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前奏曲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卢念的话语让王献之、谢玄两人都沉默了,他们看着那场地中央,竭尽全力卖笑、看不出是男是女的众人,眼睛中带着些许茫然的神色。
而人群中央,那些扮作女子一般为了让这些世家子重视的人却好似没有羞耻,也好似没有听到卢念的话与周围的嘲笑声一样,继续着舞蹈。
卢念的羞辱还未曾停止。
他直接站起身来,指着中央喊了一个名字,继而一个面若好女的男子站了出来,他跪伏在地上,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你明日就去找他——”
说着,卢念指了指坐在人群中的某一位,然后冲着那个被指着的人说道:“给他——安排一个七品的官职吧。”
七品!
所有人都瞬间看向了那个身上穿着轻纱的男子,脸上的不是“嘲笑”而是惊讶。
甚至其余几个跳舞的脸上还带着“嫉妒”。
那可是七品!
“多谢卢公——多谢卢公——”
卢念转过头,看着王献之、谢玄问道:“现在,两位贤侄可还要放弃大中正官的位置?”
放弃大中正官的位置?
在场的所有人顿时惊愕,这世上竟然有人愿意放弃这大中正官的位置?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当宴会终于散场的时候,王献之、谢玄两人走在长街上,脸上都是带着些许对这世道的茫然。
良久,王献之才苦笑一声:“世人都说江南世家风流,依照我如今看来啊,这京都的世家风流之事却是咱们所不能比的。”
“毕竟,咱们只折腾自己,而这些京都世家的风流,是折腾天下人啊。”
谢玄的神色同样平静,他遥远的望着那天空上的月亮:“是啊。”
“这便是世家风流么?”
他沉默的说道:“世家的风流,是站在无数苦难之上的。”
“方才那个人——哪怕卢世叔说他饱读诗书,但我却是不信,他当上一位七品的县令之后,会为天下苍生做什么事情的。”
“他只会将今日所受的屈辱全部的还到百姓的身上,他会将自己放置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去欺负那些不如他们的人。”
“他们只会欺软怕硬。”
“而这便是世上百姓苦难的开始。”
王献之同样沉默,他只是淡淡的说道:“或许,这便是陛下与陈公一定要打压世家的原因吧。”
是啊。
这或许便是皇帝要打压世家的原因。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发出莫名的长叹:“那我们该如何呢?”
王献之按着自己的额头:“给父亲去信吧,这些时日我们走访了所有的京都豪门世家,但没有一个世家愿意听我们的。”
“世家把控了五个大中正官以及所有小中正官的位置,这一点已经是超过了陛下的容忍限度。”
“既然不能够继续再与这些世家站在一起,那么我们便改换自己的位置。”
“站在陛下与陈公的身旁吧。”
谢玄微微点头:“看看父亲他们是如何想的。”
暗淡的夜色下面,某个不知名的男子正在记录着今夜所发生的一切,包括王谢两人的对话,全都记录了下来,继而在某个人来到此处的时候,将这东西交给他。
勤政殿中
张皖神色有些惊讶:“哦?”
“他们来京都的目的,竟然是劝诫那些世家放弃大小中正官的位置?”
听着道卒的回报,张皖整个人都陷入了惊讶当中,他没有想到王谢两家竟然有这样的觉悟。
淡淡的笑着摇了摇头之后,张皖才叹了口气。
“本身朕也没有想要将世家一网打尽,便留王谢一条生路吧。”
他看着身旁的道卒说道:“去告诉尚书台令,那件事情的提议再晚一些,等到王谢做出决定之后,再将此事提出。”
“朕倒是想要看一看,这王谢两家会作何选择。”
江南
当看到两个孩子来信的时候,无论是王羲之还是谢安都叹了口气。
“行了。”
谢安看着王羲之说道:“逸少啊,咱们已经做了咱们能够做的所有事情了,既然他们自己不知死活,不知道该悬崖勒马,那么咱们便不必再为了他们操心了。”
“这天下的世家,越少越好不是么?”
“站在所有世家头顶的,除却陈氏之外,只有两个已经很多了。”
王羲之也是冷笑着将信件放下,而后转头看向谢安:“你觉着,陛下会从何处入手?”
谢安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说实话,我还真的想不到,但是陛下以及陈氏应该已经有所准备了才对,陈氏来到江南的目的,绝对不是那么的简单。”
“你见过陈氏因为私仇而如此大动干戈的么?”
