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7章 包税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吴芥抖起来了,原本只是一个小盐商,每年能过手的盐不到万引,突然之间,开始大量出货铺货。
吴芥没有遵守张骥定的规矩,而是按照老办法,稍微下调了一些价格,以每斤盐二百文发卖。
就这已经比零售便宜了三分之一,一时间购买者络绎不绝,让吴芥的生意愈发红火,赚大发了。
而此时,大盐商们在干什么呢?仍然在观望,私下里沟通。
围绕两淮盐场,形成了五大盐商,他们前几年联手驱逐了晋商,以乡梓宗族为纽带,势力盘根错节,很是有些能量。
这五家分别是,白,黄,胡,柳,佘,加起来的资财超过千万两白银,敲重点,这些资财,指的是流动资金。
盐商的生活是豪奢的,不大愿意常驻盐场,反正都有心腹的人在操持具体的业务。
因此盐商们最喜欢呆在繁华的金陵,只有这里的销金窟才配得上他们的身价。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汇总传来,再加上爆出吴芥这件事,五大盐商不得不碰头商量对策了。
比较有忧患意识的是白家的家主,这次就是白无忧把其他四家找来。
“青口镇那边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吧!”
黄家的家主接茬道:“白大哥说的是国舅爷,还是那个叫吴芥的小虾米。”
通过这话,就知道五大盐商的信息渠道各自都不差。
胡家的,柳家的,佘家的,显然都清楚,纷纷把目光集中到白无忧身上,五家,如果硬要选一个当头的,那白无忧有这个实力跟威望,他们四家都服。
“吴芥,芥癣之疾罢了,只是疑似跟建昌侯搭上了线,现在不好收拾他罢了,而且他只求财,这种人不足为惧。”
白无忧顿了顿,“我更担心的是建昌侯,他修筑的晒场,出盐的速度太快了,我找人去做了专门的对比,晒盐比煮盐有巨大的优势,这样下去,煮盐将不复存在,直接断掉我们的根基。”
胡家的家主嗯了一声,“白大哥,能不能跟建昌侯谈一谈,咱们求财的,多条财路不好么?”
其他三家的家主一起咧嘴,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完全自主的权力,因为和官府进行了深度的捆绑,就得受到相应的掣肘,他们想跟建昌侯谈,有大佬高官不愿意啊!
白无忧苦笑,“布政使刚跟我念叨过,要不我能躲到金陵来吗?那帮家伙,只把我们当钱袋子,现在还想让我们冲锋陷阵,真把我们当傻子了。”
佘家家主问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总躲着,人家该不高兴了。”
柳家家主哼了一声,“不高兴又如何,咱们是铁打的盐商,他们是流水的官,过二年他们就滚蛋了,怕他个啥?”
“话是这么说,但已经喂熟了的,总好过下一波从头开始喂,能别把关系弄僵,还是要尽量维持。”
“可是也得给个准话吧!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还打官腔,我也是服了。”
白无忧拍了一下桌子,让四人静一静,“其实是他们内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大概是盼着建昌侯走马观花,随便折腾一下就回京,而眼下看来,建昌侯是认真在修筑晒场,短时间内都不会脱离盐政这一块,所以我们不能等了。”
白无忧的想法是尽快跟建昌侯接触,他们五家不出面,但手底下小盐商一抓一大把,派个合适的人前往就行。
白无忧的诉求很简单,就是买盐,甚至可以给到煮海灶户一样的价格,把晒场的盐全部吃下,回头转手卖高价。
这套路和吴芥如出一辙,可见纯粹的商人共同点都一样,追求的永远是利润。
他们注定要吃闭门羹,张骥一听是大盐商,连见的想法都没有,对这帮盐商很有抵触情绪。
就是这些人和贪官污吏勾结,把大明的盐课税银给吞了。
如果大明一年在盐政上收到的税是一个合理区间水平,那大明的财政将会宽裕不少,。
大明如果有钱,那还会裁撤快递吗?那肯定不会因为把李自成裁员让其去造反啊!
