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立陶宛共和国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2年6月,立陶宛总人口279.5万。
公元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2021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554亿欧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陶宛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 、总理
外文名: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
人口数量:279.5 万(截至2022年6月)
简称:立陶宛
人口密度:43.4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水域率:1.35%
国歌:《国歌(立陶宛)》
GDP总计:554 亿欧元(2021年)
国家代码:LTU
人均GDP:19759.5 欧元(2021年)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国际电话区号:+370
货币:立特
国际域名缩写:.lt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通货膨胀率:8.5%(2008年)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末次冰期后(约公元前10万年前)立陶宛一带出现了昆达文化(英语:Kunda culture)、尼曼文化(英语:Neman culture)与纳尔瓦文化等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居民以游猎维生,尚未形成定居点。公元前8000年左右因气候变暖,当地森林渐茂,人群也渐趋定居生活,但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地才有农业出现,并开始有手工艺制作与贸易,印欧人(英语:Indo-European migrations)也约于此时期来到立陶宛,和当地人混血产生了多支波罗的人部落。
波罗的人部落与罗马帝国有一些商业往来,透过琥珀之路将琥珀运往罗马,但受罗马的文化与政治影响不大,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提到了埃斯蒂人,可能即为波罗的海东南岸的一支波罗的人。波罗的人中居住地较靠西的部落与外地的接触较早,公元2世纪托勒密已经知道加林迪亚人(英语:Galindians)与约特维恩格人(英语:Yotvingians),中世纪前期的文献也有提到古普鲁士人、库洛尼亚人(英语:Curonians)与瑟米加里亚人(英语:Semigallians)。
立陶宛语被认为是印欧语系中相当存古(英语:Linguistic conservati)的一种语言,约于7世纪时和拉脱维亚语分家。立陶宛传统的多神信仰与习俗保留了很长的时间,当地传统会在统治者死后将其火化,文献中可见中世纪的立陶宛大公阿尔吉尔达斯与科斯图提斯死后火化仪式的记载。
立陶宛大公国
9世纪至11世纪海岸的波罗的人常受维京人侵扰,当地王公向基辅罗斯进贡。12世纪中叶立陶宛人开始侵略鲁塞尼亚人的领地,12世纪末已有稳定且有组织的军事力量,用于对外劫掠财宝与奴隶,1183年立陶宛人袭击了今波拉次克和普斯科夫,甚至距离更远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也是其侵略范围,这些军事行动也带动立陶宛社会的转型,逐渐形成国家的雏形,并发展成立陶宛大公国 ,1219年21位立陶宛公爵与加里西亚-沃里尼亚王国签署和平条约,为波罗的部落联合最早的证据。
当时立陶宛为立窝尼亚十字军入侵,1236年9月22日苏勒战役中首位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手下将领击败了宝剑骑士团,引发原本已被骑士团征服的库洛尼亚人、瑟米加里亚人与瑟罗尼亚人起义,重挫骑士团在道加瓦河左岸的战果,2000年立陶宛与拉脱维亚议会因此决定将9月22日订为波罗的团结日。1251年明道加斯皈依罗马天主教,于1253年接受教宗意诺增爵四世加冕为国王,建立立陶宛王国。1263年明道加斯被暗杀后立陶宛恢复传统的多神信仰,在立陶宛十字军战役中为条顿骑士团与立窝尼亚骑士团征讨,皮尔奈围城战(英语:Pilėnai)即为其中著名的战役,此时期立陶宛仍持续向东扩张,占领数个原属基辅罗斯的公国。
据传说记载,14世纪初期的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纳斯有一次在维尔尼亚河附近狩猎后在当地过夜,梦见一只站在山丘上的大只铁狼大声嚎叫,祭司利兹代卡(立陶宛语:Lizdeika)认为铁狼象征城堡,格迪米纳斯遂遵神意建城,以维尔尼亚河之名将其取名为维尔纽斯城并以其为都,即今立陶宛的首都。1362年或1363年立陶宛大公阿尔吉尔达斯在蓝水之战(英语:Battle of Blue Waters)中大败金帐汗国,占领基辅、波多里亚与乌克兰原野,东面与莫斯科大公国接壤,14世纪末的立陶宛大公国为全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范围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波兰和俄罗斯的一部分,因地缘关系其文化与宗教均多元,官方文件除拉丁文也使用Chancery Slavonic(书面的罗塞尼亚语)。
1386年波兰公主雅德维加与立陶宛大公约盖拉成婚,两国组成共主邦联,约盖拉统治期间立陶宛逐渐基督教化,为欧洲最晚接受基督教的地区之一,其北边地区于12世纪末即被数个骑士团征服而信仰基督教,立陶宛因当时击败了宝剑骑士团,迟至14世纪末才接受基督教。约盖拉死后,维陶塔斯在内战中胜出,于1392年成为立陶宛公爵,他治下的立陶宛国势达到顶峰,开始中央集权,1399年维陶塔斯与脱脱迷失的联军在沃尔斯克拉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Vorskla)败于金帐汗国,不过1410年波兰与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德之战击败条顿骑士团,此战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战役之一,1429年维陶塔斯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封为国王,但运送王冠的使节在波兰被截住而耽搁,维陶塔斯于隔年皇冠送抵的前几天逝世。维陶塔斯逝世后立陶宛贵族一度试图脱离与波兰的联盟,但15世纪末被迫重新与其结盟对抗兴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先后爆发莫斯科-立陶宛战争与立窝尼亚战争,前者持续至16世纪初,据《莫斯科公国札记(英语:Notes on Muscovite Affairs)》记载,1514年的奥尔沙战役(英语:Battle of Orsha)中波兰与立陶宛联军以寡击众击败了莫斯科大公国,并抓获其将领;立窝尼亚战争则于1558年爆发,于1583年以波兰与立陶宛(当时已组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胜利告终,签署的亚姆—扎波利斯克停战协定(英语:Truce of Yam-Zapolsky)中联邦获得立窝尼亚、波拉次克与韦利日,波兰立陶宛军队则退出大卢基与普斯科夫等俄国领土。
波兰立陶宛联邦
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缔结卢布林联合,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立陶宛保有自己的军队、货币与法律(立陶宛大公国法规(英语:Statutes of Lithuania)),此时期波兰文化对立陶宛的政治、语言、文化与国族意识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英语:Polonization)。联邦初期国力强盛,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影响下文化、艺术与教育勃兴,并对外与沙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瑞典帝国征战,在俄罗斯混乱时期进攻俄罗斯,甚至在1610年至1612年间占领莫斯科。
十七世纪中叶联邦国力衰退,再次与沙俄爆发大规模冲突,1655年维尔纽斯之战(英语:Battle of Vilnius (1655))中联邦败于沙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被沙俄占领,为历史上该城首次被外国军队攻占,俄军在城中大肆抢掠破坏,直至1661年联邦才收复维尔纽斯,立陶宛许多文物与国家档案Lithuanian Metrica(英语:Lithuanian Metrica)均在战争中佚失。同时期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联邦全境一度被瑞典军队攻占,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是为波立联邦的“大洪水时代”。不久后联邦国力未能恢复前又爆发了大北方战争,同时爆发瘟疫(英语:Great Northern War plague outbreak)与饥荒(英语:Great Frost of 1709),联邦失去了近40%人口。
1791年,联邦的四年议会通过五三宪法,为世界第二部成文宪法,试图改革贵族民主制的缺陷,向君主立宪制转型,主张贵族与城镇居民权利均等,将农民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下以减轻虐用农奴的情形。最终波立联邦仍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为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三次瓜分后灭亡。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多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俄罗斯帝国
1831年与1863年波兰与立陶宛地区两次起义对抗沙俄统治均告失败,沙俄则推行俄罗斯化政策,1840年废除立陶宛大公国法规,1865年起禁止立陶宛语出版品,此外还关闭数个文教机构与天主教堂,但因有许多人走私立陶宛语书籍(英语:Lithuanian book ugglers),以及在家庭内部秘密推行立陶宛文化教育,俄罗斯化的效果不彰。西蒙纳斯·道坎塔斯(英语:Simonas Daukantas)等人推动立陶宛民族复兴(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试图脱离俄罗斯与波兰的影响,从波立联邦以前的古代立陶宛历史、语言与文化逐步建构立陶宛独立的民族意识。
1877年-1878年年俄土战争后沙俄与德国的关系恶化,亚历克山大二世接受其将领的建议在西部边境(立陶宛境内)建造考纳斯要塞,为第一线的大型防御工事。