王羲之本来想说见过,但思虑良久却并未曾从记忆中找到任何一个这样的事情,于是摇头:“没有。”
谢安冷笑一声:“敲山震虎罢了。”
“先以雷霆之力横扫夜氏,给一些“人”以惊醒,之后再做事情就会方便许多。”
他指了指远处的京都:“你信不信,现在京都那位陛下,正在等着我们的回复呢,只要我们的回复一到,陛下立刻就会将他的“办法”拿出来。”
“届时我们只需要配合就行了。”
王羲之笑了笑:“既然如此,你我还怕什么呢?”
“听陛下的就是了。”
此时非历史中的那个“魏晋”,他不是“东晋”而是“大虞”,朝廷的力量远远超过所有的世家集合,世家哪怕是借助“穆宗”皇帝,在大虞中“借助化生”开始变得嚣张起来,但却依旧不能够如同原本的历史中那么猖獗。
而王谢两族则是最为“聪慧”的世家,他们知道,自己的前路就在朝廷、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建武七年。
这是一个最普通而又寻常的早朝,他原本在历史中应该没有丝毫的记载,就这样平淡的像是过去的每一个早朝一样,轻飘飘的过去。
但因为“尚书台令”的一个简单提议,这个早朝却可以在后世的“大虞”朝历史中有一个名字了。
金銮殿上
尚书台令匡光恒请奏。
长长的奏疏文章中只说了两件事情,但就是这两件事情,却令所有人都有些惊骇。
第一件事情,修书。
这是一个不太令人惊讶的事情,毕竟如今的这位尚书台令出身贫寒,早就想要为贫寒的那些学子修一部书籍,以让天下人可以学习。
这对于朝堂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世家的家主们虽然想要反对,但却没有太好的借口,因为任何一个盛世,皇帝都会想要修书,以此来表彰自己的功绩。
这几乎已经成了惯例。
而第二个提议则是这一次早朝的“慷慨激奏曲”了。
尚书台令“匡光恒”说,尚书台令所积压的事情太多了,而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尚书台的事务太过于繁琐和多余,他请求皇帝设立另外两个机构,以此来分一些尚书台的事务。
所有世家都在反对。
因为尚书台令这个位置在从前都是世家轮转的,只是当今陛下更喜欢贫寒,所以才被这匡光恒窃据,等到他们日后再次拿回这个位置的时候,他们岂不是要少了很多权力?
卢念站在人群中,也想要反对,但却看到了王谢两人站在那里,脸色不变,甚至还有窃喜。
他皱眉,心中开始沉思。
王谢也是世家,哪怕他们想要放弃大中正官的位置,以此来保住富贵,也不应该因为这个没有好处的事情而兴奋啊?
可为何如今王谢的这两个小公子却是这样的表情?
难道其中还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百转千回之间,匡光恒已经在阐述自己的“观念”了,比如将如今的尚书台拆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处理三种不同的事务。
而将尚书台令、以及另外的两个机构之首并列为“三令”,同样是位居三公之品,为正一品。
丞相虽然总领百官的职位,但却不再对这三个机构的“令首”有直接的统率关系。
说着说着,卢念脑海中某一道光骤然划过。
三个机构、三令、不再受丞相的直接统率.
闪电般的光芒划过他的脑海,他猛然之间明白了为何王献之、谢玄这两个人如此激动了!
尚书台令只有一个,同时只能够有一个世家家主坐上这个位置。
可如果尚书台变成了三个呢?
一个尚书台令变成了三个呢?那么不就是同时有三个世家家主可以坐上这个位置?
那么
卢念想到此处,顿时往前一步,声音中带着坚定,他说出的话铿锵有力。
“启禀陛下,臣附议匡令首所说的话!”
卢念的话瞬间让所有人惊讶的停顿了一下,一部分人看着卢念觉着他还没睡醒,怎么站在了皇帝身旁走狗的一边?
是不是说错了?
卢念不管不顾身旁人的想法,只是一字一句的说道:“匡令首甘愿将手中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个机构,设立三个令首,这样的品德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匡令首一心为了大虞,臣等怎么能够拖匡令首的后腿?拖陛下的后腿?”
这一次,卢念的话所有人都听见了,而他们也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瞬间所有人都一改之前的念头,表示对匡光恒的支持。
是啊。
一个令首大家轮着做,但是三个令首,总该轮到我了吧?
三个令首之中谁的权力更大,那岂不是看自己的本事?
所有的世家家主此时脸上都带着些许“神秘”的笑容。
他们在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忽略了之前匡光恒第一个提出的“修书”之事,并且发自内心的觉着,不就是修书么?
