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非遗鉴赏 > 第191章 金洲龙舞

第191章 金洲龙舞

    金洲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辽宁省大连市金洲地区,至今已传承九代,历史长达一百二十余年。清光绪七年( 1881年),毅军提督刘盛林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洲,每逢元宵节,均存军营内表演龙舞,悠扬的唢呐声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吸引了众多的西门外村人,但当时龙舞仅限军中娱乐,并不外传,村民们只好偷看军营内的舞龙表演。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十三年(1887年)铭字军接防进驻金洲,每年的灯节依然耍龙,此时百姓可以进入军营与官兵们一起观龙,同饮同庆。这期间,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根据军营内龙的样子偷艺仿制了一条龙,金洲龙舞由此诞生,并成为流传于金洲民间的舞蹈艺术形式。

    金洲龙舞多在农闲、节庆时作助兴之用,动作变化多端,已成为带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中,一支舞龙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人。舞姿变化多端,花样近40种。伴奏音乐主要运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对乐器、演奏的曲牌没有严格的要求。龙的形象剽悍俊美,具有审美价值;龙的动作的配合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并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金洲龙舞作为流传于民间久盛不衰的艺术形式,已不再是农民农闲时的消遣,也不单是节日里的助兴节目,而是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金洲龙舞传承困难,目前只有两支龙灯队坚持活动,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面临消亡危机。

    金洲龙舞的舞姿变化多端,舞龙的花样有“盘龙”“行龙”“卧龙”“龙出海”“龙摆尾”“二龙旋风转”“蛟龙出海”“金龙戏珠”“金龙盘玉柱”“地滚浪”等近40种。

    龙舞队由十九人组成。龙舞的动作和耍法是十分多样的。首先要拿好龙把,一只手拿好龙把的顶部,另一只手把住上半部,且随着龙的动作而上下滑动,左右手倒换,把各自的龙把举在头上的正前方。龙头的舞法是,身体向七点至八点扎下身,右脚也向七点至八点移动。其脚步的跑法是,右脚转身上步再回到原来的八字步。龙尾的耍法需要不停地倒换手,与龙头的脚步跑法相同,而且龙尾是顺着龙头的方向牵引着跑。龙摆尾又有原地和跑动两种。龙珠则一般是由反应迅速、小巧灵活之人担当。

    金洲龙舞作为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已不再是农民农闲时的消遣,也不单是节日里的助兴节目,而是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金洲龙舞独有的艺术风格从侧面为人们展示了大连人民的文化生活,以及大连的建设与发展。借助“龙”文化,也向后人展示了大连人民乐观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研究龙舞,还可以了解大连本土文化的构成与走向,进而发现一条向全中国、全世界推广大连文化的道路。

    2005年,金洲龙舞入选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被文化  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有为求雨而舞龙的记载,其前身为角抵百戏中的鱼龙漫衍。经过千百年来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舞龙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统舞蹈艺术,广泛流传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以及世界上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已成为凝聚龙的传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金洲龙舞则是中华龙舞大体系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一种。

    金洲的舞龙热,经久不衰,影响很大。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享誉世界。1956年,沈阳俊营前进歌舞团曾到金洲园艺村学习龙舞,并于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获得金质奖章。同年,金洲龙舞代表辽宁地区首次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得了集体创作奖、导演奖和表演奖,这让园艺村人兴奋不已。此后,金洲的龙舞一直比较活跃,成为百姓文化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改革开放后,虽然社会的娱乐方式在不断多元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在金洲,舞龙竞赛与表演依然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时任园艺村村委会主任的李成家对耍龙情有独钟,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抓舞龙队的建设,组织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当时,全区共有十几支舞龙队伍,有30多条龙。在每年的金洲百花会活动中,龙舞表演成为重头戏,姿态各异的龙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由于金洲龙舞在形态、套路、技巧上的不断创新,影响广泛,于1988年两次进京演出,她先后在怀仁堂、人民大会堂、人民剧场、中国大剧院、北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境展览馆演出十几场,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轰动北境城。后来金洲龙舞传授给大连杂技团,先后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如今,金洲的龙舞已远销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地。她以浓郁的民族传统和地域风情,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进程中,起到了纽带与桥梁的作用,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风貌。

    金洲龙舞的艺术特色

    中国龙舞大致分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地区)两大派系。南北龙舞因地域、习俗、审美的不同,动作、组织上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各见其长,南方龙舞多荆楚之韵、精巧纤丽,北方龙舞则具燕赵之风,古朴刚劲。金洲龙舞虽由南方淮军带来,具有南方龙舞的因素,但却是在同当地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的结合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北方醇厚民风的养育下,逐渐形成了其粗犷、豪放的品格,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族文化的特色。