一战间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军队不敌德军而大撤退后,立陶宛于1915年底被德意志帝国占领,被并入东部领地,立陶宛人的政治、出版与人身自由再次受到打压,1917年俄国接连爆发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后由列宁主导成立苏维埃政权,此时的立陶宛知识分子试图利用政治形势发动独立运动,同年9月维尔纽斯会议(英语:Vilnius Conference)选出了立陶宛国民大会的20名成员,1918年2月16日国民大会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以维尔纽斯为首都,尽管如此,德国军队才是实际控制者,国民大会并没有任何权力。1918年3月占领着立陶宛的德国承认其独立并作为德国的附属国存在。6月立陶宛王国被建立。
一战结束后立陶宛王国被撤销,随后奥古斯丁纳斯·沃尔德马拉斯颁行临时宪法,奥古斯丁纳斯·沃尔德马拉斯成为首名立陶宛总理,组织政府与军队,开始为期三年的独立战争,对抗苏联支持的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联战争)、西俄罗斯志愿军与波兰(波兰-立陶宛战争),1919年波兰第二共和国对立陶宛发动了一场政变(英语:1919 Polish coup d'état attempt in Lithuania),企图建立亲波政权并组成共主联邦,但最终失败。1920年10月爆发热利戈夫斯基兵变,波兰军队占领了维尔纽斯地区,先建立了傀儡政权中立陶宛共和国,1922年再将其并入维尔诺省,立陶宛政府迁至考纳斯,但仍以维尔纽斯为法律上的首都,战间期立陶宛与波兰的关系均非常紧张。1923年1月立陶宛在克莱佩达起义后占领了原为国际联盟托管的克莱佩达地区。1938年3月波兰因欧洲局势紧张而欲巩固北方边界,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政府和波兰重新建交否则出兵入侵,立陶宛政府知道自身实力不足以抵御波兰军队,因此接受了最后通牒,与波兰恢复外交关系。
内政方面,民选的立陶宛宪法会议(英语:Constituent Assembly of Lithuania)于1920年5月31日首次召开,通过暂时宪法,1922年又通过了正式宪法。政府着手进行土地、经济与教育改革,发行立陶宛立特,设立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并与多国建立外交关系,于1921年加入国联。1926年立陶宛爆发政变,曾任首任总统的安塔纳斯·斯梅托纳推翻了民主政府,保守的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登台掌权,1927年解散国会,并于1928年通过支持总统独裁的新宪法,查禁反对党并限制言论自由,少数族裔的权益也受到限缩。
战间期立陶宛事实上的首都考纳斯有小巴黎之称,生活水准接近西欧国家,受薪阶级的薪资也与西欧国家相仿,1913年至1940年立陶宛人口与工业生产(英语:Industrial production)均快速增长。但经济情况受到国际经济萧条影响,1935年因农产品价格剧降,苏瓦凯加与祖基亚均有农民罢工。政府积极镇压国内反对力量,1936年初有四名农民因发起暴动而被处死。
二战
1939年3月20日纳粹德国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交出克莱佩达地区,立陶宛政府在两天后同意,同年德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附带的秘密附加协议中,立陶宛被划入纳粹德国势力范围。
构成波罗的海诸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各地区如果发生领土与政治重组,立陶宛的北部边境将充当德国与苏联两国利益范围的边境。在此种情况下,立陶宛与维尔纽斯地区的相关利益将得到双方承认。
8月29日,德国驻立陶宛特使埃里希·策希林宣称,战争开始后德国将要求立陶宛保持完全中立,但实际上德国政府希望立陶宛人在波兰遭到袭击时采取措施夺取维尔纽斯争议区。迫于英国与法国的外交压力,立陶宛并没有按照德国的意愿行事,而是宣布了中立。9月19日,苏联军队占领维尔纽斯,苏联政府获得了波罗的海领土与政治谈判的主动权。9月25日,斯大林建议变更现有的苏德秘密协议,德国放弃了除去立陶宛西南部以外的所有立陶宛领土以换取波兰的卢布林及周边区域,默许了立陶宛成为苏联势力范围。德国人试图与苏联和立陶宛方面作进一步的交涉,但在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的精心策划下,10月立陶宛被迫签订苏联-立陶宛互助条约(英语:Soviet–Lithuanian Mutual Assistance Treaty),准许苏联在立陶宛设立5个军事基地与驻军2万人以交换苏军交还入侵波兰时占领的维尔纽斯,随后苏联被冬季战争耽搁,1940年6月14日苏联政府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英语:Soviet ultimatum to Lithuania),要求改组立陶宛政府并允许红军随意驻军,立陶宛政府因境内已有苏联驻军,无武力反抗的可能而被迫同意,斯梅托纳总统出逃,超过20万名苏联红军进入立陶宛境内,隔天苏联又向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将波罗的海三国完全占领。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捷卡诺佐夫被派往立陶宛监督傀儡政府立陶宛人民政府(英语:People's Government of Lithuania)与人民议会(英语:People's Seimas)成立与选举,7月2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于8月3日加入苏联,随后立陶宛被快速的苏维埃化(英语:Sovietiz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除立陶宛共产党外的政党与许多组织都被宣布非法,约12000人被逮捕后送往古拉格关押,大量私人财产被充公,货币也改为苏联卢布,粮税大幅上升,立陶宛军队则被改编为苏联红军第29步兵军(英语:29th Rifle Corps)。1941年6月14日至18日(纳粹德国进攻前一周)有约17000名立陶宛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其中许多因不人道的环境而死亡,史称六月遣送。6月22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发动六月起义,建立临时政府,但德国北方集团军占领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后临时政府即瓦解,立陶宛被并入德国的奥斯兰总督辖区。
纳粹德国在立陶宛展开犹太人大屠杀,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中屠杀,6月25日阿尔吉尔达斯·克利马蒂斯即在党卫军监督下发起了考纳斯反犹骚乱,杀害大量犹太人,1941年12月已有超过12万名立陶宛犹太人遇害,纳粹占领期间共有91%至95%的犹太人被屠杀,其中近十万人死于波纳里大屠杀。许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截至2018年1月以色列政府已向893名立陶宛人颁授国际义人;但也有约13000名立陶宛人加入了立陶宛辅助警察营(英语: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其中许多与纳粹党卫队别动支队(英语:Einsatzkommando)一起屠杀犹太人,另外也有立陶宛安全警察与党卫军和纳粹安全警察合作,镇压犹太人、波兰反抗军与地下共产党。
二战对立陶宛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据苏联方面记载,德国占领期间至少有21个村庄被摧毁,56个发电站在德军撤退时停止了工作,1140多座桥梁被毁,工业区和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使得本就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苏联重新占领
1944年德军撤退后苏军再次占领(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波罗的海三国,继续将大量政治犯流放至西伯利亚,直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方止,立陶宛共产danglingdao人安塔纳斯·尤奥佐维吉吕·斯涅奇库斯(1940年至1974年担任领导人)从旁协助逮捕与流放的行动。苏联试图将立陶宛融入其社会,禁止一切立陶宛国家象征,立陶宛的反抗势力则组成游击队对抗苏联,共有约5万人参加,自1944年活跃至1953年,试图重建独立的立陶宛国,甚至大量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也积极为抵抗战士提供庇护和援助,反苏抵抗运动的核心力量是1944年建立的立陶宛防卫力量(英语: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LVR),该组织在波维拉斯·普莱恰维丘斯(英语:Povilas Plechavičius)将军领导下由德国人建立,在这位领导者于同年5月因反对德国军方被捕后,LVR的成员遵循他最后的命令分散成小组前往乡下继续活动,将游击队扩散到整个立陶宛,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使他们同时与德国占领军和苏联军队为敌。到了1949年,全立陶宛的各个游击组织进一步联合并组建了立陶宛自由战士联盟(英语:Union of Lithuanian Freedom Fighters),其领导人约纳斯·热梅蒂斯(英语:Jonas Žemaitis)于2009年被追认为立陶宛总统。游击队未能成功抵抗苏联的统治,但展现了立陶宛非自愿加入苏联、追求独立的意志。事后欧洲人权法院与立陶宛法院均判决苏联镇压立陶宛游击队的行动为种族灭绝。
游击队被镇压后,立陶宛仍有地下反抗势力散发出版报刊与天主教书籍,活跃成员包括Vincentas Sladkevičius(英语:Vincentas Sladkevičius)、西吉塔斯·坦克维休斯(英语:Sigitas Tamkevičius)与妮月蕾·萨杜奈特等。1972年时年19岁的学生罗马斯·卡兰塔在考纳斯自焚以抗议苏联统治,造成考纳斯数日骚乱。
1976年反苏人士建立了立陶宛赫尔辛基小组,透过外国电台宣布立陶宛独立,向西方国家宣传苏联治下的立陶宛人权受到侵害的情形,随着苏联推行开放政策,立陶宛独立运动组织萨尤季斯于1988年6月3日成立,以追求立陶宛独立为宗旨,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日后担任立陶宛国会的首任议长)为其领导人,在全国各地获广泛支持,1988年8月23日在维尔纽斯温吉斯公园(英语:Vingis Park)举办的一场反苏集会即有约25万人参加。1989年8月23日,为纪念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使全世界关注波罗的海国家被占领的情形,立陶宛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发起大规模的反苏示威波罗的海之路,萨尤季斯为组织者之一,共有200万人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千米的人链,穿越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俄语: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简称立陶宛或苏维埃立陶宛,是1940年至1941年以及1944年至1990年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46年之后除了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边界略有调整以外,其疆域及国界与今天的立陶宛相同。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持续了四十五年。因此,许多西方国家当时承认立陶宛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上的主权国家,受国际法约束,以1940年前波罗的海国家任命的使馆为代表,这些使馆通过立陶宛外交服务在各地发挥作用。