至于收编这些盐商,张骥表示不好意思,他就喜欢吃独食,而且也没信心跟盐商们玩心眼子,那岂不是太累了。
张骥就是想依托自己可以信任的卫所兵,组建一个盐业集团,哪怕让卫所兵全部转成盐业集团的世袭工人都行。
张骥比较看好的就是王桥和张剧这翁婿俩,近段时间大家配合的还不错,张骥已经打发王桥去江浙,南海修筑晒场,看王嫣的面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张骥转而公关张剧,希望张剧麾下的军户能转成盐业工人,他给许诺了丰厚的利益,并且提前打包票,这不是盐工灶户,而是一个新的衙门。
而就因为张骥那一公一私的奏折家信,京城几乎是人脑子打出了狗脑子,满朝衮衮诸公,全被波及个遍。
因为张骥投下的这个史无前例的重磅炸弹,威力简直骇人听闻。
建昌侯竟然要包盐税,而且每年不低于三百万两,并且逐年递增百分之三。
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明现在的岁入也没多少,等于过个十几年,大明的岁入,建昌侯一个人全给出了,这是人话吗?
别说朝臣们不信,朱佑樘也觉得小舅子大难不死,脑子可能出了点问题。
就算朝廷答应,朱佑樘都不答应,不能让小舅子吃大亏啊!
但随后传来的晒场大获成功,食盐产量有望突破年产二十亿斤,朱佑樘又犹豫了。
如果这个产量没骗人,那小舅子所说,还是有几分可行性的。
更让朱佑樘高兴的是,这里面又有太子的功劳,太子发明的水泥是修筑晒场的必备材料。
朱佑樘高兴的大手一挥,给朱厚照放了三天假,还把沐昆献来的大象送给了朱厚照。
朱佑樘也随后把此事让内阁会同百官评议,看看能不能把盐课税银包给建昌侯,以换取每年三百万,今后会更多的盐课银子。
产生了这样的大讨论,有些人也终于坐不住了,国库增加银子,又不是给他们加俸禄,真的让建昌侯包税,他们可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是该让建昌侯知道知道,出头的椽子为什么先烂了。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299/43377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吴芥没有遵守张骥定的规矩,而是按照老办法,稍微下调了一些价格,以每斤盐二百文发卖。
就这已经比零售便宜了三分之一,一时间购买者络绎不绝,让吴芥的生意愈发红火,赚大发了。
而此时,大盐商们在干什么呢?仍然在观望,私下里沟通。
围绕两淮盐场,形成了五大盐商,他们前几年联手驱逐了晋商,以乡梓宗族为纽带,势力盘根错节,很是有些能量。
这五家分别是,白,黄,胡,柳,佘,加起来的资财超过千万两白银,敲重点,这些资财,指的是流动资金。
盐商的生活是豪奢的,不大愿意常驻盐场,反正都有心腹的人在操持具体的业务。
因此盐商们最喜欢呆在繁华的金陵,只有这里的销金窟才配得上他们的身价。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汇总传来,再加上爆出吴芥这件事,五大盐商不得不碰头商量对策了。
比较有忧患意识的是白家的家主,这次就是白无忧把其他四家找来。
“青口镇那边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吧!”
黄家的家主接茬道:“白大哥说的是国舅爷,还是那个叫吴芥的小虾米。”
通过这话,就知道五大盐商的信息渠道各自都不差。
胡家的,柳家的,佘家的,显然都清楚,纷纷把目光集中到白无忧身上,五家,如果硬要选一个当头的,那白无忧有这个实力跟威望,他们四家都服。
“吴芥,芥癣之疾罢了,只是疑似跟建昌侯搭上了线,现在不好收拾他罢了,而且他只求财,这种人不足为惧。”
白无忧顿了顿,“我更担心的是建昌侯,他修筑的晒场,出盐的速度太快了,我找人去做了专门的对比,晒盐比煮盐有巨大的优势,这样下去,煮盐将不复存在,直接断掉我们的根基。”
胡家的家主嗯了一声,“白大哥,能不能跟建昌侯谈一谈,咱们求财的,多条财路不好么?”