即便是修书完毕,那些贫寒之人也看不到多少。
哪怕现在有了纸张书籍很便宜了,也不是那些农家子能够看得起的。
除非皇帝有仙术,能够替代“抄书”这件事情,从而变出来大批量的书籍。
他们带着嘲讽的看向皇帝,觉着皇帝一定会后悔今日的举动——因为即便是尚书台的权力被分成三部分,那也轮不到大字不识的人啊。
这一局,终究还得是他们这些世家人赢了啊。
建武七年末,王献之、谢玄两人入京,继而向皇帝表示自己的父亲病重,不能够继续担任“大中正官”的位置,而他们才疏学浅,则是没有那样的本事,所以请求皇帝寻找两位大中正官代替自己的位置。
皇帝非常哀伤,并且在一天之内找到了替代王氏、谢氏的大中正官职位人选。
“车宏”“曹孟”。
这两人一个出身“曹氏”,是的,就是那个出过皇帝的曹氏,但现在已经投靠了皇帝,另外一个则是普通的寻常百姓出身。
自此,九位大中正官中,皇帝的人手达到了“三位”,其余的六位则依旧是世家子。
但.
天平已经开始摇晃了。
建武八年的第一天,皇帝宣布同意尚书台令匡光恒之前的奏疏,决定将尚书台一分为三,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署”以及“尚书台”。
中书省设置一正两副三位长官,分别是中书令以及左右中书舍人、而门下署则同样设置三位长官,分别是门下署令以及左右侍中,而原本的尚书台则依旧是“尚书台令”,另外设置“左右仆射”。
以上三个机构合并称呼为“三省”,三位长官合称为“三令”。
三令与三公一样,都设置为“正一品”官职。
当三个机构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如同饿急眼了的狼一样,疯狂的想要吃掉这口饼子。
但.
问题来了。
皇帝下诏。
三省中最高的“中书省”中,中书令为“谢安”,左右中书舍人为“陈则”“谢玄”;其次门下署令为“王羲之”,左侍中为王凝之,右侍中为“安玄”;尚书台令为匡光恒,左仆射为“卢念”,右仆射为“陈丰”。
这些人中,除却一个安玄不知来路,但却备受皇帝宠爱外,其余哪一个是他们能够动的?
谢氏?王氏?还是陈氏?亦或者是卢氏?
于是,权力便这样被瓜分了个干净。
镇国王府
陈安看着面前的两位客人,两人带着些许笑容。
“两位,稀客啊。”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5998/44331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而人群中央,那些扮作女子一般为了让这些世家子重视的人却好似没有羞耻,也好似没有听到卢念的话与周围的嘲笑声一样,继续着舞蹈。
卢念的羞辱还未曾停止。
他直接站起身来,指着中央喊了一个名字,继而一个面若好女的男子站了出来,他跪伏在地上,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你明日就去找他——”
说着,卢念指了指坐在人群中的某一位,然后冲着那个被指着的人说道:“给他——安排一个七品的官职吧。”
七品!
所有人都瞬间看向了那个身上穿着轻纱的男子,脸上的不是“嘲笑”而是惊讶。
甚至其余几个跳舞的脸上还带着“嫉妒”。
那可是七品!
“多谢卢公——多谢卢公——”
卢念转过头,看着王献之、谢玄问道:“现在,两位贤侄可还要放弃大中正官的位置?”
放弃大中正官的位置?
在场的所有人顿时惊愕,这世上竟然有人愿意放弃这大中正官的位置?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当宴会终于散场的时候,王献之、谢玄两人走在长街上,脸上都是带着些许对这世道的茫然。
良久,王献之才苦笑一声:“世人都说江南世家风流,依照我如今看来啊,这京都的世家风流之事却是咱们所不能比的。”
“毕竟,咱们只折腾自己,而这些京都世家的风流,是折腾天下人啊。”
谢玄的神色同样平静,他遥远的望着那天空上的月亮:“是啊。”
“这便是世家风流么?”
他沉默的说道:“世家的风流,是站在无数苦难之上的。”
“方才那个人——哪怕卢世叔说他饱读诗书,但我却是不信,他当上一位七品的县令之后,会为天下苍生做什么事情的。”
“他只会将今日所受的屈辱全部的还到百姓的身上,他会将自己放置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去欺负那些不如他们的人。”
“他们只会欺软怕硬。”
“而这便是世上百姓苦难的开始。”
王献之同样沉默,他只是淡淡的说道:“或许,这便是陛下与陈公一定要打压世家的原因吧。”
是啊。
这或许便是皇帝要打压世家的原因。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发出莫名的长叹:“那我们该如何呢?”