1989 年 5 月 18 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布自己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仍是苏联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国重新建立独立国家。
独立至今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员会(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为第一个自苏联宣布独立的共和国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员会(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签署立陶宛复国法案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为第一个自苏联宣布独立的共和国,4月22日苏联宣布对立陶宛实行经济封锁(英语:Soviet economic blockade of Lithuania),停止向立陶宛供应石油等原物料,隔年1月苏联试图策划兵变推翻新独立的立陶宛政府,莫斯科当局认为立陶宛经济情况不佳,当地人应会强烈支持政变,便派遣军队进攻维尔纽斯政府大楼,是为立陶宛一月事件,但立陶宛人多支持独立的政府,故政变未能成功,苏联在国际压力下被迫撤军。1月31日苏军在立陶宛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攻击立陶宛边检人员,造成7人死亡(梅迪尼恩凯大屠杀)。
1991年2月11日冰岛议会决议指冰岛政府1922年对立陶宛独立的承认仍有效,且从未正式承认苏联占有立陶宛 ,两国应尽快恢复外交关系。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1992年10月25日立陶宛公投制定现行宪法,1993年2月14日全民直选选出阿尔吉尔达斯·布拉藻斯卡斯为首任立陶宛总统,同年8月31日俄罗斯军队全数撤离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立陶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协议;2015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18年7月4日加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2009年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当选总统,为立陶宛第一任女总统,2014年成功连任。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了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地形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低,最高点海拔293.6米。
水文
立陶宛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面积4479公顷;共有722条河流,最长的河流涅曼河全长937公里,流经立陶宛境内长度475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
气候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C-7°C;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C。
时区
立陶宛属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差6小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至当年10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期间与北京时差5个小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主要资源有西部地区和波罗的海大陆架的石油,泥煤、建筑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东南部有铁矿和花岗岩,还有白云石、矿泉水、地热等资源。
森林资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资源较为丰富。面积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森林面积19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为针叶林,主要为松鼠。主要树种是橡树、桦树。森林中的蘑菇、浆果、草药资源也比较丰富。
动物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教教的栖息地,立陶宛共有70多种哺乳动物,13种飞鼠,还有被列入保护名单的白兔、猞猁并有狼出没。立陶宛有330种鸟类,99种鱼类,其中26种为海鱼。1.5万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行政区划:
政区
立陶宛全国划分为10个县,即维尔纽斯县、考纳斯县、克莱佩达县、首莱县、潘涅维日县、马里亚姆波列县、陶拉格县、泰尔夏伊县、乌捷纳县、阿利图斯县。共44个区、92个市、22个镇。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首都
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4.9万(2011年12月)。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0.8℃。
国家象征:
国名
已知“立陶宛”(Lietuva)之名最早的纪录出自《奎德林堡编年史》中1009年3月关于传教士奎尔富特的圣布鲁诺(英语:Bruno of Querfurt)的一则故事,其中提到了Lietuva的拉丁化名Litua。此名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指波罗的海地区的许多族群名均来自水文名(英语:Hydronym),Lietuva一名即为来自克尔纳韦附近的利耶塔瓦河(英语:Lietava (Neris)),有观点认为这条河流很小,较不可能是立陶宛的名称来源,但这种命名方式在历史上有先例;另一说指此名来自当时组成立陶宛社会、臣服于统治者的军事组织烈提司(英语:Leičiai)(Leičiai),14至16世纪的历史文献仍有用Leičiai称呼立陶宛人者,与立陶宛语相近的拉脱维亚语至今在诗作中或描述历史时也会使用这个词称呼立陶宛人。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2004年7月8日国旗的长宽比例从2:1变成5:3。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前苏联时期曾经使用的加盟共和国国徽。另有大国徽,盾外有独角兽和狮鹫守护,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并书以格言“让统一盛放”。
国树
桦树是桦木属植物的通称。 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分布至寒带。中国产29种。其中以白桦分布最广,由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还有红桦、硕桦、黑桦等。 桦树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乔木,木材比较坚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细木工等用材,树皮可热解提取焦油,树的汁液可以制作饮料,还可制工艺品;是园林绿化树种。
桦树属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Betula),是主要森林植物之一,其中中国分布最广的是白桦(Betulaplatyphylla Suk),其资源丰富,树形美观,树皮白色,是中国北方主要的园林木本观赏植物,白桦材质优良,是一个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在餐饮业中也广为利用 。
国花
芸香(学名:Ruta graveolens L.):芸香科、芸香属茎基部木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支根多,根皮淡硫黄色。植株高达1米,各部有浓烈特殊气味。叶羽状复叶,灰绿或带蓝绿色。花金黄色,花柱短,子房每室有胚珠多颗。果皮有凸起的油点;种子甚多,肾形,褐黑色。3-6月及冬季末期开花,7-9月结果。
该种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南北有栽培,多盆栽。
该种茎枝及叶均用作草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风火牙痛、头痛,跌打扭伤。枝叶外用擦皮肤引起皮肤红肿。也是一种兴奋刺激剂,主要刺激zigong及神经系统,孕妇不宜服食。
芸香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可用来驱蝇;鲜艳的黄色花朵可以增添花坛色彩、或制成干燥花,也是插花的好素材。芸香适合栽种在略微日阴的地方,只要排水良好,即不必选择土壤,春天时直接播下种子或是用插枝的方式,都可以轻松栽培成 。芸香还是立陶宛国花。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9月,立陶宛总人口约279.4万人。 人口密度为45.5人/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占2/3。华人数量为300人,主要集中在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首莱和潘涅维日等大城市。
民族
立陶宛的族群自新石器时代起即没有太大的变动,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取代,因此现今立陶宛人的遗传组成可能与古代的立陶宛人相差不远,且立陶宛人在遗传上的同质性很高,没有明显的子群。2004年的一项线粒体DNA分析显示立陶宛人与斯拉夫民族与芬兰-乌戈尔语族人较为接近,Y染色体单倍群分析则显示立陶宛人与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最为接近。
