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小小震撼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陆娇谢云瑾、凤白泠独孤鹜、魏晋干饭人、这个明星很想退休、最强战神、萧天策、舒听澜卓禹安、重生大时代之1993、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他的小祖宗甜又野、楚尘、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阿莱仿佛没注意到庞丽娟的脸色,自顾自说道:“我最早也是写诗的,还写一点短篇小说。那时候每天还要给学生上课,只能在晚上改完作业以后再写。
后来有了点小名气,州里就把我调到文化局管的《草地》杂志当编辑。我到今天,还是很感谢阿坝还有川蜀文化界对我的爱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
雁鸣和长天是作家、诗人,最能听弦外之音,对张潮这个福海文坛的后起之秀近期在媒体上的攻防战,也有所了解。原本以为《东南晨报》对张潮的质疑是正常的媒体行为,但结合今天庞丽娟的态度——未必没有点个人恩怨在里面。
两人看向庞丽娟的眼神就不那么友善了。你把阿莱这样的贵宾当枪使不说,但不仅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让贵宾看出来自己被当枪使了。
这让两个快退休的老头,脸往哪里搁?
阿莱接着问张潮:“你不是福海市区的?”
张潮点点头,答道:“我是长福县的。是个小县城,不过历史也有上千年了,出过不少名人,风景也很漂亮。”
阿莱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我到福海就是采风来的,不如你带我去你们长福转转?”
张潮虽然感到意外,但也爽快地说:“好!您什么时候来?”
阿莱道:“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
一直沉默不语的庞丽娟一下子急了,忙道:“阿莱老师,下午您还有个座谈会……”
雁鸣和长天也跟着劝道:“晚上我们福海文化界还有很多老朋友要和你见一见呢……”
对庞丽娟的不满是一回事,但如果阿莱真的跟张潮走了,那丢人的就是整个福海文化界了。阿莱虽然还不到五十岁,但圈内人都知道,过几年他接班川蜀作协主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在全国作协进入有影响力的领导层,也只是时间问题。
福海文坛这二三十年相对比较沉寂,雁鸣和长天也只能算省内知名作家,缺乏全国影响力,对后辈的提携能力有限。这次请阿莱过来,本身就是文联、作协提议,通过文化部门领导协调《东南晨报》负责组织。
这活动,有让福海年轻一代在未来大佬面前混个脸熟的意思。可不能让张潮一个人就截胡了。
张潮虽然也是福海本地人,但是一来没有在福海本地文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也不和福海本地文人们打交道;二来,他干的那些事,好像都和福海没啥关系……
所以雁鸣和长天两个主席,对他的看法都非常复杂。不能疏远,但也不能太亲近。
阿莱沉吟了一会儿,道:“好吧,今天就暂时不去了。不过长福这个行程,一定帮我安排上。”
众人也只好答应下来。
阿莱兴致颇为高涨,马上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个单反相机,安装上镜头,让张潮一个人站在他那首诗前面,给他拍了一张照。
然后又让雁鸣给自己和张潮拍了一张合影。
最后与张潮约定,自己去长福采风的时候由他来做导游,才放张潮离开。已经11点多了。
张潮下了楼,发现兰婷、张婷就在文化艺术中心一楼,颇为焦急地等着自己。而其他同学和老师,应该已经回去了。
张潮此刻才露出了放松的笑容,道:“让你们担心啦。没事的,阿莱老师人很好,夸了我呢。”
两人这时候才放下心来。张婷道:“刚刚我听兰婷说了情况,还怕你太张扬。”
张潮道:“其实得谢谢兰婷,没有她那一下,我站那儿和傻子一样,都不知道后面怎么办。兰婷,你怎么想到这么做的?”