    从龙的种类上来说,各地因材料的不同,分为火龙、布龙、草龙、板凳龙、铁龙等,而关东以布龙为主。金洲龙初时龙头龙身的硬节及龙尾,均用纸糊裱,龙身回旋软节绷布。在硬节上点燃蜡烛,以跑龙为主,舞法单调。解放后,艺人邵振清等重新设计,以布代纸,以电池代蜡烛,重量减轻,不仅“跑龙”,且能舞龙。以后扎龙老艺人卜忠升等不断进行工艺革新,使龙头从过去重量近30斤到如今最轻的仅为4斤多,金洲区文化馆干部李本生经过多年研究,又发明了长度可变的龙,龙身采用大鳞片,同时将紫外线光源应用在龙身和道具上,更加突出了龙的大气和造型的丰富感、立体感。这些创新,打破了千百年来龙体及其造型变化甚微的特点,塑造了一个中华龙的新形象,长度可变的龙。1995年获得了第44届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在第七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演出中,长达208米的金洲龙让人们见识了她不凡的风采。1999年,李本生编导、正明寺村女子舞龙队表演的《荷花龙舞》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金洲龙舞舞姿变化多端,神奇而富有魅力。一只龙舞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个人,1人舞龙珠,多人舞龙身,1人舞龙尾。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传承、推陈出新,金洲龙舞花样品种不断增加,有盘龙、行龙、卧龙、龙出海、龙打滚、大波浪、龙抬头、龙摆尾、龙跃脊、中串、反正大圈、串一字柱、串四角柱、金龙戏珠、金龙蟠玉柱、地滚浪等近40种;在动作编排上,讲究和谐、美观、大方,同时将地域的特点和北方民族的审美习俗融汇于其中,在形态上创造了金龙、玉龙、荷花龙、锣鼓龙、单鼓龙、虾爬龙和鲅蛸龙等,造型千姿百态,耍法千变万化,技艺也日趋成熟,舞动起来勇猛矫健、气势雄浑。

    金洲龙舞伴奏音乐主要是东北秧歌曲牌,乐曲欢快,有《龙摆尾》《备马令》《八条龙》《单鸟》《对碰》《抢早》《句句双》《鸾凤和鸣》《百鸟朝凤》《五匹马》《大得胜》。《备马令》时间最长。乐队人数可多可少,乐器主要有大鼓、堂鼓、锣、镲、铙钹、台锣、唢呐、笙、竹笛等。金洲龙舞,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龙舞中的一部分,她以其创新的精神、独特的魅力,演绎着一个地域代代相传的民俗风情。解放后,龙舞这个久盛不衰的民间艺术,从街头巷尾走上了艺术舞台,成为富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1957年3月,金洲龙舞首次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连获创作、导演、表演三项大奖,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年,我国大学生代表团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的金洲龙舞,荣获金奖,轰动了莫斯科。1987年、1988年金洲龙舞先后两次应国家 文化 部邀请进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外国使节等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经济日报》给予了高度赞誉。1994年,参加在北境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庆祝建国45周年大型广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1995年,金洲龙舞还获得文化 部的“群星奖”铜奖。同年,由金洲人李本生发明的长度可变的龙,在比利时获布鲁塞尔第44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996年以来,多支舞龙队在参加国际和全国舞龙大赛上共获奖10余次。金洲龙舞曾受到国家文化 部的奖励并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辽宁卷》。

    人们赋予龙呼风唤雨禳灾祛难的神奇力量,因而,早期的舞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群体参与的祭祀活动,有着民间性、自发性和原始性的特点,她与农事活动、年景收成、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直接而又鲜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和百姓的生活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龙又是寄托人们美好愿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奇异形象,她代表着世世代代百姓的审美愿望与心理,龙的剽悍俊美,龙舞的刚劲奔放,形象地传达出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积极向上、勇敢坚定、热情奔放的气概,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标志性符号,因而龙舞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媒介,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成为凝聚海外华人精神力量的一个可触、可感的形象载体。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民族的、民间的传统文化形式正在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现如今,舞龙早已失去祈雨的色彩,随着仪式性、参与性的渐弱和观赏性、舞蹈化因素的增强,舞龙已演变成为各种节日、庆典、晚会中较常见的娱乐活动,龙越扎越漂亮,动作编排越来越美,舞台化倾向也越来越浓。由一种集体性、仪式性的祭祀活动,到一种精致的更具观赏性、技巧性的舞蹈艺术的演变,这是时代变迁、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必然结果。