立陶宛约有六分之五的人口为立陶宛人,为波罗的海三国中族群同质性最高的国家,2015年统计显示全国2,921,262人中有84.2%为以立陶宛语为母语的立陶宛人,其他则为波兰人(6.6%)、俄罗斯人(5.8%)、白俄罗斯人(1.2%)与乌克兰人(0.5%)等少数族裔(英语:Ethnic minorities in Lithuania),波兰裔立陶宛人是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族裔,多居住于立陶宛东南部(维尔纽斯地区);俄罗斯裔(英语:Russians in Lithuania)次之,多集中在维尔纽斯和克莱佩达两市,分别占当地人口的12%与19.6%,并在东部城镇维萨吉纳斯占过半数人口(52%);立陶宛还有约3,000名罗姆人,多住在维尔纽斯、考纳斯和帕内韦日斯;且有约3,000名利普卡鞑靼人(立陶宛鞑靼人),其祖先约于14世纪末开始自金帐汗国等地迁至立陶宛大公国。此外立陶宛原本有许多犹太人,自18世纪起即为欧洲重要的犹太社群(英语:History of the Jews in Lithuania),1941年6月(纳粹入侵前)约有22万名犹太人,几乎都在大屠杀中遇害,2009年统计显示立陶宛的犹太人仅有4,000人。
立陶宛的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部分地区也有相当的波兰语、俄语、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人口,其中以沙尔奇宁凯区(80%人口为波兰裔)、维尔纽斯区和维萨吉纳斯最多,有极少数尚存的犹太人仍使用意第绪语。立陶宛法律将少数族裔的语言列入学校教育中,在少数族裔集中的地区设有许多公立学校教授这些语言。根据2011的统计资料,全国有85%人口立陶宛语为母语、7.2%以俄语为母语、5.3%以波兰语为母语,另外全国有39%的人会说俄语、20%会说英语、9%会说德语、6%会说波兰语、3%会说法语。大多数立陶宛学校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年轻世代有约80%会说英语。
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立陶宛依照欧盟成员国的协定接收了一些难民配额。2021年7月,越过白俄罗斯-立陶宛边界进入立陶宛的非法移民数量大增,导致2021年立陶宛移民危机。
政治:
宪法
立陶宛宪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利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6届政府,由社民党、劳动党、秩序与正义党和波兰人选举运动四个党派联合执政,于2012年12月组成,下设14个部。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克维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内阁成员包括:外交部长利纳斯·安塔纳斯·林克维丘斯(Linas Antanas LINKEVICIUS)、环境部长瓦连京纳斯·马祖罗尼斯(Valentinas MAZURONIS)、能源部长雅罗斯拉夫·涅韦罗维奇(Jaroslav NEVEROVIC)、财政部长里曼塔斯·沙久斯(Rimantas SADZIUS)、国防部长尤奥扎斯·奥莱卡斯(Juozas OLEKAS)、wenhuabu长萨鲁纳斯·比鲁蒂斯(Sarunas BIRUTIS)、交通运输部长里曼塔斯·辛克维丘斯(Rimantas SINKEVICIUS)、卫生部长维佳尼斯·波维拉斯·安德留凯蒂斯(Wytenis Povilas ANDRIUKAITIS)、司法部长尤奥扎斯·比亚尔纳托尼斯(Juozas BERNATONIS)、经济部长比鲁捷·韦赛捷(Birrute VESAITE)、内务部长代利斯·阿尔方萨斯·巴拉考斯卡斯(Dailis Alfonsas BARAKAUSKAS)、农业部长维尔吉利尤斯·尤克纳(Vigilijus JUKNA)、社会保障与劳动部长阿尔吉曼塔·帕别金斯基耶涅(Algimanta PABEDINSKIENE)、教育和科学部长代钮斯·帕瓦尔基斯(Dainius PAVALKIS)。
议会
立陶宛为议会制国家。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41个席位,任期4年。议员由25岁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中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现议会于2012年10月选举产生,其主要党团及所占议席分别为:社会民主党党团38席、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党团33席、劳动党党团29席,秩序与正义党党团11席、自由运动党党团10席、波兰人选举运动党团8席、“勇敢之路”党党团7席、农民人民和绿党联盟党团1席。现任议长维达斯·盖德维拉斯(Vydas Gedvilas),2012年11月当选。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罗穆阿尔达斯·凯斯图蒂斯·乌尔拜蒂斯(Romualdas Kęstutis URBAITIS),2011年4月就职,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长金塔拉斯·克里热维丘斯(Gintaras KRYŽEVIČIUS),2009年10月就职,任期9年。总检察长达留斯·瓦利斯(Darius VA),2010年6月就职,任期5年。另外,设有地区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负责审理行政管理规定的合法性及行政纠纷等。检察院是立司法调查、起诉机关,设有总检察院、地区检察院、地方检察院。
政要
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在立陶宛仍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时期长大,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经济学系。立陶宛1990年独立后,瑙塞达前往德国曼海姆大学深造。2019年5月当选立陶宛总统。他在竞选中说,德国求学经历持续影响他的经济观点,使他笃信“西方生活方式和市场经济”。他的政治偶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冷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凯维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生于1958年11月19日。1984年毕业于维尔纽斯理工大学建筑经济系。1995年获考纳斯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立社会民主党,1999年任该党副zhuxi,2009年任zhuxi。1996年起连续5届当选立议会议员。2001-2004年任议会预算和财政委员会zhuxi。2004-2005年任财政部部长。2006-2008年任交通运输部长。2012年12月出任总理。
议长维达斯·格德维拉斯(Vydas Gedvilas)。生于1959年5月17日。1981年毕业于立体育学院,1999年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2年任立国家女子篮球队主教练。2004年加入劳动党,之后连续三届当选立议会议员。2012年11月当选议长。
党派
截至2021年3月,立共有40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Homeland Union—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 “LITHUANIAN CONSERVATIVES”):联合执政党。2008年5月成立,现有党员1.37万人。党zhuxi兰茨贝尔吉斯,前总统兰茨贝尔吉斯之孙,现外长。
(2)自由运动党(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联合执政党。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从自由中间联盟中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7000余人。zhuxi维克托丽娅·奇米莉特—尼尔森(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现议长。
(3)自由党(Freedom Party):联合执政党。2019年6月1日成立,主要由自由运动党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3400余人,zhuxi奥什丽内·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现经济与创新部长。
(4)农民与绿色联盟党(Lithuanian Peasant and Greens Union):在野党。2001年创建,现党员人数4500余人。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响了其政党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来沿用现名。党zhuxi:雷蒙纳斯·卡尔包斯吉斯(Ramunas Karbauskis)。
(5)社会民主党(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在野党。1896年创建,是该国最古老的政党。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民主党(前身为立陶宛共产党)合并。现有党员1.65万余人。zhuxi维利亚·布林凯维丘斯(Vilija Blinkevičiūtė)。
(6)劳动党:在野党。2003年10月成立。现有党员1万余人,zhuxi维克托尔·乌斯帕斯基茨赫 (Viktor Uspaskich),欧洲议会议员。
(7)地区党(Lithuanian Regions Party):在野党,2021年由社会民主劳动党更名为地区党。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员来自2017年执政联盟分裂后坚持与农绿党继续合作并退党的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前党员。现有成员3500余人,zhuxi为约纳斯·平斯库斯(Jonas Pinskus)。
(8)波兰人选举运动(Electoral Action of Poles in Lithuania):成立于1994年8月28日,现有成员2100余人。zhuxi维尔德玛·托马舍夫斯基(Valdemar TOMASEVSKI)。
(9)“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联盟(Democratic Party “For Lithuania”):在野党,成立于2021年10月18日,主要由农民与绿色联盟党退出的成员组成,zhuxi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 Skvernelis),上一任政府总理。