王献之按着自己的额头:“给父亲去信吧,这些时日我们走访了所有的京都豪门世家,但没有一个世家愿意听我们的。”
“世家把控了五个大中正官以及所有小中正官的位置,这一点已经是超过了陛下的容忍限度。”
“既然不能够继续再与这些世家站在一起,那么我们便改换自己的位置。”
“站在陛下与陈公的身旁吧。”
谢玄微微点头:“看看父亲他们是如何想的。”
暗淡的夜色下面,某个不知名的男子正在记录着今夜所发生的一切,包括王谢两人的对话,全都记录了下来,继而在某个人来到此处的时候,将这东西交给他。
勤政殿中
张皖神色有些惊讶:“哦?”
“他们来京都的目的,竟然是劝诫那些世家放弃大小中正官的位置?”
听着道卒的回报,张皖整个人都陷入了惊讶当中,他没有想到王谢两家竟然有这样的觉悟。
淡淡的笑着摇了摇头之后,张皖才叹了口气。
“本身朕也没有想要将世家一网打尽,便留王谢一条生路吧。”
他看着身旁的道卒说道:“去告诉尚书台令,那件事情的提议再晚一些,等到王谢做出决定之后,再将此事提出。”
“朕倒是想要看一看,这王谢两家会作何选择。”
江南
当看到两个孩子来信的时候,无论是王羲之还是谢安都叹了口气。
“行了。”
谢安看着王羲之说道:“逸少啊,咱们已经做了咱们能够做的所有事情了,既然他们自己不知死活,不知道该悬崖勒马,那么咱们便不必再为了他们操心了。”
“这天下的世家,越少越好不是么?”
“站在所有世家头顶的,除却陈氏之外,只有两个已经很多了。”
王羲之也是冷笑着将信件放下,而后转头看向谢安:“你觉着,陛下会从何处入手?”
谢安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说实话,我还真的想不到,但是陛下以及陈氏应该已经有所准备了才对,陈氏来到江南的目的,绝对不是那么的简单。”
“你见过陈氏因为私仇而如此大动干戈的么?”
王羲之本来想说见过,但思虑良久却并未曾从记忆中找到任何一个这样的事情,于是摇头:“没有。”
谢安冷笑一声:“敲山震虎罢了。”
“先以雷霆之力横扫夜氏,给一些“人”以惊醒,之后再做事情就会方便许多。”
他指了指远处的京都:“你信不信,现在京都那位陛下,正在等着我们的回复呢,只要我们的回复一到,陛下立刻就会将他的“办法”拿出来。”
“届时我们只需要配合就行了。”
王羲之笑了笑:“既然如此,你我还怕什么呢?”
“听陛下的就是了。”
此时非历史中的那个“魏晋”,他不是“东晋”而是“大虞”,朝廷的力量远远超过所有的世家集合,世家哪怕是借助“穆宗”皇帝,在大虞中“借助化生”开始变得嚣张起来,但却依旧不能够如同原本的历史中那么猖獗。
而王谢两族则是最为“聪慧”的世家,他们知道,自己的前路就在朝廷、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建武七年。
这是一个最普通而又寻常的早朝,他原本在历史中应该没有丝毫的记载,就这样平淡的像是过去的每一个早朝一样,轻飘飘的过去。
但因为“尚书台令”的一个简单提议,这个早朝却可以在后世的“大虞”朝历史中有一个名字了。
金銮殿上
尚书台令匡光恒请奏。
长长的奏疏文章中只说了两件事情,但就是这两件事情,却令所有人都有些惊骇。
第一件事情,修书。
这是一个不太令人惊讶的事情,毕竟如今的这位尚书台令出身贫寒,早就想要为贫寒的那些学子修一部书籍,以让天下人可以学习。
这对于朝堂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世家的家主们虽然想要反对,但却没有太好的借口,因为任何一个盛世,皇帝都会想要修书,以此来表彰自己的功绩。
这几乎已经成了惯例。
而第二个提议则是这一次早朝的“慷慨激奏曲”了。
尚书台令“匡光恒”说,尚书台令所积压的事情太多了,而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尚书台的事务太过于繁琐和多余,他请求皇帝设立另外两个机构,以此来分一些尚书台的事务。
所有世家都在反对。
因为尚书台令这个位置在从前都是世家轮转的,只是当今陛下更喜欢贫寒,所以才被这匡光恒窃据,等到他们日后再次拿回这个位置的时候,他们岂不是要少了很多权力?