兰婷笑了笑,道:“看到你写的诗,我觉得哪怕再给我10个小时,我也写不出比你更好的了。既然如此,何必在那里浪费时间呢。只是想不到,大家想的竟然和我一样。”
三人说说笑笑,张婷请两个学生吃了个便饭,就各自乘坐班车回了长福,因为时间太紧,就只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了这周暂时不回家了,直接去了学校。
此后两天时间,张潮都沉浸在《少年的巴比伦》的收尾工作中。
这是一篇将3万多字的短中篇,比原时空中的原作,篇幅少了百分之80%,但是由于采用了一个跟随陆小路四处玩耍、游荡的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所以原作当中大量的心理活动以及过于枝蔓的人物关系,就可以裁剪掉,把笔调集中在国营厂与小县城,在冷漠、麻木中的凋亡,陆小路迷茫、冲动、颓丧并有的生存状态,以及他和蓝白那热烈又脆弱的爱情上。
小说没有采用线性的方式进行叙述,而是呈现一种圆环交错的形态。“我”对跟随陆小路玩闹的回忆;陆小路自己诉说的往事;“我”从大人那里听说的关于陆小路的故事;“我”寻找陆小路与蓝白无果的经历……
往事交织,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这个故事上方。故事的最后,已经长大的“我”,回到已成关闭的国营厂和破败的小县城,找到了仍然生活在这里的小噘嘴、长腿、小李,他们每个人对陆小路的下落各有说法……“我”始终没有再与陆小路相遇,也始终不知道他口中的蓝白到底长什么样子……
这3万字,费的脑子比《少年如你》的10万字还要多。《花城》作为一家纯文学杂志,对于文字质量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虽然有朱妍玲帮忙自己“加塞”,但是小说质量不过关,丢的也是自己的人。
所以越到结尾,张潮写得越慢,再也没有日书万言的潇洒,而是字斟句酌。
周二下午,张潮还在数学课上神游物外,满脑子小说该该怎么写,顾言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把他叫了出去。
张潮稀里糊涂地被拉到校门口,只见大门上方已经挂着一副大大的红色横幅,上书:
“热烈欢迎茅盾文学奖得主阿莱莅临长福三中考察指导工作”
张潮一下就激灵醒了,他知道阿莱要来,但来三中干嘛?
校长吴兴雨满面春风,过来拍了拍张潮的肩膀:“张潮同学,阿莱来长福采风,特地说了,一定要让你来当导游。好好表现,给学校争光!”
过了几分钟,就看到几辆车远远开来,停在三中校门口。
与阿莱一同下车的,是几个县领导,以及,《东南晨报》的主编庞丽娟。她是阿莱采风专栏的负责人,长福是离开市区后的第一站,她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跟来。
寒暄完毕,阿莱道:“今天来三中,是我特地要求的。就希望来看看,是什么学校培养出了张潮这样的年轻人。庞主编,那天的诗歌登载了吗?”
众人附和着大笑,吴兴雨的笑容最为真诚。
庞丽娟也只能跟着笑,道:“那个……张潮同学前天写的诗歌,我们昨天早上已经发了,读者反响很热烈。张潮同学,以后写了好文章也要给我们投啊。”
她就客气客气,不过张潮开口道:“好啊。不过我最近都在写《花城》杂志的约稿,等以后吧。”说罢,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庞丽娟内心:当我没说……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047/432455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后来有了点小名气,州里就把我调到文化局管的《草地》杂志当编辑。我到今天,还是很感谢阿坝还有川蜀文化界对我的爱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
雁鸣和长天是作家、诗人,最能听弦外之音,对张潮这个福海文坛的后起之秀近期在媒体上的攻防战,也有所了解。原本以为《东南晨报》对张潮的质疑是正常的媒体行为,但结合今天庞丽娟的态度——未必没有点个人恩怨在里面。
两人看向庞丽娟的眼神就不那么友善了。你把阿莱这样的贵宾当枪使不说,但不仅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让贵宾看出来自己被当枪使了。
这让两个快退休的老头,脸往哪里搁?
阿莱接着问张潮:“你不是福海市区的?”
张潮点点头,答道:“我是长福县的。是个小县城,不过历史也有上千年了,出过不少名人,风景也很漂亮。”
阿莱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我到福海就是采风来的,不如你带我去你们长福转转?”
张潮虽然感到意外,但也爽快地说:“好!您什么时候来?”