其他政党有:勇敢之路党(The Way of Courage)、农民党联盟(The Peasants Union)、绿党(Greens Party)等。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4/435200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公元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2021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554亿欧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陶宛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 、总理
外文名: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
人口数量:279.5 万(截至2022年6月)
简称:立陶宛
人口密度:43.4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水域率:1.35%
国歌:《国歌(立陶宛)》
GDP总计:554 亿欧元(2021年)
国家代码:LTU
人均GDP:19759.5 欧元(2021年)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国际电话区号:+370
货币:立特
国际域名缩写:.lt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通货膨胀率:8.5%(2008年)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末次冰期后(约公元前10万年前)立陶宛一带出现了昆达文化(英语:Kunda culture)、尼曼文化(英语:Neman culture)与纳尔瓦文化等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居民以游猎维生,尚未形成定居点。公元前8000年左右因气候变暖,当地森林渐茂,人群也渐趋定居生活,但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地才有农业出现,并开始有手工艺制作与贸易,印欧人(英语:Indo-European migrations)也约于此时期来到立陶宛,和当地人混血产生了多支波罗的人部落。
波罗的人部落与罗马帝国有一些商业往来,透过琥珀之路将琥珀运往罗马,但受罗马的文化与政治影响不大,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提到了埃斯蒂人,可能即为波罗的海东南岸的一支波罗的人。波罗的人中居住地较靠西的部落与外地的接触较早,公元2世纪托勒密已经知道加林迪亚人(英语:Galindians)与约特维恩格人(英语:Yotvingians),中世纪前期的文献也有提到古普鲁士人、库洛尼亚人(英语:Curonians)与瑟米加里亚人(英语:Semigallians)。
立陶宛语被认为是印欧语系中相当存古(英语:Linguistic conservati)的一种语言,约于7世纪时和拉脱维亚语分家。立陶宛传统的多神信仰与习俗保留了很长的时间,当地传统会在统治者死后将其火化,文献中可见中世纪的立陶宛大公阿尔吉尔达斯与科斯图提斯死后火化仪式的记载。
立陶宛大公国
9世纪至11世纪海岸的波罗的人常受维京人侵扰,当地王公向基辅罗斯进贡。12世纪中叶立陶宛人开始侵略鲁塞尼亚人的领地,12世纪末已有稳定且有组织的军事力量,用于对外劫掠财宝与奴隶,1183年立陶宛人袭击了今波拉次克和普斯科夫,甚至距离更远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也是其侵略范围,这些军事行动也带动立陶宛社会的转型,逐渐形成国家的雏形,并发展成立陶宛大公国 ,1219年21位立陶宛公爵与加里西亚-沃里尼亚王国签署和平条约,为波罗的部落联合最早的证据。
当时立陶宛为立窝尼亚十字军入侵,1236年9月22日苏勒战役中首位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手下将领击败了宝剑骑士团,引发原本已被骑士团征服的库洛尼亚人、瑟米加里亚人与瑟罗尼亚人起义,重挫骑士团在道加瓦河左岸的战果,2000年立陶宛与拉脱维亚议会因此决定将9月22日订为波罗的团结日。1251年明道加斯皈依罗马天主教,于1253年接受教宗意诺增爵四世加冕为国王,建立立陶宛王国。1263年明道加斯被暗杀后立陶宛恢复传统的多神信仰,在立陶宛十字军战役中为条顿骑士团与立窝尼亚骑士团征讨,皮尔奈围城战(英语:Pilėnai)即为其中著名的战役,此时期立陶宛仍持续向东扩张,占领数个原属基辅罗斯的公国。
据传说记载,14世纪初期的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纳斯有一次在维尔尼亚河附近狩猎后在当地过夜,梦见一只站在山丘上的大只铁狼大声嚎叫,祭司利兹代卡(立陶宛语:Lizdeika)认为铁狼象征城堡,格迪米纳斯遂遵神意建城,以维尔尼亚河之名将其取名为维尔纽斯城并以其为都,即今立陶宛的首都。1362年或1363年立陶宛大公阿尔吉尔达斯在蓝水之战(英语:Battle of Blue Waters)中大败金帐汗国,占领基辅、波多里亚与乌克兰原野,东面与莫斯科大公国接壤,14世纪末的立陶宛大公国为全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范围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波兰和俄罗斯的一部分,因地缘关系其文化与宗教均多元,官方文件除拉丁文也使用Chancery Slavonic(书面的罗塞尼亚语)。
1386年波兰公主雅德维加与立陶宛大公约盖拉成婚,两国组成共主邦联,约盖拉统治期间立陶宛逐渐基督教化,为欧洲最晚接受基督教的地区之一,其北边地区于12世纪末即被数个骑士团征服而信仰基督教,立陶宛因当时击败了宝剑骑士团,迟至14世纪末才接受基督教。约盖拉死后,维陶塔斯在内战中胜出,于1392年成为立陶宛公爵,他治下的立陶宛国势达到顶峰,开始中央集权,1399年维陶塔斯与脱脱迷失的联军在沃尔斯克拉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Vorskla)败于金帐汗国,不过1410年波兰与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德之战击败条顿骑士团,此战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战役之一,1429年维陶塔斯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封为国王,但运送王冠的使节在波兰被截住而耽搁,维陶塔斯于隔年皇冠送抵的前几天逝世。维陶塔斯逝世后立陶宛贵族一度试图脱离与波兰的联盟,但15世纪末被迫重新与其结盟对抗兴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先后爆发莫斯科-立陶宛战争与立窝尼亚战争,前者持续至16世纪初,据《莫斯科公国札记(英语:Notes on Muscovite Affairs)》记载,1514年的奥尔沙战役(英语:Battle of Orsha)中波兰与立陶宛联军以寡击众击败了莫斯科大公国,并抓获其将领;立窝尼亚战争则于1558年爆发,于1583年以波兰与立陶宛(当时已组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胜利告终,签署的亚姆—扎波利斯克停战协定(英语:Truce of Yam-Zapolsky)中联邦获得立窝尼亚、波拉次克与韦利日,波兰立陶宛军队则退出大卢基与普斯科夫等俄国领土。
波兰立陶宛联邦
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缔结卢布林联合,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立陶宛保有自己的军队、货币与法律(立陶宛大公国法规(英语:Statutes of Lithuania)),此时期波兰文化对立陶宛的政治、语言、文化与国族意识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英语:Polonization)。联邦初期国力强盛,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影响下文化、艺术与教育勃兴,并对外与沙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瑞典帝国征战,在俄罗斯混乱时期进攻俄罗斯,甚至在1610年至1612年间占领莫斯科。
十七世纪中叶联邦国力衰退,再次与沙俄爆发大规模冲突,1655年维尔纽斯之战(英语:Battle of Vilnius (1655))中联邦败于沙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被沙俄占领,为历史上该城首次被外国军队攻占,俄军在城中大肆抢掠破坏,直至1661年联邦才收复维尔纽斯,立陶宛许多文物与国家档案Lithuanian Metrica(英语:Lithuanian Metrica)均在战争中佚失。同时期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联邦全境一度被瑞典军队攻占,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是为波立联邦的“大洪水时代”。不久后联邦国力未能恢复前又爆发了大北方战争,同时爆发瘟疫(英语:Great Northern War plague outbreak)与饥荒(英语:Great Frost of 1709),联邦失去了近40%人口。
1791年,联邦的四年议会通过五三宪法,为世界第二部成文宪法,试图改革贵族民主制的缺陷,向君主立宪制转型,主张贵族与城镇居民权利均等,将农民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下以减轻虐用农奴的情形。最终波立联邦仍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为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三次瓜分后灭亡。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多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俄罗斯帝国
1831年与1863年波兰与立陶宛地区两次起义对抗沙俄统治均告失败,沙俄则推行俄罗斯化政策,1840年废除立陶宛大公国法规,1865年起禁止立陶宛语出版品,此外还关闭数个文教机构与天主教堂,但因有许多人走私立陶宛语书籍(英语:Lithuanian book ugglers),以及在家庭内部秘密推行立陶宛文化教育,俄罗斯化的效果不彰。西蒙纳斯·道坎塔斯(英语:Simonas Daukantas)等人推动立陶宛民族复兴(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试图脱离俄罗斯与波兰的影响,从波立联邦以前的古代立陶宛历史、语言与文化逐步建构立陶宛独立的民族意识。
1877年-1878年年俄土战争后沙俄与德国的关系恶化,亚历克山大二世接受其将领的建议在西部边境(立陶宛境内)建造考纳斯要塞,为第一线的大型防御工事。
一战间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军队不敌德军而大撤退后,立陶宛于1915年底被德意志帝国占领,被并入东部领地,立陶宛人的政治、出版与人身自由再次受到打压,1917年俄国接连爆发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后由列宁主导成立苏维埃政权,此时的立陶宛知识分子试图利用政治形势发动独立运动,同年9月维尔纽斯会议(英语:Vilnius Conference)选出了立陶宛国民大会的20名成员,1918年2月16日国民大会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以维尔纽斯为首都,尽管如此,德国军队才是实际控制者,国民大会并没有任何权力。1918年3月占领着立陶宛的德国承认其独立并作为德国的附属国存在。6月立陶宛王国被建立。