卢念站在人群中,也想要反对,但却看到了王谢两人站在那里,脸色不变,甚至还有窃喜。
他皱眉,心中开始沉思。
王谢也是世家,哪怕他们想要放弃大中正官的位置,以此来保住富贵,也不应该因为这个没有好处的事情而兴奋啊?
可为何如今王谢的这两个小公子却是这样的表情?
难道其中还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百转千回之间,匡光恒已经在阐述自己的“观念”了,比如将如今的尚书台拆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处理三种不同的事务。
而将尚书台令、以及另外的两个机构之首并列为“三令”,同样是位居三公之品,为正一品。
丞相虽然总领百官的职位,但却不再对这三个机构的“令首”有直接的统率关系。
说着说着,卢念脑海中某一道光骤然划过。
三个机构、三令、不再受丞相的直接统率.
闪电般的光芒划过他的脑海,他猛然之间明白了为何王献之、谢玄这两个人如此激动了!
尚书台令只有一个,同时只能够有一个世家家主坐上这个位置。
可如果尚书台变成了三个呢?
一个尚书台令变成了三个呢?那么不就是同时有三个世家家主可以坐上这个位置?
那么
卢念想到此处,顿时往前一步,声音中带着坚定,他说出的话铿锵有力。
“启禀陛下,臣附议匡令首所说的话!”
卢念的话瞬间让所有人惊讶的停顿了一下,一部分人看着卢念觉着他还没睡醒,怎么站在了皇帝身旁走狗的一边?
是不是说错了?
卢念不管不顾身旁人的想法,只是一字一句的说道:“匡令首甘愿将手中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个机构,设立三个令首,这样的品德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匡令首一心为了大虞,臣等怎么能够拖匡令首的后腿?拖陛下的后腿?”
这一次,卢念的话所有人都听见了,而他们也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瞬间所有人都一改之前的念头,表示对匡光恒的支持。
是啊。
一个令首大家轮着做,但是三个令首,总该轮到我了吧?
三个令首之中谁的权力更大,那岂不是看自己的本事?
所有的世家家主此时脸上都带着些许“神秘”的笑容。
他们在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忽略了之前匡光恒第一个提出的“修书”之事,并且发自内心的觉着,不就是修书么?
即便是修书完毕,那些贫寒之人也看不到多少。
哪怕现在有了纸张书籍很便宜了,也不是那些农家子能够看得起的。
除非皇帝有仙术,能够替代“抄书”这件事情,从而变出来大批量的书籍。
他们带着嘲讽的看向皇帝,觉着皇帝一定会后悔今日的举动——因为即便是尚书台的权力被分成三部分,那也轮不到大字不识的人啊。
这一局,终究还得是他们这些世家人赢了啊。
建武七年末,王献之、谢玄两人入京,继而向皇帝表示自己的父亲病重,不能够继续担任“大中正官”的位置,而他们才疏学浅,则是没有那样的本事,所以请求皇帝寻找两位大中正官代替自己的位置。
皇帝非常哀伤,并且在一天之内找到了替代王氏、谢氏的大中正官职位人选。
“车宏”“曹孟”。
这两人一个出身“曹氏”,是的,就是那个出过皇帝的曹氏,但现在已经投靠了皇帝,另外一个则是普通的寻常百姓出身。
自此,九位大中正官中,皇帝的人手达到了“三位”,其余的六位则依旧是世家子。
但.
天平已经开始摇晃了。
建武八年的第一天,皇帝宣布同意尚书台令匡光恒之前的奏疏,决定将尚书台一分为三,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署”以及“尚书台”。
中书省设置一正两副三位长官,分别是中书令以及左右中书舍人、而门下署则同样设置三位长官,分别是门下署令以及左右侍中,而原本的尚书台则依旧是“尚书台令”,另外设置“左右仆射”。
以上三个机构合并称呼为“三省”,三位长官合称为“三令”。
三令与三公一样,都设置为“正一品”官职。
当三个机构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如同饿急眼了的狼一样,疯狂的想要吃掉这口饼子。
但.
问题来了。
皇帝下诏。
三省中最高的“中书省”中,中书令为“谢安”,左右中书舍人为“陈则”“谢玄”;其次门下署令为“王羲之”,左侍中为王凝之,右侍中为“安玄”;尚书台令为匡光恒,左仆射为“卢念”,右仆射为“陈丰”。
这些人中,除却一个安玄不知来路,但却备受皇帝宠爱外,其余哪一个是他们能够动的?
谢氏?王氏?还是陈氏?亦或者是卢氏?
于是,权力便这样被瓜分了个干净。
镇国王府
陈安看着面前的两位客人,两人带着些许笑容。
“两位,稀客啊。”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5998/44331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