢夺对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控制权。芬兰人因此饱受战争带来的征兵、重税和军队的骚扰。这造成芬兰人于1596年-1597年的起事,这场叛变以血腥的镇压结束。1595年和俄罗斯签署的Tyavzino条约使瑞典和俄罗斯的边界向东及北方移动,大约就是现今芬兰与俄罗斯的界线。
16世纪的芬兰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即是农业聚落人口的成长。国王鼓励农民自Savonia省迁移至芬兰中部的广大荒野。这使得原本居住于此的萨米人被迫离开。而有些荒地则是卡累利亚人的传统渔猎之地。在1580年代,这导致一场芬兰人与卡累利亚人与芬兰人间的血腥游击战,特别是在博滕省。
1611年到1632年间在位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改革,将瑞典军队从原先的农民民兵改造为有效率的战争利器,甚至可能是欧洲最好的一支军队。他完成了对利沃尼亚的占领,还得到了俄罗斯在Stolbova条约中失去的领土。1630年,瑞典和芬兰的军队开进德意志参加三十年战争。芬兰人组成的芬兰轻骑兵即以“Hakkapeliitat”之名著称。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瑞典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1637年到1640年和1648年到1654年间,芬兰总督Count Per Brahe伯爵在其任内,推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也兴建了许多城市。其措施常被认为有益于芬兰的开发。例如在1640年,芬兰的第一所大学Åbo学院成立于图尔库。芬兰语的圣经全书于也于1642年出版。
但重税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气候(小冰期)使这个时期的芬兰农民度过了一段黯淡的时光。在1655年到1660年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波兰和丹麦作战。瑞典的政治体制也越加趋向君主专制。
瑞典王国于1638年到1655年还握有今日美国的德拉瓦和宾夕凡尼亚地区作为殖民地。其中至少有一半的移民为芬兰裔。
17世纪的芬兰受路德教派思想控制。1608年,摩西的律法倍附加于世俗法律上。各领域事物都必须遵守路德宗的信仰,上教会也变成义务性质,宗教罚则也被广泛运用。这些规定于图尔库主教尤汉·特瑟鲁斯(Johan Terserus)离职后公布,他所写的教义问答于1664年被图尔库皇家学院的神学家宣布为异端。另一方面,路德教派鼓励个人研习圣经,使芬兰第一次尝试推动普及教育。教会要求每位信徒都应该具备阅读路德信仰基本文本的能力。虽然这些规定可能会以背下文本达成,但也使阅读的能力传达到民众之中。
发生于1697年到1699年的一场饥荒夺走了芬兰约30%的人口。
1808年在芬兰战争中,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
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19年12月,芬兰社会民主danglingdao的五党联合政府宣布选定交通部长桑娜·马林(Sanna Marin )为芬兰新总理。马林将成为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
地形地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千米,东西最宽为542千米。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512千米。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气候
芬兰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
水文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 公里。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自然资源
截至2008年,芬兰森林面积2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扣除陆上水域面积的森林覆盖率为76%),人均森林面积3.9公顷,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总蓄积为21.89亿立方米。树种比较单一,按照蓄积量计算,欧洲赤松占46%、挪威云杉占37%、桦木占14%,其他阔叶树种只占3%。矿产资源中以铜为主,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探明储量约690.9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第五个反应堆在建。
行政区划
区划
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1997年9月1日,芬兰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分为六个省(lääni):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普省和奥兰省;省下分为20区(Maakunta)。6省下分为90个县(kihlakunta/härad),县仅是国民服务组织。而其基础地方政府有416个,包括114镇(kaupunki/ städer)、302乡(kunta/kommuner)。
重要城市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48平方公里。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16.5万(1984)。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虽地处北纬60°,但因受海洋影响而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6℃。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城中建有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设施。
坦佩雷
坦佩雷市(Tampere)是拥有20多万人口的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人口19万,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KingGustarIII)于1779年下令建立的。坦佩雷位于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1779年建立在坦佩雷急流之畔,在19世纪发展成芬兰最工业化的城市,由于新的城市计划,以前的工业区又再次恢复活力,餐馆,商店,运动减肥中心以及博物馆都在这里建立起来。坦佩雷也是一个国际度量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有两所大学和很多研究机构,是芬兰南部的中心城市。
图尔库
芬兰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业基地,图尔库-波里省省会,又名奥布。位于国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亚湾畔,东距首都赫尔辛基170千米,为芬兰旧都(1812年以前一直是芬兰首都)。市区面积24平方公里,包括郊区面积81平方公里。现为芬兰西南部的区域中心。
国家象征
国名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简称芬兰,国名的含义为湖沼之国。
国旗
芬兰国旗名为“蓝色十字”旗(芬兰语:Siniristilippu),1818年5月正式定为国家市民旗帜。”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蓝色和白色国旗也象征着与芬兰19世纪曾经是沙皇俄国的大公国。芬兰国旗反映了和瑞典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关系。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
另一种国旗为特殊旗,即在市民旗帜的蓝色十字加上国徽(红底黄狮),该旗帜为总统和军队用旗。芬兰国旗是由埃罗·斯奈尔曼(Eero Snellman)和布鲁诺·图乌卡能(Bruno Tuukkanen)设计的,今天使用的国徽和总统旗上的自由十字是欧罗夫·埃里克森(Olof Eriksson)设计的。
国徽