一战结束后立陶宛王国被撤销,随后奥古斯丁纳斯·沃尔德马拉斯颁行临时宪法,奥古斯丁纳斯·沃尔德马拉斯成为首名立陶宛总理,组织政府与军队,开始为期三年的独立战争,对抗苏联支持的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联战争)、西俄罗斯志愿军与波兰(波兰-立陶宛战争),1919年波兰第二共和国对立陶宛发动了一场政变(英语:1919 Polish coup d'état attempt in Lithuania),企图建立亲波政权并组成共主联邦,但最终失败。1920年10月爆发热利戈夫斯基兵变,波兰军队占领了维尔纽斯地区,先建立了傀儡政权中立陶宛共和国,1922年再将其并入维尔诺省,立陶宛政府迁至考纳斯,但仍以维尔纽斯为法律上的首都,战间期立陶宛与波兰的关系均非常紧张。1923年1月立陶宛在克莱佩达起义后占领了原为国际联盟托管的克莱佩达地区。1938年3月波兰因欧洲局势紧张而欲巩固北方边界,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政府和波兰重新建交否则出兵入侵,立陶宛政府知道自身实力不足以抵御波兰军队,因此接受了最后通牒,与波兰恢复外交关系。
内政方面,民选的立陶宛宪法会议(英语:Constituent Assembly of Lithuania)于1920年5月31日首次召开,通过暂时宪法,1922年又通过了正式宪法。政府着手进行土地、经济与教育改革,发行立陶宛立特,设立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并与多国建立外交关系,于1921年加入国联。1926年立陶宛爆发政变,曾任首任总统的安塔纳斯·斯梅托纳推翻了民主政府,保守的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登台掌权,1927年解散国会,并于1928年通过支持总统独裁的新宪法,查禁反对党并限制言论自由,少数族裔的权益也受到限缩。
战间期立陶宛事实上的首都考纳斯有小巴黎之称,生活水准接近西欧国家,受薪阶级的薪资也与西欧国家相仿,1913年至1940年立陶宛人口与工业生产(英语:Industrial production)均快速增长。但经济情况受到国际经济萧条影响,1935年因农产品价格剧降,苏瓦凯加与祖基亚均有农民罢工。政府积极镇压国内反对力量,1936年初有四名农民因发起暴动而被处死。
二战
1939年3月20日纳粹德国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交出克莱佩达地区,立陶宛政府在两天后同意,同年德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附带的秘密附加协议中,立陶宛被划入纳粹德国势力范围。
构成波罗的海诸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各地区如果发生领土与政治重组,立陶宛的北部边境将充当德国与苏联两国利益范围的边境。在此种情况下,立陶宛与维尔纽斯地区的相关利益将得到双方承认。
8月29日,德国驻立陶宛特使埃里希·策希林宣称,战争开始后德国将要求立陶宛保持完全中立,但实际上德国政府希望立陶宛人在波兰遭到袭击时采取措施夺取维尔纽斯争议区。迫于英国与法国的外交压力,立陶宛并没有按照德国的意愿行事,而是宣布了中立。9月19日,苏联军队占领维尔纽斯,苏联政府获得了波罗的海领土与政治谈判的主动权。9月25日,斯大林建议变更现有的苏德秘密协议,德国放弃了除去立陶宛西南部以外的所有立陶宛领土以换取波兰的卢布林及周边区域,默许了立陶宛成为苏联势力范围。德国人试图与苏联和立陶宛方面作进一步的交涉,但在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的精心策划下,10月立陶宛被迫签订苏联-立陶宛互助条约(英语:Soviet–Lithuanian Mutual Assistance Treaty),准许苏联在立陶宛设立5个军事基地与驻军2万人以交换苏军交还入侵波兰时占领的维尔纽斯,随后苏联被冬季战争耽搁,1940年6月14日苏联政府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英语:Soviet ultimatum to Lithuania),要求改组立陶宛政府并允许红军随意驻军,立陶宛政府因境内已有苏联驻军,无武力反抗的可能而被迫同意,斯梅托纳总统出逃,超过20万名苏联红军进入立陶宛境内,隔天苏联又向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将波罗的海三国完全占领。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捷卡诺佐夫被派往立陶宛监督傀儡政府立陶宛人民政府(英语:People's Government of Lithuania)与人民议会(英语:People's Seimas)成立与选举,7月2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于8月3日加入苏联,随后立陶宛被快速的苏维埃化(英语:Sovietiz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除立陶宛共产党外的政党与许多组织都被宣布非法,约12000人被逮捕后送往古拉格关押,大量私人财产被充公,货币也改为苏联卢布,粮税大幅上升,立陶宛军队则被改编为苏联红军第29步兵军(英语:29th Rifle Corps)。1941年6月14日至18日(纳粹德国进攻前一周)有约17000名立陶宛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其中许多因不人道的环境而死亡,史称六月遣送。6月22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发动六月起义,建立临时政府,但德国北方集团军占领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后临时政府即瓦解,立陶宛被并入德国的奥斯兰总督辖区。
纳粹德国在立陶宛展开犹太人大屠杀,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中屠杀,6月25日阿尔吉尔达斯·克利马蒂斯即在党卫军监督下发起了考纳斯反犹骚乱,杀害大量犹太人,1941年12月已有超过12万名立陶宛犹太人遇害,纳粹占领期间共有91%至95%的犹太人被屠杀,其中近十万人死于波纳里大屠杀。许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截至2018年1月以色列政府已向893名立陶宛人颁授国际义人;但也有约13000名立陶宛人加入了立陶宛辅助警察营(英语: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其中许多与纳粹党卫队别动支队(英语:Einsatzkommando)一起屠杀犹太人,另外也有立陶宛安全警察与党卫军和纳粹安全警察合作,镇压犹太人、波兰反抗军与地下共产党。
二战对立陶宛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据苏联方面记载,德国占领期间至少有21个村庄被摧毁,56个发电站在德军撤退时停止了工作,1140多座桥梁被毁,工业区和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使得本就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苏联重新占领
1944年德军撤退后苏军再次占领(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波罗的海三国,继续将大量政治犯流放至西伯利亚,直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方止,立陶宛共产danglingdao人安塔纳斯·尤奥佐维吉吕·斯涅奇库斯(1940年至1974年担任领导人)从旁协助逮捕与流放的行动。苏联试图将立陶宛融入其社会,禁止一切立陶宛国家象征,立陶宛的反抗势力则组成游击队对抗苏联,共有约5万人参加,自1944年活跃至1953年,试图重建独立的立陶宛国,甚至大量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也积极为抵抗战士提供庇护和援助,反苏抵抗运动的核心力量是1944年建立的立陶宛防卫力量(英语: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LVR),该组织在波维拉斯·普莱恰维丘斯(英语:Povilas Plechavičius)将军领导下由德国人建立,在这位领导者于同年5月因反对德国军方被捕后,LVR的成员遵循他最后的命令分散成小组前往乡下继续活动,将游击队扩散到整个立陶宛,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使他们同时与德国占领军和苏联军队为敌。到了1949年,全立陶宛的各个游击组织进一步联合并组建了立陶宛自由战士联盟(英语:Union of Lithuanian Freedom Fighters),其领导人约纳斯·热梅蒂斯(英语:Jonas Žemaitis)于2009年被追认为立陶宛总统。游击队未能成功抵抗苏联的统治,但展现了立陶宛非自愿加入苏联、追求独立的意志。事后欧洲人权法院与立陶宛法院均判决苏联镇压立陶宛游击队的行动为种族灭绝。
游击队被镇压后,立陶宛仍有地下反抗势力散发出版报刊与天主教书籍,活跃成员包括Vincentas Sladkevičius(英语:Vincentas Sladkevičius)、西吉塔斯·坦克维休斯(英语:Sigitas Tamkevičius)与妮月蕾·萨杜奈特等。1972年时年19岁的学生罗马斯·卡兰塔在考纳斯自焚以抗议苏联统治,造成考纳斯数日骚乱。
1976年反苏人士建立了立陶宛赫尔辛基小组,透过外国电台宣布立陶宛独立,向西方国家宣传苏联治下的立陶宛人权受到侵害的情形,随着苏联推行开放政策,立陶宛独立运动组织萨尤季斯于1988年6月3日成立,以追求立陶宛独立为宗旨,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日后担任立陶宛国会的首任议长)为其领导人,在全国各地获广泛支持,1988年8月23日在维尔纽斯温吉斯公园(英语:Vingis Park)举办的一场反苏集会即有约25万人参加。1989年8月23日,为纪念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使全世界关注波罗的海国家被占领的情形,立陶宛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发起大规模的反苏示威波罗的海之路,萨尤季斯为组织者之一,共有200万人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千米的人链,穿越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俄语: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简称立陶宛或苏维埃立陶宛,是1940年至1941年以及1944年至1990年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46年之后除了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边界略有调整以外,其疆域及国界与今天的立陶宛相同。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持续了四十五年。因此,许多西方国家当时承认立陶宛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上的主权国家,受国际法约束,以1940年前波罗的海国家任命的使馆为代表,这些使馆通过立陶宛外交服务在各地发挥作用。
