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81章  曼妮百货的护城河!

第181章  曼妮百货的护城河!

    “陈先生,你就别和我开玩笑了,您创业几个月就身价过亿,还有曼妮百货这座金山在,您说缺钱谁会信?”

    张志东一脸无语的看着陈庆宇,以为陈庆宇在过分谦虚,实则是炫耀。

    “报纸上说您还和记者打了个赌,赌曼妮百货首月销售额破3亿,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月,但应该已经达到这个数字了吧?”

    有关曼妮百货的赌局,要噱头有噱头,要数字有数字,简直是最吸引眼球的新闻。

    因此哪怕距离魔都上千公里,花都和深城的新闻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件事。

    张志东猜的不错。

    曼妮百货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三亿,因为有抽奖活动和10月假期的加成,首月数字甚至有望突破四亿。

    只不过因为10月假期期间,人们更关注生活本身,因此才没有在新闻界引起热议。

    但陈庆宇已经安排好了,只要10月假期一过,各家媒体立刻就会跟进报道。

    开业首月销售额就突破三亿,放在这时期的一线城市,已经是极为恐怖的数字了。

    要知道,魔都销量最好的服装大楼,一年的销售额也不过才20多亿。

    如果曼妮百货能保持月月稳定在3亿,简直是难以令人置信。

    “曼妮百货的确很赚钱,但我花钱的地方更多,你只知道曼妮百货的销售额,却不知道曼妮百货为了这些销售额,付出了多少。”

    陈庆宇认真的看着张志东,知道他把曼妮百货当成了一般的大卖场,所以觉得自己在故意炫耀。

    “如果我学家乐辐的模式,只管卖货,不管供货商和自有品牌的死活,那别说开10家,就算开100家,1000家,曼妮百货也不会缺钱。”

    “但是曼妮百货有补贴价,有扶持自有品牌的计划,还有扶持国产品牌的特殊规则。”

    “这些规矩的背后,是我自建物流,自建冷库,乃至亲自掏钱,花真金白银补贴出来的结果。”

    “每多开一个店,就需要搭配一整套物流链和补贴成本,我开一家店的成本,比家乐辐多开五家店的成本还高,这还不算日常运营消耗的维护成本。”

    张志东默默的听着,脸色逐渐变得越来越严肃。

    他突然间有些羞愧。

    一直以来,他只觉得陈庆宇看准了商业市场和赛道,却没有注意到陈庆宇所默默付出的这些东西。

    按照曼妮百货扶持自主和国产品牌的规则来看,曼妮百货利润之中,至少有四成甚至六成,都补贴了出去。

    支持国货,说来简单,但真到了掏钱的时候,谁来买单?

    赚10块钱,拿出6块补贴给其他人,这得多大的魄力?

    要知道,这不是把赚到手的10块钱中拿出6块,而是先把补贴撒出去,预知未来的收入。

    一旦商业模型没赚到足够的钱,陈庆宇不但会血本无归,还会倾家荡产。

    “陈先生,我为刚刚的无知发言感到羞愧,请你原谅。”

    “没关系,你现在还没接触到这个层次,不理解是正常的。”

    曼妮百货的模式,是发展自主品牌。

    这样做的成本,的确比家乐辐等零售巨头的成本高,但是却胜在长久和稳定,也更具特色。

    因为挑选了更符合本地化的策略,所以每开一家新店,曼妮百货都有不同的特色产品入驻。

    陈庆宇之所以让魏成峰先发展一二线城市,就是因为一二线城市本身,就具备更多的人文与文化色彩,发展自主品牌商品时,也更容易贴合。

    在设定这条策略时,陈庆宇综合了一些几十年后的旅游文创经验。

    二三十年后,旅游经济逐渐冒头,各地一窝蜂的发展自家的旅游经济,然而做旅游产品的人,却很头疼。

    旅游看起来是做一点人造景点,弄一点绿化就行,但实际上其内核逻辑还是人文与文化。

    但有些地方,即便有些所谓的典故,但是也没形成人文与文化。

    这些地方,大都集中在小城市或者小县城,但为了成绩,他们也一窝蜂的去做旅游产品。

    结果就是这些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立刻就现出了原形。

    粗制滥造,山寨抄袭,乃至太过同质化。

    小地方不是发展不出旅游产品,而是需要深度挖掘,还需要从周边大城市借鉴经验,寻找更细分的赛道。

    陈庆宇开曼妮百货的分店,也是走的这条运营路线。

    一二线城市更好开发产品,也更好寻找特色化。

    所以他要先站稳大城市大赛道,等到家乐辐和沃尔码挤进这条赛道之后,再通过细分打法来增加竞争力。

    前期投入的资金,会变成后期的各种护城河,帮助曼妮百货顶住其他资本的压力。

    商超这种东西,其实非常容易复制,本质上不过是一个环境好点的大卖场。

    凡是火爆的大卖场,哪一个不是依靠自家的特色产品?

    指望卖同质化产品能长久下去,简直是异想天开。

    曼妮百货的前两家店,面积都超过了一万平。

    这其实不是陈庆宇最初的规划,但也没有关系。

    以曼妮百货现有的火爆情况来看,每家都突破一万平,也不过就是多增加一点成本罢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地方买下来。

    租房运营的成本只需要几千万,但如果买下地块,成本就会突破数倍乃至数十倍。

    后世的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句非常经典的梗。

    一流企业卖大楼,二流企业卖产品。

    购置地块,本来就在陈庆宇长远规划之中。

    毕竟买其他的或许有亏有赚,但提前购置土地却一定有赚不赔。

    步行街和万国博览店,因为地块过于特殊,所以陈庆宇没有办法买下来。

    但这也没有办法。

    开曼妮百货的时候,陈庆宇必须借助特殊地段来增加名气,吸收客流量。

    但是等到了其他城市,因为曼妮百货的知名度已经打开了,再加上团队已经逐渐运转成熟,就不再需要特殊地块的加持。

    如果条件允许,陈庆宇甚至不打算分两步走,而是买地开店同时搞定。

    至于资金压力,他可以从其他领域筹集资金。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5756/436300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