阿莱道:“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
一直沉默不语的庞丽娟一下子急了,忙道:“阿莱老师,下午您还有个座谈会……”
雁鸣和长天也跟着劝道:“晚上我们福海文化界还有很多老朋友要和你见一见呢……”
对庞丽娟的不满是一回事,但如果阿莱真的跟张潮走了,那丢人的就是整个福海文化界了。阿莱虽然还不到五十岁,但圈内人都知道,过几年他接班川蜀作协主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在全国作协进入有影响力的领导层,也只是时间问题。
福海文坛这二三十年相对比较沉寂,雁鸣和长天也只能算省内知名作家,缺乏全国影响力,对后辈的提携能力有限。这次请阿莱过来,本身就是文联、作协提议,通过文化部门领导协调《东南晨报》负责组织。
这活动,有让福海年轻一代在未来大佬面前混个脸熟的意思。可不能让张潮一个人就截胡了。
张潮虽然也是福海本地人,但是一来没有在福海本地文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也不和福海本地文人们打交道;二来,他干的那些事,好像都和福海没啥关系……
所以雁鸣和长天两个主席,对他的看法都非常复杂。不能疏远,但也不能太亲近。
阿莱沉吟了一会儿,道:“好吧,今天就暂时不去了。不过长福这个行程,一定帮我安排上。”
众人也只好答应下来。
阿莱兴致颇为高涨,马上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个单反相机,安装上镜头,让张潮一个人站在他那首诗前面,给他拍了一张照。
然后又让雁鸣给自己和张潮拍了一张合影。
最后与张潮约定,自己去长福采风的时候由他来做导游,才放张潮离开。已经11点多了。
张潮下了楼,发现兰婷、张婷就在文化艺术中心一楼,颇为焦急地等着自己。而其他同学和老师,应该已经回去了。
张潮此刻才露出了放松的笑容,道:“让你们担心啦。没事的,阿莱老师人很好,夸了我呢。”
两人这时候才放下心来。张婷道:“刚刚我听兰婷说了情况,还怕你太张扬。”
张潮道:“其实得谢谢兰婷,没有她那一下,我站那儿和傻子一样,都不知道后面怎么办。兰婷,你怎么想到这么做的?”
兰婷笑了笑,道:“看到你写的诗,我觉得哪怕再给我10个小时,我也写不出比你更好的了。既然如此,何必在那里浪费时间呢。只是想不到,大家想的竟然和我一样。”
三人说说笑笑,张婷请两个学生吃了个便饭,就各自乘坐班车回了长福,因为时间太紧,就只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了这周暂时不回家了,直接去了学校。
此后两天时间,张潮都沉浸在《少年的巴比伦》的收尾工作中。
这是一篇将3万多字的短中篇,比原时空中的原作,篇幅少了百分之80%,但是由于采用了一个跟随陆小路四处玩耍、游荡的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所以原作当中大量的心理活动以及过于枝蔓的人物关系,就可以裁剪掉,把笔调集中在国营厂与小县城,在冷漠、麻木中的凋亡,陆小路迷茫、冲动、颓丧并有的生存状态,以及他和蓝白那热烈又脆弱的爱情上。
小说没有采用线性的方式进行叙述,而是呈现一种圆环交错的形态。“我”对跟随陆小路玩闹的回忆;陆小路自己诉说的往事;“我”从大人那里听说的关于陆小路的故事;“我”寻找陆小路与蓝白无果的经历……
往事交织,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这个故事上方。故事的最后,已经长大的“我”,回到已成关闭的国营厂和破败的小县城,找到了仍然生活在这里的小噘嘴、长腿、小李,他们每个人对陆小路的下落各有说法……“我”始终没有再与陆小路相遇,也始终不知道他口中的蓝白到底长什么样子……
这3万字,费的脑子比《少年如你》的10万字还要多。《花城》作为一家纯文学杂志,对于文字质量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虽然有朱妍玲帮忙自己“加塞”,但是小说质量不过关,丢的也是自己的人。
所以越到结尾,张潮写得越慢,再也没有日书万言的潇洒,而是字斟句酌。
周二下午,张潮还在数学课上神游物外,满脑子小说该该怎么写,顾言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把他叫了出去。
张潮稀里糊涂地被拉到校门口,只见大门上方已经挂着一副大大的红色横幅,上书:
“热烈欢迎茅盾文学奖得主阿莱莅临长福三中考察指导工作”
张潮一下就激灵醒了,他知道阿莱要来,但来三中干嘛?
校长吴兴雨满面春风,过来拍了拍张潮的肩膀:“张潮同学,阿莱来长福采风,特地说了,一定要让你来当导游。好好表现,给学校争光!”
过了几分钟,就看到几辆车远远开来,停在三中校门口。
与阿莱一同下车的,是几个县领导,以及,《东南晨报》的主编庞丽娟。她是阿莱采风专栏的负责人,长福是离开市区后的第一站,她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跟来。
寒暄完毕,阿莱道:“今天来三中,是我特地要求的。就希望来看看,是什么学校培养出了张潮这样的年轻人。庞主编,那天的诗歌登载了吗?”
众人附和着大笑,吴兴雨的笑容最为真诚。
庞丽娟也只能跟着笑,道:“那个……张潮同学前天写的诗歌,我们昨天早上已经发了,读者反响很热烈。张潮同学,以后写了好文章也要给我们投啊。”
她就客气客气,不过张潮开口道:“好啊。不过我最近都在写《花城》杂志的约稿,等以后吧。”说罢,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庞丽娟内心:当我没说……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6047/432455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