1989 年 5 月 18 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布自己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仍是苏联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国重新建立独立国家。
独立至今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员会(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为第一个自苏联宣布独立的共和国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员会(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签署立陶宛复国法案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为第一个自苏联宣布独立的共和国,4月22日苏联宣布对立陶宛实行经济封锁(英语:Soviet economic blockade of Lithuania),停止向立陶宛供应石油等原物料,隔年1月苏联试图策划兵变推翻新独立的立陶宛政府,莫斯科当局认为立陶宛经济情况不佳,当地人应会强烈支持政变,便派遣军队进攻维尔纽斯政府大楼,是为立陶宛一月事件,但立陶宛人多支持独立的政府,故政变未能成功,苏联在国际压力下被迫撤军。1月31日苏军在立陶宛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攻击立陶宛边检人员,造成7人死亡(梅迪尼恩凯大屠杀)。
1991年2月11日冰岛议会决议指冰岛政府1922年对立陶宛独立的承认仍有效,且从未正式承认苏联占有立陶宛 ,两国应尽快恢复外交关系。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1992年10月25日立陶宛公投制定现行宪法,1993年2月14日全民直选选出阿尔吉尔达斯·布拉藻斯卡斯为首任立陶宛总统,同年8月31日俄罗斯军队全数撤离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立陶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协议;2015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18年7月4日加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2009年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当选总统,为立陶宛第一任女总统,2014年成功连任。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了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地形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低,最高点海拔293.6米。
水文
立陶宛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面积4479公顷;共有722条河流,最长的河流涅曼河全长937公里,流经立陶宛境内长度475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
气候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C-7°C;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C。
时区
立陶宛属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差6小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至当年10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期间与北京时差5个小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主要资源有西部地区和波罗的海大陆架的石油,泥煤、建筑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东南部有铁矿和花岗岩,还有白云石、矿泉水、地热等资源。
森林资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资源较为丰富。面积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森林面积19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为针叶林,主要为松鼠。主要树种是橡树、桦树。森林中的蘑菇、浆果、草药资源也比较丰富。
动物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教教的栖息地,立陶宛共有70多种哺乳动物,13种飞鼠,还有被列入保护名单的白兔、猞猁并有狼出没。立陶宛有330种鸟类,99种鱼类,其中26种为海鱼。1.5万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行政区划:
政区
立陶宛全国划分为10个县,即维尔纽斯县、考纳斯县、克莱佩达县、首莱县、潘涅维日县、马里亚姆波列县、陶拉格县、泰尔夏伊县、乌捷纳县、阿利图斯县。共44个区、92个市、22个镇。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首都
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4.9万(2011年12月)。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0.8℃。
国家象征:
国名
已知“立陶宛”(Lietuva)之名最早的纪录出自《奎德林堡编年史》中1009年3月关于传教士奎尔富特的圣布鲁诺(英语:Bruno of Querfurt)的一则故事,其中提到了Lietuva的拉丁化名Litua。此名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指波罗的海地区的许多族群名均来自水文名(英语:Hydronym),Lietuva一名即为来自克尔纳韦附近的利耶塔瓦河(英语:Lietava (Neris)),有观点认为这条河流很小,较不可能是立陶宛的名称来源,但这种命名方式在历史上有先例;另一说指此名来自当时组成立陶宛社会、臣服于统治者的军事组织烈提司(英语:Leičiai)(Leičiai),14至16世纪的历史文献仍有用Leičiai称呼立陶宛人者,与立陶宛语相近的拉脱维亚语至今在诗作中或描述历史时也会使用这个词称呼立陶宛人。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2004年7月8日国旗的长宽比例从2:1变成5:3。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前苏联时期曾经使用的加盟共和国国徽。另有大国徽,盾外有独角兽和狮鹫守护,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并书以格言“让统一盛放”。
国树
桦树是桦木属植物的通称。 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分布至寒带。中国产29种。其中以白桦分布最广,由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还有红桦、硕桦、黑桦等。 桦树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乔木,木材比较坚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细木工等用材,树皮可热解提取焦油,树的汁液可以制作饮料,还可制工艺品;是园林绿化树种。
桦树属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Betula),是主要森林植物之一,其中中国分布最广的是白桦(Betulaplatyphylla Suk),其资源丰富,树形美观,树皮白色,是中国北方主要的园林木本观赏植物,白桦材质优良,是一个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在餐饮业中也广为利用 。
国花
芸香(学名:Ruta graveolens L.):芸香科、芸香属茎基部木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支根多,根皮淡硫黄色。植株高达1米,各部有浓烈特殊气味。叶羽状复叶,灰绿或带蓝绿色。花金黄色,花柱短,子房每室有胚珠多颗。果皮有凸起的油点;种子甚多,肾形,褐黑色。3-6月及冬季末期开花,7-9月结果。
该种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南北有栽培,多盆栽。
该种茎枝及叶均用作草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风火牙痛、头痛,跌打扭伤。枝叶外用擦皮肤引起皮肤红肿。也是一种兴奋刺激剂,主要刺激zigong及神经系统,孕妇不宜服食。
芸香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可用来驱蝇;鲜艳的黄色花朵可以增添花坛色彩、或制成干燥花,也是插花的好素材。芸香适合栽种在略微日阴的地方,只要排水良好,即不必选择土壤,春天时直接播下种子或是用插枝的方式,都可以轻松栽培成 。芸香还是立陶宛国花。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9月,立陶宛总人口约279.4万人。 人口密度为45.5人/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占2/3。华人数量为300人,主要集中在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首莱和潘涅维日等大城市。
民族
立陶宛的族群自新石器时代起即没有太大的变动,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取代,因此现今立陶宛人的遗传组成可能与古代的立陶宛人相差不远,且立陶宛人在遗传上的同质性很高,没有明显的子群。2004年的一项线粒体DNA分析显示立陶宛人与斯拉夫民族与芬兰-乌戈尔语族人较为接近,Y染色体单倍群分析则显示立陶宛人与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最为接近。