    金洲龙舞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传下九代耍龙人,她对于保留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典故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研究地域文化和民族信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演出过程中她将舞蹈、绘画、音乐、服装等多种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对相关艺术形式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和独特的审美意义,是本地区值得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随着舞龙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传统的舞龙技艺和扎龙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随着舞龙技艺失去的,还不仅仅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龙舞,而是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如何让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焕发新的活力,如何让老辈人留下的扎龙技艺不致失传,如何让民族的文化代代相传,就成为落在我们肩上的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金洲龙舞因其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而进入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中,她将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建立起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愿龙舞经过历代人的传承,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个永远的符号。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连金普新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获得“龙舞(金洲龙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据说,当年耍龙的规矩可大了。西门外有一座玉皇庙,因为玉皇大帝是“主管农业”的,就在他正月初九生日这天开始耍龙。人们在玉皇大帝尊像前摆好贡品,点燃红烛,烧起香火,顶礼膜拜,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在悠扬的唢呐声中龙灯起舞。之后,把龙擎到龙王庙下的海边,龙头象征地往水里一扎,表示喝水,饱饮一顿后,便趾高气扬,精神抖擞地进得城来。

    龙一进西门(宁海门),阵势可大了,由灯官老爷开道。灯官穿皮袄毛朝外,脖子上带了一串铜铃铛,手里拿着大烟袋,坐在绑在木杆一端的太师椅子上,木杆固定在推车上,利用杠杆作用,上下起动。灯官是管灯的,看哪家买卖的门灯不亮,他就用烟袋指一指,示意批评。谁家门前的灯亮又美,他就停下让龙耍一阵子,乐得掌柜的赶紧给赏。正月里那些朱门富户达官贤人都要请龙队到自家门庭舞龙,一是庆贺新喜,二是求得一年的吉利。舞罢,主人尊舞龙人如上宾,大宴一番。

    自从有了龙,西门外人“龙兴”多了。刚进腊月门,城里的名门望族,文人雅士大小买卖家都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地集资捐款,平民百姓为图个吉利也前来凑份子,买材料、扎龙、制鼓。凡捐赠者不管数额大小,一视同仁,都要拉上一个名单,用双红纸贴在城墙上,在榜者荣耀,观榜者敬羡。耍龙的人更是百里挑一,个个精明强悍,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真是一人舞龙全家“展扬”,这一尊俗直传至今。解放初期的禹长富、王茂有、邵振清都是耍龙能手,在观众中都是有影响的汉子。

    一天,大孤山大红崖子军营请西门外的龙,刚出城门王茂有的烟瘾上来了,便借解手之机溜进大烟馆。节骨眼上发现缺了王茂有,大家慌了手脚,就在这紧急关头,从观众之中走出一个彪形大汉,名叫吕逢春,西门外人都管他叫“天王”,身大力不亏。救台如救火,“天王”二话没说,操起二十多公斤重的龙头,“嗡”地一声,把个豪情壮志的龙排活了。因用劲过猛,龙把“咔嚓”一声断了,他扔下木柄,紧握龙头,继续正常“运转”。喝彩声、鞭炮声不绝于耳,事后人们才知道龙把断了。出了营门,“天王”觉得膝盖凉嗖嗖的,低头一看才发现棉裤都磨破了。

    龙,在西门外“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至今已经传下六七代的耍龙人了。古稀的韩谦才老人擎了60多年的龙把,持柄不弃,他的儿、孙、姑娘、女婿一家6口都活跃在耍龙的舞台人。

    听老人讲,130年前,清朝淮字军提督刘茂休驻防金洲。正月十五灯节这天傍晚,官兵们列队来到渤海边,面向大海伫候。良久,只见远处海面划过一只帆船,官兵们急忙点燃香和蜡烛,齐刷刷地跪在那里。船到岸了,船上的12名清兵擎了一条巨大的纸龙小心翼翼地上了岸。龙登陆后官兵们向它三拜九叩,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礼毕,官兵们尾随巨龙回到马步十二营。龙到营门,擎龙的清兵全体跪地,边舞龙边进营门。而龙出营门时,同样,舞龙士兵也要跪地,龙尾先出。西门外(园艺村)人,自见到龙的第一天,就被龙吸引住了,何时能有自己的龙呢?由于军营戒备森严,百姓别说观龙就连营门也进不去。后来,驻军换防,每年元宵节同样都要从海上运来一条硕大的纸龙,所不同的是,耍龙时营门大开,百姓们可以同观、共欢。小青年们尾随耍龙的士兵主动攀谈套近乎,这样,小憩时便可以摸摸龙皮,擎擎龙把,但学耍龙还是可望不可及。那时龙耍完后,一般都存放在城隍庙里,这个秘密被扎棚匠张德员发现,他约了纸匠李田英夜潜城隍庙,借着月光把龙头图样和结构画出来。此后,这两位胆大心细的能工巧匠,集大家智慧,经过反复琢磨,精心制作,扎成了自己的龙!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770/435178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