芬兰国徽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时被采用。在芬兰作为大公国时代也采用了此徽,一直沿用至今。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 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国徽上的狮子来源于富尔孔家族,它同样也出现在瑞典国徽上。剑和弯刀与卡累利阿国徽相类似。踩在狮子脚下的俄罗斯弯刀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彼时,瑞典与俄罗斯正处于长期战争中。九朵玫瑰据推测是代表了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但玫瑰的数量几经变化。
国花
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 Linn.)是百合科、铃兰属植物。气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无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状茎。具光泽。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钟状,下垂,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结圆球形暗红色浆果,有毒,内有椭圆形种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铃兰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海拔850~2500米处均有野生分布。
铃兰全草可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有强心,利尿之功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但由于铃兰全株各部位均具有较强毒性,切勿在无专业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中毒不良反应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心率下降、视线模糊、眩晕、皮肤红疹等。
人口民族
人口
芬兰总人口540.1万(截至2011年底),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赫尔辛基大区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约140万。其他人口密集的城市还包括坦佩雷(22万)、图尔库(18万)、奥鲁(14万)等。据芬兰统计中心数据,截至2011年底,当地华人总数为6159人,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坦佩雷、图尔库等城市。
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华约”解散,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民族
芬兰人大部分是芬兰族,其中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
政治体制
政体
芬兰的政体是内阁制,自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藩属国。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芬兰实行共和制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议会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拥有政治权力并通过议会来行使。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院制,由200名议员组成,每4年改选一次。
国会内包括一个议院及其200位议员。议员以四年为一任,经过直选及比例投票制选出。共和国总统每六年选举一次,芬兰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06年1月至12月,芬兰第二次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在任职期间,在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增强欧盟行动的连贯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011年6月,联合党、社民党、左翼联盟、绿色联盟、瑞典族人民党、基督教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
宪法
1919年7月17日颁布生效。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guojiayuanshou,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六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
议会
芬兰的政治体制以议会为主,虽然总统也有较大的权力(根据芬兰宪法,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多数行政权力控制在由总理领导的内阁中,而总理由议会选出。内阁由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部长、总理本人与一名大法官组成。
宪法规定,200人的一院制议会(芬兰语:Eduskunta;瑞典语:Riksdag)是芬兰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可以修改宪法,解散内阁或否决总统的决定;但议会无权改变司法决议。内阁或任意一名议员都可以提出立法动议。议员任期4年,按比例选出。
政府
2023年6月20日,芬兰新一届联合政府20日宣誓就职,民族联合党zhuxi彼得里·奥尔波担任总理。本届政府由民族联合党、芬兰人党、瑞典族人民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组成,共设总理和18名部长。
司法
芬兰司法体系分为一个负责民事以及刑事司法争议的法庭,以及一个专门负责公众与行政部分诉讼的特别法庭。芬兰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庭分为地方法院、地区上诉法院及最高法院。
芬兰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葆琳·高斯科洛(PauliineKoskelo,女),2006年1月就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长贝卡·威赫沃里(PekkaVihervuori),2012年就任;最高检察长马蒂·尼森宁(MattiNissinen),2010年就任;政府法律监察官亚科·约恩卡(JaakkoJonkka),2007年就任。议会法律监察官佩特里·耶斯基莱宁(PetriJaaskelainen),2010年就任。
政党
芬兰为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执政党。1906年成立。以建立平等和公正的社会为目标,对内反对政治经济权力垄断,主张保障农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对外主张实行积极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与北欧和波海地区国家的关系。现有党员7.7万人,现任议员31人。zhuxi安妮卡·萨里科(Annika Saarikko,女,2020年当选)。
(2)民族联合党(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在野党。1918年成立。一战和二战期间为芬主要执政党。主要代表工商企业界利益,以保障国家独立和维护民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现有党员约2.7万人,现任议员38人。zhuxi佩特里·奥尔波(Petteri Orpo,2016年当选)。
(3)芬兰社会民主党(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执政党。1899年成立。对内主张政治、经济民主,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福利,发展社会民主主义;对外主张缓和、裁军,实现国际和平。现有党员2.9万人,现任议员40人。zhuxi桑娜·马林(2020年当选)。
(4)芬兰人党(The True Finns):在野党。1995年成立。主张维护小农、城市贫民和中小企业利益,鼓励创新经济。对外坚持民族主义和疑欧立场。现有党员1.5万人,现任议员38人。zhuxi丽卡·普拉(Riikka Purra,女,2021年当选)。