立陶宛约有六分之五的人口为立陶宛人,为波罗的海三国中族群同质性最高的国家,2015年统计显示全国2,921,262人中有84.2%为以立陶宛语为母语的立陶宛人,其他则为波兰人(6.6%)、俄罗斯人(5.8%)、白俄罗斯人(1.2%)与乌克兰人(0.5%)等少数族裔(英语:Ethnic minorities in Lithuania),波兰裔立陶宛人是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族裔,多居住于立陶宛东南部(维尔纽斯地区);俄罗斯裔(英语:Russians in Lithuania)次之,多集中在维尔纽斯和克莱佩达两市,分别占当地人口的12%与19.6%,并在东部城镇维萨吉纳斯占过半数人口(52%);立陶宛还有约3,000名罗姆人,多住在维尔纽斯、考纳斯和帕内韦日斯;且有约3,000名利普卡鞑靼人(立陶宛鞑靼人),其祖先约于14世纪末开始自金帐汗国等地迁至立陶宛大公国。此外立陶宛原本有许多犹太人,自18世纪起即为欧洲重要的犹太社群(英语:History of the Jews in Lithuania),1941年6月(纳粹入侵前)约有22万名犹太人,几乎都在大屠杀中遇害,2009年统计显示立陶宛的犹太人仅有4,000人。
立陶宛的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部分地区也有相当的波兰语、俄语、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人口,其中以沙尔奇宁凯区(80%人口为波兰裔)、维尔纽斯区和维萨吉纳斯最多,有极少数尚存的犹太人仍使用意第绪语。立陶宛法律将少数族裔的语言列入学校教育中,在少数族裔集中的地区设有许多公立学校教授这些语言。根据2011的统计资料,全国有85%人口立陶宛语为母语、7.2%以俄语为母语、5.3%以波兰语为母语,另外全国有39%的人会说俄语、20%会说英语、9%会说德语、6%会说波兰语、3%会说法语。大多数立陶宛学校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年轻世代有约80%会说英语。
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立陶宛依照欧盟成员国的协定接收了一些难民配额。2021年7月,越过白俄罗斯-立陶宛边界进入立陶宛的非法移民数量大增,导致2021年立陶宛移民危机。
政治:
宪法
立陶宛宪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利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6届政府,由社民党、劳动党、秩序与正义党和波兰人选举运动四个党派联合执政,于2012年12月组成,下设14个部。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克维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内阁成员包括:外交部长利纳斯·安塔纳斯·林克维丘斯(Linas Antanas LINKEVICIUS)、环境部长瓦连京纳斯·马祖罗尼斯(Valentinas MAZURONIS)、能源部长雅罗斯拉夫·涅韦罗维奇(Jaroslav NEVEROVIC)、财政部长里曼塔斯·沙久斯(Rimantas SADZIUS)、国防部长尤奥扎斯·奥莱卡斯(Juozas OLEKAS)、wenhuabu长萨鲁纳斯·比鲁蒂斯(Sarunas BIRUTIS)、交通运输部长里曼塔斯·辛克维丘斯(Rimantas SINKEVICIUS)、卫生部长维佳尼斯·波维拉斯·安德留凯蒂斯(Wytenis Povilas ANDRIUKAITIS)、司法部长尤奥扎斯·比亚尔纳托尼斯(Juozas BERNATONIS)、经济部长比鲁捷·韦赛捷(Birrute VESAITE)、内务部长代利斯·阿尔方萨斯·巴拉考斯卡斯(Dailis Alfonsas BARAKAUSKAS)、农业部长维尔吉利尤斯·尤克纳(Vigilijus JUKNA)、社会保障与劳动部长阿尔吉曼塔·帕别金斯基耶涅(Algimanta PABEDINSKIENE)、教育和科学部长代钮斯·帕瓦尔基斯(Dainius PAVALKIS)。
议会
立陶宛为议会制国家。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41个席位,任期4年。议员由25岁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中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现议会于2012年10月选举产生,其主要党团及所占议席分别为:社会民主党党团38席、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党团33席、劳动党党团29席,秩序与正义党党团11席、自由运动党党团10席、波兰人选举运动党团8席、“勇敢之路”党党团7席、农民人民和绿党联盟党团1席。现任议长维达斯·盖德维拉斯(Vydas Gedvilas),2012年11月当选。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罗穆阿尔达斯·凯斯图蒂斯·乌尔拜蒂斯(Romualdas Kęstutis URBAITIS),2011年4月就职,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长金塔拉斯·克里热维丘斯(Gintaras KRYŽEVIČIUS),2009年10月就职,任期9年。总检察长达留斯·瓦利斯(Darius VA),2010年6月就职,任期5年。另外,设有地区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负责审理行政管理规定的合法性及行政纠纷等。检察院是立司法调查、起诉机关,设有总检察院、地区检察院、地方检察院。
政要
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在立陶宛仍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时期长大,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经济学系。立陶宛1990年独立后,瑙塞达前往德国曼海姆大学深造。2019年5月当选立陶宛总统。他在竞选中说,德国求学经历持续影响他的经济观点,使他笃信“西方生活方式和市场经济”。他的政治偶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冷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凯维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生于1958年11月19日。1984年毕业于维尔纽斯理工大学建筑经济系。1995年获考纳斯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立社会民主党,1999年任该党副zhuxi,2009年任zhuxi。1996年起连续5届当选立议会议员。2001-2004年任议会预算和财政委员会zhuxi。2004-2005年任财政部部长。2006-2008年任交通运输部长。2012年12月出任总理。
议长维达斯·格德维拉斯(Vydas Gedvilas)。生于1959年5月17日。1981年毕业于立体育学院,1999年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2年任立国家女子篮球队主教练。2004年加入劳动党,之后连续三届当选立议会议员。2012年11月当选议长。
党派
截至2021年3月,立共有40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Homeland Union—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 “LITHUANIAN CONSERVATIVES”):联合执政党。2008年5月成立,现有党员1.37万人。党zhuxi兰茨贝尔吉斯,前总统兰茨贝尔吉斯之孙,现外长。
(2)自由运动党(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联合执政党。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从自由中间联盟中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7000余人。zhuxi维克托丽娅·奇米莉特—尼尔森(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现议长。
(3)自由党(Freedom Party):联合执政党。2019年6月1日成立,主要由自由运动党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3400余人,zhuxi奥什丽内·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现经济与创新部长。
(4)农民与绿色联盟党(Lithuanian Peasant and Greens Union):在野党。2001年创建,现党员人数4500余人。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响了其政党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来沿用现名。党zhuxi:雷蒙纳斯·卡尔包斯吉斯(Ramunas Karbauskis)。
(5)社会民主党(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在野党。1896年创建,是该国最古老的政党。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民主党(前身为立陶宛共产党)合并。现有党员1.65万余人。zhuxi维利亚·布林凯维丘斯(Vilija Blinkevičiūtė)。
(6)劳动党:在野党。2003年10月成立。现有党员1万余人,zhuxi维克托尔·乌斯帕斯基茨赫 (Viktor Uspaskich),欧洲议会议员。
(7)地区党(Lithuanian Regions Party):在野党,2021年由社会民主劳动党更名为地区党。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员来自2017年执政联盟分裂后坚持与农绿党继续合作并退党的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前党员。现有成员3500余人,zhuxi为约纳斯·平斯库斯(Jonas Pinskus)。
(8)波兰人选举运动(Electoral Action of Poles in Lithuania):成立于1994年8月28日,现有成员2100余人。zhuxi维尔德玛·托马舍夫斯基(Valdemar TOMASEVSKI)。
(9)“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联盟(Democratic Party “For Lithuania”):在野党,成立于2021年10月18日,主要由农民与绿色联盟党退出的成员组成,zhuxi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 Skvernelis),上一任政府总理。
其他政党有:勇敢之路党(The Way of Courage)、农民党联盟(The Peasants Union)、绿党(Greens Party)等。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4/435200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