其他三家的家主一起咧嘴,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完全自主的权力,因为和官府进行了深度的捆绑,就得受到相应的掣肘,他们想跟建昌侯谈,有大佬高官不愿意啊!
白无忧苦笑,“布政使刚跟我念叨过,要不我能躲到金陵来吗?那帮家伙,只把我们当钱袋子,现在还想让我们冲锋陷阵,真把我们当傻子了。”
佘家家主问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总躲着,人家该不高兴了。”
柳家家主哼了一声,“不高兴又如何,咱们是铁打的盐商,他们是流水的官,过二年他们就滚蛋了,怕他个啥?”
“话是这么说,但已经喂熟了的,总好过下一波从头开始喂,能别把关系弄僵,还是要尽量维持。”
“可是也得给个准话吧!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还打官腔,我也是服了。”
白无忧拍了一下桌子,让四人静一静,“其实是他们内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大概是盼着建昌侯走马观花,随便折腾一下就回京,而眼下看来,建昌侯是认真在修筑晒场,短时间内都不会脱离盐政这一块,所以我们不能等了。”
白无忧的想法是尽快跟建昌侯接触,他们五家不出面,但手底下小盐商一抓一大把,派个合适的人前往就行。
白无忧的诉求很简单,就是买盐,甚至可以给到煮海灶户一样的价格,把晒场的盐全部吃下,回头转手卖高价。
这套路和吴芥如出一辙,可见纯粹的商人共同点都一样,追求的永远是利润。
他们注定要吃闭门羹,张骥一听是大盐商,连见的想法都没有,对这帮盐商很有抵触情绪。
就是这些人和贪官污吏勾结,把大明的盐课税银给吞了。
如果大明一年在盐政上收到的税是一个合理区间水平,那大明的财政将会宽裕不少,。
大明如果有钱,那还会裁撤快递吗?那肯定不会因为把李自成裁员让其去造反啊!
至于收编这些盐商,张骥表示不好意思,他就喜欢吃独食,而且也没信心跟盐商们玩心眼子,那岂不是太累了。
张骥就是想依托自己可以信任的卫所兵,组建一个盐业集团,哪怕让卫所兵全部转成盐业集团的世袭工人都行。
张骥比较看好的就是王桥和张剧这翁婿俩,近段时间大家配合的还不错,张骥已经打发王桥去江浙,南海修筑晒场,看王嫣的面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张骥转而公关张剧,希望张剧麾下的军户能转成盐业工人,他给许诺了丰厚的利益,并且提前打包票,这不是盐工灶户,而是一个新的衙门。
而就因为张骥那一公一私的奏折家信,京城几乎是人脑子打出了狗脑子,满朝衮衮诸公,全被波及个遍。
因为张骥投下的这个史无前例的重磅炸弹,威力简直骇人听闻。
建昌侯竟然要包盐税,而且每年不低于三百万两,并且逐年递增百分之三。
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明现在的岁入也没多少,等于过个十几年,大明的岁入,建昌侯一个人全给出了,这是人话吗?
别说朝臣们不信,朱佑樘也觉得小舅子大难不死,脑子可能出了点问题。
就算朝廷答应,朱佑樘都不答应,不能让小舅子吃大亏啊!
但随后传来的晒场大获成功,食盐产量有望突破年产二十亿斤,朱佑樘又犹豫了。
如果这个产量没骗人,那小舅子所说,还是有几分可行性的。
更让朱佑樘高兴的是,这里面又有太子的功劳,太子发明的水泥是修筑晒场的必备材料。
朱佑樘高兴的大手一挥,给朱厚照放了三天假,还把沐昆献来的大象送给了朱厚照。
朱佑樘也随后把此事让内阁会同百官评议,看看能不能把盐课税银包给建昌侯,以换取每年三百万,今后会更多的盐课银子。
产生了这样的大讨论,有些人也终于坐不住了,国库增加银子,又不是给他们加俸禄,真的让建昌侯包税,他们可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是该让建昌侯知道知道,出头的椽子为什么先烂了。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299/43377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