(5)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执政党。1988年成立。主张保护环境,支持芬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和平与环保活动。现有党员7800人,现任议员20人。zhuxi玛利亚·奥希萨洛(Maria Ohisalo,女,2019年当选)。
(6)芬兰左翼联盟(The Finnish Left Alliance):执政党。1990年成立。主张政府借贷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福利,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外主张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国防建设。现有党员1.1万人,现任议员16人。zhuxi莉·安德松(Li Andersson,女,2016年当选)。
(7)瑞典族人民党(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执政党。1906年成立。由芬兰的瑞典族人组成。主张维护瑞典族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现有党员约2.6万人,现任议员9人。zhuxi安娜–玛雅·亨里克松(Anna-Maja Henriksson,女,2016年当选)。
(8)芬兰基督教民主党(The Finnish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在野党。1958年成立。以基督教教义为宗旨,主张实行对社会和生态负责的市场经济,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保障平等高效的社会福利。对外主张建立一个开放、安全的欧洲,发展共同防务。现有党员约8400人,现任议员5人。zhuxi萨丽·艾萨叶(Sari Essayah,女,2015年当选)。
(9)现在行动党(Movement Now):在野党。2018年成立,2019年11月正式注册为政党。目前有8000名党员。关注巴伦支海保护及企业社会安全等问题。现任议员1人。zhuxi哈里·哈尔基莫(Harry Harkimo,2018年当选)。
政要
总统:绍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芬兰资深政治家,民族联合党人。1948年8月24日出生于芬兰南部城市萨洛,法学硕士,先后任律师、副法官,1987年当选为芬兰议会议员,1994年至2001年任芬兰联合党zhuxi。尼尼斯托1995年至1996年任芬兰司法部长,1996年至2003年任财政部长,在他担任财长期间,正是他带领芬兰加入了欧元区,摆脱了在当时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1999年至2003年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董事会zhuxi,2003年至2007年任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2007年至2011年尼尼斯托任芬兰议会议长。2012年2月5日当选芬兰总统,3月1日宣誓就职。已婚,育有二子。
总理:彼得里·奥尔波,2007年当选议员,曾担任农林部长、内政部长和财政部长。2016年,奥尔波当选民族联合党zhuxi。
议长:埃罗·海内卢奥马,1955年7月4日出生,大学肄业。社民党人。历任芬总工会青年事务书记、zhuxi,社民党zongshuji、zhuxi。2003年当选议员,曾任社民党议会国防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税收委员会委员、欧洲社民党zhuxi团成员。2005至2007年任副总理兼财长。2010年至2011年任社民党议会党团zhuxi。2011年6月当选议长。爱好运动。已婚,有一子二女。
经济情况
概况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强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由于天气的原因,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为农村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欧元的北欧国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与西欧经济一体化。
芬兰1999年加入欧元区,2002年正式流通欧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芬兰经济长期陷入困境,仍没有走出低迷的迹象。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4年芬兰经济增长率为负0.4%。2012年和2013年芬兰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在国内,科技巨头诺基亚衰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在国外,乌克兰危机升级,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大战愈演愈烈。这些因素对尚未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影中走出来的芬兰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在2013-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度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经济形势和欧债危机影响,芬经济增长滞缓,企业倒闭增加,失业上升。
工业
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农林业
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耕地约229.8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6万,约占总劳力的4.7%。主要产品包括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等木材加工品,纸浆及纸张产品。斯道拉恩索(StoraEnso)、芬欧汇川(UPM)和M-real集团是前三大林业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纸箱和纸板生产商、第三大锯材生产商,芬欧汇川是世界最大的杂志纸、标签纸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M-real是欧洲领先的高质量纸张和纸板制造商。
服务业
芬兰服务业包括商业、旅游、金融、通讯和公共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发达,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旅游点有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等。 芬兰是高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贸易是GDP的三分之一。欧盟占贸易总额的60%。最大的贸易流动与德国、俄罗斯、瑞典、英国、美国、荷兰和中国。由欧盟贸易政策管理,芬兰一直以来都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除了农业。芬兰是唯一的北欧国家加入欧元区。
财政金融
2012年,芬政府财政收入615亿欧元,支出662亿欧元,赤字47亿欧元。
对外贸易
2012年外贸总额约为1159亿欧元,其中进口591亿欧元,同比下降2%,出口568亿欧元,同比基本持平,外贸逆差23.8亿欧元。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属、纸张纸板、化工产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金属、原油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国家。
双向投资
芬直接投资国主要为瑞典及其它欧盟国家,外国对芬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瑞典、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截至2012年底,芬对外直接投资1078.6亿欧元,吸引外资616亿欧元。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4/43520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